Netflix宣布,《紙牌屋》第六季將于2018年正式恢復拍攝。羅賓·懷特繼續(xù)主演,應該就是主要聚焦于克萊爾這個角色了。不會有凱文·史派西,但是他飾演的下木總統(tǒng)如何處理還不得而知。跟以往每季13集的長度不同,第六季將縮短為只有8集。第六季也是這部Netflix旗艦劇的最終季了,具體回歸日期待定。
第六季結束了,感覺心里很悶。
拋開演員,只談劇本,梳理主線:
第一季,第二季:
主線:下木的不折手段的政治復仇
大眾口碑:被認為是當時的神劇,豆瓣評分極高。
原因:(可能不全面)
1人們可以接受下木在受到政治背叛的情況下所開展的一系列沉穩(wěn),冷靜的回擊。就好比武俠小說中的復仇劇情一樣。
2常人無法做到這么縝密的回擊,所以人們喜歡看。就好比人們喜歡看孫悟空大鬧天宮,具體孫悟空為什么去鬧天宮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人們想看到一個強者在規(guī)則之中縱橫捭闔,游刃有余。喜歡看到復雜的游戲勝利所帶來的高興。因為大家知道,孫悟空無論如何不會有實質性的危險。
3對于白宮政治的好奇
4劇中人物都是符合最初人設的
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
主線:克萊爾要獲得最高領導權,下木不放權
副線:下木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做出的回擊
第六季
主線:克萊爾向觀眾傳達自己跟著下木這些年有多虧,有多苦。并且自己下木上身,表示自己也可以像下木一樣牛逼,現(xiàn)在總算擺脫他的影響了。
為此磨了四季。
大眾口碑:評分有所下滑,直至第六季
原因:(可能不全面)
對于克萊爾認知,價值觀有些站不住腳。
不想把他們當做真正的夫妻,就說伙伴關系。且拋去劇中所宣揚的性別歧視,假使他們兩個都是同一性別的人。作為伙伴關系
下木和克萊爾的互惠互利關系是怎樣的?
幾個大的利益互惠:(可能不全面)
一:克萊爾對下木所提供的好處:
1克萊爾在最開始資助下木競選議員。
二:下木對克萊爾所提供的好處:
第一季,雷米之所以投資克萊爾的凈水公司,是因為想攀上黨鞭下木換好處。
第二季,克萊爾之所以能夠與總統(tǒng)夫婦搭上話,引領法案,是因為下木是副總統(tǒng)。
第三季,克萊爾之所以能夠當上聯(lián)合國大使,是因為下木總統(tǒng)在國會休會的時候任命的。
第四季,克萊爾之所以能夠在下木昏迷時,架空副總統(tǒng)唐納德,行使最高權力。是因為下木給與她的第一夫人這個身份。
第五季,克萊爾能夠在沒有任何實際政治經驗的基礎上,一步登天,坐上副總統(tǒng)。是因為下木故意搞了一個黨代會,且玩弄選票。
第六季,克萊爾能夠當上總統(tǒng),是因為下木在第五季里的辭職。(這個行為雖然有私心,但至作為伙伴,至少克萊爾不吃虧)
克萊爾確實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個人也喜歡這個角色。
但想問一句:一個人的成功,是自己擁有的平臺更重要,還是能力更重要?
個人認為是平臺更重要,古往今來,有多少能人志士,找不到表達自己抱負的平臺,而郁郁不得志。辛棄疾,蘇軾等不都是這樣么,這么一數(shù)實在太多了。
有能力,只不過是必須的基礎,但真還不見得就一定能夠匹配到相應的平臺。
就好像克萊爾所有的能力體現(xiàn),都是建立在下木給她提供平臺的這個大前提之下,才能夠把能力充分的體現(xiàn)出來,如果沒有下木這個大平臺。她根本就不可能用不到5年的時間,從一個只有30個員工的私企老板,一步登天當上了總統(tǒng)。
還記得在第一季中,其實就有一個場景,克萊爾要下木找國務卿幫忙把她在蘇丹的貨撈出來。下木照辦了,找了國務卿??蓢鴦涨淠芰τ邢蓿k不到。克萊爾就要下木找他當時的政敵雷米幫忙。結果下木發(fā)火了,很明白的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如果雷米幫了你,他就會來要挾自己。如果自己受到了要挾,也就不會有凈水公司的未來?!?/p>
結果克萊爾覺得自己的事業(yè)排在了下木之后,而不甘心,背后搗鬼,讓法案沒有通過。
可熟不知,至少是當時,雷米之所以找克萊爾,談生意,不就是應為下木這個大前提么?在這里,這個電視劇混淆了前提(平臺),和能力之間的區(qū)別。
如果說第三季開始,主線就單純的是,克萊爾想要第一領導權。不加掩飾的斗,也就罷了,觀眾可能還會接受。
可編劇卻偏要加上下木如何對克萊爾精神摧殘,克萊爾的反擊就像下木之前的“復仇”一樣,具有正當性。并把它上綱上線。搞得好像很美國政治正確一樣。
可是作為伙伴,可是下木并沒有虧欠克萊爾什么?。肯喾催€給她提供了這么多的平臺方便,可她還要覺得自己吃了天大的虧。。。
也就是說:(可能不全面)
觀眾可以接受下木這種武俠小說中的復仇劇情。
卻不能接受克萊爾強行美國政治正確的不折手段。
看完紙牌屋6季,美劇的抓馬感覺更豐富符合人性,能量和情感流動更順其自然。唯一不解是道格這個人物的價值觀,1—5季好像是忠心為主,到第六季反而像為看護魔戒的咕嚕。寧愿干掉主人也要阻止木下殺死克萊爾,維護好這經營、犧牲得到的魔戒(總統(tǒng)位置)。 最終的刺殺不是為了逼克萊爾署名木下,而是想要得到他的價值確認。逼克萊爾丟掉姓氏從屬木下,這樣才對得起他為木下得到總統(tǒng)位犧牲和被毀掉的人生。而克萊爾寧死也不會署名木下,這是克萊爾從童年作為女性收到壓迫的反抗,不再從屬一個男性。也是克萊爾步步為營走到總統(tǒng)位的信念。 大結局合情合理算不上爛尾,只是這個劇大部分是男性受眾,他們想要的只是楠楠間的硝煙,從馬克開始克萊爾就開始人性圍剿精妙有趣,大多數(shù)人體會不到,集數(shù)不到估計編劇也不知道一個女性強大會是什么樣子吧,這個社會也沒有多少參考的范本。希望還有更多扇門打開,能擁有能多想象力。
越來越離譜了哈,不知道是我看不懂,還是劇情混亂,最后一季一開始就讓我很懵逼,怎么弗蘭西斯總統(tǒng)突然就死了呢,最后一集看完也沒搞明白,他是怎么死的,完全就是一團霧,讓人不知所云,克萊爾肚子里懷的孩子到底是誰的,也是一個迷,那個作家的死也非常蹊蹺,總之就是各種離譜,離了個大譜,看完最后一句評論美國政壇才覺得還有更離譜的,哈哈哈哈笑死
“沒有了弗蘭西斯·安德伍德的《紙牌屋》就沒有了靈魂?!?/span>
這句話在凱文·史派西黯然退場后被說了無數(shù)遍,連帶著《紙牌屋》第六季自開拍伊始后便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議。
沒了“下木”總統(tǒng),只??巳R爾獨挑大梁,《紙牌屋》還能看嗎?——這個問題于第六季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總有人想見證故事的結束。
事實上,最終季并未像現(xiàn)實中那樣對史派西/弗蘭克視如蛇蝎,相反,它處處都籠罩著弗蘭克的影子——至少就“大大方方”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而言,第六季還是合格的。
本季一方面講述了弗蘭克死后的影響,圍繞著他的“遺產”展開了斗爭,彰顯了弗蘭克的印痕;另一方面又在極力“去弗蘭克化”,努力消解他在該劇里獨一無二的地位。
克萊爾的中指,不僅僅是豎給她在劇中的敵人,也是豎給劇外所有質疑的觀眾們看的,“你們都覺得沒他不行,我偏要讓你們看看我的能耐。”
只可惜,最終季仍然沒能創(chuàng)造奇跡……匆匆潦草收場不說,整體劇作水準也下降了一個檔次,最關鍵的是,缺少了史派西的《紙牌屋》失去了該劇最獨特的“質感”,這可不是克萊爾跟著打破次元墻就能輕易彌補回來的。
【注:由于只寫一篇劇評,因此本文會比較長?!?/p>
把“第一女配”升級為“第一主角”并不容易,所以這季《紙牌屋》從頭至尾穿插了許多克萊爾少年、青年和成年初期的橋段場景,力求讓她的“上位”顯得更加名正言順。
克萊爾自小就是個叛逆的富家千金,抽煙、打架、傷人,不斷用她稚嫩的身體去對抗身邊所有讓她“正常”的善/惡意。
“漂亮姑娘應該對她的美貌負責,你為什么就不能乖乖聽話?”母親的希望,正是她千方百計想要掙脫的枷鎖。
在這種巨大的落差感中成長,克萊爾自然變得越來越離經叛道,最明顯的特征便是對越來越多事抱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包括舞臺演出,還有大家對她的看法。
對克萊爾來說,最大的困惑除了“我想要什么?”還有“我究竟該不該言聽計從、心滿意足?”
所以,在健談風趣的弗蘭克向自己求婚后,克萊爾忍不住拋棄了原本青梅竹馬、情投意合而且床技更好的男友里德,轉而投向了那個“未知男人”的懷抱。
盡管“克萊爾為何會選擇弗蘭克”在前幾季里已有了答案,但在大結局時,她還是道出了原因:“弗蘭西斯允許我保持饑餓,因為他永不滿足,他希望我和他一樣,去爭奪、去攫取、去吞噬?!?/span>
當弗蘭克也開始希望克萊爾“乖乖聽話”時,夫妻倆的緣分就盡了……
應該說這部分加戲的效果立竿見影,為“扶正”克萊爾貢獻良多——雖然這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紙牌屋》一貫以來踏實、務實的質感。
接下去咱們來過一遍第六季的劇情,一來方便部分沒看劇、沒仔細看劇、沒太看明白劇的朋友了解故事,二來可以借此談談本季劇作的一些問題。
克萊爾成為總統(tǒng)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對和威脅,首當其沖的便是謝泊德家族,他們是馬克介紹給弗蘭克的大型財團——隨著弗蘭克暴斃,他們原本定下的協(xié)議在克萊爾眼中成了一張廢紙。
克萊爾想自己做決定,而不是受人擺布,為此她還強行扶持了謝泊德家族反對的蓋拉格中將。眼見“傀儡總統(tǒng)”如此不上道,謝泊德家族的當家人決定給她點顏色看看。
弟弟比爾十分狠辣,用暗殺來警告總統(tǒng),姐姐安奈特則更委婉,希望讓克萊爾能自己明白處境,為此,她安排人在弗蘭克的床上放了弗蘭克的戒指。
但克萊爾依然不愿屈服,她拿謝泊德公司下屬工廠的安全事故大做文章,并在公共場合讓安奈特下不來臺。
這下子謝泊德姐弟倆開始對克萊爾火力全開,軟刀子、硬刀子齊上陣,想撤供的道格、大法官阿布佐、前國務卿凱茜都是他們的籌碼……克萊爾頂不住壓力,在比爾的脅迫之下為法案簽了字。
在比爾和安奈特看來,想控制克萊爾易如反掌,更何況還有墮胎牌、檢舉牌沒打,謝泊德一家有的是辦法治她。
捉襟見肘的克萊爾開始求助簡·戴維斯,同時在其他事務上繼續(xù)推三阻四,還拿安奈特兒子鄧肯的黑料來反擊……本以克萊爾服軟的安奈特這下子起了真火,逼迫讓馬克用湯姆·耶茨的尸體來給她長長記性。
到第三集為止,雙方的博弈已逐漸脫離了政治斗爭的范疇,在接下去的故事里進入了更為“魔幻”的領域。
克萊爾想讓簡除掉意圖對自己不利的凱茜,但簡耍了個心眼,幫助凱茜假死——在第四集凱茜的“葬禮”上,上演了本季為數(shù)不多的精彩群戲。
此時俄方在敘利亞大軍壓境,給了美方很大壓力,克萊爾讓出“話語權”坐山觀虎斗,背后卻與佩特羅夫達成了“喪權辱國”的協(xié)議。
克萊爾的附加條件是讓俄羅斯承認“料理”了湯姆·耶茨——這招“借外敵打內賊”頗為高明,即能打擊謝泊德家族的利益,又能慢慢摘清自己身上的把柄……而且,誰能想到總統(tǒng)會做出這種“傷家賊一千,還自損八百”的爛招呢?
表面上,克萊爾繼續(xù)花式出丑、示弱,整整罷工了23天,讓所有人都開始反對自己。
克萊爾騙過了所有人,包括身邊的副總統(tǒng)馬克——而她也達成了目的:比爾等人開始坐不住了。
克萊爾想奮力反抗時,他們能見招拆招,可現(xiàn)在總統(tǒng)做起了縮頭烏龜,他們囿于身份不能總是窮追猛打……讓馬克和多數(shù)內閣成員聯(lián)合起來彈劾總統(tǒng)是可以預見的。
馬克一邊奉勸克萊爾“體面地離開”,一邊慢慢把自己代入了總統(tǒng)角色……克萊爾卻趁著眾人規(guī)劃未來的時候,悄悄約見了鄧肯,把“身世牌”打了出去,同時還通過負責中東問題的納澤把簡軟禁了起來,并編排了馬克和俄羅斯有不正當關系的丑聞。
等內閣準備動手時,克萊爾終于開始了狂風驟雨般的反擊:開除所有內閣成員,讓馬克辭職,還讓安奈特見到了自己全女性成員的新內閣。
這一連串驚變已經到了罔顧現(xiàn)實的地步,且不說一個“自暴自棄”的總統(tǒng)在停擺三周之后還能不能有這么大的能量,即便可以,游戲規(guī)則也不是說改就改的……劇組想要達到“驚奇”的效果,只能說,效果是有了,但驚奇應該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而非強詞奪理的面目全非。
之后的劇情延續(xù)了這份“魔幻感”,安奈特拋出克萊爾的墮胎丑聞也未能見效,轉而寄希望于道格去中傷克萊爾。
先前與道格有所聯(lián)系的布雷特和弗萊德都是謝泊德家族的座上賓,這多少出乎了道格的意料,他雖然不介意對付“共同的敵人”克萊爾,但卻顧忌會毀了弗蘭克的名聲。
道格不肯合作,謝泊德家族越來越疲于奔命,他們放棄了深陷“通俄門”的馬克,因為鄧肯身世的問題,安奈特和比爾還鬧翻了……
道格拿出了準備已久的謝泊德公司黑料(竊取用戶信息的APP),送了克萊爾一張好牌;通過俄方情報,克萊爾又找到了凱茜的躲藏之處——在這場斗爭中,克萊爾終于全面占據上風。
隨之而來的又是一段狗血劇情:在克萊爾示意下,不肯聽話、只想追問安德伍德夫婦真相的記者湯姆·漢默施密特,躲在歐洲、發(fā)出視頻揭發(fā)自己的“隱形人”凱茜·杜蘭特,謊話連篇、始終對自己陽奉陰違的簡·戴維斯,三人接連死于非命。
除了“敵我不明”的道格,此時克萊爾已經沒有對手了……更夸張的是,“天賜福音”的克萊爾還有了身孕。
四個月過去后,挺著大肚子的女總統(tǒng)獲得了空前的支持。克萊爾并不滿足,她繼續(xù)向謝泊德家族步步緊逼,后者只能用拖延鄧肯的聽證會、給克萊爾下催產素等等手段予以回擊。
這些小伎倆都被克萊爾一一化解,比如威逼布雷特議員和阿布佐法官倒戈,推動聽證會舉行,讓FBI抓捕已獲得謝泊德家族身份的鄧肯。
但這時候克萊爾不能算是高枕無憂,她的腳下還有最大的一顆雷:亡夫弗蘭克生前的種種作為,其中有一些與她無關,有一些她也參與了,有一些她才是主謀……所以,克萊爾開始有計劃地把臟水和黑鍋往死人身上甩。
“公開弗蘭克的罪行”,是道格最無法容忍的,于是他決定公開與克萊爾對峙,比如爆出“弗蘭克把妻子剔出遺囑”的猛料。
此時繼續(xù)在采訪中胡說八道的比爾看上去更像個跳梁小丑,疾病的折磨加上無籌碼可用的現(xiàn)實,都昭示著謝泊德家族已經潰不成軍。
為了轉移大眾視線,克萊爾開始添油加醋拿“ICO可能獲取核裝置”大做文章,大肆宣揚美國要出兵,要考慮動用核武器。
這種小題大做又危險無比的舉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佩特羅夫害怕了,軍方內部也醞釀著敵對的情緒……而克萊爾偏偏以“有陰謀對付我”為由力排眾議,還借機清理了白宮。
到了這里,《紙牌屋》的故事已完全陷入了崩壞的節(jié)奏……所幸,一切都快結束了。
道格來到了總統(tǒng)辦公室,上交了想對克萊爾不利之人的名單,兩人似乎就要站到同一戰(zhàn)壕里去,可惜還是談崩了……
關于這一段高潮戲留到最后說,結局是克萊爾趁著道格意亂之際刺死了他,終結了自己最后的威脅。
怎么說呢……第六季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現(xiàn)代版“宮斗劇”,手段不高明,方法又低級,用力還過猛——其實前幾季里也有類似的情況,只是有史派西的氣場和演技鎮(zhèn)著,下流而不下作,卑鄙但不卑劣,至少還裹著一層甜美的糖衣。
當一切表象褪去,你會發(fā)現(xiàn)最終季幾乎沒有什么剩下。
主角重要,配角也重要;換了主角之后,配角更重要。《紙牌屋》在少了弗蘭克之后,手上還是留有不少好牌的,只可惜,沒做好的遠比做到的多。
比如克萊爾和安奈特的“塑料姐妹花”情誼。
安奈特作為第六季新登場的角色,固然沒有先前的基礎,但相應的,她也不存在任何的歷史包袱,完全可以隨意發(fā)揮。
劇中把安奈特和克萊爾設計成了有過共同成長記憶的好閨蜜,結果在權力的游戲中反目成仇。
專門為兩人安排一段練舞站姿的特寫,算得上是別具匠心的設計,不同時期、不同心態(tài)、不同立場的差別,能更凸顯出時過境遷的蒼涼和悲哀。
不過,“惜墨如金”的第六季并沒在這個基礎上繼續(xù)打磨下去,克萊爾和安奈特之間撕逼有余而情分不足,這里面固然有克萊爾不留情面的劇變成分在,但層次感卻薄弱了。
最后,克萊爾拒絕了安奈特虛情假意的和解,也宣告了兩人情誼流于表面的事實。
如果說閨蜜互撕的戲碼還算是不功不過,那么對簡·戴維斯和馬克·厄舍的處理則是支離破碎了——在乏善可陳的《紙牌屋》第五季中,簡和馬克是少數(shù)給人驚喜的角色,但他們的光環(huán)在第六季中被迅速剝落。
簡依然像老謀深算的狐貍一樣做著兩手準備,一邊幫著克萊爾對付謝泊德家族,一邊幫凱茜制造假死以圖未來不時之需……只是被開了掛的克萊爾發(fā)現(xiàn)了。
鬧完軟禁風波后,簡在情報部門眼中已經廢了,克萊爾像女王般在她面前,扯著她的頭發(fā)宣告了自己的勝利。
其實簡和其他人打的是同樣的主意,即控制克萊爾,打造一個聽命于自己的總統(tǒng),偏偏這次做事不夠“干凈”,不但露出了馬腳,還被擺了一道。
簡也是那種不甘服輸?shù)娜?,她表面上作為克萊爾的說客來勸馬克抽身,實際上還是打著扳倒克萊爾的主意,她與馬克暗中互助的關系,也算對得起先前對她的塑造。
相比之下,馬克這個角色是徹底血崩:他本該是精于算計、懂得明哲保身的高級操盤手,可在第六季里卻成了謝泊德家族的傳聲筒,一灘沒啥大用的“潤滑劑”,這份落差實在太大,單論形象,他甚至還不如“老實做傳聲筒同時打點小算盤”的賽斯來得豐滿。
此外還有一些或好或壞的角色塑造。好的比如納森。
這個當初跟著弗蘭克和道格做了不少虧心事的FBI探員,本季里繼續(xù)幫克萊爾搞監(jiān)視,可他越做越驚慌,最后下決心離開了漩渦,算是不善始而善終。
令人感到惋惜的角色就多了,比如克萊爾的幕僚諾拉。
她從當初真心支持克萊爾的死忠屬下,逐漸成為了敢當面反對、否決克萊爾的“叛徒”,這個過程本該很好看,但諾拉只是簡單負責傳達了克萊爾眾叛親離的結果。
還有梅樂蒂——作為鄧肯重點栽培的利刃,謝泊德家族最犀利的鷹犬,她當初是抨擊克萊爾最狠的記者……
然而等到發(fā)現(xiàn)外強中干的謝泊德家族大廈將傾時,梅樂蒂卻毅然決然地“叛逃”到了克萊爾這邊,如此見風使舵的“精英”,也可以得到更多刻畫。
簡寧身上同樣有類似的問題。之前她曝光謝泊德家族“違法APP”,其實是被克萊爾當槍使了——但這與她的目標并不沖突。
老上司、老朋友湯姆的死,真正改變了簡寧,現(xiàn)實的殘忍黑暗,真相的撲朔迷離,令她從一個擔驚受怕的逃避者逐漸變成了像湯姆一樣的正義之士。
其實這些角色都有潛質成為像佐伊·巴恩斯、彼得·羅素、雷米·丹頓等更立體豐富的人物形象,只是這一季為了盡快收尾,在戲份編排上過于匆忙,導致許多本可以出彩的人和戲都沒能出來。
唯一能讓人感到慰藉的是,道格在前往黃泉路之前,把所有材料留給了簡寧,而簡寧也表示將繼承湯姆等人的衣缽,把總統(tǒng)罪惡的真相追查到底,也算給劇中的一些角色以及劇外的一些觀眾留下了些許念想。
如果新主角能塑造到位的話,以上那些問題都可以不是問題。
第六季采取了不少亦實亦虛的“寫意”手法,比如克萊爾在弗蘭克的房間里放出了一只被困的小鳥。
“弗蘭克總說痛苦有兩種……其實痛苦只有一種,痛苦就是痛苦。”借著放飛小鳥的機會,克萊爾向所有人宣告了自己的自由——如果后面她的形象能站起來,那這一幕就是神來之筆,反之,則是裝大尾巴狼。
按照克萊爾打破次元壁時說的真話,弗蘭克死前趕到白宮是因為自己不聽話而急眼了,他很有可能是來殺自己的。
無論從哪種意義上來說,克萊爾想要把自己的總統(tǒng)之位坐下去,都必須永遠埋葬弗蘭克,在劇里劇外打上她的烙印。
在接下去的斗智斗勇中,克萊爾確實也展現(xiàn)出了她高明的一面,比如在死扛不敵的情況下隱藏鋒芒,把主舞臺讓出來,讓那些野心家們跑上去狗咬狗,自己邊裝蒜示弱邊暗度陳倉。
這些伎倆或許都是弗蘭克玩過的,但克萊爾以“弱女子”之身,完全可以玩得更逼真更好。
而后在馬克和全國人民面前扮丑耍詐,也稱得上是戲精附身,令人眼前一亮。
——如果克萊爾的做法不是那拙略,不是那么脫離實際,倒也算得上是一代梟雄……
然而等到最后一集,所有苦心營造還是一朝付諸東流:道格把拆信刀連同弗蘭克的音頻日記送來了,可時至今日,克萊爾仍然不敢聽亡夫遺留下來的只言片語。
搞了半天,克萊爾還是沒能逃離弗蘭克的陰影。
我并不是說這個設計不合理——正相反,克萊爾有這種表現(xiàn)才是正常且正確的——而是指這與本季一開始意圖營造的氛圍不符,既然《紙牌屋》劇組的最終落點是“弗蘭西斯·安德伍德定制的游戲規(guī)則牢不可破”,那一整季的忙活不是在給自己帶緊箍咒么?還不如換種更能體現(xiàn)落差感且更討喜的辦法。
假如把弗蘭克比作皇帝,那么克萊爾就是皇后,她肚里的遺腹子是皇太子,道格是被弗蘭克指定有繼承權的庶子——《紙牌屋》最終季的精髓,全在這出略顯狗血的宮廷倫理劇里頭了。
在硝煙彌漫的政治戰(zhàn)場上,道格成了各方都想拉攏的對象,克萊爾也不例外。
然而,道格真正效忠的人就只有弗蘭克一個,其余人他都看不上,“配不上父皇的花瓶”克萊爾他更是早看不順眼了。
想讓我歸順于你?可以,你先得赦免他,保證他死后能擁有生前一樣的榮光,否則免談。
因此,后期“弗蘭克的遺囑”就成為了大家用來打動道格的籌碼,在賽斯的暗示下,道格通過逼問查爾斯醫(yī)生,得知了弗蘭克把一切都留給了自己。
這使得道格更加變本加厲地追求弗蘭克的“完美”,父皇留下的音頻日記成為了他的《圣經》……
這樣的道格,無法無視克萊爾當眾抹黑弗蘭克的宣戰(zhàn)行為。
實際上,只要道格愿意,他的生活可以變得很滋潤、很輕松,大多數(shù)時候,完全是因為他不愿弗蘭克的名譽受損才會變得被動。
道格甚至不肯把弗蘭克的話語放給簡寧聽,只能自己口述出來——如果我放得下他,我又怎么會落到今天這般地步?
在克萊爾的統(tǒng)治搖搖欲墜的關頭,連老伙計沃爾特都感到害怕了:有人在抹黑安德伍德夫婦,而他不知道克萊爾該如何撇干凈。
克萊爾倒是很明白,她現(xiàn)在只要解決掉道格就萬事大吉了。
大概是為了這出“皇后大戰(zhàn)庶子”的宮斗戲能更有戲劇性一些,劇組還特意安排墮胎過三次的克萊爾再次懷上了弗蘭克的孩子,使“爭奪弗蘭西斯遺產”這個象征性的概念徹底具備了實際意義。
弗蘭克和克萊爾都是“只爭朝夕、不問將來”的人,孩子對他們來說是種負擔,兩人是有意不要后代的。
但偏偏兩人在結婚前有過一個“沒有意義”的協(xié)定,如果他們有了孩子,就把所有一切都留給他/她——這也成了克萊爾與道格爭奪“繼承權”的最大資本:真正的繼承人在我身上,你這庶子沒有資格與我們娘倆爭。
道格拿著皇帝的圣諭,克萊爾拿著皇室的名分,誰也不服誰,最終促成了兩人在總統(tǒng)辦公室里進行終極對決。
其實道格在這個時候還是愿意與克萊爾和解的,他的條件也不苛刻,把孩子起名為弗蘭西絲,讓她將來能聽到父親的聲音就行……
無奈,已經改回“黑爾”姓氏的克萊爾拼了命想抹去亡夫的所有痕跡,又怎能讓死心塌地的道格如愿?
最后的高潮來了。
克萊爾開始打擊道格堅不可摧的信念:弗蘭克在錄音里從沒提過你的名字,他根本沒把你放在心里……我知道是你殺了弗蘭克……他死了,你也很開心對吧?
“我不能讓你毀了他……我要保證他的完美,我無法容忍他毀了我們締造的一切。”道格對于弗蘭西斯·安德伍德病態(tài)的執(zhí)著,令他把弗蘭克的完美形象上升為了一種不容褻瀆的信仰,誰都不能破壞,就連弗蘭克自己都不行——為了維護自己的信仰,道格殺害了越走越偏的弗蘭克。
僅從“忠犬”和“孝子”的層面出發(fā),我認為這一安排是站得住腳的,應該予以肯定。
道格的哀傷很快轉變?yōu)榱嗽购蓿迅ヌm克拉下“神壇”的正是克萊爾——在道格眼中,弗蘭克用自己的“墮落”成就了克萊爾的強大。
即便到了這一刻,克萊爾依然不愿承認這一“事實”,惱羞成怒的道格用拆信刀刺傷了克萊爾的脖子……
道格終究是“不成器”的庶子,他被皇后脖子上流出的鮮血嚇壞了,不知所措的他被蓄勢待發(fā)的皇后輕松反殺。
克萊爾面帶慈祥和憐憫,用手捂住了懷里道格的口鼻,幫他盡快走完了最后一程,說出了一句“No more pain”(沒有痛苦了)。
這一幕簡直就是該劇第一季第一集第一個鏡頭的復刻:弗蘭克面露滄桑,捂死了重傷難愈的寵物狗,以一句“No more pain”拉開了《紙牌屋》這出大戲的序幕。
兜兜轉轉一大圈,在尸山血海上造就的克萊爾·黑爾,不過是最初躊躇滿志的弗蘭西斯·安德伍德——這既是一個意猶未盡的結局,又是一個啼笑皆非的輪回。
【爆肝寫完了S6的大長篇,心里感慨萬千……《紙牌屋》助Netflix打響了名號,改變了電視劇的制作方式,這是一部可以載入美劇乃至影視歷史的作品,看到它以這樣的形式結束還是難以平靜……但該來的總會來,只得接受。
所幸,如今的Netflix也不再只有《紙牌屋》這一塊門面了,比如今天新出的《毒梟:墨西哥》就屬于他們另一塊金字招牌!總會有新的浪漫在等待著我們!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號“有愛評論區(qū)”~】
這季我相信有看過前面五季的人來說,精彩程度下降的特別厲害,少了男主精彩片段真的差好多,雖然劇情有所創(chuàng)新也貼合女權當?shù)赖睦砟?結局特別唐突,尤其讓道格這么有頭腦的人死去方式顯得特別無腦,不過這季比較好的一點是揭露美國大資本與民主黨政壇大佬的關系,以及大資本的力量和手段,只能說美國人什么都敢拍,我都有點懷疑是共和黨的粉絲故意來黑民主黨的,不過個人在大資本的面前真的很脆弱,為了利益真的是不擇手段,所謂三權分利其實已經不適合美國的現(xiàn)狀啦,都是可以被收買和操作,尤其是互聯(lián)網如何影響民眾的操作輿論的感覺真的與美國當前情況真的很像,真的如某哲說的當權者只想讓民眾接受他們想讓你接受的信息,像極了烏合之眾和1984的一些道理.終于把紙牌屋六季全追完啦
先看了豆瓣評論再看的劇,本來第一集也覺得克萊爾撐不起,后來卻覺得還行了,至少保持了45季的水準。
豆瓣上罵的都是平常黑田園女權黑出成就感的鍵盤俠?國外米兔運動如火如潮,國內女權才開始一點苗頭許多人就恨不得拿海水去撲,天天輪流黑,直男癌嚴重到如此,跟風者還不計其數(shù),我支持田園女權和你們互咬,瘋狗合該懟王八。
比較煩的是遺腹子梗,確定不是湯姆、然后弗蘭克喜當?shù)鶈???/p>
下木總統(tǒng)跟著史派西的丑聞死了,紙牌屋隨著下木總統(tǒng)的死成了爛尾樓,倉促終結。想想當初紙牌屋的驚艷,除了權斗,還有史派西的演技,可能以后都不會再銀幕上看到史派西了,太遺憾了。
大結局0分!哪個傻逼編劇最后敲定劇本讓決定道格會殺了下木?就像編劇們裝作前五季完全不存在!我們所看到的關于狗哥的一切。他殺了下木的可能是0%。這完全毀了狗哥的角色的靈魂!如果我是編劇,我會把它改成道格拿著開信器,站在白宮總統(tǒng)寶座前,把刀插到克萊爾的脖子上,最后的一幕是是克萊爾流血倒在狗哥的懷里,同時拿著弗朗西斯的戒指。至少這樣,一切的劇本全部說的通了!我們可以看到一切都將恢復正常,安德伍德家族最終消失了,故事情節(jié)也結束了。成也狗哥,敗也狗哥,而最后一集的劇本真的徹底毀了整個人設和故事的靈魂!
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流媒體劇集先驅的開首有多璀璨,結局就有多干枯。
失望是肯定失望,但好歹也追了這么多年,第六季出來還是要看的
看其它劣質的劇是消磨時間,而看此劇完全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爛的很徹底,邏輯混亂、人物形象全崩
編劇想,反正也被砍了,最后一季趕快對付完吧,合不合邏輯無所謂了。浪費8小時,就為了吐個槽。
一季不如一季,不過都追了這么多年,第六季還是會看完的
我現(xiàn)在覺得,紙牌屋是低配版的美式甄嬛傳,之所以說是低配,因為它的核心邏輯是站不住腳的,甄嬛傳里的宮斗還勉強可以解釋為扭曲的封建制度下為了自己與家族的利益的無奈之舉,而紙牌屋全程展現(xiàn)出來的是,權力很好,所以殺人放火不擇手段,坑死所有人加自己我也要得到它,然而這么多季以來,我并沒有感同身受的體會到權力到底好在哪里,我也不明白兩個主角到底是如何愛上權力的。所以,全程只能看到兩個偏執(zhí)狂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東西鬧的雞飛狗跳。這么多季,我真的想問,why?
從第一季追到劇終,很顯然最后結局有些倉促,不想承認還是要說,真的爛尾了。。。3.5
一代神劇居然以這種方式草草收場,可惜了。
本周末的精神休閑食品~
戲里戲外大家都不能接受女人當權。Claire對一只是一個復雜豐富的女性角色,由她當主角再好不過。但是沒看過第五季的我第六季大部分看不懂,
紙牌屋要說跳鯊魚,那是第三季之后每季跳一次的節(jié)奏所以要說情節(jié)不真實,就別等到第六季才抱怨了。不過,估計編劇也是覺得沒下回了,所以真是可勁兒的造!雖然情節(jié)是編造的有點離譜,但是節(jié)奏很快,幾乎沒機會想到底是有多離譜,哈哈!一口氣在飛機上看完,看得我蕩氣回腸意猶未盡,真想還有第七季?。』丶覐念^再刷一遍!
這么多季下來,越看越覺得這更多是「權利的欲望」, 政治理想和目標是半點沒有,勾心斗角僅僅為了一個職位
其實劇情水平很穩(wěn)定,而且可能是擔心下木總統(tǒng)走了鐵粉棄劇,加強了懸疑感,整季一直在猜謎,后面幾集一氣呵成。然而我還是很想念下木總統(tǒng)。(怎么能說是爛尾呢,講講道理,紙牌屋算是唯一一個連續(xù)兩年因為時事打亂拍攝計劃的ip了,看得出劇情上還是緊跟了希拉里競選總統(tǒng)的時事,能改成現(xiàn)在這樣,已經很難得了。)
wtf,紙牌屋在豆瓣上這么點分,這標準什么鬼,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么?上面是我剛開始看的時候寫的,我現(xiàn)在看完了,理解為什么這么點分了,wtf,編劇你辭職吧!我想給一星!
看到好多短評無法理解兩個主角偏執(zhí)的追逐權力,還認為不合理。真要拍一部中國村官或科級干部的權力紀實之路,估計你們更是要懷疑人生,懷疑社會,懷疑世界了
這季太不喜歡,爛尾什么的沒必要說了,沒有下木總統(tǒng),算什么紙牌屋。沒了弗蘭克,克萊爾一個人真不行-紙牌屋里只有弗蘭克適合打破第四面墻,克萊爾用不好,居然還用那么多-只有凱文史派西是這劇的靈魂-丟了凱文史派西,編劇也丟了魂,全程沒有道理,整個克萊爾自己的胡鬧-最厲害的神劇就這么完了,無比失望
爛尾了,但是情懷還是要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