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集新喜劇《難以伺候 High Maintenance》講述一個布魯克林的大麻供應商,他為患上神經(jīng)衰弱癥的客戶提供大麻。Ben Sinclair飾演「The Guy」,一位友好的大麻供應商,他的客戶有著形形色色的人,在劇中將揭曉他們的生活。
前兩季的開場都有火爆的場面,第一季首集的同性性畫面,以及第二季首集的三人行。
第三季開場卻是平靜舒緩。包含一個人的死去,以及The Guy與新角色Lee之間的小火花。
Berg是個老年嬉皮,他的生活在有些人看來是困窘的:洗澡要在廚房用大鍋燒熱水,馬桶圈上纏著的膠帶,墻上的漆斑駁掉落。他應該是死在浴缸里的,舒服地吸了大麻,給這世界最后一句評價“far out”。
但在之后的追思會上,Cori說他是內心世界充盈富足的人,Berg和Cori都沒有真正聯(lián)系緊密的血親,所以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家人。后面Cori的獨自悲傷,也說明兩人的感情是真摯的。劇集并沒有說明他們的感情是什么性質,是羅曼蒂克的還是情同父女,我覺得都不重要,這是相對于財富而言的一種內在的東西。
Lee是色彩咨詢師,一個奇怪的職業(yè)。因為The Guy的生意,他所能觀察到的人群以嬉皮居多,所以這部劇觀察的人類多為中間階級,既沒有大富大貴的,也沒有特別貧窮的。Lee在加油站替別人付錢,在北美比較常見,排除買東西短一兩塊錢,后面的人會幫著付,大多數(shù)人不存錢,有錢就花,開心就好,哪怕是幫別人。在國內我沒見過。
孤獨的色彩是靛青(Indigo),Berg的鬼魂對Cori說的也是這個詞,Cori是孤獨的。
Lee懷了前任的孩子,The Guy也不想再婚,兩個人的吻很自然,沒有功利性。第一次相遇是他看到她給別人付賬,第二次是河邊冥想的她注意到劃小舢板的他。舒服的一集。
背景音樂:
Smoke Big Factory / The Guess Who【全裸的Berg燒熱水,舒服地躺進浴缸】
All Your Love / Jokob Ogawa【邊開房車邊玩】
Bumblebee / Smokepurpp, Murda Beatz【Cori開車去工作,是個民宿】
Khala My Friend / Amanaz 【追思會】
Crimson And Clever / Cast of High Maintenance【即興創(chuàng)作的歌】
Anchin Kfu Ayinkash / Hailu Mergia, Dahlak Band【The Guy和Lee一起吸大麻】
I'm Glad / Captain Beefheart & His Magic Band【Cori在浴缸里,看到Berg的鬼魂】
Les Amis / Francois De Roubaix【Cori聽到Berg給她留下的混音,The Guy聽到的是一樣的】
第二集與第一集風格如此不同,我想可能是因為兩位主創(chuàng)離婚后分別執(zhí)導了這兩集。上一集細膩安靜柔美,應該是女方的作品(也可能刻板印象了哦,應該去查職員表的)。
這一集怪誕。Marty患有嗜睡癥(我猜的),甚至給患者抽血這會兒功夫都能入睡。The Guy建議他可以上Craiglist去找丟了的自行車。于是他開始了網(wǎng)上的瘋狂購物,買了一堆垃圾。結果是個夢。The Guy離開后,他又看到了夢里的公雞。亦夢亦真的人生。
下半場的故事是一個在網(wǎng)上售貨的女子,她從自己工作的地方或是別的什么地方搜集東西,清理干凈后賣出。
她是一個典型的孤獨的紐約客。喜歡突然露胸,倒也不是暴露癖,大概就是想要嚇人一跳然后看對方的反應吧。The Guy對此的反應,尷尬不知所措,大概就是她最喜歡的結果。而最后跑掉的雙胞胎(之一),最讓她失望。
雙胞胎是那種喜歡逃單的人,雖然他可能并不窮,就是喜歡這種刺激。酒吧的單借著火警逃了,順便惡作劇了出租車。最后答應給流浪漢買了晚餐我想也是逃了,以至于沒看到女人胸。店主說的那句WTF,可能不是指露胸,而是指逃單。雙胞胎是又一種人生態(tài)度。
A Moment / Jerry Paper【開場Marty給別人抽血時睡著】
Plantasia / Mort Garson【洗車】
Neckbrace / Retatat【拿到新辦公椅,繼續(xù)網(wǎng)購】
Grey Area / Jerry Paper【Marty的公寓,他與The Guy聊天】
Trop Tard / Munya【向每個人露胸】
Lihue / Nohelani Cypriano【戴著假發(fā)約會】
第一集提到了《神秘博士》。
第二集的Temple Grandin不知是什么典故,但Claire Danes這個演員我知道,年輕時和迪卡普里奧-萊昂那多合作過《羅密歐與茱麗葉》,近年著名作品為《國土安全》。
第二集的結尾惡搞《泰坦尼克號》,笑死算了。。。
如果你問紅顏秀影:
2019年,哪部美劇將占據(jù)全世界人民的目光,成為年度討論度最高的劇集?
我相信紅顏秀影所給出的答案,也一定是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答案,
那就是——《權力的游戲》第八季。
今天,HBO還放出了《權力的游戲》第八季最終預告,大家里看看吧。
需要欲揚先抑一波的是,
在2017年完結的《權力的游戲》第七季,已經(jīng)脫離了馬丁老爺子的原著加持,
并且將劇集縮短到了7集的時長之后,整個劇情都顯得倉促了許多。
之前許多精心設定的伏筆、細節(jié)和人物設定,
都是為了遷就“冰與火之歌”這一主題,并且引發(fā)出最后的人鬼大戰(zhàn),
是的,《權力的游戲》第七季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太完美,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它依舊是這個時代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電視劇。
宏偉精美的世界觀,跨越八大家族、超過100位主要人物共同的命運交織環(huán)繞,
關乎人類智慧和歷史的故事內容:
戰(zhàn)爭與和平、自由與束縛、復仇與容忍、身不由己與一腔孤勇無畏前路、智慧與瘋狂的碰撞、忠誠與自私,選擇與無奈……
即使這是發(fā)生在中世紀的故事,
但是我們仍然能從其中看到貫穿人類歷史社會的智慧,以及我們每個人在人生中那些看似不經(jīng)意,其實決定了我們一生的時刻。
從HBO、網(wǎng)飛到AMC,
從韓國的《迷霧》到中國的《白夜行兇》再到西班牙的《紙鈔屋》,
全世界每時每刻都在輸出著各種各樣的優(yōu)質劇集,
但是能夠讓觀眾們難以忘懷、完結時,使觀眾產生巨大的空虛和不舍,在播放時,獲得巨大討論量的,卻屈指可數(shù)。
而這樣的劇,也往往會被大家贊為神劇,
其實以紅顏秀影看來神劇和好劇的標準之間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
神劇中不會有一句輕易的廢話,不會有一處輕易的廢筆,所有的細節(jié)和伏筆都能在后文中得到連貫呼應,讓人拍手叫好。
復雜卻不繁亂,多線交織故事卻能越講越清晰,
一個鋪墊了十幾年的伏筆,往往能在最后送上一個王炸,讓觀眾淚眼婆娑,
比如《權力的游戲》中“用一生守護一句諾言”的Hodor。
又比如,第一季的第一集中,
奈德對艾麗婭說的那一句“不要用劍去刺你的姐姐”,
看似隨口一出,沒有意義、逗小朋友的話,卻隨著故事的進展,艾麗婭駕馬北歸,越發(fā)的讓作為觀眾的我們在期待中感到一絲緊張和不安,
這就是神劇,六年前一個不經(jīng)意的細節(jié),竟然在這樣宏大復雜的故事進展后,完美銜接到最后。
四月回歸的《權力的游戲》必定會搶占2019年春季檔的收視率和話題,
但是作為美劇界槍把子的HBO,卻真的是用實力詮釋著: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2018-2019年的HBO,也將要陸續(xù)回歸更多的佳劇,
妮可、梅姨眾實力派女神主演的《大小謊言》、根據(jù)原著小說改編的“貧民窟史詩”《我的天才女友》,克制、平靜、充滿高級灰的《真探》……
這都是些質量很高的劇集。
四月的《權力的游戲》姍姍來遲,但是HBO推出的劇集可以說各部都是精品,
就在這溫暖舒適的三月,紅顏秀影也要為大家介紹一部HBO連載了三部的高分劇集《難以伺候》!
《難以伺候》第一季收獲了豆瓣8.3分、第二季9.0分、第三季9.1分的高分評價。
《難以伺候》這部迷你小劇的觀感非常自由,就如同它的形式一樣自在,
講述了一個個意識流一般、輕松、繽紛,又有些人生道理的小故事。
《難以伺候》每一季只有6集,每集20分鐘,
講述了一個布魯克林的大M供應商,他為換上精神衰弱癥的客戶提供大M,
導演兼男主角Ben Sinclair飾演The Guy,他是一位友好的大M供應商,
他的客戶有形形色色的人,在劇中將揭曉他們的生活。
其實《難以伺候》講述的是一個快遞員的故事,以及這個快遞員每天遇到的人物,
這樣的故事設定似乎并沒有什么刺激精彩之處,但是《難以伺候》能夠獲得這么高評分的原因,卻不在于劇情,
而是在于它能帶給我們一種感覺,一種輕松自由的感覺。
沒有隨意評判別人,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世界觀,沒有煽情的淚點情節(jié),
反而是向我們展示了全世界最酷的城市:紐約,
以及生活在紐約這個最摩登現(xiàn)代的都市的不同種類的人群,形形色色的生活與某種共通的情緒。
這部劇酷就酷在,它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生活方式,
即使這種生活方式與我們千差萬別,可能我們今生都無法體驗這樣的生活,
但卻能夠透過光影交織感受到一種現(xiàn)代人類共通的情感,我們不會judge它,而是以一顆平靜的、認識的、愜意的眼光去應對。
其實大M之于美帝的年輕人,就如同中國外賣中的漢堡可樂、炸雞啤酒,
又或是下班途中的一根煙,晚上聚會時的一頓酒。
布魯克林的人們雖然過著最時尚前沿的生活,
但是這些張口“OMG”,閉口“HLS”,全世界最時尚的年輕人們,
卻也有著和大洋彼岸的某位邊陲小鎮(zhèn)的十三線青年一樣的煩惱:
工作壓力、加班和勞累,明明天天燈紅酒綠,卻總覺得孤獨無助、在網(wǎng)絡上與人點贊交友,現(xiàn)實中卻交友無能, 一邊看著電影里的愛情故事掉淚,一邊又在快節(jié)奏的社會里缺愛著、寂寞著。
比如寄宿在叔叔、阿姨家的穆斯林少女,
在學校無比認真的學習,而每天晚上穿梭在酒吧、站在陽臺上偷偷的吸煙,
一邊在酒吧里唱歌、跳舞,一邊又拒絕圖書館里男生的搭訕,
這就是現(xiàn)代年輕人的生活,矛盾又復雜,白天勤奮工作學習和生活,晚上玩得很開,復雜又真實。
是的,布魯克林人們的生活和我們大相徑庭,
比如早上四點開派對的中年大叔、喜歡練yoga的阿姨;
做房屋中介風生水起的黑人胖姐,每天雷打不動的送給對面老大爺一杯咖啡、三袋糖,最后卻發(fā)現(xiàn)對方卻并沒有把房子留給自己,
然而生活中,他們卻是無窮無盡的孤獨和沒有深度!
家庭富裕,每天將美甲、甜甜圈、下午茶、新衣服等精致生活po在網(wǎng)絡上的少女,
網(wǎng)絡上粉絲和網(wǎng)友很多,現(xiàn)實中談得來的朋友卻很少,
網(wǎng)絡上po著美好的豐富的生活,其實只有自己才懂一個人在深夜的哭泣。
《難以伺候》甚至還關注到了許多隱藏的少數(shù)話題,
騙婚的亞裔女、竟然將愛情和婚姻當做刺激和獲取利益的工具。
早期的移民生活貧窮、省吃儉用,在布魯克林靠拾荒養(yǎng)出了一位成功的音樂家,
如今,擁有財富、地位的兒子,卻連與父母說家鄉(xiāng)話都不愿意,漠視、孤傲、高冷被掛在了兒子的臉上。
故事的結尾,父親只能默默地坐在地鐵口用二胡拉出一曲悠揚的民樂。
名利雙收卻失去了做人的禮貌和對父母尊敬的新一代“成功的亞裔移民”,
辛苦養(yǎng)大了的兒子,卻發(fā)現(xiàn)其失去本心,而無奈的父母……
每個人都是這樣矛盾又復雜的活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世界,
一邊對自己所厭惡、但是賴以生存的東西認真,一邊又難以鼓起勇氣、認真去面對自己所愛的、所在乎的人。
即使你是生活在13線小城的普通青年,也可以感受到最潮流都市紐約城里這些生活的光鮮亮麗,
自我又自由的亞裔、移民、中年、老年、青年、女權主義、IT宅男、LGBT、少年兼職、網(wǎng)購上癮者、甚至是狗狗暴露狂少女……
他們與人類共通的情緒:焦躁、孤獨、即使想要放棄,也要硬著頭皮繼續(xù)!
這就是《難以伺候》體量小、故事情節(jié)隨意,
但是仍然能斬獲高分,能被HBO相中從網(wǎng)劇晉升為正劇并且得分越來越高的原因!
它展現(xiàn)的是布魯克林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的生活百態(tài);
在看這部劇時,你不會想著judge他們,而是能在這樣自然流露的笑點、正經(jīng)又隨意的生活中,體會到與我們相同的人生百態(tài)。
二十分鐘的小體量,匆匆路過的人群中,
卻能展現(xiàn)那一丁點圍繞全人類的孤獨,和關于人世間的真情,
這高級的共情、感動的想讓人落淚!
END -
往期文章回顧
三個小故事,
1,黑人男子其實是夢中夢,不知道是不是和吸食大麻有關,自行車被盜那段是真的,the guy建議他去那個網(wǎng)站(美國很有名的網(wǎng)站,免費發(fā)布信息)看看。黑人男子沉迷于那個網(wǎng)站,他去拿的都是免費東西,但是去車庫那段應該是做夢。后面都是做夢。
應該是大麻像免費的東西一樣。吸食可以給他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但是不一定有人適合,這就是the guy最后說,不建議他抽大麻,但是決定權還是在黑人小哥自己。
中間穿插了致敬奧巴馬,他開車走了,意思是,他不當總統(tǒng)了。然后the guy吹哨子,在一個破門板上,致敬泰坦尼克號,也有一段,在甲板上,船沉了,等待救援,吹哨子,美國在沉淪等待救援。。。影射一下。。。
第三個講的一個女的,經(jīng)常在那個網(wǎng)站送免費的東西。但是別人來取時候她會漏出一個乳房。這樣其實是在性騷擾別人。the guy也遭受過。這個女的喜歡捉弄別人。她發(fā)帖子約人,其實也是要捉弄對方。
然后遇到了那個男的。他們去高檔飯店吃飯。然后火警響了,他們要離開,那男的不結帳。被出租車嚇了一下,男的打開車門,再次捉弄出租車。。再然后他兩約會男的講了一個故事,不知真假。然后流浪漢來了,男的帶流浪漢去買吃的,女的去隨便轉轉,當她準備漏出乳房捉弄男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那個男的已經(jīng)走了。。。就是自己被捉弄了。
這劇如果不是看到師妹刷5星評論就被我埋沒了。于是乎花一天半的時間把三季一口氣補完,嗯,味道對極了。長久以來沒有寫過劇評,今天再添加碎碎念。
1、“浮世繪”影視劇的藝術內核
我看這劇的影評中很多人說這部劇是白左眼中的紐約浮世繪。廣義上講,可能所有的影視劇都可以歸類為人類的浮世繪(宮廷浮世繪、貴族浮世繪、中產無產、古代、現(xiàn)代等等)。溯本清源地來看,“浮世繪”這個詞本身被漢語泛義化了。除卻美術史本身對“浮世繪”定義,其他人在引用此名稱的時候本意欲指“廣譜性地展現(xiàn)各色市民的生活情趣”。浮世繪本是日本市民生活風俗上升為美術創(chuàng)作的主體的一種統(tǒng)稱,其作品本身形式內容都相對單一。后世再來歸類浮世繪作品的時候,各個門類統(tǒng)合起來又構成了我們現(xiàn)代意義理解的“浮世繪”,一窺當時日本市民風俗生活。而所謂的本劇是紐約浮世繪,其實是我們把《清明上河圖》錯誤地理解為一種“浮世繪”才作此稱謂的。
由于我也找不到學院派對此類劇集的歸類,我姑且暫時叫這種劇叫“浮世繪”劇。無論是所謂新古典主義的《唐頓莊園》(貴族浮世繪),還是皇家氣息滿滿的《王冠》(宮廷去魅浮世繪),無論是懷舊的《廣告狂人》(舊中產),《墮夜街傳奇》(舊市民底層),還是清新的《我們這一天》,乃至毫不清新《無恥之徒》,無論是口碑爆炸的wuli《請回答1988》,還是古井深巷的《深夜食堂》,這些優(yōu)秀的影視劇作品都在展現(xiàn)一種所謂的“浮世繪”感。那這種接地氣的感覺的內核,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人”本。你看西方美術史,文藝復興前后的圣母像,本質上就是趨于對“人”進行表達,而非表達“人造人”(去魅)。
豆瓣有一篇《為什么國產劇里沒有窮人》,里面列舉了從香港的《籠民》、《甜蜜蜜》,大陸的80-90年代的《渴望》、《家有兒女》乃至部分古裝劇等,都在表現(xiàn)人的窮的上面下真功夫,即“寫實”。反而越臨近現(xiàn)在,看國產劇的時候都有一種“你這是在跟我開玩笑”的荒謬感。
我國在影視劇發(fā)端的時候沒有落下太多。民國時期的《神女》《小城之春》之所以拿到今天驚為天人,比之日本戰(zhàn)后的《東京物語》、《秋刀魚之味》不遜,就是因為創(chuàng)作者尊重藝術?,F(xiàn)在國產劇的服化道,不能批說粗制濫造,因為花費不菲擺弄精也致,但呈現(xiàn)出來就是出奇的假。大多數(shù)的國產劇,瑪麗蘇濫情的沒有情色和誘惑,抗日的沒有壓迫感殘酷感和血肉感,古裝的甚至沒有歷史感,都市言情的也沒有真實感情。近十年我看過的《走向共和》和沒看完的《人民的名義》也許算有了些真實,但是其內核往往被不同領域解構出魔幻感。比如被當做反面塑造的祁廳長最后成了“底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