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求無查理老婆剪輯版
本劇有三個主要的女性形象,分別是植物學博士,Helen和查理的老婆
可能編劇想表達的是,這個特殊的時代下不同信念、背景的女性的人生軌跡。所以我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三個人。植物學博士因為老公的緘口不言痛苦,因為不能開展自己的研究落寞。但她努力展現了一個堅韌、聰慧、顧及家庭的女性形象。Helen就不用說了,三個女性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借用一位博主評論白馬嘯西風的話,Helen對待性的態(tài)度是,你不必說,我也不再提。作為整個基地唯一一個女性物理學家,她被主婦們是異化,排斥的,但她毫不在乎,放棄愛人孩子來到這個地圖上不存在的地方,用一種很瀟灑自在的態(tài)度完成對信念的追逐和人生的享受 (她和Issac的對戲很有張力)
好了,下來就是我們了不起的白富美。在她的新劇里,我就記住了這個格外讓我討厭的女演員。大概是因為她的膚白貌美(我不喜歡),她在這兩部劇里的角色都是美男精致天真少婦。曼哈頓計劃里更是多了十打十的不能原諒的愚蠢。丈夫冒著生命危險、承受著鄙視侮辱指出核反應堆問題的時候,她疑心丈夫和女同事胡搞,自己和女鄰居先搞上了; 丈夫深夜在絞盡腦汁做模型的時候,她在想丈夫為什么冷落自己; 胡攪蠻纏要回家的時候(這點可以理解),丈夫向她解釋這個(假)秘密,她扭頭跟別人夸夸其談了
看她和查理的日常,我都替這男的累,對牛彈琴。不過他們倆倒是典型的美國couple,查理從底層爬到這個位置,對天真無邪的美貌大小姐無法拒絕,他不靠女方的家世和錢,但他拒絕不了這種純真的吸引力。但換一個環(huán)境,需要夫妻患難與共的時候,純真就變成了致命的膚淺。這種智力優(yōu)于常人數倍的天才,在我心里的perfect match應該是《美麗心靈》里納什和艾莉西亞那樣的,外可患難與共,內可風花雪月。而我們的白富美夫人,可差的遠呢。
-------------------補了12.13集之后---------------
看到白富美努力維護查理,感嘆一下,她也沒那么壞,只是蜜糖罐里長大,太單蠢了
2 ) 從《曼哈頓計劃》看如何做大事
一、實力永遠是最重要的部分
從弗蘭克到艾薩克,就是比拼能力、智學識,看你是不是有真才實學,一幫天才在比拼,就是看你是不是真正的看到了問題,看到了問題的本質,知道如何去解決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想進一切辦法,弗蘭克就是這樣的人。對我們的啟示是,謀略是謀略,但永遠不能忘記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就像今天中午看到的一句話,一個人的很厲害人脈又廣,不是因為他的人脈廣,人才厲害,而是因為人厲害,人脈自然而然的也就來了。所以看起來一個人很厲害人脈又廣。
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實力!
二、該你上你就上,抓住機會
讓艾薩克這樣一個年輕人去領導這樣一個大項目,但奧本海默就去做了,依然的賦予艾薩克重任,而且艾薩克真正的干下去了,統領一群可能也比他聰明、年齡比他大的人去干事,但是艾薩克做下來了,而且也平衡好了和弗蘭克的關系,當然這和弗蘭克的胸懷有一定的關系。但是關鍵是艾薩克抓住了機會。
下一次機會到你面前的時候,你能不能抓住?
三、把人用好,識人心、用人心
奧本海默看似蔫不拉幾,但是他很好的平衡好了各方關系,把人心看的透透的,平衡關系、利益,做下一步的布局。絕對是一個超級的戰(zhàn)略家,是一個超級領導者。
做領導要做到奧本海默那樣,識人心、用人心
四、大局觀,為了大目標,可以拋下部分個人得失
弗蘭克是為了大目標,可以拋下、犧牲個人的利益,最開始犧牲了是中國人的,但是弗蘭克也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為了大目標的實現,愿意和對手一起合作,愿意不當領導,為了保艾薩克寧愿自己被抓,因為他知道大目標是什么,愿意去當一名小兵,而且也努力的幫助、拯救自己的手下。
你為了大目標,能不能拋下個人利益去追求整體利益?
3 ) 【劇透慎入】不合邏輯的地方有點多啊
【劇透慎入】
、、、、、、、、、、、、、、、、、、、、、、、、、、、、、、
、、、、、、、、、、、、、、、、、、、、、、、、、、、、、、
、、、、、、、、、、、、、、、、、、、、、、、、、、、、、、
、、、、、、、、、、、、、、、、、、、、、、、、、、、、、、
1. 在沒有任何確鑿證據的情況下打死一個數學家,居然可以被晉升。申請專利有18個月的緩沖期,期間專利是不會被公布的,并且人為可以延長。我認為你去申請也沒啥問題的。一個間諜至于去干申請專利的事情嗎?請問古今中外有哪個間諜會啥到拿一份機密文件去申請專利的。。。。
2. 鈾235和鈾238的半衰期均長于地球的壽命,鈈239的半衰期是24,000年,均長得嚇死人。真正危險的是半衰期短的放射性元素。而且,150毫克,能讓一個村莊導出都是放射源?如今任何一個醫(yī)院的放射源均大于此數字,也沒看到整個醫(yī)院都是放射源啊!
3.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1946年2月14日,二戰(zhàn)已經結束了。IBM當時的計算機也許不是“電子管”的,也就是一定慢于ENIAC。我很懷疑Winter組的幾個科學家能用一個不到5kHz的計算機算偏微分方程的近似解?。。?!你們夠了。今天的計算機也TM要幾十個CPU來算?。。。∫粋€科學家換一個IBM計算機,你以為是今天IBM的Power 8嗎?
4. 算方程的人TM不是白癡,是科學家好不好。至少至少是一個本科生吧?換了方程不知道?50個人換了方程尼瑪還在那里每天算,這尼瑪我不相信我的眼睛。。。
5. 鈈,鈈,鈈,鈈你妹啊。最先的方案是鈾235好不好。氣體分離法制作U235,速度快。全世界今天所有國家都優(yōu)先使用鈾235,你知道鈈239有TM多難造嗎?日本今天所有的核電站開足馬力一年也只能生產9噸钚239,日本多少個核電站?當時什么技術今天什么技術?朝鮮一年生產的钚239才夠造一個核彈。
4 ) 摘錄一下第一季第一集最后的那段臺詞
We’re building a weapon.
It’s not like any weapon the world’s ever seen.
It draws its energy from a fast-neutron chain reaction.
It releases the power of an ancient star.
If it works, and it’s going to work.
It will be more destructive than all the bombs dropped in all the wars in history put together.
It’ll bring armies to their knees.
Cities will disappear in the blink of an eye.
The world will be united in peace by the most just and noble country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Or it will burn to the ground.
Whoever builds it first, that’s the endgame.
So it has to be us.
Whatever it costs.
這段Frank的對那個不懂英文(真假?)女人的傾述也許是當年那群參與曼哈頓計劃的物理學家們最好的內心自白。
他們知道自己是正在制造一個足以決勝戰(zhàn)局的終極武器。
他們也意識到了自己正在打開潘多拉的魔盒。
但是為了戰(zhàn)爭的勝利他們必須在敵人之前把這個魔鬼造出來。
從此戰(zhàn)爭終結,世界和平。
還好如他們所愿,原子彈提前終結了二戰(zhàn)。而二戰(zhàn)之后,在核威脅的相互制衡之下,超級大國之間只能相互妥協,從而建立起了新的人類社會秩序,所謂世界“核”平。
5 ) 好劇挑觀眾
這是部出乎我意料的好劇,大多數給差評的人,對于歷史對于scientific research都沒什么概念,要么回來就看不下去,要么就挑莫名其妙的刺。作為一個真心熱愛科研也在做科研而且超級崇拜曼哈頓計劃的scientist的人,這劇簡直太棒,超愛。science不光是science也有人性,幾乎所有人在品德上都不算完美,但都dedicated,有gut,非??帷N覀€人給四星半,去掉半星因為我實在太討厭老是給巨丑的private dunlevey加戲了,丑的不能看…
6 ) 視角有意思
首先,一部沒有穿越劇情的“古裝劇”,這是一件多讓人感激涕零的事兒啊。說它是古裝劇,主要是因為Rachel 一上來以錄像帶里美國婦女的形象著實驚艷到了我,難以忘懷。
這種題材的美劇,有點弘揚主旋律的感覺,但是我也特意查了一下該劇導演的幾部電影在豆瓣評分算是很高了,所以也不排除牛逼導演選個感興趣的角度拍著玩的可能。無論那種情況,起碼這是一部爛劇的可能性不會太大了。
說到角度,我覺得這部劇的解析角度確實有新意;曼哈頓計劃,著名卻又神秘的存在,導演沒追求史詩巨制、沒渲染銳意進取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奮斗的“曼哈頓精神”。
前幾集看下來,我的理解導演主要想討論的是:1、科學家的工作狀態(tài)以及精神狀態(tài);我本人是學物理的,相較于“生活大爆炸”所塑造的從早玩到晚還有著杰出貢獻的這種“天才”形象,我倒是覺得“曼哈頓計劃”里的物理學家要細膩真實得多;首先他們是有性生活的嘿嘿(e.g S1E4),而且劇中對于那種同行之間相互尊重但有相互不屑與競爭的微妙情緒導演把握的還是很見誠意的。而且導演很著重討論的一點是,單純的物理學家制造末日武器時的惶恐和不安,E1Charlie的心理斗爭、E4玻爾的追問,都在討論這個“時代悖論”。雖然從敘事的角度上看,在這個問題上導演和劇中的軍人一樣沒有太多的猶豫和渲染,但是無論是前幾集的情感基調還是其中對那個中國人Liao之死的情感傾向,都能看出這部劇對于知識科學的尊重、對于人性的重視。
2、家庭;當然他討論的不是普通的家庭,而是美國文化產品的俗套,討論的是英雄的家庭。這群杰出科學家的家庭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下,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猜忌、抱怨、失眠等等等,但是就前四集來看,基本都直接用”舍小家為大家“的國家利益鎮(zhèn)壓下去了。但是Mrs. Winter這位女博士的存在又釋放了強烈的女權主義信號,所以這劇的立場還是很討巧的。
最后談談我的期待吧,畢竟才看了4集。1、Rachel !嘿嘿。2、立意是好的,但是如果不多換幾個角度講,變成說教就無聊了。3、天才這樣就差不多了,別再渲染了。
黑科技中心快樂多,每天都在玩抓飛碟的游戲
不能再贊,老是計算機,女性的程序員,奧本海默,科學家的道德和責任,重現這段歷史很有意義
神馬!小白臉是SPY?
poor boy Issac……
不錯
棒棒棒 時代感很棒 敘事也是一流
e1
唯一有興趣看的period show
其實倒沒什么特別獨特的地方,就是常規(guī)的電視劇的水平,但是沒忍住一連看了十集,還挺吸引人,主角不是那種勵志型的,不像被排擠后默默努力最終贏得尊重的那種感覺,反而有點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方向變,比較立體化,整個基地也彌漫著一種人世本質是混亂的感覺,每個人都過得不容易。結尾大逆轉!
某一刻仿佛整個世界的存亡都在你手中,而那決定著歷史方向的手卻每時每刻被平凡的欲望、恐懼、執(zhí)念及其鑄造的命運牢牢攥住。一部被忽視和輕視的佳作,情節(jié)鋪排引人入勝、節(jié)奏掌控舒緩得當,攝影美術可堪電影水準,將如此題材展現得生動而厚重,對主要人物的刻畫更深入至內心黑洞,溫特的塑造簡直迷人。
教科書中的偉人,白璧無瑕,那是神化。為尊者諱,為權者言,謊言書于紙上,墨跡一干,即成歷史。然而更真實的故事里鮮有完人,歷史的締造者在希望和夢想、恐懼和擔憂、需求和欲望、謊言和背叛、盜名竊譽中跌絆前行,點爆了比1000個太陽還亮的原子彈。這部劇里奧本海默、玻爾、海森伯格用了真名,虛構的人物借了真事。
高智商科學家搞政治斗爭看得讓人著急!男主查理“冒名頂替綜合征”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還挺有代入感~
怎么說…有一種看手撕鬼子的感覺,對啊,這就是美國版的抗日神劇嘛!
以為能看點兒硬核科學或者神棍陰謀論,哪知道通篇都是學術勾心斗角和鄰里亂搞。
對那個時代的風情特別有愛,即使我是一個文科女也擋不住對這部理工劇的喜歡呀
好好看!而且是The West Wing的導演導的!
美國人就是會拍,讓你愛不釋手。
好看 廣告狂人的精致氣質
WGN野心之作之序幕??粗詒achel為代表的70年前美國婦女的著裝,頓時視覺在懷舊里沉浮。曼哈頓計劃,那個著名又神秘的存在。據說,科學背景都是屬實的,但人物幾乎都是杜撰的。還好,還好,如果真實的羅伯特奧本海默這樣娘,才讓人失望呢。
無突出亮點,說教意味也稍重,只剩下題材和那段歷史想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