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的噩夢》男主Tom Riley主演的新劇#黑色之心##Dark Heart#發(fā)布正式預(yù)告,并確定將于北京時間11月1日播出,每周四,總共6集! 該劇主要圍繞督察威爾·沃格斯塔夫展開,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警察,但是在破案過程中,他經(jīng)常會突破警察應(yīng)該遵守的界線,我行我素...
科波拉說拍《現(xiàn)代啟示錄》的方式宛如美軍進入越南,電影本身也是他自我探索的隱喻。他把兩部《教父》為他賺來的錢全投了進去,他相信冒險式花錢才能讓它增值。
在菲律賓拍攝最大的好處是與美國相比幾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力成本,但是得接受臺風(fēng)肆虐,Martin大病,被老虎嚇得全組上樹等等的挑戰(zhàn)。與菲利賓政府達成協(xié)議,用真正的軍隊拍攝,當(dāng)時還在內(nèi)戰(zhàn)狀態(tài),經(jīng)常拍到一半,直升機被派去平息動亂。
科波拉拍到中途換了主演,導(dǎo)演這個角色本身就帶著獨裁氣質(zhì),他遇到的最難調(diào)度的一場戲也許是全片最難忘的,聽著瓦格納看直升機列隊升起掠過展開屠殺;他說他從來不關(guān)注結(jié)尾,靠近結(jié)尾時rewrite就好了,后來發(fā)現(xiàn)作品龐大到無法駕馭,他寫不出結(jié)局時說:知道自己無能也是一種勝利吧,轉(zhuǎn)而又擔(dān)心太放縱自我。太真實的自我審視。
夢境般的法國種植園,他把能買到的煙霧制造機都用上了,他說它就得像一個夢,帶大家逆回越南歷史。片段中法國人說:回去?我們屬于這里,這里屬于我們。如果他們把我們趕出去,我們就住在戰(zhàn)壕里,住進叢林里。你們美國人為虛無而戰(zhàn)... 這段真棒,可惜公映版剪掉了,因為科波拉說這段貴到讓他生氣。說到構(gòu)思這個部分,科波拉說他要的vibe是:就像我們在恒星滅亡后看到它的光芒。這話讓我忍不住按下暫停鍵,先在房間走幾圈嚼一嚼。
拍攝期間,劇組的各位都沒少嗑藥。當(dāng)科波拉臣服于自己的夢境,讓演員像自己夢到的那樣照鏡子,電影開頭就降臨了。就像他夫人說的:房間里有一股電流,什么事都能發(fā)生。編劇John Milius說的基本是電影正式拍攝前的事,他和科波拉聊了一個半小時敲定合作,最后直呼:We can win, we don’t need gasoline. 令人羨慕的擊掌瞬間。
末尾的部落也是真正的部落,科波拉夫人埃莉諾目睹的屠殺祭祀為他提供了靈感,部落還把水牛的心臟送給了科波拉,與他合影。屠牛這一幕在電影里和Kurtz之死形成了交叉觀照。Dennis Hopper真是有趣,記不住臺詞,也沒什么所謂,和科波拉胡侃瞎嘮,他在《藍絲絨》里的表演讓人印象深刻,得去補補他導(dǎo)的作品。
還是得解決沒有著落的結(jié)尾,馬龍白蘭度進組時還沒讀《黑暗之心》,奔潰的科波拉進行了3個月非理性拍攝,每天即興,瘋狂而絕望的即興。馬龍白蘭度關(guān)于純粹殺戮的獨白真得好,突然邊聽邊說在叫的夜蟲是他的諍友,唯一的諍友…剪輯版還是把這個角色的豐富弱化了。在哪篇報道里看過,加入現(xiàn)代啟示錄時他的高片酬還頗具爭議,畢竟劇組已經(jīng)把錢燒得差不多了。
科波拉在拍攝當(dāng)下看到的是作品的瘡瘡孔孔,不如人意,突發(fā)頻繁,但就像庫布里克說的,意外往往是通往天才之路。因此向命運無限的偶然性臣服,那是更本真不可抗的。你得失敗一點,瘋狂一點,死過一點,就像是出水痘。
電影佳作的神奇之處在于能讓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一起完成一截對完整自我的探索,他們在拍攝過程中進行,我們則是在觀看過程中體驗,從這個層面來說,我們其實是一起的。得珍惜那些將滾燙的生命和真實的自我投放在自己作品里的電影人們。
最近也看了《八佰》和《1917》,個人來說覺得很失望。顧影自憐,充滿幻想,娛樂時代蒼白平面的產(chǎn)物。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離過去太遠以至于無法直視歷史和置身其中的人了嗎?可悲的是,現(xiàn)代的創(chuàng)作者這么去揣度過去困在戰(zhàn)爭里的人,這是我們的悲哀,也是故人的悲哀。
【黑暗之心:一個電影人的啟示錄#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1991】 【1 開頭語】如果按照我的進度,約摸估計要到一年後才會有緣欣賞此片,但是在這個一切鏈接起來的是世界,一切皆有可能的樣子,而且原本就是我的潛意識吸引過來的。 以後我也會堅持四條線的觀影途徑: 時間順序;集合(國家,導(dǎo)演和演員);類型;頭腦風(fēng)暴般亂序。 昨晚跟一個影友爭論關(guān)於【馬龍白蘭度】互相不妥協(xié),在我推薦給他【馬龍,聽我說】后,他建議我看看【黑暗之心】。但是這位網(wǎng)友你丟給我一個完全沒有字幕的全英文紀(jì)錄片,給我這個原新東方老師,真的好麼? 加州的陽光有時候會燦爛到把你喚醒的地步,在得到了一米陽光的沐浴後,我沖了個澡洗去【大都匯】帶給我的疲倦,一頭扎進了科波拉這五年多的世界中。 【2 活在當(dāng)下】 我不是很想說科波拉走進河水中取景,也不是很在意他如何說花錢有風(fēng)險更爽快的說辭,十五分鐘就fire掉原定的男主角,跟菲律賓軍方的博弈,颱風(fēng)摧毀布景后的歷練,曝光馬龍白蘭度的那鏡頭外的夢遊寫真。 因為【任何的紀(jì)錄片,如同電視節(jié)目一樣,都有一個預(yù)先設(shè)定的洗腦流程設(shè)計】按照我的商科啟蒙導(dǎo)師所說的那句話【你看到的,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連你想的,也是他們所要你想的】 我在意的是科波拉的【偏執(zhí)】,這種偏執(zhí)是整個拍攝過程中的阻力,磨爛,經(jīng)歷逐步升華到最高點的。也是這重重的這全劇組的體驗過程(包括馬龍的反向刺激),成就了一部偉大的電影【現(xiàn)代啟示錄】 所以他會先按照電影學(xué)院教他的方法開機把眾人聚合在一起進行人生激勵,他會去想到要影片中討好美國電影協(xié)會那些老頭們(女武神),會耍小聰明光著膀子在一個小房間拼命的按打字機,讓自己老婆特意遠景拍(那個時候沒智能手機吧?),會把代表他意識流節(jié)點的紙片擺滿桌子進行頭腦風(fēng)暴,會看大量的越南戰(zhàn)地紀(jì)錄片把kid and dog作為素材選進劇本,會教黑人小哥如何代入臺詞連一個音節(jié)的細(xì)節(jié)都不放過,這時候的他,還不是一個創(chuàng)造者,而是everthing by the book,他仍然會提及money,money,money(學(xué)徒里有這麼一首歌,可以聽聽) 直到他發(fā)現(xiàn)當(dāng)一切都很糟糕的時候,他開始無力的遵從他的夢境,甚至把他的夢境拍成了【戰(zhàn)爭啟示錄】的開頭。這個時候,他開始【蛻變】了,因為他放下了三維世界里灌輸給他的信息,轉(zhuǎn)向詢問自己的靈魂。 然後,我們才發(fā)現(xiàn)了一首船飄哪裡拍到哪裡的意識流的感覺逐漸出現(xiàn),才看到當(dāng)主角心臟病歸來,他孩子般的玩耍弩箭在頭上(也拍到了電影里)和坦胸漏乳胸口碎小卡片的愜意表情。這個時候的他,開始享受拍攝的過程。
是的,人生不也如此麼,play for it。 同步的,馬丁在經(jīng)歷了生死后的體驗,於科波拉親眼看到的菲律賓土著宰豬牛的儀式德國感觸融合了。這時,馬丁真正的理解了導(dǎo)演,導(dǎo)演也開始靈魂的升華。
這才會有了後來拋棄道具,使用真的人頭拍攝,才會對攝影師的扮演者說: 你可以忘掉你的臺詞,忘掉他! 所以,我們可以完全理解他對馬龍白蘭度的憤怒【我們他媽的全劇組都經(jīng)歷了生死才拍到這個境界,你居然連劇本都不讀?】
我在反復(fù)的重看馬龍的鏡頭眼神和馬丁的對比後,也承認(rèn),由於馬龍並沒有一開始跟劇組一起,所以他唸著臺詞的感悟力少了很多。 這個時候的科波拉奔潰到想要自殺了,可是,其實,磨難才會帶給你巨大的財富,如果不是馬龍的脫節(jié),科波拉你也不會不想拍他的眼睛而才用光影,如果不是馬龍肥的連制服都穿不進去,也不會讓馬龍穿上寬大的布服,顯的跟修行人一樣吧。 科波拉,馬龍也是度你的人呢。 我們無法知道科波拉原先設(shè)想的結(jié)局是怎樣的,但是,這一切很好,因為那一刻,所有的人,劇組,演員,導(dǎo)演,都【活在了當(dāng)下】 【3 詢問你的夢境】 如果沒有夢境的重複出現(xiàn),卡梅隆不會去拍【泰坦尼克號】,如果沒有夢境的混亂不堪,費里尼不會構(gòu)建出【八部半】,如果沒有夢境的潛意識超載,甚至不會有卡爾老佛爺?shù)哪求@艷的一場【全黑香奈兒秀】,甚至如果沒有夢境,連這篇文章都不復(fù)存在。 我會因為夢中一個城市的某個場景,突然重合起兩年前我的夢境,而選擇放棄一切離開家鄉(xiāng)住到這個城市去體驗一段故事【重慶】,也會因為迷茫時在夢境得到啟示(在夢裡站在上空看見自己與這個城市的一個建築)而留在另外一個城市【蘇州】開始另外一種生活。甚至連小小的生意是否會興隆,我都會夢見【小店】旁邊的大樹長滿金色的樹葉而欣喜不已。後來,我會夢見【卡爾老佛爺】在我背後的畫面,事實上,這些都成真了。我的潛意識開始說,that is enough。於是,我開始追逐我另外一個夢境。但是真的等到了與現(xiàn)實重合的那一剎那才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的場景,願在我的夢裡全部出現(xiàn)過。猶如科波拉那場記者影人雲(yún)集的開幕首映式,他兩年前就夢到過一樣。 夢境有的時候是因為你的靈魂與另外一個次元的自己產(chǎn)生了鏈接,所以,你看到了未來的你的樣子,而當(dāng)現(xiàn)實發(fā)生的時候,當(dāng)下的那個你,也看到了過去。過去的你,現(xiàn)在的你,共同做出了一個決定,邊構(gòu)成了未來,也改變了過去?!拘请H穿越】【降臨】大概就是這樣的吧。這屬於第五緯度的話題了呢,我們留在【盜夢空間】里討論吧。 【結(jié)束語的tip】我不相信科波拉沒有想過中途放棄,因為37分鐘他下意識的一個擦鼻子的動作出賣了他的心。
And that, for me, it has to have some answers. And by “ answers”, I don’t mean just a punch line. It’s very hard to talk about these things without being very corny. You use a word like self-purgation or epiphany, they think you’re either a religious weirdo or an asshole college professor. But those are the words for the process, this transmutation, this renaissance, this rebirth, which is the basis of all life. The one rule that all man, from the time they first were walking around, looking up at the sun, scratching around for food and an animal to kill, the first concept that, I feel, got into their head was the idea of life and death. That the sun went down and the sun went up. That the crop, when they learned how to make a crop, it died. In the winter, everything died. The first man, he must have thought, “oh my god,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then all of a sudden, there was spring, and everything came alive, and it was better. After all, look at Vietnam, look at my movie, you’ll see what I’m talking.
影片的最後,我們聽到Orson Welles的朗讀,
“The river, sleepless, crowded with memories of men and ships, hunters of gold and the pursuers of fame, What greatness has not flowed on the ebb of that river, into the mystery of an unknown earth. The dreams of men, the seeds of commonwealths, the germs of empires. The river is black tonight, my friends. Look, it seems to lead to the heart of an immense darkness”
河流,無眠,充斥著人和船隻的記憶,追名逐利者。有什麼偉大沒有流進這河流的浪潮,流進未知土地的神秘。人們的夢想,聯(lián)邦的種子,帝國的核心。今夜的河流是黑色的,我的朋友???,它似乎通往深遠黑暗的核心。
畫面卻播放著《現(xiàn)代啟示錄》的首映及其巨大反響。仿佛這電影,成為了它所要展示的那個黑暗的河流,成為了那充斥在河流中的追名逐利者。如同Marlowe在看到Kurtz之後,並沒有因為他的名不副實而放棄對他的理解,而對他同時保有鄙夷和同情,尊敬與憐憫。但Marlowe自己,也未能像他說的那樣鄙夷謊言,而是面對Kurtz的未婚妻撒謊,成為了陰謀的同謀,神話的守護者,而不是謊言的舉報者,儘管他深知,那促使他來到叢林的流言和廣告,都是Kurtz的偽裝。同樣的,這本紀(jì)錄片就像是Marlowe,《現(xiàn)代啟示錄》就是Kurtz。我們通過紀(jì)錄片看到神話是如何建立的,但這沒有令我們拋棄神話。我們需要這些東西令我們活下去,如周雲(yún)蓬唱的“幻覺支持我們活下去?!钡珕栴}不在於電影或小說是虛構(gòu),夢幻泡影,顛倒夢想。而在於誰有權(quán)力和能力造自己的夢。所以在Orson Welles的朗誦後,我們聽到Coppola說出他的希望:
To me, the great hope is that now these little eight-millimeter video recorders and stuff that is coming out, just the people that would not make movies, are gonna be making them. You know, some day, suddenly a fat girl in Ohio is gonna be the new Mozart and make a beautiful film with her little father's camera recorder. And for once, this so called professionalism about movies, will be destroyed forever, you know, and it will really become an art form.
他似乎在說電影製作者的教育意義?;孟牖蚴莿?chuàng)造幻想的能力,不僅僅屬於職業(yè)電影人,而應(yīng)該屬於每一個有能力幻想的人,也就是每一個人。我們通過幻想去表達我們感受到的,所能理解的真實。藉由幻想去表達我們的恐懼,在這種表達中我們得以倖存。如同一個戰(zhàn)士,在感到恐懼的時候,沒有逃避,而是對天空吶喊,藉由自己的聲音鼓勵自己。
藝術(shù)的力量恰恰在於它不掩飾自己的虛構(gòu),而通過虛構(gòu)的過程促使觀眾反省,從而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創(chuàng)造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正如Marlowe意識到自己是Kurtz神話的觀眾,明白這神話背後是掩蓋著的恐懼和虛無,並沒有因為這個掩蓋而譴責(zé)Kurtz,反而意識到Kurtz或許在創(chuàng)造神話上失敗了,但他的嘗試不是無意義的,Marlowe沒有資格去譴責(zé),而只能接受人類需要文明,酒精,虛構(gòu)和幻覺,去表現(xiàn)生命的虛無,和人們對虛無的抗?fàn)?。這個意義上,虛構(gòu)是虛無的唯一對手,虛構(gòu)是我們面對虛無的唯一方式。而我們的希望在於,藝術(shù)不成為某種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而是個人在應(yīng)對自己生活的種種黑暗時的表達。而表達,恰恰是照亮那個黑暗之心,讓不可言狀,不可捉摸,不可避免的,人對生活的無知,得到表現(xiàn),並獲得他者的理解。這個意義上,恐懼,以及我們對恐懼的回應(yīng),會成為一種啟示,不是知識意義上的啟示,而是作為希望的啟示,為的是通過希望,對抗虛無,獲得當(dāng)下,做平凡的,微小行為的勇氣。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shè)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離三月十八日也已有兩星期,忘卻的救主快要降臨了罷,我正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
藝術(shù),虛構(gòu),詮釋和理解,都是因為我們還在這樣的世上活著;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所謂黑暗之心,不見得是邪惡,而是邪惡的可能。同樣的,性本善,也不見得是善的現(xiàn)實,而僅僅也是善的可能?;糜X,想象力,無非是意識到,並相信,這些可能性的真實。正如勇氣,不是恐懼的缺乏,而是正視悲劇的可能,錯誤和失敗的可能,依然決定行動。
非常精彩的紀(jì)錄片??催^決定找《現(xiàn)代啟示錄》來看了哈哈~一個導(dǎo)演從自信滿滿到窮途末路再到峰回路轉(zhuǎn)。所有的磨難坎坷和瓶頸如同矬子打磨著電影這塊玉石,直到光芒四射,背后的辛酸無奈只有在紀(jì)錄片的鏡頭中才能展現(xiàn)。向科波拉偉大的妻伊蓮娜·科波拉致敬!
有些噩夢只是噩夢,有些噩夢成了災(zāi)難,而也有些噩夢成就了偉大的作品。
+ 與其說捕捉了拍電影的工作,不如說捕捉了拍電影的奇觀,但我們都知道,真正的工作是無法觸碰的秘密。
艱難看的一本書
雖然星光熠熠,也看似探討各種議題。但就內(nèi)核來講,它依舊是部再主流不過的事后成功勵志學(xué)的配套宣傳片。當(dāng)然,這并不影響片中某些人物依舊的牛逼閃閃。
一部經(jīng)典電影的背后,必有深刻的思考和嘔心瀝血的投入。還沒來得及看《現(xiàn)代啟示錄》,我想等到我看的時候,必會多一份親切和尊重。向真正愛電影的導(dǎo)演致敬!
并不覺得這是一部合格的紀(jì)錄片,幾乎沒有解答任何創(chuàng)作上的問題,也絲毫沒有深入到導(dǎo)演和主角的“幽暗精神狀態(tài)”,只有科波拉的各種抱怨發(fā)牢騷?;蛟S當(dāng)鏡頭拍到片場的馬丁·辛?xí)r,才能隱約窺見這個劇組的瘋狂。
記錄了Francis Coppola拍攝Apocalypse Now難以想象的艱難過程,一群藝術(shù)家集體瘋狂的產(chǎn)物?;蛟S很多人自以為有才華卻苦于沒有成就,這部紀(jì)錄片深刻闡述了為什么只有像Coppola一樣的少數(shù)人能產(chǎn)出流芳百世的藝術(shù)品:才華是given,最低要求;然后你需要像Coppola一樣有錢或有權(quán),調(diào)用菲律賓軍用直升機、斥巨資建set、名演員想請就請想炒就炒;另外你要糾集一幫和你一樣瘋狂的人,你們要一起豁出性命地do drugs追尋靈感或去大膽嘗試;你還要有Eleanor一樣calm and supportive的伴侶,準(zhǔn)備好隨時追尋你走紅毯或者睡馬路…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難怪并不是所有有才華的人都能make it。另外Coppola和Brando的艱難合作奇怪地戳了我的笑點
這部紀(jì)錄片和電影一樣可怕。在如此糟糕的制作環(huán)境下,科波拉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異人的克制和冷靜。當(dāng)然,他的一切瘋狂就潛藏在這些表象之下,男主角馬丁因為心臟病半只腳踏入鬼門關(guān)時他用平靜的話語說出:你記住,他死了,別人知道的他也是活的,只有我說他死了,他才是真死了。其實他的內(nèi)心一直在吶喊。
喜歡《現(xiàn)代啟示錄》的都可以試著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它的幕后,不比電影本身遜色。這部紀(jì)錄片只是一部分了,沒說到的自然還有當(dāng)時Eleanor和Francis鬧到快要離婚的地步。。。【于是懂了旁白為什么那么面無表情了。。
能成功拍出影史留名經(jīng)典作品的導(dǎo)演要么足夠有才,要么足夠瘋狂,或足夠自戀、足夠獨裁、足夠堅持。而科波拉集以上于一身,變成了那個寇茲上校?!冬F(xiàn)代啟示錄》的拍攝無疑是一場重蹈美軍覆轍的災(zāi)難。嚴(yán)重超支超期、劇本捉摸不定、臨時換主演、馬龍白蘭度耍大牌、馬丁辛犯心臟病差點見上帝、臺風(fēng)暴雨摧毀片場、資金用完……拍電影能遇到的天災(zāi)人禍幾乎都齊了。最終能夠咬牙堅持下來,還一拍腦門臨時想出結(jié)局,并用一年多時間做后期,打造影史首部立體聲電影??撇ɡ詈蟮脑挸蔀轭A(yù)言,在當(dāng)今數(shù)字時代的確人人都能拍電影,但電影工業(yè)也迎來巨大進步,仍舊有大量電影人在用膠片拍攝。
簡單來說,在經(jīng)歷了抵押全部個人資產(chǎn)、撤換男主角、直升機隨時會被菲律賓軍方抽調(diào)去前線、臺風(fēng)、開頭的更改、結(jié)尾的更改(實際就是各種邊拍邊改)、馬丁辛心臟病、白蘭度耍大牌,以及其他任何你能想象到的意外延誤,在原定十六周實際四十多周的外景拍攝和兩年半的后期制作之后,科波拉拍出了他夢寐以求的影像史詩?!冬F(xiàn)代啟示錄》是科波拉對自己發(fā)動的一場越戰(zhàn),毫無疑問這是他最為嘔心瀝血的一次創(chuàng)作,某種程度上這才是他的墊棺作枕之作。另外個人覺得《教父1、2》、《現(xiàn)代啟示錄》、《竊聽大陰謀》是科波拉難分伯仲的幾座創(chuàng)作高峰。
一部電影的艱難拍攝使主創(chuàng)仿佛被角色與環(huán)境附身,整個拍攝進程演變?yōu)槔硇耘c魔性的互相絞殺,主要角色癲狂的狀態(tài)果真靠飛葉子飛出來,被剪掉的白蘭度片段讓人感嘆他的正常狀態(tài)相當(dāng)于一流演員的超水準(zhǔn)發(fā)揮,科波拉老婆真是個偉大的伴侶,她全程展現(xiàn)出的平靜克制得出奇的的精神態(tài)度實在不可思議
“在那兒的時候,我們感覺我們在別的什么地方?!庇捌涗浀淖允贾两K是失控和瘋狂,而最后的成品居然能如此完整和清晰,我好奇科波拉在菲律賓被幾百人圍著面對著幾十件控制得了得事和幾十件失控的事的時候,他腦袋里都在想什么。希望,希望這輩子有機會在大銀幕上看一次《現(xiàn)代啟示錄》。
《現(xiàn)代啟示錄》拍攝紀(jì)錄片,其實科波拉才是那位深藏在叢林中偏激的瘋狂者!
美國電影工業(yè)之所以發(fā)達,就是因為有很多像科波拉這樣的導(dǎo)演,為了一部電影,他們可以讓家族傾家蕩產(chǎn),反觀內(nèi)地的投機主義,熱炒IP,亂象叢生的影視現(xiàn)狀,從創(chuàng)作之初就已經(jīng)背離了電影的本質(zhì)。
科波拉說他想讓觀眾來看他的電影,想每五分鐘給觀眾一個驚喜,性、暴力、儀式、anything,可他拿到的是一個關(guān)于四個人去殺一個人的stupid故事,要怎么講?——聽著真感動,為他對觀眾的尊重,也為他生存其中的社會有一大批值得他尊重的觀眾。PS:原來馬龍這么不敬業(yè),太毀了!◎_◎
"你必須要失敗過一些,死過一些,瘋癲過一些,才能到達彼岸“。羨慕勇于走在這條單向街上的人。
在制作《現(xiàn)代啟示錄》的過程中,各種內(nèi)或外的因素將其變成了一次苦旅,而科波拉也愈發(fā)成為了在外人看來已癲狂的科茨上校,這種詭譎的經(jīng)歷所鑄就的便是不朽,然而他在本片之后的履歷不禁讓人產(chǎn)生本片是否徹底燃燒了他的藝術(shù)靈感之魂的疑問。
看《廢柴聯(lián)盟》知道的本片,看完之后就覺得,真是不瘋魔不成活!你要想科波拉那么牛逼,你就得有他那么偏執(zhí)、偏激和扭曲。真是一個執(zhí)著到可怕的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