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fā)生在一支名叫 Louis Lester的爵士樂隊中。杰西(安琪兒·庫碧 Angel Coulby 飾)是樂隊中的首席歌手,她擁有著迷人的嗓音和濃濃的異域風(fēng)情,就連喬治王子(John Hopkins 飾)和威爾士王子(Sam Troughton 飾)都無法阻擋她的魅力深深為其傾倒。然而,表面樂觀開朗的杰西卻隱藏了一段悲傷的童年往事。 朱利安(湯姆·休斯 Tom Hughes 飾)出生于名門望族,從小就過著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自然養(yǎng)成了高傲乖僻的性格。朱利安為美國大亨馬思德森(約翰·古德曼 John Goodman 飾)工作,而馬思德森是 Louis Lester樂隊的“忠實粉絲”,因此,朱利安得以結(jié)識了杰西,并且深深地為她而著迷。慵懶的音樂,搖擺的身姿,裹挾著一段感情慢慢流淌著。
其實都是挺老套的梗和劇情。 《Dancing on the Edge》中,男女主角某種程度上就如鏡像的兩面。借用攝影師Sarah的話:“再也找不到比他倆相差更多的人了吧?”誠然二人本質(zhì)有著共通之處,譬如耀眼的容貌,輕浮的表面,固執(zhí)的靈魂——但就氣質(zhì)而言,一個是跳躍的火苗,一個是浮動的冰山,營造出的氛圍全然不同。 Pamela是最典型的交際花,美艷、優(yōu)雅、輕佻,從第一話登場起就洋溢著紙醉金迷的名媛氣息。她衣著華麗,表情高傲,言語尖刻,住在奢侈的大宅里,擁有自己的社交圈,與王室子弟來往密切,沒有正式工作卻深諳上流社會法則。她像大多數(shù)碌碌無為的貴族一樣,從不早起,耽于娛樂,對心儀的男子毫不掩飾地引誘,對長大成人的弟弟保護欲過剩。即使是她名義上的朋友Sarah,言語中也不自主同時流露出對她高不可攀的仰視,以及空虛度日的不屑。她的美麗和傲慢似乎都建立在與生俱來的地位上,好像一恍神就會被時代所遺忘。 而Stanley,他只是個處在上升期的小雜志副主編。他的工作環(huán)境窄小、簡陋、初成規(guī)模,而他成日睡在雜志社或母親家里,好像自己從沒有過真正的住所。但他活躍、忙碌、圓滑、充滿激情,積極出沒上流社會場所,與達官貴人們相談甚歡,被他們所賞識。他撰文、畫漫畫、指揮樂隊、計劃電影,多才多藝,野心勃勃地為未來勾畫了無數(shù)藍圖。他不放過每一個可能轟動輿論的機會,狡猾設(shè)計,大膽冒險。雖然是新興刊物,他的文章依然得到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的推崇,使他能風(fēng)度翩翩行走于每一處正式而尊貴的場合。 這是兩個一開始就站在落差位置上的人。他們熟識于衣香鬢影的聚會,之后她坦然邀請他參加火車上的野餐,目光幾乎一直沒有離開過他周圍。在小小的火車隔間里,她舉手投足幾個流轉(zhuǎn)的眼神和熟練的暗示就誘得他靠近,之后便如蜂群遇見花蜜,在床榻間縱情交合。從頭到尾,Pamela是完全占據(jù)了主動權(quán)的人,甚至包括親密時的姿勢。Stanley像是她相中的獵物,抵御不了危險而甜美的蠱惑。 在社會地位上,Stanley顯然遠不如Pamela。他大力宣傳的新興黑人爵士樂隊需要各方勢力推波助瀾,跑得他應(yīng)接不暇,而她甚至不用他開口求助就知道要做些什么來疏通他的障礙。早期的Stanley在Pamela面前不時會流露微妙的謹(jǐn)慎,當(dāng)她說起野餐時他曖昧地感謝她的贊美,之后又反問:“是贊美嗎?”而Pamela就算示好也始終保持她特有的姿態(tài),玩味而嬌媚,會讓你覺得什么都在她掌握中,她是支配者。 但這種假象很快就能看出破綻。 Stanley只是個闖入上流社會的平民,但他從未失去過自己的自尊。他對任何人都能做到不卑不亢,時而文質(zhì)彬彬,時而大大咧咧,紳士且不乏可愛的無賴。他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對追逐的夢想一清二楚,他向上爬的氣勢一往無前從未終止。很顯然,他并不那么掛心男女情愛,和雜志社同事Rosie的露水之歡只是各取所需,從Rosie不信任的評價中足夠看出他對戀愛的態(tài)度。他擁有年輕英俊的外貌和良好教養(yǎng)的風(fēng)度,面對急于攀附的對象Cremone夫人,也會不經(jīng)意地流露些許異性的魅力來討好她。他還是個明顯的機會主義者,熟悉的女主唱死去時除了悲痛更是第一時間意識到這當(dāng)中的新聞價值,以此為動力,再次精神抖擻投入工作中。 而Pamela呢?她大概比任何人都清楚自身真正的價值有多么容易被遺忘。每一次與Stanley會面,她或多或少都會含蓄地提醒他,自己關(guān)心的“不止是衣服和男人”。他們的談話中她從不按常理出牌,卻一次又一次觀察到他作品里的變化,揭開他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我知道你覺得我不是真對你的雜志感興趣?!彼此坡唤?jīng)心,卻有敏銳的直覺和銳利的眼光,善于隨機應(yīng)變。但貴族的桎梏和女性的身份壓制著Pamela,她的生活始終空洞,壓力有增無減,甚至?xí)谌粘5男∧Σ梁笸蝗磺榫w化忍不住淚水。她擔(dān)憂并羨慕著天地比自己廣泛得多的弟弟,同時因彼此共有的冷酷父母而焦慮,痛恨這個充滿歧視與保守勢力的社會框架,也痛恨無法改變現(xiàn)狀的自己。 可Stanley的出現(xiàn)像是一道光,他儼然在扮演他漫畫中那個有著神奇經(jīng)歷的主人公,不斷冒險,積極探索。他的打字機時刻在指尖下忙碌,發(fā)出愉悅的聲響。他告訴Pamela,只要自己愿意,甚至能帶他們?nèi)ピ铝辽稀獙τ赑amela來說,Stanley身上有著她最向往的一切,那么明亮,絢麗,生機盎然。在他面前,她保留著貴族的矜持,卻又不由自主被吸引。所以她在Stanley面前單純地哭泣,在找不到弟弟行蹤時貿(mào)然向他求助,甚至大過節(jié)跑去他家一起用餐。她告訴Stanley,看到雜志就會想起他,而他促狹地問她每周只會想他一次?她笑著說這已足夠。 而當(dāng)Stanley快活地又一次耍弄了上流社會,挑釁了納粹,在德國人的晚宴上公然讓才華橫溢的黑人樂師演奏后,Pamela望向Stanley的目光漸漸變得更加閃耀和堅定。在夜空的焰火之下相擁共舞后,她從他背后叫住他,對他說:我愛你。 那一瞬間,Stanley異樣的表情足以證明Pamela驚人的勇氣。但之后的事情更令人驚訝。 因為她微笑著重復(fù)了一次自己的話,用最明媚的眼神注視著他,說:但我們都知道你并不愛我。 他沒能反駁,因為她并沒給他反駁的機會。在交談中她幾乎永遠掌握著主動的節(jié)奏。 她說:我現(xiàn)在一點也不介意,也許是因為我相信,我能讓你愛上我。 他的回應(yīng)斷在半空,最終化為炙熱的吻。 驕傲、敏感、坦誠、時刻不忘保持優(yōu)雅堅韌的微笑,這就是Pamela。她的冷淡中有自省和尊嚴(yán),輕佻下是勇氣和柔情。被她這一刻直率的表白強烈推動著,Stanley對Pamela的情感開始產(chǎn)生質(zhì)的變化。他的表情從詫異、猶豫轉(zhuǎn)向迷茫。 對于年輕氣盛的記者來說,這個難以預(yù)測的女人到底算什么呢?無疑他是喜歡著她的,他會被她鮮艷的紅唇和妖嬈的身姿所吸引,會把與她的合照掛在離自己最近的墻上,看到她情緒莫名失控會緊跟出去柔聲安慰,盡力協(xié)助她有些任性傻氣的尋找弟弟方案,愜意地迎接圣誕節(jié)她突然闖進自己家像小孩一樣撲進懷里的吻。他會在言語間迎合她頑皮而浪漫的小念頭,由衷贊美她的妝容,與她一起竊竊私語后開懷大笑。他們?nèi)諠u熟悉,足夠默契,他了解她的狡黠、她的需求、她的眼淚。他們在多處公開場合下攜手并肩,出雙入對,旁人看來儼然是賞心悅目的伴侶,眼神膠合,姿態(tài)親密。 但這時候的他確實不愛她。至少不夠愛。 在共同扶植的黑人樂隊女主唱暴卒之際,Stanley也迎來人生巨大的轉(zhuǎn)折。揮金如土的美國富翁收購下他們的小雜志社,記者們不用再在狹小的書桌和陽臺上抱著打字機擠破頭,他們將擁有真正的辦公室,Stanley的職位和薪水會得到巨大的提升。這一切既得益于Stanley敏銳又冷酷的新聞觸角和創(chuàng)作才能,也得益于他與Pamela親弟弟Julian等各貴族間那些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與此同時,他也需要放棄一些東西,譬如各種企劃的主導(dǎo)權(quán),譬如對雜志未來走向的把握,譬如那個承接著月亮般夢想的漫畫小連載。野心與喜悅充溢著Stanley,讓他并無時間去細細品味不安。 可Pamela卻比他孤獨敏感得多。年輕的弟弟即將去美國發(fā)展事業(yè),她將獨自面對冰冷的宅第和雙親,對神秘的美國富翁她更是保持著一種無法言說的警惕。而沉浸在未來中的Stanley卻不能理解她眼中流露的深深寂寞,直到晚宴上她掛著空虛的表情舉杯祝?!拔易T谧母魑灰欢ǘ紩褡约浩诖哪菢映晒Αㄟ^為Masterson先生工作”時,他才露出異樣的目光,似乎感應(yīng)到她那種個人價值日漸失落的無助,也警惕到自身的境遇。之后他迅速離座回到雜志社最后一次檢查工作的舉動,是慶幸還是自省,實在別有意味。 人生中,細節(jié)里,Pamela其實對Stanley是更偏向于依賴和憧憬的,但她的言語行為卻往往在有意無意中點醒或刺激著Stanley。 說到底,因為他們的信念和意志中有著許多共同的東西。他們的靈魂是融合且一致的——新興藝術(shù)的挖掘,人種平等的思想,渴望反抗的心情,利用規(guī)則的狡獪,以及最終不約而同做出為保護無辜友人Louis不惜挑戰(zhàn)不健全法制的冒險決定——這對于Stanley來說不容易,是少見的看到他流露真性情和正義感的時刻;這對Pamela來說更不容易,她幾乎是在親人和原則之間做出了這個選擇。雖然并不曾真的對弟弟犯下的殺人罪行有所了解,但潛意識中深知Louis的清白,還是毅然陪在了四面楚歌的樂隊身邊。 出現(xiàn)在Louis身邊的Pamela,對于Stanley來說是一次新的猝不及防。他喜愛她,卻未真的對她全心信任與了解,而她卻令他再一次刮目相看。奔赴車站前Stanley一再認(rèn)真地勸說Pamela回家,并留意到她丟下Julian的事實。此時的他,無疑沒有去考慮到任何身份、金錢或機遇的利弊相關(guān),他是在真心實意地擔(dān)心這個女人,擔(dān)心她那一觸即碎的家庭和她蒼白努力的微笑。 但Pamela還是留了下來。這一決定讓她失去了最珍視的東西,也得到了最重要的東西。 再一次共同乘坐的火車之旅,是Stanley和Pamela最后的情感升華點。兩人默契地掩護樂隊混跡在頭等車廂中,Pamela的機智打發(fā)了前來查證的各種專業(yè)人員。Stanley輕聲說,我們的確需要你。Pamela的表情悲喜難辨,與Julian電話未遂滿懷焦慮的她已經(jīng)拼盡全力。 送別脫離危險的Louis,所有人松了一口氣,Stanley第一反應(yīng)動作是不自覺地攬住Pamela的肩膀。她對他也報以釋然與信賴的疲憊笑意。她去候車室撥通往家里的電話,他最終放心不下她獨自一人,跟上前去,卻看到她因親弟自殺的噩耗而崩潰的容顏。她徹底地失控,對他嘶聲哭喊:我都干了些什么?我怎么能留他一個人?What have I done? 他試圖擁抱她,勉強組織幾句蒼白零碎的安慰,聲音混亂猶疑。最終他緊攬她顫抖的身軀,果決、鄭重、一字一頓地說: 我愛你。 一遍。又一遍。 如此走來,早已成為彼此的記憶那一部分。他知她聰敏驕傲,他知她柔弱倉惶,他知道她對他無法自抑地渴望,卻不可能放下尊嚴(yán)苦苦糾纏。他知道自己需要她,也被她所需要著。 不可否認(rèn)這一刻的感情中多少有同情與憐惜,然而那正是因為在她內(nèi)心防壁全面崩塌的這一刻,他如此地想要保護她,守住她的潰堤,卻發(fā)現(xiàn)自己對這洶涌而來的悲傷絕望完全無能為力。 他唯一能做到的只有愛她。 這是Stanley對自己情感的確認(rèn),也是對Pamela之前表露心跡的堅定回應(yīng)。 命運轉(zhuǎn)折起落之際順勢而生的愛情,在最熾熱也最冰冷的時刻,催化成熟。 《Dancing on the Edge》本質(zhì)上是一部極為內(nèi)斂的古典劇,劇情淡淡道來,確實沉悶,卻不難看出編劇為它注入的苦心。它的情感節(jié)制、細膩、優(yōu)雅,用許多不易覺察的小細節(jié)用來刻畫角色,這些人物群像的關(guān)系變化才是這一平鋪直敘的故事最富戲劇性之處。往往演員一個不自然的動作,一個相視而望的眼神交換,你就能意識到有什么在發(fā)生變化,伏筆已然埋下。陰晴不定的Masterson、偏執(zhí)焦躁的Julian、明哲保身的Arthur、刻板陰沉的Harry、不安現(xiàn)狀的Cremone、再到無比強勢又極度脆弱的Pamela,以及時而熱情又時而薄情的Stanley,他們都是自身充滿矛盾的個體。一開始你很難看好Stanley和Pamela這段輕浮的關(guān)系,卻隨著主線進行時輕輕點綴的情感脈絡(luò)一步一步發(fā)覺,他們真的可以給予彼此幸福。 與之相映成趣的是另一對黑白官配,Louis和Sarah。倆人之間雖有種族隔閡,但因家庭背景的種種關(guān)系使得階級距離更近,從一開始就相處得極為自然,一面志同道合,一面情難自禁。但他們最終分道揚鑣,男人輸在了信任,女人輸在了勇氣。你可以說這是命運捉弄,也可以說是性格使然,但最終落得連個溫情的告別都不剩,是多么諷刺。 而時代的車輪已經(jīng)滾滾碾過,將藝術(shù)、文化、商業(yè)、政治與人性統(tǒng)統(tǒng)推向變革的懸崖。固步自封的、歧視他人的、引領(lǐng)弄潮的、兩面討好的、恐懼變化的,形形色色的靈魂都無法完全控制自身的命運。驚世駭俗的沖擊過后,一切看似恢復(fù)到原本的平靜,但早就有什么暗涌的東西發(fā)生了質(zhì)變,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滲透到全新的世界中去。 就如失去親人的Pamela,讓身側(cè)Stanley輕握她的手,看舞臺上黑人女歌手深情而從容的演唱,靜靜綻放她從未有過的嫻靜笑容。 愿他們永伴對方左右。 補充: 作為一部群像劇,還是覺得《Dancing on the Edge》最主要的敗筆在Julian和Jessie這一對兒這里。故事線相對激烈突兀,情感鋪墊不夠,許多線索含混不清,但所占歌舞份量不少,人物塑造也旁敲側(cè)擊花了不少筆墨,大有沖散模糊主線劇情之嫌。目前留下的大致印象來臆測,男方定位是籠中掙扎的小獸,也是中二性格埋藏太久的定時炸彈;女方徒有巨星的歌藝才能,卻沒有野心規(guī)劃也缺乏責(zé)任感和大局觀。但劇本并沒有更多篇幅來展現(xiàn)這兩人的性格??赡苁菍?dǎo)演感覺Tom hughes的演技不足以撐住更多的戲碼,也可能編劇里有某個《梅林傳奇》的粉絲實在太想換主唱了。 以及,雖然正片推黑白男主的感覺很明顯,但我更喜歡Stanley和Eric這對互相較勁火花四濺的互補戰(zhàn)友,如果有續(xù)篇請務(wù)必成為黃金搭檔XD (沒錯說到底我就是來推顏推CP的)
2013年因為工作原因不知不覺存到2021年才看的BBC鵝廠在線五集片(似乎沒剪),幸而沒錯過。
第一集懸疑式開頭,講述一支黑人樂隊如何從小酒館走向豪華酒店駐場,從英國地下小眾走向皇室雅俗共賞(看到格溫第一瞬我覺得完了,卻沒料想她演技比梅林時期好些許尤其加上她的演唱)。片中演員水準(zhǔn)不愧為BBC自制,劇集也一洗印象中沉悶式的敘述,每一集逐漸懸疑緊張升華,鋪墊前后呼應(yīng)太巧妙。
首先,路易斯是位非常彬彬有禮,穩(wěn)重沉著的黑人紳士,他受到了不少沒有種族歧視人士的欣賞而在工作社交結(jié)緣。酒店某夜朱利安需要路易幫忙處理某間凌亂臥室遍體鱗傷的白人女子。路易斯內(nèi)心忐忑但仍體面,一如既往沉著應(yīng)對幫助了朱利安,側(cè)面也讓觀眾感知在浮華資本的背后的陰暗,而朱利安也道出了自己的不易與心酸。那個時代,黑人由于奴隸的歷史原因,不僅身份沒有落實,還會遭絕大部分白人的偏見與冷眼。印象很深的一段是樂隊成員因被投訴說偷吃蛋糕在餐廳大堂奔潰,其實他只是維權(quán)為樂隊的半年生計并爭取住宿條件卻得罪了主管,在白人眼里更是個惡心低賤麻煩的黑鬼,看得也是令人替其不公而憤然。
黑人爵士樂團得到了富商名流們的引薦逐漸有機會為皇室表演,從只能后門進出到可以酒店正門進出,從小有名氣到大獲成功。富商大亨幾乎給每個人都有非常美好的規(guī)劃,比如買下報社計劃讓報社從地方走向時代周刊那般國際化,自由職業(yè)或者能力非常有限的人均可以在大亨的安排與扶持之下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和非常豐厚的收入(其實這里讓我也非常不安,成功來得太輕易,富豪真的是無私回報的慷慨與仁慈嗎?)。大家在火車上結(jié)緣,郊游合影,在花園派對并演出爵士樂招待王子,然而某一日主唱杰西假說她發(fā)燒不能參加演出,實際她剛有些名氣就開始急功近利,晚上私約朱利安被擊傷在酒店的儲物室里,最后于醫(yī)院去世。
觀劇起初非常想知道兇手是誰,和路易斯一樣認(rèn)定了反常的朱利安,但越到后面會感覺內(nèi)幕并不僅僅是朱利安一人那么簡單,編劇旨意告訴我們?nèi)诵缘某舐?,種族歧視、資本運作、黑幕交易、階層嫌隙、人類私欲……人,不僅僅擁有感情,更是權(quán)衡利益得失的動物。
劇中前后呼應(yīng)很美,例如:帕梅拉對斯坦利說:“我知道你并不愛我,但我覺得最終會我能讓你愛我。”,最后斯坦利的確愛上了她并在她最低谷的時候說出:“我愛你?!薄?/p>
還有對比呼應(yīng),例如:亞瑟家兩位小姑娘看到黑人路易斯來訪非常冷漠,但是看到白人朱利安面露喜色非常熱情。
還有彩蛋伏筆如:至少路易斯?jié)撎尤蝸黼娭辆频杲与娫挼亩际悄仙?,雖然簽合同時他說話耿直不中聽,但他其實都沒有捅破告訴陰險惡毒的哈利而是每次轉(zhuǎn)接給正確的人(我覺得他是知道人好人壞的)。
各種伏筆與呼應(yīng)有很多,善惡人性也不是單向的,大家可以自行探索思考。有個劇情伏筆:最后集朱利安與亞瑟望著窗外說自己想回到在花園演出那天,亞瑟說他有時也這么想。仿佛花園如天堂那般應(yīng)有盡有得美好無瑕,為朱利安的死又埋下伏筆。他想去的“天堂”,但“天堂”永遠消失了,如果他和大亨去美國對他來說更是地獄與煎熬,非常得諷刺。大亨像個魔鬼,他可以利用人類的貪婪去施舍財富、賜予權(quán)利、滿足愿望,但是他剝奪了人類的自由與思想以滿足自己的欲望??此茡碛校瑓s失去了幸福。從現(xiàn)實角度來說,資本控制令人迷了心眼,讓一切衡量單位變成了金錢,似乎可以轉(zhuǎn)瞬改變?nèi)松屢磺凶兊脽o限可能與光明,但無盡的墮落也是下一秒。不踏實的人生,不勞而獲的心態(tài)會讓人而迷失自我與美好的初心。
講真,滾娘能別老演這種藥店碧蓮的角色么。我已經(jīng)很正直的路人心態(tài)了,可還是忍不住不感嘆,好一朵白蓮花??!
wiki上講 there were strong rumors Prince Georgie had an affair with Noel Coward(=_=)前腳Stanley采訪Lady Cremone的時候問她是不是Noel Coward會把劇本都寄給你看blablabla,后腳Lady Cremone就和Prince Georgie刷了HMV老板跟BBC高層一把順帶推介貴BAND……這樣的暗?!?/p>
從Julian自殺前那段話來看誰殺人挺清楚了,Hughes演得也沒說得那么糟啦,雖然確實呆滯,但要對著滾娘擺出張癡漢臉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好嗎!前兩集我還挺喜歡的,典型會出事的節(jié)奏,再加上角色間情感的張力。這劇看著真穿越,Pamela長得像CM,Hughes像基蓮,連Goode也越來越像鐵叔,而且?guī)浀煤翢o死角啊躺平
前兩集確實挺不錯的,黑人爵士樂,撩人且充滿著異域風(fēng)情。三四集東拉西扯言之無物,讓人昏昏欲睡,但還是撐到了第五集,不動聲色地恢復(fù)了水準(zhǔn),基本滿意。
我就是來看Matthew Goode的
雖然給了五星,還是覺得有點虎頭蛇尾。同理可見《演播時刻》。明明都覺得 案子非常復(fù)雜離奇了,最后的原因卻總是輕描淡寫
為什么每一部想看的BBC劇里都有滾娘?。。。?!不過這次編劇三集就做到了梅林編劇5年沒做到的事情——殺滾娘?。。?!
導(dǎo)演真狠,擺明了前頭四集就是冗長的鋪墊,愛棄不棄,最后一集好看,你撐不到活該??真是靠強迫癥硬撐著看完,最后一集是不錯,但也不會覺得當(dāng)初棄了有多可惜。景是好看的,大部分人都好看,音樂也算好聽,但女主唱無論長相還是聲線都太太太平庸了。看著大家一看就驚艷,一聽就著迷的,覺得很可笑啊。反倒是次席歌手姑娘有一張很迷人的漂亮臉蛋,聲線也挺有特色的。
雖然非常害怕被扣racist的帽子但是說真的卡司導(dǎo)演是怎么根據(jù)「 Beautiful and mysterious with an amazing voice, she fascinates even royalty.」這個設(shè)定選上滾娘的???。?/p>
開放式結(jié)局差評
非常迷人,很有時代感,爵士樂為主題的劇集,里面的歌都很好聽。但是因為我對這個時代并不了解,看的時候總有隔膜感。還有對主唱的刻畫太少了,她的死亡描述得也不夠清楚。
jazzjazzjazz,有點意思、
特別好的英國劇 有那種過去英劇才有的敘事節(jié)奏和表演 還有隱藏在皮和骨頭中間的矛盾并且直到最后也并不明說 最后全部的音樂都棒
內(nèi)斂的古典劇
各種英倫氣質(zhì)男?。atthew Goode和Tom Hughes亮瞎眼?。「鞣N英音聽得你要醉掉?。÷朴频囊磺羰磕┝?劇情也恰好慢悠悠的流淌 完!美!五!星?。。。。。。。?/p>
前兩集覺得看不懂=,=樂隊莫名其妙走紅和各種宴會及虛無的歡愉;第三集開始突然發(fā)力:畢竟是1930年代的倫敦,蕭條中乞食的人民、今朝有酒今朝醉表面風(fēng)度翩翩各懷鬼胎的貴族、即位之前的愛德華八世兄弟興起而至興盡而歸、神秘的共濟會和謀殺、隱喻般的美國大亨和落魄貴婦……多線敘事駕馭純熟,人物各色各異,鏡頭剪接里的張力十足,黑色電影般的神秘緊張感和末日狂歡般的高潮瞬間交錯映現(xiàn)。雖然導(dǎo)演為了反轉(zhuǎn)故意安排很多人物細節(jié)前后矛盾,不過可以忽略了。
如果不是Matthew根本就不會看,太難看了
5集一個月就這么過完了,英國的時代劇從場景道具到攝影剪輯都細致入微,要說懸疑其實也沒有很懸疑,只是串起了種族歧視和時代束縛等要素。為古迪兒首次主演英劇加一顆星,Stanley實在是個靈氣十足的角色。
精致。精美。精巧。經(jīng)典。驚艷。驚喜。在冰山融化之前,咯吱的破裂聲被令人沉醉搖擺的爵士樂掩蓋了,正如陽光背后不為人知的放棄……
節(jié)奏略不適,群像戲份分散,某位著名毀戲女配線有模糊主題之嫌。內(nèi)容和氛圍其實挺好,種族偏見和時代變遷都有傳達到。男女主絕對是我近兩年最萌的修成正果的BG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