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需評分的電影
有生以來的第一次零點首映在上周貢獻給了童年經典神話(大霧)《魔獸:起源》。歐洲首映比國內早上兩周,讓我頗有種游戲大作發(fā)售前偷跑的感覺。趁著還沒被朋友圈刷屏之前,敲敲打打先說下自己的感覺。什么?你說劇透?開玩笑啊朋友,這劇情你知道的應該比導演早吧!
首先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情懷電影+粉絲電影,幾乎滿場的觀眾里大多是三五成群的宅男基友加上“公會女神牧師妹子”的感覺,買飲料爆米花的時候就可以猜測起觀眾的身份,這三個應該是個競技場戰(zhàn)隊啦,那五個應該是天天刷5m的基友啦,唔,這邊這個胖哥哥一定是工會MT啦,欸?那個穿overwatch套頭衫的妹子你走錯片場了,竜が我が敵を喰らう!進場之后沒有什么預熱活動,沒有聯盟部落掐架,甚至沒個coser守門,略微失望的我都想喊一句“德瑪西亞”來搞個大新聞了。
“嘀!膜法卡?!辈缓靡馑嘉蚁热ナ諅€快遞……
允許我在這里引用著名侏儒法師米歐浩斯先生的名言“監(jiān)獄生活教會了我一件事情,好吧算上把肥皂拿穩(wěn)是兩件,那就是……”
如何吐槽?。?!
不知道為什么很多網站把這部電影叫做《魔獸世界》,事實上電影講述的是魔獸世界開服三十年前的故事,也就是1975年春天艾澤拉斯人民粉碎敏感詞陰謀,全艾澤拉斯歡天喜地欣欣向榮……哦不,是魔獸元年黑暗之門開啟,第一次獸人戰(zhàn)爭的故事。彼時瓦王還是個10歲的熊孩子,每天騎馬射箭爬城墻偷看別人ooxx,大家熟知的阿爾薩斯年方四歲,在隔壁塞拉摩王國有一個三歲的青梅竹馬叫做吉安娜,雙方家長睦鄰友好,每天騎著獅鷲下下副本做做日常順帶討論下孩子娃娃親的問題。他們并不知道,遙遠的門另一邊的世界,一個此時還在母親肚子里的獸人小伙子古伊爾將會插足他們美好的戀情。電影講述的就是早已看穿一切的吳狗蛋為了大侄子古伊爾的情緣,不惜花費10G求對面的法師開了個門強行傳了個四十人團來給大侄子掃清戀愛路途的障礙,奈何酋二代古伊爾生性孤高,不足一歲便離家出走。為此親爹杜洛坦大怒不已,伙同兄弟上演了一出宮斗大戲…………好吧我實在編不下去了
總之其實這部電影的內容其實是暴雪游戲《魔獸爭霸I》的劇情主線故事,算是魔獸世界的前傳背景故事,但是魔獸I的老粉現在應該比穿SW畢業(yè)裝打TOC的獵人(沒錯就是我)還少了。所以來看電影的觀眾大多是魔獸世界玩家和魔獸世界玩家的女朋友。作為二十多年前的游戲劇情,而且是一個RTS游戲的劇情,實在是沒辦法要求太多,所以請不要在意爛番茄網站那種劇情孱弱破碎的影評,這年頭美隊都是九頭蛇臥底了你還跟我談劇情?來看這電影的觀眾十個里有八個劇情比導演還熟。還是把它當做一部粉絲向的爆米花電影來看比較好,至少開場十分鐘呆萌的魚人就成功地吸引了全影院的歡笑。另外號稱“無良公司,垃圾游戲,騙我錢財,毀我青春”的某渣為了安利一波幻化不惜重金植入了大批廣告:人類兵營擺滿了幻化劍盾,卡德加好奇地注視著聯盟劍盾,人類士兵抽出了幻化劍,萊恩國王抽出了幻化劍,吳狗蛋拋出了法杖,吳狗蛋拋出了法杖X2,吳狗蛋再一次拋出了法杖……
早在影片還在宣傳的階段就有人說,其實這部電影是一部青春片,一部青春緬懷片。只要看影評網站和玩家評論就能知道確實如此。影評網站:劇情弱智世界觀奇怪節(jié)奏奇怪不明所以爛片一部……玩家觀眾:你懂個屁……所以真的朋友們,不要抱著一部看魔戒看星球大戰(zhàn)的心態(tài)去把他想象成一部影史大作,我們希望的,不過是看著我們熟悉的故事熟悉的npc出現在銀幕上,至少這部電影帶來了還算還原的魔獸的味道,不像某幾部XX危機一樣出現了奇怪的女主角和一秒洗白的大boss。我已經預想到了豆瓣評分應該是C型分布,粉絲群叫著好,影評人喊著雷作。在我看來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人都是主觀動物,彼此立場不同,評論無從比較。但是誰走進電影院是為了看一個評價呢,看《那些年》《女生時代》的姑娘小伙子們,電影打動你的是主角的帥氣美麗,劇情的豐滿曲折么?恐怕是某個小細節(jié)把你抽出現實,帶回16歲某個課間的心悸瞬間時的那份認同感吧。所以不必在意什么影評分數,安安心心地在銀幕上再看一次卡拉贊的塔,閃金鎮(zhèn)的橋,暴風城的門,如果能在回想起那時你身邊的隊友,就已經不枉這兩個小時了。
Ps.被男朋友忽悠說有吳彥祖出演的妹子們,雖然確實有吳彥祖上身全裸肉搏大戲,但我相信不是你們幻想的那樣。
Ps2.翻了魔獸編年史我才知道薩爾和吉安娜是姐!弟!戀!
Ps3.很不爽居然沒有彩蛋。
Ps4.算了下魔獸2拍一部,魔獸3可以拍2部,然后才是魔獸世界123456,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看到MOP大電影,塔嵐祝大戰(zhàn)腦殘吼,應該很像功夫熊貓。
PsP.友情提示,請不要在影院挑起聯盟部落爭端
Psv.然并卵,干死聯盟狗,Loc'Tar!
2 ) 《魔獸》:情懷頂破天,現實深似海
<圖片1>
Lok-tar Ogar!為了部落!作為在艾澤拉斯馳騁超過10年的魔獸玩家,筆者在艾澤拉斯、外域以及德拉諾征戰(zhàn)的過程中,也曾數次AFK,換過幾個馬甲,但始終抵擋不住這個世界的誘惑,屢屢重回戰(zhàn)場。也許只是為了多看一眼壯美秀麗的風景,只是為了打開好友列表看看還有哪些老伙計駐足停留。對魔獸電影的期盼大概是發(fā)自每一個老玩家內心最真摯的情感,情懷正是把無數玩家和粉絲維系在一起的共同主題。終于不再跳票了,終于一睹真容了,失落感卻涌上心頭。
電影的卡司陣容真的很不讓人省心。筆者看過的電影不多,這部魔獸中的演員,滿打滿算只認識其中四位:萊恩國王兩口子(這倆竟然在美劇傳教士中也是CP),認不出演員臉的狗蛋古爾丹(白瞎了天生顏值),還有混血刺客迦羅娜(人類特工演不夠,又跑來演部落特工)。其他演員嘛,筆者只能一臉茫然的問一句,這是who?對于這樣的一部有野心的電影,卻選擇了觀眾相對陌生的表演者,至少在演員號召力上,就已經沒有了任何優(yōu)勢,好在吳彥祖至少在華人地區(qū)能夠產生不小的吸引力。于是乎,觀眾們進場看電影的動機,演員這塊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那么是因為對導演的信任么?也許有那么一點。鄧肯瓊斯不是一個完全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導演,但不管你怎么算,都只找得出兩部為眾人熟知的代表作品——媒體們一提到他必然就會提的作品,還都是格局略小角色稀少的科幻片。即使導演自稱魔獸骨灰級玩家,電影對魔獸游戲的忠實與還原可以打包票,他對這種大制作大場面主角眾多電影的掌控能力得不到任何保障。為何不找一個和彼得杰克遜同級別的導演來指導?就僅僅是為了節(jié)約卡司費用?
影片整體質量也是很值得懷疑的,雖然有工業(yè)光魔作為主要技術支持,大量非人類角色都是用最領先的動作捕捉技術來實現,魔法效果也頗為炫酷華麗,然而那強烈的綠幕效果與合成痕跡簡直讓人無法忽視,分分鐘出戲。近景與人物同背景環(huán)境有一種明顯視覺差異,背景相當模糊粗糙,和近景的精細畫面極為不搭,畫面的拼接與融合做的很差勁,有一種前不久看分歧者3的感覺。就影片的投資體量而言,這不應該啊,估計動作捕捉太花錢了吧。影片的3D效果也幾近于無,雖然釋放魔法的場面,能看到一點點的景深感,但就全片而言出屏效果與立體感嚴重缺失。影片戰(zhàn)爭場面更是潦草,和指環(huán)王、霍比特人那種規(guī)模的戰(zhàn)斗完全沒得比,雖然畫面上看得到如山的獸人與人類大軍,但是導演對場面的調度,鏡頭所呈現出來的戰(zhàn)爭效果,卻讓人覺得這一仗打的太過簡單,根本看不過癮。更何況影片中小規(guī)模的遭遇和單挑作戰(zhàn)居多,好不容易結尾來場大戰(zhàn),鏡頭還都不頻繁在場面上剪切,而幾乎集中在了某幾點上,完全掩蓋了戰(zhàn)爭的宏大。然而有一點得好評,影片的配樂簡直不能太贊,把游戲中的經典配樂融入了電影新加配樂之中,隨時都感覺是在經歷耳朵的洗禮。片尾字幕中,竟然有資料片德拉諾之王的登陸背景音樂,瞬間淚目有木有!
鄧肯瓊斯號稱骨灰玩家,從電影的場景美工、道具、細節(jié)彩蛋都分分鐘證明了這一點。宏偉的暴風城、鐵爐堡、達拉然與紫羅蘭城堡,肯瑞托六人議會,建設中的黑暗之門,詭異的卡拉贊高塔,溫馨的閃金鎮(zhèn)獅王之傲,都令人格外親切。雖然為了配合真實的效果,材質上細節(jié)上和規(guī)模上都和游戲中大不相同,但是布局與風格卻是完美還原。更別提影片中四個令人歡呼雀躍的巨大彩蛋,插旗單挑,橋下的小魚人,卡德加的變羊術以及惡魔化的麥迪文。單挑想必是每一個玩家都經歷過的,影片開場人類和獸人在空曠土地上插了個戰(zhàn)旗,然后開始單挑交鋒,這和游戲里面不要更像。影片中單挑的戰(zhàn)斗還有好幾次。在影片看不到什么艾澤拉斯土生土長生物的情況下,閃金鎮(zhèn)郊外夜晚的一只小魚人能夠在畫面中一閃而過,足夠感動,也引發(fā)觀眾們的歡呼。至于變羊術,相信只要玩過法師或者深受其害的玩家都會大笑出來,卡德加甚至還對魔法效果進行了解說,連被變羊后四處逃跑這一點都有所體現。惡魔化的麥迪文則真是玩家才能感受到的彩蛋。影片其實已經刻意的去掉了人獸戰(zhàn)爭的惡魔背景,但是麥迪文變身后的長角造型,玩家應該都能看出來和薩格拉斯很類似的形體,除了沒有青銅外皮與燃燒毛發(fā),那對犄角算是一個標志物了。對于部落玩家來說,站在傳送門前的棕皮卡加斯刃拳和格羅姆地獄咆哮即使不提名字,只有驚鴻一瞥,大家也都立刻認得出來,但是為毛他們是棕皮,是為了致敬德拉諾之王么。還有兩句經典口號,開場的Lok-tar Ogar和結尾的For the Alliance遙相呼應。其實影片最高潮的地方是片頭暴雪logo和魔獸logo打出來的時候,全場掌聲雷動。而騰訊的logo竟促成了部落與聯盟玩家的意外聯手喝倒彩。
影片的環(huán)境、美工和彩蛋也許非常還原,但是本片嚴格來說其實相當不粉絲向。為了讓路人觀眾能充分了解劇情,本片用慣用的電影套路對魔獸的故事進行了簡化與改編,把原本有些復雜的劇情背景變成了非黑即白的簡單立場,反倒顯得特別俗套,也許路人會覺得好理解了,但是也幾乎找不到新奇點與吸引力,以致于發(fā)出影片劇情平庸枯燥的評論。但是影片又塞入了粉絲向彩蛋,使得電影在粉絲向與路人向之間舉足不定,很可能會兩邊都不討好。
人獸第一次戰(zhàn)爭的前因后果,玩家們不可能毫不了解,如果看過相關官方小說,對其中的細節(jié)就更會了如指掌。然而電影卻放棄了像指環(huán)王與霍比特人一樣做出一個史詩般開局,僅僅關注于一個局部,作為一個龐大系列開篇來說,格局太小。不僅沒有對史詩背景進行整合與交代,甚至還完全去掉了所有相關的內容,情節(jié)改的我都快認不出來了。一方面電影在去燃燒軍團和惡魔化,但同時又把麥迪文被惡魔附體的情節(jié)拿了出來,這兩者有什么關系電影完全沒有提及,古爾丹的邪能與麥迪文的惡魔是否有關聯,影片也一概不談。不要說什么這是為了讓路人自己去發(fā)現,其實說白了就是電影中的嚴重漏洞。
影片起因相當牽強沒有說服力,僅僅是杜隆坦的一句話:our world is dying。在沒有部落內部之間的權力游戲,沒有古爾丹對力量的渴求,沒有惡魔的魅惑來作為背景的情況下,整部影片開場對獸人入侵艾澤拉斯的刻畫真的相當刻板,很像以前獸人的經典邪惡形象(但你也能說這是為了致敬魔戒,致敬最早的魔獸游戲,但是隨著魔獸世界觀的鋪展,我們也知道事實并不是如此)。路人們看到的就只是燒殺搶掠、野蠻嗜血的綠皮獸人,但他們不會知道為什么獸人會變的如此殘暴,也就不會同情獸人的遭遇。還好未喝惡魔之血、未被邪能全面污染的杜隆坦與毀滅之錘慢慢將事情的真相交代出來,我們才得以從電影中體會到獸人也不簡單就是純粹的邪惡,獸人也有好人。缺乏說服力的根源依舊是導演把影片情節(jié)同宏大背景割裂開來,如果想拍獨立電影,何不大刀闊斧改編,重新架設世界打造獨立宇宙,就像諾蘭拍得蝙蝠俠三部曲一樣;又想照顧粉絲,不讓影片完全脫離已有背景與宇宙框架,那又何不學習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或者美國隊長。
影片結尾僅僅演到萊恩國王被刺殺,部落新大酋長未就位,暴風城尚未被攻打淪陷的時候。用了這么長的時間竟然沒把第一次人獸戰(zhàn)爭講完,卻把第二次人獸戰(zhàn)爭才組建起來的洛丹倫七國聯盟拿了出來,簡直不想吐槽。筆者特別想吐槽另一處劇情,德拉卡把古伊爾放到水上漂流送走然后被人類軍官布萊克摩爾撿起來的情節(jié),要不要這么像出埃及記!雖然聯系到古伊爾成長后的經歷,筆者覺得他確實就是獸人和部落的摩西:他被敵人撫養(yǎng)長大,然后帶領族人逃離敵人的奴役,跨洋渡海,最終到達一片肥沃土地建立根據地。這經歷不要太像,怪不得電影要這么安排古伊爾的情節(jié),這是赤裸裸的致敬??!
還有一個想吐槽的點,關于人設。綠皮獸人和棕皮獸人的差異電影不交代就算了,影迷們就當做有兩種獸人就好,邪能污染獸人一事也還算正確。但是這些不同種族的體型是怎么回事?。≡诟鞣N鏡頭下,我們能看見,獸人首領和人類首領個頭差不多,獸人炮灰和人類炮灰個頭也差不多,但是一旦首領對上炮灰,個頭差異就特別大。說實話,這里面矮人和獸人都用動作捕捉的方式出現,非常合適,不然無法充分體現身體特色。但是人類拜托不要讓真人來直接出演啊喂,這樣根本無法體現人類該有的體型。如果仔細看過游戲中獸人和人類NPC的個頭體型,特別是看過熊貓人之謎那個資料片的開場CG,對于人類獸人體型的區(qū)別就一目了然了,包括官方小說里面也有一些關于這方面的描寫。人獸雖然都有些彎腰駝背,但是個頭差不多,雖然獸人(特別是喝了惡魔血的綠皮獸人)肌肉異常粗壯發(fā)達,把人類看成是瘦不禁風的弱雞,但這不代表人類真的在獸人面前就會顯得如此矮小。人類的身材是最均勻的,個頭高大,肌肉發(fā)達,也許線條沒有獸人粗壯,力量和體能也不如獸人充沛,但是敏捷和反應比獸人快,戰(zhàn)斗技巧也更勝一籌。如果和人類個頭相當的獸人都能算巨人了,那么比獸人還高的多的巨魔算什么呢?倒是影片中血精靈和德萊尼的人設頗為好評。仔細想想,畢竟這里面的人類也叫作人類,誰都會為了省錢而讓真人直接扮演。筆者個人覺得最好的處理手段就是學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打造大超和老爺體型的方法,同時采用魔戒和霍比特人凸顯人類高大的拍攝方式。
聽聞暴雪不滿這部魔獸電影,想要收回版權自己拍攝。其實本片導演在缺乏話語權、掌控權和剪輯權的情況下,想要拍攝這樣一個恢宏巨作實屬不易。鄧肯瓊斯放棄最受歡迎的阿爾薩斯的劇情而從大家不太熟悉的人獸戰(zhàn)爭開始講起,筆者反倒覺得像是對自己缺乏權力的一種抗議與報復,雖然這個故事作為系列開篇挺合適。從實際的成片效果來看,影片也就處于及格線左右,劇情為了照顧路人,做出了巨大妥協(xié)與改編,即使充滿了大量彩蛋,粉絲們未必就十足滿意,至少作為魔獸鐵粉的筆者是相當不滿意的。竟然把史詩開篇變成了這樣一個窮酸樣,后面的劇情還怎么展開,無怪乎暴雪想收回去自己拍。
情懷很好,情懷強大,但情懷不能當飯吃,現實面前,誰都得低頭。
(史歌出品,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史歌
2016年6月8日巳時
3 ) 一個十多年魔獸粉眼中的魔獸電影
剛剛看了魔獸電影首映(0點場沒搶到,看的2點多的巨幕),迫不及待的來寫人生中第一篇影評(觀后感)。
之前一直關注這部電影,包括國外主流電影媒體對它的低評價,確實非常擔心讓我失望,然而并沒有。首先我作為一個十多年魔獸粉加魔獸歷史愛好者,對我看過的那些低評價先回應一句,謝謝你們的指正,也希望下一部電影能改進,但不好意思,其實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們看的并不是同一部電影。(下面內部嚴重劇透,請慎重閱讀)
首先我先評論一下電影主角,也是被吐槽最多的安度因·洛薩。大家還記得爐石傳說的牧師叫什么名字嗎?就是叫做安度因,那個牧師是瓦里安的兒子,而洛薩對瓦里安是教父一樣的人,因此用已故長輩的名字為自己兒子命名,以示尊敬。原著中他是個50多歲禿頂的男人,魔獸世界里他戰(zhàn)死之處有他的雕像。因為原著的主角是卡德加,洛薩的性格是比較單一的,即忠誠,智慧,勇敢。但本作以他為主角,這種設定顯然是不適合現在對主角的要求的,高大全的太遙遠,所以電影版洛薩大量挪用了原著卡德加的性格。包括輕浮,幽默,與迦羅娜調請,這些東西原本都是卡德加干的。所以在沒看電影以及剛剛看的時候非常不適應這種人物的存在,甚至急于除之而后快。但看了之后,覺得這個人物塑造還是合情合理的,除了還是有點不夠老。劇本改動比較大,但洛薩原本具有的性格依然一點不少,忠誠,智慧,勇敢。忠于萊恩國王就不說了,發(fā)現麥迪文異常和積極準確調度軍隊都展現了他的洞察力,原著里率隊突襲卡拉贊與惡魔和麥迪文作戰(zhàn),電影里天降黑門之前都體現出了他的無畏??ǖ录拥男愿裼捎诓糠直荒媒o洛薩而顯得有些單薄,但他最重要的求知欲,好奇心和魔法天賦還是展露無遺,至于被拿走的那部分,輕浮,幽默,調情這種事換誰做不是一樣嘛?反正最后迦羅娜也只會給麥迪文生孩子,何況在下一段故事中,這兩人都成配角了。洛薩兒子的戲我覺得是為了讓洛薩的人物形象更豐滿,想更多引起觀眾感情的共鳴,這段應該由非魔獸迷來評價,我是覺得存在的必要性不大。
卡德加和麥迪文的關系:卡德加是麥迪文的學徒,但電影里卡德加一出現給我的感覺非常突兀,怎么他就突然到暴風兵營了?!但隨著劇情發(fā)展可以看出事情的前因后果,卡德加說自己是一個脫離法師組織的人,他們去達拉然的時候也再次證實這一點。當然原著里他并不存在脫離法師組織的人,那他背棄了什么呢?我認為他背棄的是法師們的研究禁忌:邪能,(達拉然的法規(guī)是很嚴格的,原本對奧術的使用就有很多限制,因為隨意使用奧術會召來惡魔,邪能的研究更是不能碰,再比如死靈法術,想想克爾蘇加德就知道了)。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離開達拉然去研究邪能(法師也不能隨意離開達拉然)。那么他還是不是麥迪文的徒弟呢?電影中有些模棱兩可,首先卡德加進入卡拉贊之后感嘆這里有好多書(原話我不記得了),是否表明他沒有來過卡拉贊?但他偷書的時候麥迪文用法術虐他的時候說:你是不是以為自己已經是這里的主人了?你還不是。后面還說我才是守護者,你還不是。意思是麥迪文希望有一天卡德加成為這里的主人,成為守護者?那卡德加必是麥迪文的學生無疑,那句書很多不是因為第一次見而驚嘆,而是再次見到依然感嘆的語氣了?;蛘咴谶@一點上導演表述的確不清,望有高人指點一二。
萊恩國王之死,原著的萊恩國王面目模糊,戲份實在太少了,僅僅通過洛薩的心理活動表明他是一個勇敢而睿智的國王。原本萊恩國王,洛薩,麥迪文三人是發(fā)小,三人都在王宮長大,洛薩是貴族(阿拉希血脈傳人),麥迪文是宮廷法師埃蘭的兒子,一直在王宮長大。但14歲那年,三人出城游玩遇到危險,麥迪文為保護萊恩和洛薩,激發(fā)了體內的守護者之力,但力量太強,事后昏迷過去,而且一睡睡了十多年,醒來之后,麥迪文就和萊恩和洛薩沒那么親近了,而且時常表現出雙重人格,這點在電影里萊恩國王和洛薩的對話中能看出一二,萊恩問洛薩多久沒去過卡拉贊了,洛薩說不記得了,但是是和萊恩一起去的,萊恩說6年了,洛薩和萊恩都不是法師,去拜訪麥迪文只能是出于友情,而洛薩到了卡拉贊,莫羅斯熱情的迎接并說麥迪文不會拒絕見你和萊恩的,點出了三人是老友的關系,這也是為什么有危險的時候萊恩和洛薩一向都信任麥迪文。萊恩國王之死,我覺得電影版比原著好,原著里萊恩被迦羅娜給刺殺了,而刺殺的原因很蛋疼:部落久攻暴風城不下,迦羅娜被古爾丹精神控制,殺萊恩是為了破城,太簡單粗暴。電影版依然是被迦羅娜刺殺,但這次是萊恩國王為了和平的可能而命令迦羅娜殺了自己,有夠高尚的。電影中的萊恩形象我個人認為是融合了他兒子瓦里安和孫子安度因的,一顆勇猛的戰(zhàn)士之心,一顆仁愛的牧師之心,并且與原著的萊恩性格基本吻合,但更加豐滿,這點想給導演點個贊。
關于麥迪文的黑化,之前看到一篇影評說電影中麥迪文的黑化是中毒所致,自己看了電影后才知道這評論簡直不過大腦。了解魔獸歷史的人都知道麥迪文是被薩格拉斯附體才作惡的,至于怎么附體的想知道的自己去查就行了,那影片中是否有表現這一點呢?卡德加偷走邪能研究的書,然后被麥迪文發(fā)現,卡德加說要幫他,麥迪文表示我所對抗的邪惡力量是你無法想象的,暗示出一個比守護者更強大的黑暗力量,后來麥迪文邪能化到頭上長角的程度時,他的形象大家可以注意一下,那個形象最初變化的時候,頭上長一對彎角,而且最初是冒出火焰形成的,很多魔獸作品中的薩格拉斯的頭就是這樣的,然后在變化的最后,麥迪文的瘦削身材讓他更像是一只薩特,薩特是上古之戰(zhàn)期間被惡魔能量腐化的暗夜精靈變成,暗示出惡魔能量并提示麥迪文與薩格拉斯的關系。原著里洛薩在麥迪文腐化時砍了他的頭,并沒有能夠在死前清醒過來幫助同胞,只是在死后復活后一心一意拯救同胞,不過臨死前和死后清醒過來的改動也可以接受。原著中卡德加在與麥迪文最后一戰(zhàn)中被麥迪文的法術擊中而面容老去,電影里并沒有這一段,不知道以后要怎么寫。魔獸6.0版本的卡德加就重新成了年輕模樣,不知道是不是暴雪良心發(fā)現,決定給卡二爺平反了。
部落方面人物比原著有了很大進步,杜隆坦的死也更榮耀,相比于夫婦都被刺殺死的靜悄悄,為氏族而死才是霜狼的風格。同時電影里已經看出獸人是具有傳統(tǒng)和榮耀的種族,而原著還要等到獸人被第二次徹底擊潰才能看到。如果大家玩過6.0之后的版本就可以看到獸人人群中經常出現一句臺詞和介紹都沒有的其它氏族的酋長,比如格羅姆·地獄咆哮和卡加斯·刃拳,他們的形象和德拉諾之王游戲中的形象幾乎是一模一樣,就算只是站在獸人堆里也能一眼認出,老吼是黑長直發(fā)帶鼻環(huán),卡加斯是蒼白皮膚。
劇情方面,原著里暴風城被毀后洛薩帶著瓦里安王子逃難到洛丹倫之后 ,人類其它國家才知道獸人的存在,但在電影里七大王國已經都知道了還準備聯盟,那暴風城可以不用淪陷了嗎?電影中麥迪文的施法才能開啟黑暗之門,但麥迪文死了,獸人大軍過來的已經夠了嗎?要是不夠,古爾丹要獨自重開黑暗之門?
說了這么多亂七八槽的東西,我只想說魔獸電影沒有讓我失望,作為系列的第一部很好了,一部電影就想展現魔獸這么宏大的東西的確是天方夜譚,相信以后會越拍越好??傊?,我是魔獸迷,暴雪兌現了給我們的一個承諾,雖然晚了十年。
4 ) 情懷不能當飯吃
電影本身的素質和節(jié)奏都還不錯,世界觀、人物關系和矛盾沖突等都表現得相當恰當,不會摸不著頭腦。特效和場景都刻畫的很不錯,聽游戲迷說非常還原,同時少了預告片時期比較重的CG感。另外,對我來說獸人還原度挺高,畢竟有暴雪爸爸做后盾嘛。
但是,盡管如此,作為電影它不夠完美,甚至有些太過刻意,它對原著的改編并沒有很好的給了玩家與非玩家一個平衡點。然而作為一部主打情懷的電影,它已經給予了足夠玩家的心潮澎湃,無論是為了部落和聯盟,都能回響出許多關于青春的記憶,情懷不能當飯吃,現實面前,誰都得低頭,我們并不能把它當作一部青春電影來看,或許這就是這部影片的尷尬所在吧。
5 ) 一把毒韭菜(評電影人物塑造)
大家好,我覺得暴雪爸爸這一次割了一把毒韭菜。
事情很簡單,在經歷了多年跳票之后終于定下了導演演員的魔獸大電影今天凌晨終于首映。 但不得不說,事情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以下內容包含大量劇透】
先說說整個時間線,故事發(fā)生在人獸第一次戰(zhàn)爭,源自《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對應官方小說則為《最后的守護者》。魔獸世界中有開啟黑暗之門的副本,也就是保護麥迪文讓他成功打開黑暗之門(至于為什么暫且按住不表)。
看過《最后的守護者》的童鞋應該知道,第一次人獸戰(zhàn)爭,明線是古爾丹率領部落入侵艾澤拉斯,萊恩國王堅守暴風城致使獸人久攻不下,隨著雙面間諜迦羅娜刺殺萊恩,暴風城軍心渙散,被部落一舉拿下。而暗線則是以卡德加暗中調查發(fā)現麥迪文真面目,隨后與迦羅娜和洛薩共同殺死麥迪文結束??梢哉f無論開門前后,麥迪文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因為古爾丹之所以會開門,完全也是麥迪文的計策。
所以我們首先來看麥迪文,麥迪文是前任守護者艾格文的兒子,體內寄居著邪惡泰坦薩格拉斯的靈魂。
在電影中麥迪文的主要特點可以用以下幾句話來表現:
——我是守護者,我要守護我的國王/人民/艾澤拉斯。
——我…我不知道我做了些什么墮落的事(一臉萌幣)。
——我好孤獨。
就這種程度的人物塑造真是單薄得可以,簡直不堪一擊。首先麥迪文不是弗丁,不會把什么榮譽、責任掛在嘴邊。(麥迪文:那可真蠢?。└匾氖牵湹衔牟⒉辉谝馐刈o者的責任,那對于他來說是痛苦的枷鎖。在小說末尾,卡德加和迦羅娜對抗已經完全墮落的麥迪文:
對話1:
——“老師,你到底是怎么了?”卡德加向前踏了一步,以圖引開星界法師的注意力。
——老法師大笑起來:“我怎么了?我沒怎么樣啊。這就是我。沒出生前就被污染了,有世界觀前就被腐化了,一顆卑劣的種子所結出的苦果,你從未見過的真正的麥迪文?!?br>
對話2:
——卡德加繼續(xù)左移,強迫自己不去看在老法師背后挪動的迦羅娜:“你體內還有真正的麥迪文的成分在嗎?”
——“一點點兒,”麥迪文道,“足夠應付你們這些低等生物。足夠隨心所欲地把國王和巫師們耍得團團轉。麥迪文是我的一張面具——我把他留在了表面,以他的面目示人。而當我的人格浮現的時候,我會顯得有些古怪甚至瘋狂,他們只會把這歸咎于我的立場和責任所帶來的壓力,以及我親愛的母親強行灌入我體內的力量?!?br>——麥迪文露出猛獸般的笑容:“我之所以會出生,完全是因為艾格文需要一個拿來玩弄權術的工具,而后我又被惡魔操縱,成為又一個工具。連議會都只將我視為他們對付惡魔的武器。因此,沒什么好驚訝的,我什么都不是,只是工具的集合?!?br>(迦羅娜已經摸到了法師后方,躡手躡腳地在黑曜石地板上前進,匕首再度出現在了她的手上,她的雙眼中沒有一滴眼淚,有的只是鋼鐵般的堅毅??ǖ录影炎⒁饬Χ技性诹他湹衔纳砩希伦约旱难凵癯鲑u了迦羅娜。)
——“你看,”瘋狂的法師全無察覺,“我什么都不是,只是這臺巨大機器的一部分,它從永恒之井粉碎后就運轉至今。這個輪回必須被打破,這是這么多年來,正版的麥迪文和我達成的唯一共識。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形同一人,這我可以向你保證?!?br>
對話3:
——“可憐哪,可憐的迦羅娜,”麥迪文道,“我甚至還一度以為,你那矛盾的生世可以讓你成為唯一理解我經歷和感受的人。以為你也準會明白主宰自己命運的重要??傻筋^來你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對不對?”
這才是麥迪文??v觀小說最后麥迪文的自白,既不是那個以艾澤拉斯命運為己任,作為先知指引阿爾薩斯和薩爾的守護者,也不是萬惡之源的墮落泰坦薩格拉斯的代言人。他在為自己發(fā)聲。守護者的力量不是他想要的,守護者的榮耀也不是他想要的。整個艾澤拉斯都欠他一份普通人都應當擁有的愛。
反觀電影,既沒有交代清楚麥迪文腐化墮落的原因(——卡德加慢慢左移:“你是薩格拉斯?!?——“是,又不是,”星界法師道,“我是——艾格文殺死我的肉身后我躲進了她的體內,用我的黑暗靈魂侵染了她子宮內每一個細胞。在她和那個人類法師結合前,我早已在那里了。麥迪文黑暗的雙生子,完美地潛伏于他的外表之下?!保?,這讓觀眾感到莫名其妙。也沒有表現出麥迪文的痛苦/矛盾/無奈/瘋狂。麥迪文的塑造失敗,直接導致電影在劇情進展上顯得松散破碎。
其次是被詬病最多的洛薩。洛薩爵士在電影中徹底一改往日的禿頭造型,英俊帥氣,風流倜儻,然而這并不是我心中那個大英雄。完全沒必要的親情元素加上完全蒙蔽的愛情元素,我只能說這太扯了。不僅我不同意,麥迪文也不同意,畢竟說好了之前是他跟迦羅娜CP的(據官方漫畫,且兩人育有一子,麥迪安)。當然還有什么沖著麥迪文發(fā)了一通火就被關進牢里了這種事,還有在黑手胯下一刀直接解決,完了獸人一個個還特別尊敬?還特別尊敬???直接出戲了好嗎?(麥迪文:那可真蠢?。┰谡防锩嫒思衣逅_與奧格瑞姆決斗也是一刀一劍砍出來的,雖然最后惜敗但也是整個艾澤拉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大豪杰,你讓他從黑手這個LOW比胯下劃過還奮力一刀,真是汗顏!
然后就是獸人這邊。古爾丹作為資深近戰(zhàn)術士,什么死亡纏繞啊,什么召喚惡魔啊,一個都不會,只會吸取生命(整部電影除了麥迪文變惡魔,沒有一個惡魔,術士不招惡魔嗎?鄧肯你是沒錢了嗎?)。然后竟然還和杜隆坦單挑?古爾丹的卑鄙狡猾,陰險毒辣去哪了?還安排古爾丹給德拉卡接生?(麥迪文:那可真蠢?。└匾氖?,古爾丹和黑手的定位不夠明確。獸人部落的大酋長到底是誰,他和氏族酋長的關系是怎樣的,以及還有沒有暗影議會這東西,沒有說清楚。導致古爾丹這種棲身于暗影中的人都敢脫了衣服甩掉法杖去干架......(古爾丹:那是個錯誤?。?br>
至于奧格瑞姆和杜隆坦兩個好基友沒有太多想要點評的地方。一方面他們的英雄氣概也本來就沒有篇幅去展開,奧格瑞姆要等到下一部才能帶領部落橫掃聯盟,而在之前就已經光輝過的杜隆坦領完便當可以回家去了~小說中杜隆坦被古爾丹派殺手暗殺的時候我是真掉淚了,一邊想要保護自己的人民,一邊還要保護心愛的妻兒,這個男人真是讓人動容。但結果在電影里被古爾班抱死了……就這樣緊緊地抱著……還抱了那么久……ORZ,真是不可描述地出戲。另外還有迦羅娜,如果這是獸人第一次來到艾澤拉斯,那么迦羅娜是怎么被生下來的呢?所謂半獸人應該是獸人和德萊尼的混血,很遺憾,沒解釋。(雷克薩:我是獸人和食人魔的混血。)最后依然沒有解釋獸人的邪能/詛咒從何而來,為啥有的棕色有的綠色,你看看吼爹,要多正常有多正常,要多呆萌有多呆萌。以我看還不如開場就用古爾丹宴請群雄喝血,多好。
說到過場了,那我也說一說。不少評論都表示這次的剪輯簡直不忍直視,我完全同意??纯葱茇埲酥i的CG剪輯,然后再看看電影里面的各種單挑、群戲,告訴我,這不是一個題材。以及魔獸世界那么多原聲,我竟然沒有聽到一首。(可能有改編或者我沒有注意,總之戰(zhàn)斗一點都不燃。我不是針對某一場戰(zhàn)斗,我是說在場所有戰(zhàn)斗,都是辣雞。)
絮絮叨叨差不多要吐槽完了,接下來要趕緊給自己立個牌坊。我是暴雪爸爸永遠的兒子,我覺得魔獸世界是世界上最好玩的游戲。但是梅森老爺和麥克叔叔這回也許是割了一把毒韭菜。因為這距離暴雪的一貫標準和水平,差了很遠?;蛟唬耗汶y道不看看畫面特效有多么棒嗎?我當然知道,但是當初魔獸世界剛剛上線的時候,吸引大家,留住大家的不只是畫面和特效吧。
看樣子肯定會有第二部。希望第二部更加專業(yè),更加完善。多向漫威學習。向別人學習并且比他們做得更好,一直是暴雪兩大長處之一。你問我另一大長處?
I AM YOUR FATHER.
(不說了,我要守望屁股去了!)
6 ) 簡短的觀影背景指南
不劇透,只為大家更好觀影,鄙人給大家大概說一下電影中幾個很多不太關注背景劇情的一些點:首先,故事發(fā)生在魔獸爭霸1時期,在這個時間,故事主要發(fā)生在東部王國這塊土地,所以,不會出現諸如牛頭人,暗夜精靈,地精等種族,牛頭人是在魔獸爭霸3中薩爾登上卡里姆多大陸時遇見的種族,此時正躲在莫高雷以及附近和半人馬周旋,暗夜精靈也由于地處卡里姆多,所以不會出場,地精不出場原因倒不是因為東部王國沒有他們,只是因為魔獸爭霸1里確實沒他們戲份,亡靈不用說了,耐奧祖這時候還不是巫妖王,也沒有詛咒神教,洛丹倫又沒陷落,尸源都沒有,更不可能有亡靈(注意,這里說的是幽暗城和天災中的人形亡靈,不是因為某些原因成為的亡靈,亡靈一直都存在,比如因詛咒自身風干,活了兩千多年的大法師梅里·冬風)又因劇情原因,此時正是諾莫瑞根內戰(zhàn)時期,侏儒也基本不會登場。巨魔是魔獸爭霸2時,奧格瑞姆帶領舊部落攻打到洛丹倫時現用現交的種族,以后可能會出現,但不是玩家扮演的暗矛部族,而是被阿拉索王國,洛薩的祖先們趕到樹林里的阿曼尼部族和其他叢林巨魔,熊貓人啊,血精靈啊,狼人啊,這些為啥不出場就不說了,游戲里都有講了。第二,千萬不要和德拉諾之王這個版本混淆,這里是黑手,奧格瑞姆,古爾丹和杜隆坦為主角的故事,如果有地獄咆哮粉的,可能會失望,因為我們正常的時空中格羅姆還只是出色的戰(zhàn)士。第三,看到杜隆坦和德拉卡的孩子,不要疑惑為什么不叫薩爾,薩爾是埃德拉斯·布萊克摩爾發(fā)現時給取的名字,意為奴隸,真名就是古伊爾。最后,說一下,吸粉大咖們都不會出現:阿爾薩斯現在還是孩子,伊利丹在地牢被判無期,凱爾薩斯還在銀月城當高富帥王子,吉安娜還是可愛的小蘿莉,在安東尼達斯門下求學,羅寧還是個紅頭發(fā)惹人厭的肯瑞托小學徒,比卡德加大不了幾歲,女王大人還在和其他二姐妹懷揣少女夢安心當游俠吃飯睡覺打巨魔。所以,祝大家觀影愉快。
【C-】我看過剪輯最爛的電影之一,不夸張地說剪輯水平幾乎是小時代的級別,基本的剪輯點不對,基本的景別選取不對,基本的素材選取不對,基本的故事剪不清楚,爛到我懷疑環(huán)球是不是為了坑傳奇故意派的人毀掉電影的。
作為一個沒玩兒過游戲的姑娘,我覺得還可以,不過前面比較難看懂。。。玩兒過游戲的男票說覺得好失望。。。
魔獸真愛粉,等了好多年才盼來的電影。情懷,劇情,制作都是必看這部電影的原因。視覺效果好是意料之中的,一開始節(jié)奏有點慢,展開后故事也挺吸引人,有瑕疵,開放式結尾是給續(xù)集準備的?
“如果你想收獲愛情,就得經歷折磨,直到遇到真心的另一半。” 并非淪為徹頭徹尾的動作打斗戲,人物線及心理關系較復雜,有血有肉有情有義,這一點鄧肯·瓊斯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但是故事線被繞了進去,中間一度看得犯困。對于一部游戲改編,拍的大氣磅礴,淺顯通俗,倒也不功不過。
以薩爾的出生開篇,以薩爾給世界帶來希望結束。洛薩、杜隆坦、麥迪文、卡德加撐起故事。如果不是這部電影,我真的都忘了還有迦羅娜這么一號人物。杜隆坦打響了反抗古爾丹統(tǒng)治的第一槍,獸人永不為奴
仿佛看到“魔戒”隔著一個decade傳來的法式不屑,1粉抵10黑這話沒說錯,韓棒粉、小時代粉、魔獸粉你們一戰(zhàn)吧,讓我看看到底誰是腦殘界的No.1...
不打這款游戲。電影本身不錯看,人物性格,世界設定和矛盾源起都介紹得很清楚。場面也挺給勁。獸人還原度都rio高。不過魔法師給設定得這么強,直接拉一排上戰(zhàn)場豈不是直接結束戰(zhàn)斗了?拉格納就是性感啊,迷倒個人獸混血分分鐘。PS:誰告訴我獸人要腫末接吻?
請接著往下拍!
老司機們自然懂,滿滿的情懷與熱血的即視感就不提了,還有wow和war3的視角,不能更贊!從電影角度,視覺效果和打擊感極佳,場景縱深強,故事簡單通俗易懂,為的就是讓沒玩過游戲的能看明白,在玩家與普通觀眾之間找到了平衡。不爽的是世界觀未能展開,不過癮,等續(xù)集和那刪掉的40分鐘。反正我是燃了
坐在旁邊的女生,全程在找吳彥祖在哪兒!(估計她不是一個人在奮斗?。?333~
鄧肯很聰明地把故事集中在人類和獸人的矛盾上,讓沒玩過游戲的人也很容易看懂。主角塑造得都比較豐滿。視覺方面非常出色!大量近景造成強烈的代入感和沉浸感。魔法場景特別帶感,比很多奇幻大片更強調施法過程。動作及特效場景都不虛浮,有實在感。已經是最棒的游戲改編電影了,鄧肯開了個好頭!
撲了,世界觀的宏大還是做出來了,只是高精和矮人才幾秒鐘,坑??!感覺一整部都在做鋪墊,看來鐵了心要拍連續(xù)劇,和指環(huán)王有不小差距,還不如霍比特人。尤其討厭文戲,吵吵鬧鬧,簡單粗暴,Garona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和Lothar好上了,福斯特這么瘦弱不適合演Medivh,至于吳彥祖,呵呵呵你能認的出來么
先1星降降溫現在打分:3星各種尚可,最終還算合格
一直以為早就忘記了,卻發(fā)現還是會帶出不少回憶。不過興奮度大概也只能持續(xù)半小時,隨后逐漸消減。從作品本身,這只是一部常規(guī)的奇幻大片吧,而且視覺水平也并沒有想象的突出。大場面也比預想的差太多,且缺少真正出彩的動作場面。不算爛片,但也實在不突出,空有情懷撐場。其實更心疼鄧肯瓊斯。
用電影眼光看太緊湊的故事讓敘述變得流水,但這也可以看作是個娛樂電影的優(yōu)點;人物事件都交代的很清晰,非粉不會造成觀看障礙,但用粉絲眼光看肯定各種缺失沒有精髓;游戲電影改成這樣還是值得嘉獎的,幾個人物人格魅力也都很突出,佩服杜隆坦那樣的領袖,但也感動聯盟那句“為了艾澤拉斯”~
生是游戲身,造成電影的感覺依然還是太像游戲的CG和過場動畫了——但這不是十年前就可以做到么。近身打斗的真實感和沖擊力,大場面的調度和分鏡設計都有所欠缺。好在還是特別喜歡綠油油的奇觀世界,反正肯定還有要繼續(xù)拍。這一集超長預告是法師和戰(zhàn)士的類型片,術士被黑得極慘。
吳彥祖終于沒我?guī)浟耍?/p>
說真的,能從《憤怒的小鳥》讀出歐洲難民危機的朋友們,你們去看《魔獸》吧。=)
看得熱血沸騰,打一兩星的我不想跟你們說話...這量級IP算鳳毛麟角,能在普通觀眾和資深玩家之間平衡到這個程度,并保證各方面水準,真的挺難得了。全國首場點映后,KOL都很興奮,朋友舉例獄卒搖腦袋和變羊術,兩撥觀眾能get到不同笑點,細節(jié)還原更是淚目。感謝中國壕們沒參與制作。三刷完
陪好友去看。他是玩家我不是。那就(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