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為什么大家都好像很懂的樣子
隨便買的一張碟因為比較喜歡妮可
可是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她演的片子全都神經(jīng)兮兮的
看完這個碟我第一件事就是跑上來看評論,然后發(fā)現(xiàn)大家都好像很懂樣子
反正我沒看懂
其實這個電影不算boring,因為吸引我看下去的原因就是我想知道答案
結果令我氣憤的是沒有答案
我不理解電影的意圖,如果有人能幫我回答更好
有一家變態(tài)的鄰居怎么了,想說明什么?反應鄰里矛盾這個解釋是在是比較傻
妮可最后為什么跑上車,還非要脫了衣服把包扔下?
可能是我不夠文藝吧,不夠理解這部電影想干嘛
2 ) 背叛未必是要與人上床
最近感情很泛濫。
看《家好月圓》哭得厲害,贊TVB的編劇一個,荷媽就連吵架場面也是字字血淚擲地有聲。只是現(xiàn)在每周等更新等得老子心焦。
看《Margot At The Wedding》這樣的小文藝片也哭,狂躁的死胖子Jack Black(以前一直認為他愛耍賤,The Holiday后完全改觀)在大婚當前與青春小妞出軌睡過之后,未婚妻Pauline悲憤離去。到了中轉的小鎮(zhèn),兩人電話時沒有爭吵,只是泣不成聲。那一刻無力感的很沉。
愛沒有停頓,只是人性的脆弱和貪婪,才讓背叛有機可乘。
以前看過一段話,大致意思是講:
背叛未必是要與人上床。
和異性朋友交談時親密得毫無節(jié)制,泄露愛人的秘密。
兩人關系出了問題不和愛人坦誠相見,卻跑去與傾慕自己的異性朋友傾訴。
自己有愛人之后,依然樂此不疲地回前女友或前男友在晚上發(fā)來的短信,曖昧的、興奮地、沮喪的、漫不經(jīng)心聊天、噓寒問暖的、尋求安慰的等等等等。
想想我們自己,或多或少都遭遇過,抑或成為背叛者,事件的始作俑者。
以前我的信念是,出軌者必死,永無機會翻身?,F(xiàn)在年紀大了,才發(fā)現(xiàn)到處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人。
有很多次被問及如果未來的另一半出軌怎么辦,仔細想想以我的性格,撕破臉是免不了,睜眼瞎做不來。
而原不原諒只是在于是否夠愛。
也聽過老夫老妻之間遭遇出軌,以坦誠和寬容喚回浪子心的故事,感觸良多,做筆記之。
最初也和很多人一樣,被Nilcole紅色軟呢帽子以及大量留白的構圖吸引。
然而看過這一大家子人的病態(tài)缺陷,劇中夾雜大量含義不明爭吵與親熱,但當他們在一起,又是矛盾中平衡?!犊兹浮防锬且患易雍螄L不是?
3 ) A film with not even one single likable character
因為《魷魚和鯨》這部發(fā)人深思的郁悶小獨立,對Baumbach同學的后續(xù)之作還是有些期待的??催^此片后我沮喪地發(fā)現(xiàn)Baumbach還在拿病態(tài)家庭說事并變本加厲。
是的,這是一個關于病態(tài)家庭以及組成它的怪異成員的故事。
主角Margot乖僻、自卑、偽善、缺乏安全感,對兒子的態(tài)度時好時壞,無法處理好人際關系。作為反擊姐姐Pauline不得不時常同她針鋒相對。
姐姐的未婚夫Malcolm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大廢人一個。搞音樂畫畫寫作,卻從來沒有成事。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終日空談。
不禁疑惑,到底這個家庭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所有成年人都表現(xiàn)得不像成年人?粗魯詭異的鄰居又是怎么回事?這么多怪人聚在一起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遺憾的是影片未能給出我想要的答案,看得人一肚子悶火。
后院的老樹最終還是被砍倒了,砸壞了婚禮用的小棚?;槎Y未能如期舉行。Margot和姐姐的關系依舊如故。
至少在《魷魚和鯨》片末我們還看到了一絲希望。而Margot和她的家庭大約就要這么繼續(xù)抽搐下去了。
妮可大姐在片中表現(xiàn)平平,不出彩。又一個神經(jīng)質角色(題外話是Fur我也不喜歡。)。作為一個對口音格外挑剔的觀眾,我聽出了甚多大姐的澳音。您可以稍微敬業(yè)一點在做作的同時改進一下發(fā)音。
最后,這么一片兒還是要加上字幕看。至少能分心,不必插著耳機傻瞪著屏幕只為了看懂一幫瘋子的瞎折騰。
4 ) 難以想象的姐妹
其實一開始是沖著妮可去的,因為海報上那頂漂亮的帽子映襯了妮可精致的臉龐著實吸引了我的眼球。一口氣看完了整部影片后有種說不出的感情?,敻隇槭裁磿沁@樣的呢?她們家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親姐妹之間會彼此不信任?因為家里只有我一個孩子,所以我非常不能理解于是有點失落。也許這正是導演加編劇Noah Baumbach所要給我們揭示的家庭矛盾吧。姐妹間的語言是如此的犀利加尖刻,看后讓人很感傷。畢竟在我看來親情是如此的重要,血緣關系是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為什么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妹會有那么多的隔閡?以至于瑪戈和寶林這兩姐妹之間有意的寒暄都變得那么做作,同時彼此都言不由衷,這其實是滿可悲的事情。影片中Jack Black的表演相當?shù)轿?,他的詼諧幽默把那么一個懦弱的角色發(fā)揮的淋漓盡致。Peter Travers對本片做了精辟的評論“The laughs come fast and furious and they're sharp enough to draw blood.”本片并非娛樂片,所以只有當你想看點東西,同時不是很累時選擇它較合適。
5 ) 你得到幾顆星?
如果你愛炒作火熱的商業(yè)片或燒錢的大制作或溫婉的文藝片請你忽略我的四顆星.
這四顆星我想給予以下的人分享:
第一顆星,多少會為了Nicole,或是根本為了導演的"真實敘事"手法暫時放下手中其他的好片兒,專程來看.
第二顆星,并不覺得通篇對白的情節(jié)無聊,反而熱愛著真實的瑣碎的日常生活.因為可以實踐著尼采從悲劇生活中發(fā)覺美的細節(jié).那細節(jié)也許正來自于殘缺或不完美.
第三顆星,觀看的過程忍不住笑.笑平淡的滑稽荒誕.也看到自己,便笑自己的卑微.
第四顆星,給所有或多或少自負的有時神經(jīng)質的偶爾也難以相處的,追求真實的卻心懷魔鬼的人.
另,今日是情人節(jié).雖然這并不是一部適合此時節(jié)看的片子,但在有陽光的午后,帶著懶懶的情緒觀看并不時開懷而笑也便是適時宜的片子.
而喜感多來源于胖子Malcolm (Jack Black),我想,若所有的胖子都那么有笑點,恐怕瘦人才會落單.
注:注意片子開始后30分鐘時刻,導演和你開的一個小玩笑
6 ) 婚禮上的馬戈特
在家看了一部很老的電影,我家的抽屜就像一個百寶箱,藏著很多不知道什么時候攢下的寶貝,等待某天驚喜的挖掘。今天決定好好的放縱一下,但也不過是找了張碟一個人享受了一下獨霸客廳的待遇。
《婚禮上的馬戈特》,在未翻看任何介紹的情況下直接先看了電影。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才可以準確的評述這樣一部情節(jié)簡單又有點混亂的電影。馬戈特帶著兒子去參加妹妹的第二次婚禮,卻在婚禮進行前自以為是的徹底攪亂了一切的安排。這里有對親情的渴望、掙扎,相互試圖靠近又不斷的刺痛;有對愛情、婚姻的迷茫,握在手里的幸福讓自己無法珍視,而自以為可以相許一生的人卻又會赤裸裸毫不留情的當眾揭開最深的傷口;還參雜著少年對世事的揣摩和對性的懵懂。。。
這應該歸類于哪一類影片呢?真實的就像生活一樣。
讓我更迷茫的是為什么妹妹在明知道被欺騙、再一次受傷后仍會回到那樣一個虛偽、懦弱、偽善、隨時可能再背叛,甚至沒有養(yǎng)活自己能力的胖子身邊去?或許有的人太渴望擁有一份感情了,失去了判斷的能力,又或許有與沒有是質的區(qū)別,而好與壞只是量的區(qū)別。所以才會在追求質變到量變,而后企圖對量進行質的改造中不斷糾結吧?
張皇。有米有病。
淡淡的表現(xiàn),強烈的愛。盛贊妮可的表演!
悶
基德曼大姐在自慰!
挺無聊的家庭片,感情不動人,故事不深刻
耳中飛蟲,池底老鼠,能上不能下不,伐木躺平自殺法,狂奔的媽媽;姊妹家庭污染互相傷害,不錯
真看不大懂,真不好接受
真實
果然是票房毒藥。。。。
妮可近年來不錯的作品
成人版[瘋狂二十年華]。
尼克這票房毒藥真是沒有回天之力了
燈光和主題很契合 nk在這種光線下好看+真實很多 肉毒桿菌臉也不那么明顯了= = 看了主創(chuàng)我知道為什么連jack black都一點不會讓出戲了 導演氣場太強大了
妮可近年來選的比較好的電影,Noah的發(fā)揮不太好的電影
沒想象的好看,也沒想象的難看
蠻無聊的。
只是美人微僵……
女人。
想堅持看完它很難,關鍵沒有一個likable character,讓你沒有任何的emotional connection。結果剩下的就是一些看似有點兒意思深度但其實空洞不合實際的對話。這幾個演員都是演技派的,但這里完全被浪費了。
破碎的家庭。扭曲的人性。腐敗的生活。爲什麼不留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