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至,歡樂頌22樓每個人的新問題也接踵而來:安迪(劉濤飾)因包奕凡(楊爍飾)迎來情感的新可能,卻也面臨來自身世及包家內部帶來的新困擾;樊勝美(蔣欣飾)嘗試起步新生活,卻仍難脫離家庭泥淖,對王柏川(張陸飾)處處依賴事事緊逼;曲筱綃(王子文飾)與趙醫(yī)生(王凱飾)差距仍存 ,分和不斷,曲家看似穩(wěn)定的家庭關系實則危機四伏;邱瑩瑩(楊紫飾)對應勤(吳昊宸飾)一片癡情,情感經歷卻令應勤無法接受;關雎爾(喬欣飾)邂逅搖滾青年謝童(鄧倫飾)墜入愛河,卻遭到父母的激烈反對。
這部劇安迪線又臭又長,還給電話專員老譚酸菜加戲加的沒眼看。如果加戲合理也算,加的簡直安迪如同大號巨嬰,任何小事情都要向譚匯報,獨立自主女強人人設崩媽不認。既然這戲安迪如此依賴譚,譚如此寵溺安迪,干脆在一起好嘛?!不就是有遺傳精神病,代孕結扎也不是很難???!天天看尬電話,進度條都要拖半天,劇情猶如注水豬肉,收視率焦作人。ps:動不動就尬歌。又不是寶萊塢。。。
在評論區(qū)看到好幾個評論讓我實在坐不住了,決定寫這篇長評??吹侥澄蝗市謱懙奶印叭^不正?什么時候三觀成為評價一部劇的標準?”還有人說這才是現實,諸如此類神言論讓我著實無語。接下來讓我們探討一下什么是一部劇的三觀?
首先,我特別受不了有人把此劇跟某些美劇與日劇做了一個對比,這些劇里的主角比歡樂頌主角要壞多了,做了好多壞事,為了上位害死了好多人,出軌還義正言辭等等,怎么沒見到有人批評這些劇的三觀?以此得出結論一部好劇評價標準并不是三觀正不正。知道這里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嗎?是把人物三觀跟一部劇要傳達的三觀搞混了!舉個例子,說一下最近同在播出的白鹿原(談原著)。白鹿原描寫了近三代人的命運。其中人物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保守派與革命派,而通過歷史更迭,歲月變遷,以及對書中每個人物的立體刻畫來表達作者的態(tài)度。作者對于保守派與革命派都是諷刺的口吻,同樣持懷疑批判態(tài)度。所以我們基本可以確定作者價值取向,也是這本書的價值取向,而我們判斷的依據,是口吻,是態(tài)度,不是人物本身。不能因為第一主角白嘉軒是保守派就判定本書支持保守派,也不能因為書中著重描寫了鹿子霖這種“小人嘴臉”的人,就認為作者對這樣人,這樣三觀持贊賞態(tài)度。我也是一個愛看美劇日劇的人,美劇里的人不論是主角還是配角人物本身都會存在些“道德污點”。例如出賣朋友,出軌等等,然而絲毫不會影響我對他們的喜愛,因為他們立體而真實,最主要一點:他們有魅力。你能明顯感覺到編劇或導演在說:沒錯,他就是這樣的人,他有缺陷,他不完美,他做不到成為一個好人,但他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對于這種電視劇難道你最終能得出導演的價值取向是出軌沒有錯,出賣朋友沒有錯??exm?你是不是在作品解讀上有問題?
還看到有人拿沉默的羔羊說事。沒錯,漢尼拔吃人,沒錯,觀眾都愛他??墒钦l告訴你這部電影是在說吃人沒錯,吃人是一種正確行為?吃人只是他身上的部分設定,與本片的價值取向沒有一點關系!
反觀一下這部片,安迪和曲筱綃代表一個階級,邱瑩瑩關雎爾樊勝美代表另外一個階級。這部劇里我只看到了對白富美的各種贊美式的刻畫,富人聰明,美貌,有好多追求者。窮人愚笨,平凡,愛情道路上總是受挫。為什么窮人就一定愚笨?為什么窮人總要受傷?請問這有必然性嗎?所以從這些設定就可以看出來作者有自己主觀上的對白富美的偏好。本劇極力刻畫曲筱綃的鬼馬機靈,然而她每次是怎么解決各種難題的呢?打電話給姚斌,打電話給安迪。。。僅此而已,這種靠本身資源而非資質得來的成功憑什么值得有優(yōu)越感?憑什么讓她瞧不起邱瑩瑩和關雎爾的業(yè)務能力?邱瑩瑩和關雎爾的努力在作者眼中不值一提,曲筱綃的開掛卻被刻畫成聰慧過人,還有安迪,出場為了證明她華爾街精英的身份安排的那幾句蹩腳英語,真是醉了,讓我想起那個笑話。
編劇如果高級點可以讓這成為習慣,然而。。。編劇最終給我們的即視感是在裝逼。實在是不高明。從這些其實我們已經能看出作者的態(tài)度了,所以不要洗白說這是現實。這他媽一點都不現實,一個留學生英語那么爛一點都不現實,一個“聰明人”只知道靠別人援助來辦好一件事一點都不現實,一個精英一句不高明的話明明可以說中文卻非要選擇小學生都能說出來的英語句子這一點都不現實!然后求求你們也不要用一些美劇日劇電影來對比說三觀不正沒關系了,說到的都是我愛的,我心在滴血,就想問一句,憑什么說人家影片本身傳達的三觀不正?不說別的,有一個日劇人物三觀都不正,人家就叫《人渣的本愿》,有本事你也叫?。〗惺裁礆g樂頌?!
說白了,作者的功力不夠and三觀確實也不正。白富美因為家境,見識廣,學識淵博,本身業(yè)務能力強吸引優(yōu)秀的男士追求(但也不可能是一大堆,畢竟對于優(yōu)秀的男士來講身邊的白富美也不少,不缺你一個)這是現實。但白富美見識是那種自以為的廣(此片真沒看出廣),學識一般(英語學成那樣不能算好吧),本身業(yè)務能力也就那樣(包括安迪,也只屬于編劇告訴你強,不管就是強這種),這種白富美在白富美中算殘次品好吧?這也就忍了,關鍵像曲筱綃性格還差。。。那我就想知道,作者,你告訴我,都這樣了,趙醫(yī)生為什么不是因為錢和她在一起的?到這里你還能跟我說你這部劇傳達的價值觀沒問題?既然不是因為錢,那說實話,刨除錢的因素,關雎爾還真不比曲筱綃差。憑什么否定關雎爾的努力而去用各種找關系的業(yè)務能力來證明曲筱綃的聰慧?“小關?完全努力錯地方!”那我請問曲大小姐,你哪里努力了嗎?打個電話累著你了是嗎?
其實否定這部劇的三觀不是說讓大家不要喜歡“三觀不正”的人。魅力其實和三觀關系不大,一個人物可以惡,可以壞,但他或優(yōu)雅無比,或真實不做作,總之,他性感又迷人,我們才會愛上他。但一部劇作者如果試圖傳達的三觀有問題,著實是一件令人惡心的事,因為每個人在用作品傳達些什么的時候,都有一個潛在意識,那就是他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一個錯的人卻要偏執(zhí)的以為自己是對的,并且還試圖用載體承載來教育世人,引起共鳴,你說惡不惡心?所以書寫的人物可以三觀不正,但一個作品本身不能三觀不正。
什么是三觀沒問題?“我承認我是個婊子但老娘就是酷”什么是三觀有問題?“我抽煙喝酒紋身,但我知道我是個好女孩!”歡樂頌明顯屬于后者。
另外再說一點。一個小說也好電視劇電影也罷,高級和低級的區(qū)別在于,第一種刻畫人物善惡盡顯,多面立體,人性復雜且豐滿,真真實實存在著,不過譽也不過貶,不驕傲也不卑微。其實這無關三觀,我就是要告訴你,我并不為了證明什么,我也不認為自己是個好人,但我就是有魅力。第二種刻畫人物片面且臉譜化,我通過我的價值觀賦予他外貌,學識,智商等等各種設定,利用表達他是對的,他獲得了成功從而嘲笑那些碰了一鼻子灰的立場身份有別于他的人:早告訴你要聽我話了來向你們證明:世界就是我說的這樣,你看,我說的是對的吧?
那我認為你不但三觀不正,你還蠢。
“金錢是一種新的歷史經驗,一種新的社會形式,它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壓力和焦慮,引出新的災難和歡樂,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獲得充分發(fā)展以前,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它產生的作用相比?!?/p>
大環(huán)境使然,國產電視劇邁向古裝玄幻的風向難以扭轉。然而,在一片虛華浮躁之中,也有直擊痛點的現實主義力作取得高收視,引發(fā)各種討論。這種代表作,在上半年(2016年)是《歡樂頌》,在下半年則是《小別離》。作為一部國產劇,能夠在豆瓣取得7.8(一度8.0)的高分,實在難得,除了整體制作精良之外,還在于強烈的代入感。
《歡樂頌》和《小別離》能夠超越一般國產肥皂劇的局限而進入更為廣闊的社會視野,關鍵在于敏銳地觸碰到了當下社會痛點:階層跨越之不易。從某種意義上講,《歡樂頌》和《小別離》具有一種互文關系,“22樓五美”奮力打拼的明天注定會步入不同的階層,她們的孩子也會面臨嚴峻的教育問題;《小別離》是《歡樂頌》的“續(xù)篇”;
換一種思路,正是因為出生在不同的社會階層,受到迥異的家庭和社會教育,“22樓五美”在職業(yè)選擇和階層定位上也就有了明顯的分野,《小別離》又是《歡樂頌》的“前傳”。
國產劇習慣了溫情脈脈的敘事方式,從而拒絕一種血淋淋的呈現和拷問。尤其是都市劇,一般都以商業(yè)廣告式的唯美畫風,給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的觀眾提供一種關于美好生活的范式和想象。關于生活真相的影像似乎都被藝術電影所承包,而國產藝術電影都喜歡表現農村題材,而非都市。
事實上這種分野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階段:從農業(yè)文明奔向都市文明,從禮俗社會轉型為消費社會。
從內容管控的角度來說,現實題材有太多說不得。從觀眾角度來看,人們也抗拒“生活的真相”。這種回避和塑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產都市劇的表現空間和藝術水準。改革開放30多年,物質文明建設卓有成效,隨著社會財富的積累和分配,社會分層越來越明顯,貧富差距加大。
在“去政治化”的敘事框架下,文藝作品出現了一個很吊詭的分裂:在階級矛盾并不嚴重的年代,時刻不忘階級斗爭;在階層分化愈加明顯的當下,和諧社會之后還有中國夢。
在《小別離》中,不同社會背景的三家人住在同一個小區(qū),一個是家財萬貫的小宇家,一個是中產階層的朵朵家,一個是平民出身的琴琴家,有意思的是,三個孩子的學習成績恰好與家境成反比。
丈夫開出租車,靠拆遷款才得以在好地段買房,社區(qū)醫(yī)院工作的吳佳妮與其他兩家為鄰,卻總是處在一種強烈自卑當中,海清扮演的童文潔安撫她,她向自己這位高管鄰居坦誠:雖然住在一個小區(qū),那也不是一個階層。
從劇中來看,平民家庭出身的吳佳妮“階層跨越”的欲望最強烈,為了能夠在女兒身上實現這個愿望,她把自己的家庭攪得雞飛狗跳,先是要賣房子后來又要把女兒過繼給身在美國的姐姐。
大老板家一方面是為了緩和兒子和繼母之間的矛盾,一方面希望成績不理想的小宇能夠通過出國鍍金洗白,從而順利接管家業(yè),留在國內,小宇甚至連職高都很難考上。
如果說前兩個家庭送孩子出國讀書都有強烈的功利色彩,那么中產階層的朵朵家似乎更為理智。一開始童文潔反對母女分離,最后方圓從自己手下美籍華人的實習生身上看到美式教育的成功,基于孩子自身將來發(fā)展,說服妻子,做出送朵朵出國的決定。
對于年輕的觀眾來講,既能從劇中回味到“書山題海凄涼地,一十八年棄置身”的過往經歷,又能設身處地對于自己補救即將面臨的現實困境感同身受。有意思的是,《小別離》里地三個家庭都可以在《歡樂頌》中找到對應。
學業(yè)頑劣要被父親送出國、將來可能會和弟弟家產之爭的小宇明顯照應王子文演的富二代曲筱綃,當然也有可能會是魅力十足的“小包總”。中產家庭出身、學習一般的朵朵很可能將來會在一個普通大學畢業(yè),她對應喬欣飾演的乖乖女關雎爾。
平民出身的琴琴天生學霸,事實上這個設計是基于維持平衡對這個家庭的補償,不具備現實的普遍性。琴琴媽生怕自己女兒將來會像邱瑩瑩一樣成為普通職員,“一個月三千塊錢愛干不干”,這也是現實中這種家庭孩子最有可能的結局。
由劉濤飾演的具有留學背景的商業(yè)精英,無疑是吳佳妮內心深處對自己女兒將來命運的一種鏡像投射。所以就算是砸鍋賣鐵,甚至過繼給別人也要送女兒出國。既然自己這輩子無法實現階層跨越,那就把全部希望寄托給下一代,中國古代還有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故事。
說到底,三個家庭這么折騰都是為了孩子的將來,歸根到底,還是一個錢的問題。之前有人評論:所謂《歡樂頌》,其實是“金錢頌”,大批主創(chuàng)三觀不正。其實表現什么并不代表創(chuàng)造者本身持有的價值觀,反倒是心有所動者把自己的偏見強加于上。
事實上,現實主義從來和金錢帶來的社會壓力有關,美國學者詹明信曾經談到現實主義文學的起源:“金錢是一種新的歷史經驗,一種新的社會形式,它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壓力和焦慮,引出新的災難和歡樂,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獲得充分發(fā)展以前,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它產生的作用相比”。
其實,如果最夠細心會發(fā)現《歡樂頌》中蔣欣飾演的農村出身在城市打拼的樊勝美在《小別離》中還沒有找到對應。其實這個也很明顯,富二代小宇的繼母完全可以照應樊勝美。她比小宇大不了幾歲,因此小宇一直排斥叫“媽”,其次,她也是農村出身,從后面卷入劇情的七大姑八大姨可以確信這一點。她實現階層跨越的捷徑是嫁入豪門。而樊勝美在《歡樂頌》中的夢想就是“掉個金龜婿”,擺脫家庭帶給自己的負擔。
整體而言,《小別離》還是一部都市劇,蒂娜的原生家庭只是一條暗線,都市劇截取的還是都市生活的三個不同階層的家庭故事線。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家境好壞,成績優(yōu)劣,三個家庭都不約而同想到了通過出國來改變孩子命運。這種有些牽強的設定難免有“命題作文”之嫌,不具備現實生活普遍性。
以留學而論,去國外讀研最普遍,放棄高考申請國外大學次之,放棄中考直接從國外中學讀起這種“小別離”現象組為罕見,盡管越來越多。不過,對于一直相信“知識改變命運”的中國人,留學年齡越來越低的現象也狠狠打了中國教育的臉。
大老板張良忠對兒子小宇說:我公司清華北大畢業(yè)生一大把……可見中國式教育越來越難以實現階層跨越。朵朵的爺爺一直鼓勵她留學,堅信越早出去越好,他還從清朝末年洋務運動的“幼童”談起,說人家詹天佑留學美國時才12歲??梢岳斫庵鲃?chuàng)是通過這個細節(jié)給“小別離”這種現象歷史溯源,但是兩者完全是兩碼事。
晚清的“幼童”都是從窮苦家庭召集,為的是學習西方器物,對于當時的社會而言,這種求學比堪比流放,“居蠻夷之地,與魑魅為群”,富家子弟避之千里。百年之后,“乘桴浮于?!睆目咕茏兂芍鲃咏咏?,且非有產者不可為。
“你們的兒女其實不是你們的兒女,他們是對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借助你們來到這個世界,但卻非因你而來。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屬于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缎e離》中引用的這首紀伯倫的詩為人津津樂道,這種親子關系顯然不是大多數中國家長的思維。
有人指出,中國中產階級層的悖論在于:他們在物質標準上的身份轉換容易完成,但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階層轉換其實是更難逾越的門檻,更弗論公共事務。所謂“有恒產者無恒心”,《小別離》反應了中國新興的中產階層的焦慮。
很多人在《小別離》中聯(lián)想到了“寒門再難出貴子”,其實中國最大的階層鴻溝不在都市的一個小區(qū)里,而在城鄉(xiāng)和地域之間,最為普遍意義的“小別離”是農民工的留守兒童。假如有產者尚且為下一代的教育問題而焦慮,那么廣大農村地區(qū)的父母想要下一代實現階層流動,那可真要絕望了。
文革中的知青接受了幾年“貧下中農再教育”就成為“歷史性的災難”,那些幾輩子都是老農民的家庭向誰訴苦去?
文/楊文山
(歡迎關注個人公眾號【斯文侃山:culturestudies】
給奇點道個歉,包總比你猥瑣多了…
喜歡第一部里都市年輕姑娘們的故事。追完了阿耐#的三部小說。第二部終于開播了,看了開頭忍不住吐槽。安迪和小包總的戲真是不忍直視啊。兩位中年男女一本正經地做作調情。一個油滑,一個矯情,簡直看得尷尬癌都犯了。如此硬撩,感情基礎是什么?
終于開播啦!等了好久啊!下飯劇有著落了,最喜歡蔣欣這條線,希望劇情給力,別灌水啊~
一言不合就唱歌
關關和謝童適合單拉出去拍一部偶像劇,以免影響了其他幾個人的狗血生活。
最最最喜歡安迪和小包總了,太喜歡看兩人互動了,終于等到要開播啦。好希望一天多播幾集。以及對正午的劇一向充滿自信,必定高質量,真精彩。
恕我直言,小包舉手投足,像個鴨,一點也沒有男子漢氣概。兩個加起來七十歲,還玩偶像劇的戲碼,簡直不像成年人談情。死纏爛打在奇點那兒就是猥瑣,到了包總這里就是騷包撩情,不要太雙標,就因為奇點沒有包總帥?可我覺得祖峰老師更加溫和有魅力。
首集零分。人物都像從掛歷里走出來一樣,擠眉弄眼裝模作樣。
頭兩集怎么這么MV??!BGM什么鬼!想看關雎爾和搖滾小男友這條線??!小包總攻略安迪的套路也是很不要face了hhhh 愛情是需要勇敢一點,去打破安全距離的。
中國的時裝劇也就這樣了。立意,劇情,人設,都比歐美日韓同類女性劇落后幾個時代。假大空糖衣包裹著糟爛落后的價值觀。
上一季是發(fā)現大家都不是什么壞人,這一季發(fā)現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
尷尬頌!22樓五個女的這么吵,怎么沒有物業(yè)過來管管!
劇情+人設+演員沒有一個討喜的鬧心劇
不得不承認王凱的趙醫(yī)生那寵溺的眼神有點太迷人。。。ps看個劇批判三觀都什么毛???三觀只有合不合沒有絕對正不正謝謝。
劉濤演技太尷尬了,顴骨太高了,聲音各種喘,啊啊啊叫得無比做作。片中歌曲也太多了吧,完全不入戲。
安迪的線一點也不想看,偏偏她還戲份最多。她應該當五美里戲份最少的配角,高高在上,供人瞻仰,偶爾出現。關關瑩瑩樊姐可以當第一女主。這樣才適應觀眾的需求。說實話劉濤的戲份她的感情我全get不到,只覺得尷尬無聊,一直快進,沒想到一集就剩不下多少了。
大家好,我叫瑪麗蘇·安迪,我的身世是這個帝國最大的秘密……
樊勝美的苦惱:“家里負擔重,男盆友買不起房。”邱瑩瑩的苦惱:“好不容易找到有房的男盆友,卻嫌棄我不是處女,我自卑?!瓣P關的苦惱:“我愛的人不愛我?!鼻目鄲溃骸拔野钟绣X,但除了給我還要給我哥,不開心。”安迪的苦惱:“突然有一大筆遺產要繼承,好苦惱?!?如何襯托瑪麗蘇#
質量下降的嚇人,兩集時間簡直就是一MV大聯(lián)播,看的尷尬癌都要晚期了。 @2017-05-11 21:56:05
還是喜歡魏魏多過什么包總。劇情其實很牽強。尤其是結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