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未成年人的暴力更可怕
女主角和同學初嘗性愛被錄了像,然后性愛視頻被人放到校園網(wǎng)上,本以為不過又是一個艷照門事件而已,但這僅僅只是校園暴力的導火線而已,校園暴力遠遠超出成人的想象!
在同學們歡聲笑語的另一扇門背后,你能想象得到未成年孩子所犯下的罪惡嗎?雖然鏡頭并未向我們展示任何暴力場面,但我的拳頭還是不由得攥緊了,最終這拳頭變成一把匕首,深深扎進了我的胸口。
那些冷漠的同學們,給她灌酒,給她撒尿,逼迫她下海洗澡,直到她最終消失在黑漆漆的大海之中。
很多人可能會責怪女主角為什么不去反抗,為什么不告訴老師或父親,這樣故事結(jié)局就不至于那么悲慘了。而我卻特別能理解。小時候我也在學校里遇到了一些麻煩,但告訴老師和家長之后,他們頂多就是輕描淡寫的訓斥一番,根本于事無補,反而會加重壞同學的報復。記得二年級和同學玩跳繩,后來她的跳繩不見了,就賴我給她搞丟了,而事實上她是擔心自己回家被母親揍而已。我明明是冤枉的,但卻每次在放學之后遭受她和幾位同學的圍攻。這件事持續(xù)了大概一學期?,F(xiàn)在想想,父母當時也知道這件事,大概他們并不覺得這是一件對孩子來說影響很大的事,也可能父母都忙于養(yǎng)家糊口,并沒有將它放在心上,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孤立無助,只能一個人面對欺凌。
最后,影片以父親采取極端的方式來發(fā)泄自己女兒失蹤的憤怒,更是讓人心如刀割。
這部影片雖然拍攝手法平淡,卻更能讓觀眾靜下心來想想,作為成人的父母和老師,到底應該如何去關(guān)注未成年人?
關(guān)注校園暴力不只是為了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更是為了避免那些本來可以終止的悲劇。
2 ) 沉默不是金
青春是一個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蛻變與崩壞總在一念之差。電影《露西亞之后》的結(jié)尾給人感覺就像一瓶陳年烈酒忽如其來的后勁,像一股生猛的浪潮撞擊的你的胸口,久久無法平息。
導演兼編劇米歇爾·弗蘭克以一種冷靜到窒息的畫面風格,用固定機位長鏡頭述說一個女孩遭受的霸凌的故事。以一種觀察的角度,讓事件肆意的瘋漲直至失控。在沒有配樂的渲染下,畫面中人物神情動作就顯得格外顯眼,畫面的表現(xiàn)張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切霸凌的源頭其實都是負面情緒的失控,卡米拉的嫉妒, 荷西的推卸,亞蕾的懦弱,亞蕾同學們的從眾,便使這場霸凌長出了苗頭,直到不可收拾,理所應當,而亞蕾的父親對女兒心不在焉的關(guān)心,使剛失去母親的亞蕾沒有及時補充到父愛,讓她更加的無助與彷徨。亞蕾的父親把喪妻之痛寄托于工作,卻沒有想到她的女兒正在經(jīng)歷一場青春的煉獄。
最后的父親做法也是一種反社會暴力的擴展,但誰又能明白,他的人性早就被喪妻之苦和喪女之痛碾碎成沫了,于是他選擇報復,一種無奈又悲哀的做法。
電影《烈日灼心》中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人是動物性與神性的總和,他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想象不到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
3 ) 《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Who Will Be The Next?
暴力、言語、杯葛都屬於是校園欺凌的一種,在美國有年輕同志因抵受不住校內(nèi)的恐同氛圍,選擇用自殺解決問題。校園欺凌的問題對於家長來說不易察覺,更多的是家長會懷疑自己的小孩是否與別人在溝通與相處產(chǎn)生問題,才致不受歡迎。很多時候,這種的欺凌都沒有主要的原因,就是一班人覺得你很好「玩」,於是就一起「玩」。然而,有些同學起初並不想一起「玩」,但看見別人的行為為了與別人「相同」,獲得信任,只會成為欺凌事件的參與者。
《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在康城影展奪得一種關(guān)注項目的最佳電影,電影採用固定的機位,用平實的角度,淡淡然的拍出這一宗的欺凌事件,帶到受害者與加害者的面貌,再用到「因果關(guān)係」作結(jié),全片流露出一種抑壓的感覺。這部電影那麼一鳴驚人不是沒有原因的,它並沒有採用到「目睹」來拍攝全部的欺凌的情況,反而在鏡頭的運用上用到「隱藏」,觀眾深知受害者就在門後,但鏡頭卻停留在拍攝學生們耍樂的情況,帶出一種天南地北的襯托與對比。而全片不禁使人「同情」受害者的情況,正視校園欺凌的問題。
片中人ALEJANDRA與父親為了忘記失去摯親的傷痛而搬到新的城市居住,而年少的女兒以前曾經(jīng)貪玩與朋友吸毒,而被學校查出。來到新環(huán)境,新的同學其實也不至於好在那裡,他們把青春揮霍,吸煙、喝酒、初嘗愛戀,相當?shù)拈_放。然而在新的環(huán)境裡總有害群之馬,女主人公是貪玩無知,在知情的情況下被拍下了性愛影片。男同學的手機遺失,影片傳到網(wǎng)上。欺凌正式開始。
無可否認的是影片的前半部敘事的節(jié)奏略為鬆散,但到下半部則漸入佳境,走入欺凌的正題。但綜觀後段更顯張力,走到受害人的世界,窺探校園欺凌是如何的影響著所有的人。在電影裡頭明明影片中是有兩人的,但偏偏女性的形象被定型為「蕩婦」,而男方則視為是理所當然。常說學校是一個小社區(qū),特別是今時今日傳播效果之強,幸好事件尚未流出到社會的層面,否則主人公更要面對比校內(nèi)更強的壓力。單是校內(nèi)就已經(jīng)令人痛不慾生,女方背負所有罪名,男的視她為洩慾對象,女的則心生妒忌,所謂的妒忌是一種想像的,像是搶走她們心儀的男生一樣。
起初主人公與同學的關(guān)係也不錯的,甚至是走進新的社區(qū),一切如是好奇。但偏偏在朋輩裡「行差踏錯」就影響到她與所有人的關(guān)係,回歸現(xiàn)實,相信每所學校都會有如此的同學,曾聽說過的欺凌是從「性取向」有關(guān),也聽說過是從外表,從家庭背景有關(guān)。所指的加害者並不只是指施加暴力,傷害別人的人,而是對事情冷漠的人都是加害者,他們沒有惻隱之心,沒有叫停暴力,反而讓傷害擴大,也是需要指責的。
在電影中所展示的欺凌過程裡實是充滿壓抑,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於不希望驚動到校方,事情都是在老師監(jiān)測範圍以外,而任由學生低調(diào)地進行。而電影裡頭並沒有特別的提到校方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係,反而把焦點放在學生的關(guān)係裡,表達出一個沒有人願望發(fā)聲的世界,而受害者的不反抗就是基於她自身的羞愧,故此她選擇啞忍與沉默,甚至是選擇後來的出走。一般受到校園欺凌的受害人,很大程度上會對欺凌盲目,既然改變不了別人對她的看法,就只有換個心情生存下去,畢竟學業(yè)仍然要繼續(xù)的。
影片裡某些的欺凌鏡頭拍得挺直白,眾人用擬似精液製造的蛋糕強迫她進食,那一幕特別看得令人揪心,而且影片當中有情節(jié)講到勒索的問題,而受害者不願向教師說出發(fā)生什麼事,到底是自尊重要還是清白重要?看來是很難權(quán)衡輕重的東西,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不能夠接受這種不尊重人又自私的行為。欺凌事件一件都嫌太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應該是幸??鞓罚瑧撌菆F結(jié)在一起,沒有一個被遺棄。當最後主角的父親用處決別人來作結(jié),冤冤相報何時了?任何人都應該保護好自己,避免傷害,更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多一份的同理心。
校園欺凌不是一件事不關(guān)己,己不勞心的事情,受害者的烙印可謂是一世的,而我們可以做的並不只是傾聽,而是行動。將心比己,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目標。
文/Dorothy
4 ) 好看的,漂亮的
很好看,演員漂亮,而且是都很漂亮。鏡頭也好看,攝像機往那一擱,不切不動,省事好看。
故事也有趣,前面看上流學校的俊男靚女們落落大方談笑風生吃喝玩樂,看得直教人心神蕩漾。
后面看同學們鬼靈精怪調(diào)皮搗蛋戲弄女主角也是看得我隨喜贊嘆拈花一笑。
但是片中有兩人做得不夠好,首先就是女主角,分明是傲視群雄的開局,最后結(jié)局卻是她人輕言微消弭于眾人眼中。
她開車載母車禍致母親身亡,這件事她始終沒提過,這等豐功偉績,在閑聊中添油加醋稍加美化若無其事隨口一提:我開車撞死我媽了。
可以想見會爆發(fā)怎樣的騷動——倏~的一聲,在場所有人忽然鴉雀無聲,一根針掉地上都聽得清楚了,大約兩秒過后,突然爆發(fā)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聲。
所有人都齊刷刷地起立,雙手雷鳴般地拍打著,直聽得人巴掌生疼;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由衷的崇敬之情,掌聲經(jīng)久不息,又過了大約兩秒,所有人齊聲喊出:cool~awesome~bad ass!
音樂起~人們忘情地手舞足蹈起來,先是兩兩成組,一手與對方交疊,一手不停翻騰,接著他們手拉手,以女主角為中心環(huán)繞成圓,他們雙手舉高時向著她聚攏,放下時又迅速退開,每一個循環(huán)間穿插著拍手的同時自己叉腰旋轉(zhuǎn)踢腿的動作,人們載歌載舞,簇擁著她,拋接,擺腿,眨眼,飛吻,場上男伴都作被她吸引狀,想要掙脫女伴的挽留……
女主被欺負是因為她視頻流出后露怯了,這不自尋死路么,此時就該趁熱打鐵,挾身子以令諸侯,在校內(nèi)作開放姿態(tài),對所有男人呼氣拋媚眼擦蹭耳語。對所有女人姐妹相稱,授她們馭男之術(shù)。一下子就成王了,怎么會落得她這般抱頭鼠竄人人打的地步。
再來是視頻男主,最后被女主她爹抓去喂魚的時候,只會一個勁的說不要,饒命。
沒有任何談判技巧,此時應該心平氣和,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我死了她也不會復活,她在天有靈看到你這樣會高興嗎?我死了你也賠進去了,你家人怎么辦?她尸體還沒找到,萬一她回來了你進去了,你讓她怎么辦?
5 ) 露西亞別后
一部電影看了令人氣憤,直讓人惡心,讓人痛徹心扉,這種觀影五味雜陳的感受,決非人生快事。2013年代表墨西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露西亞別后》,就是這樣一部鬧心的影片,由米歇爾·弗蘭克執(zhí)導。墨西哥電影這十幾年來時常攪得世界影壇風生水起,如《巧克力情人》、《衰仔失落園》和《愛情是狗娘》,還有合拍片《弗里達》和《通天塔》等,都是響當當?shù)拿鳌?/p>
電影非社會記錄片,但多多少少還是透射出各現(xiàn)實社會的某種狀態(tài)?!堵段鱽唲e后》直指中學生之間尖銳的矛盾所在。青春本來是美好的,無可指責的活力與新潮。戀愛也無可非議。可阿麗所遭遇的一切,只會讓人驚駭。她身邊的同學沒一個好人,而他們的惡行,只會讓人作嘔。
以至于最后當阿麗的父親憤然的綁架了其中一個惡行的哈維爾,并把他毫不猶豫地扔下茫茫大海,仍未讓我完全釋然,倒便宜了其它那些同樣犯下惡行的同學。如此說,好像我變成了一法盲,其實乃影片當下的催化作用,畢竟我等也是有同情心的凡夫俗子,遇見不平與罪惡就會深惡痛絕。而單純又善良的阿麗在同學周遭中所經(jīng)歷的噩夢,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又罄竹難書。
阿麗本來生活墨西哥南部托納拉,因母親露西亞遇車禍去世,痛苦不堪的爸爸即攜她來到遙遠的首都。本想遠離失去至愛的悲傷,未料從此的阿麗受盡人格的凌辱和折磨。起因很簡單,就是她隨幾個男女同學到其中一個同學家度假,當晚,狂歡中,單純的她與一個叫何塞的男同學發(fā)生了性關(guān)系。
當時,何塞用手機拍下了這段。后來他向同學顯擺炫耀之際,被另一個叫哈維爾的同學上了視頻,于是網(wǎng)上只要一打開就能看到。這引來所有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對于何塞有好感的女生。于是,這些同班同學就這樣每天對阿麗盡侮辱之能事,非罵即打,逼她吃垃圾蛋糕,處處跟她過不去。后來一起去海邊旅行,讓阿麗更遭不幸,不讓進屋,趕她進酒店衛(wèi)生間,且外面用桌子攔住。而且哈維爾等男同學還偷溜進去輪奸了她。深夜在海灘邊的篝火狂歡,他們冷落阿麗不說,還當眾撒尿在她身上,并拖她入海。
當阿麗消失了,這些人才“阿麗阿麗”的喊起來,但他們沒一個人真正的懺悔過,且繼續(xù)編織謊言,以掩飾他們的種種惡行。平時,對阿麗在學校的遭遇,做廚師的爸爸一無所知,因為平時阿麗總是說自己過得開心。即使她被女同學剪短了頭發(fā),挨了打,身上有傷痕時,她也會敷衍過去。
最后,尋女未果的爸爸,才做出了前面所說的事。其實,被海浪沖上岸的阿麗不想再回到那些人渣面前,就搭上一班大巴回到老家。獨自一人的她在空無一人的家里,好好的睡了一覺。這可是她幾個月來第一次睡的一個安穩(wěn)覺??吹竭@不禁讓人倒吸一口涼氣,還是慶幸阿麗在漫長的巨痛中并沒有選擇自殺,看似柔弱的身體,還是有著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想想,不要說特別脆弱的女孩,就是擱在一般的女孩身上,恐也會走上不歸路。當然,這只是創(chuàng)作者給予阿麗經(jīng)歷慘境后還算美好的結(jié)局。
墨西哥的販毒等罪案是世界上有名的,連國家政府的部長和掃毒機構(gòu)首腦等,都常遭犯毒集團的報復和傷害,可見這個國家的某種亂象。具體到這部電影是否反映出墨西哥的某種社會現(xiàn)狀,不得而知,但創(chuàng)作者竟然讓阿麗周邊的同學中沒出現(xiàn)一個好同學,這才是讓人極其匪夷所思的。想必惡行也有傳染性。
在一個本來就道德失衡的社會,一旦惡的因子釋放開來,就不可收拾。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少年,缺乏判明是非的能力,自我的享樂往往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自私性帶有普遍性,更大于同理心和同情心。而從這部電影跳開,環(huán)顧全球,我所希望的這部電影只是創(chuàng)作者的善意提醒而非真實。
2013、7、13
6 ) 父愛如山
劇本是校園暴力,家庭父女之間關(guān)系常見的心靈不溝通。這個可以講很多,如社會主流女性意識,同性之間的欺凌。技術(shù)上導演鏡頭固定,表現(xiàn)動態(tài)只有一招,在移動空間中展現(xiàn)外景如汽車和船上。人物臉部特寫極少,角色情感變化潛伏涌動。校園同學之間不經(jīng)意間的冷漠殘酷其實就是你我。父親有原則,性格脾氣直爽而又細膩,最后駕船出海,將人類痛苦與正義的心理表現(xiàn),導演在情緒起伏拿捏中找點很準。應該拿獎。
比《新秩序》好
心疼
三星半。這里面有很多無法處理的感情,喪失親人的傷痛,集體欺凌下的無助,社會的冷漠。它們都以荒謬的方式上演?!都t字》的故事發(fā)生在任何時代。鏡頭客觀、冷靜,時而呈現(xiàn)出美麗,這美卻于痛毫無幫助。這樣的結(jié)局無疑是控訴,
Tim Roth一定有受虐傾向。
為什么愛“Putain"?很簡單 經(jīng)歷讓我發(fā)現(xiàn)那些被人細語的女人往往更直接更善良更有力量更讓人值得去愛去死
墨西哥新浪潮電影就是厚積薄發(fā)。以純白描手法來敘述家庭悲劇和校園暴力,實在夠殘酷夠震撼??赐旰笾幌雽⑦@些小屁孩一個一個扔下海
一直在想Lucia為什么不反抗,為什么沒有報復。然后想起自己小學時代教師暴力的事情,全班74個人在3年的時間里不也是沒有任何反抗,甚至不會跟父母說,一直到出了人命一切才天下皆知,然后許多細節(jié)直到今天還是被隱藏著。lucia的報復是對自己和親人的,父親最后的舉動成為影片的結(jié)尾隱示著一種悲劇。
故事沒有一味將責任推向施虐者,反而描繪了女生為了進入圈子所作不合於己的行為,及父親的失蹤,家庭的愛之流於肢體表面之上,結(jié)果的悲觀性由此而來,為父者根本無法原諒自己於一連串意外上的責任。去年相像作品,影像上處理較好,但相對上男女生也較此作堅強得多,此作女主甘於返校,原因不明。
底下神評有說女主吸毒搶別人男朋友活該自作自受,像這種就根本無法交流了……四星是覺得情節(jié)上有不盡合理的地方,但絕對是好電影。
灰藍色的天空大海和游艇,轟隆隆響著的發(fā)動機,一場為女復仇冷靜進行著。
自尊和清白哪個更重要,每個人的看法或許不同,Luica選擇了隱忍這么看來顯然不好的辦法。非常堅持的固定長鏡頭,通篇固定機位長鏡頭,一場一鏡??桃獗茏屩饔^視角的校園霸凌,某種程度上沒有更多的展現(xiàn)被欺凌的鏡頭,但是其震撼力卻翻倍。沒有批判的冷靜克制令人心碎。
一景一鏡,沒有任何鏡頭上的運動,極度冷靜克制地描述暴力。被框在鏡頭里的人物之間在景深上前后錯落有致,相互之間卻沒有任何感情上的真正交流和表達。荷爾蒙催生無因由的青春暴力,有理有據(jù)施錯于人的成人暴力,哪個比較可怕?最虐的還是我們這些什么都知道的觀眾。最后快艇上的鏡頭感太精彩。
人要先自愛,別人才會尊重你。如果不是女主先勾搭了別人的男朋友,一切悲劇就都沒了。
校園霸凌永遠都讓我覺得恐怖 真慶幸許多亞洲學生在高中畢業(yè)之前還是被管教的住的 而我正好生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
真不理解那些說女主活該的人什么心態(tài),還有各種雞賊猥瑣的評論,完全沒體會到導演編劇的點,智障和沒有同理心的人還要看這么多長鏡頭,辛苦你們了
3.6分。冷靜,一種是強敘事的推動,讓整部影片慢慢進入到哀傷的境地。校園霸凌的表層,家庭冷漠的硬核。
除了校園暴力之外,還有反復提到的青少年吸食大麻問題,法律對未成年人的過度保護,父女之間的隔閡,內(nèi)容還挺豐富。幾乎都是固定機位長鏡頭,但還蠻有力的。
結(jié)尾簡單粗暴。
超級大虐片,比《狩獵》虐多了。也可能是我自己上學時也有被Bully的經(jīng)驗,感同身受的原因吧。還好電影不算長,不然真不知道怎么看完?;叵肷蠈W時那段經(jīng)歷,真是很大的陰影。這種說不出來的痛和討不回來的公道,在地球上還是絕跡吧。
戛納“一種關(guān)注”單元大獎,大景別長鏡頭高逼格,校園暴力題材,故事簡單虐心,有些段落看得確實很難受。前面狀態(tài)描寫感覺太冗長了,“露西亞離開后”,父親的尋仇段落簡單粗暴,卻直擊人心。另外,墨西哥好像沒那么臟亂差,學??瓷先ヒ埠兔绹畈欢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