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吉林鐵路局,曾經(jīng)為搶救一位使列車脫險而身負重傷的解放軍,將運載這名軍官的普通列車,改為特快列車,以最快速度直達目的地。電影《特快列車》就來自這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因為趕上以速度著稱的大躍進時代,它順應了當年新的影片樣式“紀錄性藝術片”。
★這部電影有非常清晰的修復版,也有人做過字幕,可以去B站看↓ 網(wǎng)址: //b23.tv/TIURil BV號(復制后打開B站搜索即可): BV1Gy4y1q7KT
以下截圖來自B站字幕版《特快列車》視頻(本人自制的)
開始介紹影片信息。
片名:特快列車 種類:彩色寬銀幕故事片 故事原型:1964年4月2日 吉林鐵路局五〇二次客車事件 片長:1小時24分鐘 攝制完成時間:1965年 出品方:長春電影制片廠 編?。亨嵏3?、趙心水 導演:趙心水 副導演:趙瑞起 攝影:王雷 特技設計:蔡光 特技攝影:孫輝 美術:史維鈞 歌詞:胡蘇 作曲:江巍 錄音:于開章 剪接:姚品秀 化妝:鄭寶森 制片:李萬甫 演奏、合唱:遼寧歌劇院、沈陽音樂學院、長影樂團 演奏及合唱指揮:尹升山、史建南 協(xié)助拍攝:吉林鐵路局 客運顧問:張廣成 插曲:《列車員之歌》《飛奔 時代列車》 主要演員表(角色名……演員名): 裴蘭英(五〇二客車列車長)……盧桂蘭 安晶敏(乘務組團支部書記)……隋桂鳳 韓曉芬(列車員)……盧廷蘭 艾如茜(列車員)……陳學潔 肖景春(列車員)……蘇劍鋒 列車員……于仲蓮 周德海(周師傅)……史可夫 運轉車長(田車長)……王春英 司機……黃延恩 副司機……榮振東 司爐(小劉)……溫祥林 餐車主任(李主任)……張沖霄 乘警……邵萬麟 韓政委(韓樸)王延盛 調(diào)度長(老杜)……崔超明 林營長……盛林中 醫(yī)生……賀小書 朝鮮族老農(nóng)民……馬陋夫 ?……………………………………
我來詳細劇透一下影片內(nèi)容。
1964年某天,吉林鐵路局通集分局的五〇二次普通客車的列車員們在派班室內(nèi)接受例行檢查,得知最近氣候變化無常。五〇二次客車的13名列車員都是年輕的姑娘,有剛升任列車長的裴蘭英,團支部書記安晶敏,剛上火車當了5天列車員的韓曉芬等;機車組里有鐵路職工老模范周德海,剛當火車司爐、有些害怕老模范的小劉,年輕的司機和副司機;此外,還有餐車主任老李、運轉車長老田等人。出發(fā)前,列車員姑娘們收到了一個大娘悄悄送來的13個紅蘋果。晚上七點零一分,五〇二正常發(fā)車,載著幾百名旅客向江城方向開去。這些旅客中有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團體,有朝鮮族老農(nóng)民,有大城市醫(yī)院的醫(yī)生,有去江城辦事、順便帶上同事孩子的女職工…… 在列車上,乘務員們熱心地為旅客們服務,氣氛非常融洽,裴蘭英和安晶敏研究決定把那13個蘋果送給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快到黑石谷站了,風沙越來越大,老周師傅警惕地提醒機車組成員們減速并注意觀察路況。此時,解放軍某部的林營長正沿著鐵軌去趕著坐五〇二,目睹了周圍樹木被大風刮倒橫臥在鐵路上,他馬上上前去搬斷木,幾次努力均無效果,于是扯下語錄本的紅色封套,罩在手電筒上發(fā)出示意停車的紅光,試圖警示即將開到這里的列車停車,不幸被坡上的碎石砸中頭部,暈倒過去。 深夜,在五〇二次列車即將開到障礙處時,林營長頑強地站起來,和巡道工一同成功警示叫停了五〇二,列車幸免于難,林營長終于支持不住、再次陷入昏迷。五〇二的乘務組成員及時清除了鐵軌上的障礙,并把林營長抬進軟席車廂做急救。乘坐列車的女醫(yī)生仔細檢查了林營長的病情,判斷其傷勢嚴重,是左邊顱骨粉碎骨折以及腦損傷,她向裴蘭英說明必須盡快將病人送到終點站江城動手術才有希望挽救,這使得列車搶點運行問題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經(jīng)過慎重考慮,乘務組決定向分局申請搶點運行、及時挽救林營長的生命。 但是,列車搶點運行將會造成沿線原定的幾十趟列車的運行全部被打亂,很可能導致鐵路嚴重堵塞、旅客和工礦企業(yè)等方面物資的周轉混亂,帶來為數(shù)不小的經(jīng)濟損失,但傷員也不能不搶救。為此,分局調(diào)度長老杜和調(diào)度員們在調(diào)度室里緊張地分析著路線安排的利弊。與此同時,五〇二客車上的乘務員和旅客們也在積極尋找可以暫時緩解林營長病情的冬眠靈,雖然大家積極拿出自己的藥品,但仍然一無所獲。五〇二再次申請搶點運行,老杜讓五〇二等候重要列車8369提前進單峰山站、為五〇二開辟搶點運行做準備;分局的韓政委也急忙趕到調(diào)度室,商討后決心要堅決搶救林營長,便迅速向吉林鐵路局報請五〇二次客車搶點運行的方案,同時呼叫沿線所有火車站、要求他們協(xié)助五〇二搶點運行。 得到韓政委大力支持的裴蘭英等人興奮地回到車上,可傷員的情況愈發(fā)嚴重。這時,安晶敏發(fā)現(xiàn)她先前扶進乘務員室的老大娘就有冬眠靈,大家興奮極了,馬上準備給傷員服藥,誰知林營長昏迷后牙關閉合太緊,無法服藥。正這時,老田帶來了吉林鐵路局同意搶點運行的命令,大家歡呼雀躍,機車組駕駛著五〇二快速向前駛去。火車逢站停車和再度啟動都是比較耗費時間的過程,列車上的旅客們和還在其他火車站候車的旅客們?yōu)榱私o五〇二搶點節(jié)約時間,紛紛想辦法。 傷員的病情惡化了,醫(yī)生認為列車應該在兩小時內(nèi)到達終點站才能搶救。裴蘭英向分局申請把五〇二改為特快列車,中途遇站不停,以線路允許的最高速度直達終點江城,坐過站的旅客到江城后再坐反向的五〇一列車返回自己的原定站點。很快,吉林鐵路局批準了這個申請,五〇二馬上開足馬力,直奔終點。可是,林營長的病情又進一步惡化了,需要副腎鹼注射液和氧氣袋,于是裴蘭英聯(lián)系線路剩下站點的站長馬上準備藥品,并在經(jīng)過他們車站時直接順手取藥。幾經(jīng)波折,兩個站點的職工靠跑步和騎馬送藥都沒趕上五〇二,好在鐵石山站趕在五〇二進站時把藥品及時準備好并送達了。就這樣,五〇二在吉林鐵路局、沿線各站各單位的職工和旅客的積極協(xié)助下,順利提前兩小時零七分到了終點站江城,為搶救林營長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一個月后,五〇二次客車的13名列車員們集體來到江城的醫(yī)院看望林營長。林營長和列車員們望著彼此,眼里都閃著感激的淚光。林營長誠摯地把13個紅蘋果送回給了13名列車員,它們是社會主義革命的紅色果實、是革命人民的階級情意的象征。 ?…………………………………… 關于電影《特快列車》的原型 以下內(nèi)容摘自《通化日報》2019年8月5日第A3版面的文章: 1964年4月2日,行駛于輯安(今集安)至通化間的502次旅客列車行至黃柏站時,部隊官兵匆匆用擔架送來一位身負重傷的軍官。隨行官兵介紹,受傷的軍官是副營長葉齊福,他在施工時被石頭砸傷頭部,生命垂危,戰(zhàn)友們要送他去解放軍第二〇六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六醫(yī)院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新華大街500號)搶救。可這趟車是逢站必停的慢車,從黃柏站到通化站途經(jīng)8個站,需要近3個小時。眼看葉副營長已經(jīng)奄奄一息,列車長王佩蘭焦慮萬分,她用車站調(diào)度電話向通化站報告,要求將列車改為直達通化的快車。接到報告后,通化鐵路分局經(jīng)過研究,向沿線各站和502次列車下達調(diào)度命令:為了搶救葉副營長的生命,502次列車臨時改為直達通化的快車,沿途各站客運業(yè)務一律停辦。經(jīng)過鐵路部門的努力,502次列車提前33分鐘到達通化站,葉副營長得救了,這是社會主義時代創(chuàng)造的人間奇跡。為此,沈陽軍區(qū)司令員陳錫聯(lián)、政委宋任窮向當時的吉林鐵路局送來錦旗,吉林鐵路局為沿線車站的工作人員和502次列車乘務人員各記大功一次。1965年,長影將這一故事搬上銀幕,攝制了紀錄故事片《特快列車》,引發(fā)了全國關注。 ?…………………………………… 我的評價 《特快列車》是中國鐵路題材電影最出色的經(jīng)典之一。本片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在拍攝《特快列車》前,演員們在吉林鐵路局的幫助下,在真實的吉林火車上體驗了一兩個月的鐵路職工生活。導演趙心水對采用多機位拍攝的堅持也為影片的鏡頭剪接增色不少。影片對我國60年代吉林鐵路局各部門職工如何保障鐵路運作狀況的表現(xiàn)相當真實和專業(yè)。全片沒有“酷炫”概念的沖突,僅僅以能否盡快運送一個傷勢嚴重的解放軍傷員到達終點站做手術作為中心和最大變量,推動故事前進,同時設置許多小伏筆,使得劇情節(jié)奏緊湊,高潮迭起,不僅思想水平高,觀賞性也強。一列普通客車如何在危機中改為特快列車,排除萬難,滿載著人民緊連的心,在東北鐵路上穿山越嶺地轟鳴疾馳,確實是一種精神享受。 總的來說,影片的故事真實、劇本扎實、表演樸實、多機位鏡頭剪接調(diào)度靈活、音樂靈動出色、場景和細節(jié)真實,不僅表現(xiàn)出了人民鐵路和鐵路職工的魅力,也充分展現(xiàn)出了前三十年社會主義公有制下的社會氛圍和勞動人民的風采,“在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這都是一部很優(yōu)秀的火車題材電影。
劇本扎實,結構嚴謹,時代感強烈。很多人看片子,嘲笑故事背景,其實貽笑大方。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語境,時過境遷,觀眾只能隔岸觀火,逆境品讀,抽絲剝繭,去蕪取精,方能領略不同作品的時間回響。個人把握不到藝術的要義,反而怪罪作品不純粹,未免吹毛求疵。
本作品在中國類型片中的地位,當屬于翹楚。沒有罪犯、吸血鬼、戰(zhàn)俘等等高概念的沖突設置,僅僅依靠病危的時間炸彈,推動故事前進。節(jié)奏緊湊,懸念迭起,處處不弱于同時期好萊塢的類型片制作水準。在60年代現(xiàn)實主義甚囂塵上的中國實屬難得。其影史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評價,殊為荒誕。創(chuàng)作者對于電影本體的把握專業(yè)而精準。以至于迄今,國內(nèi)還沒有火車題材的類型電影可超越此片。
冬眠靈是救命藥
優(yōu)點和槽點都很多。鐵路和機車部分,確實做得還算專業(yè),畢竟有吉林鐵路局的協(xié)助(現(xiàn)在早沒有該局了),看到23型綠皮和建設型蒸汽機車,還是挺激動的。搶點運行非常酷,為了一個拯救全車的階級兄弟。不足還是主旋律那一套,假大空,人物個個都是圣人,個別臺詞實在雷人。經(jīng)典語錄:這燈是機車上的眼睛,要把它擦得亮亮的,讓它照得遠遠的,可不能成了近視眼。
國產(chǎn)生死時速!遇到突發(fā)情況,老一輩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團結無私,,互相理解協(xié)作。這和當前舉國抗疫有很多相同處。3.5星。
原來那時候“定食”就已經(jīng)在中文里用了。意識形態(tài)本身是中性的和可塑的,“革命的人民風采新”,革命的工人階級又是革命人民中最先進者。認為“假大空”甚至被意識形態(tài)“洗腦”,不過是因為現(xiàn)在落后成了某種主流而已。用落后去嘲弄進步,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意識形態(tài)“洗腦”的結果呢?
12次列車,北京至沈陽。
3星半,演員形象臉譜化,肢體語言有夸張成分,但影片所傳遞出的時代精氣神和蓬勃向上感,在當下影片再也難以看到。
鐵路片,尚可。
內(nèi)容真實卻很可笑
為了一條命提前兩小時進站。。。這才是社會主義呀,要是現(xiàn)在的車也這么快就好啦??
一起看的時候我爸說 明顯是牡丹江到吉林那趟車嘛 小時候常坐 PS 這電影鋰最多的一句話是 只有在社會主義中國...... 最常出現(xiàn)的背景是貼滿各處的毛語錄
那個年代的人思想境界高得要哭出來了,不過也太做作了
年代特色電影…
劇本扎實,結構嚴謹,中國類型片典范。影史遺珠。
列車太漂亮啦
顆顆蘋果拳拳心,千里鵝毛情誼深,蘋果結實在園林,我們扎根在山村。
飽含階級情誼。發(fā)揚社會主義風格。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
看于懷舊劇場頻道。
一些鏡頭拍得漂亮極了(黃昏發(fā)車/騎馬競速)、一些又搖得非常抖。
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深切懷念(也越是痛恨那些狗X的精英權貴)。“同志”“階級情誼”聽上去多么遙遠,毛時代人民的團結、熱忱、奉獻精神多么令人感動,官僚主義當年被短暫壓制住又是多么不容易。
集體主義“優(yōu)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