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蓋·皮爾斯 Guy Pearce 飾)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學教授,擁有一位非常賢惠的妻子,無論是家庭生活還是事業(yè),艾文無疑都是周遭朋友們眼中的典范。可實際上,艾文是一個斯文敗類,他和手底下的很多女學生之間都有著糾纏不清的曖昧關系。 某日,一位名叫喬伊斯(奧德婭·拉什 Odeya Rush 飾)女生離奇死亡,她正是艾文的學生。喬伊斯的死很快就引起了警探馬羅伊(皮爾斯·布魯斯南 Pierce Brosnan 飾)的注意,隨著調查的深入,種種的線索都將嫌疑人的目標指向了艾文。雖然馬羅伊對艾文高度懷疑,但卻始終找不到可以給他定罪的確鑿證據(jù),與此同時,艾文的妻子亦知曉了丈夫的猥瑣勾當。
人到中年的男人,活的越來越累,潛臺詞就是活得越來越理性,面對很多“刺激”的事兒,大腦收集了足夠的經(jīng)驗,因為理性卻不會邁出那一步。影片中的哲學家,是個極致,面對“理性”和“欲望”不停的在大腦中纏斗,應該就是龍卷風級別的,深不見底,足以吞噬靈魂的旋渦吧!
生活經(jīng)驗里,記憶這東西會有選擇的強化和弱化,想忘記的忘記的就比較快,想不忘記的甚至會添油加醋的強化,甚至可以偏離“真相”。當這種記憶選擇性被增強時,“臆想”就很有可能混入記憶里。對個人來說,真相的邊界就模糊了,所謂說真話,也會變成“解釋”,影片男主角困境就在于此。就如同妻子總是帶著懷疑的眼光去看他,不一定有什么事實,燒掉的那封信也沒有事實,但兩個人之間的困擾卻真實存在了。
中年男人這種所謂“理性的困境”,其實在影片中幾個人物中都有體現(xiàn)。同為高學歷的教授,在男主角跟前,一邊用語言意淫著女學生,一邊用同樣的理性在控制自己,他和男主角的不同之處在于“說”了出來。警探的內(nèi)心也是有隱忍得,從他選擇“受害年輕女學生”的照片,到一些從他的眼里看到的社區(qū)對“受害人”的關心,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可以看出,警探內(nèi)心的困境在“事實”和“證據(jù)”在“理性”上的沖突,他因此而變得“憤怒”,不惜用套路想讓他的“嫌疑犯”自我暴露,但與此同時又表現(xiàn)出了中年男人特有的“理性”。從這一點上說,警探越深入調查,對男主角的“困境”越能理解,最終即便有些沮喪,即便有了男主角的“認罪錄音”,但也只能把這只“原地打轉”的小老鼠放掉。警探與男主角的不同在于,他有“憤怒”,并很理性的克制住了這種憤怒。
其實影片導演想說的,并不是“理性”多么可怕,而是怎樣來面對“理性的困境”。男主角的問題在于,他是個哲學教授,半生都在研究理性這東西,甚至到了近乎“宇宙級別”的高度,但他不懂,理性所產(chǎn)生的的困擾需要一個渠道宣泄出去。而不是自我壓抑到“即便知道怎樣做達到目的,卻一步也邁不出去”。
影片結尾的隱喻,男主角如同房間中的異類“小老鼠”,用最人道的方式被工具捕獲,被人類圈養(yǎng),并有可能被放歸自然,這算是個樂觀的結局。但影片拋出的那個悖論,怎樣去證明第一步的真實,依然對每個人是個懸而未決的答案。
最后描述下影片的表現(xiàn)手法,正如影片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讓觀眾越來越覺得男主角確實犯罪一樣,通覽全片,有很多畫面其實是一種誤導,那不過是男主角人生經(jīng)驗的一種臆想,他的可悲之處在于看到的聽到的,被一種強大的“精神活動”變成了記憶,而這些記憶,在沒邁出第一步時,就都是臆想。
需要確定的一點是,教授絕非大好人,也絕不只是具有性幻想的思維惡人。他是真的與女學生曖昧并發(fā)生過關系,但他不是變態(tài)殺手,至于死者女孩是否是他直接所殺,個人傾向于不是,但他是主導,間接導致了女孩墜崖。
但負罪感、責任感屢次使他大腦創(chuàng)造出一份“跟我沒關系”的假象,不只是案發(fā)這次,他之前所有勾搭女學生后他都想要悔改,所以給自己搭建的謊言壁壘最后連自己都信了,但壁壘無非也只是影片末尾的老鼠轉輪,自己則一直在漩渦中回旋,不會改變
最重要的暗示【火柴】
“7點鐘見”旅館火柴,5年前崇拜教授的女學生約他的見證。而且這不是簡單的“約嗎”,而是“7點見”早約好了,干柴烈火,決定去哪而已。他很大概率是去了,與女學生發(fā)生沖突,才會鬧的這么大,學校也沒臉說,自己也被逼搬家。至于沖突是因為性暴力還是決定悔改,不得所知,總之不會是完全冤枉了他。警探早就看透了,而且還讀過女兒每頁日記,可謂教授與少女這兩號人,雙重看穿。最后扔給他火柴,說他約不約女學生是神父的事,他不是第一個也絕不會是最后一個,這次人不是你殺的,但是下次讓他抓到證據(jù),他會牢牢不放。警探若真覺他無辜,劇本不會設計這段臺詞
---------------------------------------------------------------------------------------------------------------------------------------
暗示【戒酒會硬幣】
警探說人們會反復拿捏一個象征性物品 ,警示自己不再犯錯,其實自己玩轉硬幣 就是戒酒會的人,所以看到教授反復手中輪轉【火柴】,深有所感?;鸩窬褪墙淌谂酥谱约旱挠矌?。超市買老鼠夾后,雨天回車上凝視女售貨員,又拿捏火柴,反復抿嘴,表明自己要克制住。剛結賬時的幻想,該收手了,該按下自己的確定鍵了
---------------------------------------------------------------------------------------------------------------------------------------
暗示【學分】
影片前段與同事聊正點妹,男主說到和女學生曖昧就算不是為了學分有損職業(yè)道德,也影響到婚姻。這其實是伏筆:黑妹想約他,他說不喝咖啡,工作時間約;黑妹工作時間來了想關門,他說開著門吧;種種暗示后,黑妹提了一嘴,這學期要修18分呢,教授抬頭一笑,菊花一緊。然后話題說到“上學期”的事,終于還是關門了。雖然這解讀有點沒品,教授很可能不是那種“學分交易”類型的low人,但是劇本有這安排,就不會是無緣無故的口水詞,是暗示了教授“上學期”與黑妹覺不僅僅是曖昧關系而已
---------------------------------------------------------------------------------------------------------------------------------------
暗示【悖論】
講課時教授講到,“無法證明邁出過第一步,就無法證明走過房間”警探說無法證明你認識死者妹,也就無法證明你殺了她。雖然悖論本身邏輯正確,但就像同學說的,只是文字游戲,從一開始引證就錯了。教授根本就是認識死者妹。就像警探證明“這把椅子存在”最簡單的方式不是“論證”而是直接問:“啥椅子?”警探從不懷疑事實,只是一開始缺乏證據(jù)說明教授最初就認識死者妹 顯得之后這一切就像悖論
---------------------------------------------------------------------------------------------------------------------------------------
暗示【紙團】【片頭死者妹化妝招手】【死者妹林中跑掉】
教授曾經(jīng)去過湖邊,而且接女兒遲到整整40分鐘,湖邊停車在租船處還寫了一張紙,隨后握成團丟掉。死者妹很高興的招手迎接,這些鏡頭都不會是導演單純?yōu)榱搜谏w事實而騙人的。鏡頭是暗示,教授當然認識死者妹,但那天不知道是去赴約還是去悔罪,我偏向于他去是想悔改。教授腦海反復出現(xiàn)女孩林中奔跑的記憶碎片,其實冥冥之中與警探說的墜崖是一件事,他說推下湖去,其實是跌落懸崖。除了他大腦因黑妹而演繹出來的暴力親嘴,頭破血流等。如果全是他意淫的,那女孩跑步這鏡頭太先知了。推測如下(不太重要):教授那天本想寫個紙條給她,不知從何下筆,只寫了個署名就扔了,親口去跟她講,以后別見面了,女孩崩潰跑掉,他追,不聽,墜崖,嗝屁
---------------------------------------------------------------------------------------------------------------------------------------
暗示【黑妹與死者妹交替剪輯】
最后教授發(fā)泄黑妹再次被“i love u”激起,他可能想,就你還love? 別跟我提love! 看我不用控制欲人格日死你,差點結果了黑妹,黑妹頭撞出血跑了,教授反思,自己禽獸不如,不會林中死者妹也是自己暴力親嘴結果頭撞石頭死了吧?一段交叉剪輯,兩個女孩,教授已經(jīng)分不清誰是誰,還算內(nèi)心尚存一絲良知,去警局攤牌
---------------------------------------------------------------------------------------------------------------------------------------
暗示【捕鼠夾】【老鼠轉輪】【兔子】
看了很多精彩評論,說和平的捕鼠夾沒抓到老鼠,老鼠就是教授自己,喪失了被放生的機會;暴力的捕鼠夾卻害慘了女兒兔兔和妻子的手,象征自身的罪孽已污染了美滿的家庭和婚姻,說的很對,教授是被謊言充滿的人,明明自己失誤殺了兔子卻跟女兒一起貼尋兔啟示,就貼在尋人啟事旁邊,兩個都是因他而亡。跟妻女的關系已有隔閡,女兒差點不認爸。最后的老鼠轉輪象征自己永遠在謊言的壁壘中旋轉,但無法改變,也不想改變,沉醉在甜膩而迂腐的謊言和下流的幻想旋渦中,就是老鼠教授的本質
---------------------------------------------------------------------------------------------------------------------------------------
暗示【信】
最后的信是黑妹寫給老鼠教授的情書,他到底害沒害死林中女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就是跟學生偷情這號人,妻子早就知道了,所以說5年都沒信過他了;說早就不在乎他做過什么;說他的種種對自己的謊言究竟想證明什么;說之前裝傻顯得可愛,現(xiàn)在只是借口等等。對這次失蹤案 妻子冥冥中第六感,所以警察來找時 教授不配合, 她才那么反感;所以明明看到口紅,卻不告訴警探;所以結尾教授讓她讀信,她撕掉歸還,意思是,這還用讀嗎?我只想要以前的生活回來,我甚至愿意幫你做掩蓋。自己到底要不要改才重要好嗎?當然,教授選擇用警惕自己的【火柴】燒了【信】,又看了眼【老鼠轉輪】,明白自己是改不了了,默認了這個甜膩迂腐的謊言漩渦。
主要是看到男主才去看的這部片子,邦德退役之后的皮爾斯,再看他的影片就不多了,和之前的相比影片節(jié)奏較慢,男主可以進行記憶的刪除,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進行修改覆蓋,有些神奇的能力,劇情還算吸引人,有一些懸疑感,和影片名字相吻合,總體來看還不錯。兩位皮爾斯都還是很帥的。尤其是布魯斯南可以讓你有一種全新的感覺。
真相是
男主:我沒有殺死她,但她是因我而死,我很苦惱,在各種幫助下,我成功地意淫出一個殺她的故事,但我真正想做的,是完成了一次confession——向警方說出我殺死了她。
結論是
即使從客觀物證出發(fā),也只能得到真相的一部分
通俗來講就是
男女一旦扯上感情,那就是一堆事兒。沒有愛人的時候,好好的去愛一個別人;有了愛人的時候,就不要和別人愛來愛去的。
詳見:
如何評價電影《真相漩渦》? - FUKUI化學工學研究室的回答 - 知乎 //www.zhihu.com/question/271561805/answer/365945156
大學教授埃文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不過,埃文私下里和自己的女學生保持不正當關系。幾年前曾經(jīng)因為一起相關事件,埃文和全家不得不搬家。
埃文的學生喬伊斯離奇失蹤,警探馬洛伊負責調查這起案件。由于喬伊斯的尸體始終沒有找到,馬洛伊只能根據(jù)相關線索查找嫌疑人。埃文隱瞞了認識喬伊斯并且開車載過喬伊斯的情況。馬洛伊找來找去,發(fā)現(xiàn)各種線索都指向了埃文。埃文也在調查中逐漸露出了馬腳,他的妻子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與案件有關的線索,比如口紅,埃文有符合作案的時間。夫妻二人婚姻關系再次亮起紅燈。
馬洛伊準備將埃文繩之以法,奈何苦于沒有證據(jù)。就在此時,失蹤女孩喬伊斯的尸體在水中被打撈了上來。通過法醫(yī)驗尸顯示,喬伊斯死于墜崖,并非刻意謀殺。此時,埃文向馬洛伊坦白了自己殺害喬伊斯的經(jīng)過。埃文時而處在真實世界中,時而處于自己的幻想中。
故事就此結束。
那些和男主一樣有著外表斯文優(yōu)雅,內(nèi)心渴望激情,對異性幻想,糾結于出不出軌的中年男人和女人都值得一看。
成人社會的常態(tài),影片屬套路之作。對人性的探討,觀影中時有時無,其實這就是日常,就怕你稍不留神落入圈套。
片刻溫柔和冒險的快感,總會在彼此猜忌中徘徊猶豫,一旦被某一個突發(fā)事件戳破,就變成深淵版無法預測的后果。最終也許是你知我知,也許如多米諾骨牌全面坍塌。
今天,也許你還毫不在意,其實生活的每一步都在請君入甕。
從一開始就集中描述主人公,實際上根本沒有懸疑感。就算利用主角的語言哲學教授身份拋出了很多故弄玄虛的理論,這仍然是一個讓人能一眼看穿的人物。能夠引進上映又令人猜測可能是爆款反轉那種類型,然而也不是。
2022.1.10 0:52
再續(xù)《記憶碎片》,拍得溫吞水了點,其實是部野心之作。那只小老鼠對應男主——較貴的捕鼠器沒有逮住,也就沒了放回田野的機會(寓意失去自由);較殘忍的那款弄死了女兒的兔兔、傷到了妻子的手(寓意受害的女孩們、受傷的家庭);最后在籠中跑輪上困頓不前(寓意陷入旋渦、周而復始)。
有些人說無聊、但我倒是覺得很精彩。特別是皮爾斯布魯斯南和蓋皮爾斯兩個喜歡的主演在、可以說一口氣看到了最后,而且真真假假靠觀眾自己解讀也是很有意思。雖然沒有完全看懂每個細節(jié),但結尾那個一直轉圈的老鼠就告訴我們男主人公以后還是會再犯老毛病的...
#劇透#雙皮爾斯對戲,害人妄想癥?Guy Pearce延續(xù)了《記憶碎片》的失憶和記憶混亂。男主真渣男!不過,誰不想和蓋叔來一發(fā)呢???!Minnie Driver長得有點像Noomi Rapace。想知道老鼠夾設置的寓意是什么。
還算不錯,有些味道,可以思考的故事,值7分
認知與真實之間的鴻溝??膳碌牟皇侵e言,而是用虛飾的記憶去說服自己,直到迷失,傷害身邊親友
蓋皮和布皮應當互換角色演繹就很好了,布魯斯南下部可以接拍肯德基爺爺了
因為演員的神演技掩蓋了劇情的弱智,不去深究的話其實還算好看的懸疑片。
《真》不缺乏電影感,但直到結尾"自首"及之后,剪輯師才真正"上線",此前作為不同內(nèi)容之間的連接(影像或聲音)皆視為無視電影語言的突兀,例如開頭尷尬的閃回?即使有"倉鼠籠"結構作為遮掩,它最多仍然僅值3顆星,僅能"尚可",它該感謝《雙峰》,由于其利用第一季最不重要的一環(huán)撐起全片。
這里的人都是瘋子
所以呢,這一切都是主人公幻想出來的,還是說這是一個高智商罪犯,逃出生天了
別管評分,挺好看的,光看在線陣容都值得電影院一趟,這陣容真的無法拒絕,我覺得還挺性感的,特別適合在深夜場看,片尾字幕好老式
今天看完明天大概就會忘了啥劇情
佳片。導演一直在誘導觀眾往嫌疑人上靠,但劇情始終沒給出一個真切的回憶鏡頭或確切證據(jù)?!捌珗?zhí)地憑直覺靠猜想”。什么是存在?偵探說尸體上沒有抓痕,沒有性侵和打斗的痕跡。至于男主角,普通人都有色欲幻想,但連自己都搞不清,就的確有病了,而且偵探慎重起見應當找個心理醫(yī)生給他看看,因為下次…
有意思,主人公是個可疑的故事講述者,而且越到后面越可疑,以至于你分不太清他的回憶究竟是回憶還是他的想象;這有點像小說的寫法。可能也因為這個,看完全片,大多數(shù)觀眾會有些生氣,感到被愚弄了。我倒覺得挺有意思。而且,編劇給教授的妻子寫了很棒的臺詞,在審視婚姻本質這個層面,也有可讀性。
視頻教程:如何逼瘋一個哲學教授
真正危險的不是分不清真幻的大腦,而是無法自制的毀滅本能。
似是而非的答案,閱讀原著應該會更清晰明了一些
什么是準確的?人的記憶?其實人的記憶是最不準確的。我們總是試圖告訴自己什么是真的,久而久之,我們就相信自己告訴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