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囧界彪悍大先輩Mel Brooks
雖然很后知后覺 不過還是得純感慨下..
單純看他的電影會很難忍受(糊涂偵探應(yīng)該除外), 因為他的作品基本上全是以某部或某類型電影作品為藍本的惡搞之作,雖然有些年頭但還是很有同人風味的CULT.也就是說對原作的了解程度和從他的電影中獲得的樂趣是成正比的.
此外,油菜的梅導(dǎo)的彪悍之處更在于沒有其不敢碰的作品. (看介紹知道的,還有很多沒機會看到)梅導(dǎo)的作品幾乎全是自己的本子,典型的影迷型導(dǎo)演那.
另外老爺子還是個全才..托尼獎、艾美獎、格萊美獎和奧斯卡獎是對他在各領(lǐng)域能力的證明.
雖然純惡搞的作品在藝術(shù)上不會有很高的評價,但老爺子惡搞到底的精神則是最難得的.
P.S. 星戰(zhàn)歪傳的翻譯很贊,"必勝客""瓦斯""葛優(yōu)"....
2 ) 這是一種簡單的小快樂
今晚無聊時趕上STARMOVIE頻道播放“太空炸彈”,看得津津有味,這部上映于1987年的純搞笑片創(chuàng)作思路是為了惡搞星戰(zhàn),當然也順帶惡搞了當時流行的美國文化,例如政治丑聞,拜金女,好萊塢,必勝客等,充滿了80年代的懷舊氛圍,很適合我等中年大叔的口味。
既然是純粹為了搞笑,那么劇情人物表演臺詞都是無比歡樂的,當?shù)笮U公主逃婚遇到山寨王子,一段英雄救美的戲碼自然展開,俊男美女配以蹩腳同伴和無厘頭反派,一頓味道不錯的科幻喜劇快餐就此誕生,雖然影片的思想境界相當?shù)退?,但不得不承認:哥么就喜歡俗的!
3 ) 惡搞
好玩的東西,才有惡搞的搞頭。
感興趣的東西,才有惡搞的念頭。
所以同志們,惡搞是可愛的。
公主要嫁的是“睡王子”,救美的英雄最后被確認是出生皇室,才能去娶公主,真是保守的編劇。
公主的發(fā)型,精典的,兩耳旁的髻,原來是假的,是一副耳機。
可惜沒把小矮機器人r2d2惡搞進去。
"May the farce be with you."
51分鐘,棄。小小搞笑,挺可愛的片子。用實況直播的同步電影來偵察公主行蹤太搞笑了。公主的逃亡裙很美麗!公主兩邊的頭發(fā)和發(fā)飾是耳機。惡心巴拉的必勝客。會瓦斯氣功的嗶嗶嗶亂叫的很可愛的小矮人們葛優(yōu)族人。孤星帥得不像樣!
對我這樣從沒看全一集星戰(zhàn)的偽影迷來說。。。喜感甚過一切。
哈哈哈太歡樂了,黑武士大人的帽子被惡搞了不下七次。結(jié)尾還惡搞了一下異形和人猿星球,約翰赫特也露了個臉,要不是看這個片子差點就忘了異形第一部里也有他呢。
第一次看Daphne Zuniga演電影。公主真討厭,不是我喜歡的類型。男子偶遇神秘外星人,學了一套奇怪的神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3012256惡搞版星球大戰(zhà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J411t7q9
星戰(zhàn)之外,異形,一夜風流,人猿星球…… Pizza the hut太惡心了。
影片雖然對“星戰(zhàn)系列”加以調(diào)侃戲虐、有種種不敬言論和舉動,卻從很多側(cè)面反映了星戰(zhàn)文化在美國的深廣影響以及《星球大戰(zhàn)》系列的不可超越性。
炮彈族那部分還有點意思。
在物理課上看的??超惡搞??第一次覺得美國人也這么會吐槽?。#?/p>
大部分很扯,不過偶有亮點...
各種惡搞,形式統(tǒng)一并且靈巧,雖然不是每一個地方都好笑,但是仍然佩服其思路。
merchandise完全就是惡搞啊,老頭太逗了
嘲弄星戰(zhàn)之余也不忘戲耍人猿星球!~
這片子在87年那會兒應(yīng)該挺搞的,但放現(xiàn)在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故事劇情沒什么奇特有趣的想法,一些小細節(jié)好湊合,對選取對象的惡整也很客氣,也就異形那段還不錯,JOHN爺?shù)某鲅莺荏@喜,炮彈族有點太2了,比爾叔叔那時候可真年輕真帥氣,尤其是那對眼睛,知道如何放電如何演戲!
ludicrous speed~plain yogurt~megamaid, oh yeah
完全kuso??!結(jié)合SW、ST、Alien,公主王子童話進行惡搞。Mel Brooks吐槽在點。
開頭的字幕很搞怪。
老梅可愛 惡搞了7080s的大熱門。johnhurt最紅。alien哈哈哈?,F(xiàn)在很難看大片這樣的了。吸塵器超級厲害。光劍是丁丁
非常有趣地,哈哈,黑武士有那么那么大的一個頭,特可愛
(7.5/10)梅爾·布魯克斯淡出我們的視野之后,現(xiàn)在就只有樂高大電影還能戲仿似地拍一拍這種題材,版權(quán)和天賦的原因可能都有。一個嚴肅點的思考角度是,本片與星球大戰(zhàn)、超人、異形、人猿星球、2001太空漫游等應(yīng)當算作兩種東西,后面那些是浸入流行文化中的素材,雖然二者的載體都是膠片、都被一般地認為叫做電影。最大亮點真的是約翰·赫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