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明星的誕生》講述的是一個過氣的明星幫助一個有著明星夢的年輕女孩實現(xiàn)夢想的故事。
你應(yīng)該記得張國榮,因為他死在一個流行節(jié)日,你可能已經(jīng)忘了陳百強,或者并不認識盧凱彤。他們自殺的消息從前刊登在報紙的娛樂版,現(xiàn)在則夾雜在每日新聞推送,你讀到太多次了,最后只是看看標題,不會再點開鏈接了。
我們也有一些類似的故事,王菲和竇唯曾經(jīng)是一段佳話,周杰倫與憲哥從前的師徒之恩,頂?shù)米罡叩哪瞧霸u說,要了解美國才可以看懂電影,真的是那樣嗎,熠熠星光下,應(yīng)該也沒什么新鮮事吧。
《A Star Is Born》并不是一個愛情電影,音樂雖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卻足夠詮釋影片主題,魏如萱唱過一首歌,歌詞里寫:“我以為騎摩托車旅行就能變英雄,以為寫首好歌走路就能抬起頭”,和男主反復(fù)吟唱的,“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It takes a lot to change a man,Hell, it takes a lot to try”,都寫出了歌手的無奈,或者放大一點說,人性的無奈。
電影并非沒有缺點,主線散漫,敘事不力,但如果你記得那些需要使用was去修飾的姓名,偶爾會緬懷那些變成了黑白的照片,你也許就會情不自禁的原諒它。
嗯,也許,你并不會。
有時候我們對愛,對生活,和這個生命,都已盡力。
A Star is Born,and A Star is Fading for good.
整個電影里,Bradley Cooper 飾演的 Jackson Maine似乎一直都是醉醺醺的,鏡頭搖搖晃晃,他對著周圍的人輕聲細語而又無限溫和,像極了每一個曾經(jīng)用喝酒逃避的我們,酒精上頭,煩惱都忘記了,飄飄欲仙,以至于可以暫時寬容這個世界,而變得無比溫柔起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酒精也是一種拯救,營造一個小小的庇護所,讓Jackson逃離生活中的無盡黑暗。
然而,當Jackson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吞噬著他,直到他再也看不到一絲光亮。
在他墜落之前,他也曾經(jīng)努力過,他試圖去愛人,也被人深愛,試圖為自己的荒唐道歉,試圖為所愛之人改變,試圖堅強,試圖勇敢,但故事的最后,所有的試圖都變成了徒勞。
Lady Gaga飾演的Ally已經(jīng)盡力,沒有更多能做的了,她深愛她的Jackson,盡管知道Jack酗酒卻還是一次次的為他收拾爛攤子,嘴上警告著卻還是義無反顧的嫁給了他,而后來做出了成就Jack卻令她當眾出丑,即使這樣也不放棄他,積極鼓勵他去戒酒,甚至不惜賭上自己好不容易闖出來的事業(yè)。
但殘酷的是,所有這一切,卻還是無法逆轉(zhuǎn)Jackson的死亡。Jackson喝醉了酒說出了很傷人的話,在Ally夢寐以求的閃光時刻讓她十分難堪,有時候任性的肆意妄為,仿佛全天下都要圍著他轉(zhuǎn),完完全全就是讓人厭倦的酒鬼。但最后,在他生命終結(jié)的一刻,我們還是為他感到無比的惋惜。
這種惋惜不是來自于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種善良,而是因為我們知道Jackson已經(jīng)盡力,幼年的嚴重缺愛而沒有安全感,中年作為音樂家卻逐漸喪失聽力,唯一的解藥酒精卻給周圍的人不斷帶來麻煩,到了這一刻,他生命的光亮全都走到了盡頭,結(jié)束生命的決定甚至看上去也不那么不合情理。人們可以輕易的譴責他要靠酒精和藥品來逃避現(xiàn)實,但勇于對抗生活的斗士值得我們的贊揚不意味著不那么堅強的人需要被人們看低,畢竟我們都不足夠了解他人面對的困難。
我們總為一些人的逝去感到遺憾,如果是親近的人我們更遺憾在他們離開之前沒有更多的關(guān)愛他們,讓他們擁有活下去的希望,但有時候自我了斷是不可逆的,就像片中的Ally,她做了一切,寬容又小心翼翼的愛著Jack,但即使這樣也是不夠的,這一點點的光,也不過盡數(shù)被Jack身后的黑洞吸收,而Jack再也無法看到,就算看到,也不足以將他拉出泥潭。
對于旁觀者來說,也許很難理解真的需要解脫的人,但是我們能做的,還是像Ally一樣,盡力去愛,當我們的愛也無法拯救他們的時候,就永遠的記著他們的好,也不要過多的自責和責怪他們。雖然在解脫的那一刻,他們已經(jīng)感受不到和這個世界的聯(lián)系,但是他們會記得自己曾經(jīng)被愛,讓人被愛,并且經(jīng)過,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也能體面的告別。
這個電影據(jù)說是美國的熱門IP,隔幾年就要改編拍攝一番,其實,與其說它是《一個明星的誕生》還不如說它是《一個愛的誕生》。
亞洲文化里,沒有真實的愛,夫妻之間的愛被看做是財產(chǎn)、是占有、是來歷不明的東西。
其實愛的來歷很明確,它是一種獨立的欣賞與完善。過氣明星Jackson Maine在酒吧里遇見Ally,由起初的欣賞,到一步一步的完善對方和接受對方對自己的完善。
很多人把墜入情網(wǎng)當做是愛,其實那只是愛的一種幻覺而已。有一句心理學上的名言: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xiàn)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
顯然,Ally得到了完善,獲得了愛的力量。愛情會讓人自視甚高,讓人敢于挑戰(zhàn)自己,敢于自我完善。
可是電影的悲喜劇里,Jackson Maine沒能突破自己的桎梏,打破自我的界限,他以一種成全對方的方式離開了Ally,所以電影里傳遞出來的不是俗套的歌舞劇、音樂劇,而是愛情劇里對愛抽絲剝繭的細致探討。
愛的不離不棄,不關(guān)乎貞操和占有,它的本質(zhì)是互相完善對方的成熟吸引,脫離了這個意義上的愛,也許它并不是真正的愛。
首發(fā)于公眾號“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探長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這部片子北美一上映,口碑直接爆炸(IMDb8.2)。
爛番茄有超過400家媒體評價,仍保持90%的高新鮮度。
在苛刻的Metascore,媒體和觀眾分別是88/100和8.7/10,可見也是一致的高評價。
探長被清一色的好評給驚呆了:
“著名的演員加上著名的故事,這部電影卻讓人覺得新穎又驚奇?!?/span> @John Hanlon
“翻拍電影就該這么拍。它講的是個老故事,但找到了一個不同且新穎的敘事角度?!?/span> @Sebastian Zavala Kahn
“我真的很喜歡這部電影,Lady Gaga,庫珀,Elliot等人的表演太精彩。盡管故事很老套,但觀影很愉快?!?/span> @Robert Roten
探長刷了他們的短評,大家都在重復(fù)三句話:
這部是最棒的翻拍!
布萊德利·庫珀的導(dǎo)演處女作牛逼!
Lady Gaga演技很棒,歌超好聽!
從這三句話就能看出,片子本身就充滿看點。
《一個明星的誕生》講述的是一個被翻拍過多次的老故事。
自1937年以來,在81年里,這個故事已被翻拍4次。
每一部的套路都是一樣的:一個普通女孩,遇到一個男性巨星,兩人相愛,女孩成為明星,而那個巨星逐漸隕落。
這一次,影片的陣容更加吸引人。
男主是型男布萊德利·庫珀,導(dǎo)演也是他(《宿醉》《烏云背后的幸福線》《銀河護衛(wèi)隊》)。
女主是歌星Lady Gaga(《美國恐怖故事》第五季第六季)。
Lady Gaga飾演喜歡唱歌的飯店服務(wù)生。
庫珀飾演屌炸天的搖滾歌星。
現(xiàn)實中,Gaga是著名的歌手,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在電影中當主角。
庫珀是著名的演員,這是他第一次當導(dǎo)演。
在這個俗套的故事里,兩個來自不同領(lǐng)域的國際巨星產(chǎn)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yīng)。
他倆就像一對跨專業(yè)考研的情侶,最后被同一所學校錄取。
Lady Gaga叱咤歌壇多年,她以性感和另類著稱,每次的造型都能把攝影師辣到眼瞎。
而在影片中,她完全脫下歌后的妝容,素顏上陣。
我們終于看到一個國際巨星平凡和卑微的樣子。
講真,探長都被她在片中的素人形象給驚到了(原來Gaga長這樣)。
如此樸素,如此純真,而且演繹得非常自然。
單說她第一次登臺的這場戲,在她的眼神中,那種內(nèi)心的不安、猶豫、激動與掙扎都看得一清二楚:
而且,Gaga除了素顏上陣,還破天荒的第一次在電影中全裸出境。
她自己都說,自己從來都沒有為一部電影付出這么多。
她做這些,都是因為相信庫珀。
而布萊德利·庫珀就更厲害了。
2016年,他受邀到洛杉磯參加一個癌癥慈善演唱會,舞臺上一個唱《La Vie En Rose》的女歌手吸引住了他。
他抬頭一看,那個歌手正是前來表演的Gaga,庫珀立刻決定女主就是她(兩人現(xiàn)實中的相遇被改編進電影里)。
第二天,他就出現(xiàn)在Gaga加州馬里布的豪宅門前。
Gaga給他熱了熱冰箱里剩的意面,聽了他的想法,然后問他:這部電影里你是搖滾歌星啊,那你有唱歌的經(jīng)驗嗎?
庫珀說,沒有,但我會彈“空氣吉他”(就是跟著音樂瞎比劃,不吹不黑,這個探長都會)。
庫珀是認真的,他和Gaga都不喜歡擺動作對口型。
于是,他跟著美國的鄉(xiāng)村音樂大神威利·納爾遜(Willie Nelson)的兒子學習生活了整整一年。
12個月后,他從一個音樂白癡,變成一個可以熟練演奏鋼琴和吉他的音樂高手。
電影中的每一首歌,每一次的吉他演奏都由他親自完成。
不僅如此,他還請來教練進行聲線訓練。
幾個月后,他壓低聲音,變換聲線,一張口,整個劇組的人都想喊“Oh,My God”。
探長的小伙伴看完后也跑過來說,庫珀的聲音性感到能催卵。
而且為了追求“現(xiàn)場感”,片中的演唱會段落都是在真實的演唱會中實拍。
在格拉斯伯頓利音樂節(jié)上(Glastonbury Festival),庫珀登臺演唱了8分鐘。
一個傾注了演技的性感歌后,一個認真導(dǎo)演又努力唱歌的演員。
兩人在大銀幕一合體,就炸了另一邊的北半球。
片中不僅兩人演技hold住全場,里面的原創(chuàng)歌曲更好聽到爆!
原聲帶一上架,直接破了Billboard上保持了11年的紀錄(2007年《歌舞青春2》創(chuàng)下)。
空降三連冠!
Lady Gaga也成為自2010年以來第一個5連冠的女歌手。
不信感受下這首《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Lady Gaga獨唱,旋律優(yōu)美,畫面感強又感情充沛,好聽到哭:
When the sun goes down And the band won't play I'll 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
經(jīng)過12個月努力的庫珀絕對靠實力征服觀眾。
開頭他抱著吉他一開口,立馬搖滾歌星附體。
但最讓人折服的不是他速成的技術(shù),也不是外表和形象,而是他的聲音。
聲音好聽的人有很多,但真正打動人的歌曲是可以傳遞感受和情緒,可以訴說一個動人的故事。
庫珀就是這樣。
Gaga說:“庫珀唱得發(fā)自肺腑,他是在用靈魂唱歌”(He sings from his guts, he sings from his soul)。
而媒體對庫珀的評價更言簡意賅:一個明星誕生了。
但作為一部電影,僅僅歌好聽是遠遠不夠的。
《一個明星的誕生》能夠獲得如此高的評價,還在于庫珀給了故事新的生命力。
在經(jīng)典的“明星誕生”的基礎(chǔ)上,他加入了好萊塢造星的內(nèi)幕。
我們先看經(jīng)典套路。
這個故事生命力如此頑強,是因為它足夠俗套,足夠簡單。
Gaga飾演的Ally是個餐館服務(wù)生,她的聲音確實好聽,但在蕓蕓眾生中她再普通不過。
有能力有夢想的人有千千萬,但真正實現(xiàn)夢想、出人頭地的寥寥無幾。
幾十年過去,這個內(nèi)核依舊現(xiàn)實而殘酷。
庫珀繼承了這個內(nèi)核,他讓這個故事更加現(xiàn)代,也更有說服力。
影片中加入了男主的過往,他父親在60多歲才生下他,年幼喪父讓他從小就缺愛。
這給他嚴重酗酒足夠的理由,毒品的侵蝕和越來越嚴重的耳疾也注定了他事業(yè)的下滑。
庫珀飾演的Jack在同性酒吧遇到了Ally,兩人墜入愛河。
Jack給了這個女孩登臺的機會,幸運的Ally冉冉升起,走下坡路的Jack逐漸被人們忘記。
這是幾版翻拍都采用的套路。
但庫珀這一版,還體現(xiàn)了Ally成名前后的變化,這也是他新加入的內(nèi)核。
片子前半程,Jack和Ally相遇,灰姑娘遇到王子,土豪找到真愛,純粹的愛情讓兩個人迸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他們一起寫歌,一起登臺演唱,愛情甜蜜,歌也好聽。
這一段是全片最高光的時刻。
Ally出名后,好萊塢的經(jīng)紀人找到她。
然后,一切都變了。
考慮到Jack酗酒等問題的不良影響,Ally不再和他一起同臺演出。
更重要的是,Ally變了。
開始Jack鼓勵A(yù)lly不用管別人的眼光,做真實的自己。
她頂著被人吐槽的大鼻子登上舞臺,觀眾也為她喝彩。
后來經(jīng)紀人為了迎合主流審美,讓Ally換發(fā)型,換發(fā)色。
她完全被包裝,變成一個“觀眾會喜歡”的明星。
Ally和一群伴舞站在臺上,和其他女歌手沒什么兩樣。
她唱的歌更簡單,更朗朗上口,但比起之前兩人創(chuàng)作的歌曲卻沒了靈氣,顯得浮夸而空洞。
最后就連深愛Ally的Jack也忍不住說:現(xiàn)在的你真丑。
在天臺,Jack掏心掏肺的告訴Ally搞創(chuàng)作要用靈魂,否則站不住腳。
但最后站不住腳的,卻是Jack。
而Ally的歌,由注入靈魂的“作品”變成流水線上的“商品”。
歌是浮夸,是空洞,但賣得好到勢不可擋。
Ally成為最耀眼的明星,Jack在黑暗中隕落,但真正隕落的,是一種精神,一個時代。
Ally站在格萊美獎臺萬眾矚目,Jack倒在右邊的臺階上無人問津
在當代投機資本和流量的運作下,造出來是話題,是明星,抹殺的是能力,是個性。
電影名叫《一個明星的誕生》,其實是《一個明星的隕落》。
但可惜的是片子后來在傳統(tǒng)內(nèi)核和新內(nèi)核中掙扎,剪輯和重點都失去方向。
后半程顯得游離和混亂,這也是許多觀眾不買賬的原因。
但話說回來,這畢竟是布萊德利·庫珀的導(dǎo)演處女作。
而且是挑戰(zhàn)俗套的故事,能拍出新意,創(chuàng)作出slay全場的原創(chuàng)歌曲已經(jīng)值得肯定。
81年,不變的故事,4版改編,循環(huán)上演的故事就像是現(xiàn)實中的人世繁華和滄桑沉浮。
喧嘩的誕生總伴隨著靜默的毀滅。
在這個看重票房和流量的快消費時代,還有多少人愿意踏實用心地創(chuàng)造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還有多少人愿意為此付出等待?
也許就像《Maybe it's time》中唱的那樣:
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 也許是時候讓舊的事物消亡了 Nobody knows what awaits for the dead 沒人知道等待亡者的是什么 Some folks just believe in the things they've heard 有些人只相信他們聽到的 In the thing they read 只相信他們讀到的 Nobody knows what awaits for the dead 沒人知道等待亡者的是什么 I'm glad I can't go back to where I came from 我很高興我無法回到我開始的地方 I'm glad those days are gone, gone for good 我很高興那些日子一去不復(fù)返 But if I could take spirits from my past and bring'em here 但如果我能把過去的靈魂帶回來 You know I would, you know I would…… 你知道我會帶來,你知道我會的……
文/探長
(更多原創(chuàng)影評,微信搜索ttyingtan,后臺回復(fù)片名,一起來看片兒~)
這IP或許大家很陌生,但是對于美國人來說這是一部跨越幾代人的熱門傳奇故事,它就是《一個明星的誕生》。
《一個明星的誕生》是華納的珍寶之一,早在1937年,就已經(jīng)有了第一代作品,到了1954年出了第二代,1976年第三代,到今年是第四代。
最新這部《一個明星的誕生》可謂命運多舛,曾經(jīng)華納想要投入巨資去打造這部電影,當時想要找克林特斯特伍德導(dǎo)演,因為影片的敘事結(jié)構(gòu)有些西部片悲劇的內(nèi)核,不過最后找來的是布萊德利.庫泊做導(dǎo)演。
而男主最初考慮過湯姆.克魯斯,克里斯汀貝爾,小李等超一線好萊塢巨星來演,最后還是被布萊德利.庫泊拿下男主,女主則想找碧昂絲,雖然沒談成,但卻談成了同樣知名度很高的LADY GAGA。當然LADY GAGA也不負眾望,她的演出和演唱,則成為了這部電影唯一值得沖擊奧斯卡的保證。
前兩代的《一個明星的誕生》,把故事背景放在好萊塢,講述如何挖掘影視明星的造星過程,后兩代作品,則放在了如何挖掘有音樂天賦的歌唱家。
每一部的《一個明星的誕生》,都引起當時人們關(guān)注的目光,因為影片中造星的故事,一定是會請到當時最閃耀的明星去演繹這部電影。
《一個明星的誕生》主線劇情很直白,男主杰克是鄉(xiāng)村搖滾當紅卻日漸衰落的歌手,有藥癮和酗酒的陋習,在演唱時候長期不戴耳塞導(dǎo)致聽力受損,而且性格偏執(zhí),但沒關(guān)系,誰叫他是孤獨的藝術(shù)家呢。
杰克音樂事業(yè)如此成功但卻郁郁寡歡,某日杰克去一小酒吧酗酒,意外發(fā)現(xiàn)了一位很有音樂天賦的女歌手艾利,兩人一見鐘情暢談一晚上音樂,還同時即興創(chuàng)作了一首歌。
杰克立刻邀約艾利參加自己下一場演唱會嘉賓,之后兩人不斷在音樂上互相激勵,艾利也因此有了更多成名機會,一發(fā)不可收拾,紅起來比杰克十倍都不止,還提名并獲得了格萊美獎。
而杰克則在音樂事業(yè)上急轉(zhuǎn)直下,兩人最初和最后音樂地位都很懸殊,但懸殊的地位正好相反。最終,音樂和愛情化解了兩人的歡喜與悲痛,也成就或湮滅了這對戀人。
目前《一個明星的誕生》在西方國家口碑可以用炸裂來形容,看過都說好,有因為音樂贊揚的,有因為故事感動的,更多的是因為LADY GAGA的出演而爆打滿分的。
但影片再一次上演了文化審美隔離,就像《黑豹》一樣,美國和西方國家個個給好評,到了國內(nèi)卻覺得片子一般般?!兑粋€明星的誕生》一樣存在著文化審美隔離問題。
其實這很好理解,影片時長有135分鐘,在這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時間內(nèi),第一次拿起導(dǎo)筒的布萊德利.庫泊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影片第二幕的時候電影敘事主線有些失去方向,劇情推進有些無聊。
但影片造成中西審美誤差的,終其原因還是在于《一個明星的誕生》就是拍給美國人看的,說的是美國音樂界的事,談的是美國人心中的情。
影片里面的歌曲,人物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不對美國音樂文化的藝人困境有所了解,或者不對美國娛樂圈殘酷的優(yōu)勝劣汰有所了解,是很難對片中作男主的設(shè)定,還有女主堅持做自己的姿態(tài)所動容的。
《一個明星的誕生》入圍奧斯卡應(yīng)該不成問題,而奧斯卡說白了就是頒獎給美國的電影而不是世界的,所以說如果覺得《一個明星的誕生》是爛片的人,或許你們還沒有看到電影的多元和其中的味道。
——開始劇透了——
影片主要分為三段,從艾利角度出發(fā),就是艾利成名前,艾利成名過程,艾利成名以后。
從杰克的視角出發(fā),則是杰克正當紅,杰克日漸風下,杰克一闋不振。
兩人在最好的時候相遇,杰克需要找到音樂創(chuàng)新的突破口,艾利渴望有自己音樂夢想的一片天。所以在他們相識的時候,他們相愛相知,在音樂的12個音符中陶醉。
這樣我想到了《愛樂之城》,雖然故事和背景都不一樣,但《愛樂之城》里的男女主角,同樣是在兩人最需要溫暖的時候擁抱在了一起,互相鼓勵彼此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最后兩人卻因為各自事業(yè)上的成敗,以及現(xiàn)實和夢想之間的掙扎和妥協(xié),讓原本相愛并一直深愛的兩人,卻終究沒能有圓滿的結(jié)局。
我承認在看《一個明星誕生》的時候覺得杰克有點作,明明兩人相愛,杰克親手捧紅了艾利,并取得美人歸,但杰克卻要一次次不成熟的無理取鬧,傷害艾利和艾利的事業(yè),傷害身邊一直照顧他的哥哥(也是他的經(jīng)紀人),讓人看了覺得有些不可理喻。
但其實杰克的心路歷程,影射的是整個美國界老派歌手在現(xiàn)代音樂環(huán)境的無奈和嘆息。
其中影片一開始就表達了這個意思,在杰克和艾利在酒吧的時候,杰克被所謂的他人索要合影,那人目的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因為那個人私人的無理要求。這也暗示了杰克全身心對音樂的付出,換來的卻是別人把自己當做在快餐時代的次消費品,最后杰克自殺后大家都開始追憶他的音樂,也諷刺了這個時代確實不懂得珍惜將生命獻給音樂的人。
影片中杰克的一首歌《Maybe it’s time》中的歌詞,就很好的詮釋了杰克日落西下的音樂路:
Maybe it's time to let the old ways die
也許是時候讓老派消亡了
It takes a lot to change a man
改變一個男人需要很多
Hell, it takes a lot to try
地獄,嘗試需要很多
我們大部分人看到的是杰克不懂得珍惜身邊人,但如果從音樂的角度去看,杰克的生命是先給音樂的,在音樂的信仰中,杰克付出了全部,所以他也用這種音樂信仰,感染了艾利,讓艾利邁出自己音樂事業(yè)的第一步。
杰克當初挖掘艾利,同時也是想要突破自己音樂的瓶頸,兩人在共同演出的期間,擦出了許多音樂的火花,這些火花讓艾利成為明星,但卻沒能讓杰克得到預(yù)想的成功。
這樣的落差讓杰克措手不及,這里不能簡單的用嫉妒去理解杰克的內(nèi)心,而是杰克的音樂信仰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打碎,讓他在音樂的道路上更加迷失。
影片中杰克的聽力就很好的映襯了這一點,杰克的聽力問題,預(yù)示著他音樂之路消亡的開始,他越想做自己的音樂,聽力就會越損傷。
當杰克看到艾利音樂事業(yè)越來越成功的時候,我相信杰克一定是欣慰和高興的,但是回望自己的音樂,杰克更多要靠藥物和酗酒,來自我催眠去填補自己心中巨大的深淵,但這種填補,無形中就會傷害身邊最愛的人。
所以杰克為了艾利,為了身邊所有愛著他的人,他有在嘗試,他有去戒酒中心,努力想要變成大家心目中重振旗鼓的人,但最終他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無藥可救,這種精神困境,是現(xiàn)實音樂環(huán)境帶給杰克的,并不是杰克不想自我救贖,所以杰克為了更好的保護艾利,選擇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杰克的死,正是影片備受爭議的點,有很多人不解和吐槽,也有人表示同情和共鳴。
杰克的死,就是在諷刺老派歌手帶著音樂的初心進入娛樂圈,卻被娛樂圈在一次次迭代中無情的拋棄,這是現(xiàn)實的無奈和規(guī)律,也是對老派歌手最沉重的打擊,所以杰克以死來保持自己對曾經(jīng)音樂初心,同時杰克也以結(jié)束生命的形式,來保護艾利的音樂之路。
LADY GAGA出演《一個明星的誕生》,無疑是影片最大的看點,同時也是LADY GAGA幾乎本色的出演。
在LADY GAGA 的紀錄片《嘎嘎:五尺二寸》中,GAGA 就有提到過自己為何在剛出道時,形象如此夸張驚悚,因為她要用這樣的造型去抵制唱片公司對她的包裝,GAGA用這樣的形象,想要在音樂圈甚至娛樂圈做回自己。
所以GAGA在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多年后,現(xiàn)在回歸正常的音樂人形象,真正做到在音樂上一直保持自己的姿態(tài)去詮釋音樂。
在《一個明星的誕生》中,艾利也是如此,艾利在經(jīng)紀人的包裝下反抗著,她不需要多余的舞伴,不要染成自己的不喜歡的發(fā)色,甚至是放棄歐洲巡演,來保護內(nèi)心受傷的杰克。
艾利雖然事業(yè)有成,音樂之路一路高歌猛進,但依然在抵抗著這個行業(yè)諸多的誘惑和陋習,一直努力保持著初心。
就像GAGA 在片中所唱的《Always remember us this way》,翻譯成歌詞,就是“永遠記住我們年輕的樣子”。他們在最年輕的狀態(tài),彼此相愛,共同做出了很多完美的音樂。
所以這個片子高級的地方,不在于杰克和艾利之間陳腔濫調(diào)的愛情故事,而是在于夢想與現(xiàn)實,愛情與事業(yè),做自己和迷失之間的討論。
《一個明星的誕生》這樣被翻拍第四遍的電影,把這些隱藏在美國當下行業(yè)藝人困境的問題挖了出來,雖然是舊酒換新甁,但這個新甁卻十分貼合時代,一個美國當下的音樂時代。
這也能側(cè)面看出,為什么《一個明星的誕生》IP雖然在1937年就誕生,但還在翻拍,而且不止一次,因為這是美國音樂行業(yè)永遠無解的遺憾,那就是總有明星誕生,也總有明星隕落,殘忍的行業(yè)更新迭代,才能換取音樂行業(yè)甚至名利場的在世人面前的關(guān)注。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聽到更多更新更不一樣的音樂。
所以只要這個永恒問題存在,《一個明星的誕生》會一直誕生下去,將來也一樣會有那個時代的《一個明星的誕生》。
《A Star Is Born》在中西方觀眾之中的口碑走向不太一樣。
這部電影在海外上映后,票房與口碑一路飄紅,媒體綜評達到88分,14家媒體打出滿分,爛番茄新鮮度90%,基本是2018年度口碑最佳的電影之一。
但在國內(nèi)釋出資源后,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口碑則相對平淡,豆瓣評分目前停在7.2分,37.5%的觀眾僅給予三星評價,“還行”。
其實近期還有一部在中西方觀眾眼中口碑兩極的電影在中國上映,《摘金奇緣》。兩部片子因地域、文化背景而導(dǎo)致的口碑分化情況雖然算不上相似,但都碰到了“想象中的世界”的問題?!罢鹌婢墶被孟肓艘粋€在西方人眼中格外新奇的中國傳統(tǒng)背景下的灰姑娘故事,大賣。但在中國人看來,毫無感覺。
《A Star Is Born》呢?
我們碰到了三層期待與現(xiàn)實的差異。
先說第一層,對于“造星故事”的期待差異。
不少中國粉絲們聽到這個片名,聽到Lady Gaga的出演,想象的是天才女歌手雷霆佳佳超Slay一騎絕塵金光閃耀站在世界頂端唱響Super Bowl的造神畫面。結(jié)果片子最激動的圓夢舞臺竟然只是她初次登臺怯生生閉眼獻唱的畫面,之后幾乎再無任何畫面可提供腎上腺素補給。
反之,電影大量的著墨落在了Bradley Cooper身上——關(guān)于他的聽障,他的酗酒,他的情緒問題,他的過氣,他的死,以及Lady Gaga與他漸行漸遠的軌道。與其說這是一出《A Star Is Born》,不如說這是一出藝人過氣實錄,憋屈,一地雞毛。
這樣的安排顯然是不能讓中國粉絲滿意的。因此在中國觀眾這里口碑平平也并不意外。
但當我們的視線轉(zhuǎn)向西方媒體,他們夸贊的重點恰恰落在這部“明星誕生記”的故事講述的真實感上。以《TIME》的評論為例,“It’s wonderful to see a first-time filmmaker who’s more interested in effective storytelling than in impressing us; telling a story effectively is hard enough.(非常欣慰,他第一次做電影就把重心放在講故事上,沒有嘩眾取寵。有效地說一個故事已經(jīng)夠難了)”。
換句話說,不少中國觀眾期待的是一個形式主義的、浪漫主義的、甚至有點浮夸到令人涕淚橫流的明星出世現(xiàn)場。不少人看完之后抱怨,為什么沒有宏大的演唱會場面,一點也不激動人心。
但西方觀眾期待的反而是一個平實的、動人的、去訴說明星作為普通人一面的故事,他們希望這個電影是現(xiàn)實主義的。Bradley Cooper拍攝的手法確實也很現(xiàn)實主義,不少部分絮絮叨叨得像一部沒剪精巧的冗長紀錄片素材。但恰恰是這些拙筆為電影提供了真實感。Lady Gaga的成名不是什么石破天驚大藝術(shù)家橫空出世,就和無數(shù)的夢想女孩一樣,巧合偶然加上天分,很合理。電影平時到Bradley Cooper飾演角色的死都沒什么鑼鼓齊鳴的情緒渲染,幾個畫面簡單帶過而已。
一者想要的是浪漫,一者想要的是真實,最后看到一部紀錄片式的電影,自然前者不屑,后者贊嘆。
再說第二層,故事講述重點的差異。
前面有說到,電影大量的重點落在了Bradley Cooper飾演的搖滾巨星隕落身上。甚至壓過了Lady Gaga飾演的Ally崛起的部分。
同樣,在中國觀眾這里,不少人期待的是Lady Gaga的升起,并不愿去看那些負面的、隕落的事物。我有個朋友跟我說,看到Bradley Cooper的頹樣就想快進。
但這一版《A Star Is Born》動人的地方則在于展現(xiàn)一種“世代交替”的命運之中,人的無助與失控。Bradley Cooper代表的是一個時代,一個民謠與搖滾的時代。Lady Gaga代表的是另一個時代,一個流行摩登的時代。二人在樂壇的故事就是后浪將前浪逐漸取代的殘酷物語。就像濱崎步如是中天時曾在歌里唱的,“我曾目睹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但怎能想到下一個輪到的竟是自己”。
這個殘酷的命運歷程,被Bradley Cooper轉(zhuǎn)化為了一個還帶著不少溫度的愛情故事,使之不那么難以接受。但實際上,故事里隱藏的,就是當一個人青春不再、地位失卻時的無奈與悲哀,只能滾入時代的洪流,被沖刷而去。
正如《La La Land》因敘述了娛樂行業(yè)邊緣人物在被壓迫之下的綻放而獲得西方觀眾廣泛共鳴一樣,《A Star Is Born》敘述的娛樂行業(yè)人物被時代巨浪卷走的故事甚至要更加令人痛心。這不僅僅涉及關(guān)注電影與好萊塢的從業(yè)者的共鳴,同樣能夠引起熱愛娛樂文化的年輕觀眾、以及容易聯(lián)想到自身處境的中年觀眾的共鳴。無怪乎在國外有那么多人會在影院里哭成一片——這多容易想到行業(yè)里的心酸,多容易想到晚景凄涼的自己啊。
但我們這兒的中年人,可能會去下《A Star Is Born》來看的人并不多。
第三層,對國際巨星的觀察角度差異。
世界娛樂與流行文化的中心在歐美。他們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與選拔機制能夠不斷產(chǎn)生影響世界的巨星。當我們隔著重洋看他們的時候,感受到的是因距離和仰視角度不斷加成的神壇光芒。
因此我們看西方一線歌手參演的明星誕生故事,總會懷著要看到一個時代巨輪啟航的震撼場面。結(jié)果電影里的Lady Gaga,說起來還有點樸實,沒有那么多驚人的演唱會表演,倒是一直在排練、練舞、泡澡、吵架,就像個平凡人一樣。
于是我們的期待又落空了。看明星誕生當然要看西洋鏡萬花筒漫天煙火,這電影拍的也太平實了一點。
但,說來有點意思,我們這里,講自己地區(qū)的歌手成名故事的電影,其實拍的也很樸實。例如,不少人都聽過的,《下一站天后》。
這樣類比可能大家多少能夠理解——我們對更為先進的流行文化中心的巨星,總懷著更高的期待。但在歐美觀眾看來,《A Star Is Born》也就是另一部《下一站天后》,要是拍得花火四濺,倒是不真實了。
再往深里說,其實東亞的偶像文化就是很喜歡造神,或者很喜歡養(yǎng)孩子。歐美的娛樂產(chǎn)業(yè)里,明星們依然是普通人,每天養(yǎng)馬種菜歲月靜好也沒什么大不了(Lady Gaga的Ins每天都是這些),發(fā)表點政治觀點也沒什么大不了。我們這兒的明星當然沒法碰政治,為了接高端廣告似乎也沒法表現(xiàn)得太平凡,逐漸社交平臺就塑料化了,導(dǎo)致全民只能盯著一個出口“感情生活”拼了命地瞧,其實挺無聊的。
這種對明星作為“神級偶像”與“有才華的凡人”的觀察角度差異,也造成了《A Star Is Born》口碑的地域分化。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引用Lady Gaga在美國電影藝術(shù)獎頒獎臺上對Bradley Cooper的一段話。
“你有時會叫我Gaga,但你我都知道,你私下叫我Stefani(Lady Gaga的本名)。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逃避她。我披上我的超級英雄斗篷,以Lady Gaga自稱,是你讓我潛入心底深處,再次與她相見。是你讓我再次成為Stefani?!?/span>
Lady Gaga說起這段話時淚如雨下。這也讓我明白我為什么會如此珍惜這部電影里的她。這部電影里,她脫下了那一層她出道起就披上的Lady Gaga盔甲,而是呈現(xiàn)出了自己作為一個有才華的平凡人,情感充沛的一面,如此鮮活而真實,有那么多不完美的情緒,但那是一個living person。
從這個角度想,或許我們對明星作為一個“非凡個體”、“超級英雄”的期待,也總令他們不堪重負、如處牢籠。雖然總有人可以冷血地說,從事娛樂行業(yè)、獲取高報酬,就是會犧牲這一切。但當我們對比東亞文化之中、萬眾目光掃射之下,不少明星與粉絲彼此被束縛、被異化的病態(tài)場面,難道真的不愿意去思考一些更為自然的表演、交流方式嗎?造神的粉絲文化,把明星幻想成無暇的神像,給予其極端優(yōu)渥的回報,剝奪其為常人的權(quán)利。難道明星真的不可以只是一個“有才華的普通人”嗎,他們真的需要方方面面無懈可擊嗎?這種無懈可擊真的值得相信嗎?
或許他們也都想成為電影里的Ally,那個還能涌動真實情感的人,那個不必處處道德完美政治正確,只需要用才華證明自己的人。
THE END
感謝關(guān)注
微博:呆若木一
微信:呆若木一
作者:木一
編輯:洗澡
影片有幾個點非常觸動人,Lady Gaga 歌聲讓電影升華到極致,拯救了影片多處的平庸。男主的人設(shè)有點作,但依然能看到他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女主無可挑剔的完美。音樂類型電影歌曲很重要。
說過了,你鱉這輩子注定要做一個全才!born in this way?。。?!其實音樂大于電影本身,看過鱉演唱會的人都知道,從gaga開始彈唱開始她即是愛莉也是嘎嘎女士。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鎖了!
誕生總是百轉(zhuǎn)千回,毀滅卻只在一瞬,而嘉嘉女士輕巧地接住了這個剎那。
滅霸一個響指把銀河護衛(wèi)隊打得只?;鸺叫芤粋€人了,他這一死,整個銀河護衛(wèi)隊就全軍覆沒了。
光是原聲就slay 全場,gaga跟庫伯也都貢獻不俗的演技。一部演爛的題材,被翻拍,能到新的高度,實屬用心。
我要吹爆我的cooper?。?!開篇一上來的吉他solo就全身雞皮疙瘩了,頹得我特別喜歡,隨便你唱什么,你看著我的眼睛就可以了。gaga卸了妝還是驚喜的,但是角色上的表達還是要全程跟著cooper走的,第一次當演員可以理解。音樂部分特別出彩,可惜故事線上沒什么驚喜。
基本上是直接改編的76年版本,結(jié)局幸好沿用了54年版本,盡量降低了狗血度。有些改編的地方還挺有趣,比如最開始相遇的酒吧改成了Gay Bar而且還是Drag Night。歌都很好聽,Gaga表演不好不壞比較自然但礙于劇本限制,這個角色空洞蒼白完全依附于男主沒能立起來。前半段不錯,后半段一瀉千里。全片剪輯問題也特別嚴重。
歌曲曲好聽還熱血,前半程像La La Land,特別愛情戲拍得都ok,兩人的甜蜜和扶持讓人超級想戀愛,而且有幾首歌GAGA一張口喊就哭出來??傻搅丝嗲閼虿糠蛛娪伴_始flop,特別是最后的I will never love again為了追思設(shè)置的哭戲簡直是電影車禍現(xiàn)場,爛俗至極。不過Cooper和Gaga居然演到不像本人,也有點突破了??梢灶A(yù)見本片還是會成為話題電影票房大賣。
我從未見過如此具有魅力的音樂題材電影
五星配樂,一星劇情。這片子與其叫a star is born,不如叫a middle age loser s fantasing that he can use his gross flirting skills make a talented woman to worship him long and forever. 整部片子都充斥著一個鋼鐵直男對于女人的意淫,毫無愧疚的把自己擺在上帝的位置上,造星只是個借口而已。作為整部片子中唯一的女人,從頭到尾只是一個沒有靈魂跟自我的傀儡。甚至到了最后,男人用自我隕落的方式將女人推上了神壇,可在本質(zhì)上,女人仍舊是這個男人的依附品。失望至極。
開篇有驚艷,gaga前面的造型也呆萌可愛,歌曲在兩人第一次合唱便推向高潮,導(dǎo)致后半部分一瀉千里。全片觀感依次是《愛樂之城》-《與歌同行》-《馬戲之王》并逐層降級,最后40分鐘歌也越來越少,無聊對白沖淡音樂片精髓,唯一的優(yōu)點都沒能堅持住…
看完威尼斯電影節(jié)媒體與電影人點映,這部滿是音樂的電影讓大早起來的我就一下子清醒起來。中規(guī)中矩的劇情,但是音樂十分走心。卸下濃妝的#LadyGaga#展現(xiàn)出了超自然的一面,在演技的拿捏上似乎還有一些青澀,倒也是超乎想象。
雖然嘎老鱉演戲好做作但是她和褲破在里面好real……
片中的Lady Gaga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我跟朋友形容她這是貢獻了“變身式“的表演。布萊德利·庫珀的導(dǎo)演處女作,不顯稚嫩。電影原聲音樂比較棒。一些鏡頭拍得很美,比如酒吧里Gaga轉(zhuǎn)頭看到庫珀時的那個慢鏡(另外那個戶外廣告牌上的Gaga也挺漂亮?。?。整體沒有預(yù)想中那么抓人,不過主要情緒傳遞得還是足夠清楚明了的,那種光環(huán)與名望之下可能存在的無奈與痛苦,新舊交替的蒼涼與難以逆轉(zhuǎn)。結(jié)尾處理得不錯,也是一個淚點吧……頒獎季見了。
全片剪輯得太有問題了 故事不流暢。庫伯有點太油膩 gaga的表演是真的好! 后面半段開始情感沖突渲染很到位,從女主升男主落 到最后掙扎 自殺 最后一曲獨唱收尾成功催淚 我哭了
穿船襪是為了隱藏,戴耳返是為了助聽,用冰袋替你消腫,用琴弦擰出戒指。我們可以在一晚上相遇,然后用一生去相忘,那個舞臺下有千萬人歡呼,這間車庫里只剩我一人淺唱。每首歌不過七個音節(jié)區(qū)間,這人生卻有這么多淺灘。我是藏在皮鞋里的船襪,躲在耳蝸里的耳返,是把你推向光芒然后任由自己隕落的星。
前半段特別知乎,楊超越保佑無障礙走上人生巔峰;后半段就豆瓣小組了,滿地狗血內(nèi)心毫無波瀾甚至想笑。劇情差不多就是周迅&賈宏聲的故事,但完全比不上《如果愛》。
內(nèi)部試映會看了 the shallow還有清唱版本 其它不想劇透 最后一幕配合I will never love again將成為農(nóng)場主slay全球的一首大熱抒情
二流的故事一流的歌,Gaga本色出演,演出了傾世名伶的范兒。然而我不能理解為什么不丟掉狗血愛情的腳本,老老實實講一個明星的誕生,看著一個為舞臺而生的女孩傻大姐般的談戀愛也是醉了...
劇情太一般了,故事并沒有講好,但音樂真是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