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能算是影評了,從月升王國開始就是安德森的粉,到了布達佩斯大飯店變成了腦殘粉。
于是上周腦殘粉利用自己“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跑去了東德一趟,總算按照劇中提示把能找到的出現(xiàn)在劇中的地方都找了個遍并且整理出了對比照。
其實當時溜達到這里的時候我沒認出這就是影片剛開始時那個墓園的外墻...當時純粹覺得很好看就拍下來了,墻外是個下坡,我的身高根本不可能拍出電影中的角度...所以...
通往G?rlitz城中心的Untermarkt路上其實是Zero下山拿報紙的報刊亭所在大街,第二張照是我把報刊亭搞笑地P了上去方便對比...
去女伯爵家的路上,其實是在Untermarkt后面的教堂側(cè)面的小路...教堂建在地勢最高的地方,沿著圍墻下去就是隔開德國和波蘭的河流。站在墻邊就望得到對岸的波蘭。
這里其實是在Mendl's甜品店所在小巷末尾的拐角處,是一個小學(xué)的外墻,《朗讀者》也曾在這里取景。
出了G?rlitz的主火車站之后的大街,后面鏡頭盡頭的建筑其實就是火車站XD
茨溫格宮內(nèi)的博物館,因為時間趕我沒進去,否則可以把律師被謀殺前走過的路都走一遍...
其實這里就是報刊亭那條街的街尾,安德森還真懶,一條街拍了好幾條景,哈哈哈
這是最神妙的一個發(fā)現(xiàn),本來我拍了下面那張照片只是因為廣場邊上這個咖啡店的一扇窗很特色,粉粉的。后來我整理對比照截圖的時候,突然看到這一幀圖,趕緊回去翻照片,發(fā)現(xiàn)果然是一樣的!電影中的這個場景就在那個印度酒店經(jīng)理所在的拱門旁邊,有那么一截旋轉(zhuǎn)樓梯,靠著白色的塔樓,矗立在廣場一角。而
這里就是Ratscafe對面的作為布達佩斯大飯店外景靈感之一的酒店,全部粉色,非??蓯?。好想在這里住一晚。下面兩張是大飯店主要內(nèi)景地G?rlitz城中心的百貨大樓,只可惜大樓現(xiàn)在閑置招租中,進不去,我只好在外面拍了兩張內(nèi)部招貼...可以看得出里面的確是跟大飯店里的樓梯構(gòu)造一致..
其實回到德累斯頓后我還去了Mendl's甜點店的原型,位于德累斯頓新城區(qū)的Pfund's奶酪店。果然里面的布置全都一致,只是店內(nèi)不許拍照...所以沒能拍成。
只可惜了我一直以為Pfund's也是個甜點店,還期盼著去吃塊蛋糕,結(jié)果是家臭臭的奶酪店...
G?rlitz是個非常美的小鎮(zhèn),推薦腦殘粉們?nèi)ビ斡[一下。東德古老城市的路燈都是電影中的煤油燈樣式,不得不說安德森非常善于挖掘老歐洲風(fēng)情... 走在亮燈的夜晚大街上感覺很穿越。
另外東德移民不多,也并沒有滿大街新納粹,尤其德累斯頓本地人對游客司空見慣,甚至不會德語都不是大問題。如果你跟當?shù)厝酥v德語,他們會非常高興地跟你聊天,淳樸可愛。
準備下次再去的時候在G?rlitz住一晚,就住在那個粉紅色的B?rse Hotel.
與其說在講遺產(chǎn)和謀殺的鬧劇,其實在講古斯塔夫這個人。但說他叫人想起茨威格,不如說叫人想起唐吉坷德。此人熱衷抒情詩,死到臨頭還不忘背誦一段;注意儀表,逃亡路上還要灑上本階層專用香水給追捕者指路;講究風(fēng)度,全部身家只剩45塊,還要給出25塊付小費。當真是迂腐的可笑矯情的一逼。
但也正是這個裝逼犯,留心著瘸腿擦鞋匠的生計,給孤獨的孩童和年老色衰的女人真心慰藉,與身材平平臉上有胎記的女孩惺惺相惜,為出身卑微的難民侍應(yīng)生以命相拼,自有一種久違的魅力。
這樣的人物,總叫人憶起那些逝去的時代。那些天真然而無知,繁榮然而膚淺,但是富有人味的時代。比如二戰(zhàn)前的歐洲,比如60年代的法國和美國,比如大正時期的日本,比如我們短暫的民國和80年代。那是一種文化新舊交替時才有的奇觀,那是歷史的熱病和夢囈。盡管荒唐滑稽又不切實際,但總么看都比其后嚴酷而又冷漠的時代好---打著或革命、或主義、或國家、或發(fā)展、或民主、或消費、或個性、或解放的各種旗號,裝出或氣急敗壞,或慷慨激昂,或一本正經(jīng),或語重心長,或善解人意,或賣萌裝酷的各種模樣,骨子里卻是一脈相承的老于世故和精于算計。
哎,算了。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這些滄海桑田這些歷史洪流關(guān)我等小人物屁事?
真正令人傷感而又寂寞的是,那個為你而死的憨傻又善良的朋友,那個死于流感的平凡又可愛的女孩,永遠也回不來了。
連同你的一部分生命。
影片結(jié)尾熒幕上打出"Inspired by Stefan Zweig"(訂正:“Inspired by the writings of Stefan Zweig")的時候,好幾個看時沒細想的地方忽然就覺得很巧妙了。
電影里其實有三個茨威格,其中兩個很顯然是“作家“,中年和青年時的作家。但這兩個頂多只是從身份上的比喻。真正與茨威格呼應(yīng)的角色,當然是主角Gustave。片中Fiennes從他外型上其實在某些時候也可以看出和相片上茨威格氣質(zhì)的相像。
從幾個問題來理解:
1)茨威格為什么會自殺?
2)Gustave是為了什么死的?
3)Gustave是一個有哪些特點的人?
4)Gustave和茨威格的呼應(yīng)在哪里?
1)茨威格為什么會自殺。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人道主義在他心中文化藝術(shù)人文殿堂的歐羅巴的倒退和消亡,而他所使用的母語的那個世界正是毀滅這一切的劊子手。
為什么要這么說。
1941年茨威格就親口在人前說過 ”I’m here to apologize before you all. I’m here in a state of shame because m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world is being destroyed. My mother tongue, the very words that I speak, are the ones being twisted and perverted by this machine that is undoing humanity.“
茨威格用語的精妙處處都能體現(xiàn)。他說undo humanity而不是destroy這樣的詞,可以體現(xiàn)在他眼里納粹的行為與其說是在泯滅人性摧毀人道主義,不如說是一種人類精神文明的倒退,才會做出如此滅絕人性的行為。納粹上臺后封鎖猶太作家、藝術(shù)家的作品,但也同時瘋狂推崇德意志文化藝術(shù)。納粹在入侵法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后不遺余力奪取藝術(shù)品。這種矛盾扭曲極端狹隘的行為,與其說是一種全面毀滅的行為,更恰當點說其實是一種與人類精神文明發(fā)展方向相反的倒退行為。所以才是undo。
當時的歐洲在茨威格眼里就是在自殺,他的故土不復(fù)存在,存在的那個已經(jīng)不是他的那個故土。就算衣食無憂,聲譽不減,但”無家可歸“才是最可怕的,精神家園已失,看不見任何希望。
他的遺言說 "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但茨威格讓人難受的地方在于,他的作品中其實也出現(xiàn)過不少自殺的概念。但他還是讓他書里的角色堅持下去了,就像《象棋的故事》的Dr B,他受到的折磨從一定程度上說,也是茨威格受到的折磨,只不過茨威格堅持不下去了。
2)Gustave為了什么死的
3)Gustave是一個有哪些特點的人
4)Gustave和茨威格的呼應(yīng)在哪里?
Gustave對Zero說過一句話“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was once known as humanity”。之所以說這部電影有著對茨威格致敬的地方,我想這里就是一處。相信人道主義仍然存在,哪怕十分微弱。
Gustave是個很講究的人,逃追捕的路上也要噴個香水。買個蠟燭可以噼里啪啦講一堆,連剩下的錢給斷腿擦鞋匠都要面面俱到。
他是個懂得美欣賞美心中有美的心地純真善良的人。他注意Madame D的指甲油顏色,不美就直說丑,完美就說完美。逃命的時候不忘贊美雪景。就算要被從山崖邊震下去只剩那幾秒喘氣的時間,他也要大聲念出他喜愛的詩句。
他從監(jiān)獄逃出來的時候,詢問Zero你的姑娘如何,警笛響起時他還費神說我現(xiàn)在沒法聽你講完因為警笛響了,但你以后一定要細細告訴我。這個片段如果不注意,看得時候多半會認為怎么這么羅里吧嗦婆婆媽媽,該逃的時候講什么廢話,導(dǎo)演故意讓觀眾緊張嗎。我認為不是,Gustave就是這么一個人,他問Zero你的姑娘如何,是因為他以一個朋友的角度真心想了解,不是因為剛出了監(jiān)獄和你恢復(fù)熟絡(luò)的套近乎。他因為要逃命打斷朋友的敘說,在他這樣的人看來非常的不禮貌,于是他真誠地解釋并且預(yù)約將來續(xù)講。
這也從他誤會了Zero沒給他帶衣服的原因后(更正:起先Gustave因為Zero沒帶假胡子假鼻子不能好好偽裝去逃亡而略有不快,既而因為Zero居然把他的香水忘帶了而生氣,生氣之下口不擇言就Zero來自的地方和外來移民身份一通狂噴,而在Zero說明自己是因為戰(zhàn)爭失去了所有家人才成為的難民后),非常認真幾乎夸張的道歉可以看出。他的道歉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在自責,自責自己怎么可以把別人想成那樣。
回過頭來說,Gustave為什么會死。他既是因為捍衛(wèi)朋友也是因為捍衛(wèi)自己。
捍衛(wèi)朋友就不用說了。
捍衛(wèi)自己這一點,是指就算當時Zero不是他的朋友,他也不會坐視士兵的行為。如果他坐視了士兵蠻橫不講理地欺壓Zero,或任何人,那他也失去了自己的為人和良心,或者說,在這亂世中他認為僅存的那些人道主義也不存在了。
Gustave和茨威格是有呼應(yīng)的地方的,但他并不是茨威格的再現(xiàn)。這部作品也只是受茨威格[及作品]的啟發(fā),并不是仿茨威格風(fēng)格。但你也能從中獲得和閱讀茨威格小說的某些相似感受,比如閉卷后不自覺一聲嘆息或者一縷你也不是特別確定的傷感,比如同在悲劇中夾雜著荒誕地對生命的慶祝。
聽Gustave說話的時候和讀茨威格有類似的矛盾感覺。驚嘆于他用詞用語用詩的天馬行空和精準優(yōu)美,不明白怎么會又怎么能說這么長且半口氣不歇,嫌他花言巧語的同時贊嘆他的恰到好處。就像他對Madame D看上去逢場作戲嘴里能開花,但他內(nèi)心也的確在乎這個前后入住過18(19?)年的行將就木的老婦人。
讀茨威格的時候心情很矛盾,貪婪與吝嗇同在,興奮與平靜同在。貪婪地想讀滿每個字,就像光看進眼睛里還不太夠的感覺。吝嗇地不想要讀得太快,不舍得讀完。興奮地想要接受下一個讓你喟嘆的轉(zhuǎn)折。平靜地感受他用這么鏗鏘邏輯的語言寫出來的溫柔細膩。
希特勒要是要恨一個作家,茨威格必須榜上有名,一個猶太人用德語極盡了德語和文學(xué)的美。
題外話:這電影里真是全大牌演員,簡直是盛宴。
05/05/2014
放一個USNews的評(
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4/03/14/hints-of-history-in-the-grand-budapest-hotel),之前看電影的時候沒注意的地方,關(guān)于電影中涉及的納粹形象的幾個說法:
注意電影中占領(lǐng)了大飯店后,所有的旗幟都換成了ZZ標志。
1)納粹黨衛(wèi)軍的英文縮寫是SS,德文是Schutzstaffel。如果搜一下黨衛(wèi)軍的徽標和旗幟(
http://en.wikipedia.org/wiki/Schutzstaffel),會看見和電影中旗幟的極其相似處。
2)ZZ和SS的相似處。
3)Z又可以代表電影中虛構(gòu)的Replublic of Zubrowka。
不知道為什么覺得這幾個說法挺有意思的。
韋斯最高度風(fēng)格化的電影,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對鏡頭調(diào)度、色彩照明的掌控和微縮模型的精妙,并依然熱衷于演員如何出現(xiàn)在鏡頭前及走位;畫幅比也加強了片子的古典氛圍(古斯塔夫逃獄和零接頭那場戲最具30年代老片風(fēng)骨)。盡管依舊是形式大于內(nèi)容,且比過去的作品少了深度與情感,但這就韋斯.安德森。
刺激的色彩,獨特的人物,湍急的鏡頭運動起飛的節(jié)奏,停不下來的爽與贊。對于這樣的導(dǎo)演,不論多么細微的角色,演員都會愿意接受,因為最細微的角色,也有足夠的個性,讓觀眾記住。
非常好。像一杯溫暖的熱可可,做得如此甜蜜卻又不輕佻,好多臺詞和段子都有所指涉,卻又渾然天成,不像在掉書袋。片尾看到對茨威格的致敬,眼淚都掉下來了。自從好多年前看了Visconti的《豹》之后,這是第二部讓我對“昨日的世界”充滿向往的電影。
原諒我從頭到尾都沒入戲........好吧我對Wes Anderson的確審美疲勞了........
他,還有她,就那樣離開了,昨日的世界也不復(fù)存在。
未見過Wes如此有野心,將作者風(fēng)與故事及內(nèi)涵融合得非常出色,一層層的敘事模式,畫面1:85進2:35再進4:3,大量電影語言,有搞笑有奇情有懷舊有懸疑有驚慄有黑色幽默最重要有那份人性真情,明明是喜劇但最後結(jié)尾一段傷感的況味揮之不去,目前Wes處理得最成熟,圓渾之作!
四重講述空間,層層遞進,宛如俄羅斯套娃。依次揭開,掏出一個如萬花筒斑斕的昨日世界: 單線故事情節(jié)串起性格迥異的眾多出場人物。場景切換如同夢境接力?,F(xiàn)實與虛幻交織,嚴肅與荒誕同存,甜美和苦澀共生。整體觀感相當有趣又十分充實。最后必須咆哮一句,滿屏的演技帝甜得簡直人神共憤!
構(gòu)圖引起極度舒適。
依然還是韋斯-安德森標志性的復(fù)古色調(diào)、悅耳配樂,神經(jīng)兮兮的冷幽默。不像前作那么隨意松散,《大飯店》故事緊湊、層層剝繭,而且居然有點“重口味”。也許只有韋斯-安德森才能把一個混合謀殺、越獄、械斗的故事拍得那么喜感。
每一幀畫面都如同一顆繽紛的奶油水果硬糖,色澤飽滿鮮艷誘人。至于電影所講的東西,了解寥寥屬實不懂。越獄逃亡部分才稍稍吸引了一點注意力,其余只是在看大咖們表演而已。最后不得不說拉爾夫的口音真的好難聽。處處可以看到這部片子的用心,服裝設(shè)計、場景設(shè)計、美工攝影都極為考究,展現(xiàn)出不凡魅力。
不感興趣,也沒怎么笑
《布達佩斯大飯店》,配得上太多贊美的詞匯,但是電影最后的十幾分鐘,我內(nèi)心感到了一股深刻卻難以名狀的悲傷,想了好久,也想不明白是為什么。走出電影院,感覺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似乎歷歷在目,卻又難以言說。
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是游戲,是童話,還是一件藝術(shù)品,將作者化的美學(xué)風(fēng)格、形式感和懷舊的主題完美融合!無論從故事、劇作、主題和美學(xué),它的辨識度都只屬于自己,對于韋斯·安德森的粉絲,這是杰作!
流光溢彩的精致畫面,如坐過山車般呼嘯生風(fēng)的節(jié)奏,夸張的肢體語言竟然有向“摩登時代”致敬的意味??催@樣的電影就像做夢,就像面對五顏六色、充滿奇思幻想的糖果,讓人忍不住舔了又舔。如果有天韋斯·安德森返老還童,我想我也絲毫不會奇怪!
打動我的是那位面對蛋糕切不下手的士兵。也許這是整部電影想要講述的核心。
一張寄往舊時歐洲的精致明信片,L’Air de Panache的味道充斥整個屏幕,冷幽默和由慢至快的節(jié)奏依舊,尾聲的高潮之后迷漫著令人惆悵的尾香。逝去的終將逝去,這童話式的一瞥令人難忘。
竟然是以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為靈感的哦
四重時空與講述方式以及畫幅的迷人結(jié)構(gòu)【越靠近現(xiàn)在越狹窄間接】,主體故事全景描繪了歐洲戰(zhàn)前文化褪色的最后輝煌【禮數(shù),名畫,家族】,作為見證者的Zero【移民】對依然消失的“精神家園歐洲”的懷舊感,以及對老電影的表演方式和鏡頭運用的模仿致敬,加上費因斯的精妙表演與卡司,安德森邁入大師門檻
“His world had vanished long before he ever entered it, but he certainly sustained the illusion with a remarkable grace.”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我就想拜倒在WA的劇本下了,這句話無比精準的概括了整個故事和男主的一生,寫的太美了。畫面也美,就像給眼睛吃Mendl's的點心
“微弱的文明之光,仍存留在這野蠻的屠場里,這就是人性?!薄S斯·安德森致敬斯蒂芬·茨威格,小清新的故事里注入了大歷史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