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棋盤游戲Blue Marble為概念,擲骰子繞地球一圈的旅行內容。旅行創(chuàng)作者在每個旅行目的地拍攝內容,太空旅行作為獎品送給總點數(shù)最高的人。
?。ā癇lue Marble”是一款在世界主要城市蓋房子投資的棋類桌游,韓國版的大富翁,同時加入韓國特色進行改編)
第14期冷不丁,冷眼盤點了旅行綜藝的創(chuàng)新思路。
對于《Running Man》上任PD崔寶弼的新綜《沒有數(shù)學的修學旅行》,冷眼也在旅行動因上進行了拆解。
而近期又一部旅行韓綜《大富翁世界旅行》,再次給冷眼帶來新的角度:在“和誰去”和“怎么去”之外,“誰要去”其實也是旅行綜藝的別樣看點。
《大富翁世界旅行》是韓綜《無限挑戰(zhàn)》制作人金泰浩的又一全新力作,以“大富翁”棋盤游戲為概念,邀請三位旅行博主開展一場扔骰子繞地球一圈的冒險之旅。
節(jié)目中旅行博主根據(jù)隨機的扔骰子游戲決定旅行目的地,同時還需要在旅行地拍攝自己的賬號視頻內容,最終點贊量第一的博主將會獎勵“太空旅行”一次。
先不說“太空旅行”能否真正實現(xiàn),邀請素人博主說走就走的節(jié)目機制本身就很大膽。
把素人博主搬進綜藝,節(jié)目機制和嘉賓特質如何深度結合?
今天冷眼想聊聊這個議題。
“說走就走”的旅行博主
首先,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
我們?yōu)槭裁聪矚g看旅行博主?
互聯(lián)網(wǎng)個人博主的崛起,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更加多樣的生活。博主的出現(xiàn),可以看作“現(xiàn)實世界”的欲望投射和夢想延伸。
就像節(jié)目中MC朱賢英所說,旅行博主實際上完成了觀眾心目中的“補償性滿足”,看到他們(旅行博主)的視頻,就好像自己也去了那些地方旅行,他們(旅行博主)可以帶領我們探索“我可能去不了的地方”。
《大富翁世界旅行》瞄準了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觀眾的收視趨向,邀請了三位Youtube上大火的旅行博主:pani bottle、郭tube、元智,開啟一場用骰子出發(fā)的世界旅行。
旅行博主其實是最契合“大富翁”游戲的嘉賓群體,這種高度任意性的冒險機制對于藝人來說有較多的顧慮,但對于旅行博主來說,“說走就走”就是他們的日常。
而同時,旅行博主的經(jīng)驗和生存能力也為“大富翁”游戲后續(xù)的實現(xiàn)提供了可能。
在節(jié)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導演組給出的旅行地并不全是我們熟悉的旅行熱門國家,更多是一些神秘的小眾國家,比如第一期選中的老撾和孟加拉國。
這種小眾的旅行地實際上會給旅行增加很多未知的難度,比如語言不通、飲食不合、交通不便。
因此,對于《大富翁世界旅行》來說,旅行者不僅需要“說走就走”的勇氣,還需要“說走就走”的能力。
像pani bottle實際上旅行過60個國家,旅行經(jīng)驗非常豐富,而郭tube曾是大使館職員,有著非常強悍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溝通、砍價通通不在話下,元智更是1個人橫跨了非洲10000公里,生存能力滿級。
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當然還有更硬核的挑戰(zhàn)。
例如第一期pani bottle新加坡之旅的“10美元過一天”。
為了達成目標,pani bottle用飛機上順來的零食充饑、在機場蹭空調睡覺、不打車暴走去旅行目的地、向合照的路人朋友蹭飯……博主們強大的生存能力和社交能力讓旅行中重重“不可能的挑戰(zhàn)”變得可行,也為節(jié)目增添了重重看點。
可以看出,節(jié)目的機制雖然大膽,但并非任意為之,導演組對“誰要去”進行了深入思考,旅行博主們“勇氣+能力”的雙向加持,讓充滿腦洞和冒險的《大富翁世界旅行》能夠真正落地。
“博主+綜藝”的內容疊加
其實,邀請博主上綜藝的思路在近些年來并不少見,比如冷眼之前寫過的《嗶哩嗶哩向前沖》:十年前的水上闖關節(jié)目為何重回年輕人視野、《所有女生的Offer2》:一次品牌與博主的雙贏等,都是在挖掘“博主”的價值。
但上述的綜藝節(jié)目更多看中的是博主的個人IP,對于他們個人的內容鮮少涉及。
在冷眼看來,《大富翁世界旅行》是真正把“綜藝內容”和“個人內容”實現(xiàn)了有效疊加。
換句話說,節(jié)目挖掘出了“博主”背后更深層次的價值。
“扔骰子說走就走”作為大富翁游戲的一個有趣機制,在節(jié)目中只是充當“引子”的功能,節(jié)目更為核心的看點其實是博主到達旅行目的地后產(chǎn)生的故事。
為了故事符合“大富翁”的游戲調性,也為了節(jié)目內容的好看和有趣,導演組給旅行博主們制定了一個非常明確的旅行任務:拍攝個人賬號的視頻內容,并進行觀看量和點贊量的競技。
在這個機制設計之下,博主對于旅行地的選擇標準就不再是“方便、好玩”,而是“能否拍出有趣的東西”。
所以一開始選擇旅行目的地時,博主們一致認為新加坡是“旅行棋盤”上面“最不希望選到”的地方,倒不是因為“不好玩”,而是因為“缺少意外”,太過于便捷和完美的旅行地反而框住了旅行本身。
因此,節(jié)目設置了一個特別的環(huán)節(jié):“黃金鑰匙”。
博主們在最“不想去”的國家上貼上“黃金鑰匙”,給旅行設置必要的保障或懲罰。比如郭tube給pani bottle的新加坡之旅限制了一次“枯燥”的博物館行程,元智則是給pani bottle“只花10美元”的挑戰(zhàn)下增加了吃價值10倍的辣椒螃蟹的任務。
這樣極具“自媒體”特點的規(guī)則,源自于博主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熱點和受眾觀看取向的深刻把握,這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節(jié)目中的“規(guī)則缺失”,當然,也有綜藝制作者們常會有的 “思維限制”,旅行的走向在博主的參與下有了更多意外和期待。
同時,在賬號“點擊率”和“點贊量”的流量驅動下,這群博主不得不在旅行過程中盡力去探索新奇、有趣的事情,讓《大富翁世界旅行》有了區(qū)別于其他旅行綜藝的“內驅力”。
比如pani bottle的新加坡之旅雖然有一個去博物館的限制,但他卻選擇去一家粉紅色包圍的冰淇淋博物館,在那里打卡、拍照、狂炫冰淇淋,讓一個無聊的固定流程變成一個鮮明生動、少見且有趣的冒險體驗。
不僅如此,在《大富翁世界旅行》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博主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充當一個節(jié)目“工具人”的角色,而是更多地參與到節(jié)目的內容設計中來,這種節(jié)目組設計大框架,嘉賓自發(fā)生產(chǎn)內容的形式,也將會成為綜藝制作的一個趨勢。
博主特殊的身份讓他們成為觀眾和導演中間的一群人,對于趣味故事點的共同認同,也讓自媒體內容與綜藝內容相疊加,共同為節(jié)目效果賦能。
《大富翁世界旅行》能夠在“大”的基礎上不“空”,在“滿”的基礎上不“虛”,嘉賓特質和節(jié)目機制也在這個過程中聯(lián)系地更為緊密。
降本增效的“單人成行”
為了更大程度挖掘旅行博主“說走就走”的價值,《大富翁世界旅行》選擇了一種有風險但有趣的方式:單人成行。
以往的旅行綜藝會更熱衷“團綜”的模式,一群有趣的人,一個特別的旅行地,一段治愈的旅行故事,逐漸成為了旅行綜藝的模板。
但這樣的內容在趨于“同質化”的同時,也越來越“不接地氣”:節(jié)目致力于構建一個美好的“世外桃源”,卻模糊了“旅行”本身。
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旅行不僅是為了增長見識,更是為了抽離現(xiàn)實生活,給自己一個尋找自我的空間。
《大富翁世界旅行》選擇“單人成行”的思路,雖然放棄了集體敘事的優(yōu)勢,但在另一種程度上卻放大了個體在旅行中的經(jīng)驗與感受,更能凸顯旅行本身的意義。
從社會情緒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單人成行”符合當下的旅行潮流。
疫情之后,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按照既定的路線追求打卡式旅行,而是選擇一個人自由地走走停停,純粹地去感受山川湖海,朝霞落日。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旅行并不全是吃喝玩樂的美好,我們在節(jié)目中也可以看到pani bottle在火車站候車啃面包的凄涼、烈日下跟著導航暴走的枯燥、一個人吃飯的尷尬。
節(jié)目組沒有忽視旅行中的“苦行”,真實地記錄普通人旅行的挑戰(zhàn),但同時,導演組也沒有放掉旅行中的“奇遇”故事。
比如節(jié)目中元智來到孟加拉國,和街上偶遇的當?shù)匦「绯蔀榱伺笥?,即使語言不通,他們也可以交流和溝通,小哥陪伴元智去了很多地方,還幫她和當?shù)鼐旖簧?,最后分離時元智感動的淚花其實有感染到節(jié)目內和節(jié)目外的每一個人。
又如郭tube到了老撾和當?shù)厮緳C講價的經(jīng)歷,在不了解當?shù)厥袌鰞r的情況下直接對半砍,通過手指比劃來談判,郭tube的“假裝要走”和司機的“先拒絕后妥協(xié)”的反應讓人會心一笑。
導演組用“單人成行”的方式真實地去記錄,將更多的重點從團隊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放到了個人與旅行地之間的互動。在旅行地認識的人、發(fā)生的故事成為節(jié)目的主要內容,“地緣文化”被更大程度地彰顯,其實能夠引發(fā)觀眾更多的共情與共鳴。
而從制作層面來講,“單人成行”也能將拍攝帶給旅行的影響降到最小,最大程度實現(xiàn)“沉浸感”。
相比于其他旅行綜藝動輒幾十上百人的攝制組,《大富翁世界旅行》選擇“1嘉賓+2工作人員”的小規(guī)模拍攝團隊,讓旅行有更加靈活的機動性,也讓“說走就走”可能產(chǎn)生的意外降到最低。
像元智在孟加拉國可以和攝制組共擠一個房間,也可以三個人擠一輛突突車移動,反而讓觀眾看到了以往綜藝節(jié)目里難以看到的畫面。
同時,團隊精簡可以讓旅行博主在整個旅行過程中掌握主動權,減少團隊內耗,在有限的時間和成本下產(chǎn)出更多有趣的內容,在國內綜藝市場之下,不失為一種降本增效的好思路。
《大富翁世界旅行》讓旅行博主來一場“無限挑戰(zhàn)”式的旅行,讓旅行真正從個體出發(fā),關照個體的經(jīng)驗和感受,旅行綜藝也不再是一場美景美食的展演,而是人與世界的互動與交融。
這一方面源于節(jié)目機制的精巧設計,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導演組對于“博主”身份的敏銳把握和精妙選角。
邀請博主上綜藝是個好思路,但執(zhí)行的過程中冷眼還要囑咐:“素人不素”是標準,即使是博主,也要有出眾的看點,注重嘉賓特質與節(jié)目內容的相輔相成。
把握好了這幾點,“博主綜藝”大有可為。
看了第一集,很不錯,著實羨慕他們有人資助去環(huán)球旅行。youtuber真是自己就會想idea來填滿節(jié)目,不缺綜藝效果
老PD面臨新問題,第一集音軌忽大忽小
好看!金PD這策劃有意思!太喜歡這三位YouTuber了,治愈又有趣,面包樹、無人島、President Kim都讓人印象深刻……在路上,自在而熱烈……
好雜好亂的節(jié)目,點子很好內容不行制作不行嘉賓也不行翻譯字幕可能也有點問題,觀感挺差的
YouTuber真的很認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