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海潮(溫碧霞)自幼生活在育幼院,多年來,她的助養(yǎng)人Uncle Rain一直是她認知外面世界的窗口,不間斷的通信令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遺憾在緣慳一面。踏入社會的海潮與失散多年的母親(羅蘭)重逢,得知自己的悲慘身世,決定向迫使她家破人亡的喬永發(fā)(黃偉)報仇,而目睹母親被欲斬草除根的喬永發(fā)殺害后,她更加重了復仇的念頭。 海潮忍痛與相戀多年的男友方有為(尹楊明)分手,又一改清純形象變作成熟性感女郎,自造機會結(jié)識為人陰險的喬家三公子喬力(羅嘉良),兩人很快打得火熱,期間心情,她化為文字向Uncle Rain傾訴,只是信件均未寄出,她不知Uncle Rain就是喬家性情溫良的二公子喬立(溫兆倫)。而喬立將海潮認出時,數(shù)次欲將身份挑明總不得機會。其后海潮命運多舛,她與喬立的情感也浮浮沉沉。
作者:洛梅笙
1992年的《火玫瑰》,歐陽海潮這個人物,放在今天看,估計是沒人能寫得出來了,她的復仇之心是那么的堅定,即便面對喬立的愛心感化,她不能說自己不愛這個男人,但她也絕不能為了這個男人放棄復仇,在喬立的眼中,他總是把海潮看成是他助養(yǎng)的那個小孤女,后來他無意在一次舞會上看到了長大后出落美麗的女子,一見傾心,其實他們兩人最后的分手應該是最合理的結(jié)局,再添加海潮的思念或后悔希望與之破鏡重圓,就有些敗筆了,因為喬立最后必須正視一個事實,就是海潮早就不是那個小時候的孤女了,從他第一刻見到的海潮,就是一個內(nèi)心無比強大,也沒有人能夠左右的對象,我甚至可以說海潮在無形中利用了喬立,她總是哄他說自己會放下過去,可她很顯然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放下,否則她不會一直想回香港,她不會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一把槍沖動的想與仇人同歸與盡。試問誰會釋懷呢?讓自己家破人亡,讓自己的媽媽失心瘋,長年的流浪街頭,靠撿破爛為生,最后還葬身火海,又是誰讓自己的哥哥一夜之間成了白癡,又是誰把自己賣去做軍妓,受盡屈辱?在看到后半段的時候,很是奇怪,喬立為何會認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量,可以去化解這樣的仇恨,也許他這么做的動因無非是因為他愛這個女人,于是他自欺欺人,不愿面對現(xiàn)實,也許他懷念那個對他寫信傾吐心事無話不談天真可愛的少女,總之歐陽海潮是勢所必然的要進行她最后的復仇,不到把敵人的最后一顆牙齒拔光誓不罷休,從復仇的角度,她這么做是正確的,斬草不除根,那算什么真復仇。但這恰恰也成了壓垮喬立的最后一根稻草,這部劇里的愛她的兩個男人,似乎都不愿意或不能夠面對真實的歐陽海潮,前者是不想面對,后者是無法理解,這大概就是復仇者的宿命,她必將走著一條孤獨的道路。一個女人如果對一些原則的問題不想妥協(xié),這就是勢所必然的需要付出的條件與犧牲吧。然而就算結(jié)局有些爛尾,她至少斗死了所有的仇家,從容地活著,而今天的某些電視劇里的女性,面對迫害或所謂的愛情的夾擊,卻只有自己去死且毫無價值,就女性的塑造,卻是真正的倒退。
看《火玫瑰》里的海潮在育幼院的朋友一珠,就覺得以前的劇本設計的太真實了,她自小父親早逝,母親再嫁,十二三歲就被繼父強奸,她的母親唯一能做的只有把她送到育幼院,也就是說她不是孤兒卻成了孤兒,即便如此,在她長大工作賺錢之后,她還是不忘給年幼的妹妹買書桌(雖然那書桌是打折的,她們還不一定買得起)還給媽媽錢。而且很明顯她的繼父沒有受到任何法律的制裁,她回家之前還要給母親打電話以確定繼父不在家。村子里的人講到這事就跟聊一個八卦似的。
而方有主這人物,我只能形容為癡男子的愛情悲劇了,他人生最大的劫難也許就是遇到海潮,他是一個混社會的,卻喜歡這樣一個事事講上進,端正嚴謹?shù)呐?,設想即便沒有后來的事情發(fā)生,他與海潮就真的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嗎?好像想想也蠻悲觀的,他與她的關(guān)系,就是他永遠都在仰望著這個女人,而且差距越來越大,當最后他得知了海潮在東南亞的不堪的經(jīng)歷后,心痛的去向海潮求證,問她為什么不告訴自己,海潮冷冷地說,我告訴了你,你又能做什么呢?方有為面對這份愛情有著深深的挫敗感,即便這時候他們已經(jīng)不在一起了,只要遇到她那種挫敗感就油然而生。不由想到亦舒的《玫瑰的愛情》里寫黃玫瑰的第一任先生,后來與她離婚了,怨了她一輩子,連他女兒臉上肖似母親的淚痣都讓女兒去掉。他的女婿最后總結(jié)了一句,他遇到黃玫瑰,是他一生的不幸。
海潮太苦命了,編劇后媽無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一直沉迷女主的美貌,并沒有覺得女主演技的存在,例如知道瘋子阿婆是自己母親的時候,沒有情感起伏。
男女主外形簡直不要太配呀,uncle rain簡直完美,這也許是編劇對海潮最后的仁慈吧。
其實我覺得最后兩人分開也許才是最好的結(jié)果。這時候兩人之間隔著世仇,男主也有自己的立場,怎么說那也是他的家人,他的親生父親。在女主的立場看來。男主一家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實在……哎,這樣的仇這樣的怨,哪里是僅憑一段男女之愛可以化解的。
最后,溫sir的顏和氣質(zhì)真的是我的理想型呀(?????)
慎點女主被賣去做軍妓,啊,這兩個字發(fā)出來我就起雞皮疙瘩。太慘了,我已經(jīng)19了,也覺得這個畫面入圍童年陰影一點都不為過
uncle rain和方有為,像不像王子與青蛙,青蛙也許不如王子外表英俊,但愛無高低
小學時候看的?不記得了,竟然在推薦頁面看到這個。。。
說到溫碧霞,海潮是不能不提的,顏巔顏巔,真是傾倒眾生萬般風情;溫sir的uncle rain也是不能不提的,那種溫潤溫柔儒雅明亮,環(huán)顧一下現(xiàn)在的香港與內(nèi)地男演員里竟然沒有可類比者了。
小時候看過,當時感覺是溫兆倫為數(shù)不多的正角,所以居然覺得沒意思。。。??溫兆倫的反角,或亦正亦邪的角色才是經(jīng)典。
溫碧霞真的超美超有風情,男主好蘇(除了結(jié)局T T)現(xiàn)在這種女主又美麗又聰明又心機的電視劇怎么找不到了呢,唉。
借湖南衛(wèi)視重溫經(jīng)典后得出如下感悟:海潮這個名字真好聽,又想起名中帶水亦是財,可作日后取名之參考;溫生那時好溫柔納、真叫人難以招架,況且劇中性格完美,堪稱理想對象;此外,這一時代之港女裝扮,皆流行上寬下窄,無一例外。
小時候最喜歡有溫sir的各種鏡頭,不是很喜歡海潮的獨白(即信件內(nèi)容)。90年代初期港劇中印象比較深刻的復仇女神海潮、韋海怡、區(qū)學兒中,唯獨對第一個無感,也許是來自于溫碧霞的風塵味和角色的純潔之間的違和感
那時候在我心里,溫碧霞就是女人味的代表,真正覺得她一顰一笑都是風情
美艷無雙的溫碧霞。其實這是個很小言的故事。
溫碧霞永遠有一種風情萬種的美艷。而Uncle Rain,是一個最溫柔的夢。
Uncle Rain and Little Rose,難敵溫碧霞的性感嫵媚與溫兆倫的深情款款,每個女人內(nèi)心都有一個大叔夢。
溫碧霞那半露的香肩穿著 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現(xiàn)在再看 仍然覺得海潮很美
說來奇怪,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竟然是李成昌演的大哥——相當無辜的犧牲品啊。Uncle Rain的戲份少得可憐,但舞會上盛裝禮服的樣子,還是深深銘刻在我心中。不喜歡海潮,嗯。
粵語版真當不好找。長腿叔叔+基督山伯爵。當年的言情片都好犀利有木有。Gorden真心理想型,溫油善良包容又孤傲的男紙。小時候堅信uncle rain不會原諒海潮【我心理真陰暗】溫碧霞把大波浪撥到一邊露點肩膀最好看了,心形嘴看著很好親的樣子。PS:撈家在這里演溫sir弟弟,到〈流金歲月〉變成溫sir的哥哥
海潮是真的慘 復仇之路太坎坷了萬萬想不到中途還有淪為軍妓的慘況溫碧霞有風情萬種的美感但是我一直覺得她形體不夠好 有點駝背看《封神榜》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幾個男角色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溫sir溫潤儒雅誰能不心動最后的結(jié)局我認為喬立看了信終會回來的方有為從一開始追求海潮我就不喜歡強扭式?jīng)_動式的愛人方式我覺得好窒息而且他真的也間接害了好多人阿寶書真的是白讀了 明知是個坑依然往里跳還是編劇覺得女人很容易勾??金蓮也是三言兩語就信了連海潮寫信給uncle rain也說喬歷很迷戀她殊不知喬家三兄弟 唯有他從來沒愛過她??PS.喬暉愛上海潮的那個濕發(fā)甩頭 有一說一并沒有把溫碧霞拍出美感??
有為有寶,腦瓜不好
那是我少年時期覺得最好看的電視劇!
溫兆倫絕對在當時的年代絕對是風靡萬千少女的 羅嘉良的反派演的很好 溫碧霞就算穿MUM JEANS也是好看的 有氣質(zhì)的
男人還是比女人自私,喬立的父親和弟弟害死了海潮父母,弄傻了她哥哥,還被害到做軍妓做乞丐,喬立卻要海潮放下仇恨和他遠走高飛;但相反,海潮為報仇弄死喬立的兄弟(還是罪有應得的),激殘他父親,喬立就接受不了要離開了。結(jié)局里喬立說只想記住純真的海潮,但當初如果不是見到海潮那么漂亮又怎會一見鐘情,甚至從一開始連見面都覺得沒必要,還說什么是因為欺騙所以離開呢,只是接受不了仇人-海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