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的莊園內住著美麗賢淑的千金小姐祝英臺(袁雪芬 飾),她見讀書人在莊前來來往往,分外羨慕,無奈封建禮教女子無才便是德,父親決不允許她走出閨閣半步。英臺為此唉聲嘆氣,繼而心生一計,喬裝成卜卦先生說動父親,終于獲準出門前往杭城讀書。她遵照父親指示,打扮成男子模樣外出,三年學成后即刻還家。英臺得償所愿,興高采烈,在前往杭城的途中結識了來自會稽的翩翩公子梁山伯(范瑞娟 飾)。二人相談甚歡,志同道合,引為知己。求學期間,英臺小心隱瞞身份,與梁兄的友情日益加深,且暗暗喜歡上這個博學的公子。轉眼三年,英臺接到父親的催返家書。情意繾綣的十八相送,雖然暗示有情郎,無奈一別終成永遠…… 本片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民間故事改編。
“打柴人”“牡丹”“鴛鴦”“大白鵝” “牛郎織女”“井中倩影”“觀音做媒廟拜堂”種種暗示,你就是不明白,難怪人家把你比牛做鵝誒。 梁兄啊梁兄開開竅吧 梁山伯問祝英臺:“九妹與你可相像?”祝英臺回:“她品貌就像祝英臺” 他就開始考慮仁伯的意愿了。 如果不能跟原型在一起,哪怕找個差不多的也好吧。
2023.2.14@小西天,這片子好極了。
一是完美展現(xiàn)中國old money的服裝、家居布局還有嫁娶儀式,無一不精美,甚至連王石小女友對于英國貴族的管家速來Wi-Fi密碼都是放在小盤子上這件事情表示驚嘆,恐怕不知道以前大戶人家遞信紙都是放在精致木盤上的吧。
二是祝英臺真是冰雪聰明,很多梁山伯跑出來的燙手山芋問題都處理的很好,比如問她為什么會有耳環(huán)痕等等,最后和梁山伯互訴衷腸的時候,梁山伯說想你到夜里,祝英臺應答我想你到雞啼,簡直妙絕。
三是梁山伯表面上尊重女性,實則就是個自私的大丈夫,如果愛她,應該讓她好好活著,最后把自己墳墓打開,讓祝英臺自己跳進去算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是祝英臺的爸爸很開明,無論是女兒想去杭州讀書,還是女兒出嫁的時候想外穿白衣,軟磨硬泡以后也就同意了,真的是同時代的楷模。
五是吳儂軟語真好聽,唱的好,唱詞也優(yōu)美。
最后懷念一下,以前工作人員列表原來是可以用繁體的呀,真是古色古香的滋味
越劇電影。故事十分簡潔、劇中人物也比較少,并且比較功能化,如師母等人。像是一個架空了時代背景的故事。場景極簡:閨房、祝家、途中長亭、杭城書屋、梁家、墳碑等。前面的喜劇性元素呈現(xiàn)頗多:比如祝英臺女兒身的身份有幾次差點暴露,銀心口誤叫“小姐”,山伯發(fā)現(xiàn)英臺的耳痕,對于觀眾來說,遭遇到了短暫的緊張時刻,但都被主人公的聰慧所化解??吹缴讲鎸τ⑴_離別時所傾訴真情時的木訥,從當代語境與觀眾心理角度來解讀,則會覺得十分有趣,“直男梗、注孤生”等。
影片的敘事進展和轉場更偏向戲曲敘述的邏輯,只不過用一種影像化的方式來展現(xiàn):從家出發(fā)遠行讀書、三年同窗讀書時光、離別等。毫不拖沓。
后面的悲劇情節(jié)與前半部分的喜劇呈現(xiàn)并不顯得割裂,相反在這種襯托之下顯得更為悲涼。
英臺對自己婚姻的擅作主張、自由戀愛等,雖然是封建時代的民間故事,不僅符合觀眾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它符合了新中國宣傳婚姻法、戀愛自由等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可以認為,當時民間故事傳說被官方用來去宣傳新的政策,同時是為了證明和鞏固自己的合法性與權威,用來改造比較落后腐朽的思想,通過電影、戲曲等大眾傳媒方式實現(xiàn)思想的傳播。
作為現(xiàn)代人,很難不為梁山伯與祝英臺打抱不平??赡苁强戳嗽S多相似的古代愛情故事,總感覺他們本不必死,事情也一定會有轉機。但轉而一想,死去倒也死去了,可惜歸可惜,也不失為一種歸宿。
畢竟他們連化蝶都化了呀!“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我輩又感再多言什么呢?
梁祝的故事沒有遵循考狀元的套路,年輕的梁山伯也祝英臺都單純得不知一點人情世故,眼里只有此刻,而看不到將來,難怪不把狀元這個門票放在眼里。英臺以為只要一句“真情”便可以感動父親,換句話說,是感動幾千年的包辦婚姻。山伯也堅信只要有英臺長亭一句許諾,便可不顧魯莽上門娶親。他們天真得像兩個現(xiàn)代的同齡人,一字一句都那樣格格不入,難過祝父直到英臺將死也沒能明白。他自然無法明白,而且整個社會也無法明白。他們頂多嘆息這一對得了失心瘋的癡人,連罵都犯不上罵,因為本就無法理解,于他們而言,也本來就不必理解。
山伯憨直,英臺智勇,卻全都只是小孩子的心事。先拿英臺來說,英臺面對其父,可以任性到女扮男裝上學堂,但一聞婚配之事,卻拿不出什么勇氣來抵抗。其父有錯嗎?他于時代完全正確,甚至從父親這一角色出發(fā),他對英臺也是處處操心、仁至義盡。英臺從小定深受父親寵愛,祝父給她的自由與空間也很多,多到她自己都想不到,有一天會跳不出來。英臺表面上剛勇無恐,事實上卻早已被圈入牢籠。而梁山伯甚至連當面質問祝父的勇氣也沒有,就放棄了抵抗與堅持。只能說,梁之懦弱短視、祝之懦弱短視,都是一種小孩子的心事罷了。他們太相信這個世界,相信一切正義的法則而不了解這個世界。眼見的是他們處處不肯妥協(xié)退讓,實際上,一面對風浪就會被擊碎的。
山伯不如學學昆曲里的小生,先去考個功名;英臺也該學學前輩鶯鶯,以柔克剛綿里藏針,這才是對社會胃口的一套。當然,看過梁祝的人都希望世界上能有一對梁祝,而不是多了一對張君瑞與崔鶯鶯。
中國的梁祝與西方的羅密歐朱麗葉還真是像。極傻、極憨、極癡的兩人。這兩個孩子加在一起連一個路人都斗不過,社會是不用抬一根手指就能把他們捂死的??芍^古有山伯英臺,今有子君涓生。
所以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還是得狡猾一點。
這當然是句笑話。我極支持山伯與英臺死去,他們死得真好。即使不化蝶,也應該死,也是死得其所。往嚴重了說,他們的死捍衛(wèi)了愛情與清白。
梁祝真的太美了,就是那種非常純粹的以心換心,既真摯熾烈,又發(fā)乎情止乎禮,所以才能感天動地??墒俏覀兌贾?,這樣的感情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祝英臺千千萬萬,梁山伯卻萬里無一。梁山伯這個角色之所以顯得蒼白,因為他根本就不會存在,現(xiàn)實中本就沒有,文藝創(chuàng)作也只能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正好兩部放在一起說。邵氏的那部比較養(yǎng)眼,范袁的這部就好聽多了。畢竟人家是專業(yè)人士嘛。不過更心水范老和傅老合作的那版梁祝。范傅二人才是我理想的黃金搭檔啊。。。怨念一直沒找著范傅版的梁祝電影。呂老的銀心很可愛啊,比寶釵討喜多了。
這顏色修復地也太俊了吧!引風氣之先的作品,全人工搭景,色彩斑斕。十八相送移步易景,簡潔漂亮,而書房別離一段就拖得有點長了。但是總的來說,只能感嘆,太華麗了,簡直太華麗了。
經典不容忘卻
那個結尾表現(xiàn)得還是很有中國特色得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故事好,沒那么好;語言精,沒那么精;音樂有意思,沒那么有意思;表演形式也是很一般的。大概是屬于一個整體欣賞水平還算不錯的年代里大眾所喜愛的藝術形式。那些詩詞還是出自南方人手筆,讀起來順,輕。實際上對男女相愛方式的比較幾乎沒有,也顯得十分拖沓,實際上無可沉浸
原來是。。。蕾絲邊嗎!?
眼波流轉,顧盼生輝~
咿咿呀呀睡了半場,聽不慣唱詞的散漫。
好傷心的故事,服裝舞臺道具都做的極致唯美,好棒的電影拍的很有感染力。英臺略有含胸駝背。
顏色修得太漂亮了,服化道也精致極了,程式化又通俗易懂的美。移步換景十八里送,電閃雷鳴素衣哭墳,并不拘泥的視點與剪輯。情真意切有板有眼,含蓄優(yōu)美感人至深。?;а?,中國第一部彩色片。4↑@資料館
圓滿“完美”的愛情一定是兩個聰明的人創(chuàng)造的;相反,那些絕世的愛情悲劇中必定有一個笨蛋;結構上稍微有點不平均吧 后三分之二處的戲有些長了 導致結尾真快真短 周總理的意見提得還真對|9.30寶塔再看 十六七歲的愛情 真可以不要命|高蒙出口遇到,咦,這是巴黎電影節(jié)的包啊~
原來是桑弧導的!
戲曲舞臺紀錄片。開頭結尾兩個戲臺鏡頭。光滿堂亮,演員腳下踩著十字影(好有趣),顏色上高度還原色,酷似年畫(包括服裝化妝)。繪制布景很贊。調度上運動甚少,偶有緩推,長拍居多,絕少剪輯(唯有祝英臺哭墳那場戲)。另外?;±蠋煹暮x錯了(不過化蝶后的服裝對了),梁?;墙z帶鳳蝶……
越劇版的梁祝最經典,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橋段到現(xiàn)在也很難超越,今天再看年輕一代越劇演員舞臺演繹,很精彩,還是更想到老一輩藝術家的經典。
十八相送,回十八,樓臺會,這些從小聽
資料館欣賞之。好感人啊。
國之瑰寶,神仙眷侶??茨腔t柳綠,萬紫嫣紅。
真的沒想到,中國特技設計那么厲害!李版的有抄襲之掀!越劇,聽起來有點湖北話的味道!
所以養(yǎng)孩子啊,要么放開了養(yǎng),都由著她,要么從一開始就管嚴實點兒。像祝老爺子家這么半放半管的,最后自己孩子落不下,還把人別人家老實孩子的命也給搭上了……
越劇電影。『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