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式幽默 -------《長大后2》
亞當(dāng)桑德斯紅了應(yīng)該有不少年了,對應(yīng)中國的喜劇演員可能要算徐錚,那種小白領(lǐng)之類的中產(chǎn)階級,生活的有點匆忙或有點悠閑,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表演有夸張的成分,但不需要一驚一乍,可能更貼近普通百姓又略高于正常的生活水準,以讓觀眾有代入感又有所希翼。比如可以有資本偶爾艷遇,不至于象黃渤似的,遇見一漂亮妞基本就是一仙人跳。比如可以因為升職無望,遭人排擠,美女老板慧眼識英雄什么的種種高端黑或紅,換成黃渤恐怕只能是進程務(wù)工人員賣菜被城管追殺,進了寫字樓大約演戲基層馬屁男更靠點譜。
影片敘述了幾個不如意的中年男人談不上喜樂的生活。雖然梗很多,由于調(diào)子有點失落基本不會讓人大樂。美國人喜歡拿自己的丑態(tài)開涮,,毫不掩飾對女色的愛慕。比如三連拍屁,可以不厭其煩的貫穿全片,甚至可以被其他人借鑒娛已娛人。
中國有非禮勿視之類的儒家學(xué)說。其實人類的禮義廉恥是相通的,只不過美國人會以玩笑戲謔的方式看待,不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嚴肅的讓人不知所以。比如教練穿著緊身褲扭著毛腿大屁股極為不雅,中國人估計會含蓄的扭過頭,裝作沒留意,這一點上實際美國人會更直接的表達厭惡不滿惡心。仔細想想實際中國人的寬容度更高一點,也可以說美國的道德或是禮儀上得要求其實更高一點,這一點實際和我們平時的教育有點不符。
美國人的幽默總是帶點溫情的,最終會回到家庭上來。對孩子的教育是愛,似乎也不是溺愛,雖然有時表現(xiàn)得無底限的縱容。卻是為了鼓勵孩子的自信心。比如孩子極為離譜的拼讀錯誤,父母還滿臉喜色的極為夸張的贊賞,我沒有調(diào)查過,有多少中國家長會做到這點,能大度的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恐怕不會太多。
美國家長會教內(nèi)向的孩子如何泡妞,中國家長對早戀嚴防死守,孩子長大后又越俎代庖,恨不能一夜抱孫子,實在是兩級分化的有點不合正常邏輯。
再霸道的家長會為了對方在孩子眼中的形象而自貶身價,也自然不過,雖然是笑點,卻讓人很難笑的出來,中國家長能拎點水果走動走動就算很有素質(zhì)的了。
長大后,也許長大中更為合適,對于各種文化的交融,對于中國外國成年,未成年人恐怕都是一個終身的問題。對于影片當(dāng)然需要一個節(jié)點,它給我們的答案就是不管愿不愿接受都要承擔(dān)自己面臨的責(zé)任,問題總要坦然的面對,與其悲觀逃避,不然愉快的接受。
2 ) 一部很好的電影,為什么這么多人裝高深!
這是一部很好的美式小鎮(zhèn)喜劇。從奇妙的開場,到無瑕的連接,在到最后有意義的結(jié)尾,我感覺是一部很好很有意義的電影。為什么這么多人黑人家? 亞當(dāng)·桑德勒取景的地方是當(dāng)?shù)厮錾男℃?zhèn)。中國人看了也許有很多美式笑話看不懂,就怪人家不好,就如同美國人看趙本山在鐵嶺拍的喜劇一樣,看得會不知所云。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美國式的自由。它很開放很自由,但同時也是有兩面性,好的一面:克里斯·洛克敢于在電影中開奧巴馬的玩笑,試問在中國就沒有人敢這么做。壞的一面:鎮(zhèn)里的年輕人敢跟上一代人的矛盾,因為他們不會去尊重上一代人。想讓這些人成長就要靠這個社會真正意義上的正能量!亞當(dāng)·桑德勒所扮演的父親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受人欺負時,他不會上前去阻止,他只會以身示教,這種事放在中國?就和文章電影里演的一樣,兩位父親會打一架。
其實整篇電影就是很簡單的告訴大家,這一群不羈的人生活在一起,心中有正義,不用害怕未來,因為未來總是美好的,所有看似很難解決的事情,最終都會迎刃而解的。你要做的僅僅是和好多好多的朋友一起快樂的并生活下去。
3 ) 80年代變裝party
片中的笑話,就同那個“嗝噴屁三連擊”一樣,密集而惡俗,把自己以前玩剩的東西,揉在一起,再拿出來秀。
片中一群心理年齡還在高中的中年大叔發(fā)覺自己跟不上這個時代,于是辦了一個自己擅長的80年代變裝party。
這個party就好像“周六夜現(xiàn)場”里的明星模仿搞笑短片。
Adam Sandler扮演了藍領(lǐng)搖滾之父Bruce Springsteen,深怕別人認不出來還特意模仿了“born in the USA”這張專輯封面那個經(jīng)典的疑似對美國國旗撒尿的動作。
Kevin James模仿了Meat Loaf,這位搖滾名人堂的巨星,最讓國內(nèi)影迷熟知的一個角色是他在“搏擊俱樂部”里扮演的大胖子bob。
Chris Rock跟禿頭老黑哥都模仿了80年代巨星的Prince。
David Spade 跟他兒子一起搭檔模仿了Oates 和hall。
校長模仿了藍精靈。
Chris的兒子穿著紅夾克顯然是在扮演Michael Jackson。
跳健美操的性感男同模仿了印第安納瓊斯。
斗雞眼銷售員扮演的應(yīng)該是自稱紐約之王的房產(chǎn)大亨Donald Trump,trump前不久去了吐槽大會,表現(xiàn)還是很不錯的。NBC為他量身定做的真人秀“The Apprentice”,也很受大家喜歡。
冰激凌店老板和Sandler大兒子分別扮演的是湯姆克魯斯在80年代兩個經(jīng)典形象:“壯志凌云”和“乖仔也瘋狂”
Steve Buscemi 模仿的是一個頭吊大鐘的嘻哈黑人明星,沒猜錯的話,應(yīng)該是Flava Flav,他很喜歡沒事大叫一聲“yaah boy”
WWE的悍將Steve Austin模仿了終結(jié)者里的阿諾施瓦辛格。
喜歡穿女式短褲的體育老師模仿了大鳥拉里伯德。
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裝扮沒認出來。
4 ) same story
和第一部差不多的故事,可如果你讓星爺把他的電影全都拍個一二三四五部,用類似的題材和故事線,我想我還是會買單。
一如我買亞當(dāng)桑德勒的單一樣,他所有的電影我都看了,莫名的有些喜歡,可能就是因為他的戲份總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一般。
沒有太多的言論,喜歡這樣的溫馨小劇情,也喜歡這樣的人生。
后來者的年少輕狂,其實也一如當(dāng)年的他們,這大概是美國版本的功成名就,衣錦還鄉(xiāng)。不論是星爺,還是桑德勒,似乎電影里都有著一種滿足著普通人幻想的成分,讓人期待一種美好,又有著一種幽默和溫馨。
5 ) 搞笑錄像大合集
喜劇專業(yè)戶亞當(dāng)·桑德勒從不拍續(xù)集,但三年前那部《長大成人》過于喜人的投入回報比,讓他打破了這則慣例。《長大成人2》有著續(xù)集電影狗尾續(xù)貂的顯著特征:支離破碎,左拼右湊,理不出個故事頭緒來。放在劇情片里,無疑一個徹頭徹尾的災(zāi)難,好在這是一部罔顧邏輯的瘋癲喜劇,權(quán)把它當(dāng)做《蠢蛋搞怪秀》之流,專注于此起彼伏的視覺笑話,忘掉情節(jié)的缺席,能換得90分鐘的愉悅。
觀賞這樣一部影片,是對大腦的極度放松。我們甚至無需分清誰是誰,他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只要按照相貌認人即可。這里有搖頭晃腦精力旺盛的黑人小子,會像狗一樣咬人;這里有沉溺與六年級回憶的中年婦女,對初戀對象念念不忘,糾纏不休;這里有假扮健身教練,大占女學(xué)員便宜的清潔工;這里有肌肉發(fā)達卻能與排骨男墜入愛河的健身女郎;這里有滿街開槍來開道的警察;還有一群行為作風(fēng)與部落土著無異的大學(xué)兄弟會成員。
當(dāng)神經(jīng)病遇上偏執(zhí)狂,當(dāng)猥瑣男撞正野蠻人,你能想到的一切囧事瘋事腦殘事都會在這里上演。捉弄弱者是延續(xù)自第一集的保留節(jié)目,無辜的校車司機被木偶般玩弄,被倒吊,在慣性作用下撞的像個傻逼;可憐的校長汽車被涂鴉,還淋了一身油漆;好基友們剛被逼著裸跳完懸崖,他們中的一員又被塞進輪胎里滾出幾條街;還有倒霉蛋被氣閥掀翻,被籃球擊倒,被輪胎壓過胸膛,摔個嘴啃泥依然笑嘻嘻的。
卡司表中,沙奎爾·奧尼爾的名字雖然排在靠后,卻十分顯眼,他在片中的表現(xiàn)更是搶眼,這也得益于他碩大的體型,結(jié)尾那橫空出世的拯救,簡直有綠巨人現(xiàn)身的震撼。退役的體育明星熱衷參演喜劇,《宿醉》中泰森證明了自己的搞笑天賦,后來還做起單口相聲來,奧尼爾的表演經(jīng)驗比他更豐富,90年代還主演過科幻大片,不過其強項還在喜劇。這群體育明星當(dāng)年在賽場上叱咤風(fēng)云的時候,可曾想過有一天會在鬧劇中扮演小丑來咯吱觀眾。
除了各種肢體笑話,低俗鬧劇的屎尿屁打嗝嘔吐也一樣不缺,被麋鹿尿上一腦袋,與狗深情舌吻,讓冰淇淋店主“當(dāng)眾拉屎”,但所有這一切都沒有三連發(fā)的“絕技”來的惡心,亞當(dāng)·桑德勒竟然還用它作收尾,實在罪不可恕。更難以原諒的是,這么好玩的影片,竟然沒有彩蛋,不過既然正片就是一盤家庭搞笑錄像式的散沙,我也真想不出彩蛋還能再怎么添了。(文/方聿南)
6 ) 終有一天 ,我們長大成人
《長大成人》系列算不上亞當(dāng)·桑德勒的生涯最佳之作,但就像其很多喜劇電影一樣,《長大成人》系列將生活的點滴放大,美化,最終以亞當(dāng)·桑德勒自己眼中的角度來講述出來。
亞當(dāng)·桑德勒近年的喜劇電影多趨向于生活化,和大部分生活向的電影一樣,這些喜劇電影把生活中某個部分無限放大,再加入導(dǎo)演/主演本身對這部分的理解,最終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生活喜劇。
不難看出亞當(dāng)·桑德勒的《長大成人》系列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它雖然沒有《人生遙控器》一樣被注入了奇幻有趣的元素,也沒有像《單親度假村》、《初戀50次》這樣的注重講一個好故事;相反,《長大成人》更像是亞當(dāng)·桑德勒自己理解中的《宿醉》,純粹的兄弟情的狂歡,當(dāng)然,再加上亞當(dāng)·桑德勒式的惡趣味。
不少影評人會對《長大成人》以及其續(xù)集抱有負面的評價,而事實上是兩部作品的呈現(xiàn)結(jié)果確實并非特別理想,半桶水的故事,加上些許尷尬、稍顯勉強的惡趣味笑點和包袱,也會有人抱怨花了兩個小時看了一群中年男性的自我膨脹;而對亞當(dāng)·桑德勒的粉絲而言,這其實就只是亞當(dāng)·桑德勒在鬧著玩。
《長大成人》系列就相當(dāng)于亞當(dāng)·桑德勒在閑暇之余,抽出時間來和自己的好兄弟們,計劃周末做一出屬于宅男、平凡大叔、落伍中年人的派對,這出派對同時也遲了二十多年,老婆孩子們的一同介入,使得派對最終變成了“家庭聚會”,表面上是面向全年齡段觀眾,而實際上得到影片精髓的其實還是那幾個謀劃派對的中年大叔。
中年大叔的私貨必定少不了一些猛男自喜的內(nèi)容,高挑年輕美女的元素在本系列中也是少不了的,這元素代表了男性一如既往的審美感以及隱喻了即便是承擔(dān)起責(zé)任后的成熟男性,內(nèi)心也依舊藏著那個玩心未泯的咸濕佬;男性之間的話題除了女性外,另外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的必定就是那些“男生的快樂到底有多簡單”類型的內(nèi)容,小時候爬過的樹,蕩過的秋千,游過的池塘,亞當(dāng)·桑德勒能夠在他的電影里全部安排上,在這些銀幕表達效果不強的內(nèi)容前,不少觀眾難免會感到些許尷尬和乏味,而顯然在男生的眼里,快樂來得就是這么簡單。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部分粉絲一直在支持著亞當(dāng)·桑德勒,即便是他一直在拍一些鬧著玩的喜劇,因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有九百人在亞當(dāng)·桑德勒的電影中看到了無聊,而剩余的一百人則看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好朋友,以及自己的現(xiàn)狀,這些電影也許在質(zhì)量上并非完美,但他們給人帶來的體驗和影響,則可以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長大成人》系列就是這么一個存在,看完的初感也許是無感,內(nèi)心毫無波瀾,但終有一天,我們長大成人,再回想起這部電影,想到自己的過去,童年,自己的朋友,哥們,也許你才會意識到,這部電影也許,沒有你想象中的差。
笑點越來越低了是咋回事?
2部連續(xù)看感覺不錯啊 這樣在我們看來輕松幽默略有點低俗的片子是不是就是在我們國內(nèi)覺得非常不能忍受的國產(chǎn)爛片? 換位思考真可怕~ 20131027 下午
這幾年亞當(dāng)桑德勒唯一拿得出手的電影,算得上喜劇。
簡潔成笑料大合集
誒呀要是能再靠譜點就好了,關(guān)系啊角色還是很有趣的,就是略扯,客串依舊奇葩~
樂呵樂呵
雖然還是湊段子,但比第一集要好點,八十年代情懷啥的,還有奧尼爾的罰球梗
好多名人扮傻瓜超熱鬧的O(∩_∩)O哈哈哈~
騙錢片,沒看過第一部的話完全不知道意義何在,唯一亮點就是SNL洗車美男團吧
好奇怪的劇情,完全不懂在講什么,只是插科打諢加亂七八糟的搞笑劇情,爆米花電影
有笑點!
羨慕啊
作為暑期檔的一部喜劇片,盡管它就像一連串的重口味廉價肥皂喜劇,但是這里面的幽默貼近真實而又極度夸張,仍然能夠十分合格地讓人大笑。當(dāng)老中青三代明星一起耍二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在電影里的這個小鎮(zhèn)上,根本就不存在一個正常的人類,而這種極端的癲狂開始讓人慢慢地喜歡上它。
哈哈哈,這片子很搞笑啊~~劇情個人感覺也不錯~~關(guān)鍵還有小蘿莉~5星啦
雖然大腹便便但還生活仍充滿活力。還是很搞笑啊。被大學(xué)生宰很沒面子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老梗玩出新花樣,鯊魚奧尼爾絕對是全片的亮點,實在是太賤了
大叔歡樂多...
沒有前部好笑了,很弱
WTF電影,就是那種腦殘喜劇的路子,就像Youtube上的惡搞性質(zhì)的腦殘視頻,莫名其妙的故事、人物和笑點,一切都顯得很古怪。故事就是依次重復(fù)幾個家庭的生活,模式化的制造,每一場戲都試圖制造出腦殘古怪的笑點,大家的表演都夸張的讓人以為自己在看拙劣的兒童話劇?!?/p>
不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