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東西結(jié)合
一部集張藝謀的場景美學、吳宇森暴力美學于一體的片子,漫畫式絢麗。最奇特的是,居然還有一個如花式的“美女”角色穿插其中,小鎮(zhèn)上的美女、長相奇特的爺們,難道導演是星爺附體?!
雖然情節(jié)簡單俗套,但東方氣質(zhì)的江湖快意恩仇表現(xiàn)的還是很霸氣,還揉入了西洋牛仔的風格。多少還是讓人耳目一新!
2 ) 俠客不俠客,江湖不江湖
在武俠片中引入電腦特效的手法,并不鮮見。上世紀末,劉偉強的《風云之雄霸天下》開風氣之先,在華麗得近乎虛化的背景上精心放大情節(jié)亮點,將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定格在即將引爆的臨界點上,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手起刀落,一種亦真亦幻的試聽快感呼嘯而來。后來,國產(chǎn)的大型網(wǎng)絡游戲泛濫了這一手法,等到彭氏兄弟在時隔十年后祭出《風云2》,審美疲勞的觀眾看到的卻是好大一朵浮云。
即便如此,持同一手法的《黃沙武士》在畫面上仍然做到了眼前一亮。影片以一幅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水墨畫淡雅開篇,臨水照花人的劍客孤傲靜穆,兀地朝自己的水影甩出飛鏢一枚,影子里淹然開出一朵朵血色桃花,原來殺手正潛伏水底,隨后刀光劍影十步一殺,血流如紅霞噴薄、且聽風吟——攝影師在用他的鏡頭,作出了一幅東方意境的水墨畫。
這樣的風情讓人想起滿是青青翠竹的《臥虎藏龍》,作為一部進軍好萊塢的東方武俠片,《黃沙武士》在開篇給人以《臥虎藏龍》的期待。孰料,張東健飾演的劍客避世大漠尋找人間煙火時的表情,卻是一幅西方油畫的感覺,就像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人物碩大的凸立在你面前,背后的山野河川像是縮微模型一般擺著好看。不同的是,蒙娜麗莎是永恒的微笑,張東健則是徹頭徹尾的面無表情。
也就是說,張東健背后的漠漠黃沙,表面上依舊是一派長河落日圓的東方詩意,精神內(nèi)核上則置換成了牛仔們縱橫的美國西部沙漠——一言以蔽之,在桃花塢里住著的人演著好萊塢的故事,這便是《黃沙武士》。于是,這部片子可以簡化到如下的幾句話:一個頂級劍客抱著敵對家族唯一幸存的小孩歸隱江湖,幫心愛的女子復仇重出江湖,拍落紅塵逍遙江湖。
姑且不說,這樣的故事設計已經(jīng)老套透頂了,糟糕的是男主角張東健那張紋絲不動的臉,然后按照程序化的設計進行著特技打斗,讓人崩潰的是,他面對的是和他一樣的劍客——這多么像植物在大戰(zhàn)僵尸啊,從中我們看不出男主角在不同時期面對“江湖”的表情。沒有表情,也就意味著導演沒有表達他對“江湖”的理解,而“江湖”就是簡單的一湯清水,觀眾從中打撈不出魚來。當然,你也別想看到美式的俏皮話,這片子干凈得連成龍式的插科打諢都少得可憐。
無疑,導演的處理手法是為了迎合好萊塢的口味,獵取票房。但這樣食之無味的“江湖”,對西方觀眾而言無非是獵奇,飽受《阿凡達》特效摧殘的他們還不一定買賬;對東方觀眾而言,他們沒能做成江湖兒女俠客夢。
要知道,江湖的意義在于:和講究規(guī)矩秩序的現(xiàn)實不同,講究破格獲取的江湖自成一山水,行走其間的俠客不得不以破格的方式去面對一切,那便是武功境界。表面上好像可以極大限度的掌握自己的命運,實則身不由己的陷入生死宿命怪圈中,進退存亡的掙扎是俠客在進行著人性的探底。
在這種人性的表現(xiàn)上,西方油畫式的表現(xiàn)重人物氣概,所以你會看到蒙娜麗莎選擇以微笑的方式,傲視無常的時間和宿命,江湖不過是她腳下縮微的小水溝;而東方水墨畫式的重渲染,俠客不過是江湖里的一葉浮萍。而《黃沙武士》讓人感到別扭,說到底就是水墨畫的意境里畫著油畫的表情,導演的混搭風格,讓人物高大得像座雕刻的神像,江湖小得像臭水溝,影片自然俠客不俠客,江湖不江湖,兩敗俱傷。
3 ) 原來是美韓版《武俠》
《黃沙武士》,美韓《武俠》。
《西域雄獅》,《七武士》加。
孩子死了,子丹醒了。
金盆洗手,甘做庸民。
孩子活了,東健悟了。
退隱江湖,蟄伏西部。
漫漫黃沙,夕陽西下。
古樸小鎮(zhèn),盛開鮮花。
邊陲仙境,美如油畫。
匪徒突至,無辜被殺。
隱俠出手,救人槍下。
眾志成城,決然開打。
你扳機槍,我揮彎刀。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牛仔武士,各顯神通。
邪不壓正,東西理同。
用光講究,攝影一流。
畫面唯美,樂煞眼球。
動作給力,中西合璧。
寫意飄逸,寫實凌厲。
狄龍顯老,東健擺酷。
嬰孩可愛,女主略土。
故事簡單,單線發(fā)展。
好人壞蛋,一目了然。
心靈感應,純屬扯淡 。
劇情細節(jié),最好免談。
洗衣種花,尋找寧安。
學會快樂,影片題眼。
娛樂至上,此片可看。
4 ) 大眾影評網(wǎng)《黃沙武士》影評
看這部《黃沙武士》,有種奇怪的感覺貫穿于整個觀影過程,那就是這部電影的景美麗夢幻,而人物形象卻邋遢骯臟。
很少看過這種影片,編導仿佛完全置故事情節(jié)的合理性乃至內(nèi)涵于不顧,全無心思講故事及做別的事情,而把精力全部放在特效畫面上:蒼茫大漠、皚皚冰川、明媚月光、漫天花舞,許多場景都做得宏大而精致,美輪美奐、美不勝收;許多畫面效果都美麗得令人心碎、美麗到了失真的程度;尤其是男主人公(張東健飾演) 的那些漫漫黃沙背景,渲染著一派“長河落日圓”的濃郁的中國唐代邊塞詩詩意。
也很少看過這種影片,編導仿佛完全置演員的形象于不顧似的,甚至刻意糟蹋著演員的形象。影片里面的那群美國人,無論是杰弗里-拉什扮演的衣衫襤褸屁股都露出半截來的酒鬼槍手,還是和丹尼-赫斯頓扮演的一開始臉就被毀容的匪幫頭目,無論是男的,還是女的,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包括女主角(凱特-波茨沃斯飾演),在形象上一個比一個邋遢,一個比一個骯臟,而稍微干凈點的男主角表情又太單一,除了木訥,還是木訥------印象中也只有那位超萌小蘿莉沒有被損害形象了,臉蛋一直白白凈凈的,因而人見人愛。
這是一部由韓國人導演,并由韓國人主演的美國西部片,講的是一位想退隱江湖的日本武士(從所使用的武器看,更可能是中國的刀客),在美國西部小鎮(zhèn)與美國匪幫,當然,還有來自東方的追殺集團發(fā)生血腥殺戮的故事,而它標明的電影產(chǎn)地是新西蘭,因為是大名鼎鼎的新西蘭維塔工作室做的特技。難得那些維塔CG工程師們的魔幻之手,營造出了本片美麗夢幻般視覺奇景的同時,也好像把影片中那些邋遢骯臟的人反襯得更邋遢更骯臟。
5 ) 這部電影其實沒那么簡單 這是韓國人的意淫
如果你這部電影,幼稚的情節(jié),毫無創(chuàng)意的武打,莫名其妙的結(jié)構(gòu)所迷惑。那你可真是浪費了導演和編劇的一片苦心了。
為什么是兩大家族,為什么是狄龍,為什么那個小公主是日本人,為什么隱居去美國 美國只是一個沙漠 沙漠里面為什么只是個馬戲團,馬戲團里為什么會結(jié)仇與代表西部片的馬匪。很多的為什么 很多的莫名其妙其實都是編劇刻意的想通過這個故事表達一個寓意,這在文學作品里屢見不鮮。
要解開這個寓言,很簡單你得了解韓國這個狹隘民族的心理,自卑引起的自大。Warrior代表韓國電影,從這個角度看 所有的蹩腳的情節(jié)都迎刃而解了,兩大家族是指日本武俠電影和香港武俠電影,所以狄龍(公認的香港武俠片的代表)成了一大家族的領袖,韓國電影師從香港武俠電影達到了高峰毋庸置疑,而且在電影里武士開篇便絕殺日本人 但是卻留下日本人的公主象征著韓國電影對日本電影純真一面的親近,但是為什么狄龍帶的都是日本忍者打扮的手下 代表香港武俠電影是日本電影的底子。隱居去美國那就更有點意思了代表了韓國電影通過打打殺殺的動作片達到高峰,漸漸地對武打片產(chǎn)生倦意,去了美國尋求新的出路 發(fā)現(xiàn)美國電影不過是一個文化沙漠的,只有娛樂片和強勢的美國大片(黑幫勢力)武士在美國生活的日子仔細推敲應該有很多隱喻,但比較明顯的是最后狄龍代表的香港電影跪死在張東健的膝下 (可恥 可恨) 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 應該恰恰反映了制作者的心 韓國電影的路 或者是韓國動作電影的路
第一次看 很倉促 希望各位通過這個角度看一下 很有點意思 都來發(fā)表一下看法 吾自當是拋磚引玉了.
6 ) 《黃沙武士》:揮刀斬飛機
如果電影還可以有種類型片的話,我愿意叫它流行片,這種類型不是拍出來就會流行,而是什么流行拍什么,不顧一切的去拍,這就好比看到別人在吃香噴噴的包子,熱乎乎的匹薩,你看到后大流口水,就去問人家這個好不好吃,人家說不僅好吃還賣的特別火,買的人都排成隊了,于是你就用匹薩包了包子陷做出一灘狗屎。
當然看電影還沒有那么痛苦,100分鐘忍忍也就過去了,實在不想看干點別的也行,玩累了看看電影也算樂呵。《黃沙武士》就是這樣一部可以供你在影院玩累之余看看的電影,具體表現(xiàn)在全篇的散點透視性劇情,也就是全篇無劇情,無論從哪個地方開始看你都可以繼續(xù),我想這也許是未來流行片的潮流。
既然是流行片當然無所不包,你說它拍的是武俠吧,人家又像是日本武士電影,走的是一招必死絕無拆招的路線,最后的決戰(zhàn)連對打也省略了。你說是武士電影也不對頭,明明使的是唐刀,主人公又是中國人。你說是西部片吧,確實有西部片里的曠野和臟兮兮的酒鬼,但是看看又不對了,主人公突然間從古代穿越到了現(xiàn)代從東方直接到了美國,觀眾驚呼,我看懂了,這是科幻片。剩下的時間觀眾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全場的長刀對長槍,冷兵器對抗半自動步槍,甚至幾乎把真槍實彈的美國佬搞到團滅,就差東健哥揮刀斬落美國戰(zhàn)機了,這也只有科幻電影里才有吧。細心的觀眾會發(fā)現(xiàn)不是啊,這可不是一般的科幻片,這里面有暗線啊,偉大的李升茂導演是在影射政治啊,東健哥的勝利不恰恰標明在東西方的對戰(zhàn)中東方一定會戰(zhàn)勝西方啊,恍然大悟。導演的意識形態(tài)是根深蒂固的,看他表現(xiàn)的美國場景,全部依靠的是CG技術(shù),色彩調(diào)的過度飽和的天空讓人看的想吐,這么強烈的感覺難道你能說是導演的錯誤嗎?當然不是,導演這是在強調(diào)西方世界的不真實啊,昭示著資本主義必然破滅的命運。
這部電影讓人忍不住想起剛剛上映不久的一部影片《尋龍奪寶》,這兩部電影的相似之處不是特效的運用,也不是東方人口中擰巴的英語,而是拍攝的意圖。很明顯這樣的電影都是想在英語國家謀求一定的發(fā)展,于是就硬生生的把自以為人家喜歡看的東西融入到電影里,是一種偽文化電影。這就好像民國時期的中國,不土不洋中西混雜。這樣的意圖是很可怕的,不僅不能拯救本土電影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反而阻礙了外域?qū)τ诒就廖幕恼J知。直接的結(jié)果就像在外國人眼中中國功夫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對于李小龍那一聲怪喊的回憶。
另外想讓特效撐起一部電影的想法是可笑的,你以為你是詹姆斯·卡梅???過多的特技讓電影輕浮,當電影真正成為“想象的能指”時,電影就不叫做電影了,那叫做臆想,脫離了真實世界的土壤,脫離了攝影記錄世界的誕生意義。畫面的真實不僅僅是表象的真實,更是感情的真實,電影不是妓女而是妻子。鏡頭畫面將我們引向感情,感情又將我們引向思想,這句話誰都知道,它告訴我們真真實實生活,認認真真拍電影。
其實我想給四星的,因為一句臺詞,可是我得壓抑自己的孩子氣。
韓國人COS漫畫里的日本武士穿越西部片,一句話就可以劇透掉所有重點。
導演研究過國產(chǎn)影片《地道戰(zhàn)》
讓我們急速成立一個殺手組織專門屠殺在電影院聊天兒的人吧。真的,不能再拖了?。?!
2到極點,駭客帝國不就是獲個獎,票房好嘛,用的著這樣的模仿?。。】斩吹搅藰O點!張東健就是個擺設。
張東健天雷滾滾三部曲第二部。
我小學至初一階段會喜歡的電影
李升茂的片子,如此的唯美,建立在復仇的基調(diào)上,如何走的長遠?運用美國片的拍攝方法,可能對于合拍片的規(guī)則運轉(zhuǎn)自如,但,花了如此多的錢,我們會有些什么思想呢?我是希望拍的勵志一些。顯然與導演的想法如二。
畫面還行
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是“標準兩星片”的標準。
不知所云的劇情。關(guān)鍵鏡頭全部河蟹。太傻逼了!@莘莊CGV
玩笑開大了
我了個去 “力薦”!...
翻版壽喜燒西部片+飆風戰(zhàn)警
張東健切水果!我切!我切!我切!切!切!
什么玩意,東不東,西不西的……
小孩兒太可愛了!!
不想當園丁的洗衣匠不是好武士
唯一能看的是張東健的顏,話說新西蘭人民就不要拍魔幻西部片了。。
很不錯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