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的某個年代,人們的思維已經被政府機構控制,政府機構通過電視信號傳輸一種催眠電波控制人們的行動。但是一些不甘心被強權統(tǒng)治的人們研究出一種眼鏡,戴上這種眼鏡,電視節(jié)目里道貌岸然的官員就會現出骷髏般的原形……
時間流逝,日升月落,什么也掩蓋不了好電影的光彩。放在今天這個時代,影片表達的極權制度企圖通過媒體給民眾洗腦,讓百姓只知消費,不關心其它,只管娛樂,不理政治,都從未過時。他們都是面具人,看似弱勢的群體,其實也有部分覺醒的,依靠眼鏡看清他們的真正面孔。戲劇的情節(jié)非常好看,現實的諷刺十分到位,粗糙的特技很是質樸,有力的結局讓人深思。
幾十年前的老片子了,看著很是荒誕,什么外星人控制地球人之類的。對于有沒有外星人已經爭論了好多年了,可是既然這個世界這么大,已經存在如此久遠,沒有理由只有地球人。至于會不會有外星人控制地球人呢?也是有可能的,畢竟人類自己搞控制吸血那一套都不鮮見了,倘若有能跑到地球來的外星人能做到這個也并不意外。在現在看來影片里描繪的外星人的技術之類的顯得很粗糙,那只是因為那個年代的人知道的東西比現在少些,人怎么可能搞出來超出人類認知的東西呢?所以看起來就是如此粗糙。
倘若脫去外星人的外衣,在地球上的有些已經不能稱之為人類了,他們是吸血鬼,是魔鬼。譬如那些聰明的豪閥們,利用人類的貪婪和欲望去掌控人類,極度放大和推崇享樂主義和娛樂至死的精神,就如同主角帶上眼鏡看到的那些廣告、書籍、影視等等無不在說的東西:金錢、性等等。那些廣告、書籍、影視等等做的五彩繽紛,絢爛多姿,可是內里不過都是那些東西,激起你我的欲望和貪欲。讓我們像畜生一樣去追逐性,去占有金錢,去無節(jié)制的滿足口腹之欲和物質享受。
如此,許多人被變?yōu)榱私疱X的奴隸,性的奴隸,欲望的奴隸。身上拴著看不見的鏈子,而鏈子的另一端握在那些魔鬼的手中。那些魔鬼披著人皮,享受著人們欲望能量的供養(yǎng),獲得無比滿足??墒撬麄兏哒頍o憂么?不是,因為總有些人會醒來,對于這些魔鬼而言倘若不處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醒來,結果就是他們會失去他們的莊園和食物(就是人類)。所以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那些醒著的人,用暴力,用排擠,用污蔑,用打壓,甚至給他們披上惡魔的外衣然后讓人們恐懼他們,遠離他們。
可是這世界總歸會醒來的,無論再怎么壓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醒來,然后揭穿他們的陰謀,教人們認清這些魔鬼的真面目,它們自然會被放逐。也許這會花上許久,但這一天終究會到來。
影片里的時代的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四十年過去了,如今看起來和那個時代很是不同,然而只是看起來如此罷了,以西方白人為主導的金錢至上的帝國而今依然屹立不倒,人們追求的具體東西雖有所不同,但是內里還是一樣的,無非就是金錢、性和物質。那些吸血鬼們依然在不遺余力的控制和洗腦著這個世界。
說說電影,主角是個窮人,沒什么本錢,在這個金錢社會里就是個十足的底層。老黑哥所在的貧民窟就好似是一塊未被完全占據的領地一樣,洗腦和反洗腦在這里混戰(zhàn)??墒侨藗円廊徊幻髡嫦啵驗樘铒柖亲泳鸵呀浐茈y了,何談其他?終于反洗腦組織被發(fā)現,引來強權機構的掃蕩,連帶著將整個貧民窟掃蕩了個干干凈凈。主角是有著善良的本性的,不然他也不會救人。本來想趁著混亂去偷點無主之物,卻沒想到發(fā)現了驚天秘密,至此他就成了醒來的人,到處遭到圍剿。
既然已經醒來就不可能在睡下去了,于是主角走上了抗爭之路,此時的老黑哥根本不愿醒來,老黑哥也是個好人,只是有許多牽掛,打算就這樣過一輩子,小心翼翼守護者自己的幸福。可以稱之為半夢半醒之人。就如同生活中許多人一樣,我知道這個世界并不美好,我也無力抗爭,我只能好好的守護我自己的一方凈土??墒墙K于還是被主角叫醒也加入了反抗之路。
后來終于找到了反抗組織,卻沒成想組織里有臥底,差點被一鍋端,好在主角兩人僥幸逃走。這里的這個叛徒女子,是個人類,卻是個與外星人狼狽為奸的人。就如現實中有些明知道自己在干壞事,可是放不下榮華富貴,選擇依附權貴來欺壓人民。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是他們不在乎,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地位和權勢,這種“社會精英”何其多也。
好在最后終于毀掉了洗腦裝置,主角團兩人全部戰(zhàn)死。至此外星人全部露出了真面目,至于后面的東西,怕是外星人也不會走吧,也許他們會重新修好發(fā)射塔,也許他們去轉去幕后又之前的那些人類依附著們去前臺控制,誰知道呢?
影片里的人們終于醒來,而現實中呢?人們還要多久才會醒呢?
一定要提醒的是盡量別帶著“反烏托邦”的眼鏡看這部影片,這絕不簡單是反烏托邦電影。但這對于多數人來說很難,很難讓不了解相關背景信息的人明白和接受這根本上是一部什么樣的作品。
有一個困惑的地方,有的短評和影評說里面兩個男主的那段十幾分鐘打斗戲太長了,我記得我看完之后數了一下只有六七分鐘,難道我看的是后來編輯過的版本?
不過確實如有的評論所說,那異常的長時間纏斗就是隱喻喚醒一個常人多么艱難,最終戴上那副令人萬般抗拒的眼鏡要經歷多少矛盾和心理抗爭。
三個多月前看的了,還是下次找時間好好給這個紀錄片寫個影評吧…
監(jiān)視資本主義的興起通過「免費」產品聚攏龐大的用戶群,收集用戶的一切行為數據通過AI和算法建立龐大的用戶畫像,把這些用戶畫像賣給各類商品公司,誘導用戶不自覺的沉迷與消費,我們自以為是的「免費」實質是最昂貴的毒藥。
而權力與鈔票構建起今天的中國,被金錢、房子和欲望奴役著的他們失去了一切權利,精神的麻木、自由的失去、自我的閹割讓他們一切向錢看,人不再是萬物的尺度,錢成了萬物的尺度,正如「哈維爾文集」所言,
“人們愈是徹底放棄全面改革的希望,不再對超越個人的目標和價值感興趣,放棄“向外”發(fā)揮影響的機會,愈加把精力轉向阻力最小的方面,大練“內功”,把心思用在家庭、居室方面。他們裝修住宅、購別墅、買小車,他們滿意地享受著選購這種牌子或那種牌子的洗衣機、電冰箱的自由,而沒有分享經濟決策、參與政治生活和發(fā)揮才智的自由。人們把真實生活的無可奈何的替代方式當成人性的生活。”
「商君書」的馭民五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當他們每天只能不停的奔波在房子車子金錢的欲望之中,那個最真實的「我」是什么,那個「存在的我」又如何在這權力欲望支配下的世界如何自由的存在。
尼采說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凝視著你。正如欲望是動力也是凝視你的深淵。
當十歲的我看完《世界未解之謎》和那一期講UFO的《新聞調查》后,上露天公廁都會抬頭看看天空。當十四歲的我把自己關在屋里連看了三季《X檔案》后,在人群密集之地,總會下意識的去看每一個人的耳朵。到現在,我還在想:媽的外星人快來毀滅地球啊~
3.5。第一部卡朋特。資本主義焦慮、反向殖民思維、極權控制的1.0幻想甚至帶有仇富和反智色彩的社會意識雜交產物。所謂“They live,we sleep”,局限性無疑在于They和We的分立,但對Live和Sleep淺白大膽的呈現足以帶來最直觀的沖擊力。B級屬性真是雙刃劍,決定了制作上被后浪超越的必然,也決定了氣質的無法取代——和早期的范霍文一樣,那種放任惡趣味于開創(chuàng)性奇觀中自由飄散的氣質,為他們所共有。
主題延續(xù)了《天外魔花》式的對于被“滲透”和被“操縱”的恐懼。盡管很多細節(jié)停留在只言片語的階段,但作為科幻動作片,完成度讓人滿意,男一號的塑造讓人信服。
所謂的怪物就是個丑陋的資本家,只是在這里反映在了外表上,科技發(fā)達。人類是個無產者,艱難地抵抗資本主義的剝削。故事想法不錯,鋪墊太長,也講的不深入,細節(jié)沒到位,其實是搞笑片來著的吧
4.5卡朋特擴展了1984的極權主義主題,反而將八十年代末泛濫的消費主義進行了結合,以一個對資源過度浪費的陰謀論來統(tǒng)領這個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其實通過眼鏡這個物件,我們很容易發(fā)現背后的諷刺的意義,和外星人的戰(zhàn)爭比起來,更加困難的是人類自己之間的達成共識吧,所以那段打架戲拍了那么長時間,媒體在傳播著虛偽的話語,電波控制著人腦,卡朋特對媒體價值的批判同樣是深刻的,最后的封閉空間中的戰(zhàn)斗讓觀眾也看到了卡朋特標志性的劇情設計,不管是十三號警署還是《怪形》的科考站,《極度空間》中的地下迷宮同樣能發(fā)揮幽閉空間恐懼的最大效能,不過《極度空間》中插科打諢讓嚴肅科幻也變得輕松了起來
雖然有些地方非常糙,但不得不佩服卡朋特的想法真的很酷,戴上墨鏡就能辨別是誰要把人類洗腦毀滅地球,所有的廣告都變成“要聽話,閉上眼,等死吧”,還啟發(fā)了黑客帝國呢,就問你怕不怕!然后@陀螺凡達可 短評里的問題,齊澤克說過的,倆人為啥互毆那么久,因為接受真相是艱難并痛苦的(大意)??
事關人類生死存亡的關頭,導演讓兩個大老粗打了7分鐘的架。
諷刺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但諷刺得過于直白,真正好玩的是街機一般的拿槍掃射外星人的暢快感。順帶一提,只有我覺得這片子有很強的同性戀意味嗎?黑人出場時的粉色背心,與男主角的深情對視,兩人漫長的互毆過程,同住酒店,最后插足的女第三者還是個可恥的叛徒。
反烏托邦題材,劇情瘋瘋傻傻,動作版的《一九八四》。但從另一個視角來解讀可以說是雙重嘲諷!也就是說社會底層的民眾一直是用有色眼鏡看著有權有錢的人!有權有錢的人都是如同外星人一樣存在!控制著底層民眾。PS:為戴眼鏡一事,兩哥們居然上演兄貴摔跤。。。笑噴~~~~
仍然想不通兩個男主互毆那段為嘛那么長...
想了解美國中產階級,就看伍迪·艾倫,想了解美國藍領階層,就看羅伯特·奧特曼(或者卡佛),尼瑪想了解美國失業(yè)人士、進城務工人員都在想啥,就得看約翰·卡朋特啊。哈哈哈
有些科幻烏托邦。戴墨鏡突然覺醒的男主感覺自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于是開始了反抗之旅,最后還是沒能改變世界。故事非常簡單,也沒有什么特別驚人之處,好在很有隱喻效果。在沒有清醒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周圍人是人是鬼,亦或是外星人,就連你最信任的女人也會背叛你。就算你知道一切真相,你就要反抗嗎?還是適應大環(huán)境,裝糊涂?反抗的話實力不夠肯定被滅,沒了你地球照樣運轉。女主眼睛的確像外星人。
《看的恐懼》,世界其實不是你眼中的樣子。卡朋特難得在片中放入些許黑色幽默的星點,肉搏甚至比結尾世界還原本來面貌的真相揭示還要有趣。對日后具有相同救世主氣質的matrix也有影響。
2.5。重看節(jié)奏好慢?針對意識形態(tài)機器、虛假意識的直白批判,直接扣在雷根政權;可是同時又以複製著雷根政權對外戰(zhàn)爭路線的藍波式掃射,對付毫無發(fā)言主體性的外星人們,主角也以十分老派的逃避主義、個人主義英雄(工人階級)形塑,一口充斥性別主義的言語羞辱,噴在「醜陋」他者臉上。覺醒墨鏡。Kurt Russell式反英雄——狼狽與笨拙——的一個高峰,如:反浪漫,主角與紅髮女郎(Meg Foster,如Lauren Bacall有著Village of the Damned那些邪惡小孩或者Cat People的Nastassja Kinski的眼珠,構成的類外星人詭異形象)疑似將擦出愛情火花,但第一次被打下樓,第二次碰上爆炸,第三次發(fā)現她是反派;垃圾車翻找墨鏡;跟黑人buddy打架的白癡段落(飾演主角的這位本身是摔角明星),打超久,只為逼對方戴墨鏡?某種bromance的滑稽感。
用科幻的外衣去影射現實,失業(yè)青年發(fā)現真相毅然決然地化身鐵血戰(zhàn)士拯救世界的段子看上去如此熟悉,卡彭特在結局還好好地拿自己開涮了一把;雖說那個影響走勢的節(jié)點看上去有點太順暢而顯得生硬,但這種令人皆大歡喜的結局真令人爽得很。
失業(yè)青年發(fā)現世界處于被異族媒體洗腦的反烏托邦之中,于是奮起反抗。55分鐘左右有一段近似長鏡頭的經典對打,非常nasty。地下集會和被抄窩這段會讓人想起V中的相似橋段。
很直白很淺顯的批判,但卡彭特是第一個這么拍的。作為一個備受群眾喜愛的人民藝術家,卡彭特對于無產階級的政治正確的迷信顯然妨礙了影片的批判進入更深的層次。當然這片子本來就是拍給紅脖階層看的。不過影片最大的問題仍是,現實中更本不存在“他們”這個敵人,催眠與被催眠的都只是我們。
多數自以為是的電影學者面對大眾傳媒的影響力就像特么的戴了墨鏡的黃毛兒一樣
哈哈哈 So wild!即使是爛的地方都爛得那么有范兒,這算是一個時代的魅力了吧……
卡朋特老爹的階級斗爭科幻大電影,何其滴銷魂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