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癢”這件事
1、對有些人來說,還是能別結婚就別結婚,能別同居就別同居,能別上床就別上床好了,否則,后果不嚴重,但是很麻煩
2、覺得兩個人的發(fā)展已經由某階段步入另某階段,就算不是癢,也會有痙攣
3、“癢”這件事,還是得撓啊~
韓劇,嗯,我的意思是韓影,有時也是能正經的深刻一小下的。
注:本片適合單看(且宜準備好紙筆以作總結),肯定不適合情侶檔,否則,影響情緒是小,覺得“癢”了事大啊
2 ) 相戀六年,是下一個六年的開始還是這一個六年的終止?
相戀六年,了解他的每個小習慣,熟悉他的每個小表情,察覺他的每個小情緒,知道他左邊的睫毛比右邊的睫毛短,面對面坐著的時候腦子里不再想這個男人(女人)是多么好看而是相看兩生厭,連做愛都沒有激情像是例行程序,話題味如嚼蠟。。。這樣的生活好像沒有盡頭,大概也忘記了怎么開始,某天早上起來看到身邊的這個男人(女人)突然想到這樣下去該如何?是走向婚姻?還是分道揚鑣?
傳說中,愛情的保存期只有三個月,接下來就變成了習慣,再接下來變成了親情。這部電影開始于六周年紀念晚餐,女主角多珍拿著一張上面印著兩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相互依偎的卡片。
多珍:他們看起來很幸福,你不羨慕嗎?
在英:這些都是裝出來的,愛情不可能永遠那么光鮮浪漫。你們女人啊。。。真是自討沒趣。
男人總比女人想得更現(xiàn)實,或者說更接近生活。
這大概也能解釋為什么當他們發(fā)生矛盾時,各自有了外遇對象,男主角身體很迫不及待地出軌了,女主角卻拒絕了一個覺得她黑眼圈都很性感的男人。
相戀6年學會最多的是什么呢?大概是寬容和妥協(xié)。有人說生活就是不斷地妥協(xié),愛情又何嘗不是呢?為了這個人,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線。也許剛開始你容不下他一分鐘的遲到,到后來你習慣了等待;也許最開始你忍受不了他的鼾聲如雷,到后來你能安然入睡;也許剛開始你跟多珍一樣不能想象他的注意力一秒鐘不在你身上,到后來你可有可無。。。
這部電影發(fā)生過的事在情侶之間反復發(fā)生著。有點小浪漫:天臺上的氣球晚宴;有點小驚喜:送你找了很久的唱片;有點小溫暖:偷偷為你媽媽打掃房間;有點小恐慌:多珍尖叫我是隱形人么;有點小無奈:看球賽遠比你重要;有點小生氣:背著你跟朋友抱怨。。。這些微小的情緒填充著六年的生活,大概也是愛情的基調。
如果這樣下去,至少簡單純凈,就像是湖水,不管湖底多么生機盎然,表面依然平滑如鏡,這樣聽起來有些粉飾太平,至少是太平的,也不錯。然而,多珍檢查出了乳腺腫瘤。她內心應該彷徨與慌張,可惜這樣的粉飾會導致遲鈍,在英未能捕捉到。漸行漸遠的兩個人,終于爆發(fā)了。想起一句名言,兩個人的之間出現(xiàn)的第三者并不是因為這個第三者,而是因為兩個人之間已經產生了裂痕。這種橋段讓人想起狗血的八點檔,八點檔卻最能體現(xiàn)生活,小三并不新鮮。
男人開始不接電話,開始撒謊,開始大吼大叫;女人開始歇斯底里,開始沉默,開始厭煩。但我想仍然是互相愛著的吧?不然為什么腦海里總會回想起彼此在一起的畫面,對他的事心急如焚。誤會和爭吵總能蒙蔽雙眼,最后一發(fā)不可收拾的分手了。男人坐在空蕩蕩的房間失聲痛哭,女人接受了手術臉色蒼白。
過了多久呢?我不知道。再次遇見,彼此寒暄,轉身離開,慕然回首,語含眷戀,最后相視一笑。多珍說,如果我們和好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人們都說,斷開的骨頭再接上會更牢,我們的關系也可以更牢固嗎?我們很有可能會再次互相欺騙,爭吵,傷害對方,然后厭倦了,再分道揚鑣,忘記我們曾經如何的想念對方,忘記我們曾經如何的后悔。
3 ) 六年止癢
戲中女主角說的一句話很對“我想找到屬于我的愛,但是我必須先找到自己”
沒錯,試問自己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嗎?如果我們每天都在變,又怎么去要求別人明白該如何愛你呢?
4 ) 就我們兩個人。
在疲憊的愛情里感到迷茫和受傷的不只是女人。
只是往往面對生活,女人的責任感總要比男人多那么一些些,不平衡感因此也就多一些些。
房子漏水了要修,日用品沒了要買,衛(wèi)生要打掃,冰箱永遠不能是空的,男人的哪顆牙齒補過,男人頭上每一個傷疤的來歷……對于這些記得和必須要做的,是女人天生的責任感。
卻,也成為吵架時拿來抱怨和責備對方的武器。
男人做不到這些,就只能日復一日的被指責。而男人不喜歡表達和解釋,尤其是在被指責的時候。
男人女人就是永遠有這么多矛盾。而生活就是如此。
是愛嗎?還是責任?是依賴?或者僅僅只是習慣?
真希望女人再也不要反反復復不停的問。
我說不完整愛是什么,但是我知道愛不是什么。愛不是問出來的,不是吵出來的,不是要求來的,讓人安心和足以信賴的愛是只能在長久相互依賴相互習慣的日子里積累起來的?!皭鄯趾芏喾N”沒錯,愛和愛情也不同。愛情,我不相信,但是愛,是永遠存在的。
在聲討對方的同時,也該先問問自己,他有強迫我收拾屋子嗎?他有要求我每天做飯洗衣嗎?我為他和為生活所作的一切難道不是心甘情愿的嗎?
一起生活最親密的那兩個人,可以不了解對方,但是了不了解不等于愛不愛。除了身邊這個不了解你的人,難道你認為你有其他百分之百了解的人么?是不可能的。你連自己都不了解。
遇見一個可以依賴彼此習慣的人,相互學習互相照顧,
其他的,交給時間吧。
生活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要再追問了。
5 ) 我們八年了,我們還要在一起。
看6年之癢的時候,看到db的評論說,兩個人一起看,現(xiàn)在不癢沒事,但看完之后癢起來了,那問題才叫嚴重,于是有點小擔心。其實,最后,還是和男朋友一起看的。
看完,男朋友哈哈的說,女豬腳光著腳追著跑出去哭著和男豬腳要道歉,很任性的這個橋段實在和我生活中很像。
他說,劇中那些了解,彷徨和我們的生活真的很像,但是我們都不要搞外遇。
我看到想滴淚的時候,無非就是他們在醫(yī)院門口拉扯打架的時候,我想,無論做錯過,還是想錯過,這么好好的兩個人真的要分開了么。
畢竟,她了解他何時在偷偷的抽煙,他找得到她想要的那張cd。
這種契合,遠遠大過于剛談戀愛時,我們想追求的那些飄渺的感覺。
我和男朋友說,我就是這樣的人,我們戀愛,最大的榮譽感,不就是,看著當初瘦瘦的好看的你,是如何長成現(xiàn)在胖胖的夜里還會呼嚕的你,一直在身邊,還要看著你如何變成咱家孩子時髦的爸爸,和走到哪里,去向何方無關。
兩個人礙眼看不慣看不下去的,咱就說出來,忍不下來的,我們就吵一架。但怎么都不要隨意的去犯錯,或者提分開。
畢竟,我們8年了,雖然過了6年,7年也沒怎么癢。
看后,第二天,男朋友把他的的博客背景音樂,換成了6年之癢的插曲。
他短信來說,這首歌叫,與他相見的那一天。
我內心os起來,后面一句應該是,我們不要輕易的去分開。
6 ) 6年之后。誰又會是誰的誰誰誰
忍著胃痛,蜷縮在被窩里,一個人慢慢看完這部電影。
一部2個多小時的電影講述兩人6年的愛戀縮影。
對于局外人的輕而易舉卻是對于當事人的百般掙扎。
6周年的紀念日,在榮送給達珍他喜歡的情趣內衣,達珍送給在榮他想要很久的手表。在榮沒有注意到達珍對禮物失望的表情。
兩個人在一起6年,本該互相熟悉對方的喜好。送禮的偏差,到底是過于熟悉的敷衍還是忽略注意對方的需要?
達珍開車撞到了,在榮第一反應是關心車子的損壞而未提及對達珍身體的關心。達珍釋懷后第一反應卻還是擔心在榮心疼他的新車,特地回家給他驚喜卻換來在榮一句向朋友吐露的牢騷:我和她感覺就像親人一樣,就像自己姐姐一樣。
達珍說:你覺得和我像家人一樣?這讓我覺得真可悲。。
達珍也許比在榮早認識到他們的愛已過渡為親情,但她選擇還在一起,因為她夠成熟,她告訴愛慕她的設計師愛情其實有很多種,她明白,心會冷,愛會變,這是感情必經的過程,世上沒有永遠激情的愛情,她知道,新歡不過是下一個六年的開始。
所以她可以在看到在榮和別的女人茍且時,選擇寬容和妥協(xié)。而當在榮理直氣壯去誤會和指責她的不忠時,她只能通過用折椅砸車窗來發(fā)泄心中的壓抑和委屈,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車窗碎了,達珍的心也變得支離破碎。
久別重逢。大家互相寒暄。復合抑或各過各的生活,又有何區(qū)別?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我們還不是一樣,守在一個陌生人左右。今天的眼淚不是為你而流,有一天也會為別人而流。
每段感情到底要經歷多少謊言,欺騙,傷害,冷漠,才能到達終點?
感情太過順利讓人膩乏;感情太過曲折又讓人疲乏
經歷一段又另一段的感情中,愛總是人填不滿又淘不空。說到底是人類的心是無底洞,欲望太大所以任何人都無法滿足。
愛無能不過是一個最精致的借口,一個自我開脫的套話
因為覺得感情轉親情而覺得無法繼續(xù)...
其實。。。
愛情沒有那么多借口,如果不能圓滿,只能說明愛的不夠。。
她會好好的。因為她知道是她改變太多,變的不自我,才會變的不獨一無二了。她會做回自己。
6年之后,誰又會是誰的誰誰誰。她其實也不是太在乎了。。。
沒看下去~
中國人說七年之癢,看來韓國人不太一樣,比我們少一年。
怎么男人都可以一邊和別的女人曖昧著,卻又一邊回過頭來說愛著自己的女朋友...愛一個人,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愛情無非兩種結局,厭倦到終老,或者懷念到哭泣。
戀愛必修
他的襯衣
只是因為感同身受才會有的感動
名字太劇透了。
韓國電影就是拖 全片的精華都在最后一句臺詞了 斷掉的骨頭結好后會更牢固
感覺有個長的挺像千正明來著。。。
理所當然的存在
好馬不吃回頭草啊
明明很一般的故事,為什么卻感覺還挺好看的? 【P.S.可愛的女人才美麗】http://watchedfilm.diandian.com/post/2013-01-19/40046887492
要讓我六年對著一個男人,會受不了。
瞧這一對吶······金荷娜好像老了很多
愛情神馬的。。最后都會變成親情
···
補記。
像MV
在突來的失控情緒里總會忘記彼此曾怎樣思念著對方,后悔著上一次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