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孟買的小孩Anil(后來的Jimmy)講起,Jimmy和藝人Raju(Rajesh Khanna扮演)在街頭以吉他和鼓為樂器演出。按照印度影片的傳統(tǒng)套路,Anil與富家小女孩Rita(麗達)交上了“朋友”,很顯然地,這是不能被允許的,在一次約會時被小女孩的父親Mr. Oberoi撞見,這位父親理所當(dāng)然地痛打了Anil和母親,最終造成了Anil一家的背井離鄉(xiāng)…,Anil發(fā)誓要報仇,他選擇的武器就是---Disco!
若干年后,Sammy(Oberoi的兒子)由于種種原因成為了印度最出名的舞蹈明星,但他胡作非為、生活腐敗的本性使得經(jīng)紀人DavidBrown非常的不滿,他開始嘗試尋找Sam的替代者。Jimmy(以前的Anil)的機會終于出現(xiàn)了,由于模仿約翰.屈夫塔在Saturday NightFever形象的成功,Jimmy成為Brown的合適人選。Jimmy在夜總會演出自然遭到Sam的嫉恨,他讓姐姐Rita去搞破壞,但Rita也被Jimmy的出色演技所折服。
影片在印度獲得巨大成功,相對宏大的場面,華麗的服飾,激烈的打斗,甚至一些Disco道具等均在印度甚至亞洲引發(fā)了新一輪Disco熱潮。Jimmy的扮演者Mithun也是一夜成名!公平的講,電影中的Disco音樂歌曲(Bappi Lahiri制作)也是它成功的基礎(chǔ),Bappi Lahiri是印度著名的音樂人,除了印度音樂以外,他也改編了一些西方的舞曲音樂,如one way ticket等。因為這部電影,使得Bappi Lahiri在中國獲得極大的聲譽,他自己說還在中國獲得了一個什么音樂方面的金獎。
《吉米,來吧》選自印度電影《迪斯科舞星》聽過這首歌的人很多,隨著這首曲子勁舞的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然而知道這首歌出自電影《迪斯科舞星》的人卻寥寥無幾。這部影片雖不太出名,卻是印度電影音樂在進入80年代后與國際流行音樂合流的一個小標(biāo)志。
西方的一些評論雖然對這部影片評價不高,但也不得不承認它是印度歷史上最好的迪斯科影片,某種程度上可以和Saturday Night Fever媲美。
Saturday Night Fever被認為是Disco音樂的開山之作,比吉斯Bee Gees的演唱以及John Travolta的演出為這部影片奠定了歷史地位,所以能與這部電影比較,無論是褒或貶,都是一種榮譽。也正是因為Disco Dancer這部電影,使得印度能夠在Disco音樂領(lǐng)域有了一席之地。當(dāng)然,即使是在流行音樂范疇內(nèi),Disco音樂似乎也難登大雅之堂,況且Disco Dancer中也直接借鑒了不少歐美舞曲音樂的元素,所以不被西方音樂人士看好也再所難免。盡管如此,Disco音樂愛好者特別是中國的愛好者還是不應(yīng)該錯過。
這是一個冗長但但搞得大家聚會時都想秀下舞技的電影...
I'd like to have some coca
給青春記憶加一星
給這分數(shù)是因為女主太漂亮啦~劇情神馬的咱就不提了
額。。
1986.07.16
感覺男主就是午夜狂熱的約翰塔拉沃爾塔和猛龍過江的李小龍的合體,寶萊塢的神奇出品,Bappi Lahiri的音樂撐起了整部電影。
吉米,阿加!
當(dāng)年純粹是為了聽里面的歌曲,連續(xù)三天在電影院看了三遍。
BSC?135fl,捌零上過學(xué)的不可能沒聽過那曲目(大部分是受迫性的(^_^)),對于無視歌詞的譯者來講印度電影不要太爽(?ω?) !
歌曲太經(jīng)典了,希望能出數(shù)碼修復(fù)藍光碟
為了《吉米來吧》這首歌看這部電影,帶有迪斯科風(fēng)格的寶萊塢歌舞片,與《搭錯車》同年上映,懷舊八十年代
小時候跟父母看的,一提起印度片,我爸就會唱JIMMY,JIMMY。
爵士經(jīng)典
好看、快樂的電影,印度哲學(xué)里對身體的理解,造就了艷麗的歌舞。迪斯科舞星由一連串的歌舞組成,卻不顯冗長,當(dāng)下的身體舞動和精神愉悅,沖散了敘事情節(jié)期待和說教意味。舞星又是武師,有印度李小龍之功,又有巴強“憤怒的年輕人”電影的影子。宗教思想的流露,母親/女神的奉獻,因果報應(yīng)的呈現(xiàn)。摸電吉他和擋子彈的情節(jié)表現(xiàn),有點俗套。
為了那首《吉米,來吧》也要給五星啊。。。我估計就是在這首歌里出生的。
不喜歡
評論時基本忘記劇情了,只記得歌曲好聽。
Jimmy?Aja!印度迪真的好
沒想到有一天會愛上這樣的印度歌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