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花甲男孩轉大人

臺灣劇中國臺灣2017

主演:盧廣仲  龍劭華  康晉榮  柯叔元  王彩樺  今子嫣  阮氏翠恒  海裕芬  嚴正嵐  劉冠廷  江宜蓉  林意箴  江常輝  曲獻平  葉辰莛  顏毓麟  范足妹  楊瓊華  阮安妮  謝盈萱  蔡振南  趙乙丞  邱宇婕  

導演:瞿友寧  李青蓉  

 劇照

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2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3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4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5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6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3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4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5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6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7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8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19花甲男孩轉大人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23:07

詳細劇情

《植劇場》,2016年臺灣單元劇,由金馬金鐘導演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勛、瞿友寧、王明臺、許杰輝、徐輔軍、安哲毅八大導演投入演員人才培育24位新人,并力邀楊丞琳、吳慷仁、藍正龍等金鐘影帝后共同參與《植劇場》系列。植劇場系列將會有四大類型(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植劇場系列共制播八部劇集,每系列制播二部劇集,共52集。   《花甲男孩轉大人》,原著改編系列第一部,接檔《夢里的一千道墻》。   花甲做為鄭家家族大孫,“大孫等于尾子”,他從小就擁有來自全家族的關愛。小學六年級時父母離異,而后堂弟意外喪生,長姐離家出走……講來講去,他的原生老家,就是二十八歲的鄭花甲,心中最大的牽掛。   只是,從沒想過,再次回家,竟是坐在救護車上。   突然接到阿嬤病危通知的電話,花甲與好友阿瑋連忙南下。所有臨時回來的人,整隊聽令葬儀社的指揮,進進出出裝忙著。   不可思議的是...

 長篇影評

 1 ) 勿憂

屬于那種很生活很潤物細無聲的臺劇 不會給你強行灌什么爛雞湯 很真實的把人性展露出來 有在半路迷失自我的 有一直頹頹廢廢的 有為了物質而被蒙蔽的 有迷迷茫茫的 有一直生活在偽裝面具下的 可是最后因為愛 找回初心或者重新出發(fā) 里面生死的情節(jié)并沒有按我想要的奇跡般發(fā)生轉變 可是現實就是這樣啊 到了要走的時候就會離開 只希望 離開前都是毫無遺憾?? 哭哭笑笑看完 我會想你的!

 2 ) 明天回來,希望你還在我身邊

所謂「家」,應該是能讓每個人放心做自己的地方。

長大的花甲&小時候的花甲

文/愛永

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改編自新生代作家楊富閔的短篇小說〈花甲男孩〉。即將滿28歲的大男孩花甲,突然被告知阿嬤病危,從臺北返回鄉(xiāng)下老家發(fā)生的一連串故事。

劇情寫實的就像一般臺灣家庭會發(fā)生的狀況,但在花甲獨特的視角中加進魔幻寫實,整部劇的鄉(xiāng)土調調立刻變得十分有趣!是繼『請回答1988』,『我親愛的朋友們』之后,最喜歡的一部關于家庭的電視劇。有趣之余,也給了我們很多關于原生家庭與自我成長的思考。

長大了,并不代表「長大」

小時候,總是希望能盡快長大。長大以后才發(fā)現,變成大人與真正長大,未必是同一回事。

劇中的花甲父子就是如此??鞚M28歲的花甲,大學竟然還沒念畢業(yè)!花甲個性質樸可愛、溫柔善良,就是對任何事都不太有主見。雖然父親和雅婷都認定他應該照神明的旨意接下乩童的工作,但他始終有些勉強,卻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說,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從小不會念書的自卑心態(tài)如影隨形,長大以后更認定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谉o法做決定的不僅是工作,還有感情。不知道自己喜歡的究竟是家鄉(xiāng)青梅竹馬的雅婷?還是在臺北朝夕相處的好友阿瑋?

花甲最愛的阿嬤

沒有主見,或許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的想法不曾被肯定,后來就干脆不再有主見。記得花甲第一次大學聯(lián)考失敗后,曾告訴阿嬤他不想念書了,就想在家里養(yǎng)豬,像阿嬤養(yǎng)大他和姐姐一樣,既能賺錢又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但阿嬤卻主觀認定這是傻話,其實這或許就是花甲的真心話,也是他最想做的事。不會念書又非得念書的挫敗感,連帶影響了花甲往后做任何事的自信心

沒有更好的想法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被別人的好意牽著鼻子走。這似乎也是許多”花甲同類”的困境,當別人不認為自己的想法有價值,又沒有足夠強大的自信一意孤行,就只能傻傻站在原地,看命運的風將自己吹向何方?

走不出喪子之痛的花甲四叔

這確實不僅是花甲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對個人理想的差別對待。把書念好,選一個有社會地位又能賺錢的職業(yè)是理想,選擇在鄉(xiāng)下養(yǎng)豬為業(yè)就是沒有理想。就像花甲四叔因個人原因放棄當老師,去當校車司機,在家人看來也是沒出息。

其實當老師和當校車司機同樣都對學生有幫助,不應該有高下之分,只是選擇不同而已。人只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愛自己真正想愛的人,才會打從心底對生活產生熱情;也只有足夠的熱愛,才能將自卑的陰霾化為黑暗之光。

沒有主見的花甲遇見超有主見的阿瑋

花甲當乩童的老爸,年輕時的荒唐造成妻離女散,大半生庸碌無為也沒被家人瞧得起。養(yǎng)成自卑的習慣后,明明在努力改變自己,卻瞬間就能被眾人不信任的眼光刺的遍體鱗傷,打回原形。然而,不管是被罵魯蛇的花甲或自暴自棄的花甲爸,最大的心魔都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魯蛇是別人看的,不是自己認定的。
人只有自己放棄自己,別人沒有放棄你的權利。

只有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才不會一直在原地打轉。當一個人深陷泥沼,如果不曾努力掙扎過,就算有人朝你伸手,也沒有機會看到。

之前流行測試「心理年齡」,發(fā)現人的實際年齡與心里成熟度未必成正比。有些人明明已有歲數,測出的心理年齡依舊少女;有些人還很年輕,卻已經有一顆老靈魂。

真正的長大,與年齡無關,與心態(tài)有關。有些男人一輩子幼稚,結婚生子也不代表長大。像花甲父輩家,從阿公到爸爸、叔叔們,都因任性妄為造成身邊人的痛苦。所以啊,婚姻帶給女人最多的未必是安全感,有時候反而是被迫成長的無奈

雅婷:『時間過的好快,我們都長大了?』
花甲:『我們有長大嗎?』

或許像花甲這樣意識到自己并沒有真正長大的男生,才沒有那些幼稚又大男人的長輩們自以為是的傲慢心態(tài),才是真的一步步在朝大人的世界邁進。

被當成男孩養(yǎng)大的阿瑋

讓性別與性向自由流動吧

沒主見的陽光花甲與很有主見、看起來像”小T”的阿瑋,是『花甲男孩』里最有趣的設定。兩人以好哥兒們相稱,交情好到吃飯睡覺都在一起,完全無性別。

長相斯文秀氣的阿瑋,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沒有成為兒子,卻被母親打扮成兒子,像男孩一樣被養(yǎng)大。成長過程受的委屈,讓她成為一個性格倔強、不輕易服輸的女生。男生會的她大部分都會,但女生的嬌氣她卻沒有,既強悍又纖細,不明白為何男生比女生重要?女生為何總要被男生牽著鼻子走?

男生要像男生,女生要像女生;男生要強大,女生要柔弱。這些刻版的性別印象造成了某些人成長過程的痛苦。

『藍色大門』里的小孟克柔,想拿藍色手帕卻被迫只能拿粉色手帕,還有許多女生小時候明明喜歡汽車飛機勝過芭比娃娃,卻總被教育女生應該要喜歡娃娃,于是,不知不覺就長成了”娃娃”。男生則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玩偶娃娃屬于女生,男生就必須喜歡車啊,槍啊之類的玩具。

事實上,生理性別未必等同于心理性別,或者根本應該打破對性別的偏見,不管男女,都能照自己真正的性情與喜好去生活,不必為了符合刻版印象把自己逼成另一個人。男生不是一定要會修腳踏車,女生也未必就對機械一竅不通,只要彼此能互補,怎樣都好。

花甲父子對同性戀的看法爭執(zhí)不休

今年五月,臺灣大法官釋憲,認定同性婚姻應該被法律保障。剛落幕的金曲獎,香港女歌手盧凱彤在頒獎臺上公然出柜,全場掌聲如雷,歡樂如慶典!當對人表達個人性向不再是需要勇氣的事,號稱自由平等的社會,才不再只是口號。

劇里,最搞笑的橋段莫過于花甲爸屢屢誤會花甲與阿瑋是同性戀,那場爆紅的三分多鐘一鏡到底父子吵架的戲也是以此為主題。雖然婚姻平權即將成為法律,但對許多上一輩人的人而言,同性戀依舊不在他們理解的范疇里。

不理解,因而無法接受;不接受,還是強制打壓。與以前不同的是,面對父輩否定,年輕人不再只是默默承受?;讟O力反駁父親的歧視論調,父子倆邊打邊鬧,即便父親語帶威脅,花甲立場始終堅定。

性別天生注定,不該被差別對待,也不該被規(guī)范在框框里。性向也許先天,也許后天,因人而異,不需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理應被尊重?!夯啄泻ⅰ粚⑦@樣的觀念放在保守的鄉(xiāng)下家族中,特別值得肯定。像男像女,愛男愛女,都應出于自由意志,且不該被妄然評斷。

所謂「家」,應該是能讓每個人放心做自己的地方。就像花甲可愛前衛(wèi)的阿嬤告訴他:

『無論你愛男生還是愛女生,阿嬤都會一直挺你喔!』

這樣開明的阿嬤,不僅讓人看了心暖,也讓人深切感受到:化解對立,最好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愛。真正的愛,來自尊重?!肝覟槟愫谩购汀改阌X得好」同樣都是希望對方好,但主語不同,意義也不同。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才有機會走進對方的心。

無法理解,還是可以相親相愛

所謂家人,或許就是即便過去的相處令人深惡痛絕,但總有那么一刻能觸碰到內心最柔軟之處。

『花甲男孩』著墨最多的就是鄭家人的各種摩擦。每集都能看到兄弟姐妹,父子之間吵不完的架。正因為家人是這輩子認識最久的人,日積月累下的復雜情感才最讓人五味雜陳。

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家人眼中沒用的花甲爸。年輕時好賭,醉酒后打老婆,氣走老婆、女兒,還因開店詐賭被判入獄七年,親手拆散了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后來雖有心改過,但曾經的劣跡,再難得到家人的信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只能一天到晚自嘲,卻還是得不到家人的目光。

花甲爸將說不出口的歉意化為行動

最令我動容的一場戲是花甲爸獨自到臺北找離家出走的女兒,卻意外遇上誓言不再相見的離婚妻子。不敢上前打招呼,只能默默跟在妻子身后??瓷钷讚钠拮又挥谐砸煌腙柎好娴腻X,累到全身酸痛也只做得了局部按摩。趁妻子趴下休息,他悄悄替妻子按摩。帶了花亮的喜帖給妻子,本想寫幾句話,最后還是不發(fā)一語,塞了錢,再將喜帖默默放進進妻子的包里。

整場戲沒有一句對白,卻深深表達了一個男人對妻子至深的歉意。傷害這件事,每個人受傷的程度不同,感受也不同,并不是時間過了就能痊愈。很多錯也不是解釋了,對方就能釋懷。有時候,無聲真的勝過有聲。

一句:返來就好,緩和了劍拔弩張的父女關系

花甲姐對父親年輕時的惡劣行徑恨之入骨,始終無法原諒。為了阿嬤,帶著男友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堂弟的婚禮上,與父親同桌。

花甲爸同樣不知如何面對女兒?但當他得知女兒男友已是癌末時,恍然大悟道:

難怪妳臉書上他頭發(fā)那么多,現在卻是光頭。

嘆了口氣,便殷勤地給女兒男友夾菜,邊說道:

你才要吃營養(yǎng)一點,這樣身體才會好啊。

花甲爸發(fā)自心底的關懷,緩和了父女倆多年的對立。

沒有人天生會當兒女,就像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父母與子女,都需要對彼此多一點體諒。家人之間,一句『回來就好』,難以化解的怨念就能奇妙得到緩解。

這個幼稚的父親,在對家人的歉意中漸漸長大。雖然緩慢,但只要有愛,一切都不會太晚。

「焢窯」是許多臺灣鄉(xiāng)下家族共同的回憶

四合院的大房子,是花甲爸與弟妹們,也是花甲與姐姐、堂兄弟們一同長大的老家。大家庭那種吵鬧不休卻還是樂于聚在一起的氛圍,或許是因為曾經共有的回憶。小時候全家人一起熱熱鬧鬧地在田里「焢窯」(烤蕃薯),隨時都能呼朋引伴到處玩耍,熟悉的街坊鄰居也不時串門。

偌大的房子總是熱熱鬧鬧。花甲雖然沒有母親照顧成長,但在既像媽媽又像爸爸的阿嬤身邊,充滿人情味的生活滋養(yǎng)了花甲的內心,讓他不曾怨懟破碎的家庭,依舊心向陽光,長成一個溫和善良的大男孩。

花甲與多年未見的姐姐,內心始終親近

家人之間,因為認識最久,很難改變對彼此的既定印象;又因為歲月之中不斷產生摩擦,容易造成彼此心結難解。然而,回憶的矛盾之處就在于:總是最傷人,卻也最有感情。所以即便長大之后各自遠走,但只要有機會聚在一起,總有那么一刻會慶幸彼此曾朝夕相處、一同成長。

這輩子能成為家人,真的需要很深的緣份。始終覺得人生的必修學分之一就是:如何與家人好好相處?就像阿瑋那句臺詞:

有時候,我想,學會珍惜應該比一直重新選擇來得重要吧。

學會珍惜,就算始終無法彼此了解,還是可以相親相愛。這就是家人。

花甲父輩家的五兄妹,都無法讓阿嬤放心

『 花甲男孩轉大人』是繼『一把青』之后,我最喜歡的臺劇。病危的阿嬤帶出老家濃厚的人情味與家人之間一直存在的問題。也讓人重新思考:該如何更好的對待家人?

此外,與阿嬤沒有血緣關系的阿春,卻待阿嬤親如家人,比任何親生子女都孝順。若「愛」是構成家庭的要素,多元成家未必不可行。

飾演花甲的歌手盧廣仲,純樸憨厚的氣質,簡直是「花甲」的不二人選。雖是第一次演戲,但表演生動自然,非常討喜!小T打扮的女主角嚴正嵐可愛又會演,與廣仲擦出奇妙的火花!

戲里的阿瑋好”man”
戲外的嚴正嵐斯文秀氣 (轉自嚴正嵐微博)

嚴正嵐原來也是歌手,「南拳媽媽」的其中一員??催^訪談后得知她是非常斯文秀氣的女孩,能將阿瑋演的這么「man」,戲里戲外完全判若兩人,令人刮目相看!

劇裡的老戲骨們將家人之間那種日積月累的復雜情感表現的十分到位。年輕演員們臺語流利,表演生動,將糾結的四角戀演的絲絲入扣。

繁星鄉(xiāng)女神雅婷,也有不為人知的傷痛

整部劇運用了大量臺語對白,懂的人看著親切,不懂的人一入戲也能看出趣味。一字不消音的臟話,看來十分帶感!臺語的「三字經」大多是不帶惡意的慣性用語,表達情緒特別生動,聽習慣了,其實也怪有趣的!

花甲一家人吵吵鬧鬧,幽默感也無所不在,就像隨處可見的尋常人家。每集都能讓人又哭又笑!像『請回答1988一樣』,看著看著,就會對劇中人充滿感情,舍不得結束。

剛看完的第六集,我?guī)缀醮蟀爰荚诳?!當每個人道出壓抑在內心深處的秘密,會發(fā)現,再親近的人也很難全然了解。還好,還有時間去了解愛。

小時候阿嬤在花甲,長大后花甲載阿嬤,歲月的改變就足以讓人淚目

這幾天無限循環(huán)廣仲創(chuàng)作、主唱的兩首主題曲:想念阿嬤的臺語歌「明仔載」(明天),表達心聲的「魚仔」(一半臺語歌詞)。再次感受到臺語的生動精妙!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花甲男孩』的一切都似曾相識,突然發(fā)現自己不知不覺被喚醒的原鄉(xiāng)情結,其實一直都在。

故鄉(xiāng),就是那個讓人最想逃離,又忍不住回頭的地方。只希望明天回來,愛的人依舊在身邊。

故鄉(xiāng):讓人最想逃離,又忍不住回頭的地方

後記~請回答1988 VS 花甲男孩轉大人

7月9日

今天有人問我「花甲男孩」與「請回答1988」有何不同?我想,「請回答1988」著重在美好回憶的重現,將各種情感一網打盡:初戀酸甜,朋友情義,家人無可替代,又有鄰里之間深厚的情誼。人與人之間單純親愛,沒有不討人喜歡的角色。

花甲男孩則著眼于令人失望的現在。主要在刻劃鄭家兄弟姐妹的紛歧,以及各家復雜的親子關系。阿嬤與鄰居來往部分僅是輕描淡寫,但我還挺喜歡阿嬤愛聽廣播與空中朋友之間的情份,這讓我想起以前我阿公經常獨自聽廣播,后來才想到當時的阿公一定很寂寞吧!花甲里的好幾個角色前幾集都挺討人厭,看起來特別寫實。

親人之間那種表面和諧,私底下卻各種計較,看起來一點都不陌生。寫實的劇情,讓人在感嘆之余,真的會靜下心來想一想。

最終回的小遺憾

第七集大結局,雖然最后一切圓滿,但感覺整集的力道與前幾集相較,有些用力過猛。阿嬤告別式之前的哭戲有點多,應該是演員的真情流露,但接二連三看下來,到花甲念祭文的重頭戲時,悲傷的感覺就被沖淡了。不過這場戲盧廣仲真的非常棒!原作者的祭文也寫的相當動人!阿瑋后來難看的長發(fā)被觀眾吐嘈,導演解釋不得已才用了假發(fā),也確實覺得不夠好。但我覺得阿瑋根本可以不必留長發(fā),短發(fā)一樣也可以不man,就像參加花亮婚宴時的阿瑋,有了喜歡的人,舉手投足間便開始有了女人味。告別式過后,阿瑋的特色都不見了,有點可惜。還有,姑姑這么贊!若能遇到一個欣賞她的小鮮肉,不也挺好。雖然有些小遺憾,但還是很愛這部劇,也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它。

今日自由時報新聞片段:

《花甲》重新帶起全民追劇的風氣,瞿友寧表示,很樂見大家一起分析思考走向脈絡,他想以此劇訴說一個概念「所有事情不要用單一眼光看待」,大人、小孩;同志、非同志;男人、女人;城市、鄉(xiāng)下等,都不如刻板印象那樣片面。

此劇放下人與人之間的刻版印象,傳遞多元價值的觀點,就很值得一看!(原文發(fā)表於微信公眾號: aiyung32)

本文照片皆來自『花甲男孩轉大人』FB粉絲頁

 3 ) 四星吧

又是一部溫暖治愈臺味十足的劇,淚點之一是四叔開著校車,在花詢出事的地方停下等花詢,大家說起四叔為什么不當老師來當司機的原因,然后都下車后花甲陰陽眼看到花詢在校車上跟著四叔回去,這一大段簡直哭死,喪子之痛永遠無法治愈,四叔太苦了。淚點之二是光頭交代后事一般在記事簿上寫電話號碼,怕自己不在以后花慧無人照料手足無措,花慧提了分手說你不要擔心我會有人照顧我,這么深的感情花慧這一輩子怎么可能忘得了。淚點之三是阿春在阿嘛去世后偷偷喊她媽,其實最愛阿嘛的只有阿春,無親無故卻最費心照顧,這份情誼實屬難得。其他部分,花甲爸年輕時實在太荒唐,害苦前妻,素蘭這么好配他有點可惜。素蘭的演員謝盈萱在這劇里好出彩,比俗女強。二叔一家就是典型讓人討厭的勢利親戚,最惡心所謂的資優(yōu)生二兒子,在照顧阿嘛和婚禮現場都要擼也是精蟲上腦,而且還做出把錢放在冰柜放在阿嘛胯下這種沒底線的事,這種人怎么沒有遭報應!演員看著也厭屋及烏。二叔的大兒子那么年輕當父親,也沒說孩子母親是誰,不知道是不是用權勢把孩子母親打發(fā)了,最后的感情歸宿也是編劇開恩了。三叔一家是可憐人,雖然他的確是為了錢為了還債,但是他的老婆女兒都很明理,加分不少。三叔的扮演者康康是兒時經??吹木C藝節(jié)目主持,很有親切感。四叔真是最苦的,兒子死了不到二個月就發(fā)現老婆出軌,一蹶不振,最后來一段莫名其妙的疑似老少戀,我更傾向于四叔只是把同花詢一樣年紀的咖啡小妹當作長大了的花詢一般照顧,而不是婚外戀,最后和妻子離婚也是互放自由,讓我想到海邊的曼徹斯特。可能四叔演員是全劇最帥的,所以顏控更加心疼。五姑姑三觀最正又獨立自主,那么好,真的是做女兒做妹妹做姑姑都是最好的,結局為什么不配給她小鮮肉?。。』妆救?,演員實在丑,阿瑋那么漂亮,簡直美女配野獸?;兹嗽O前期有點渣,阿瑋跟他回來奔喪,他居然說這是好朋友間的情誼,如果是18歲或許真的可能這么認為,28歲就是裝傻了,我不相信會有什么同躺一張床的異性兄弟,不過就是潛意識知道阿瑋喜歡他,仗著這個篤定吃死阿瑋吧。阿嘛這個角色濾鏡太過,那個去學校罵老師的橋段,我覺得有點反襯,要我是老師,就會罵這什么奇葩家長。而且她從不正視自己教育子女的失敗,從她會吹噓什么子孫功成名就NASA歸來就能看出,幾個兒子會吹牛也是耳濡目染的。對待周邊鄰居朋友又有點圣母光環(huán),連小三小四都包容護短。而且最后幾個子女是怎么被感化的劇里也有點交代不清,明明前一刻還在爭家產,怎么阿嘛一死就紛紛痛心覺悟。這劇出色的地方在地道流利的臺式罵人,太有生活氣了,不過相比俗女,內涵還是差一點。

 4 ) 我可能不會愛你,但你一定會愛上花甲男孩

本文首發(fā)于《映畫臺灣》公眾號7月14日的推送

2011年,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下當年金鐘獎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金鐘的破紀錄對于劇作本身而言或許是莫大的榮譽,但之于臺灣電視圈而言,卻殘酷地道出一個事實:整個臺灣電視劇市場質量的普遍孱弱才“造就”了《我可能》的一家獨大。

類型的固化、題材的重復、演員的青黃不接與相繼“出走”、日韓陸劇的興盛等內因和外因都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臺灣電視劇生態(tài)圈的頹勢。于是,熱鬧了十多年的臺灣電視?。ㄓ绕涫桥枷駝。┲饾u走入頹態(tài),并開始了與彼岸觀眾長久的失聯(lián)。

六年之后,締造了李大仁和程又青愛情神話的瞿友寧導演聯(lián)合李青蓉導演,將鏡頭對準了臺灣鄉(xiāng)下的一間祖厝。六年間,劇作的大環(huán)境等等諸多因素都在改變,但即便從城市到鄉(xiāng)野,那份細膩與真誠卻始終如初。

一位年邁的阿嬤和著紫色壽衣頭里腳外躺在木床上,子嗣們的淚水早已擦干,各相商議著葬禮的流程安排、家產的分配等諸多瑣碎又不近人情的事情。床榻上的阿嬤突然“死而復生”睜開了眼睛,彌留之際的這一口氣,把這個傳統(tǒng)的鄉(xiāng)下家庭中的三代成員,“吹”得東倒西歪。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中阿嬤的這口氣也借著東風,將已經疏遠了許多年年的臺灣電視劇以全新的面貌吹回了我們的視野。

這股東風正是臺灣電視戲劇界掀起的那場溫柔的革命—— “植劇場”計劃:2016年由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勛、瞿友寧、王明臺、許杰輝、徐輔軍、安哲毅等八位導演投入演員人才培育24位新人,力邀楊丞琳、吳慷仁等金鐘影帝后,共同參與并推出四大類型的電視?。◥矍槌砷L、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原著改編),以期通過類型創(chuàng)新與改良來推動臺灣電視圈整體環(huán)境的進化,同時挖掘與培養(yǎng)年輕人才,取名“植”,正是希望通過播種,重灌一片臺灣戲劇的土壤。

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是一個鄉(xiāng)土煙火味很重的故事。在臺北念大學七年都未畢業(yè)的“魯蛇”(臺灣語意中l(wèi)oser的意思)鄭花甲是繁星鄉(xiāng)鄭氏家族長孫,年幼時父母離異,姐姐之后也離家出走毫無音訊,父親一蹶不振渾渾度日,從小是阿嬤一手撫養(yǎng)照顧他成人。

突然一天,身在臺北的她突然接到阿嬤過世的消息,從各方趕回家奔喪的家族成員,在喧鬧的葬禮儀式中送阿嬤最后一程。然而拿掉呼吸器后的阿嬤卻奇跡似地蘇醒過來,彌留之際的這口氣讓大家慌亂成一團,家族的三代人,五個兄妹及其子女,都像還未轉成大人模樣的青春期小孩,丑態(tài)和溫情都一一浮現。

《花甲男孩轉大人》是原著改編單元推出的第一部劇作,劇本改編自臺灣青年作家楊富閔以臺南大內鄉(xiāng)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鄉(xiāng)土小說《花甲男孩》。眾所周知,臺灣新電影運動的發(fā)軔深受上世紀鄉(xiāng)土文學的影響,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等諸多作品里,皆呈現過寧靜祥和的臺灣田園風貌。

但從銀幕反觀熒屏,近十年來,臺灣偶像劇卻似乎一直不遺余力地在給觀眾營造著都市愛情想象,即便也有如《王子變青蛙》之類提及臺灣鄉(xiāng)村景觀的,也多半是建構出一個烏托邦似的美好樂園,不近人間煙火也不接地氣。隨著臺灣人口由鄉(xiāng)村向城市的不斷過渡,逐漸走向衰敗和老齡化的鄉(xiāng)村似乎也開始慢慢被世人遺忘。

《花甲》是植劇場第一部原著改編作品,同時也是第一部將鏡頭重點對準鄉(xiāng)野文化的劇作。破敗的老屋、鄉(xiāng)村的街道、密布的墳冢、香火旺盛的宮廟,繁星鄉(xiāng)這個小小的場域并不只是一個走向衰敗的村落,這片紅磚破瓦的老人鄉(xiāng)更積傳承沿襲著臺灣民俗文化的基石。在阿嬤被送回祖厝時,《花甲男孩轉大人》用最日常的方式細致地呈現了臺灣傳統(tǒng)喪葬禮俗的各種細枝末節(jié),從鋪水床到撕去門口的紅紙(遮神)、長孫摔藥碗、準備腳尾飯……各種細瑣的禮俗都在鏡頭中融入了日常。

白先勇在為本書作序中曾這么寫到“楊富閔深愛他的故鄉(xiāng),也深愛他的父親,他為大內鄉(xiāng)及大內鄉(xiāng)的老人們無可挽回的衰頹命運譜下了幾首動人挽歌,這些挽歌是隨著電子琴伴奏,合唱出來的?!睏罡婚h用現代的方式將鄉(xiāng)土面貌重新搭建,而從文字躍上熒屏時,那些曾被剔除的鄉(xiāng)土文化、背景脈絡也隨之被重新找回了。這類“接地氣”題材在越來越成為炙手可熱的突破口(之前的大熱臺劇《通靈少女》也是類似題材)的同時,都在用更現代的視野來讓觀眾接受。

如果將城市比作容器的話,那鄉(xiāng)村更像是樹形,承載著血脈和姻緣關系?!痘住纷钭屓诵老才c感動的地方在于,鄭氏上下四代,接近二十多人,這個略顯龐大的家族枝脈中,每一片枝葉都被塑造得飽滿有骨血。用心經營著臺灣鄉(xiāng)村的民俗傳統(tǒng),并且盡善盡美地去打磨雕琢著每個角色和每段關系。鄭氏五兄妹、孫子小輩、嫁來的媳婦甚至是鄭氏家族之外的,越南來的小保姆,主論主角配角,都有足夠充分的經歷過往、舉止細節(jié)來支撐他(她)的性格,并且隨著劇情不斷強化著諸多鮮明的角色符號。

譬如,保姆阿春,九年前二哥花錢從越南找來照料阿嬤。雖然是“外來人”的身份,五兄妹趕回來奔喪時的飯桌上,也沒有她的位置,但在鄭氏家族里面,阿春是陪伴阿嬤最久也最最親密的人。當花甲問及如何接收廣播訊號時,她帶他來到墳冢邊然后嫻熟地操作調臺,在這之前的每一天她都是這樣靜靜地陪著阿嬤坐在這里聽廣播,陪著阿嬤笑陪著阿嬤等待子孫的回來。阿嬤過世之后,她泣不成聲,怕阿嬤寂寞,自己繡了一幅鄭氏家族的名冊蓋在阿嬤身上,并在最下面用越南語寫上“謝謝你”,感激著阿嬤這九年來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愛。

阿春扮演者阮安妮本人正是很多年前來臺的越南移民,一部名為《神戲》的臺灣紀錄片講述了她來臺多年的經歷。十年河內國家馬戲團明星,十年臺灣野臺戲班當家花。有趣的,作為一個外籍人,來臺成為越南新娘(關于臺灣越南新娘的風俗這個大家可以自行百度了解)之后居然傳承了已走在消失邊緣的臺灣傳統(tǒng)歌仔戲。而在《花甲》中創(chuàng)作者對于身份認同的態(tài)度也有提及,阿嬤過世之后,阿春作為一個外籍勞工從被無視也逐漸整個家庭接納。在面對未來去留問題上,阿春向眾人坦言已經靠自己找到出路,她不光是原先那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的外籍保姆,面對三哥的無理取鬧,阿春也會當面指責,當對方對自己“仆人”身份提出質疑時,阿春的強硬態(tài)度已然讓我們看到她已經轉變成一個獨立自強的女性。

前陣子花甲的扮演者盧廣仲(對,你沒看錯,就是那個唱歌的盧廣仲同學)與其父扮演者蔡振南一鏡到底的三分鐘爭吵戲在臺灣社交網絡上爆紅,看似日?,嵥榈亩纷欤瑓s也將兩代人間因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所醞釀的矛盾誠然紙上。

《花甲》的演員陣容,是由臺灣老中青三代演員構成,蔡振南、龍劭華這些老一輩扛把子的演技自然不用說,一個眼神一口嘆氣你都能從中感覺到精氣神?!痘住分行律@群年輕演員的演技也分分鐘鐘讓看多國產劇面癱咆哮的我們感到驚喜,主角花甲的扮演者盧廣仲第一次接觸戲劇,那種渾然天成的情感流露有點嚇到我,另外花明的扮演者劉冠廷等等這一批年輕演員讓人不得不敢嘆他們的未來實在可期。

羅伯特?艾倫在《重組話語頻道》中曾說,主宰電視故事內容的,是其中的人物和人物之間的關系。在文本內容上,由于連續(xù)劇想來強調情感因素,家庭成為爆發(fā)問題與激化沖突的情境。在阿嬤的事情發(fā)生之前,鄭氏家族成員之間的隱匿著或輕或重的各種問題?;椎母赣H是鄭氏的長子鄭光輝,花甲年少時,光輝經常動手打妻子,導致離婚、女兒出走。在這個家庭中,光輝不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更不是一個好兒子,長期的窩囊和不振作也沒有多少財力為母親盡孝,身在在檳榔妹史黛西面前他也算不上一個好情人。

《花甲》前半段矛盾不停地激發(fā)和擴大,然而阿嬤的這場彌留送別,也成為了一個轉折點,引領著整個家族走向了人生的自我救贖,家族成員間的關系由失落到重建,由矛盾沖突到嘗試對話并走向和解。那些嘗試和解所付出的情感都隱匿在細節(jié)當中。光輝叔在臺北遇到了前妻,他默默地跟在她身后,看她身上只有一碗吃陽春面的前,趁著她不注意的時候裝成按摩師為她緩解疲勞,然后在她包內塞上喜帖便悄悄離開。

“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边€記得臺灣電影《父后七日》里,女兒與道士在父親的葬禮上麻木地念出這句告別詞。喪葬的繁瑣沖淡了他們的悲傷,數月之后,當女兒過境香港機場,習慣性想買一條“黃長壽”煙給父親,突然驚覺父親已經不在了,一直沒好好流過的淚終于決堤。

花甲在內衣店記起阿嬤曾經偷偷去救濟開不下店的小姐妹;離家出走曾賭誓再也不踏入鄭家的兒媳,卻在奔喪的那天偷偷跟在隊伍后面抹著眼淚;從越南趕回來的老三,吃手扒雞時想起童年被二哥欺負時阿嬤怕他受委屈,偷偷帶他來吃雞的日子……從去世到彌留再到過世,或是躺在木床上或是回光返照后木訥地坐著,阿嬤其實在劇中并沒有太多正面表現,但七集的篇幅卻不斷地從別人的回憶、交談的細節(jié)中,強化著一個仁慈善良的長者形象,諸人也在回憶的點點滴滴中記起那份沉甸甸、以為被忘卻了的愛。很多時候,時刻的掛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為自己已經忘卻,但是回憶的觸點被按下,情緒便會在那一刻迸發(fā)。

《花甲》少年的后半段有太多太多能觸及你心中最柔軟那片的存在,云淡風輕,卻讓你在不覺中浸濕眼眶,更難能可貴的一點是他跳出了對很多價值觀的既定框架,對婚姻、性別、城鄉(xiāng)等等進行了重新的審視?!痘住吠ㄟ^不同的角色向觀眾傳達著,“魯蛇”“模范生”“鄉(xiāng)下人”無論哪一種,其實都是社會給你的標簽,對于成功、美滿家庭的規(guī)劃皆是因人而異,成功與失敗并不是二元對立,最重要的其實是做自己。

文/陳卡卡

 5 ) 看完劇之后我的回憶和感觸

花甲男孩轉大人。看完之后滿腦子的明仔載明仔載和魚仔游來游去我對你想來想去,盧廣仲的歌好有感覺啊~輕輕地訴說,像夏天微風。

劇中的很多民俗跟我們閩南這邊的也比較相似,我也親身看過類似乩童,那個時候我媽帶著我,還有外婆阿姨,去問一些事。那個乩童是先抽了一根煙,慢慢的就開始唱了起來,然后就是附身,說了一些我家的事,她之前也不知道我家的事,說得很細致,感覺很真實,說的閩南話模模糊糊,我聽得很費力,像劇中我們也聽不懂花甲他爸在說什么。

劇中頻頻出現的三字經很接地氣,很多俗語我們這輩人都不太知曉,在外面工作平常說普通話,偶爾聽到一句母語都會感動的我,其實好喜歡說閩南話的??磩∵@兩天我都不怎么講普通話了,跟男朋友說話都是沖啥小,哇港你共,你洗魅按抓之類。

我對花明的牙齒覺得很好奇,怎么剛好就有一個常年嚼檳郎,牙齒黑得有點嚇人的演員,后面洗牙了才明白,應該是故意的吧。花明的角色演得太自然了,讓我想起有些小學同學就是這樣的,一開口就是三字經,背心拖鞋不修邊幅,典型的一部分閩南男孩的樣子,哈哈哈。

劇中阿嬤的一口氣,把支離破碎的一家子聚在一起,互相撕逼,互相和解。我阿嬤在我四年級的時候過世,常年在香港居住。我記得她是一個很好很善良的人,很羨慕有阿嬤疼的小孩。阿公前幾年過世,家里也發(fā)生類似的爭執(zhí),不過我們沒那么幸運,沒有和解。所以看到劇中的撕逼,太現實了,這就是現在大人的世界,那個年代一生生好幾個,很多兄弟姊妹都不一定親,各自成家后的互相攀比,父母過世爭奪家產比比皆是。

其實大人也是很幼稚啦,有時候還沒有小孩子看得明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出息,小心翼翼又怕不被接受。不管幾歲,都不一定就真的長大。

試著去理解去包容,試著去珍惜去愛。生活并沒那么糟糕喔~

對了,阿偉的女生裝扮真的好可愛!

最后附上《大人中》我很喜歡的歌詞。

“長大后誰不是離家出走,

茫茫人海里游。

流眼淚的星星正在看著我,

他說加油,讓我為你感到光榮?!?/p>

 6 ) 花在風中 搖來搖去 搖來搖去

迷茫應該是最自然的狀態(tài)吧,不知道未來自己會在哪,會在做些什么,所以只能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我認為整部劇都在回應花甲的 “我會不會一輩子就這樣了” 這一句話。

只有對現狀不滿意卻又不情愿輕易做改變、不愿放棄當前狀態(tài)帶來的舒適感與好處的人才會問這樣的問題,而劇中的每個人讓我們都看到,只要有察覺、有自省、有勇氣,就不會永遠被堵在路中央。你無需像無堅不摧的超人一樣永遠積極向上勇往直前,只要在某個小機遇面前做出最符合你內心感受的決定。

世上沒有非黑即白的人物,有的只是一個個血熱鮮活的人,導致我無法真正討厭劇中呈現的任何一個角色,因為引起反感的只是某個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有些人就和花甲一樣看似毫無成就,事事無成,好像永遠就會如此、和花甲爸爸一樣為自己曾經犯過的錯抬不起頭來,為了避免沖突學會了忍耐讓步好像沒有骨氣、也有人像二叔一樣熱愛政治愛出頭,對家庭充滿責任感、像阿春,悉心照顧阿嫲,看盡人世間冷暖。

人們的經歷如此不同,想法和行為多么相抵觸,但是,他們每個人的勇氣都令我佩服:爸爸依然會上前擁抱花甲花惠,會默默給前妻按摩肩膀、阿偉在不確定對方想法的時候義無反顧地告訴花甲她的心意、二叔愿意承認自己的虧欠,也有勇氣放棄自己曾經熱愛的事業(yè),只是因為看到了人情感的可貴、花惠和母親都離家多年,卻仍然愿意再次踏進那家門,而花明也深知自己的不足,被喜歡的女孩出言所傷卻奮不顧身,執(zhí)著要對她好...

如果真的有一個答案,那或許就是 而人生仍然繼續(xù)走下去

 短評

大家演得都好,連盧廣仲都做到沒有讓人出戲,不過有點拖沓,特別是那個過分圓滿的結尾。

3分鐘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薦

阿嬤說,人帥不能吃一輩子,要人好才能吃一輩子,我們再有錢,有一天也會花光,只要有才就不會餓肚子。 ——2017年夏天

8分鐘前
  • i-m
  • 力薦

確實接地氣。每一集的花絮都好好看,每個人的性格都有突出來。最有演技的是大哥和史黛西姐姐。出戲的是花慧光頭cp,臺詞有點矯情,但是,15年7月在淡水紅毛城玩的時候,有真理大學的學生在那邊拍微電影,真的就是“我們都以為有多愛就會有多痛”那種。嗯。

12分鐘前
  • 笑笑笑笑笑
  • 推薦

盧廣仲真是又丑又可愛。女主太可愛!家庭的溫暖和牽絆真是一萬年不俗套的話題呢。

14分鐘前
  • 阿朽
  • 力薦

“男生永遠都有兩面,做錯事不敢承認,最脆弱的事又不敢說?!?/p>

16分鐘前
  • 山上風下
  • 力薦

『一把青』之後最喜歡的臺劇。所謂家人,就是即便過去的相處令人深惡痛絕,但總有那麼一刻能觸碰到內心最柔軟之處。家人之間,就算始終無法彼此了解,還是可以相親相愛。人生總有諸多後悔的時刻,但明白了『學會珍惜,比一直重新選擇來得重要』後,選擇不再有對錯,只有一心讓它變得更好的自己。

17分鐘前
  • 愛永
  • 力薦

對閩南人來說,劇里的一切都過于真實,導致每一集都哭成狗

20分鐘前
  • 昂篙
  • 力薦

起初因為有盧廣仲,有瞿友寧所以點開的電視劇,可能一開始你會煩躁于絮絮叨叨的閩南話還有家里人的群戲。但是當你只要習慣了這個步調。你會發(fā)現片子溫潤細膩總能感動到你,喜歡阿嫲,喜歡沒有變成歌手的魯蛇廣仲,喜歡他的音樂做成的BGM。

24分鐘前
  • 亮亮亮亮
  • 力薦

好久沒看臺灣電視劇這部花甲簡直重燃我對臺灣影劇的信心太好看太感人

27分鐘前
  • Run Girl Run
  • 力薦

介于“有點無聊”和“比較精彩”之間,不如其后更成熟的幾部臺劇好看。盧廣仲演技一般,長得也一般,角色也有點討厭,太影響入戲了。還是老演員們厲害,淚點幾乎都押在老戲骨身上。我命令臺灣阿嬤們立刻演一部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的女性群戲,趕快,我要看!

28分鐘前
  • 每日可愛二百人
  • 推薦

很真實很可愛 而且盧廣仲的歌還是一樣好聽

33分鐘前
  • Diva Tequila
  • 推薦

太好看了吧!集齊了我愛的元素,揉在一起,還這么自然: 小隊長、家族題材、民間信仰、閩南語...讓人笑中帶淚欲罷不能(20170713看完:什么是好的教化?這就是。&果不其然,我愛盧廣仲是沒有錯的)

36分鐘前
  • 燒烤之星
  • 力薦

每天半夜12點看一集,一周來每天半夜都在偷哭

37分鐘前
  • 家禽腿部保健
  • 力薦

盧廣仲真幸運,第一部正經出演的戲就是這么一部適合他的戲,還有一干臺灣戲骨帶著,創(chuàng)造了一個有厚度的角色。蔡振南演得尤其厲害。結局收得太急,但這部臺劇仍很值得贊賞,堪稱驚喜。

38分鐘前
  • Cedrick
  • 力薦

第一次看臺劇。每個人都有一個(幾近)分崩離析的原生家庭,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堪回首的童年回憶,每個人都=1/4好人+1/4壞人+1/4小孩+1/4可憐人。

39分鐘前
  • Hana
  • 力薦

那花甲少年一轉眼長成了大人,那女孩長出了長發(fā)說每個人身上都有像異性的靈魂,那男孩也可以被允許哭了出來,那戀人飛上外太空放長假再也回不來,那阿嬤離開這世界再也懶得理會留下的人有多聒噪、喧囂、爭吵和相愛。

44分鐘前
  • 不良生
  • 推薦

還沒看完我也要給五分,看他們罵髒話那麼接地氣,吵架那麼接地氣,閩南語那麼流利,罵罵咧咧的親情彷彿就是一個普通大家庭的生活剖析,沒有刻意也沒有做作,就是生活,狗屁倒灶的事情三不五時就會發(fā)生,就是人生。

45分鐘前
  • 小小羊兒養(yǎng)羊兒
  • 力薦

植劇場里最好的一部!第一集看的時候覺得有點神鬼神怪,年輕一代角色的戲有點夸張,可是看到后面五六集的時候卻被深深地感動了,把生活中的瑣碎和家人間的感情都拍得很真實很細膩,改變了我對臺灣本土劇的印象,老戲骨們的戲很好,一個場景不出兩句話就能把我看哭!愿每個人都能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46分鐘前
  • Cherry櫻桃之遠
  • 推薦

開始以為只是一部很普通的劇,結果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的故事才是真實反映現實的?。∮袦I有笑,有苦有樂才是生活,非常好看,非常感動的劇~贊!

48分鐘前
  • 桑默
  • 力薦

講的就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奶奶在彌留之際 家里的兒孫重新聚在一起 并且發(fā)生一些沖突和矛盾的釋懷 從而讓人更加明白親情的意義。很好看很感人 幾乎全員演技在線 繁星一姐帶出的五兄妹性格各異 就算是曾經做了錯事但也是善良的內心會改。阿甲回臺北找姐姐遇到了媽媽那一集超感人!爸爸找到了媽媽偷偷幫她按摩那里最戳我!花慧好漂亮!最喜歡她了!阿春也好好!阿瑋也好可愛怎么都看不出來是女生呢!還有我喜歡的劉冠廷!哎呀除了臺獨仲其他人都好喜歡!

52分鐘前
  • 黃悅_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