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鴨川的岸邊,寅次郎(渥美清 飾)幫助了一位因為木屐的鞋帶斷裂而陷入了窘境之中的老人,因此得到了進入老人家做客的幾乎。這名老人是一位非常著名的陶藝家,在老人的家中,寅次郎結識了名叫加賀莉(石田良子 飾)的女傭。加賀莉的丈夫在早年間去世了,她將孩子托付給了住在丹后半島的母親,獨自一人前往京都打工。
原本,加賀莉要嫁給的人是陶藝家的一位徒弟,但是她古板的性格令這個男人無法忍受,他轉而娶了別的女人。心碎的加賀莉決定返回丹后半島,當寅次郎得知此消息后,也前往那里,想要去安慰加賀莉。臨走時,寅次郎內(nèi)心里對于加賀莉的感情突然爆發(fā),這一次,他的春天終于要來了嗎?
“我一直很想見到阿寅。應該是更親切些,快樂些,就像是被風吹過的蒲公英一樣,自由自在。也許那樣只是浪跡天涯的阿寅吧!而現(xiàn)在的你卻是在家中?!? --- 阿巖
漸漸開始發(fā)現(xiàn),在談及身邊零零總總,自己的心情感受時候,開始變得力不從心;但一回歸到工作愛好,家國大事,又是能夠侃侃而談。這類特別的“失語癥”,就像是時時刻刻駕著望遠鏡,遠山收歸眼底,近水卻辨認不清。
可能也是源于此,對于寅次郎的故事這樣一個古老而又平淡甚至瑣碎的系列電影,我堅持一部部看了下來。無論是它誕生的年代,還是它誕生的土壤,對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但是電影中的情緒,卻讓我熟悉。阿寅這個人物,乍一看是撐不起一部電影的主角的,更不用說還是一個橫跨28年多達48部的電影系列。但一部部看下來,卻漸漸能夠讀出這個人物身上的魅力,而這一部,給我的感覺更加清晰。
這個有魅力的阿寅,是游子的阿寅,是自由的,熱烈的,勇敢的,瘋瘋癲癲的阿寅。是跟隨著風的阿寅,他來自遠方,說著不一樣的話,講著不一樣的故事。但這樣的阿寅,一旦走近到人們的視線當中,回到寅屋,便又成了那個游手好閑的人,脾氣差,甚至讓人厭煩。
在阿寅以往交往的眾多“戀人”當中,阿巖是最接近與阿寅結婚的人,可能也因此,才能夠說出上面那句話。在不久的兩部之前,阿博半開玩笑地說道:“男人不是風趣幽默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要有堅強的生活信念“。而阿寅,往往是前者有余,而后者不足的。
所以這樣的人,倘若是好友,往往會有數(shù)不清的快樂;倘若相遇在旅途,把酒言歡,星河燦爛;倘若求助于困窘,必然會急人之危,點燃生活的斗志。但倘若。。。阿寅知道,一旦對這樣歡笑與刺激形成抗體,那么便會顯得多余。而他,是無力對抗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的。
所以,每次的結尾,阿寅總是離家。雖然知道,這是為了拍續(xù)作的必然,但是放在單獨一部電影的語境當中,也能夠合乎情理。記得有一集中,阿寅想通過認識自己來找尋智慧,但他其實一直都很認識自己啊。激流勇退,為別人,也是為自己。當相守不免成為尷尬,那便不如離別來得瀟灑。
另外,很喜歡這集中關于碗的橋段。同樣一個碗,可以是寅次郎隨意把玩的物件,也可以是廠長的煙灰缸,最后擺在展廳中,當作大師最有代表的杰作。所謂觀音有千面,碗是觀音,也是阿寅。
第29話
依我看,這是這個劇集中最杰出的一部。
它講到了兩種執(zhí)念。
第一個故事講的是發(fā)源于日本的匠人精神,功成名就的陶藝師加納。
「在手和泥巴接觸的過程中,泥巴就會在自然中成型。這些都是在自然而然中孕育而成,但是這自然而然可就難了。真正的挖掘就像泥堆里有等我發(fā)現(xiàn)的寶貝,它也非常想見到我,我都聽到它的哭聲了?!?/p>
老先生很欣賞寅次郎的任俠氣質,由衷贊嘆他不拘小節(jié),在寅次郎臨走的時候,甚至把他最得意的作品贈送了他。然而——在寅次郎眼里它不過就是一只碗,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當這只碗在寅次郎手里顛來倒去,滿不在乎的上下翻騰,甚至想把它敲碎試下粘合劑的粘合強度的時候,加納先生仍然顯得表情緊張。這顯然就是一種執(zhí)念,并不符合斷舍離的那些基本條件。
橋在這集中也再次出現(xiàn)。
雖然都表現(xiàn)為阻隔,但是這種要素指向的象征意象在中日兩國并不相同。在日本電影里出現(xiàn)橋時,更多體現(xiàn)出一種時間上的概念,此端彼端,過來和未來,這種隔絕可能跟他們當時的社會劇變也有關系。日本黃金時代的電影四杰,至少有三位是把眼光停留在此端,回望在過去的。
「阿寅,再見不到面了嗎?」
「風又刮起來了。也許它還會吹到丹后來呢。」
寅次郎在回答之前遲疑了片刻,而加賀莉倚著碼頭的闌干,下意識的搖了搖頭。
寅次郎的執(zhí)念體現(xiàn)在另一個方面。這一段的配樂,完全不輸布列松的那部死囚越獄,在大段的留白之后音樂出現(xiàn)的時機出人意料,短暫卻又精彩。
丹后是一個半島,位于京都府附近。
二十七話到二十九話就像一部三幕歌劇,松坂慶子是序曲,石田良子到達高峰,轉瞬之間即戛然而止。
20150527 DVD
因為導演刻意讓寅次郎放棄曾想唯一給次三星,但看多寅次郎的故事可能更理解這部……
三星半。開頭的PPT、走去鐮倉的倍速鏡頭、扭打的吵嚷,卓別林。滿男開始加戲惹!
【差點摔碎的瓷碗】陶瓷家的劇情很像之前那部偶遇畫家的戲,真是太有意思了
?10:好物不堅牢,笨蛋缺心肺,緣如花期不可催。
滿男的戲份明顯比以前多了很多,吉岡秀隆一看就是小童星的樣子,比以前兩個小朋友表現(xiàn)自然了好多。這一集看的好憋屈,一個勁替阿寅使勁,看來阿寅是不想結婚了,當拒絕和錯過成為常態(tài),孤單和流浪便成了習慣。還有那個碗,真怕他給摔碎了!哈哈(捂臉)!
真是愛這一集啊?!帮L吹起來,就讓風吹的方向走”。也想走在夾在繡球中間的綠蔭小道。加納老爺子可是真像胡適,石田良子溫柔起來也如水啊。
給滿男加戲了,給滿男加戲了……
最后兩人一起躲了,唉
阿寅,你現(xiàn)在在哪兒呢,還在浪跡天涯嗎,現(xiàn)在的風在往哪兒吹呀,沒有吹向丹后來嗎?——石田良子。多么樸素而含情的語言
兩人在海邊配上音樂的那幕真是心都軟了,紫陽花下的Ayumi美到窒息,可惜是個無言的結局,她也永遠只能等待那陣向丹后吹來的風。
神筆寅次郎,加入的動畫很不錯~ 善心助老緣遇一代制瓷大家結友誼,情系女傭隨風去半島丹后(TANGO)舞難成?;鼐┮徊∠嗨伎?,再見佳人幾成瘋。阿寅啊阿寅,可是外甥口中你回程車上的淚,難道真將“拒絕”成“習慣”嗎?罷了罷了。話說八十年代的柄本明真嫩啊~ 大師杰作豈可成了煙灰缸!哈哈~
這部屬于系列中的上乘之作了,情感細膩,景色好美且于劇情融為一體。片頭突破常規(guī),不是寅次郎的夢境,是段傳說故事。片頭字幕的背景不是寅次郎在江戶川的嬉鬧,出導演名字的定幀畫面也不是慣常的帝釋天題經(jīng)寺,都改成了帶著思鄉(xiāng)愁緒的外地風光。
干什么還不吃碗飯啊。目前最情色的一部
又帶入名人公式。日版諾娜薇,含羞不敢言。
丹后,查了下地圖,在山陰一線靠近天橋立的地方。以為的看到了年輕時的柄本明。嗯。。。還有很喜歡的鐮倉
唉呀 這集好傷感,特別是回來后滿男說舅舅掉淚了,印象中還是第一次阿寅因失戀掉眼淚。
石田良子扮演的女人真是水性楊花啊!丈夫死后就和一個陶器匠人勾搭一起,被甩后又迅速約會寅次郎。
鐮倉的明月院(あじさい寺)臺階上那些紫陽花太美了。
劇情特好看,阿寅太可愛。石田亞由美的相貌簡直就是亞洲版薇諾娜·瑞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