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根據(jù)哈蘭·科本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亞當·普萊斯(理查德·阿米蒂奇飾)擁有完美的生活,有兩個兒子和幸福的婚姻。直到一個夜晚在一家酒吧,一個陌生人告訴他一個關于他妻子的秘密,亞當?shù)纳畋氵M入一片混亂。
我就是看到微博號召來開評的。一二季都看了,但確實也沒有評論的習慣,嗯,還是要支持下,帶給我溫暖真實與美好的內容。竟然要寫140字……看起來我真的是從沒評論過。大衣哥的煩惱,勇敢回敬殺豬盤的姑娘,pua的參與者與受害者,這幾期印象都很深呀,也很喜歡曉楠老師的訪談風格,要加油做下去呀……
《和陌生人說話》第三季依然好看。
想說說第五集,題為“余生只信陌生人”,說的是死亡之前關于“意定監(jiān)護”的那些事兒。
我們常說人死如燈滅,兩腿一蹬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可死這件事,不是你看開了就不麻煩了。
丁克、失孩、LGBT、不婚、兒女不孝等家庭中,最終剩下那一人的死亡,很多都不會太體面。
年輕的時候想得不錯,留夠了錢就好嘛,清醒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托付給養(yǎng)老機構之類。
但是,你知道嗎?太老的話,養(yǎng)老機構是不收的哦。
因為如果猝死還好,一旦失智呢?長期昏迷呢?
誰來續(xù)費?
你想要那時候拔管?誰敢負這個責?
重大手術怎么辦?誰來簽字?
最后,說白一點,誰替你收尸???
這集講的就是這樣的人群,他們在人生的最后階段,選擇把自己托付給陌生人。
意定監(jiān)護是區(qū)別于法定監(jiān)護的一種制度,指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時候,選擇一個自己最信任的人,可以是親屬,也可以不是,書面指定被委托者作為自己失能后的監(jiān)護人,照顧自己的生活,處置自己的財產、權利等。
節(jié)目的嘉賓及講述者名叫李辰陽。
李老師是中國最早一批意定監(jiān)護公證人,他至今監(jiān)督并執(zhí)行了五百多宗個案。
節(jié)目里一共講了四段故事,其中有一個印象深刻。
故事發(fā)生在上海,一位八十多歲名叫馬林的老人選擇讓小區(qū)里一戶賣水果的攤販小游一家住進自己家。并立下字據(jù),死后房子及財產都歸他。
上海的房子,最少也得個幾百萬呀,怎么會就交給陌生人了呢?
世界上自然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他們結緣于小游的女兒。
馬老的老伴去世之后,就跟失智的兒子住在一起。馬老說,很多老太太那時會貪圖他的房產要跟他結婚,但是前提都是要把房子過戶給對方,他明白這些人只想撈錢,撈到之后會一腳把自己踢開。
大概覺得孩子是最不騙人的,所以馬老在小區(qū)里只跟孩子聊天。
可能是緣分使然,馬老跟小游的女兒處得特別好,總給她買玩具和零食。
一來二去,也慢慢跟小游建立了聯(lián)系。
有一天馬老兒子在家中猝死,他實在處理不了了,就打著手電筒去找小游幫助。
小游陪同老爺子處理兒子后事,火化,埋葬。
關系就更近了起來。
再后來,有一次老爺子半夜中風摔倒,幸好小游發(fā)現(xiàn),不然他自己死在家里也沒人知道。
老人那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小游也給老人的親人打過電話,可他們都表現(xiàn)得很冷漠。
小游實在不忍老人孤苦一人,便一邊照顧水果店一邊照顧老人,直到他出院。
我猜這中間從不曾提過回報之類,就是實心實意地付出。
這之后,馬老決定讓小游一家搬到自己的房子里,并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等瑣碎的財產一并都交給了他。
還囑咐,他死后,小游千萬不用花大價錢去給他打理后事,墓地買好了,買個骨灰盒安葬了事,錢都留給孩子。
這個特殊的家庭,就這樣成立了。
2017年,在上海普陀區(qū)公證處,馬林和小游辦理了意定監(jiān)護,他們之間沒有血緣的親情,就這樣得到了法律的保護。
很多人不理解,找老人講,你知道嗎,你那個房子值三百多萬呀。
馬老看得門兒清,那又怎么樣?我已經八十八歲了,時間看得到頭,幾百萬也好,幾千萬也罷,我死了這一切都跟我沒關系咯。
小游覺得自己大概是被命運眷顧了。
可馬老卻說,遇到小游,是他的幸運。
這種陌生人守望相助的故事,一下子會讓人聯(lián)想到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一群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了一個表面看起來都是為了利益糾纏在一起的特殊家庭。
可實則讓他們拆不散的不是錢,而是情感羈絆。里面讓我淚崩的瞬間有三處。
一處是一家人在海邊玩,奶奶看著大家的背影,無聲地說了一句:謝謝你們。
一處是“媽媽”在警察局被問話,她問:生下孩子就自然是母親嗎?
一處是“爸爸”狂追著“兒子”坐的公交車?!皟鹤印睂χ嚧扒那牡睾傲艘宦暋鞍职帧?。
這三個地方導演處理得太高級了。所有的愛,都是背過身說的,不想你知道,也不用你知道。
我偶爾會覺得,中國的家庭很多時候是在“表演親情”。
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很多平日里不見得關心你的人,坐在一起,表演愛。
你不免會想,這樣的家庭,算家庭嗎?
不止中國,世界上有很多孤獨死去的人是有家的,有親人,可是在最后階段,他們卻不想伸出那一只手。
比如前陣子看新聞說,演過《詩》的77歲女演員尹靜姬目前被丈夫和女兒遺棄,在巴黎郊外的房子里獨自對抗阿爾茨海默癥和糖尿病。非常痛心。
目前她的丈夫回應說這是不實傳聞,尹女士有人照顧。希望是真的。
節(jié)目中李老師也講過一個案例,西南聯(lián)大90歲的林老先生讓保姆小鄧成為了自己的意定監(jiān)護人,還立了一份保密遺囑:死后把上海的一套房和財產都留給她,不然死不瞑目。
老人是有親人的,可是他沒選擇那個人。原因都不需要講的。
人心很復雜,可是我相信真心一定能換到真心。
很多人可能會說,陌生人哎,都是為了錢吧。
當然有這種可能,但也要分成幾種情況來看。
一種是為了得到錢,但即便懷揣著這一目的,卻做到一切的,我覺得這種也算圣人。
一種是擔心錢花完了怎么辦?我無法擔負怎么辦?這更可以理解了,誰不是最先想到自己呢?這時候需要社會福利體系來扶持。
一種根本不是為了錢,那更需要回報。
像程璐說的,好人憑什么只能一生平安?我希望好人一生有錢。
當然,還有一種是為了利益卻虐待老人的,這會加速老人的死亡。
李老師說,這種情況他們就需要去分辨。所以這工作真的是個良心活兒。
稍微一分神,可能會犯錯,而那個錯誤是致命的,有良知的人不允許這種事情發(fā)生。
看節(jié)目對李老師肅然起敬,在一個小細節(jié)上。
有家屬找他鬧,罵他:你肯定是收了好處的,不然怎么會把遺囑判給小保姆?
他坦言,是,我收了,收了三個橘子。
我為什么要拿呢?
因為窮人也有尊嚴。
這句話太好了,是哈下腰的關懷和將心比心。
我站起來輕輕鼓掌,想擁抱他。
人類的悲歡不能相通,可是人可以盡力去體諒另一個人。
我來蘇州之后看見過一個帖子。
是長春的一個男孩,父母雙亡,他得了癌癥要手術。
發(fā)帖說,我在吉大二院,護工鴿了,能不能有好心人過來陪陪我,幫我跑跑腿,買飯之類。后來他出了院,在家養(yǎng)病,又發(fā)貼,請好心人來我家打游戲,我管水管飯,裝備一流,沒別的可給,就想有人陪我說說話。再后來,曾經陪過他的一個陌生男孩兒發(fā)帖說,小哥們兒已經去天堂了。
那一刻真他媽眼淚嘩嘩流。
如果我還在長春的話,我會去看他的,真的。
我們常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可事實上,人就是啊。
我們努力要做到的,其實就是在一座座孤島上建立橋梁啊他媽的。
……
意定監(jiān)護不能照顧到所有人,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那個“親愛的陌生人”。
節(jié)目里,陳曉楠也問李老師,你在這個過程中已經不是一個機械的蓋章人,你跟他們的生命發(fā)生了聯(lián)系,這什么感覺?
李老師回答:又喜又悲??吹絼e人,映射自己。
我在幫助別人就在幫助自己,因為人都會死的,人都會老去,這個是必然的結果。
你在幫助別人,你自己也很安心,因為你在安排自己,安排自己的家人,安排自己的未來!
希望善良總會遇到善良吧。
希望。
一如既往地優(yōu)秀。被短視頻圍觀的“大衣哥”,流量短視頻時代的利與弊。遭遇“殺豬盤”的女孩觸底反擊抓獲情感罪犯。寵物醫(yī)院中人與動物的百態(tài)世界。寵物只是一種玩具,隨意拋棄;寵物是一個家人,需要用心呵護陪伴;是動物陪伴人老去死亡還是人類為動物實施安樂死;克隆動物作為記憶陪伴的延續(xù)。偉大的父親,摒棄世俗的眼光,用自己的方法和堅持,為了自己的夢想以及幫助兒子免受欺負,將腦癱孩子培養(yǎng)訓練成全國拳擊冠軍,現(xiàn)在兒子為了反哺籌錢治病決定重返賽場。“意定監(jiān)護”打破傳統(tǒng)觀念的臨終監(jiān)護人。遺產與監(jiān)護的關系:為了遺產而監(jiān)護送終、陌生人一個機緣巧合的彼此照顧送終。擁有智力問題孩子的父母,更希望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選擇身后的監(jiān)護人難之又難。
EPS 1
看到他穿著軍大衣在臺上長滾滾長江東逝水,我才知道“大衣哥”的由來。
我喜歡他的質樸,不是那種城里的人,感覺心累,對一種“質樸”狀態(tài)的追求;而是他經歷滄桑,勇敢的直面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內心后的自知和選擇。
EPS 2
在戀愛的道路中,我每一次嘗試,都是為我打開另一個歧途的大門,我看到了不同人的人性,也看到了自己。我們本質上,可能沒什么不同,只是最后合上自己的時候,選擇了不一樣的歸宿。很慶幸,唯一被騙錢的一次,我也暴擊了對方。我慶幸,我本能上的自私,卻保護了自己。
非常佩服這位妹子的勇氣和智慧,她會遇到自己心屬的歸宿。
EPS 3
我家咪去世后,開始思考自己的動機,自己作為一個人類看待比我們“低等”生命的態(tài)度,及對寵物的理解。
那時候太小,父母也太依著我,是我,不顧它的感受,只一心延緩著分別的時間。它側臥在爸媽床上傷捯氣兒的時候,我怕得不敢上前,它被爸爸放在小箱子里的時候,我也不敢上前面對,它下葬的那天,我在學校,大學同學對我因為失去寵物傷心一臉不屑的表情。媽媽說她一直做夢,夢里是梨樹和小咪……如果時光倒退,我想我會為它做更適合它的決定吧。
如果將來再養(yǎng)寵物,我會給它陪伴,尊重他們的生命,而不僅僅是一個供人陪伴和享樂的寵物。
劉大夫說很多人很“福福”,自己要回去了,就拿來寵物醫(yī)院安樂,不給安樂,就仍在寵物醫(yī)院;很多人寧可完美的要腿,也不愿意殘缺但是依然有質量的生命。這些人,不僅僅會對他們的寵物如此,他們也會這樣對人。
EPS 4
巧的就是這一集,接了上一集的問題,如果上天給了一副超級爛的牌,該如何辦?
起初我以為汪強是個半聾啞人,因為我腦子里的腦癱因該是智力低下,攤在床上,而沒想到的是,他不但能說話,而且能打拳,還是職業(yè)拳擊冠軍,更重要的是他是天津人,自豪。
很喜歡他爸的處事態(tài)度,很實在(認清現(xiàn)實),積極想辦法一步步的去推開自己面臨的邊界。他說的那句“你指望老二養(yǎng)他?怎么可能”,真是在認清人性后的 誠懇。
去年因為丸子,聽到了那位有錢阿姨給我分享的故事,父母都覺得自己腦癱的孩子可恥,媽媽在面對鄰居的背后私語,先抑郁得想搬去海外,真可想而知孩子今后的命運,接著是年初看到了她的孩子。堅強樂觀的父母,是不會到最后一刻放棄吧,即使生命非常沒有質量,而如何定義有質量的生活呢?走著看吧。
EPS 5
意向監(jiān)護人 – 在這個保姆冷漠,惡性事件頻發(fā)的當下,這些關系的存在,無疑是給生活的真實添加了一份溫暖的底色。愿內心有愛的人多發(fā)出自己的光源。
通過一片公眾號的推薦一口氣刷完了這三季,第三季好像還沒有更完,之前或多或少有在微博看過片段,但是真正完整的看下來會有別樣的更加豐富的感悟,這是我第一次寫豆瓣劇評,單純的希望這樣好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即使有很多令人潸然淚下的底層故事,但是縱使形形色色的人有各種各樣的艱難生活,但還是可以看到領略到人性的溫暖與生活的希望,無論是對父母,對家人,對待寵物,對待身邊的人,都會抱有更多的善意。如今的我們太容易被光怪陸離的網絡生活裹挾而吞噬,漸漸完全失去了自我,但是通過這樣看似平淡的節(jié)目,會讓你看到另一個自己,那個善良,有共情能力,更加清醒的自己。
希望我們在自己的世界里都可以做一個充滿善意與希望的陌生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少會遇到讓我有表達欲的人或事,而這部紀錄片是我偶然相遇的小驚喜。每個主題都很有意義,看完頗受震撼。 《魚缸里的大衣哥》,鄉(xiāng)土中國的紀實文學,流量時代的典型案例,網紅圈的微縮模型,身不由己還是樂在其中是永遠說不清的謎題。 《殺豬盤—單身男女“屠宰場”》,觸目驚心的名字,都市里孤獨的靈魂原來是待宰的豬,原來情感是詐騙最好的武器。那個女孩,獨立太久強撐著一口氣在城市里漂泊,隔著屏幕虛情假意的關心竟是生活唯一的精神慰藉,被騙了錢還被騙了感情,自我懷疑自我唾棄自我拉扯,就算抓住了對方,面對“是否還能再次信任”這個問題仍然只能沉默,終究是一場全是輸家的賭局。 《“憤怒”的寵物醫(yī)生》,有人太愛不愿讓寵物離開,有人不愛所以想讓寵物離開,有人愛過但最終選擇遺棄,醫(yī)生說看到的不是人和寵物的關系,看到的是人究竟是怎樣的人。 《拳拳父子心》,腦癱兒,拳擊,冠軍;父親,教練,尿毒癥。人類最閃耀的時刻永遠是在塵埃中開出一朵花的瞬間。生活雖苦,但父子情深,來生仍愿續(xù)前緣。 《余生只信“陌生人”》,故事講的是血緣關系之外的親情,意向監(jiān)護里的真情,我看到的是年老體弱后的孤獨與殘酷,人類有了意識之后,歲月真是無形的慢性毒藥呀。 最后聊聊喜歡這個紀錄片的其他原因,主持人太溫柔了,女性強大溫柔且易共情的能力能讓被訪談者娓娓道來,不添加太多個人的評判和標準,對遭遇的苦難表示尊重,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鼓勵和祝福,不幫忙賣慘,也不鼓吹偉大,一切都剛剛好,把問題和思考留給黑屏后屏幕里的你,可能很多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但答案也許是最不重要的一項。
第二期做的太好了,感情的博弈,受害者和施害者的轉換和對話?!拔覀兌际潜舜说腁I”
洞穿眾人內心的空虛了——有的人為浮名所累失去生活,而另一些人放下生活圍繞在他身邊變成最低劣的狗仔,因為拍視頻比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要賺錢;有人被騙得失去一切,但是到最后沒有愛也沒有恨。不再相信,相信什么道理,人們已是如此冷漠;不再回憶,回憶什么過去,現(xiàn)在不是從前的我。
臨近結束時,以為主持人會再總結一段,沒想到什么都沒有直接結束了。喜歡這種疏離感,什么都留給觀眾自己思考。
陳曉楠和竇文濤在,中國談話節(jié)目就在。
殺豬盤這集把我看得有點惆悵,大家都是好脆弱的可憐人,自舔傷口就夠了…“過去我17歲,現(xiàn)在我70歲”
第三季了,怎么還沒火啊
祝福汪強。
選題抓人,黑色又荒涼
選題和前兩季相比差了很多
第五集,一種養(yǎng)老新思路,也是對陌生人之間的關系的重新審視。像是永遠隔著一堵墻,但也可能因為遇上了,無緣也變成了有緣,居然就能托付余生。真得很感動,也希望有更多這樣愿意介入他人生命的人。
1.陳曉楠老師的語態(tài)真的太好了,這種對話方式簡直國內一流。2.切入點找的好,選角也很好。
與其說是和陌生人說話,不如說是聽陌生人說話,沒有偏見、不帶主觀色彩、更不摻雜獵奇心理,或許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一個人和一件事。
一年只有五期,期期精彩。這是個可以看好多遍的內容遠高于形式節(jié)目。刀尖上跳舞,人類觀察檔案。
看之前對朱之文的現(xiàn)狀有很多疑問,“為什么不生氣”“為什么還配合”“為什么不離開”,看完就……啊,日子是他的,選擇是他的,他能過下去,那就可以了。
最早做鳳凰衛(wèi)視時,知道了陳曉楠老師。非常有幸,我的那期節(jié)目是陳曉楠老師錄制的。《冷暖人生》聚焦邊緣生活群體、底層人民,非常具有人文情懷。是我唯一一檔持續(xù)看了很多年的節(jié)目,一直到現(xiàn)在。里面的多期節(jié)目,一直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很有感觸。《和陌生人說話》是菖蒲河的老年相親角的那一期,讓我非常興趣。持續(xù)追看完pua、整容、死刑犯等等多期節(jié)目。后來在一檔訪談綜藝里,以陳曉楠老師節(jié)目的選題為標準,做了一期pua的節(jié)目。喜歡陳曉楠,她的采訪溫柔,非常有共情能力。她的節(jié)目有情感,有深度,尖銳且有意義。個人覺得,陳曉楠老師的幾檔紀錄、訪談節(jié)目是業(yè)界頂尖牛批的。
人間啊…
深度切入社會肌理的好節(jié)目。
復仇殺豬盤的姐姐好勇敢!
因為這個節(jié)目。解救了一個即將陷入殺豬盤的人
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