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年邁的老夫妻苗天(陳豪飾)與長他八歲的妻子顧新月(張可頤飾)隱居于此。為了方便妻子上下山,苗天用了五十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條長達六千級的天梯,名為“愛情天梯”。幾十年前,廣東二牛村。藥農苗天年少時初見正要出嫁的新娘新月便一見鐘情,畢生難忘。二十年后,已為賀世章(張國強飾)妻子的新月與苗天重逢。然而世章與侍婢田愛娣(陳茵媺飾)有染,新月忍辱負重,直至世章病逝。接手管理藥行的新月在家族的操控下心力交瘁,此時苗天挺身而出,全力幫助新月度過難關。苗天埋藏心底多年的真情打動了新月,新月終于決定與苗天搬到深山隱居。
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推出的25集民初電視劇《天梯》根據(jù)重慶江津區(qū)中山古鎮(zhèn)高灘村一對男女“愛情天梯”的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監(jiān)制李添勝,由張可頤、陳豪、黃德斌及陳茵媺領銜主演。本劇集為2012年無線電視推介的六部重頭劇之一,也將會是張可頤在無線的告別作。
關燈拆電影,只讀經(jīng)典。視覺炸裂的紀錄片《天梯》在上海電影節(jié)期間公映,一票難求。
什么是“天梯”?
《天梯》是火藥藝術家蔡國強先生的個人傳記紀錄片。
2015年,有一則"來自中國的煙火"的視頻火爆F(xiàn)acebook。
這條被人用手機偷偷拍攝下的模糊視頻,累計播放量高達5500萬。
煙火制造的梯子一眼望不見盡頭,被引爆后迅速躥入云霄。
一架通往天國的樓梯。
蔡國強先生說,天梯在一個小島上點燃,那個凌晨對外是保密的,除了工作人員基本沒有圍觀群眾。
小編覺得自己作為漁民如果半夜起來方便,忽然看到這一幕,會跪下的,以為看到了神跡。
吼厲害!吼酷炫!有木有!
這個美麗而又震撼人心的作品,便出自蔡國強之手。
火藥是中國人貢獻給世界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而今,他用之作畫。
小編覺得這樣的美竟有幾分壇城沙畫的味道。
喇嘛們嘔心瀝血、極盡辛苦之能事創(chuàng)作出的美麗立體畫卷,轉眼會被毫不猶豫地掃掉,在頃刻間化為烏有。
繁華世界,不過一掬細沙。
極盡絢爛,浮云煙花轉瞬。
大音希聲,大美無痕。
《天梯》的主人公蔡國強,1957出生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畢業(yè)于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80年代中期,開始使用爆破裝置創(chuàng)作作品。
他是國際藝壇上最受矚目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之一,他把爆炸的感染力和娛樂性做到了極致。
他的裝置藝術在世界各地綻放。
蔡國強的《 APEC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以7424萬港元成交價(包括傭金),創(chuàng)下中國當代藝術世界拍賣紀錄,超出原有最高估價接近兩倍。
蔡國強在創(chuàng)作他的爆炸畫
他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視覺特效藝術總監(jiān)。
開幕式上著名的大腳印就是他的作品。
2014年8月,蔡國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行自己的個展《九級浪》,開幕式當天,他在博物館對面的黃浦江面上放了一場“白日焰火”。
蔡國強說:“當時我的想法是以一場葬禮作為構思。所以這部作品的名字叫做《挽歌》。”
“那是對被破壞的大自然的一個哀悼。”
第一幕 挽歌
第二幕 追憶
第三幕 慰藉
蔡說:“開始我有點擔心,因為那一天氣壓很低。本來我想象是一個藍天,結果這個天灰蒙蒙的,我害怕會不會沒有那個效果?!?/p>
“沒想到一炸了以后,因為氣壓低,煙不是往上走,而是橫著在黃浦江上一直拉開,就像一卷橫軸一樣。我很感動,我感覺這是神作。”(真是純真的藝術家,小編也好感動)
雖然做了那么多煙花表演
但是蔡國強說他真正最愛的,是……
“這個城市很多爆炸、城市、煙火,都是用在生活上的各種各樣的發(fā)信息上。我就想到用火藥,用小孩子的火箭去沖畫布。所以我通過火藥爆炸,使自己得到了解放。”
說到自己的每一次大型煙火裝置,他說:“這也是一個很矛盾的東西。如果我實驗很多,那我也就越來越?jīng)]興趣了,實驗到你絕對完美,這個你說還有意思嘛;但如果完全不實驗,那又太不靠譜?!?/p>
“火藥是一個充滿能量的東西,所以在點火之前,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的。點火的時候,其實你該做的都已經(jīng)準備了,那接下來就是靠這個材料的生命,和藝術家背后看不見的、自然的力量?!?/p>
“我在德國在做個展,同時我又考察了柏林墻,也考察了以前的一個德國火車站,火車站在戰(zhàn)爭的時候被摧毀了,現(xiàn)在是一片空地。”
2006,柏林
“我在那邊建了一個德國小房子,里面裝滿了美麗的煙花,然后我把它點著了,所以那個煙花不斷地爆炸,從里面一直漂亮地展現(xiàn)出來?!?/p>
“在這個展現(xiàn)的過程,把這個房子給摧毀了,這個表現(xiàn)我們人類在很多時候的美麗和暴力。很多理想是美好的,但結果是殘酷的。”
1996年,蔡國強在美國完成了《有蘑菇云的世紀:20世紀計劃》。
照片中蔡國強站在前景,一股煙云從他舉著的手向上升起。制造煙云的方法極之簡單,把一小撮火藥裝進紙筒里,點燃便成。
在每張照片里,蔡國強都面向一個重要的歷史、藝術地標,其中就包括內華達原子彈基地。
“我就想最好給它來一個原子彈,來一個蘑菇云。蘑菇云也算20世紀美國創(chuàng)造的一個經(jīng)典符號,所以我就到內華達原子彈基地去給它放一個小小的蘑菇云,這個是一個空間的意義;另一個時間的意義是,這是對20世紀一個經(jīng)典符號的一個嘲笑,或者是反思。”
最后,我們來聊一聊《天梯》。
這是一個纏繞在蔡國強心中21年的夢想。早在1994在英國,蔡國強就實驗過“天梯”,不過當時由于天氣原因,沒有成功。
跑了世界一大圈,最后他還是在家鄉(xiāng)把這個項目實現(xiàn)了,這是蔡國強送給自己、送給家鄉(xiāng)、特別是送給他100歲高壽奶奶的禮物。
他說,“我是在我家鄉(xiāng)泉州那里很小的地方,因為從那個海邊仰望巨大的天空,就想有一些跟宇宙對話。”
長達500米的“天梯”是通過直徑20米的氣球帶上天的
“其實來圍觀的人在現(xiàn)場,包括我在現(xiàn)場,都仿佛看到了神跡?!?/p>
“我自己感到這個梯子很大,那為什么500米高?因為在我的家鄉(xiāng),500米高你就能摸到云彩,那我就做個500米吧,可以升到云彩?!?/p>
“燒這么久,一直燒上去,速度一般是一秒20到40米的速度在跑,然后升到上面了以后,幾千個噴火焰的那個時間里面,那個時間是shishishi在嚎叫?!?/p>
一個梯子在天地間立著,那是非常震撼的。
因為好的藝術品,到通靈的時候,藝術家自己都會被震撼住的。
本周上海電影節(jié)期間,紀錄片《天梯》正在熱映,小編覺得太值得去大屏幕一看了,裂墻推薦。
想看完整紀錄片《天梯》和收聽完整同聲評論的朋友們,歡迎添加客服關關的微信(ktlfilmguan)索取全片資源~
《天梯:蔡國強的藝術》借2015年完成的作品“天梯”為切入,講了蔡的家庭生活、成長、藝術歷程和背后的創(chuàng)作幕后,原來是有奧斯卡獲獎的記錄片名導和《布達佩斯大飯店》的創(chuàng)作人加持,全片緊湊有如不斷綻放的火花。蔡式語言,也是聽得讓人感受到藝術家語言的樂趣。為了百歲奶奶完成的回家之作,更是讓本片親情切切,感人動心。
1
天堂近在咫尺。
蔡國強最享受的是遭遇困難,時間越長,次數(shù)越多,越興奮。
制造天梯,要達到天國的理想,他從1994年在英國的巴斯,因為氣候惡劣而取消。2001年在上海第二次嘗試,因為911取消。2012年在洛杉磯第三次嘗試,因為野火風險而撤銷許可。
他說他感到自己不可能去宇宙,挺傷心的,但藝術就是他通向宇宙的通道。
他的裝置作品,凸顯了對環(huán)境的關心,包括他的全是動物的九級浪,包括水墨,關心水污染的問題。
九級浪在上海,2014年的精彩綻放,一層又一層。
他的家鄉(xiāng)在泉州,他談到了宋代的歷史。談到他的父親,在書店里花完了所有的錢,他說我雖然不養(yǎng)家,但是給你們就是永遠的精神財富。
但是到了文“革的時候,他們必須燒書,特別是在晚上
,然后立即就來了,柏林爆破·印象之二,2006年在柏林,就像在家里面燒書一樣的感受。
他開始爆破畫面,他的天梯研究,有點像我們小時候吃的爆米花。
他在日本的藝術更加純粹,因為他想擺脫東方和西方的這種界限,他說就像一個桌上擺著中餐和西餐一樣,他想把那個桌布給抽掉,所以他那時候對宇宙也有了探索,包括他去訪問了霍金
,那么這個天梯的想象的原點是奶奶家的小漁村,在2001年他去訪問過那里,他要尋找那種神奇感,
卻被現(xiàn)代的開發(fā)所取締了,
看到了蔡國強的父親。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病床上了,在彌留之際,然后他又去看他一百歲的奶奶,也已經(jīng)不能思考了。
2003年中央公園的爆破計劃。
內嵌的電腦芯片能控制時間,設計如果再天衣無縫的話,就能創(chuàng)造精彩的大型抽象影像。
2002年,紐約的,瞬間的彩虹。
2013年在巴黎的一夜情
,很多策展人認為他是頂級的藝術家,,可以和達米恩赫斯特,村上隆,奧拉佛艾里亞森。
然后就是20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雖然遭遇了很多國際上的質疑,但是,他還是在2014年再次和中國政府做了亞太經(jīng)合組織APEC 的開幕式
,他說赫斯特不是也給英國政府做奧運會開幕式嗎?
他說不再依靠人山人海,敲鑼打鼓,他要開一個玩笑,講一個故事,幫助中國形象,感覺更開放。
被閹割也沒辦法。張藝謀的訪談。
和業(yè)余的泥塑藝術家合作,他喜歡他們那種原始的樸實和沖動,因為現(xiàn)在世界太商業(yè)了,然后采訪劉小東說,這個名氣越大,越會陷入非常非常危險的境地。
他老婆紅紅說這個事情很燒錢的,而且燒了錢還不能讓別人來看,不允許記者來報導,不允許人山人海,才會想說,在這個天下哪能讓你干這樣的事情呢,要不然我們就撤走,然后他開始燒香祈禱
,但是他這一場演出是為奶奶看的。然后這一天到了2015年,6月15日,早上5點…?
21年,在世界走了一圈沒辦成,回家把這個天梯送到了天堂里。
It is the most distant course that comes nearest to thyself.
The traveller has to knock at every alien door to come to his own.
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反身回到你自己。
旅人敲遍了陌生人的門,但最后一扇是自己的家門。(泰戈爾【Gitanjali】12)鶴隱譯句
2
他的魄力就是破力,
煙花就是破與立,
在便宜旅店里把一個一個爛電影,連接成藝術的土地。
化腐朽為神奇,滿是燦爛與耀眼。
帶來的黑煙如同阿里阿德涅,希臘式的巨大悲劇,濃厚與無根,彌漫式浸透
慰藉在哪里?
最后要解決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
需要破與立。其實與材料關系不大。
ELYSIUM is as far as to
The very nearest room
詩與遠方,就在腳下一米見方。(【Dickinson】政?譯狄金森句)
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開始研究火藥。 不過那時研究火藥的目的,是為了制作長生不老藥。 古人發(fā)現(xiàn)這種“藥”會爆炸燃燒,于是就將它名為“火藥”。 后來,人們又將這一發(fā)現(xiàn)應用在娛樂上,并給予了它一個很美的名字: “煙花”。
煙花,永遠是最吸引人的表演之一。 黑夜中簇然炸開絢爛無比,又轉瞬即逝。 2008 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煙火,至今仍令很多人記憶猶新。
29 個巨大的焰火腳印從 15 公里外,準確無誤地以每隔 2 秒一步的速度,沿著北京中軸線走向鳥巢。 這一幕,在今天看來依然震撼、絢麗。
人們沒想到作為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火藥,竟然可以如此美麗震撼人心。 這樣的設計,無論形式和意義都令人折服。 而這背后,離不開一位藝術家的努力——
當談到奧運會開幕式那次設計時,蔡國強說道,希望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能更藝術化,也希望這個東西能做好,幫助國家和民族。
去年的國慶70周年慶典,蔡國強的煙火表演再次震撼了世人。 他用70根光柱,將人們的目光集中到天安門。 現(xiàn)場煙花拼出“人民萬歲”、“70”字樣的場景,令人嘆為觀止。
作為北京奧運會焰火總設計師的蔡國強,在國內鮮為人知。 說起他的名字,大概的印象也只有“那個在北京奧運會上放煙花的人”。 實際上,這位中國藝術家早就蜚聲海外,作品被世界上大多數(shù)美術機構收藏。 可謂棲身世界頂級藝術家之列。 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創(chuàng)作,那就是“震撼”。 而火藥爆炸的火焰,是他最鐘愛的表現(xiàn)形式。 “我的作品有時就像罌粟花。它具有近乎浪漫的一面,但同時也代表著毒藥?!?/span>
除了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大腳印,蔡國強還有一件引人矚目的煙火作品。 2015 年 6 月 16 日凌晨,福建泉州。 安靜的漁村小島升起了一座 500 米高、25 噸重的燃燒的“天梯”,直入云霄。 絢爛的煙火沿著“天梯”,嘶吼著攀升,直奔宇宙,其視覺效果只能用“魔法”來形容。 而這是蔡國強送給奶奶的百歲生日禮物,這個作品名叫《天梯》。 此次爆破的視頻一發(fā)布在網(wǎng)絡上,全球點擊率超過1.5億次。
當我們形容一件事難度大時,總愛說“比登天還難”。 而《天梯》的這次登天,也歷經(jīng)了無數(shù)考驗。 這是蔡國強少年時代仰望星空的夢想,二十多年來在世界不同地方屢試屢敗,卻從未放棄。 《天梯:蔡國強的藝術》記錄了“天梯”的誕生過程。
本片由奧斯卡金獎導演凱文·麥克唐納(Kevin Macdonald)耗時兩年拍攝,講述蔡國強 80 年代從泉州出發(fā),30 年來在五大洲不同文化間成長,并走向國際舞臺成為享譽全球的爆破藝術家的故事。 1957年,蔡國強出生在一個篤信風水的漁村——泉州。 風水在中國人的理解里,就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 “這個城市特別信風水,信看不見的力量,我從這里出生,所以從小我的藝術里面,都在尋找看不見的力量?!?/span>
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有過遨游太空的夢想。 對于蔡國強來說,藝術就是他連接太空的橋梁。 “小時候在家鄉(xiāng),人家告訴我500米高就可以摸到云彩和星星。” 這個觸摸云彩星星的夢想,一直埋在他心中。 500米,正是《天梯》的高度。
其實《天梯》成功之前,蔡國強就在世界不同地區(qū)嘗試過多次,均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是1994年在英格蘭,但因惡劣天氣而失敗。
第二次是2001年在上海,因911事件帶來的影響而取消。
第三次是2012年在洛杉磯,由于火災隱患,煙火許可證被吊銷……
蔡國強漸漸明白,對于大型爆破藝術來說,“悄悄干更容易成”。 僅 400 人的故鄉(xiāng)惠嶼島,無疑成了最佳選擇。 于是天梯兜兜轉轉之后,最終回到了故鄉(xiāng)。 “我感到(惠嶼島)海灣的氣脈很好,有種「神奇感」”, 蔡國強說。 他的作品展現(xiàn)的場合都須有此條件,“當一個藝術家能跟一個場所的能量連系一起時,作品才能被帶動出通靈的瞬間?!?蔡國強直覺地意識到:“在這兒,能做成《天梯》?!?/p>
而《天梯》這個作品,背后更深的意義,其實是送給奶奶的一件禮物。 在蔡國強很小的時候,奶奶就常常說,他將來一定是了不得的藝術家。 蔡國強內心也像個小男孩般想要證明這一點,為他最愛的奶奶。
天梯不僅實施難度高,還是個燒錢項目。 從熱氣球到500米長的煙火天梯,費用高昂。 然而,蔡國強還堅持要秘密實施。 事先不宣傳,不讓民眾來看,擯棄一切商業(yè)可能。
2015年6月15日,清晨4點59分。 蔡國強和泉州惠嶼島的 400 位村民,仰望著海灣天空。 一顆裝載了6200立方米氦氣的白色氣球,屏息以待。 可惜奶奶因為病重,無法來到現(xiàn)場觀看。 蔡國強用手機現(xiàn)場直播給奶奶看:“強要做個作品給你看啊,準備開始了喔!”
隨著倒計時數(shù)到1,蔡國強深吸一口氣,用打火機點燃了天梯。 第一排的火藥迅速燃起,一階一階,噴耀出的金色火花向天空攀升。
看著天梯的成功,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蔡國強在奶奶面前,就像是一個渴望得到褒獎的孩子—— “阿嬤,你的孫子很棒喔!”
蔡國強終于實現(xiàn)了他做了21年的夢。 “我感到這不是我的(作品),是跟神的合作…… 他形容創(chuàng)作時的自己:“就是一個小男孩,做著自己愛的事”。 30 天后,奶奶去世了。
我的奶奶去世一年后,父親也去世了。 我小時候常坐在他的膝蓋上,看他畫那些山水。 他把故鄉(xiāng)畫在火柴盒上,那些火柴盒給了我很多體會,也是它帶著我走向藝術世界,站在世界舞臺上。
《天梯》于他,是一條承載著對祖母和家鄉(xiāng)愛意的時空隧道,連接著地球和宇宙。
小時候感覺奶奶一直不會死,但去年元旦慶祝她百歲生日時,我感到她真的是老了…… 我在很多地方做大型作品,但奶奶從沒看過,我感覺到要做給她,要快。
除了煙火藝術,蔡國強的其他作品也十分精彩。 他喜歡用仿真動物,去營造一些壯觀而奇特的畫面。 2014年,蔡國強的作品《九級浪》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展覽。 一艘來自蔡國強家鄉(xiāng)泉州的破舊漁船,裝載著99只仿真動物沿著黃浦江漂流,在2014年7月抵達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外的碼頭。 這些姿態(tài)奄奄一息的動物,令人想起了諾亞方舟。
2006年在柏林展出的作品《撞墻》,由99只真實大小的仿制狼,向障礙物玻璃墻猛沖,然后碰壁。 這個作品是有關柏林墻的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的,群狼義無反顧地不斷排著隊沖擊那堵玻璃墻,摔下跌倒卻仍舊循環(huán)往復。 玻璃墻的高度,和當時柏林墻的高度一樣高。 一方面象征了那段歷史,柏林墻易倒但是無形的人與人之間,文化之間的隔閡卻難以消除。
而在作品《傳承》中,99只來自世界各地的野生動物(仿真),聚集在一片白色沙灘環(huán)繞的湖泊邊飲水。 據(jù)說,源自他在參觀過史翠伯克島(Stradbroke Island,布里斯班沿海的沙島)后得來的靈感。
從這些動物題材中可以看出,蔡國強是個十分注重環(huán)境和動物保護的人。 他也用環(huán)保材料,制成即便白天燃放也毫不遜色于夜晚的炫麗煙火。 2014年8月,蔡國強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外黃浦江面,完成其在國內的首件“白天焰火”作品。 彩色焰火在空中爆破炸開的那一刻,只能用壯觀唯美來形容。
用這種方法,蔡國強還創(chuàng)作過史詩般的作品《City of Flowers in the Sky》,在佛羅倫薩制造壯觀絕美的白日煙花。
在蔡國強之前,火藥是婚喪嫁娶時的煙花爆竹,是殺傷性武器,他卻想到用火藥來創(chuàng)造藝術。 并且將這種源于中國的古老發(fā)明,以美的形式,綻放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天空。 在蔡國強看來,“做火藥就像談戀愛,又愛又怕,撒多了一片漆黑,撒少了點不著,小里小氣?!?你越是想控制火藥,往往越無從入手。 創(chuàng)作的結果永遠難以預測,而這正是最有趣的部分。
在我眼里,火藥的精髓包含宇宙的能量。 即我們和宇宙,都來自于混沌之初的爆炸。
*本文作者:RAMA
微信公眾號:movie432 首發(fā)于 MOViE木衛(wèi)
今年上映的紀錄片,我不喜歡《二十二》,不滿意《搖搖晃晃的人間》,于是乎,更有必要說下今天剛上映的《天梯:蔡國強的藝術》(以下簡稱《天梯》)。
用一句話濃縮這部電影,它講述了一件很小也很簡單的事情:放煙花。
一個放煙花的人。這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二十二》的絕對正確,對人物素材蜻蜓點水,很難引出不同聲音?!稉u搖晃晃的人間》以腦癱女詩人想離婚,帶出一個弱女子形象的余秀華,同樣急于拍攝,素材單薄。
《天梯》是類似于《金城小子》的藝術家紀錄片(畫家劉小東回鄉(xiāng)創(chuàng)作),由奧斯卡金牌導演凱文·麥克唐納出品(《九月的某一天》、《冰峰168小時》、《末代獨裁》等),借蔡國強返鄉(xiāng)挑戰(zhàn)和完成天梯項目,道出藝術家的畢生心結與創(chuàng)作追求。
然而,它跟我所想象的一部介紹蔡國強其人的紀錄片,仍有出入。
我會更希望看到,《天梯》是圍繞藝術家本人的生平傳記,從家庭到成長,再到具體一件作品的來源——是《蔡國強:天梯》。
但《天梯》所呈現(xiàn)的,是貫穿始終的天梯項目,由籌備到成功。在追溯天梯靈感起源、屢次失敗的過程中,導演把蔡國強的生平與作品,以精準的刀工,在適時的火候,放入大鍋。
盡管作為拍攝對象的蔡國強,在電影里也是立體生動的,然而,七十幾分鐘的長度(院線上映版本去掉了一些官員的發(fā)言),仍然會有長度與厚度不足之嫌。最大原因就是,所有素材內容都是奔著天梯的升空而去——就好像泉州是蔡國強的人生起點,天梯是蔡國強的藝術終點。
好在,片子的牢固架構,過往的異國足跡和廣袤無邊的藝術視野,它們已經(jīng)能夠回答一個問題。為什么天梯這個燒錢項目,最終要回到蔡國強的故鄉(xiāng)泉州,甚至就好像只是為了讓一百歲的奶奶開心高興,在凌晨時分被叫醒,不負少年時的期許期望。
如果沒有之前的失敗,如果沒有機緣與巧合,天梯就會是過去的天梯,而不是升起在泉州灣的那座天梯。
我個人對煙花爆竹火藥焰火的癡迷與愛好,似乎停留在了童年。
拜年時候,看誰能手持一串電光鞭炮,自信從容地點火,在即將嘣嘣亂響之際,往人家大門口一丟。四房向廳的閩南建筑,會放大所有聲響,聚攏白色濃煙。紅磚屋子好像著了火,爆炸聲震耳欲聾。
是的,我也是一個泉州人。
電影里介紹起泉州,扯到了風水學,上游更高處,有個臨近泉州的縣城廓形,被認為是一張開的網(wǎng),困住了像極了鯉魚的泉州府城。所以,才有了東西塔(《天梯》第一個泉州畫面是洛陽橋)。
我來自那張網(wǎng)。這個說法也有聽聞過。當然,只是民間傳說而已。然后,大家卻好像都信了。
長大以后,火藥這個東西,只會讓人想起過年回家,想起五環(huán)內禁止燃放,以及電影評論頁面下,那些想當然的,對《天梯》的環(huán)保主義口號譴責。
不可否認,火藥所能引發(fā)的鬧熱與浪漫想象,它們都在童年時代被遏止中斷了。那之后,火藥作為傳統(tǒng)社會的盛事,成為了民間的不提倡,甚至是不文明,空氣污染更嚴重,年味越來越不濃。再然后,它就理直氣壯地成為了奧運會的大腳印,APEC的煙花大會。
片中有專家現(xiàn)身說法,蔡國強最厲害的,是他抓住,以及壟斷了別人所想象不到的藝術創(chuàng)作素材:火藥。
火藥起源于長生不老的丹藥,中國人拿它來平添喜慶氣氛,就連老家鄉(xiāng)下,得益于民間宗教神佛,依然保留了相當暴力,十分魔幻的佛慶習俗。
蔡國強是有根的。但在08奧運之前,他的火藥藝術尚不被國人所熟知。他的名字,完全暴露了他所成長的無產(chǎn)階級鬧革命年代。正如,他的作品,最終只有被投放到了國家級的舞臺,才受到最大的矚目,也引發(fā)了更大的爭議。
與那些更像藝術探索的作品相比,當蔡國強被名利與壓力所囚困,他選擇了天梯。
不難發(fā)現(xiàn),這個項目如果在1990s,2000s就嘗試并獲得成功,它都不會有2015年在泉州惠嶼島的成功來得有意義價值。況且,同那些一次就得成功的焰火創(chuàng)作不同,天梯是多次失敗,最終才得以實現(xiàn)。
難能可貴的是,片子還明確講到在中國搞藝術的困境。由于去掉了一些素材,導致《天梯》像是蔡國強一番“因為我是中國人”的辯解后,就遭到了官方打臉。但張藝謀的說法,與APEC煙花被否定的事實,都明說了作為個人自由表達的藝術,不可避免要被政治枷鎖干擾。
我所想象的那個蔡國強紀錄片,或者可以從火藥煙花之藝術,從泉州的來龍去脈,有更多的深挖掘。哪怕對于蔡國強的藝術成就,也許可以有更多針鋒相對的討論。但或許,這些內容,已經(jīng)遠在《天梯》之外。
天梯是逐日奔月而去,我所看到的,卻是一條通往過去,回到故鄉(xiāng),響應奶奶的美好道路。不存在唯一的解釋,這大概就是藝術作品的耐人尋味之處。
至于焰火煙花的魅力,巖井俊二老師很早就我們提出了一個永葆青春年少的哲學問題:
“
升空的焰火,從下面看?
還是從側面看?
那么,你是從過去看?
還是從未來看?
很幸運在機房看過原片,為了送審還翻譯過字幕,來來回回看了十來遍,每一次都很佩服蔡國強的堅持,好的藝術家總要有種追求,如果再加上天賦,那當然是極好的
蔡國強真的太強了!他的先鋒性 前瞻性 對藝術理解 以及他的藝術人格都在這部片裡得到了非常完整的展現(xiàn) 整個影片從拍攝 敘事 音樂 都太棒了!這也是我人生中最棒的觀影體驗 沒有任何人看手機 片尾兩次鼓掌!電影節(jié)以這部電影收尾 真是無憾?。?!
總有些可愛的煞筆在一些不知道的地方做些混蛋事!藝術就是讓你動容的東西,擁有感情的藝術才是藝術,只是單純的美感,像糖水片一樣無聊!
這片排片極少,一大早去電影院看了,竟然也看哭了。觸動我的淚點的是片中蔡國強2014年在上海搞的那個白日煙花表演視頻,其中的“追憶”,似乎真的就是昔日亦真亦幻的回憶的高度抽象。這之后的“慰藉”也似乎真的有一種撫慰人心的魔力。全片看得感慨萬千,想起了我自己太多太多錯誤的選擇……
(未刪版)蔡先生的瘋狂和執(zhí)著,沉重的人生經(jīng)歷和對自由的向往才是一生動力,蔡父W.G燒書對他影響終生?!霸贕.C.D的天下不可能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可見天梯項目的出產(chǎn),除了很燒錢,也是面臨著種種政治風險。(未刪版的)片中不可避諱的涉及中國政治體制和創(chuàng)作自由問題,蔡先生著實可敬。我一閩南人聽到鄉(xiāng)音真是倍感親切。8.5
一個把天燒給奶奶看的人
Psycho Qiang
看得心情很復雜。不過很高興看到這么好的紀錄片。當代藝術可以是單純的,可以是本源的,可以是踏實的。在新中國一個誠懇執(zhí)著寡言有教養(yǎng)的藝術家要經(jīng)歷多少苦難才能走到這一步?可能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
看到天梯點燃著往虛無的天空爬,看哭了
他在仰望自己的作品時,依然有孩童式的驚奇。
拍紀錄片是凱文·麥克唐納的絕活了,他很擅長拍人物傳記,這次拍的不僅僅是蔡國強,還有他為什么成為了今天的蔡國強。
#LFF#kevin的紀錄片一直很像樣,雖然文革之類的部分有一些刻意,但可以理解。看了片子之后對蔡國強有了更深的認識,很欣賞這種更愿意just express myself by art的藝術家。不裝不高調不高冷,很有底子很厲害。
“抓住一種藝術,把它擁有成你自己的”在蔡國強的表現(xiàn)藝術中,靈魂可以得到慰藉。
愛我泉州。
除卻大藝術家的光環(huán),純粹的少年心智與夢想真美好。天梯項目終于實現(xiàn)后,妻子五味雜陳的淚水,給百歲奶奶直播的喜悅,還有回憶中從不給家用卻留下珍貴藏書的父親,四代同堂相依相守的片段最動容。值得玩味的一點是,身為中國藝術家只要與ZF合作,就免不了質疑與尷尬,是否也是被西方強加的“原罪”?
一個情感的動機就是一場焰火的引信
以第四次天梯裝置為契機,勾勒出蔡國強藝術生涯小傳。如何在院線紀錄片環(huán)境中不做出虛偽低劣的政治表達呢?《天梯》用一種微妙的蜻蜓點水化解了“龍標式尷尬”,冰山般地將藝術家與政府的糾葛,靠剪輯與零星言語欲說還休、點到為止地展現(xiàn)出來,并輔之以磅礴的煽情。結尾的慶祝與哭泣則將觀眾拉回現(xiàn)實。
Sky Ladder: The Art of Cai Guo-Qiang (2016) 連接著大地與天堂,他的火焰,一個做了21年的夢,最終還是回歸了少年時代的質樸與真摯。
又溫習了一遍九級浪,花又開一次,又垂敗一次,黃浦江特別溫柔,魔都還是這么美。最喜歡蔡的作品是黑色爆破,沉默、疾速,像黑色的鷹忽然撐開翅膀,撞墻也好看,性子烈,然而表達方式是克制的。藝術家專注于自己的創(chuàng)作,保持融洽的狀態(tài)特別好看,最后看到梯子沖向無垠天際,窩也不禁眼眶一熱(。
最大的遺憾可能是沒有對“天梯”(Sky Ladder)本身的藝術指涉(即為什么如此構思這件作品)進行表現(xiàn)——它包含著對中國哲學中“絕地天通”/“人副天數(shù)”這個主題的深刻思考,而不僅僅是一場抖機靈的焰火表演。當然這可能是西方觀眾比較難以理解的部分,不能對拍攝者求全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