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又一部抗日神劇誕生了……請耐心……
陪老媽追完了拖拖踏踏,天雷滾滾的勇敢的心,老媽看了后面戰(zhàn)神的預告,覺得熟臉很多,指示吾等一定要追。
選擇九一八開播,很是主旋律??ㄋ韭詮姶?,俺能說俺是為了嚴寬才看的么??吹疥愃汲珊唾←悑I就知道會是個神劇。陳思成演的是個智計百出,領導能力超群,略活潑的兵王。第一集看下來總覺得剪輯有問題,打仗時想做出悲壯的場面,卻變得有點作。劇情有點拖拉,配樂簡直神了,男主殺日本軍官的時候居然響起了命運交響曲ORZ……會以為是誰的手機響了,囧…………做配樂的簡直奇葩啊,敢不敢出來溜溜。
男主一出場就聰明絕頂,立馬給日軍一記下馬威,大殺四方什么的。金手指不要開太大啊,一定要看怎么編下去……
還是要再說一次……這配樂簡直不能忍,嚴寬你敢不敢多出現幾次啊……
2 ) 犀利大氣陳思誠,鐵血柔情龍大谷
抗日是中國電視劇中永遠的主旋律,不管有多少戲謔成分,但觀眾心中永遠都有一份打鬼子的豪情,這既是對逝去年代的緬懷,也是對東邊那個一直不安份鄰居的警惕?!稇?zhàn)神》是對抗戰(zhàn)的一次全新解讀,相對于最近神風勁吹的抗戰(zhàn)劇場,《戰(zhàn)神》的陽剛氣質不是通過各種神奇的功夫,而是從心里迸發(fā)的剛健力道,讓人不由自主的熱血沸騰,而這其中主角(龍大谷)陳思誠的表現尤其引人注目,那種剛勁決絕的氣勢讓整部劇作都充滿了力量感。
當初一部《士兵突擊》紅遍大江南北,而陳思誠也隨之一夜成名。相對于憨厚的王寶強,陳思誠所飾演的成才則充滿了霸氣,一種舍我其誰的自信?;蛟S這是陳思誠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方式,在他的劇作里人物永遠都充滿了生機勃勃的力量,那種來自骨子里的自信使他在最艱苦的條件下仍然保持著自我立場。在這之后盡管陳思誠逐漸轉向都市情感劇如《北京愛情故事》、《小兒難養(yǎng)》等,特別是《北京愛情故事》再一次擊穿了全國觀眾的心理,讓程鋒這個角色成為大家耳聞能熟的形象。
可以說,盡管作品不是很多,但陳思誠出演的每一部戲都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對電視劇作的掌握與闡釋能力也成為收視的保障。陳氏出產,必是精品。這是一個優(yōu)秀演員的直覺,也是對作品的感悟能力的體現?!稇?zhàn)神》讓陳思誠重新回到軍旅體裁,而這一次他則為我們奉上了一道新的抗日大餐,龍大谷的名字也成為新一代戰(zhàn)神的代號。
對于抗日劇作來說,《亮劍》可以視作一個標桿,李云龍是衡量后來抗日人物形象的一把尺子,那種融合了草莽與軍人的氣質讓所有以后的演員都倍感壓力。然而,陳思誠或許是個例外,無論戲里戲外那種永不服輸的自信與倔強使他無懼壓力來挑戰(zhàn)龍大谷這一形象。
一個真正的勇士必定有自己的個性,而循規(guī)蹈矩只能束縛住天才的手腳,龍大谷一出場即以拼命三郎式的姿態(tài)渲染出自己的強力個性,即使是戰(zhàn)友觸犯其逆鱗也絕不客氣。然而,對于戰(zhàn)爭龍大谷又有一種天生的直覺,在與日寇的對決中每每能出其不意。在調動日寇整個聯隊之后再折回去直殺對方司令可以說做的干凈漂亮,而親自與對方以刀相搏則是其霸氣一面的展現,對于一個優(yōu)秀的獵手來說,任何龐大的獵物都是死物,陳思誠將勇將的霸道與智將的計謀融合起來,讓我們看到一個全面的戰(zhàn)神。
然而,唯仁者能愛人,能惡人;唯英雄能殺鐵血,能柔情。龍大谷在情感世界同他的戰(zhàn)績一樣豐滿,對于身邊的警衛(wèi)員李廣他兄弟情深,對于戀人林燕(王麗坤)則生死相許。選擇抗戰(zhàn)不只是因為一個國家理念,還有身邊這一群生死相依的戰(zhàn)友,因為愛才去恨,才去戰(zhàn)斗。戰(zhàn)場上的龍大谷眼神犀利、迅猛如虎,而日常生活中的龍大谷卻永遠充滿了小任性的可愛。
陳思誠的表演永遠是那樣大氣,這種大氣來源于自己對角色的獨特理解。有生命力的角色才是真正成功的角色,陳思誠用一部部電視劇、一個個讓人難以忘懷的角色為我們詮釋了演員的含義。
3 ) 龍馬支隊都是戰(zhàn)神
這部電視劇 我用了一天半的時間 看完了 53集 好長啊 不過龍大谷的精神一直激勵人心
想想現在和平年代的我們 如果不是當時那么多八路軍為之奮斗 何來和平時代? 他們的生離死別早已置之度外,讓人看到了中華兒女不屈的風骨,龍大谷最常說的話就是“能把我龍大谷打死的子彈還沒生出來呢!” 他說這句話頗感有氣魄 還有他們的口號:“只要膽子有,子彈繞著走。只要膽子大,閻王爺不怕。 鬼子就是狗,越慫他越吼,鬼子也是狼,越怕他越狂!戰(zhàn)神是個啥!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外寇侵我!我必成神!中國有我!不亡!不亡!”
這是除了<黑狐> <雪豹> 之后 我又一次看完的抗戰(zhàn)大劇。
4 ) 真爺們!陳思誠大殺四方!
文:趙豬
《戰(zhàn)神》是部非常爺們,氣質非常獨特的抗日劇,來自中港韓的三位導演分別把控著動作戲、戰(zhàn)爭戲和文戲三大環(huán)節(jié),全劇毫不拖泥帶水,從第一集開始就保持著每集一小打,兩集一大打的節(jié)奏。陳思誠扮演的“戰(zhàn)神”、“鬼谷子”龍大谷自始至終都保持著真爺們的氣質,大殺四方,把一個中國男兒的血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這種陽剛到爆的爺們氣質,使得《戰(zhàn)神》在2014年這個秋天,顯得格外不同。
以往國產抗日劇大抵上脫不開諜戰(zhàn)和游擊兩種套路,《戰(zhàn)神》雖然也有以上兩種套路的痕跡,但是故事主體還是放在吃力不討好的戰(zhàn)爭戲。全劇五十多集,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戰(zhàn)斗不下五十處。從第一集開始就是以少勝多的阻擊戰(zhàn),不斷升級,再加上龍大谷層出不窮的戰(zhàn)爭謀略,整部《戰(zhàn)神》簡直可以說就是一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教科書。
導演國建勇是內地首屈一指的武術指導,韓國導演梁吉詠則是《集結號》的戰(zhàn)爭、動作導演,再加上《雪豹》導演,來自香港的陳浩威,三位導演各司其職,把《戰(zhàn)神》打造成一部氣勢磅礴,細節(jié)精致的動作大戲。陳思誠則親身上陣,繼《士兵突擊》之后,再度涉足戰(zhàn)爭題材劇集,無論文戲還是武戲,都處理得盡善盡美,把龍大谷這樣一個俠骨柔腸,智計百出,同時也重情重義的男人詮釋得有血有肉。
2014年初,陳思誠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現代都市愛情電影《北京愛情故事》,在強敵環(huán)伺的情人節(jié)檔奮力殺出,開出紅盤,也使得他成功躋身于內地一線男星的行列。盡管在大多數觀眾的印象當中,他是《北京愛情故事》里玩世不恭的“瘋子”,是《小兒難養(yǎng)》里的木訥的江心,更適合演出現代都市青年形象。但是其實他最早為觀眾所熟知,其實還是在《士兵突擊》里那個總是被許三多壓著一頭,“生不逢時”的成才。
從“成才”到“龍大谷”,隨著年紀的增長,陳思誠對于角色的理解也在發(fā)生變化。在《戰(zhàn)神》前半段,他抓住龍大谷聰明、自負的特征,接受命令,單槍匹馬組建抗日游擊隊,少年意氣風發(fā),不管不顧的性格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到了后段,隨著龍大谷遭遇的越多,人物內心更加成熟,尤其是成為“龍支隊”的司令員,接收好友馬諍的部隊,背負著更多人的生死和勝利,他必須變得更加沉穩(wěn)。這一點也很像陳思誠,從一個只需聽從導演指令,盡情發(fā)揮自己表演長材的演員,逐漸進化到一個能夠把控劇本和全局,指揮大家一同協力完成一部電影、一部劇集的導演。
抗日雷劇盛行多年之后,觀眾似乎都已經漸漸忘記,七十多年前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了。而《戰(zhàn)神》恰恰是這樣一部忠實于歷史,又極富表現力的,真真切切表現戰(zhàn)爭的殘酷與激情的劇集。陳思誠在其中,用自己的閱歷和血性,演活了龍大谷這樣一位大殺四方的真爺們!
5 ) 夸張的手法表現當時人民強烈的愿望
雖然可能大部分人都覺得把主角神化了,但是站在那個年代,人們真的希望有個神來拯救他們!上綰鎮(zhèn),那些平民又做錯了什么?因為一個日本女人自殺,把悲傷撒在無辜平民身上,就連小孩子也不放過????還得到嘉獎?呵呵就得要個神來治治。戰(zhàn)爭,人民真的很可憐,特別是弱方,所以祖國一定要強大?。。。。?!
6 ) 儒雅陳思誠的強悍之旅
“九一八”當日,一部抗日劇在四大衛(wèi)視開播,這便是由陳思誠等主演的抗戰(zhàn)大戲《戰(zhàn)神》。盡管陳思誠早已經從演員到導演,從電視到電影,一步步開創(chuàng)出自己的新天地,但今次又沉下心一頭鉆進劇中太行山區(qū)抗日游擊隊長龍大谷的軀殼內,將一個智慧、勇猛,而又帶有一些“痞”味的抗侵勇士,鮮活的呈現出來,而今次陳思誠在劇中的形象,也與他的既往大相徑庭,男人的粗狂,戰(zhàn)士的勇猛,義士的豪邁,成為龍大谷這位抗日神將的不二標簽。
記得初始陳思誠,還是通過那部名揚天下的《士兵突擊》,陳思誠扮演的成才,在一干耿直倔強的士兵兄弟面前,機靈,聰明,又略有些文化人的油滑,顯得那么與眾不同。如果不是在軍隊這個嚴肅的大環(huán)境,成才大可會成為一名成功的社會人,左右逢源卻又有暗含真誠,笑起來能燦爛整個熒屏,是為最具儒雅氣質的小清新。
就是陳思誠這樣一位小清新,在后來的演繹之路中,卻一再的挑戰(zhàn)全新的角色人物,無論是《春風沉醉的晚上》中的羅海濤,《守望者:罪惡迷途》的周棟,《法官媽媽》中的張帥,還有《制服》中的變態(tài)殺手陳岸生,將陳思誠的多面,文藝、縝密、偏執(zhí),甚至是陰柔黑暗的一面,都統統發(fā)掘了出來,或許是表演的潛能,也或許是人物挖掘的天分,至少在陳思誠的演員生涯中,幾無失手的案例。
http://d8.sina.com.cn/pfpghc/589d168c719745bfa73e577f9cd66e37.jpg此次陳思誠主演《戰(zhàn)神》,另一個令人意外的原因是,陳思誠已經在之前從演員成功跨界為賣座大片的導演,不僅之前身兼編、導、演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大熱,收視率和網絡點擊率雙雙狂飆,而在今年年初同樣由他全能創(chuàng)作的同名電影《北京愛情故事》,在情人節(jié)上映首日就攫取了過億票房,最后以4億的總票房成為年度大熱,足以證明,他在導演的道路上的行走,或許比做演員有更多的發(fā)展前景。
但假設總歸是假設,他就這樣萬丈豪情的又成為了《戰(zhàn)神》的男主角龍大谷。眾所周知,抗戰(zhàn)劇作為國內電視劇的強悍類型,早就被各路創(chuàng)作人演員演繹出了無限種可能,無論草根的,草莽的,策反的,歸依的,一個個抗日英雄,猶如一座座豐碑,樹立在歷史之林,龍大谷又有怎樣的人格特色與性格特點,不會泯然成眾人呢?
其實,追劇這么久,最大的感受是,龍大谷雖然也似一個草莽英雄,但他卻是粗狂之下,大腦先行,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深思熟慮,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談笑間令檣櫓灰飛煙滅,無論是對外殺敵,還是內部矛盾。,或許,這也是共產黨人智慧的凝聚性體現,至少在面對日本這種不可低估的精銳且殘酷的侵略者的時候,只呈匹夫之勇,只會拿命抵命的拼殺蠻干,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陳思誠的龍大谷,給了抗日英雄新的詮釋,也給了觀眾不同角度的了解,更主要的是,這是一部精彩的抗日大劇,劇情曲折,人物飽滿,制作精良。陳思誠會“挑”劇有口皆碑,做了導演之后的他,更能通過直覺和經驗,來判定什么樣的影視劇是最適合自己的,也最對得起觀眾的,所有,眼光精準的他,無疑值得觀眾和播出平臺的雙重信賴。
垃圾抗日劇,陳思成的破演技就算了吧
節(jié)奏快,場面也不錯,心目中應該可以達到6.5分了,雖然不達到10分,但絕對不只4.5分,所以給五星來抬分。。。
陳思成真是我輩底層盧瑟的終極勝利版。長得不帥不提,演戲也沒看出多好,卻總能當主角做英雄擺姿勢。
看了一點點關于矢野浩二的片段覺得特別有意思,日本演員打日本鬼子……那畫面。但是說正經的,他在勸說的片段,我覺得他用了真感情。
日語很好啊
艸她媽的還有比這更惡心的抗日神劇嗎,也就糊弄鬼,偏偏有那么多撒幣把他當歷史,智障用什么也救不了
可以打負分的話,我一定打負分,娘親在隔壁看這部電視劇,我蹭她房間玩的時候也順帶“欣賞”了這部神劇。短短的十分鐘,我看到了無數“神奇”所在,這里面的日本鬼子,還是“特種部隊”,想進個山搞突襲,才剛進村頭就因為各種智硬被拿下了,在我看來,他們根本就不是突襲的,他們是來送物資的!
全局53集,鬼子就用過2顆手雷;鬼子見到機槍從來都是抱團挨掃,不會散開;林燕莫名其妙的被炸死;鬼子基本沒戰(zhàn)術,全靠大炮飛機;編劇寫出來的東西連故事會都發(fā)表不了,我一晚上快進看完了30多集,可見電視劇史上又多了一部抗日神?。。。?!
前面還是8錯,笑點,緊張度都恰到好處,后面就呵呵惹…ps.喜歡日語,不像其它抗戰(zhàn)劇完全奏是變音普通話??!
大卡司大制作誒~一堆電腦特技,還有飛機誒,而且請了好幾個日語配音~就是編劇依舊差。。。
這是一個很迷的劇,男主年輕的時候很調皮,扔石子打到女主額頭破相了,于是命運就將他倆拉在一起了……
那些年和老爸一起被看的抗日神劇……
雪豹是半神劇,這片則是徹底向神劇靠攏了,戰(zhàn)場特效、臨演動作場面調度也太小兒科了,難以想象這是雪豹導演,新水滸武術指導,集結號場面指導合力弄出來的?白瞎了拍攝設備。中途棄?。?/p>
看見陳思誠真是很驚訝,多少年沒看過他的片子了!!說起來的話,我還是最喜歡他和徐帆演的那部平平淡淡的劇。一直說,陳思誠的有才是肯定的,但是恃才傲物也是肯定的。
陳思誠就是個笑話
是不是每個一線男星都要拍一部抗日雷劇呢?
能靠譜點嗎
陳思成這個裝逼犯。
以前看的沒看完,卡司很強大,但看到后面二三十集的時候就看不下去了,審美疲勞
又一部抗日神劇。第一集看到日軍劫共黨的運彈藥的火車,押車的共軍,打了每半天居然沒子彈了,拿起大刀沖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