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樣的動作片真的很戰(zhàn)斗民族——《火海凌云》
對于戰(zhàn)斗民族的電影,還停留在《這里的黎明靜悄悄》?還是《斯大林格勒》?不不不!俄羅斯電影早就不是再滿幕紅歌了。
這不,他們就制作了一部關于飛機空難的電影——《火海凌云》。
《火海凌云》講述了因違反上級命令而開除的空軍飛行員古辛,在成為民航實習生后,與導師津琴科一起營救被突發(fā)火山爆發(fā)而受困的民眾,上演了驚魂火山下起飛與千米高空乘客轉移的奇跡故事。
在兩個小時的片長中,前半部分在講古辛與父親、與導師津琴科、與女友亞歷珊德拉之間的家長里短、情感糾結,后半部分才重頭戲營救行動。喜歡看快節(jié)奏的朋友絕對對這前面的半小時會感到非常無聊。
但你要認真看完,卻會發(fā)現(xiàn)有些驚喜。因為里面的人物竟然沒有想象的那么單薄,原來俄羅斯電影也開始精雕細琢起人物的日常情感。古辛是個有情感、有主見的男人;津琴科是個有煩惱、有隱忍的父親;亞歷珊德拉是有個有志氣、有傲氣的女飛行員。
這樣看來,俄羅斯電影還是有進步的。
可是呢,作為一部災難題材為背景的電影,這一切似乎都來得太快像龍卷風。
地震了、火山爆發(fā)了,接著飛機壞了,救完人有趕上極端天氣不能好好降落,這倒霉勁兒可真是倒霉到家了。
主角古辛就像津琴科在片中那句臺詞“他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一樣,這些問題在主角光環(huán)的強大力量下都顯得不是事兒了。所以,后半部分古辛如同開掛了一般,在熔巖圍城時起飛客機,在千米高空完成轉移乘客這樣的壯舉都能完成,顯然太不可思議了。
記得在航空界有這樣幾個關于俄航的段子:“不管出發(fā)晚點多少,俄航都能準點到達”“起飛時很少滑行,猛的抖動一下就起來了,降落也是這樣”“上次火山爆發(fā),全歐洲只有俄航在飛”。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一個中國代表團乘坐俄航飛機從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時降落時出現(xiàn)意外,連續(xù)五次降落均失敗,直到第六次飛機終于奇跡般成功降落。“當時機艙內哭聲歡呼聲一片!”機艙里一片掌聲歡呼聲,感謝機長不殺之恩。
之前我還未能體會,可當看完《火海凌云》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俄羅斯飛行員的洪荒之力。說真的,看過這么多好萊塢空難片,好像真沒有能夠在千米高空上演滑索救人的。甚至連救完人后,一群坐在辦公室的高管們的反應竟然平靜如水,換做在好萊塢,這些個人早就歡呼雀躍、掌聲齊鳴了。這個真的很戰(zhàn)斗民族?。?br>
戰(zhàn)斗民族的神勇比起好萊塢更勝一籌,比起寶萊塢的浮夸更真實一些,但在制作上總體確實不急兩個塢。在特效上真的要差上了不少,還有就是高空的營救細節(jié)上并不是太多考究,超高風速下救人的籃子是不可能如此平穩(wěn)的從前方飛機送到后方飛機的。還有大雨夜迫降后,竟然消防車還在傻傻地噴泡沫,實在有些令人懷疑智商。
總體來說《火海凌云》是一部展示俄國航空飛行員超人般的駕駛技術的宣傳片,即便仍舊具有頗多漏洞,但是還是屬于頗具誠意的作品。
2 ) 帶著心痛,繼續(xù)前行吧
前部分情感鋪設得有些長,看到中間劇情甚至一開始都冷笑覺得腦洞太大,一度后悔選了這部災難救援片來看。地震使整個小島爆炸,火山噴發(fā),島上的人驚惶失措地逃上兩架飛機,后來有一架飛機燃油耗盡,于是想辦法在兩架飛機之間架起繩索,在空中進行人員轉移。你看,多么扯。
之后途中,經歷各種顛簸,飛機失火,艱難的在空中把人用貨框運到另一架飛機上,拼出命來和風暴對抗,黑暗的電影院里,四面環(huán)繞立體的音響一直傳出雜亂無助的尖叫,和絕望撕心裂肺的哭泣,效果太逼真,像身臨其境。終于不自覺收緊了毛孔進入角色。最后當他們成功迫降,飛機摔斷一只翅膀終于在暴雨中安全停下之后,不斷下命令的指揮臺和一直充滿叫喊的機艙里突然鴉雀無聲,讓一直緊張壓迫的神經一下子無所適從,這種得救后的寧靜,我突然就忍不住了,開始顫抖,開始流淚,一個人在黑暗的放映室哭到發(fā)抖。
每個人的一生里都會經歷幾次風暴,那種死亡邊緣的絕望和哭泣,真的是太熟悉了,而那種滋味也實在是太痛苦了,你看見自己最真實脆弱的人性,不確定自己是否還能繼續(xù)活下去,在恐懼和絕望里會感覺已經流光了這輩子所有眼淚。想起電影里一位女士在剛得救后就激動又悲痛地對抱住她的人們說:“我妹妹再也回不來了,可我在那之前兩分鐘還對她說你就是個蠢貨,我恨你!我的天啊,我真的好后悔?!彼哉娴恼娴?,永遠不要傷害愛你的人啊,不要犯錯,因為你并不知道什么時候命運的畫外音就用一個低沉的聲音遠遠的看著還一無所知的你說:“她并不知道在幾個小時后就會失去他了?!痹谀侵笤僬f一千萬遍對不起也不會有什么不同了,即使你多么想重新來過。而那種窮盡一生的心痛和后悔,也是你應得的懲罰。
災難和風暴過后,有人失去了雙臂,有人失了明,有人再也無法開口說話,有人心口上永遠留下一個疤,這些再也好不了的傷,就讓它再也好不了吧,因為即使你還雙腿發(fā)軟,即使每次回頭看的時候還心有余悸還會痛會流淚,但是你知道,你已經著陸了。你更要好好生活,才對得起這個劫后余生的自己,才稱得上尊重每一天新升起的太陽。就帶著心痛,繼續(xù)前行吧。即使每一個清晨,都那么涼。
3 ) 符合期待
也西也東,又社會又資本,沙俄劇變到華約解散,滄桑而深刻,勾畫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列賓、彼得羅夫斯基大劇院那些獨特色調。繼F-14以后更覺得這部翻拍片不容易,大量駕駛艙特寫,似厄瓜多爾火龍廣角鏡,民航搞出軍用即視感:客艙失壓、單發(fā)、無ATC指引簡單粗暴迫降,穿越雷電、火山熔巖,物理盲喜歡你,老毛子!難得導演對感情線一路冷處理,不煽情、不幼稚說教、若即若離,變溫婉成悲涼……
4 ) 先抑后揚的小空姐和小空哥
首先很感謝涅瓦字幕組做了這個片子,等上映的時候再去電影院刷一刷。
我沒有看過蘇聯(lián)老版的Экипаж,所以就只說一說這一部好了。
主角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中二耿直青年飛行員,可想而知,一開始肯定被各種教做人。然后他遇到了一個導師級的人物——嚴肅認真的老機長,又結識了一個飛行員妹紙,于是故事就慢慢展開了。這個人物設定,好像一眼就能讓人能看到結局了。但我覺得這并不重要,因為這部電影最為突出的地方是:人在面對災難和險境時體現(xiàn)出的勇氣、膽魄和職業(yè)素質。
因為這個主題,我特別喜歡片中的小空姐維卡和小空哥安德烈。前半段的乘務組日常中,安德烈明顯對維卡有好感,奈何姑娘的心思不在他身上,整天就想勾搭新來的實習飛行員,也就是男主??吹竭@里也許會覺得這個小空姐有點輕浮有點勢利,氣場弱弱的安德烈眼看著就要成苦逼炮灰了,而且他的職務還一度被直男癌的男主“嘲笑”了幾回。
但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漸漸讓人看到了他們的閃光。首先是那次在非洲,停機坪周圍一群軍警端著槍,氣氛非常緊張,這個時候小空姐還滿不在乎地站在艙門口做吃瓜群眾,但是安德烈馬上就意識到了危險,幾次勸說無效后直接上手把維卡拉進機艙了。
在后來的火山救援行動中,安德烈也是救援主力之一,他自告奮勇和男主一起開車去更危險的山里救人,還差點葬身巖漿(看到這里真是很擔心他最后會和那輛面包車一起被巖漿沖下懸崖,不過這樣就很狗血了)。離開火山后,飛機狀況非常不穩(wěn)定,機上一片混亂,只有他一個專業(yè)乘務員,但他一直都讓自己保持冷靜和職業(yè)素質,叮囑乘客坐好系好安全帶,檢查行李箱,還注意安撫情緒。在后來那場目瞪口呆的高空轉移大活人的行動中,安德烈也一直堅守在貨艙門的最前線。
小空姐維卡在迫降過程中的表現(xiàn)也很棒。她剛剛穿越了生死線從另一架飛機上轉移過來,正是驚魂未定的時候,但她也有作為乘務長的職責,在那種機身劇烈抖動隨時都像要散架的情況下,誰會不怕。她稍稍鎮(zhèn)定了一下自己,然后開始安撫乘客,向他們強調安全姿勢,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另外,在這場災難中,普通人的表現(xiàn)都很真實,特別是投票表決是否要去幫助另一架飛機的時候。有的人剛剛逃出來,就只想快點回家,有的人考慮到有孩子,不敢冒險,這些都是常人可以理解的兩難選擇。整個逃難過程,除了機長們的高超技術和過人的膽識,后面坐著的那些普通人也齊心協(xié)力一起互相幫助度過難關。這些都讓一個故事變得完整立體。
至于那段目瞪口呆的高空轉移大活人……我比較想知道,理論上真的可以嗎?XDDDD
最后吐槽一下這個官方譯名。原名《Экипаж》就是機組乘務員的意思,很明顯,主題講的是「人」。但是《火海凌云》的重點就偏到“災難片”上去了,又是為了迎合市場?【攤手】
5 ) 高空令人畏懼
高空永遠是令人畏懼的,甚至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也有不少人懼于乘坐飛機這種快捷的高空交通工具。不過有時候,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試想,如果你身處在一個海上孤島,這里有活火山在噴著巖漿,有可怕的地震在肆虐,周圍的人一個個倒下,并痛苦得呻吟著,那你將怎樣才能離開呢?飛機無疑是最快捷的方式,即將于明天上映的電影《火海凌云》便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正像影片海報上說的那樣:當大地崩塌,天空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從《火海凌云》片名來看,便很是體現(xiàn)了影片中的三種主要元素。有火、有海、有凌云,這三種元素是整個故事最具毀滅性的災難環(huán)節(jié),是一個危機接著一個危機的遞進關系,讓人看得如坐山車般驚險過癮。影片的開篇是以飛行員古辛的故事開始,他駕駛的飛機由于超載在空中面臨著危機。為了解除這種危機,必須在代表人道主義的救援物資和代表強權和規(guī)矩的幾輛豪車間做出選擇。為此,正直的古辛違背了機長的命令,將汽車丟了下飛機,這也讓他迎來了被航空公司解雇的命運……短短幾分鐘的片頭,完全將古辛這個人物塑造了出來,也將貫徹影片中的關于規(guī)矩與人性的矛盾感突顯了出來,為整部影片開了一個好頭。
6 ) 戰(zhàn)斗民族的洪荒之力
文/夢里詩書
《火海凌云》是一部帶有鮮明俄式風格的災難電影,誠然對比好萊塢那出色的節(jié)奏掌控,前段冗長的人物鋪墊,讓人不免錯以這是一場航空公司的肥皂劇,但電影在后段開始持續(xù)發(fā)力,不僅有著足夠驚險刺激的生死救援,更讓人所見戰(zhàn)斗民族的洪荒之力。
電影的前段雖有著對官僚主義的諷刺和偶然為之的幽默,可整體來說已與《火海凌云》的命題跑偏了軌道,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時長里,其所見導演近乎無法在災難中去樹立人物,而要通過大量的鋪墊來理清脈絡,且能看出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又有著太大的野心,希望透過主人公來建立愛情、親情、友情、正義、人道等等,但這些元素其實在后段的災難中也能被一一展現(xiàn),這使前段繁雜的構思只是成為了食之無味的雞肋。
當東拉西扯了過半時長后,這場尷尬的職場愛情終于走向了災難片的正軌,雖然最終成功救援的結局是不可更替的金科玉律,但透過火山起飛與空中轉移兩場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驚險戲碼,仍然做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刺激,而在劇情細節(jié)上,一面兩場驚險中穿插的那場投票表決,彰顯以人性的偉岸,另一面在成功救援后,電影也有著一反好萊塢英雄的歡呼圓滿,而是一場帶有著鮮明俄式電影風格的結尾,做到了首尾呼應的耐人尋味。
這部作品給人最大的觀感在于仿若看了兩場不同類型的電影,導演尼古拉·列別捷夫并沒有能去逆轉80年蘇聯(lián)同名電影中就已然存在的問題,正如那在情感上也濫用的洪荒之力,太多的情感線索實則難以立體呈現(xiàn)電影寄望的縱深,毫不夸張的說劇情銜接的斷層使電影即便刪減三分之一的時長亦并不會對其產生多么大的影響,而這寶貴的時間本可以更多的去在災難面前挖掘以人性的深度,這也是這部電影真正應當著點的內在。
無以否認《火海凌云》作為一部災難片的精彩,但也難掩于其自身劇情斷層的短板,如何在不迷失自已風格情況下營造緊湊的節(jié)奏,掌控好這戰(zhàn)斗民族的洪荒之力,或許也是俄羅斯動作電影未來所要真正思考的問題。
阿西吧,前一個小時全是廢話!
男主軍機轉行,膽肥也正常,民航老機長才真戰(zhàn)斗種族,徒手高空兩機之間爬鋼纜啊,帥炸……
沒覺得前面的一小時有多沉悶,這些情節(jié)都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述人物關系而必須的??赡苁菄鴥扔^眾看慣了簡單粗暴開門見山的劇情,所以對這種層層遞進的描寫有點接受不了吧。
“把飛機的底部打開。”“可是規(guī)則不允許,爸爸?!薄皼]關系,那是我寫的規(guī)則。”
老毛的民航機在未減載的前提下完成了短距起飛,然后在客艙失壓且單發(fā)工作的前提下完成了空中接力,又在無ATC指引下完成了進近降落,最后兩輪接地前列腺剎車,果真戰(zhàn)斗民族!
此片最牛逼的一點就是:各種看著完全不符合物理邏輯開掛驚險橋段,在牛逼的特效包裝下,竟然一點也不違和,還挺刺激嚇人。想象一下這本子擱國內電影公司拍,災難片必然秒變喜劇片。
前面是職場美劇,后面是柯南劇場版。
特意選的英語場以為只是院線對一切外語的統(tǒng)稱,沒想到真的是英配(英音算是個安慰吧)……好不容易入戲以后意識到跟老版差別還是很大的,先入為主的眼鏡兒就默默摘了,后三分之一就算柯南化也是好看到淚奔……回來對比了完整版,被刪的都是多少能反映社會不公的,可惜實習生跟父親的戲招誰惹誰了……
太他媽刺激了,一定要去IMAX看,戰(zhàn)斗民族毛子硬是用安系列把所有航空災難都按在地上摩擦真特么好看,其中任何一項都能機毀人亡,然并卵全搞定了……
四星片,老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感情分加一星,人物改動,主角以飛行員為主,場面腦洞大開,用行業(yè)劇的方式,拍了一部災難片。專注一個特殊行業(yè)的日常,再通過災難事件展示其專業(yè)素質,通過險象環(huán)生的情節(jié)和視覺效果造成視覺張力。 視覺效果也是極佳,且戰(zhàn)斗民族的那種瘋狂的做派,絕對大開眼界
第一次看戰(zhàn)斗民族的災難片,很有民族特點吶,尤其兩架飛機飛行途中運送乘客的情節(jié),看得我目瞪口呆。特效&劇情也不比好萊塢差,就是鋪墊部分確實顯冗長,如果能刪繁就簡,把握好節(jié)奏應該會更好看。
不愧是戰(zhàn)斗民族!真誠地簡單粗暴,連路人死都死得那么干脆利落!這要是好萊塢的套路,就應該繩索慢慢斷掉,給特寫,緊張bgm或者干脆沒有bgm,要死的路人由近景開始推,再給特寫,然后煽情bgm,然后再死掉。戰(zhàn)斗民族完全不屑這種套路啊,吧唧吧唧,連路人臉都看不到就掛了。給四星不怕你驕傲!
只有戰(zhàn)斗民族才能拍出的片子。前半段俄式幽默,各種機組人員逗比溫情日常,后半段反差太大,刺激死了,以后還怎么敢坐飛機。
災難部分不錯,展現(xiàn)出了跟北美災難片截然不同的feel!但是失敗在長達一個小時的情節(jié)鋪墊&人物刻畫上,冗長又沉悶,以至于觀眾到后面災難展開的時候都快看困了。簡而言之一句話:【災難部分是良作,劇情部分是災難】
兩只飛機兩只飛機,飛得穩(wěn)飛得穩(wěn),一只缺少燃料,一只缺少動力,真神奇真神奇。
相比老版,改了人物,但災難和自救情節(jié)完全復制,依舊緊張到爆,制作全面升級,全片無死角的好看,戰(zhàn)斗民族當自強啊!
上聯(lián):年輕帥哥看似桀驁技術強,危險關頭,過巖漿、穿雷雨,駕駛破飛機實現(xiàn)驚人逆轉;下聯(lián):中年機長外冷內熱膽識高,生死之際,頂狂風、踩黑云,手攀細鐵索鑄就高空傳奇。橫批:戰(zhàn)斗民族棒棒噠
放學后去影院看的,男主很帥,前面像劇情片,后面是災難片特效很逼真,特別是巖漿爆發(fā)和飛機轉移真是已經好久沒有看災難片看的緊張的要死。結尾很贊不落入俗套,整體5星很不錯,絕對值得去影院一看。(話說后面讓我想到了柯南劇場版《銀翼的魔術師》= =)
好看到炸裂!前一個小時逗比日常,后一個小時全是高潮。主角一行人,機長空少空姐全都吊炸天,機長兒子舉手投票那段又感人又燃,安德烈小哥是亮點??!
俄羅斯現(xiàn)在的電影真是了不得,國人當慚愧。相比當今好萊塢的特效濫用,這部災難片拍的真誠討喜,前面鋪墊雖長,但人物的情感線并不枯燥。后面一個多小時的災難營救戲叫個九死一生,驚心動魄,純火拼,不煽情。印象里純粹空中營救的戲還真不多,拍到這個水準的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