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開始時,將屆30歲的方佳瑩, 被迫,展開了這場“一個人”的幸福冒險。 故事結束時,佳瑩經(jīng)歷了“一個人→兩個人→再度一個人”的一年, 她終于懂了,她仍然需要愛情、朋友和家人, 只不過所有的他們,并不會時時刻刻、理所當然陪著你, 他們總有一天會不在你身邊, 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在最需要溫暖和幫助的時候, 你要讓“自己”成為最厲害的備胎。 “學會不孤單、也不要讓自己寂寞,那些都是因為缺乏所帶來的情緒。”
為了和爸爸媽媽唱反調,一直以來我都在強調自己喜歡一個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工作之后,其實更加發(fā)現(xiàn)我沒有那么強大到什么事情都一個人,我還是希望有人陪,有人愛,能被愛,所以如果自己內心渴望愛的話,應該勇敢去追求。
如果真正享受一人生活,那就不必去刻意證明,真正享受其中即可。
就像方佳瑩所說,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找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在兩個人的互相配合中不會失去自我,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只有自我。
1?Q:你敢不敢一個人吃麻辣鍋? A:有段時間經(jīng)常一個人去,因為發(fā)現(xiàn)了一家有單人桌的店。 2?Q:你能不能一個人參加前任的婚禮? A:不能。從分手開始就各自消失在對方的生活里了。 3?Q:你能不能一個人過圣誕節(jié)? A:可以啊。買個小蛋糕??,選個喜歡的電影,是開心的夜晚。 4?Q:你吃過一個人的年夜飯嗎? A:至今沒有。 5?Q:你試過一個人的旅行嗎? A:第一次是2020年春節(jié)假期,預計是待半月剛好休假結束直接上班的。但是遇到疫情爆發(fā)回不了湖北,在第五天溜回公司宿舍隔離??? 第二次是2021年三月,挑了個周末去杭州,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胡雪巖故居 法喜寺 西湖…走哪算哪兒,很愜意。
以后會有很多次… 6?Q:你敢不敢一個人動手術? A:去痣手術算嗎?打麻藥上手術臺的那種。一個人去的,有點慌有點抖,現(xiàn)在還有兩條疤痕在??? 7?Q:你是不是一個人長大的? A:是 也不是。 8?Q:你可以一個人搬家嗎? A:不能。東西太多了,至少要請一個幫手。 9?Q:你喜歡一個人看海嗎? A:喜歡。混在人群里別人也不知道我是一人去的??。 ??Q:你享受一個人的孤單嗎? A:目前是享受的。除了坐火車出行行李重了想哭的時候。
假如單身是一道題,那么你的答案是——
很多人因為想遠離孤獨而戀愛,也有母胎solo一直幻想著脫單時刻的到來。
就好像單身是某種疾病的樣子,幻想脫單也會無限循環(huán)。
大家的共同心理只是——不想一個人。
有段時間大火的國際孤獨等級表,大家爭前恐后比較,看誰的級別高。
最后發(fā)現(xiàn)冠軍的獎品,沒有最孤獨,只有更孤獨。
人們希望會有更親近的存在,于是選擇了戀愛。
多數(shù)時候戀愛是一時沖動,把美好的事情都早早做完,剩下的只是疲憊。
把遷就忍讓的份額用完,又變回兩個自私的小孩,圍著一個玩具爭搶。
明明對方身上還有自己熟悉的氣味,卻因為想法不一致,紅著眼眶說出分手。
于是,又變回一個人。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這部探討“單身”的劇《若是一個人》。
閩南語的對白讓這部劇顯得溫溫軟軟的,節(jié)奏很舒服,有種淡淡的治愈。
男女主角不是那種精致俊美的臉,但都有各自的特點,仿佛生活在我們身邊
女主和交往三年的男友分手后,一直困在上段感情中。
直到一次療傷之旅,她終于開始正視“一個人”這件事。
01
“既然我們生來是一個人,離開時候是一個人,人生在世幾十年都是過客。”
選題會議上,方佳瑩提出雜志下一期選題“一個人真好”。
同事張一瑞卻覺得她的想法太凄涼了,缺少幸福。
是因為她自己失敗的戀情才如此想。
這讓她回想到了過去。
一年前,她和男友楊大和約在麻辣鍋店吃飯,看見一個孤身來吃飯的女人(林心如客串)。
她還說那個女人也太孤獨了,把人家當奇觀看待。
可楊大和卻說,她明明看起來很自在啊。一個人生活也很好。
沒想到過了一個月,他們的戀情告急,終于在他晚歸的凌晨,撕破臉皮說出分手。
沒有人試圖挽回,但其實她一直沒放下。
她還記得他們在朋友聚會的KTV上相識,交換社交賬號。
一起逛街看電影,一起搬進新居,一起吃飯,一起起床搶浴室……
感情升溫得很快,心卻是慢慢涼下去的,分手時他對她說:
他不想12點前必須回家躺在床上,他不想周末不是去逛街就是看電影;
他也想一個人吃飯、看電影,結識新的朋友;
他不是不愛她,他只是想一個人生活。
至今,佳瑩認為她一個人的狀態(tài)很好,張一瑞卻嫌她死氣沉沉,總給她介紹對象,抱怨她放鴿子。
這一次介紹的是他女友秀歡的表哥,在有機農場工作的丁志明。
佳瑩無心交友,十分冷淡地介紹了合作要求。
丁志明卻很自然地接過話題,避免了尷尬。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生活不是你隨便看到一個人,就想和他成為朋友。
因為大家早已有了自己的社交圈。
佳瑩有一個很鐵的閨蜜慶芬,她喊她去吃麻辣鍋,卻被告知最近太忙沒時間。
于是,她決定嘗試一個人去。
一個人做某些事總覺得不對勁。
有人不喜歡一個人逛街,也有人接受不了一個人在外面吃燒烤、打邊爐。
剛進入店里,她還有些不習慣,結果一回頭撞見了楊大和。
再見前任一般都很尷尬。
更糟糕的體驗是,前任事業(yè)有成生活幸福。
佳瑩聽說楊大和出任總監(jiān),身邊還站著那么靚麗的女人,不禁失魂落魄。
衰的是,她謊稱自己和朋友來吃飯,其實只有一個人。
眼看就要露餡,這時一個人坐在角落的丁志明和她打招呼。
宛如天降神兵。
這次偶遇讓佳瑩意識到自己沒有完全走出過去。
她甚至在意裝扮會不會很丑。
沒怎么猶豫,她就答應了參加楊大和的慶功會&生日會。
周圍是他的同事,她坐在他身邊,聽著他唱過去唱的歌。
好像一切都沒變。
直到一個女人推門進來,他向大家介紹這是他的女朋友。
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多么格格不入。
別人已經(jīng)朝前走了,而她還停在原地。
沉浸在過去的回憶里,思念著,等待著,是個自以為是的傻瓜。
空無一人的街道,昏黃路燈下,只有她的哭聲。
遲來的撕心裂肺。
有人因為一直一個人而一個人,也有人沒辦法實現(xiàn)“一個人”。
因為工作的緣故,佳瑩來到了有機農村見到丁志明。
不得不說,丁志明真是一個奇奇怪怪的人。
他會一個人吃麻辣鍋;一個人去世界各地旅行;
一個人打理農場,和泥土上的青蛙講話;
也會篤定地講“這個世界從頭到尾就只有你自己”。
和他相處的過程中,佳瑩慢慢發(fā)現(xiàn),他之所以和人有距離感,是因為他足夠清醒。
他開導失戀的佳瑩:和你的心好好相處,它會帶你到最好的地方,
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人,十分了解你,運氣好的話就會遇到,
如果遇不到,就當做放一輩子的假。
很少能見到如此豁達的人,佳瑩那時還不明白,成熟是因為經(jīng)受過太多。
出乎意料的,她收到了楊大和結婚的喜訊,邀請她參加婚禮。
她不由自主想到以前的事,他們跑步時路過婚紗店,談到結婚。
如果那時她勇敢地面對,是不是結果就會不一樣。
現(xiàn)實是,她再三糾結還是決定去參加前男友的婚禮。
心存尷尬地,一個人去。
要面對的不只是一眾賓客,還得在前男友父母面前強顏歡笑。
本以為是一個祝福儀式,結果楊大和和未婚妻吵架,婚禮作罷。
她看著他失落的樣子,差點就要走上前安慰他了。
不過,人生路終究要自己走,后果也是自己面對。
就像丁志明,也有一段悲慘的童年經(jīng)歷。
生父拋棄了懷孕的母親,本該相依為命的兩個人,母親只想依賴男人生活,而那些男朋友都嫌他是拖油瓶。
10歲那年,母親把他送到舅舅家,連句再見都沒有說。
從此他再也沒有哭,認準自己是一個人的事實,直到如今。
也許你會覺得,一個人很凄涼?
但是有時候真的很需要一個人的時光,有充分的自由和安寧。
張一瑞心不甘情不愿地被女友秀歡逼著結婚,因為要給她一個交代。
女朋友懷了孕,這樣決定無可厚非,而身為浪子的他徹底被困住手腳。
不止因為要踏進婚姻的墳墓,更因為要寄人籬下。
談戀愛時他就沒什么能自己做主的,結婚以后連自己的空間都沒有了,如果有不爽難過的時候,都沒地方躲。
從一開始這就是他自己選的,任勞任怨,任打任罵。
沒機會一個人了,但好像也找不到家的感覺。
是秀歡催得太緊嗎?
或許她自己也沒意識到,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jīng)扭曲了。
他們約好圣誕節(jié)一起吃飯 ,消融誤解。
“不速之客”楊大和卻突然到訪,來搬走他存放了一年的東西。
這個人立場真的很奇怪,和前女友抱怨未婚妻,大談情傷,故意要人同情他。
一轉眼接到未婚妻電話,又開開心心要走。
佳瑩終于沒忍住,說出了這么久埋在心底的話:
你到底把我當什么了?
你說想要一個人生活,所以我們分手了,這一年我一直想要重新開始,看到你留下的東西就會想起從前。
你卻說你要結婚了還邀請我參加婚禮,你想沒想過我什么感受?
眼前的人簡直是徹頭徹尾的騙子和混蛋,他說他覺得她應該都放下了。
大概沒有心的人總是能瀟灑作別,真誠的人反倒傷重不治。
這些天,佳瑩終于漸漸明白:
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都是自己一個人,一個人的時候一個人,兩個人的時候也經(jīng)常一個人。
原來她一直都是一個人。
曾經(jīng)男友在身邊才能換的燈泡,其實自己搭梯子一樣可以完成;
過期的圣誕樹也沒有必要再留下,
就像過期的戀情,有些是需要丟進垃圾桶的。
要怎么告別過去朝前看呢。
不一定非要奔赴下一段戀情,也可能是面對“一個人”的挑戰(zhàn)。
譬如,一個人吃年夜飯。
很多人都覺得不OK,年夜飯當然要團團圓圓,和家人伴侶一起。
佳瑩的媽媽幾年前去了國外,朋友都要回老家。
本來要和她一起過年的上司,因為工作緊急飛走了,于是她欣然決定一個人吃年夜飯。
切菜,炒菜,擺盤……一切從簡。
又接到媽媽的視頻電話,她假裝吃完飯剛剛回家,對話幾句就掛了。
本來想記錄這頓“一個人的年夜飯”,可是敲完那些字,她又一個個刪除了。
世間都是合家歡的氛圍,所有的動態(tài)都快快樂樂,唯獨她……
這一年來,她過得真的快樂嗎?有享受過“一個人”嗎?
挑戰(zhàn)失敗。
為了轉換心情,她咨詢了丁志明,決定去京都“一人游”。
人生地不熟,日語也不太會說,但她帶著勇氣孤身前行。
走在陌生的街道上,看著新鮮的風景,隨手買一些小吃,記錄瞬間的心情。
原來行程不需要安排得滿滿的,一個人放空隨意走走也很好。
不過,身處異地總會有艱難時刻。
崴了腳又丟了錢包,可以讓一個成年人瞬間無助起來。
挑戰(zhàn)一個人,也許很好玩,但也很難。
她沒想過,會在京都的小酒館里,遇見丁志明的老朋友,幫助她度過危機。
她也喝了夠本的清酒,這趟放松之旅,太值了。
也許每個人都該給自己更多機會,和自己和平相處;
也許困惑時多望望身邊,會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是一個人。
佳瑩有看重她,愿意和她一起吃年夜飯的上司;
有在她面前從不遮掩將心事和盤托出的浪子同事張一瑞;
有三五不時聚會,安慰痛哭的她,幫她罵渣前任,考驗相親對象的閨蜜慶芬;
也有大年初一怕她寂寞“不請自來”的博仔。
作為楊大和的同事,博仔的身份十分令人尷尬。
不過他一直默默地幫助佳瑩,二話不說幫她渡過工作危機。
大年初一怕她孤單,一大早跑到家門口拉她去拜神,
佳瑩丟了錢,其他人是在臉書噓寒問暖,唯獨博仔搭飛機到京都雪中送炭。
作為社會里的人,無法完完全全和別人斬斷聯(lián)系。
一個人更是一種狀態(tài),而不是關系。
有的人享受一個人,從中找到樂趣,感受安寧。
就像丁志明錄下的那些聲音密碼,落雨聲,浪潮聲,汽笛聲,薩克斯聲,輕軌聲,地鐵人潮……
一人獨享,也足夠美好。
你也許覺得,故事到最后,佳瑩一定會在丁志明和博仔中選擇一個。
而真正的答案是,無論怎樣她都要先學會一個人。
也能快樂和幸福。
《我是唱作人》的飯局上,導演車澈提過這樣一個問題:
“一個結了婚的人,能不能在半夜三點回家,
如果你覺得不能,你就得跟一個覺得不能的人在一起,
如果你覺得能,你就和一個覺得能的人在一起?!?/p>
那如果你還沒遇到呢?
要是像佳瑩一樣遇見不合適的人呢?
要是因為各種世俗眼光你們被迫拆開呢?
別害怕。
酒后藝術家馬頔說,“用力歡呼,相愛是平凡人生的奇跡”;
鄭鈞說:“很多人一輩子都很少感受到那種忘我的時刻,
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世界里只有她”。
孫儷和鄧超的9年婚姻叫人明白:
這世界上沒有能不能,只有愿不愿意相互扶持。
相愛是奇跡,未必總會發(fā)生。
沒有可靠的人,大可以不將就。
也許為了見一面,和你契合的那個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一個人難免與孤獨迎面相撞,如果注定人生是一個長長的假,請別把日子當成煎熬的等待。
一個人未必就要蒼白,也可以濃墨重彩,隨心肆意,悅納自己。
你既擁有著選擇的自由,又何必畏懼未來呢?
浪漫世界,值得孤身。
試著發(fā)現(xiàn)“一個人真好”。
PS. 女主佳瑩的扮演者有“臺南周慧敏”之稱,多部臺劇廣受關注;
佳瑩ex扮演者林子閎是《終極一班》里大東的情敵中萬均,第一眼沒認出來。
雷霆萬鈞!那部沙雕劇實在是太毀童年了哈哈。
說實話,今年挺劇荒的,可能隨著時間推移,我似乎變地更加挑剔,那些現(xiàn)實的都市劇,熱門的家庭劇,職場劇,網(wǎng)絡愛情劇,似乎都無引起我興趣,激發(fā)共情。就算是再靚麗的陣容可能也只能倍速偶爾消磨下時間,所以基本就看看電影和綜藝了。
不過,前幾天當我打開優(yōu)酷,想找個劇,或者電影放空一下,來回劃動的食指停留在了一個界面,清晰的五個字,映入我的眼簾,“若是一個人”。
瞬間,我的腦海就飄過無數(shù)的思緒,一個人,有點interesting,是講單身嗎,呼吁單身嗎,還是敘述失戀,還是說其他的。。。
我也想起了網(wǎng)絡的十級孤獨,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
第八級:一個人去游樂園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在這幾年里,除了第五,七,八級和第十級沒有經(jīng)歷,其他都已經(jīng)體驗了,我也算一個九級孤獨者了,實話說一個人看電影,尤其是包場的時候,感覺還是很棒的,想笑就笑,座位任君選擇。一個的KTV也很嗨,唱到你嗓子沙啞,無人搶麥,無需介意是否跑調;一個人的咖啡很愜意,想閑坐多久就多久;一個人搬家,是真的累,還好現(xiàn)在有貨啦啦;一個人去過醫(yī)院,手忙腳亂吧,當時的內心想法是有人幫忙排隊就好了。
回到劇中,里面的人物故事線也很清晰,一個集交代一個觀點和事情,沒有拖沓,一共10集。女主是一個單親家庭,男主從小媽媽帶大,從沒見過父親,后面被媽媽寄養(yǎng)在舅舅家。其實倆人的性格很反差,一個是因為一段3年的感情,被分手后想要學會怎么一個人過。相反,男主是因為身世,從小就習慣了一個人。劇中女主的前任,扮演者顏值很高,但是也是zha的很,分手原因:不是因為不愛,是他“想,一個人生活”,不過最后編劇也讓他體會了一把,一個人,和后悔的感覺(很多評論表示很解氣,??),然而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沒有后悔藥的。編劇應該也是想傳達, 珍惜眼前人的意思吧。還有很多次線的劇情,關于愛情,家庭,友情的點點滴滴,感人真實,再配合慵懶閩南語背景音樂,很溫暖。此處不展開劇透,大家自己去探索。
再分享此劇里面,最讓我淚奔的兩場戲:
第一場,女主的前任,在前幾集,分手一年后回來,還邀請女主去參加他的生日趴,然后現(xiàn)任突然出現(xiàn),尷尬的場面。雙方的朋友都不知道,朋友本來還想撮合他們復合,很gou,不過此處,也是女主放下的開始,在這一年里,女主可能不是放不下,只是留戀曾經(jīng)的自己吧,也許也只是想要一個答案。因為最后,她還問前任,分手那晚他是否有像別人說的那樣哭得很傷心。不過,前任的回答很讓我迷惑,卻也滿意,回不去了,那就善意的謊言,就做一個壞人吧,至少,不會讓對方心存一絲絲的幻想。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豆友們自己去觀看理解吧。
第二場:在后面幾集,男主的媽媽患癌重病,倆人幾十年沒有交集,不過在女主的幫助下,兩人重新和好一起生活,男主才得已陪伴母親度過最后的時光。他媽媽擔心,男主一直一個人,于是說,你有喜歡的人,想要關心的人是件好事,我們不能一直只是一個人的。可是嘴上男主還是說,他喜歡一個人。其實,此時此刻,男主的內心已經(jīng)開始動搖了。雖然貌似劇中他們一直好像到結尾才在一起。其實,他們早就不是一個人了,從開始認識就一直相互傳遞著訊息。精神上已經(jīng)不再一個人了。
媽媽在自己快要離開的晚上,也透露了自己的心聲,很戳人心,她說,自己做的最對的事情就是即使一個人,生下了男主(母愛真的好偉大~給所有媽媽們比心????),也很后悔小時候放棄他,自己不夠勇敢去爭取和他一起生活,到現(xiàn)在才明白,原來可以愛人,和被愛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因為我們都不是一個人,(此處點題了)男主也回應說,我們不是一個人,淚目了~,媽媽哼著小曲兒安靜睡去~~鏡頭一切換,就第二天早上了,男主推門一看,只剩一張空空的病床,伴隨著音樂,他卻異常的平靜,此處沒有一滴眼淚。另外一頭男主的表妹卻生了一個寶寶,也許這就是生命吧,不斷地重復輪回。。。
最后,我分享另外幾個感觸頗深的臺詞:
1-喜歡一個人,就是寂寞的開始。
2-生和死,是同一件事,只是發(fā)生的地方是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
3-不是所有的前任,都可以成為好朋友的。
4-人生的路需要自己走,后果需要自己面對。
5-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都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時候也經(jīng)常是一個人。
6-自己的垃圾自己扔,丟掉沒有用的東西,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療愈的過程。
7-世界上一定會有一個人,一個了解你的人,運氣好的話,你會遇到,遇不到的話,當是放一輩子的假。
第一次,這樣認真的寫劇評,東西太多了,只能挑重點傳達。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親自觀看。
一個人并不代表孤獨,一個人更應該象征自由。
在時間的長河里,我們一路成長,一路走散。認識的人越來越多,經(jīng)常見面的也越來越多,但見面的頻率卻并不高。這并非是壞事,能走到一起的,一定是臭味相投的。
那孤獨呢?在我們畢業(yè)后的日子,我們都習慣了一個人,我們也習慣了獨立,不想麻煩別人,只想給別人帶來快樂,這是我們堅持的初心。這沒什么不好,這不代表孤獨。人類文明進化到現(xiàn)在,其實我們已經(jīng)開始了獨居生活。
把房間布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開心了好好整理,不開心了愛怎么亂就怎么亂,這是自由,不用因此而不快樂!
劇里的女主害怕一個人吃火鍋,害怕一個人過圣誕節(jié),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都是常見的嗎?不得不說,這一點我們亞洲人的思想還需要進步。
女主的人設是雜志編輯,應該有更懂生活的情懷,而不是一味的傻白。在前男友的好朋友送她禮物的時候,就應該察覺,懂文字的人應該是個細膩的人,而不是一直神經(jīng)大條。
男主的恨來的突然,消失的也突然了,媽媽確實不容易,很辛苦,把他寄養(yǎng)在舅舅家里,舅舅對他也很好,跟舅舅的孩子相處的也不錯,所以他不該是個冷冰冰的人。媽媽一個人養(yǎng)育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他媽媽精神狀態(tài)很差,長大后他應該是可以慢慢自我治愈的。
尤其是他去了那么多地方,見過那么多的山水人情,對待生活,他應該是可以做到更加豁達的,而不是一個怨男,一個害怕人靠近的怨男。
把他的恨表現(xiàn)的那么突然,那么深刻,最后又那么容易化解,這種情緒是需要他自己去處理,而不是靠別人的推動進行。這是一個圣子的假面。所以說,男主的人設沒有靈魂。
女主的心路歷程更像是來湊數(shù)的。在面對問題時,她不想著好好解決,就想著逃避,說她孤獨,一直都有人陪著,有那么鐵的閨蜜,那么友好的同事,還有陌生人都對她充滿善意。她的孤獨在哪里呢?她所說的孤獨更像是無病呻吟。
去個日本也有人尾隨護送,這才是最神奇的。前男友的好朋友,已經(jīng)三十歲了,男生在這個時候還不成熟嗎?拋棄客戶去見追不到的女朋友,這種男生誰見了都會害怕吧!輕重緩急,不會權衡嗎?這不是浪漫,這是讓人后怕的跟蹤。尤其是打聽到女主住哪里,這應該算是侵犯到隱私了吧!通常壞人就是這樣接近受害者的,還有浪漫情懷的姑娘們一定要清醒喲,一個人在外不要給陌生人暴露你的行蹤。
女主前任的爸媽,也是個神奇的存在,在兒子婚禮上說兒子的前任好,你們不用照顧兒媳的感受嗎?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他的兒子養(yǎng)成逃避的習慣,與家庭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感情出問題了,不應該是好好溝通嗎?就想著逃避,在上一任解決不了的問題還是會延續(xù)到下一任的。最后的不歡而散,其實也就是渣男本渣的結局。都要結婚了,還跟前任藕斷絲連,模糊不清,彼此傷害!
對于一個人的話題,日劇《獨活女子》的內容更加深刻,而不只是浮于表面。
這部劇總的來說,跟一部良心好劇沒什么關系!
看了這部劇,就知道國產(chǎn)劇和臺劇的差距,差的就是真實的感動。演員的顏值沒有那么重要,場景的精致也沒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真實,不做作。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是別人想要的,還是你自己想要的?不盲目跟風,不從眾,靜下心來尋找內心真實想要的生活。一個人,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不是為追求一個人而一個人,是為了修復自我的創(chuàng)傷而經(jīng)歷一個人的生活,最終以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另一個喜歡的靈魂。
就是即使看到一半關掉之后還是會想著的劇,平淡而有力。
史上最慘男二(我想看他的番外?。??????
本片親自示范了什么叫滿分結局。最開始也沒有抱多大的期待,一集集追著看,平平淡淡不痛不癢,每集拋出一個問題,最后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完成它。演員沒有熟臉反倒是拉近了距離。原生家庭、友情愛情、多元社會、單身大齡女性生育、城市與鄉(xiāng)村當下熱門議題回想一下似乎也都通過了不同角色傳達出來了他們的聲音和看法。創(chuàng)作自由真好啊。以后去東京要住佳瑩同款民宿哦!博仔太可憐了或許自始至終只有它是一個人…椅子樂團愛了!
這部劇流露出一種造作的設計感,會讓人覺得不太舒服,不是天然去雕飾的情感變化,而是人工雞湯一邊立flag一邊打臉。但是間或還是有一些成長畫面讓人挺心動,很多角色都經(jīng)歷了自己的成長,有笑有淚,有收獲也有放棄。所以到后來我也忍著輕微不適看完了,我想大概每個“女主角”都會有這么造作的一面,需要這樣的故事幫助自己成長。在樂夏沒有非常能get到都椅子,在這部劇里get到了。
看到第八集了 首先想說的是 同為說閩南話的福建漳州人 聽到劇里面的閩南話會覺得很親切 每部劇都會有自己獨特魅力 用閩南話來對話訴說也許更能有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感覺吧 這部劇真的特別治愈 一集接著一集 它漸漸深入我的心里 劇里某些畫面某些臺詞都感覺好靠近我 是一部值得一次又一次回味的劇 感覺好難再遇到這種類似的劇
當你決定要出發(fā)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已經(jīng)完成了。
從劇本厚度和共鳴感而言,想要複製《俗女》的華視神話難度不小,但全員臺語對白已經(jīng)比我想象中舒服太多,看得出所有演員的口條功課都有下苦功????最後大推一波「臺南周慧敏」babybean,金鐘女配絕不是浪得虛名啊!
博仔好好啊,為蝦米這種老好人的結局都是孤身一人(╥﹏╥)
1、男主左眼白內障?2、相較大陸,臺劇獨立女主真的是不被年輕貌美拘束了,贊;3、臺詞忒文藝悶騷;4、女性就要自己選擇,不要被動等待。
一個人其實很輕松啊,就是有點浪費錢,所以好好賺錢就沒問題啦
愛了,好感動。佳瑩可以獨立生活,志明變得更有溫度,最后一幕呼應了本劇標語:在你根本不需要另一個人時,愛才有可能發(fā)生。大和雖然沒有拒絕kenji,但kenji再也不坐在大和旁邊了,博仔真是傻傻都不知道。
1. 從這部劇get到了閩南語的美,原來方言那么典雅;2. 收獲了一個寶藏樂隊:椅子樂團;3. 敘述平淡卻不寡淡,對人在不同處境下有看見有體恤,沒有評斷與給出解決方案;4. 畫面真美,從臺灣到日本,都是視覺享受;5. 我特別喜歡最后結局的處理,留白得剛好??傊褪翘矚g懂得克制的導演和編劇了!
安安靜靜的臺灣文藝小制作,臺語原汁原味,聽起來蠻有意思的~片子里的臺語幾首歌也好聽。失戀后的女主從沒辦法一個人生活到開始慢慢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生病住院開刀,一個人過年,一個人旅行……這些我都曾一個人體驗過……當然她也并不是一座孤島,還是會有來自親人朋友的關心,以及和一直獨立生活的男主相互治愈、漸漸對彼此產(chǎn)生愛慕之情。片子里傳達出的生活觀也是和我的不謀而合,若遇到那么一個人三生有幸,若遇不到此生就這樣一個人慢慢變老也無妨。P.S.被丁志明小小的手機收音麥種草了~志明笑起來眉眼真是太好看了~
方佳瑩問丁志明敢不敢一個人吃麻辣鍋,丁志明說只有不敢的人才會問這種問題,這個話題最近深有體會。非常喜歡這個結局,習慣人陪的人可以慢慢成長,學會獨自生活,獨來獨往的人可以融化內心,學會有人陪伴。最好的愛情也許不是兩個人都需要找個伴,而是你我原本獨立平行,卻剛好互相吸引,從此重合。(想吐槽一下那些只是因為對白是臺語就給差評的人,挺讓人無語的)
一個人吃火鍋其實還好吧,但是一個人吃要加錢就是歧視。這劇其實題材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一部都市劇為什么要用閩南語,又不是八點檔鄉(xiāng)土劇,又不像港劇有說粵語的傳統(tǒng),就好像國內劇一群俊男靚女操著東北話談情說愛徹悟人生,要多違和有多違和。
其實女主從來不是一個人,真正的一個人沒有這么鐵的閨蜜,沒有那么好的同事和老板,生病時也不會有人知道。太喜歡里面的臺詞了,閩南語對白感覺很考臺詞功底,可是念著那些稍顯文藝的臺詞時聽著竟也不覺得尬??吹接腥苏f這劇如果是普通話就完美了,個人覺得每種方言都有獨特的魅力,劇里很多臺詞翻成普通話就失去它原有的味道了。
杜政哲的劇本一如既往的精緻,好多臺詞都寫的非常觸動我心。我覺得用閩南語表達是一種很特別的方式,好像離我們有些距離、卻又不失生活的煙火氣。這部劇很符合時下都會人的狀態(tài),我們身邊不是沒有人,卻常常又是一個人。其實,無論是不是一個人,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內心就會是飽滿、充實的。喜歡當下臺劇的模式和概念,一部有溫度的劇,簡簡單單、不浮躁又細膩。P.S 非常能get到小豆、柏緯的顏值。
閩南語真的,看著太累
如果一直遇不到對的人 就當作放一輩子的假 也挺好 〔2020最佳〕
很溫暖的劇,講述失戀女主一步步脫離依賴,成長起來的故事,但劇情所表達的主題與劇名對比起來有點蒼白無力。真正的一個人不會有可以每年一起去高級餐廳吃年夜飯的老板,真正的一個人不會有知道自己動手術立馬放下一切跑到自己身邊的閨蜜,真正的一個人不是有狀況的時候不想麻煩朋友,而是根本沒有可麻煩的人。真正的一個人就真的是一個人,知道自己不敢倒下去,因為身后空無一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孤立無援。不過這種就太慘了,并不適合拿來拍劇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