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劇嘛,追個樂呵刺激,昨天開播就追的挺樂呵。但是我發(fā)現(xiàn)不管彈幕還是評論,都少不了這么兩種舔狗姿態(tài)。
1.舔原著的,看到但凡不是原著大段描寫的情節(jié),就義憤填膺!巷戰(zhàn)一鏡到底那么棒,居然有人說不符合原著?別自詡原著黨,我身為原著黨都不愿意這么被你代表。什么五集還沒下墓就是注水拖節(jié)奏,不夠鬼吹燈,旱魃不是鬼吹燈?鐵頭龍王不是鬼吹燈?要是只能鉆進土里,那整本南海歸墟就不是鬼吹燈。大多說這幾種廢話的,其實原著根本沒看懂,也就懂個字面意思??纯慈思以垌f大寶的劇評,那是認真專業(yè)懂怎么看劇的。
2.舔演員的,刷怎么不讓誰誰誰演的,人家演員不見得愿意被你這么敗路人緣。什么拍一部換一部演員班底受不了的,我覺得適合去看傳記紀錄片。演員負責將作品呈現(xiàn)出來,當然重要,但是認為某個角色非得掛鉤某個演員真的大可不必。有那研究所謂什么幕后八卦、版權紛爭的功夫,去試著看懂看懂鏡頭語言不好嗎?沒有陰謀論、沒有犬儒主義,你值得擁有。哪怕關注關注啥叫好演技呢?只看得懂誰胖了瘦了的,什么胖了不敬業(yè),別裝的跟演藝界職業(yè)精神糾察隊似的,你主要是看不懂別的。
總而言之,舔狗舔到最后一無所有,謹以此文給大家添個樂呵。覺得被此文冒犯的,自己去反省反省。鬼吹燈大多粉絲其實是高素質的(對,我就是自夸),力挺那些言之有物的評論,嬉笑怒罵皆是文章,只是希望多一些新鮮觀點。
對比以往幾部的鬼吹燈,《龍嶺迷窟》是我心中【角色最接近原著】的一部,也是我心中【最生活化】的一部。
《尋龍訣》陳坤燦爛的笑容狙擊萬千少女,這不是我的胡八一,這分明就是我的燕西哥哥。
《九層妖塔》和《精絕古城》一樣,趙又廷和靳東的面相屬于正氣凜然型,即使他們胡子拉碴,也實在無法與“分金定穴”的胡八一聯(lián)系起來,反而像極了警察叔叔 。
以上幾部鬼吹燈的胡八一,顏值演技都沒得說,但卻不夠“接地氣”。 我說的這種接地氣,不是指潘粵明老師沒有以上幾位主演帥,也不是指以上幾位主演的演技不好。
——————————求生欲自劃線—————————— 而是指妝效、造型以及導演對細節(jié)要求的完美結合。 前幾部鬼吹燈,仿佛都走入了一個誤區(qū):為了體現(xiàn)“盜墓”而穿了一身軍大衣、工裝褲、馬丁靴;為了體現(xiàn)盜墓而灰頭土臉、頭發(fā)粘結;又或是為了體現(xiàn)盜墓而營造了一種江湖俠客或是西部牛仔的形象。
但我心目中的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與以上不同,他們應該是一種生活化、真實化的人物形象。 你想象在老北京的潘家園,你身邊路過了這么三位大哥:穿著大褲衩、二股筋背心,趿拉著拖鞋,一根煙,一瓶二鍋頭??粗褪且黄胀ū本攤儍?,但是又有一絲江湖氣息的胡八一。 在很多細節(jié)上,龍嶺迷窟的幾位主演將這種生活氣息處理地很到位。 比如這一段:劇情中三人淋了一身的雨也流了一身的汗,這時身上自然是黏糊糊的,所以晚上需要清清爽爽地洗漱一番,舒舒服服地睡覺。
一開始,胖子站在老胡的左邊,但是當他聽到大金牙說起此處的軼聞之時,便繞到了大金牙身邊,湊單他身邊八卦。而另一邊認真刷牙地潘粵明老師也十分引人注目(真的好認真地在刷牙??)
下一秒鏡頭,胖子回到他的位置洗漱,這時聽到一人吟詠之聲。胖子和老胡抬起身,左右環(huán)顧,沒說一句臺詞。但我們能從他們的表情上解讀出來二人的內心活動:誰呀?哪呢?什么情況?
好奇?納悶,三個人蹲下來從底縫一探究竟。這段黑色幽默我愛了。 首播中最愛的一段鏡頭:
胡八一的閑庭信步,大金牙吊兒郎當?shù)臉幼?,還有胖子從桌上摸了件物什的欠手。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這三個有點中年發(fā)福的糙老爺們,才是我心目中最接地氣的的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
其實嚴格來說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書粉,自從很早之前第一次接觸《云南蟲谷》,一下子就被帶入了鬼吹燈這個奇幻世界中不能自拔。八部原著全部看了好幾遍,不過最近一次看《龍嶺迷窟》可能也有兩三年之久了。后來盜墓筆記也看過,影視改編作品除了口碑實在太差的基本上也都看過,感覺自己算得上一個還理智的燈絲。所以來聊一聊目前看下來《龍嶺迷窟》前半部分內容的改編。 《精絕古城》,《龍嶺迷窟》,《云南蟲谷》,《昆侖神宮》其實是一個工整的起承轉合結構,龍嶺迷窟就是那個“承”。這一部內容在整個鬼吹燈主線劇情中篇幅不大,相對枯燥但卻十分重要:Shirley楊回歸,跟胡八一、王胖子完成組隊,交代鷓鴣哨、扎格拉瑪族和紅斑詛咒的信息,三人接到任務,踏上尋找雮塵珠之路,并在結尾處從陳瞎子手里獲得關鍵道具人皮地圖,前往云南蟲谷。 從原著來講,《龍嶺迷窟》一共只有36章,而《云南蟲谷》和《昆侖神宮》都有50多章。全書有比較多的傳說講述,奇聞逸事,知識普及內容,比如“內藏眢”和“冥殿”那兩章完全就是景點介紹??葱≌f時這部分被作者以深厚的知識和豐富的見聞講述的十分精彩,但搬上熒幕我想象不出來要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在墓地做什么,導游資格證考試?整本小說被比較明顯的分成了三個部分,幽靈冢,鷓鴣哨回憶和棺材鋪,這三部分彼此相對獨立,沒有什么因果聯(lián)系,按照鷓鴣哨回憶拍了兩集半的體量來說,整本書也就能拍十集。小說中由于每個段落本身十分精彩,因此作為三個獨立部分閱讀依然可讀性極高,但改編為影視劇時增加一條邏輯主線,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我就講一講我總結的幾個重要改編,以及我理解的意義。
Shirley楊提前出場 Shirley楊作為貫穿鬼吹燈系列的唯一女性主角,重要性不言而喻,她的提前出場我不認為是魔改。本劇中Shirley楊在美國家中出場,照顧在《精絕》故事中發(fā)瘋的陳教授,后又在鷓鴣哨的暗室中找到了一塊有眼球記號的龍骨,后來到北京找到孫教授共赴古藍縣。編劇既通過陳教授連接了前作精絕古城的故事,又通過紅斑連接了胡八一,解決Shirley楊回國的動機,又通過龍骨連接了鷓鴣哨黑水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解決了Shirley楊出場過晚的問題,完成摸金三人組下墓前的組隊,共同下墓,實是一舉四得。從目前呈現(xiàn)的效果來看,也增強了主線和副線懸念交織,沒有副作用。這部分內容本就存在于原著中,但卻是通過Shirley楊在第三十章才講給胡八一聽的,目前的修改在我看來是巧妙的。
馬大膽團伙的重要作用 這部分內容是對原著內容的最大調整,也是很多執(zhí)著的燈絲一看預告就叫叫嚷嚷的改編。我的理解是,改編直接將原著只活在口述中的角色人物馬大膽和戲份不多的李春來變成了貫穿全劇的反派力量。先簡單聊一下開頭。原著中由李春來賣鞋引出了一個打旱魃馬大膽貪財被雷劈的故事,讀時覺得神奇恐怖,但劇里真要讓李春來講述,肯定十分無聊。把這部分劇情放在開頭做為引子,直接奠定本劇基調,這是實際發(fā)生的劇情。后來李春來跟胡八一吃火鍋時,講述的馬大膽被雷劈死,是他編的謊言。 這樣對于原著的改動我認為還是很合理的,至于后來一起下墓,眾多燈絲表達了疑惑甚至憤怒,我本來也覺得莫名其妙,但當看完10-12集的預告后,我有點明白主創(chuàng)團隊的用意,試著幫大家解讀一下。首當其沖,也極為重要,是本劇能夠存活的關鍵:解決審查問題,為胡八一團隊下墓直截了當?shù)脑颉.吘贡环磁赡脴屩钢^,胡八一也沒法不去啊。其次,串聯(lián)三大段故事。之前已經(jīng)提到,本書內容分三大段,之間缺乏有效聯(lián)系。而劇中馬大膽和李春來一伙承擔了原著中李春來、馬大膽以及棺材鋪老板等人的功用,將一種閑散瑣碎的小配角整合成為有效的反派集團,我認為這不叫魔改。 而且戲劇最講究的就是個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對抗。不管是成龍的飛鷹計劃,美國的奪寶奇兵,還是游戲神作神秘海域,再到盜墓筆記,甚至鬼吹燈中的昆侖神宮,其實人與人的斗爭,面對財寶時的動搖和背叛無疑是好看的。而龍嶺和云南這兩部下墓的過程中其實都是過關打怪。這同樣是一個閱讀時不影響,甚至加分的地方。三人小隊,深入絕境,給讀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間。但搬到小熒幕上,這就是個很難呈現(xiàn)的問題(小說和影視劇載體不同)。說到戲劇來源于人的矛盾,過關打怪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主角團隊與墓主人間的矛盾。但無奈墓主人已死,詐尸和厲鬼索命審查不允許。如果沒有矛盾,我們所能看到的就只是一個個怪物沖上來被打死,一個個謎題被解開。再回到本作,主要的機關是鬼打墻,幽靈冢,懸魂梯,連怪物都只有一個人面黑腄蚃,更多的突出一個“困”字,幽閉的恐懼。原著中這部分內容主要以三人的對話展現(xiàn),我們在讀書時腦補大量內容,想象置身于絕境的恐怖,由作者的問題帶入那個氛圍。但真要以影視劇呈現(xiàn),這部分解謎過程過不了五分鐘就會顯得極為枯燥拖沓。你能想象,原著中有大約三章的內容關于懸魂梯,在劇中,有幾集是在一個幾乎全黑的環(huán)境中,三個人嘮嘮叨叨嗎?就算燈絲或尚可接受,其他的觀眾又當作何感想?個人理解影視改編與閱讀小說最大的不同在于影視作品是大眾傳媒,必須滿足最廣大觀眾的觀看需求。每個人閱讀小說時都會融合自己的三觀,創(chuàng)建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和符合自己認知的人物。然而影視則要求具像化,將大家的想象實體化,還原成一個畫面,因此需要求得一個最大公約數(shù),也就注定了不能完美的滿足每個人的想象。不過從之前的信息來看,懸魂梯得到了保留,姑且拭目以待看如何處理。 調整下墓順序 這是對原著中故事發(fā)生順序的一個較大調整,但其實比較容易理解,其實還是一個故事流暢性和戲劇基本三幕式結構的考慮。原著中將精彩的下墓部分放在故事開頭肯定不符合影視作品將高潮部分放在第三幕位置的基本邏輯。因此本劇故事開頭讓胡八一三人先誤入龍嶺迷窟,一定程度上還原原著的同時為后續(xù)劇情做一點鋪墊,找到金算盤拿到摸金符,與Shirley楊摸金三人組組成后,再被馬大膽裹挾下墓。估計主要的解謎和打斗部分應該都集中在后半部分。此外為了填補拿掉鬼打墻,幽靈冢的空缺,應該也會填補進一些原創(chuàng)機關,這個肯定會跟原著中有些出入,不過機關嘛,做的精彩就可以了,只要不丟掉鬼吹燈的魂,別太飛,瞎搞些科幻玄幻的東西就好了。 預告片中似乎還提到了他們最后要下的是李淳風之墓。李淳風是唐代風水大師,與袁天罡共同推演推背圖,也算是胡八一的一個祖師爺了。當時看原著中孫教授提過李淳風的墓中也曾出土龍骨天書,根據(jù)主創(chuàng)團隊的風格,是否是基于這個邏輯進行了發(fā)散?這種利用原著中沒有展開的故事,加以重復利用的方式我其實十分欣賞。雖然也是一種改動,但畢竟是用幅度最小的方式進行改動,同時又豐富了原著中的故事。原著中胡八一三人下墓最后除了觸發(fā)紅斑,也就是順了塊聞香玉,其實對于主線推動不大。我認為下這個墓應該要對主線劇情產(chǎn)生推動作用,所以這也是將割裂的三部分有機結合的一個補充了。 哦對了最后再說一下出入龍嶺迷窟位置的調換。原著中從魚骨廟中進入迷窟,劇中卻從魚骨廟中出來。估計這主要還是從下墓主動性的風險上有所考量。畢竟原著中幾人在魚骨廟中找了半天,找到盜洞入口進去,這再怎么說也是主動盜墓,說不過去,所以在保留原著中金算盤蓋魚骨廟打盜洞的邏輯的前提下,更改了以下出入口,個人感覺這個邏輯或許對后續(xù)劇情還有影響。 陳瞎子和鷓鴣哨 陳瞎子提前出場又是為了什么呢?個人感覺原因相對復雜,要從宏觀一點的角度考慮。首先作為鬼吹燈宇宙中一個重要人物,原著中這一段故事的陳瞎子其實只發(fā)揮了獻地圖的功能性作用,性格比較扁平化,只是一個角色,不算一個人物。但其實這個人物性格和背景非常復雜,有著極大的挖掘潛力,這就要說到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怒晴湘西》。怒晴湘西在鬼吹燈系列中其實有點外傳的感覺,因為讀者對陳瞎子與鷓鴣哨這兩個角色頗感興趣,所以創(chuàng)作了一部以他倆為主角的前傳故事。不知道主創(chuàng)團隊為何先拍攝了《怒晴》才拍攝《龍嶺》,但這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就是讓這兩個人物產(chǎn)生了比原著中重要的邏輯關系,那就是人設要統(tǒng)一。陳瞎子在四本正書(從《精絕古城》到《昆侖神宮》)中本就是一個招搖撞騙的算命瞎子,但在《怒晴》珠玉在前的情況下,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喜歡怒晴中陳玉樓這個角色的觀眾,甚至是潘粵明的粉絲是否能夠接受一個招搖撞騙的瞎子這種人設是必須需要考慮的問題。陳玉樓這么一個彼時的梟雄,如今已被時代淘汰,淪落到擺攤算命,想想他的風光和他的凄涼,何不給他一個完美的謝幕呢?因此把陳瞎子提前,讓他以一種深不可測但又英雄遲暮的狀態(tài)登場;豐富他的人設,讓他在本局主線劇情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在關鍵時刻拯救胡八一,也為胡八一將來將他接到北京養(yǎng)老做一個動機。以一種有儀式感的方式完成一個傳承,甚至是通過這種傳承開始建立鬼吹燈宇宙。不僅僅滿足于完成改編,而是背靠原著的核心人文主義思想,充分挖掘每個人物的潛力,兼顧所有觀眾的偏好,我覺得主創(chuàng)團隊相比于以往的同類型作品中往前走了一大步。期待在后面的部分陳瞎子依然會有重要作用。Ps,陳瞎子的選角也用心了,王奎榮老師演繹得實在太精準,老戲骨的臺詞就是牛啊! 鷓鴣哨也是類似的情況。怒晴湘西中的鷓鴣哨形象刻畫極為成功,某種程度上甚至比原著中鷓鴣哨形象接受度還要更廣。因此本作鷓鴣哨形象必須與怒晴中鷓鴣哨人設保持統(tǒng)一,畢竟這也是鷓鴣哨在鬼吹燈宇宙中的最后絕唱。因此鷓鴣哨的人設有必要從龍嶺原著中向怒晴做調整。龍嶺中鷓鴣哨曾經(jīng)怕泄露行蹤綁托馬斯去黑水城,也曾試圖讓托馬斯趟機關,更曾在黃河上當著老弱婦孺的面槍殺數(shù)個俄國人。又是一個讀書時問題不大,但放到劇中,可能極大傷害鷓鴣哨俠義形象,悲情英雄形象的設定。因此我們看到編劇在這里修改了細節(jié),突出了鷓鴣哨的開掛身手,遍尋雮塵珠不得的悲情,弱化了他身上的匪氣和暴戾。 因為鷓鴣哨的特殊地位,因此黑水城部分絕不能刪,但又必須考慮到?jīng)]有看過原著的觀眾面對突如其來的三集回憶劇情的無法理解。主創(chuàng)團隊想必是經(jīng)歷了艱難的思想斗爭,最終還是將黑水城部分做了一個單獨的鷓鴣哨單元給予這個傳奇英雄一個完美謝幕。好還是不好,我覺得見仁見智,總之我個人是十分喜歡這種處理方式。正因為他的悲情結局,所以他會被記住,而成為傳奇。但換個角度想,他本就是屬于那個時代的傳奇,似乎也不再需要一個完美結局去成就。鷓鴣哨和陳玉樓,兩個見證時代的傳奇英雄,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謝幕,我看到的是主創(chuàng)團隊對于原著精神的正確理解和對原著人物的尊重。 除掉這些重要的設定,看到有些人在糾結一些小細節(jié)方面的調整,比如羊肉水餃改成了涮羊肉,其實大可不必。我認為這不是對原著細節(jié)的忽視,而是有意設計,這一點從第一集中胡八一給戰(zhàn)友遺孀送錢就能體現(xiàn)出來。編劇用一場戲將胡八一內心的隱痛表現(xiàn)出來,是十分在意細節(jié)的。這里單獨一場戲看似沒頭沒腦,或許是一個伏筆,較大可能下墓歸來還有呼應。 鬼吹燈的核心到底是什么?私以為絕不是“鬼”所代表的怪力亂神和都市傳說,這些當然是讓人覺得有趣,刺激的部分,但真正的內核則是“吹燈”背后隱藏的摸金校尉,四大門派,風水八卦代表的神秘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在秘境中穿梭,探尋未知世界的冒險精神。將鬼吹燈定位成恐怖驚悚小說是不準確的。胡八一骨子里的不安分,對于冒險的向往,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方式,以及冒險過程中展現(xiàn)出來的不為人所知的世界才是此類作品長盛不衰的內核。
很多人說國產(chǎn)劇創(chuàng)作是戴著鐐銬跳舞,我覺得具體到鬼吹燈系列,應該說是在天羅地網(wǎng)中掙扎。本作中我看到了從導演到編劇到演員的誠意,大家一條心想把一個原汁原味的鬼吹燈以有質感的影視化手段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以往鬼吹燈系列作品,能保留原著的滋味已經(jīng)是阿彌陀佛,我從來沒有見到任何一部的改編能在吃透原著的基礎上有半點提高,本作中幾個小閃光點讓我看到了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卻需要眾人拾柴。建設性的意見總會受到歡迎,但希望大家能夠呵護這個小火苗一點點壯大,鼓勵這個團隊的進步,讓資本看到廣大觀眾對用匠心打造的精品網(wǎng)劇的渴望,資本才會樂于加持,有了資本的加持,不完美的特效可以做的更好,拍攝時間可以更長,劇本可以摳的更細,一切都會越來越好。資本總是逐利的,當一部勞心費力的誠意之作被無視,被惡意差評,被打壓,今后像鬼吹燈這樣的類型片將永無出頭之日。當換臉劇,配音劇,腦殘劇充斥熒幕的時候,你是否會為了當時的惡意差評而后悔?
有些臺詞是為了說而說,根本不自然。有些對話也是,完全就是為了注水,一點對劇情幫助都沒有。金牙那演員太年輕了,沒體現(xiàn)出金牙那角色的精髓。胖子有些臺詞寫的好生硬,可能小品演多了,總感覺一直憋著要抖包袱的狀態(tài)。胡八一也是總感覺差一點味道。張就適合擺拍,鼻子好怪,特別是根部眉宇間,顯得很怪異
以上是看了前六集的真實感受,在4月2號寫的。
以下是4月15號寫的
----------------分 割 線---------------
7、8、9三集真的和前面差太多了,這三集簡明扼要,從尋師、考驗、出發(fā)、渡河、路途、入墓、闖關、驚變、退卻,一氣呵成,不能說沒有瑕疵的地方,但總體看瑕不掩瑜,情節(jié)明快,節(jié)奏扣人心弦。
鷓鴣完全表現(xiàn)出藝高膽大,沉著冷靜,心念執(zhí)著的人物形象和偶爾間族群背負悲慘命運的凄慘無奈的可悲
大師也基本真的有了大師的慈悲和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境界
不喜歡那個外國人,雖然知道他是一個關鍵人物,但能不能不要為了想搞笑硬去搞笑嗎?還有也知道考慮順利過審的原因,要把所有東西都要歸納為科學的一面,但通過這種節(jié)奏下去闡述,真的很跳戲
如果前六集像這三集一樣,可以注點水,但不要注那么多該多好啊?這三集節(jié)奏看著就舒服多了
額外說一下第7集開頭幾個人的表演
第一,不知道為什么,還是不喜歡把胖子這樣去演譯,感覺像個痞子、沒擔當、見風使舵太快了,感覺比金牙還金牙,反正就是太滑太膽小了……
第二,女主讀稿能力的確太沒情感了,但也有理由能支撐她應該這樣,希望后面說臺詞的情感都不要這樣平淡就好
第三,潘帥啊潘帥,哈哈哈,總覺得你好油膩的感覺啊,難道發(fā)型搞得太油的關系
第四,那教授好孤傲的樣子,雖然明白有些文人很“清高”,但教授的清高感覺透露出很大的敵意,難道是刻意的?
第五,我知道之前為什么覺得金牙不妥了,前面太年輕了,臉太白了,還梳一個這么油光齊整的大背頭,所以感覺格格不入,現(xiàn)在臉臟了一些,背頭亂了一點,反而好了一些,金牙應該是一個奸滑但有些狼狽的形象,可能好點
╭(╯ε╰)╮---分割線---╭(╯ε╰)╮
4月26號
哇哇哇,多日沒上來,評論熱鬧許多(>_<)
最近轉去看別的劇了,這邊只看到15集,后面的還沒看。
懸魂梯的精髓就是讓深陷其中的人,感受到永無盡頭那種絕望和隨之而來崩潰導致的瘋狂行為,但劇中在這點上沒體現(xiàn)到位,不過也明白想拍好這點的確難度很大,但其實這段有東西可以拍的,在這里拍多點長點更好,可是寧愿別的地方拍些無關緊要的,這里反而不是“很重很重視”,可能覺得這里想拍好的確難度有點大吧……
渾天儀那里不錯,水銀一直沿圖延伸到穹頂想法很好,可惜特效差一些些。轉動天干地支來找活路想法也不錯,配合穹頂圖像再結合周易八卦等諸多條件才能逃生緊張感更大。不喜歡四人竟然是借助棺槨板逃出來的橋段,那刻覺得有些“廉價”哈哈哈……
蜘蛛出現(xiàn)太多了,前面出,后面又有,重點特技還不咋滴,刷到劇組發(fā)文章說制作蜘蛛多什么什么,也好像看過導演說過物盡其用這個意思,但用得那么頻繁真的覺得不是很喜歡,前面打一堆小的,最后來個大的壓場,看似有遞進,實則沒新意,懸疑懸疑沒有,搞笑搞笑沒有,驚險驚險沒有,不是跑著跑著“死掉”幾個人物就能有緊張氣氛的,這樣還不如前面隱晦的折騰半天搞死一只,后面一下子面對一堆這種感覺難度上還加大不少(說一千道一萬,特技還是硬傷,哈哈哈)
發(fā)現(xiàn)一個很不喜歡的點,每次大金牙亂跑或者有危險時,幾乎都是高呼“胡爺”,你們不覺得這點很怪嗎?其實原著“胖爺”也是不凡啊,雖然是要體現(xiàn)主角形象,但大金牙此舉給我感覺胖爺真沒啥存在感(本來前面就對這樣去演繹胖爺就不喜了,這些細節(jié)還這樣,真的……)
楊,颯爽有余溫柔不足,可能有人會說,在入墓中難道還要談情說愛嗎?但不一定要談情說愛才能表現(xiàn)出女性“柔和”一面。
沒看后面,但就剩三集了,是不是這龍嶺中沒教授啥事了?哈哈哈
一眾配角有好有壞,不一一細說了,但要說一點,要不是定位問題,胖子還沒有一些配角好。
再次說一下,這是一個觀后評論的平臺,有感覺一樣的,也會有不一樣的,大家可以言論自由,但不要謾罵、人身攻擊,你說再好再壞,罵得多沒底線都改變不了什么,只會體現(xiàn)出自己多沒素質,深思。
還有,這只是一個娛樂商品,評論也是這個商品的一種延伸,既然想賺錢,難道還不能讓人說一下感受?就只能聽好的?
評論本身就是讓人交流的地方,別扯到那么遠……
一直期待的《龍嶺迷窟》上線了,趕緊看了前六集,一睹為快。
首先說,潘粵明和姜超演出了我心目中的老胡和胖子。
老胡和胖子一出場,就深得我心。倆人一起在市場角落擺攤兒,胖子把自己知道的有限的招數(shù)全都用上,想方設法招攬生意。他貪財,卻不善于跟人談買賣,只憑著那股子想賺錢的熱情,運用著不太高明的技巧,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每一個賣貨的機會,哪怕屢戰(zhàn)屢敗也樂此不疲。生意中的王胖子忽悠不成反被打擊,帶著點兒憨萌,還有點兒可愛。
論練攤兒,胖子積極性高但并不得法。真正能看準商機的,還是懶散地睡在躺椅上、用蒲扇蓋著臉的老胡。
老胡雖然表面上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甩手掌柜做派,但整個市場里的風吹草動絲毫沒逃過他的眼睛。胖子看了李春來一個禮拜也沒看出來的名堂,可都被假裝躺睡的老胡不著痕跡地收入了眼底。這是大家熟悉的老胡,善于觀察,洞察力強,總能抓住關鍵。
去往古藍的一路,老胡是團隊的大腦,技術硬,遇事冷靜,關鍵時刻拿主意,危急關頭是主心骨;擺攤兒的時候,他也是不顯山不露水,默默物色著最可能帶了上好貨色的真賣主。
潘粵明版胡八一,頂著一張發(fā)福的大眾臉,漫不經(jīng)心地守著攤兒,就像你每天早上碰見都隨口打招呼的鄰居大叔,扔在人堆里毫不顯眼。這樣平平凡凡的老胡,跟氣質親民的姜超版王胖子搭配在一起,帶著熟悉的市井煙火氣,很對味兒。
生活中的老胡和胖子,就該是融入你我他、接地氣的樣子。沒錯,他們喜歡古玩、對一些冒險的事情頗有興致,他們有一技之長,但日常生活中他們,把這一切都隱藏在平凡的表象之下,正如高手隱于民間,蟄伏的時候宛如常人,只有到了專長的領域,才能分出高低、辨?zhèn)€雌雄。
另外,李春來這個小人物被詮釋得特別到位。
他只是個膽小的村民,從偏遠的小城鎮(zhèn)千里迢迢來到陌生的大城市,包里藏著一只繡花鞋當誘餌,在出了名的潘家園尋找合適的買家。根本不懂行的他,只能小心翼翼、似懂非懂地詢問、探路,行事畏畏縮縮,晃蕩幾天都毫無收獲。
乍一看,李春來就是羊入虎口,注定要當個冤大頭、做虧本買賣。這一點在老胡和胖子借著請他吃涮羊肉來套他的底那場戲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面對兩個陌生的潛在買主,李春來拘謹中帶著防備,茫然無助,迷迷瞪瞪地被一唱一和的老胡和胖子牽著鼻子走??此詈笥每曜釉诳斟伒字形滞絼诘負苼頁迫?,真是可笑又可憐。
等到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最后關頭才知道,在看起來傻乎乎的李春來面前,自以為得手的老胡和胖子根本沒占到半點便宜。誰是獵手?誰是獵物?不到最后都存在變數(shù)。真是意料之外的反轉。也難怪胖子后來跟老胡抱怨,李春來“表面上老實巴交,背地里一肚子壞水兒”。說他“一肚子壞水兒”倒不至于,但李春來的確不是百分百的“老實巴交”,看似小綿羊卻不任人宰割。
一張樸實的村民臉、一口地道的地方話、一臉懵懂的呆萌狀,膽小、謹慎卻有自己的主意……原本作為引子的小人物李春來,就這樣鮮活起來。
當然,佟磊的大金牙和王奎榮的陳瞎子也都可圈可點,各有亮點。所以,更期待高偉光的鷓鴣哨和高雄的了塵大師一起登場了。
除了角色詮釋到位之外,《龍嶺迷窟》里穿插的笑點也勝在自然,不突兀、不做作,總能適時調節(jié)情緒和節(jié)奏。
老胡、胖子和大金牙被一群村民追趕、打架逃跑的那組長鏡頭是必須提到的。一群打扮樸素的村民,在有年代感的古老村鎮(zhèn)上,慌亂、笨拙地追打三人,再穿插些搞笑的動作,原本是很土氣、很喜感的??善渖狭藲g快、優(yōu)雅、浪漫的音樂,仿佛碰撞出一杯口感別致的雞尾酒,“南轅北轍”的音樂和畫面交疊在一起,效果竟然意外的和諧,這樣反差的幽默手法硬是營造出一種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感。
這部劇制造幽默感的功夫可不止用在這一處,只要抓到合適的機會,都毫不吝嗇地安排上。比如老胡跟胖子標志性的斗嘴,隨手拈來——
“老胡,你剛才捂我嘴那手,是不是摸過屎???”
“對?!?/p>
這些在緊張的劇情中適時穿插的笑點,讓劇中的氛圍不斷地調整,不會一直沉悶乏味,也不會一直緊張激動,總是帶動觀眾隨著不同氛圍的波動切換情緒,充滿新鮮感。
當然,作為探險故事,一定少不了詭奇、意外的場景,但《龍嶺迷窟》并沒有在恐怖這一種氛圍上走偏鋒。前面幾集里,只給觀眾營造適度的緊張感,點到為止,沒有過度渲染恐怖氣氛,而是把恐怖感交給劇中人,由他們去感受和消化,然后通過他們的隨機應變,把恐怖氣氛戲劇化地轉化為幽默和笑料傳遞給觀眾,讓觀眾既勾起了好奇心又享受了探險的過程。觀眾跟著主角們探險,心里是踏實的,心情是放松的,沒有負擔。
到了第六集,三人掉進了蝙蝠洞,整個故事開始進入正題。不過,劇中精準的人物把控和自然的幽默,已經(jīng)讓我們看到了這部劇的誠意。后續(xù)期待鷓鴣哨和了塵大師上線帶來更多精彩。
2020.04.05霧凇
最近重讀約瑟夫·坎貝爾的《千面英雄》,對應許多記憶中的精彩影像,重新理解了所謂的“人類同一個偉大故事”的說法。很多人認為,那些對“英雄”的敬仰、對“冒險之旅”的神往,是孩子們的專利?,F(xiàn)在我越來越意識到,實際上,成人世界更需要想象、更需要用超脫于現(xiàn)實的故事,來幫助我們對抗重復甚至庸俗、乏味的日常。
《鬼吹燈》系列作品是一部現(xiàn)象級的作品,一直到現(xiàn)在都不斷吸引著新的讀者。其獨特的題材、詭譎的想象、豐滿的人物,實際上為我們構建了異于現(xiàn)實的“小世界”。這個世界與現(xiàn)實既有交集,又有一定距離;這個世界中的人物,似乎很是平常,卻又有著獨特的技能和經(jīng)歷。整個系列的八部作品,除了主人公的冒險之旅不同,實際上在主題的側重和風格的塑造上也有差異。如果說第一部側重在“神秘感”的渲染的話,那么從“龍嶺迷窟”開始,作品就已經(jīng)開始向“探險”轉化了。
潘老師、張雨綺、“李大嘴”、佟磊等出演的新版《龍嶺迷窟》,昨天晚上一口氣刷完六集,感覺很過癮,甚至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在我看來,從劇本的改編、敘事的節(jié)奏,到演員的表現(xiàn)、場景的設置,這部劇都是近期國產(chǎn)劇中難得的佳作。與很多劇集的拖沓不同,這個劇的故事推進節(jié)奏很快。從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到古藍縣層疊不窮的丘陵,從發(fā)現(xiàn)繡鞋到走進別人的“陷阱”,從黃河“鐵頭龍王”到迷窟“萬只蝙蝠”……場景轉換和劇情推進都非常緊湊。也因為這種緊湊,劇集自然地呈現(xiàn)出這種題材該有的緊迫感和燃感。
看完前六集,我對劇集有幾種比較明確的感受。
第一,是“電影感”。
大家都知道,國外很多劇集的成本之高、制作之精良,已經(jīng)越來越普遍。從之前《權力的游戲》,到最近大火的《李尸王朝》,都是非常好的例證。昨天我正在看《龍嶺迷窟》的時候,家屬走過來看了一會兒,問我這是什么電影,我說這不是電影,這是新上的電視劇,他臉上有一些難以置信的表情。
我覺得,家屬的這種“誤解”,實際上是對這部新劇的肯定。服、道、化的真實感,場景的還原度以及對各個細節(jié)的把控,是劇集質量的保證,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這才到第六集,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三場大戲。第一個,是坐船過黃河的時候,“鐵頭龍王”出現(xiàn),水上大戰(zhàn);第二個,是三人發(fā)現(xiàn)對方的陰謀準備走人的時候被追殺,在巷子中奔跑、繞圈的打斗戲。第三個,是進入洞窟之后萬千只蝙蝠齊飛來襲的逃命戲。精心設計的場景,險象環(huán)生的情節(jié),是劇集很重要的加分項。
第二,是“幽默感”。
幽默、搞笑的國產(chǎn)喜劇并不少見。真正難得的是,在這部劇中,角色之間的斗嘴、插科打諢的對白,并不讓人覺得“尷尬”。為了搞笑而搞笑,不是真正的幽默;把搞笑橋段與角色設計融在一起,才會自然、妥帖。在很多故事中,“詼諧”角色是一種很重要的配角。但在這部劇里,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幽默的成分。
當然,幽默只是角色的一部分,恰恰與角色的其他性格特質形成對比。胡八一對王胖子既調侃,又關心;王胖子既小氣貪心,又仗義守信;“大金牙”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出了被窩進被窩”的人,但對待朋友的時候,又拿得出認真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況且,這里的幽默并不只是為了搞笑,更是一種調劑。緊張的氣氛、黑暗陰森的洞窟,在幽默的調和下,也沒那么嚇人了。
第三,是節(jié)奏感。
許多劇集飽受詬病,就是因為“節(jié)奏”的拖沓。在我的理解里面,節(jié)奏“慢”和“拖沓”是兩個概念。如果信息足夠豐富、情節(jié)足夠精彩,那么“慢”可能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鋪墊過程?!巴享场眲t不同,信息單薄、情節(jié)注水,就會引起反感。
在前六集中,我覺得《龍嶺迷窟》的節(jié)奏非常棒。這種敘事節(jié)奏,甚至讓那些對原著沒有認知的人,也能完整地看懂故事,了解角色。從北京的胡、王,到古藍的李春來、馬大膽,再到美國的Shirley楊,幾條線索穿插推進,逐步產(chǎn)生交集與互動。當下與過往交疊,緊張刺激與幽默搞笑互現(xiàn),提供了很棒的觀感。而且,情節(jié)上不斷的反轉,也讓人沉浸其中。上一秒還陽光普照,下一秒就電閃雷鳴;上一秒還在做夢發(fā)大財,下一秒就收拾東西準備走人……這種意外的設置、反常的介入、小高潮的迭現(xiàn),讓故事的節(jié)奏更加緊湊起來。
劇本的重新編寫,角色的重新布置,情節(jié)的重新安排,是“文學作品”向“影視作品”轉化的必經(jīng)之途?!洱垘X迷窟》的劇集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原著,但又以一種獨特的“影視化”語言重塑了這個故事。文學語言和影像語言終究不同。文學語言需要我們更多的想象,影視語言給了我們更直接、更具沖擊力的體驗。
另外我很喜歡的一點,是這部劇的角色是“原聲出演”。潘老師、姜超、佟磊三個角色,幾乎就是我想象中的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北京方言的介入,京味兒幽默的直率與含蓄,都讓人有親切感。前六集中,張雨綺飾演的Shirley楊的戲份沒那么多,但我很期待這位山東老鄉(xiāng)接下來的表現(xiàn)。
滿嘴京腔,又佝佝又丟丟,您這是群口兒還是拍電影呀。我覺得聽哥兒幾個貧嘴比看馬大膽手刃旱魃精彩,思考是痛苦地養(yǎng)肥了看還是痛苦地追更呢?熬夜追完,正經(jīng):同系列至今拍得最棒的一個??催^的鬼吹燈系列排序《龍嶺迷窟》2020>《尋龍訣》2015>《鬼吹燈之精絕古城》2016>《怒晴湘西》2019>《鬼吹燈之黃皮子墳》2017>《九層妖塔》2015>《鬼吹燈之龍嶺神宮》2020=《鬼吹燈之龍嶺迷窟》2020>《鬼吹燈之牧野詭事》2017>《云南蟲谷》2018>《云南蟲谷之獻王傳說》2020
其實有潘粵明和高偉光這兩位我就很放心了?。s:特別出演的高偉光也太太太帥了吧,夸爆就完事了,看的小心臟熱血澎湃
開篇一只繡花鞋還原的簡直不要不要的。18集的體量剛剛好。李大嘴的胖子確實有小說里的那味兒哈哈,與潘粵明飾演的胡八一一唱一和確實有火花。一口價八百,你有技術問題。這個內涵大家get到了嘛看完了。好感動。摸金三人組。云南蟲谷給我沖鴨!加油??
看完再評價,絕對稱得上是精品,且扭轉了當下網(wǎng)劇前緊后松的局面。開場穩(wěn)步經(jīng)營外加詼諧點綴,陳瞎子現(xiàn)身后柳暗花明,穿插鷓鵠哨往事,越往后越好看,甚至節(jié)奏太快導致故事還有點趕。墓穴那幾集是最強,上復古場景營造與墓穴機關設計很贊。潘粵明版胡八一初看有些別扭,但后期就OK了,得益于人家演得好;李大嘴版王胖子終于選對了人,是大亮點,而雪莉楊功能性相對不如原著。其實勇、智、莽三人組中胖子也被削弱了,襯托出胡八一太強了,原創(chuàng)的盜墓眾也有幾位亮點,整體推薦。個人最喜歡懸魂梯與八卦陣那段。陳瞎子算命和亮身份那段太有feel了
《龍嶺迷窟》可以稱得上是最好的《鬼吹燈》改編的影視作品之一。前半部分引人入勝,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更精彩,從頭到尾都很良心。從水怪到食人魚、大蜘蛛、水銀噴泉、懸魂梯、冥殿、九宮八門……這一系列元素都拍得可圈可點,特效水平是國產(chǎn)劇中的佼佼者。墓穴的布景、機關的設計也很精良,完全是以電影的標準來拍的。潘粵明將胡八一的勇敢、聰明、機靈、圓滑詮釋得淋漓盡致;Shirley楊是智勇雙全的女強人;姜超的表現(xiàn)也很突出,有時甚至蓋過了潘粵明;大金牙和胡八一配合也很默契。中國的奇幻、魔幻類影視作品一直都是一片空白,《龍嶺迷窟》算是一個不錯的開端。以前《鬼吹燈》拍一部換一批演員的情況終于要結束了,現(xiàn)在終于有規(guī)劃了,終于可以看到同一批演員打造的系列了。PS:大金牙:一口價,八百。 王胖子:你有技術問題。
胡八一,胖爺演得都不錯,又有劇追了
胡八一太肥了,哪有盜墓的胖成這樣,這跟王胖子不相上下啊
789這三集可以的,給個4星半,打一星的什么心理!
胖子真的是胖子,陳玉樓變成了胡八一,鷓鴣哨還是那個鷓鴣哨(潘老師繼續(xù)胖下去以后就能演王胖子了)
從白夜追兇到龍嶺迷窟,潘粵明演技爆表
這一部導演、監(jiān)制、男一都和《怒晴湘西》都是原班人馬,這次是黃土高原上《龍嶺密窟》的探險故事,有蝙蝠群、巨型蜘蛛這些讓人瑟瑟發(fā)抖的元素,緊張刺激的劇情挺期待的。潘老師演技一如既往地穩(wěn)。本來對姜超的印象也還在李大嘴這個喜劇角色里,居然沒讓人失望,還挺貼合王胖子這個角色。
潘老師不管是演陳玉樓還是胡八一都有模有樣,第一集就全程高能,夠刺激,先給三星觀望
故事情節(jié)挺吸引人的,特效做的也不錯,2020年來第一次看的首播劇最好的一部,有胖子才符合這類劇,潘粵明演技確實很不錯。希望后面不要爛!
潘老師的演技總能化腐朽為神奇,絲毫不會串戲到陳瞎子,而且有一種別樣的味道,可能是那種糙糙的京片子味兒,而且越往后看越有味!
這一部姜超來演王胖子是一個驚喜,恩恩,因為這一部胖子終于是個胖子了??!
老燈絲來聊聊觀感,老潘的胡爺是滄桑中帶著點兒頹廢,北京糙爺們兒的扮相加上一口京片子的臺詞,有痞氣更有正氣;大嘴的王胖子從體型、臺詞、演技上基本沒得挑,說胖爺活了我是認的;佟磊的大金牙,人如其牙,出場那幾句臺詞說的是真講究;五星好評先奉上,之后看情況吧
不禁再一次感嘆,網(wǎng)劇再也不是粗制濫造的代名詞了。選角很貼合,王胖子終于是我腦補的那個王胖子了。多看了幾集,ost配的也很好,那段追逐戲的音樂非常有意思。
大陸電視劇能拍到這個程度真心驚艷,剪輯的團隊估計是電影班底,動作場面剪得頗有章法,全局景觀和人物細描松弛有度,視角不亂,還表現(xiàn)出了敘事緊張度。表演上主角中規(guī)中矩了一些,缺乏人物之間的chemistry;但配角各自絢爛,不僅王胖子不錯,大金牙和馬大膽一幫尤其出彩。最驚艷的則是鷓鴣哨。情節(jié)本身較為緊湊,除了開場的一些回閃剪輯有敗筆,進入墓道后便全程流暢。如此精彩,期待下部。
潘粵明演技確實好啊,王胖子和大金牙這兩個角色和我心里設想的形象重合度很高。劇情很緊湊,開局就已經(jīng)驚險連連,同時又特別搞笑,胡八一他們三個人被村民追著打那一段真是太好笑了!
一口氣刷了六集,算是漸入佳境。場面恐怖帶著喜感,有點中國版《奪寶奇兵》的意思了。定位很清晰,潘粵明的胡八一,頹喪、痞,負責冒險;李大嘴版王胖子(!終于是個胖子了),仗義、貪,馮褲子版大金牙圓滑、怯,這兩人負責喜劇,混搭效果不錯。選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