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頭這個詞,當年香港很流行。我記得80年代中后期,父親在香港買回一盤諧趣小品劇的磁帶,題目好像就叫“綽頭大王”。
電影十分符合當時的小市民心理:看不到前途的升斗市民,夢想通過賭錢或者詐騙一夜暴富,走向人生巔峰,各種美女為之顛倒。所以盡管劇情不嚴謹,甚至有點雜亂無章,而結(jié)尾的高潮戲份也不足(完全靠茅瑛救場),不過票房依然有167多萬(年度第六)。而同年其后,許氏兄弟拍攝的《鬼馬雙星》狂收600多萬票房,成為年度冠軍?!豆眈R雙星》延續(xù)了小市民想走偏門發(fā)達的心態(tài)。
結(jié)尾也一樣的做老千是沒前途的,改邪歸正后人生,滿希望。
《一水隔天涯》改編得很好笑又貼近生活。一連數(shù)首不同風格的歌曲讓許冠杰盡情發(fā)揮了自己所長。
許冠杰玩世不恭的痞子演繹風格漸露。
苗可秀是真的鄰家女孩班可親又迷人。可惜又是獨身到老。
李昆演得還好。
恬妮又演出性感壞女人。
丁佩客串舞女。
午馬客串嫖客。他在洪金寶的《三德和尚與舂米六》里也客串過嫖客!
女版李小龍的茅瑛,看過她的《鬼怒川》和《艷窟神探》,其最后以本人真實身份名字出場,大展身手,明顯是致敬了羅維自己的《唐山大兄》。
編劇又又又是倪匡,武俠片壟斷就算了,連時裝片都插上一腿,別的編劇還要不要吃飯了!這樣的天才幸虧一百年也就出那么一個半個,不然香港的電影也許已經(jīng)毀了,畢竟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羅維其實還有點眼光的,捧紅了李小龍,看到了許冠杰的潛質(zhì),還有成龍都是他試圖力捧,期間成龍才找到了自己的動作喜劇之路。
阿Sam果然是香港第一代歌神
26歲的許冠杰真出彩,苗可秀真漂亮,倪匡的劇本真有趣
年輕時候的阿sam真的是水嫩好看,電影已經(jīng)是很過時了。里面有一段長達6分鐘左右的歌神演唱表演,粵語普通話以及英文歌都信手拈來~想必是叔向貓王致敬吧。
噱頭堆砌,明星客串。
激動!居然沒有“好友”看過?。。?!這部電影,嗯,教人哄女孩子…
雖然影人有苗可秀,但一開始我并不想看6.6分的香港喜劇片,可是我注意到豆瓣評分的形狀比較奇怪,所以看了。男主樂觀善良,又有些小聰明,通過耍噱頭騙些小錢。能拍出這樣的片子,當時的香港的社會環(huán)境真是淳樸,經(jīng)濟發(fā)展也真是繁榮,片中的人們,無論是什么職業(yè),感覺都對光明的未來有著樂觀的期待
就是聽聽歌
夠老的片子,節(jié)奏舒緩,笑點新鮮,結(jié)尾不力。
其實這套早期的不比許冠杰后面的佳作差,只是穩(wěn)唔到粵語版是最大的遺憾
現(xiàn)在的這個世界果然算是噱頭世界!哈
許冠杰的表演天賦淋漓盡致,娛樂而不低俗。香港的眾生相。
故事不好看,但是兩星全給苗可秀,太漂亮了。發(fā)型、臉型、眼睛、苗條。
羅維你是真能混
沒看頭。
6/10
Sam在酒店唱粵語國語英語三首歌的段落太騷了。整個故事中規(guī)中矩,倒不見得如何諧趣,略微偏些松散
歌神許冠杰早期作品,顏值擔當,故事情節(jié)非常生活化。現(xiàn)在看起來也不過時,畢竟這種社會底層人物現(xiàn)在也是相當普遍,極具生活意義性,學到不少與生活貼切的道理。
舊時光雖然回不去了,但經(jīng)典電影可以隨時播看
看過留痕
茅瑛:“我的功夫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