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鋼的琴》
第一次看時年紀輕,只看得出片中的憂傷,來自于跟媽媽走的女兒,離去的老父,和必然要拆除的煙囪,一切這是個悲傷的故事,以為這一切必然無奈,如今再看,發(fā)現(xiàn)這事一個極其浪漫的故事,而如何面對的答案也早已在片中告訴了我們:“當有一天聽說他要走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他一直就在我的身邊,我不知道是該竭力地挽留,還是該默默地看著他離去,突然有一種默默名的憂傷。似乎覺得有話要說,可又不知道說些什么。時光荏苒,社會變革,如今為了時代發(fā)展的進程要求他離開,我們總要試著做點什么,如果我們成功,他將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失敗,他將會成為一段美好的記憶”.
2 ) 不是影評只是流水帳
認識張猛一年了,今晚重逢,他笑著說:“前兩天翻工作照,發(fā)現(xiàn)咱倆還有合影,上次見面我怎么對你一點印象都沒有?”
他當然沒什么印象,我只是一個小記者,恰好喜歡《鐵西區(qū)》,恰好是工人的兒子,恰好迷戀機床的汽油味、恰好曾在破敗的電影院里斗毆追逐……恰好看了劇本很喜歡,恰好被派去探班……于是恰好在一張照片里,
張猛說這話的時候,一如既往,盤腿在凳子上,他那三歲半的女兒玩著IPAD2 上的鋼琴,旁邊的制片教的曲子,正是《鋼的琴》里最簡單的那個曲子。
關于這部電影,很多人說過很多話,相信上映后,會有更多人說,我就不湊熱鬧了,只想記記流水帳。
去年夏天,應雜志要求去訪問他,當時張猛住在周圍都是進城務工者的城市邊緣帶的一個破招待所里,一路所見,都是端著搪瓷碗大口撥飯、大嚼饅頭的面孔,當時就想,這到底是個什么導演?。?br>
到了他的房間,發(fā)現(xiàn),原來劇組沒錢,只好拼命開酒店空調,膠片就在空調下面……我們幾個人哆哆嗦嗦在房間里扯淡。
那晚喝酒,他回憶起過去的生活,講到在中戲的遭遇,講到小時候對電影的迷戀,以及畢業(yè)后做舞臺美工的不堪……那些故事說起來云淡風輕,聽得我興奮異常。已我淺薄的采訪經(jīng)驗,大抵可以得出結論,張猛是個人,不是人物,是個人,正常的人,只是恰好當了導演,想當導演。中間出來去洗手間的時候,給秦海璐發(fā)短信,說“我喜歡張猛,這家伙真棒”。秦海璐一如既往的語調回復了一條:“那當然”。透著股子東北腔的驕傲。瞬間,這種驕傲就感染了我。
也是那個晚上,看到了《鋼的琴》,凌晨兩點,剪輯的電腦還發(fā)燙,張猛和工作人員已經(jīng)困得東倒西歪,我醉眼迷離…
后來看完全片,首先問他,這片跟庫斯托利卡有什么關系……他說,庫是誰?直到今年過年,他才和一群人一起看了《地下》,發(fā)現(xiàn)果然有類似味道。
不過,境遇是不同的。張猛帶著《鋼的琴》劇本參加上海國際電影創(chuàng)投會時,其實是因為有免費機票和住宿,可以帶著老婆孩子一起來轉轉,沒想到拿了個大獎回去。那個時候,他連酒店里上網(wǎng)都沒錢,只趕插上網(wǎng)線搜到東西,立馬拔了網(wǎng)線……
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這是個超級艱難的劇組,資金捉襟見肘,秦海璐“仗義疏財”,而張猛酒后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這片是拍給工人階級的。是啊,過去工人階級是老大哥,短短20年光景,工人階級就成弱勢群體了。如果你仔細看,不難發(fā)現(xiàn)片中諸多符號化的指代。
今晚再問他,這一年感覺如何,像夢吧。張猛點點頭,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這部戲會如此艱難,但拍完后會有這么多人喜歡,第一次見面,他就說,如果再這么拍一部戲出不來,就不干了,回家陪老婆孩子?,F(xiàn)在,他終于不用這樣了,但是他和制片、助理兄弟幾人,因為這個戲累出了大病,他甚至得去韓國做手術。
晚上張猛講到一個段子,拍戲結束后,想給崔永元看看片子,正好崔在東北,制片說,你得帶點禮物啊,他花僅有的180塊錢,買了兩條煙,裹著塑料袋專程拜訪……如今,崔永元說,把那鋼琴弄來,留在他那,跟那些老火車頭擺在一起。
一年過去,《鋼的琴》放映滿場,張猛自己都買不到票,只好站在過道里看,結果被工作人員驅趕……他說自己是導演人家也不信。
前段時間,有天晚上跟阿諾喝酒,這家伙醉醺醺靠在我身邊說:《鋼的琴》,就他媽是我理想中的電影。我拼命的點頭,對我來說何嘗不是呢。不是說影片有多好,只是想說,我們就想拍這樣的中國電影,可以留在電影資料館里,等到若干年后再放,依然能滿場……
這件事,想想就挺美好的。
…
3 ) 《鋼的琴》鏡像話語分析
《鋼的琴》2011年中國內(nèi)地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口碑電影,也是青年導演張猛的代表作,獲得了第14屆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故事片、優(yōu)秀新人導演獎和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傳媒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榮譽。影片講述了在20世紀90年代初的中國,東北的一個工業(yè)城市里,下崗工人陳桂林的生活艱難,面臨妻離女散的危機,為了挽救自己生活中的希望——女兒,希望她能留在自己身邊,決定用盡全力去滿足女兒的音樂夢想,送她一架鋼琴。為此,他去借錢、去偷鋼琴、去造鋼琴也終未能留住女兒。影片通過對小人物辛酸而幽默的生活展示,表達了對那個年代記憶的一種情懷。
這部電影是一部風格化很強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雖然影片的主題是當代電影中不并多見的關于工人階級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但導演在題材的影像化處理過程中卻做出了背離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大膽嘗試。在電影投資越做越大,大片云集的今天,《鋼的琴》以四五百萬的小成本創(chuàng)作,達到了高質量的藝術效果,為我們的電影創(chuàng)作提出了一種思考。本文試從鏡像話語的角度對影片的藝術效果和表意內(nèi)涵做出分析。
一、低角度與舞臺效果
《鋼的琴》影像多采用正面或側面的低角度仰拍鏡頭構圖,不論是在運動拍攝中還是在固定機位拍攝中,鏡頭都保持著這種低角度的仰拍構圖效果。這是一種非常態(tài)的影像畫面構圖方式,是一種強化性的表意方式,能夠造成影像的扭曲和畸變,一般只偶爾參與特定影像的畫面構成,用來對特定人物的姿態(tài)與環(huán)境風貌做造型處理,以強化對象的高大、突兀、壓迫感等效果。在本片中,導演大量使用低角度仰拍鏡頭來拍攝這群社會中的底層小人物,并將這一手法貫徹影片首首尾,并非是要制造他們的高大形象,攝影機在低角度中拍攝人物時采取了中規(guī)中矩的正面或側面對準人物的方向,這樣就避免了影像的扭曲變形和鏡頭的主觀化,而使鏡頭保持了一種觀眾的客觀視點。這樣的鏡頭拍攝方式在畫面中制造出了一種舞臺效果,導演仿佛是要給這群被社會遺忘,被時代拋棄的底層小人物們一個舞臺,讓他們在這個舞臺上展示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他們的精神追求。而鏡頭的視點則恰恰保持了一種坐在電影熒幕前面,仿佛坐在這個舞臺下面的我們觀眾的視點。
如在影片的片頭部分,以持續(xù)兩秒鐘的內(nèi)銀幕開場,仿佛是話劇開場前的暗場,這時畫面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人聲,開始了人物對話,接著畫面開始亮起來,出現(xiàn)了一男一女兩個對話的人物并排站位正面面對攝影機的中景鏡頭,低角度鏡頭中的二人占據(jù)了畫面的中心位置和一定的空間,但導演把攝影機仰角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避免了影像的過度變形,中景中的人物并沒有給人非常高大或帶有壓迫感的形象,而是觀看舞臺人物式的一種感覺,使視點與人物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是在一個與舞臺相似的平坦開闊的地方,一個廢舊工廠外面,人物后面的背景是導演有意選擇的,背景是一間有著兩扇巨大屋檐的廢舊房屋,人物站在房屋的正前方,在低角度仰拍的鏡頭前,這兩扇屋檐正好分別處于兩位人物的肩頭,像一雙張開了的翅膀。歷史的車輪輾過,讓這雙破敗的翅膀再也無法載著昔日的工廠翱翔了,而對于這對正在談判離婚事宜的夫妻來說,這雙背景中的翅膀又成為暗示他們勞燕分飛的一個象征。仔細看來,這兩扇屋檐中,挨著男主人公一面的屋檐是破敗的,只剩了空的鋼架,而挨著女方這一面的屋檐則是完好可以遮蔽風雨的,這一細節(jié)也暗示了這二人在生活中、在這場離婚談判中以及在影片敘事即將展開的二人對女兒撫養(yǎng)權的爭奪中的優(yōu)劣勢地位,為后面的敘事做出了鋪墊。這一背景的選擇與利用以及與人物形成的一種敘事關系都與舞臺背景的作用與效果相似。本片中貫穿始終的,執(zhí)著的低角度仰拍鏡頭為影片敘事提供了一種舞臺式的間離效果,對于影片處理現(xiàn)實主義的題材來說,起到了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意想不到的特殊藝術效果。
二、景別的選擇與敘事表意
景別與對象的關系是電影鏡頭構成的重要部分,不同景別的選擇具有不同的畫面表現(xiàn)力與敘事功能,在本片中,導演充分利用了不同景別的功能與效果來構圖和敘事,使影像的話語功能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
例如,在影片的片頭部分中,鏡頭利先用中景呈現(xiàn)畫面中并排站著的兩個人物,根據(jù)對話可知,二人正在進行離婚談判,中景使我們既能看清二人的面部表情又能看到人物形體上的神態(tài)和動作,同時也交待了廢舊工廠的環(huán)境場景,便于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二人對離婚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以及二人之間的關心矛盾。接著鏡頭根據(jù)對話的內(nèi)容進展,改變了景別,當小菊提出孩子的幸福問題時,鏡頭忽然跳至近景,使小菊說話時的面部表情在畫面上更加清楚的凸顯出來,起到了提示和強調的作用,提示了敘事的重點所在,使二人關系的矛盾在畫面中逐漸凸顯起來。接著是陳桂林的近景鏡頭,鏡頭中凸顯了他臉上堅定的表情,面對小菊的質疑,他內(nèi)心充滿了堅定的信心,認為他心愛的女兒會跟著他并且會幸福,如此,關于幸福的問題開啟了影片的敘事。
接著,俄羅斯名曲《三套車》的音樂聲響起,畫面轉入送葬場面,鏡頭先用中近景展現(xiàn)奏樂隊伍的整體,接著切為近景,分別聚集兩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陳桂林與淑嫻,交代他們在雨中賣力演出的情狀,接著鏡頭切為遠見,交代人物所處的大環(huán)境,在一塊荒草叢生的空地上,矮墻背后露出兩座高聳的大煙囪正在冒煙,人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顯得非常渺小。接著鏡頭再次切為小全景,使畫面中眾多人物之間的關系與人物的位移、動作得到了完整的展現(xiàn)。這一敘事段落結尾,影片再次轉入遠景,一大片荒涼的空地上,前景中死者的祭壇與后景中的兩根冒煙的大煙囪形成一種畫面張力。鏡頭中兩次大遠景的展示具有很大的暗示力,大煙囪是那個工業(yè)化時代的象征,就如片中人物所說“煙囪比樓多”,這個場景中所展現(xiàn)的既是一個老人的葬禮,也可以象征整個大工業(yè)時代,以及工人階級主人翁地位的葬禮。在影片的敘事中加入了一支關于煙囪的線索,在影片的最后,兩根巨大的煙囪作為工業(yè)時代的記憶,在人們無奈的留戀中轟然而塌,攝影機在遠景中仰望送別煙囪的人群,塵土在鏡頭前升起,遮蔽了人群,工業(yè)空間的摧毀暗示了工人階級社會地位的喪失,歷史變遷的大潮將渺小的個體淹沒其中。這里,影片充分利用了不同景別的功能與效果進行選擇與變換,使畫面構圖有力地輔助了敘事中矛盾的凸顯,并使故事內(nèi)涵得到了極大的豐富與擴展。
此外,景別的選擇也與敘事空間和話語權利有很大的關系,特寫與大特寫的鏡頭使人物占據(jù)了畫面的大部分空間,將鏡頭注意力的焦點集中在人物身上,給人物充分的話語權。而在本片中,鏡頭幾乎沒有用到特寫或大特寫,鏡頭的景別配合攝影機的運動形成了一個關于劇中下崗工人社會位置的有效視覺表達。在景別上,他們被限定在一定的畫面空間之中,無法占據(jù)鏡頭畫面;在鏡頭運動中,水平移動鏡頭任人物在右側入畫、左側出畫,不去干預故事中人物的命運,也使人物無力掌控鏡頭。如影片中有多處拍攝人物在巨大的廢舊工業(yè)建筑中穿行的鏡頭時,采用了大全景水平移動鏡頭,刻意把巨大的廢舊工廠建筑展示出來,讓人物在畫面中顯得渺小,在巨大的建筑中出現(xiàn),又在其中消失,人物與鏡頭的關系作為敘事中的驅動因素在本片中得到了極大的發(fā)揮。
三、水平運動機位的悖反與創(chuàng)新
本片的影像主要是在低角度仰拍的固定鏡頭與低角度仰拍的水平運動鏡頭里完成的,在鏡頭運動的方式中,水平移動的鏡頭最具機械特征,它不能偽裝成人眼自如地觀察事物,所以導演們一般都要慎用水平移動鏡頭,通常只出現(xiàn)為恐怖片的鬼視點。而《鋼的琴》中則有大量的鏡頭運動采用了水平移動方式。不論是表現(xiàn)人物在場景中運動的畫面還是表現(xiàn)人物在固定位置中的場面,導演都執(zhí)著的采用這種單一的運動方式來表現(xiàn),并配合水平上的場面調度,以這種看似簡單的但卻是非常大膽的藝術嘗試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豐滿有力的藝術表達。
水平移動的運動鏡頭與場面調度強調一種畫面的“扁平感”和空間的封閉性,導演利用這一效果來進行畫面造型,在較適合水平移動的運動鏡頭的短景深或無景深場面中,攝影機用水平移動鏡頭從與人物移動方向成90度的側面來橫移跟拍人物運動。在演員的調度上,刻意采取了從右側入畫,從左側出畫的走位方式來配合這種鏡頭運動方式的敘事需要。本片中的低角度水平運動鏡頭在畫面內(nèi)成功地創(chuàng)設出了一種觀眾的在場感,從而使鏡頭的視點呈現(xiàn)出既與片中人物親近,又保持一種觀眾的冷眼旁觀效果。而在大景深場面中,攝影機則采用了固定機位的長鏡頭靜止或推拉來表現(xiàn)人物在景深場面中的縱向移動,塑造了一種縱深的空間感。影片將水平移動鏡頭畫面與固定機位長鏡頭畫面交替剪輯在熒幕上營造出了一種垂直十字交叉特殊畫面空間效果,這種空間是一種限定性的空間,是限定性視點下所能看到的空間,這樣拍攝方式的選擇體現(xiàn)了導演對本片題材處理時所持有的一種態(tài)度。導演張猛出生在東北的工業(yè)區(qū),在那個環(huán)境中長大,他熟悉那里的一切環(huán)境與那里的下崗工人們,他和影片中的小女孩陳小元一樣體驗了那個時代的劇變,張猛的影片關注現(xiàn)實、關注底層,但他的重點卻不是批評,他熱愛那片老工業(yè)區(qū),他崇敬那時候的老工人,懷戀那段工人階級在社會中占據(jù)主人翁地位,熱火朝天干事業(yè)的社會主義歲月。導演采用這種限知視角,盡量少的干預題材,在影片中營造一種充滿溫情的詩意來避免現(xiàn)實主義的苦情,將觀眾的目光引向對那些處于現(xiàn)實困境中的普通人的內(nèi)在精神的注目上,體現(xiàn)了導演內(nèi)在的一種人文關懷。
如影片第一個段落中,鏡頭利用軌道在低角度仰拍鏡頭中展示故事發(fā)生地的某一條破舊的街道,然后鏡頭水平向右勻速移動,逐一展現(xiàn)人物,街道對面先掠過片頭出現(xiàn)的幾個奏樂工人,接著在鏡頭中近景中,騎在摩托車上的男主人公陳桂林從右側入畫,接著是第二個人物女主人公淑嫻入畫,人物在鏡頭中依次登場后,鏡頭接到表現(xiàn)陳桂林騎摩托車回家的場景上,鏡頭在水平橫移側面跟拍與固定長鏡頭之間交替,在畫面中塑造出了垂直十字交叉的限定性空間效果,讓觀眾明確掌握了陳桂林的運動軌跡,鏡頭中布局有序的工業(yè)建筑群也讓觀眾熟悉了陳桂林所處的城市的環(huán)境狀況。第一段落通過陳桂林往家中窗內(nèi)望的動作與畫面上響起的鋼琴聲實現(xiàn)轉場,畫面剪輯到小元在紅布簾內(nèi)彈鋼琴的推鏡頭,這一段仍然使用了水平橫移鏡頭與固定推鏡頭的交叉配合,鏡頭在小元和陳桂林之間呈現(xiàn)出距離感和限定性的空間,通過鏡頭的操作暗示了劇情中陳桂林無法觸及小元的音樂夢想以及掌握小元的成長空間的敘事線索。
四、聲光色的能指渲染
本片由于受到資金限制,影像畫質與音響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但導演在畫面構圖上的獨特造型與配樂上的精心選擇則足以彌補這些不足。本片結合影片不同段落的敘事節(jié)奏選取了多首五、六十年代的蘇聯(lián)、東德流行的社會主義音樂來烘托氣氛,這些極具時代感和社會主義特色的音樂容易引起觀眾共鳴,使影像的時代特點一下子凸顯了出來,同時也渲染了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如陳桂林和他的朋友們聚到一起,各司其職的合力造琴段落,配音歡樂的節(jié)奏渲染了片中人物內(nèi)心的興奮感,影像中的場景在配音的烘托下也使觀眾感到仿佛又回到了那些歡樂的音樂所屬的那個年代。
本片畫面影像采用了一種懷舊的冷色調處理,人物的著裝上面,只有淑嫻有粉紅色的大衣與大紅裙裝,而她那一群人中的唯一一位女性,也是在陳桂林挽救女兒的一系列行動中對陳桂林的支持與鼓勵最多的人,是她幫助陳桂林度過了影片本文中那一段艱難的日子。所以她的著裝提示了她作為整部冷色調影像與影片敘事中的一個亮點的特殊性。在影像布光方面以采用自然光為主,以配合其現(xiàn)實主義題材敘事的需要,在敘事中插入的幾處超現(xiàn)實主義鏡頭中采用了不同顏色的人工的頂光來造型,如偷琴失敗后的第一次超現(xiàn)實主義段落,導演使周圍環(huán)境在一片黑暗之中,以示暫時逃離慘淡的現(xiàn)實,而安排一束白色的頂光投射在那臺令人糾結的鋼琴上,偷琴者陳桂林坐在鋼琴前動情的彈奏著,漸漸將剛才偷琴失敗的尷尬與失落驅散出去。白色人工光和緩緩飄散的雪花營造著一種浪漫主義的情境,黑暗中頂光的投射便于表現(xiàn)人物的整體行動,不易造成畫面形象的變形,能夠造成人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分離,使鏡頭表現(xiàn)的焦點投注于人物自我的精神狀態(tài)當中。本片中的人工頂光運用起到了渲染詩意氣氛,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情緒的重要作用。
影片《鋼的琴》中鏡像話語的特征體現(xiàn)了導演對現(xiàn)實的一種特殊理解。運用一系列反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電影語言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特寫了張猛對工人階級精神的一種深切理解。影片以一種積極樂觀、充滿喜劇幽默與詩意的“語調”來講述這個現(xiàn)實悲劇故事,導演讓我們看到了“鋼的琴”所象征的工人階級在沒落中自我救贖的精神。
4 ) 追不上時代,也要熱情地繼續(xù)
看完電影走出影院是陰天。很想立刻給爹媽撥個電話告訴他們我看了一部多么棒的電影,但又突然想起此時正是他倆周日的凌晨四點多,若被叫醒以后也一定不記得我說了什么,只好作罷?;蛟S因為王千源那一點小胡子和一點的倔脾氣有幾分像年輕時候的爸爸,我入戲太深導致久久緩不過勁來。
影片里的陳桂林,是鋼廠的下崗職工,老婆跟了賣假藥的跑了,女兒只有小學。為了讓喜愛鋼琴的女兒能學成鋼琴,把她留在自己身邊,他竭盡一切力氣招兵買馬,來完成女兒的,或是說自己這個夢想。
電影的第一個場景(他們在一場葬禮上的表演)就緊緊地攥牢了我的目光,直到字幕升起的那一刻,我都跟著張猛的鏡頭回到了我剛出生的那個9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個三(四)線城市,很小的時候,爸爸留校當老師,媽媽在工廠上班,電影里的場景于我太過熟悉,除了大家講的是詭異的南方方言以外,真的全是回憶。自行車,搪瓷杯,電話機,麻將館,理發(fā)店,都一模一樣。
因為媽媽上班很忙,所以外婆和奶奶分別帶了我一陣以后,我每天就坐在媽媽的自行車后座的幼兒座里跟著去廠里的幼兒園。由于我拒絕好好午睡好好吃飯,又嗓門特別大喜歡坐在幼兒園門口大哭,還每天都嚷著要一種叫“太陽神”的口服液(我至今還記得這貨的味道,就跟王老吉差不多),給幼兒園造成很大困擾,于是我又被轉移到了爸爸所在學校的幼兒園,但還是惡行難改,沒少挨打。我雖然不喜歡幼兒園,但每天,紅色的夕陽映紅天邊的時候,我提著熱水瓶,抱著塑料盆去澡堂子,都是最幸福的時候。我有時候跟著爸爸去男浴室,有時候跟著媽媽去女浴室,過著流氓而快樂的生活。但其實那個時候,生活是很清貧的,每天早上,我都看到爸爸都從鋁制飯盒里拿出一分兩分五分的錢去買菜。
但過了一陣,工廠經(jīng)營的不景氣席卷到了家鄉(xiāng),媽媽就下崗了。起初每個月還有一些補助,后來也沒有了。而那時候家里剛剛搬了新房,負債累累。我第一次看到媽媽哭,和爸爸情緒一次大失控,都是那個時候;而我又到了人生中頑皮的鼎盛時期,4歲的時候我爬上爬下把手摔骨折了。那天發(fā)生的事或許我只記得兩個瞬間:媽媽看到我變形的手臂一下子就昏了過去;爸爸小心地抱著我跑遍因為周末而關門的各家醫(yī)院,終于可以拍X光了,他紅著眼睛跟我說,“女女你看這個照相機大不大。”現(xiàn)在提起那天的事,爸媽都會笑著互相打趣,說對方真沒用,嚇成那樣。我也跟著笑,但心里卻心酸無比,因為那時候遇到那么大一個坎,我?guī)缀跏撬麄兊娜苛?,卻讓他們這么操心,自己真的好混蛋啊。
但我很幸運,我的生活沒有變成《鋼的琴》,爸媽二十多年來雖然吵鬧拌嘴卻平淡幸福。因為手摔壞得比較離譜,8歲的時候我又動了一次手術把手徹底整好,但有些動到神經(jīng),所以一來我聽見學校藝術系的哥哥姐姐彈琴心里癢癢,二來也為了讓我的手好好復健,媽媽用她炒股賺的第一桶金給我買了鋼琴?,F(xiàn)在想想她還是很有炒股天賦的,不過可愛的媽媽因為要風雨無阻地陪我學琴練琴,從此洗手不干= =。所以相比小元,我真的太過幸運了;我可以不用做人生最大的選擇題,可以在自己的房間彈哆來咪。
或許受制于投資,影片的機位顯得很少,大多數(shù)都是純水平的移動,加幾個垂直移動,或者是縱向拉伸。且為了配合這種機位,在人物超過一個的場景,大家?guī)缀醵家蛔峙砰_,加之戲劇化的臺詞和時常穿插的歌曲,很有點話?。ㄎ枧_劇)的意味?;蛟S視角會有單調感,但我有不同感受:電影熒幕一直給我們二維或是三維的體驗(3D的算嗎),但時間,這個第四維度的變量,在畫面的推移里,竟是給我最大的沖擊的。就像時間不管怎樣都會推移一樣,攝影機也在沿著一個方向勻速前進;就像四季的更迭永遠都會進行一樣,不論多想被大家保留的煙囪還是化為塵土;就像工廠改革不論如何都在繼續(xù)進行,不論陳桂林多想把女兒留在身邊,她還是會選擇更好的生活。就像一個坐標系,x軸就是時間,而影片人物那些上躥下跳的生活,都是y方向上小小的波瀾,一切也無法逆轉x軸的推移。這種無奈的感覺深入骨髓,相比畫面和聲音,對我的沖擊是電影最強烈的一部分。
其實這種感覺,說得概念更宏大一些,就是時代的步伐在大跨步向前,需要人們?nèi)^力追趕,有些人追上了,比如小菊嫁給了賣假藥的,小元跟了媽媽走;有些人或許追不上,比如其他人。而我們正生在了這個國家的這個時代,一切變化都顯得太快,周遭的建筑今天和明天或許就有不同。就拿紐約來對比吧——盡管市長州長總統(tǒng)換得很勤快,但不管街景,還是物價,今天的紐約和一年前的它,似乎絲毫無差。時間走到這里,似乎都放慢了腳步,而倘若你想真的看到些什么不同,或許需要把目光拉近到很具體的人和人之間的故事——相比我們,這里的時間似乎更像是在由人的活動而推進。所以價值觀似乎更加轉移到人和人、家庭和家庭的關系上,“小團圓”的精神是電影的主流(舉個具體的例子就是只要愛情在,世界塌了又怎樣)。倘若《鋼的琴》這故事給好萊塢投資商看到,一定被斃,并且改成小元最后看見鋼琴,深情地來了一曲,流著淚撲在爸爸的懷里。
所以我們也不能說,生在這個時代就是不幸。很多事情親自見證,會比光聽長輩或者史書提起要沖擊力大得多吧。具體到某句話或者某件事,大概就是貫穿始終的“咱們工人有力量”。是的,陳桂林召集了各路親戚朋友,他們都各自身懷本領,擰成一團,才能有激情地開始造鋼琴。
如果電影的大主題是這群苦苦追著時代腳步的人,小主題就是陳桂林對小元的父愛了。中國式的父母,不會把這些掛在嘴上,哪怕愛得再深再切,面對面的時候,也是眼神和行為代表一切。電影里的王千源,說過最直白的話,也只不過是“孩子想學,就一定得讓她學”了。他對小元的愛,全都融在了那個紙板的無聲“鋼琴”里,那四處借錢、甚至偷鋼琴的“瘋狂”行為里,和最后那架凝聚所有人心血的“鋼的琴”里。
父愛之于我們,也大抵如斯。爸爸學物理出身,所以以前家里所有的電器活兒都是他包辦。換燈泡接保險絲什么的,都是小菜啦,但也有偶爾失手的時候,比如有次一個壁燈壞了,于是爸爸把閘拉掉,搗鼓一個下午終于修好了,還讓我全程觀看,自豪地各種指點。最后壁燈重新點燃,真是一片光明啊,但,把主臥的整個電路給莫名切斷了……汗,在漆黑的一夜和媽媽漆黑的臉色威脅下,第二天找人重新修好。還有一次,是我的臺燈壞了,爸爸又主動請纓,整個拆掉,修了一下午。最后終于修好,結果發(fā)現(xiàn)亮度調節(jié)裝置被他廢掉,燈永遠停在最暗的那一檔……汗,最后還是重買了一個燈。像因為不滿紙板琴鍵沒有聲音的小元一樣,我也賭氣一晚上沒有跟爸爸說話;現(xiàn)在想想,上哪里去找如此可愛而深切的父愛!女兒想要的東西,哪怕再小,也要努力賜予她。
大丈夫有淚不輕彈,對于陳桂林這樣一個東北漢子來說,更是有困難不輕言。在發(fā)現(xiàn)孩子的媽媽生活條件比自己好得多,可以給小元買新衣服新書包的時候,他生氣地砸壞了紙板鍵盤,無奈地摟住女兒;在發(fā)現(xiàn)沒辦法偷走學校的鋼琴的時候,他也只能在漫天的飛雪里孤獨地彈奏。所以,最后放棄女兒的也還是他:他已經(jīng)盡力了,卻為了女兒更好的生活,甘愿放棄。影片到此,那種深入骨髓的無奈再次蔓延。
所以其實,在電影的最后,鋼琴能最終被陳桂林和他的伙計們造出來,發(fā)出美妙的聲音(雖然導演說過那個琴其實不能發(fā)聲的最后的音樂是配的:D),已經(jīng)是電影特有的、超現(xiàn)實的夢了?,F(xiàn)實版本的《鋼的琴》,或許就會停在“鋼琴不造了”或者“我現(xiàn)在可以娶你了”那一秒。
再說說歌舞吧,這片子的音樂段落比例,甚至也可以說成是部歌舞片了。我其實不大感冒歌舞片,看得也少,我很喜歡《雨中曲》,但總覺得近年來的歌舞片總是肉欲橫流,全是大腿。我總覺得,音樂若是要很好的穿插在故事里,必然是需要感情豐富到語言沒辦法完整表達的時候,自然而然脫口而出的產(chǎn)物。《鋼的琴》的配樂可以說是相當豐富甚至雜糅的。從異域的俄國民謠,到各種懷舊經(jīng)典,手風琴鋼琴管樂,甚至搖滾,影片都有大量的使用,當然不同的人肯定都會有完全不同的接受程度,我想應該大多數(shù)人都會覺得唐突吧?影片的音樂于我,倒是另外一種受用了:每當我看到感動的情節(jié),聽到一句感動的臺詞,心頭顫顫,馬上就要落淚,突然出現(xiàn)的幽默段子,或是唱歌跳舞,都立刻把我拉回來,繼續(xù)聽導演講故事。我是南方人,所以本身聽東北方言,就會覺得自帶了幽默感,何況臺詞語言本身的風格就十分詼諧;而好幾段唱歌的段子,印象較深的那個是在卡車里的那段——真是太應景了,如果我在現(xiàn)場,也一定跟著唱起來!更何況,玩“超級瑪麗”這樣一個游戲的時候,也是有背景音樂貫穿始終的吧:D?!朵摰那佟窙]有了這鬼斧神工的音樂配合,也絕不是《鋼的琴》了。
電影的整個故事基本還是很像索德伯格的羅漢系列,但相比羅漢系列的主要刻畫各個羅漢是多么牛逼,《鋼的琴》的人物要鮮活和近人地多,他們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一個個普通人,平時靠著自己的技能糊口,在需要幫忙的時候挺身而出;生活或許艱苦,卻絕不缺激情。兩位主演王千源和秦海璐自不必說,非常棒;而幾個配角,比如霸氣的季哥,在完成自己那部分以后瀟灑地跟著兩個條子消失在工廠大門的遠處,也絕對是影片讓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之一了。我想,季哥一定是一個背后有很多故事的人,這和他為什么要被抓走肯定也有聯(lián)系……而電影也讓我把這些所有的想象,隱藏在那個消失的背影里了。
當然影片仍然有很多瑕疵,比如很多片段還是挺突然的,比如為了那個誰(完了名字忘了==)的女兒懷孕而上演的那場鬧騰的追逐戲,最后竟突然結束(求解釋= =);還有季哥最后怎樣了也沒個交代;結尾造鋼琴的過程竟然也太過順利,有點氣數(shù)跟不上前段的感覺了;等等。最需要吐槽的還是小菊這個角色,從頭至尾她都讓我頻繁出戲,為什么要挑這么一個相貌氣質都如此韓國的韓國人來演呢??汗……
人或多或少都會懷舊,大到王朝復辟,小到用了幾年的漱口杯不小心打碎會心疼好一陣子,而我就是這種人。這并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主創(chuàng)、演員們,用他們的誠意和努力,把我?guī)Щ亓四情g破敗的工廠,帶我認識了一群普通卻熱情的人,帶我經(jīng)歷了如此一個超現(xiàn)實卻無可奈何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所以,我愛這部電影,或許它之于我,已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影評寫到這里,已經(jīng)嚴重跑題,個人色彩太濃烈……(題目都起不出了,淚……)
熱情或許不能讓生活變得更好,但即便如此我還是喜歡熱情地生活。
再次感謝紐約的AAIFF能放映《鋼的琴》。
5 ) 一個婚禮和四個葬禮/爸爸們認為雙手創(chuàng)造一切
一、“一個婚禮和四個葬禮”
在咱這地界兒,被貼上“文藝片”標簽的《鋼的琴》雖死猶榮——死是指票房方面。片子還沒上映就已經(jīng)被“交口”(注意兩個字的順序,不是BJ),贊嘆聲震耳欲聾。性格乖僻如我,很怕熱鬧,一塊地方吵吵的人太多,我便遠遠走避了。其實這樣不好,天安門固然擠滿虔誠看升旗的老鄉(xiāng),西湖斷橋也同樣要被游客踩斷,我也許躲過升旗儀式,卻可能錯過西湖。兩三個月過去,等到這部片子徹底退出熱門話題的行列,加上有同學私信力薦,我才終于去看它。看完吐一口氣,感覺有點像張岱說《西湖七月半》:“岸上人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吾輩始艤舟近岸,斷橋石磴始涼??v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影評人”該說的話,關于敘事、鏡頭什么的,大家都差不多說盡了,不贅述。當初片方為了宣傳,掀起一場改名風波,《建琴大業(yè)》、《郭德?鋼的琴》云云,其實按劇情可取別名叫《一個婚禮和四個葬禮》。一個婚禮不必說了。四個葬禮:片頭一個葬禮,陳桂林老爹的葬禮,兩根大煙囪的葬禮,再加上:全片就是讓大家圍觀一個逝去時代的葬禮。
片頭第一個葬禮有段很好的對話點題:
孝子:這曲子(俄羅斯送葬歌《三套車》)太痛苦了,不行,老人聽了步伐得多沉重?。?女:知道了,叫老人加快步伐!
陳桂林:走那么快去哪兒?。?女:你管她去哪呢。
陳桂林:……好,那咱來個《步步高》。
這場葬禮活脫脫是個暗喻。城市、國家各方面建設都要加快步伐,但是“走那么快去哪兒啊”?——你管它去哪兒?!陳桂林這群人走得慢、被落下了,本片就是為“走得快的”和“走得慢的”唱出的挽歌——不要哀哀戚戚的調子,要幽默、要歡快,要《步步高》,不然聽了步伐得多沉重?。?
陳桂林之“造”琴,亦有兩種諷刺意義:“無產(chǎn)階級”工人們費勁巴力要做的鋼琴是“資產(chǎn)階級”的象征;小元的富爸爸靠造假藥發(fā)財,贏走陳桂林妻兒,窮爸爸陳桂林則要靠造一架“假”琴,把女兒奪回來。認真到極點就是黑色幽默,把最凄慘的生活嬉笑著來過,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片有了一種卓別林式的悲壯,陳桂林陪小元彈奏紙板鋼琴,并與女兒一起假裝聽到樂曲,父親臉上保持從容微笑,但誰都知道他心里流血。這個段落的隱痛與美妙,就像匈牙利人莫里茲的短篇故事《七個銅板》(故事全文附在后面,據(jù)說當初是語文課本中的內(nèi)容,未知是哪個版本的課本)。
二、他們認為雙手創(chuàng)造一切
現(xiàn)按下正事不表,暫敘閑話。我也說說俺家人:十分榮幸,爺爺、父親、舅舅、大姨都是光榮偉大的統(tǒng)治階級一員:工人。其中爺爺、父親與大姨同屬一個大機械廠。電焊工大姨曾是該廠廠花,高大俊俏,眼睛顧盼生輝,兩條大辮子兒臂粗,一走道在背上晃,工程師爺爺?shù)桨耸鄽q還常提起大姨當年的艷光照人。大姨父是畫油畫的,也做得一手好木工活兒,畫框子都自己釘。此人狡黠多智,我上小學時到他家度暑假,他得意地展示他給自己書桌做的“消息兒”:探手摸進隔板上的洞口,方可撥開機關。后來我才明白這一手可能是學齊璜。
我家里到處是這幾位工人們的工余作品:父親手工做的鐵鍋鍋蓋,舅舅用折疊椅給姥姥改裝的輪椅,大姨焊的床架,姨父打的書架……
幾十年前女孩擇婿,“手巧”是一大考量標準。父親與母親婚房中擺放的五件組合家具,均由他自己打制:彈簧床、九個抽屜的書桌、帶玻璃門的書柜、帶左右開門的大衣柜、可擺設裝飾物件的梳妝柜(去年姨家遷居,姨父作畫之余,以六十多歲高齡親手刨木頭、上油漆,也打了一套家具);小時父親為教我學認時間,用木頭做過一只鐘,三根針可隨意撥動,他撥一個時間,讓我讀一個;我上學后,他給我做雙肩背書包,里外好多精細的小兜,裝著拉鏈,但當然不如同學們在商店買的印機器貓的書包漂亮,我常不好意思背出門;到了我該騎自行車的年紀,父親從舊貨市場分別買回破車架子、舊輪胎、車座子,組裝到一起,重新擦洗上漆,又收羅鐵條編成一只車筐,電焊工大姨帶著焊槍來,把車筐焊在拼接成的車上。這輛車我騎了七八年,因車筐模樣奇異,估計賊們怕偷回來沒人買會砸手里,車子始終不丟;父母當然也都會做衣服,直到上大學,我的多套衣褲都誕生在家中縫紉機下,17歲第一次與男生約會,穿的是母親縫制的格子連衣裙;高中時家里買房,父親沒有請裝修隊,自己買回瓷磚、石膏線等,用幾個月的時間,完成80平米單元房的全部裝修。
——那代人認為靠一雙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生活中一切因經(jīng)濟窘困造成的窟窿,他們都想用手工彌補。這信念其實沒錯,女媧補天的時候,不自己煉五色石難道拉著耶和華一起團購或者去沃爾瑪買嗎?當年用小高爐煉鋼、產(chǎn)量超英趕美的堅定樂觀,以及陳桂林相信用手可以做出鋼琴,亦庶幾相似。然而,這種信念當然會被“發(fā)展”的滾滾車輪碾碎。陳桂林這樣的人可愛嗎?如果你也有那樣一個爸爸,你會知道。
不過王小波也曾在他的《域外雜談?農(nóng)場》里這樣描述美國人:“……自己用的機器壞了,送給別人去修就是恥辱。不僅是因為錢被人賺走了,還因為承認了自己無能。我們到一位吊車司機家做客,他引以為自豪的不是那臺自己的價值三十萬美元的吊車,而是他的修理工具。那些東西都是幾百件一套的,當然我們看了也是不得要領。他還說,會開機器不算一種本領,真正的本領是會修……在美國待了幾年,我也受到感染。我現(xiàn)在用計算機寫作,軟件是我自己編的,機器壞了也不求人,都是自己鼓搗。這么干的確可以培養(yǎng)自豪感。”這充分說明資本主義社會極大發(fā)展之后,“但憑一雙手、萬事不求人”再次成為流行準則。陳桂林們?nèi)绻鹊玫侥且惶?,會變?yōu)樽岄|女無比自豪的牛逼爸爸。
……2009年,未來女婿小薛到我家過年,父親提前一個月打造了一張超長木床,專門適合小薛的超長身高。2010年,我與小薛決定在京城住下。父親提著他的全套木工、電工工具箱進京,到了我與人合租的小屋(兩室一廳中一個單間),他連坐都不坐,就開始進進出出檢查水龍頭、水表、電路、開關、電閘盒;他用沖擊鉆在墻上打洞,從屋里拉出一根電線到陽臺,接上節(jié)能燈管;又和了一盆白灰膩子,把墻上有礙觀瞻的釘子洞挨個兒堵死(若不是我攔著,他可能會把半面墻重新粉刷一遍,因為墻上有前位租客留下的腦油印子)……小薛不敢坐,跟在他身后轉悠,只有打下手的份兒。我下廚炒菜,燒冬瓜丸子湯,父親洗手吃飯,眼睛仍在不停四處打量。
他臨走前,留下備好的一整套工具——扳手、改錐、榔頭、梅花刀、十字刀、試電筆、黑膠布、鐵卷尺、N米電線……肅容對小薛說:“有不會用的,打電話給我。”然后很輕松似的呼一口氣,拎著自己的工具箱下樓,搭晚班火車回鄉(xiāng)去。
在《鋼的琴》影片結尾,小元坐著新爸爸的雪白寶馬蒞臨破爛工廠,來為舊爸爸彈奏一首鋼琴曲,我知道等小元結婚的時候,老陳一定會拎著工具去巡視女兒的新房,檢查電路和水管。沒辦法,爸爸買不起鋼琴更買不起房,爸爸唯有這一雙手了。
附:
《七個銅板》
[匈牙利]莫里茲?日格蒙德(Móricz?Zsigmond)
窮人在想哭的時候也是常常笑的。
窮人也可以笑,這本來是神明注定的。
茅屋里不但可以聽到嗚咽和嚎哭,也可以聽到由衷的笑聲。甚至可以說,窮人在想哭的時候也是常常笑的。
我很熟悉那個世界。我父親所屬的蘇斯家族的那一代經(jīng)歷過最悲慘的貧困。那時,我父親在一家機器廠打零工。他不夸耀那個時代,別人也不??墒悄菚r候的情景是真實的。
在我今后的生活中,我再也不會像在童年的短短的歲月中笑得那樣厲害了,這也是真實的。
沒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終于笑得流眼淚、笑到咳嗽得幾乎透不過氣來的、紅臉盤兒的、快活的母親,我怎么會笑呢。
有一次,我倆花了整整一個下午來找七個銅板,就是她,也從來不曾像那一次笑得那么厲害。我們找尋那七個銅板,而且終于找到了。三個在縫衣機的抽屜里,一個在衣櫥里……另外幾個卻是費了更大的勁才找出來的。
頭三個銅板是我母親一個人找到的。她希望在縫衣機抽屜里再找到幾個,因為她時常給人家做點針線活,賺來的錢總是放在那里面。在我看來,那個縫衣機抽屜是個無窮無盡的寶藏,只要伸手就能拿到錢。
因此,我非常奇怪地看著我母親在抽屜里邊搜尋,在針、線、頂針、剪子、扣子、碎布條等等中間摸索,又突然大驚小怪地叫了起來:
“它們都躲起來啦!”
“誰呀?”
“小銅板哪?!蔽夷赣H笑著說。她把抽屜拉了出來。
“來,我的小乖乖,不管怎么樣,我們得把這些小壞蛋找出來。呵,這些淘氣的,淘氣的小銅板!”
她蹲在地板上,把抽屜放下來,真像是怕它們會飛掉。她又像人家用帽子撲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屜翻了個身。
看她那個樣子,叫你不能不笑。
“它們就在這兒啦,在里頭啦?!彼┛┑匦χf,不慌不忙地把抽屜搬起來,“假如只剩一個的話,那就應該在這兒?!?我蹲在地板上,注視著有沒有晶亮的小銅板悄悄地爬出來??墒?,那兒沒有一樣東西蠕動。事實上,我們也并不真的相信里面會有什么東西。
我們彼此望望,覺得這種兒戲可笑。
我碰了碰那個翻了身的抽屜。
“噓!”我母親警告我,“當心,會逃走的啊。你不曉得銅板是個多么靈活的動物,它會很快地跑掉,它差不多是滾著跑的。它滾得可快哪……”
我們笑得前仰后合。我們從經(jīng)驗中知道一個銅板多么容易滾走。
當我們平靜下來的時候,我又伸出手去翻轉抽屜。
“哦!”我母親又叫起來。我嚇得連忙把手縮回來,好像碰到一只火辣辣的爐子。
“當心,你這個小敗家精!干嗎急著把它放走呀!只有它藏在下面的時候,它才是屬于我們的呢。讓它在那兒多呆一會兒吧!你瞧,我要洗衣服,得用肥皂,可是肥皂起碼要花七個銅板才能買到,少一個就不行。我已經(jīng)有三個了,還差四個。它們都在這小屋子里,它們逗留在這兒,但是它們不喜歡人去驚動。假如它們生了氣,它們就一去不回了。當心,錢是很敏感的,你得很巧妙地對付它,要畢恭畢敬地。它像少婦一樣容易氣惱。你不是會唱迷人的曲兒嗎?也許我們可以把它從它的蝸牛殼里逗出來呢?!?天曉得我們在這嘮叨不休的談話中間笑得多起勁。不過那的確是非常好笑的。
銅板叔叔快出來,
你的房子著火啦!……
我一面說,一面就把它的房子翻過來。
下面是各種各樣的破爛兒,就是沒有錢。
我母親噘著嘴在亂翻,但是毫無結果。
“多可惜呀,”她說道,“我們沒有桌子。假如把它倒在桌面上,我們就可以做得更隆重了,并且我們一定會從下面找到一些什么的?!?我把那堆破爛兒抓在一起,放回抽屜里。這時我母親正在尋思。她絞盡腦汁想她是不是曾經(jīng)把錢放在別的什么地方,但是她什么也想不出來。
不過,我的心里倒動了一個念頭。
“親愛的媽媽,我知道一個地方有一個銅板?!?“在哪兒,我的孩子?我們快把它找出來吧,別讓它像雪一般融掉?!?“玻璃櫥里,在那個抽屜里?!?“哦,你這倒霉孩子,虧了你早先沒有說出來!不然,這時一定不在那里了。”
我們站起來,走到早已沒有玻璃的玻璃櫥前,還好,我們在它的抽屜里找到了那個銅板,我知道它一定是在那里的。這三天來,我一直準備把它偷走,就是不敢。假如我敢偷的話,我一定拿它買了糖啦。
“得,我們已經(jīng)有四個銅板了。打起精神來吧,我的小寶貝,我們已經(jīng)找到一大半了,再有三個就夠了。我們既然花了一個鐘頭找到了這一個,到下午喝茶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到那三個了。盡管那樣,在天黑以前我還可以洗不少衣服呢。快點兒吧,也許其余的抽屜里都有一個銅板呢?!?每個抽屜里要都有一個可好了!那就真的了不起!這個老櫥柜在它年輕的時候曾經(jīng)收藏過很多東西。但是,在我們家里,這個可憐的家伙卻不曾放過很多東西;難怪它變得那么破爛,生了蟲,到處是窟窿了。
我母親對每一個抽屜都嘮叨一番。
這一個抽屜豪華過一陣!那一個從來沒有過東西!這一個呢,永遠是靠借債度日的!唉,你這缺德的可憐的叫化子,你連一個銅板也沒有么?這一個不會有什么東西了,因為它在守護我們的窮神。假如現(xiàn)在不給我一點東西,你就永遠別想有一點東西了,這是我惟一的一次向你要東西!“瞧,這一個最多!”她笑著叫道,拉出那個連底也沒有了的最下一層的抽屜。
她把它套在我的脖子上,于是我們坐在地板上,放聲大笑。
“別笑了,”她突然說道,“我們馬上就有錢了。我就要從你爸爸的衣服里找出一些來?!?墻上有些釘子,上面掛著衣服。你說怪不怪,我母親把手伸進頭一個口袋,馬上就摸到了一個銅板。
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瞧,”她叫道,“我們找著了!我們已經(jīng)有多少啦?簡直數(shù)不過來了!一,──二,──三,──四,──五,──五個!再有兩個就夠了。兩個銅板算什么?算不了什么。既然有了五個,另外兩個沒有疑問就要出現(xiàn)的。”
她非常熱心地搜尋那些衣袋,可是,天哪,什么結果也沒有。她一個也找不出來了。就連最有趣的笑話也沒法把另外兩個銅板逗出來了。
由于興奮和辛苦,我母親的兩頰已經(jīng)泛起兩朵紅暈。再不能讓她干下去了,因為這樣會叫她馬上害病的。這當然是一件例外的工作,誰也不能禁止誰找錢哪。
下午喝茶的時候到來了,又過去了。夜不久就要來臨。我父親明天需要一件襯衫,可是我們沒法洗。單是井水是洗不掉油污的。
這時,我母親拍了拍前額。
“哦,我有多么傻!我就不曾看看我自己的衣袋!既然想起來了,我就去看看吧?!?她去看了一下,你相信么,她真在那里找著了一個銅板。第六個。
我們都興奮起來,現(xiàn)在只缺一個了。
“把你的衣袋也給我看看,說不定那兒也有一個!”
我的衣袋!我可以給她看的,里邊什么也沒有。
到了晚上,我們有了六個銅板,可是我們真好像一個也沒有一樣。那個猶太人不肯放賬,鄰居們又像我們一樣窮,也不作興去向人家討一個銅板??!
除了打心坎上笑我們自己的不幸以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這時,一個叫化子走了進來。他用歌唱的調子發(fā)出一陣悠長的哀嘆。
我母親笑得幾乎昏過去了。
“算了吧,我的好人,”她說道,“我在這兒糟踏了整整一個下午,因為需要一個銅板。少了它就買不到半磅肥皂?!?那個叫化子,一個臉色溫和的老頭兒,瞪著眼睛看著她。
“一個銅板?”他問道。
“是的?!?“我可以給你一個?!?“這還了得,接受一個叫化子的布施!”
“不要緊,我的姑娘。我不會短少這一個銅板的。我短少的是一鏟子土,有了這,就萬事大吉了?!?他把一個銅板放在我的手里,然后滿懷著感恩的心情蹣跚地走開去了。
“好吧,感謝上帝,”我母親說道,“再沒有……”
她停了一會兒,然后大大發(fā)出一陣笑聲。
“錢來得正是時候!今天再也洗不成衣服了。天黑了,我連燈油也沒有!”
她笑得透不過氣來。這是一種可怕的、致命的窒息。她彎著腰把臉埋在手掌里,我去扶她的時候,一種熱呼呼的東西流過我的手。
那是血,是我母親的血,是她寶貴的、圣潔的血。我的母親呀,就連窮人中間也很少有人像她那樣會笑的。(完)
6 ) 那一年我們除了GDP什么都有
好的電影有三種,一種是向觀眾生動地展現(xiàn)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從而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一種是向觀眾描繪一個他們非常熟悉的世界,從而讓他們獲得共鳴;第三種則是帶領觀眾探尋他們以為自己已經(jīng)很熟悉的世界,卻在里面發(fā)現(xiàn)了自己不曾發(fā)現(xiàn)或者一直忽視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往往就存在于觀眾的內(nèi)心世界里。鋼的琴對于我來說,屬于第三種。
我來自東北,從電影的開始,里面的畫面就和我成長過程中的記憶無縫銜接。在灰暗的天空下,籠罩著那幾年灰暗的東北。我們這個國家,曾經(jīng)效仿那個已經(jīng)解體的紅色帝國,而東北則是我們這個國家中效仿的最像的。和那個紅色帝國一樣,東北曾經(jīng)享受過大工業(yè)時代communism式的輝煌,在巨大,火熱,鋼鐵,堅硬,集體,紀律,統(tǒng)一,樸素等等這些關鍵詞的定義下社會,構成了一種奇妙的美感,這種美感來源于那個時代里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對于自然和世界突如其來而又虛無縹緲的自信,這種美感代表了我們對于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進行征服和控制的內(nèi)在欲望,這種美感也代表了我們對于往昔傳統(tǒng)的一刀兩斷和平地再起,最后,這種美感是建立在一種有意識無理性的群體無知狀態(tài)之上。
可是這并不是東北的全部,在這種看似機器一般的美感之下,在人群當中,在轟鳴之外,也孕育著一種反機器,反工業(yè)的美感。人與人的關系不光是同志之間的階級感情,最樸素的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男女,仍然像結實韌性的蔓藤一樣穿插進鋼鐵機器的縫隙當中自由的生長。人們熱愛歌唱和表演,熱愛詩歌和朗誦,男人愛漂亮的姑娘,女人喜歡帥氣的小伙,特別是在機器生銹,廠房失修,道路破敗,大廈將傾的時刻,人們?nèi)匀辉诮箲]中尋找著幸福。在東北,快樂的成本很低,幾瓶本地的啤酒,一頓街邊的烤肉,或者是,孩子去他奶奶家了。對了,孩子!還有孩子!孩子是什么?孩子是所有的希望,孩子是 所有這些幸福的寄托,孩子是在灰暗的太空下永遠不會熄滅的蠟燭。
這就是為什么在經(jīng)濟狀況非常貧困的條件下,父母只要有可能,仍然會將子女的教育放到極其重要的位置,這種教育不光局限在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還包括了要花費更多金錢和物質的才藝素質等等。通過教育來改變子女和家庭的命運,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父母的唯一選擇。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陳桂林和他的前妻,以及秦海璐都是高度統(tǒng)一的。
然而,一代人只能有一代人的命運,一代人也只能有一代人的能力。多年嚴格的計劃經(jīng)濟訓練,已經(jīng)剝奪了一個人最基本的在自由市場中生存的能力,所殘存的生存技能也是來自于計劃經(jīng)濟時代所根深蒂固的手藝換飯。工人階級過時的自豪感往往成為了阻礙他們突破的最大羈絆,使得他們只能在追憶往昔榮光的同時無力的等待奇跡的突然降臨。套用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個詞就是,他們都已經(jīng)被制度化了(institutionalized),每個個體都按照社會機器的一部分而塑造,成為一枚合格且專用的零件,當機器本身出現(xiàn)故障,甚至散架崩潰的時候,每一枚零件都仿佛是擁有著巨大的價值卻毫無用途,這也是為什么馬恩精心構筑的勞動價值論體系在淺白的市場機制面前顯得那么的狗屁不通。
從宏大的層面解決東北的問題,不是我們有能力討論的問題。從個人層面來解決這些問題,往往卻有看似簡單的路。我所知道的一個東北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離開東北,跑到首都去,跑到上海去,跑到廣東去,跑到江浙去,跑到發(fā)達沿海省份去,跑到不是東北的地方去,正如他們的祖輩前赴后繼的跑到東北去。
然而這看似最簡單的辦法,其實卻有著綿延不絕的后續(xù)影響。當一個東北人跑到外面的世界,很容易發(fā)現(xiàn)自己的格格不入,當自己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處事的訓練與新鮮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發(fā)生矛盾時,特有的東北人的自尊和執(zhí)拗就往往會將自己的生存空間擠壓的更加逼仄。在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傳說中,東北人不光面對著周圍善意的贊許,也蒙受著自己與外界的疏離,并且逐漸形成了對外界的不信任和猜疑。
或許只有東北才是最適合東北人居住的地方,那里幾乎幾乎幾乎就是天堂,至少天堂可以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那一年我們除了GDP什么都有。
《鋼的琴》確實算是一部十分優(yōu)秀的國產(chǎn)電影,故事、情節(jié)、演員、導演、配樂,尤其是場景和色調討我喜歡。但……節(jié)奏控制得并不算好,有些段落有些松散不夠集中;笑點有,但總覺缺些什么。評分如此之高,我想……更多的是大家對于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一部表現(xiàn)不俗的國產(chǎn)電影的一份鼓勵?!铩铩铩?/p>
“也就我唄,二了吧唧,你干啥我跟著你干啥?!薄澳愣??”“就你看我不二唄~”這是我聽過最樸素最真實的愛的表達。
小時候我的琴譜丟了幾頁,問同學借來一本,我爸熬到很晚照抄了一份重新粘在琴譜里,每一個字都是照著印刷體寫的,而他平時寫字都那麼潦草。這片子還可以更好些的,我喜歡王千源。
不明白怎么豆瓣評分會這么高!?。∈俏姨顾讍?????!
小人物大夢想,那個鋼琴對于父親有著更深層次的意義,是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既然婚姻失敗、事業(yè)無成、養(yǎng)兒無望,那我們就一起來造一架鋼琴吧!王千源,我終于記住了你的名字,好好加油!
美國人只能造出鋼鐵俠,中國人卻能造出鋼的琴。今年看過的最佳國產(chǎn)片,中國式蘇聯(lián)片。張猛的前蘇情懷很濃啊,音樂和畫畫渲染極富感染力,能利用道具設計畫面和講故事,臺詞從演員嘴里出來后處處流露著真性情的幽默,又不乏淡淡的憂愁。
我遲鈍!中國原來也能拍出這么不俗的寫實電影,難得的是劇本臺詞毫無廢話,實在。王千源簡直了,小人物也有大悲憫和情懷呀。真的是錯過了支持票房,我有罪
喜歡《耳朵大有?!返脑摽纯础朵摰那佟罚@導演還是那么喜歡和時代保持著審視的距離,卻又那么懂得笑看被遺忘的底層人生,喜歡那種獨特的幽默,喜歡那些沉穩(wěn)而沒完沒了的鏡頭平移(包括一次下沉),喜歡動不動就有蘇聯(lián)人在唱,喜歡聽話的大狼狗。沒想象中那么庫斯圖里卡。
作為工人家庭出生的孩子,我看的心酸死了。這爸完全就是我爸,從前他也特別喜歡在家里,一邊做菜一邊唱蘇聯(lián)歌,拿廠里的零件給我做各種小玩意?,F(xiàn)在他老了,我不在身邊。真想我爸,內(nèi)牛滿面的想我爸。
焦點物:鋼琴,視覺母題:工廠。當某些內(nèi)地導演忙于搶占道德制高點,行使投機之實。我們要慶幸,張猛選擇了他所熟悉的人和事,那座充滿感情的工廠和城市。哪怕他站在破敗的工廠廢墟,也比自稱站在喜馬拉雅山頂?shù)呢浬叽螅档梦覀內(nèi)プ鹁?。因為,這才是一個電影人和創(chuàng)作者的尊嚴
作為東北工業(yè)區(qū)長大,工人家庭中的一員,看的過程中一直在流淚。磚墻、煙囪、下崗、廠房、硬碰硬、俄羅斯老歌、生銹的車間、失落的包工頭、不卑不亢的父親、埋在機床里的文藝夢,滿含情懷,以及底層的、窮途末路似的智慧。一個階級的倒掉,工廠之子的挽歌。比想象更荒誕的,是他們那個卑微的夢。
不喜歡。笑點太低了。整片亂亂的,我明白他想拍成什么樣,但是差遠了。配音實在是難以忍受,效果很差,韓國女的還強奸嘴唇。人物雖然也有不少,但太淺了。本來想給三星,但是影院中一些觀眾哈哈大笑,然后無比厭煩,再加上無數(shù)人的熱捧,以致讓我難以對這個片子有好感。
第一次帶母親去電影院看過的第一部電影。男主角終于做成了一架鋼琴,但還是沒有能留住女兒。人生里會有很多事,用力去做,即使沒有抵達圓滿的結果。就像是片中,工廠那兩聲巨大的爆破聲,兩根坍塌的大煙囪。
拍電影這事還是得有點個人情懷,本片從導演技巧(平移鏡頭加前蘇聯(lián)配樂很“庫斯圖里卡”)到群戲表演,都將主創(chuàng)的才情發(fā)揮到了極致。作為一部記錄時代變遷與小人物夢想的杰作,《鋼的琴》必將是年度華語十佳之一,盡量去影院支持吧。也希望影院大佬們相信口碑的力量和國內(nèi)觀眾的欣賞水平,保證排片。
剛才看了《鋼的琴》,在黑暗中流干了眼淚,原來我會嫉妒山西出了個賈樟柯,現(xiàn)在不嫉妒了,終于也有關于東北的好看的電影了。
迄今為止,今年國產(chǎn)影片最佳。平民的悲喜,咱們工人有力量,男人同樣有力量。依然是張猛擅長的黑色幽默,還有他的蘇聯(lián)情結。順帶還回憶了一整個工廠時代,里面的情懷是只能親身體會的。一個給趙本山寫小品同時喜歡塔可夫斯基的張猛,獻上最混搭的中國式幽默。非常統(tǒng)一的鏡語,結尾略過度。
看了《鋼的琴》,覺得中國電影還是有希望的;但是這樣的片子要是進不了院線,那中國電影是真的沒希望了?!倦娪百Y料館】
前面還好,拍到后半部就有點泄勁了,敘事有點散、節(jié)奏有點亂,太多不必要的轉折跌宕,反而沒能形成有效的高潮,結尾欲振乏力,比較可惜。
今年首次買票看電影獻給《鋼的琴》。這是一部有生命的電影,荒誕中存在著真實,疏離感中包含著不愿觸及的過往。可能不太容易被普通觀眾接受,不知能收獲多少票房。如果把拍攝根本不會走進院線也不用走進院線的xx獻禮片等的資金用在扶植這些導演身上,國產(chǎn)文藝片的未來會好很多
非常奇特的一部作者電影,而且絲毫不沉悶……導演一定非常喜歡庫斯圖里卡和黑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