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一個春天蠢蠢欲動的夜里,我又把《立春》看了一遍。
因為看了顧長衛(wèi)的新片《遇見你真好》。去之前看片名和宣傳大概就預料到會是個爛片,但也沒有想到會那么爛。在影院里面如坐針氈。你無法想象這是曾經拍出過《孔雀》《立春》的導演拍出來的電影。
看到曾經喜歡的導演拍爛片,真的非常心痛。
更心痛的是,蔣雯麗再次扮丑客串了,而且這次演的人物還叫:王彩玲。
王彩玲是誰?她是《立春》的女主角啊。
是那個小城的一根六指,身在小城,心在巴黎歌劇院;吃著泡面,唱著“獻身藝術,獻身于愛情”,是所有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懷才不遇的文藝青年心中的女神。
但到了《遇見你真好》里,她成為宿管王姨,在一個復讀學校里看管女生宿舍,致力于打擊男女學生早戀……
更可怕的是,最后她還和范明扮演的教導主任上演了一出美好黃昏戀,戴上墨鏡滿面春風坐在教導主任的機車后面飛馳而去。
我們?yōu)槭裁聪矚g《立春》里的王彩玲?她容貌丑陋,愛情失敗,事業(yè)不順,懷才不遇,甚至自欺欺人,心高氣傲,滿口謊言。明明北京的劇團不要她,甚至連在音樂學院打雜都被拒絕了,但她總對身邊人說自己很快就要調去北京了。
但王彩玲這個人物是真實而豐滿的。
《立春》是幾段式電影。當年看的時候覺得它結構有些松散,現在卻發(fā)現這樣的結構其實獨立成段又層層遞進,看愛情與生活如何冷酷無情地一步一步對王彩玲風刀霜劍嚴相逼。
大家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段王彩玲和黃四寶的愛情,其實每一段都拍得很好,都一點一點刻畫出王彩玲豐富的面相來。
就拿和漂亮鄰居小張的來往說吧。觀眾看到第一次她們正面交鋒,是小張告訴王彩玲周瑜來找過她。然而王彩玲高傲地從她面前頭也不回地走過,說:“我很快就要調去北京了。”
后來,王彩玲夜里獨自在家胃疼得不行,不得已去敲小張的門,求胃藥。小張熱情地請她進屋,給她藥,還給她喝粥。
之后兩人開始交往,小張會熱情地邀請王彩玲吃餃子,還給她介紹祛斑秘方。
再后來,小張的丈夫拋下她走了,她來找王彩玲哭訴,說:“我以后連你都不如了?!闭f,我是把你當朋友才和你說的。王彩玲說:“你把我當朋友,是因為我比你更不幸,我沒你好看,沒你年輕,又沒有家庭。有我這種人在你身邊墊底,你會安慰的,對吧?!彼f:“不管是誰,他不幸的時候就會跟我同病相憐,我要是比你幸福,你還會跟我說啦?”
后來小張老師連夜搬走,乒零乓啷搬家具的聲音王彩玲當然都聽到了。她趴在窗口看著裝滿家具的卡車帶著小張老師一起開走,但她到底沒有開門出去送她。
這簡單幾段情節(jié),就已經很好地刻畫出一個立體的王彩玲來。
《遇見你真好》中的王彩玲卻失去了這樣的魅力,就是一個扁平的、和教導主任談著中年戀愛的宿管王姨。和那些你相處三年但從不了解的宿管阿姨沒有絲毫區(qū)別。
除了宿管這個身份,你看不出她作為一個人的悲喜,她的個性,更別提人物的豐富了。
別說一個配角王彩玲了,就是《遇見你真好》的幾個主角,你也完全看不出他們作為電影人物的獨特和豐富性。
《遇見你真好》也是幾段式電影,每一段都是一段學生戀情。不是說不能拍學生戀情,世界上那么多拍得好的愛情電影呢,但《遇見你真好》是真的好無聊。
藍盈瑩和白客演的那一對,女生總是捉弄男生,男生就喜歡上女生了,然后就把女生寫進自己小說里。關鍵這個小說的故事也很無聊,說男生和女生青梅竹馬,然后小男生問小女生為什么沒有小雞雞?小女生說放家里了……后來小女生就把一個噴泉雕塑的小雞雞掰下來給男生送去了。
第二對,男生小時候被雷劈過,喜歡上班級一個女生。同時,一個校霸也喜歡這個女生。男生屢屢英雄救美。最后一次校霸和小弟把男生抬上班級飛轉的電扇,結果電扇漏電,抬他的校霸和混混們都被電得七葷八素,曾被雷劈過的男生一點事沒有……
第三對……我實在看不下去,逃出影廳歇了會兒,所以無可奉告。
《遇見你真好》充滿了這種廉價的煽情和無聊的搞笑?!读⒋骸分型醪柿嵋不畹孟駛€笑話,但那是與生活碰撞的無奈,是一種讓人悲從中來的幽默。
《立春》里隨便一句臺詞都是經典——
火車上,黃四寶拒絕了王彩玲的示愛。
王彩玲:“你真的沒對我動過心?哪怕一點點,一瞬間都沒有?”
黃四寶:“我很敬重你,我一直把你當哥們兒?!?/p>
王彩玲:“你是因為我丑才把我當哥們兒的吧。我覺得我不丑,我就是有點古怪?!?/p>
黃四寶:“難道男女間非得用愛情來表達感情?”
王彩玲:“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最深的感情只能是愛情。”
黃四寶:“我沒那么高的境界……我挺庸俗的?!?/p>
然而《遇見你真好》我沒有聽到一句打動我的臺詞。哪怕是蔣雯麗演的宿管王姨。
而且因為缺乏細節(jié)與真實性,使得藍盈瑩的角色對白客的角色在天臺上說:“我要帶你去感受你小說中寫的風”也顯得很矯情。
《立春》的后面,被生活一次次侮辱與損害的王彩玲看似終于對生活妥協了。她去福利院領養(yǎng)了一個孩子,在街上擺攤賣起羊肉……
然而她結尾帶著孩子在天安門廣場的一回眸,那一回眸里還是有萬語千言。
她在醫(yī)院遇到周瑜,對方不再念普希金的詩歌,而是和三姑六婆眉飛色舞傳授如何讓老婆懷孕時候吃桂圓,于是女兒眼睛又黑又亮。
他真是游刃有余?。∪欢醪柿岵皇堑?,她抱著孩子從他們面前徑直走過,依舊是一個局外人,直到被周瑜喊住。
也許確實只能順從命運了,在掙扎過后,但,也不見得就要享受庸常。
《遇見你真好》讓人如坐針氈的大概就是這種享受庸常的自得。
電影里的宿管王姨是這樣,電影外的顧長衛(wèi)也是這樣。一個電影導演怎么可以允許自己退步成這樣?庸常成這樣?
如果說《立春》中的王彩玲是契訶夫筆下的三姐妹,是中國的包法利夫人,那《遇見你真好》中的王姨只能是三流國產狗血劇中成天對孩子逼婚的中年婆媽。
我想,我們不想看到王彩玲變成王姨,就是因為不想看到她變得如此庸常,更不想接受有一天自己也可能會變得如此庸常。
死亡是抵抗,順從是無奈,然而庸常是不能接受的。
看《立春》的時候,出現最多的彈幕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句話原來用來形容《紅樓夢》里的晴雯,曹雪芹說她“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就因為這樣與丫鬟身份并不相匹配的心氣讓晴雯被王夫人攆出了大觀園,最終病死家中。而就算病倒在家,賈寶玉去看望她,晴雯也并沒有就此向王夫人等妥協,諂媚。
如果有一天晴雯變成了襲人那樣,請問你還能接受嗎?
杜魯門·卡波特擅長寫畸零人,他的小說《草豎琴》中寫了“個頭矮小,好似侏儒”的科林、頭發(fā)稀少的老處女多莉、膚色黝黑一嘴牙沒剩幾顆的凱瑟琳……
幾個人為了反抗多莉妹妹韋萊娜的專制,離家出走,躲去了一個森林的樹屋。后來這個隊伍越來越擴大,捕獵松鼠的萊利也來了。還有原本是代表韋萊娜勸他們回家的庫爾法官也選擇留了下來。
庫爾法官特別有意思,他說自己之前總是站錯立場,因為“法律不認可差異”,比如漁夫和有色人種的姑娘相愛,想要結婚,但小城的法律不允許漁夫娶一個有色人種,“我的職責就是要審判他”。
庫爾法官說,他之所以選擇留在樹屋,就是“在有生之年,有一次想要站對立場?!?/p>
于是他幫助科林他們和韋萊娜派來的人作戰(zhàn),后來還向多莉求婚。
就是這樣看似粗鄙的男人,卻也能夠說出:“開始只是一片樹葉,一場雨,然后你從樹葉那里學到了什么,一場雨又催熟了什么,有人來接受你從這些東西里領悟到的愛。你得明白,這個過程并不容易;也許要耗費一生的時光,我就這樣耗費了一生,至今也沒有完全掌握——我只知道事實就是這樣:愛是一連串發(fā)生的,正如自然是一連串的生命串起來的?!?/p>
他們在樹屋的那段時光是《草豎琴》中最重要、也最有趣的部分。
后來多莉和韋萊娜和解了,大家也都回去了。但這段經歷豐富了他們每一個人。讓他們沒有成為那些在樹下叫囂著要把他們趕回去的庸常的人們。
《立春》片尾,顧長衛(wèi)讓王彩玲終于穿上禮服,在歌劇院的舞臺上演唱。最后字幕寫:謹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玲。
《遇見你真好》最后也有一段歌曲,雖然莫名其妙的,但還是可以看出顧長衛(wèi)依舊是一個有著浪漫情懷的人。
看一個有浪漫情懷的導演還拍出這樣的電影,失望之余,更是心痛。
我后來其實有在采訪中問顧長衛(wèi)導演,為什么要讓王彩玲在《遇見你真好》中出現。
他依舊是那樣木訥的、不懂得如何回答問題的狀態(tài)。
以下是他回答我的原話:“我還是非常喜歡這個人物啊,對于《立春》這個電影來說啊,還有對于立春這個時節(jié)來說啊,咱們很多人都會想起這么個人物啊,對于那個時期來說啊是一個很亮眼的一個人物啊!這是一個方面。還有呢……這是很難回答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了讓雯麗扮成王姨啊,有她的合理性。”
我只想說,如果真的喜歡這個人物,就請放過她,就讓她好好地活在《立春》里就好了。
放過王彩玲,放過蔣雯麗……放過李檣。
《草豎琴》中卡波特寫到多莉他們廚房有一株天竺葵,一年到頭都開著花。
“但有的花就只開一次,也許一次都沒有,然后就什么也沒有了。他們活著,但生活已經過去了。”
(我們的小小花園,你要不要來轉轉?)
可以說編劇是一部電影最大的靈魂了
奔著顧長衛(wèi)來看《遇見你真好》
卻覺得看了一堆垃圾
《立春》《孔雀》是我一直覺得的挺不錯的電影的
這也是我喜歡顧長衛(wèi)的原因
現在想來 我一點也不喜歡顧長衛(wèi)
我喜歡的是李檣
是李檣創(chuàng)造了《立春》《孔雀》而不是顧長衛(wèi)
堆積的爛梗就是在迎合觀眾
誰的青春都不是 連臆想的青春都不是
可以說是非常垃圾了
文/夢里詩書
三段復讀學校里關乎青春群像的聚合,顧長衛(wèi)憑此在《遇見你真好》中對青春的一展,卻完全沒有能捕捉到哪怕一絲屬于青春的實態(tài),電影里所謂的青春不過是導演編劇對復讀學生貧瘠的臆想,胡編亂造的劇情拼湊,令人所感受到的只有如坐針氈的尷尬。
在青春片大同小異的今下,《遇見你真好》其實本有著一個非常新穎的聚焦,那就是復讀學校里的復讀生,面對高考的失利,他們選擇了再一次的沖刺,壓力,迷茫和拼搏都是電影本可大有作為去著墨青春的素材,而電影如何能用喜劇化的手法來呈現這些,本是我所尤為期望看到的,但電影和所有人開了一個一點都不好笑的玩笑,其將復讀學校變成了一個宛若烏托邦般的存在,在這里沒有煩惱壓力,沒有迷茫困惑,有的只是矯揉造作的搞笑。
正是在這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學校里,電影用三段情愛所構建的劇情,自然如同空中樓閣般令人感受不到一星半點的真實,當現實與電影中所描繪的青春完全脫軌,電影的劇情其實已然毫無意義?!队鲆娔阏婧谩匪茏龅囊仓皇怯脤W生元素的符號堆砌,講著一個泛善可陳的青春愛情,而這個模板則也就只能是一個可以被放之于任何的青春電影中,同復讀學校與復讀生沒有任何關聯可言的爛俗故事。
自然如今的青春電影早已避墮胎絕癥這種套路唯恐不及,生怕沾染上了“狗血”二字,但沒有這些元素的《遇見你真好》,就真的好起來了嗎?顯然并沒有,電影誠然沒有了這些老套爛俗的劇設,卻并沒有去想著如何去細膩的描繪情感來為電影留存住些許顏面,而只是異想天開用一些清奇的腦洞來標新立異,實則不過是與同類的爛俗青春如出一轍罷了,在毫無真實奠基之下的種種段子拼湊,最終徹底令電影與真實的青春絕緣。
并不夸張的說《遇見你真好》是迄今為止顧長衛(wèi)導演作品中最為糜爛的一部, 沒有真實,沒有共鳴,甚至于電影所展現的青春都似是而非,如此電影只是在虛無的青春里,遇見了導演的迷茫。
每每情緒突然來臨的夜里,我腦海中都會突然閃現出王彩玲的形象,那位丑陋卻清高的北方小鎮(zhèn)大齡文藝女青年。最近幾夜,王彩玲的印象愈發(fā)強烈深刻,如影隨形。于是在洗刷完畢,我披上外套,喝口涼茶,焚上一香,在這個春末夏初的北方時節(jié),在這座王彩玲念念心想的北方城市,在這片沉寂清涼卻又情緒暗涌的深夜,用發(fā)抖的清脆關節(jié)用力地敲出:王彩玲傳。
王彩玲
性別:女
年齡:不詳
出生地:北方小鎮(zhèn)
家庭成員:父、母、女
職業(yè):市藝術學院聲樂教師、豬肉商販
特長:歌劇、美聲
擅長曲目:《慕春》《獻身藝術 現身愛情》
理想:考入中央歌劇院
鄰居:小張老師
朋友:黃四寶、周瑜
女兒:王小凡(平凡的凡)
我用盡一切記憶,關于王彩玲的資料卻只能搜刮了了。她不愿在北方這座小城發(fā)生愛情,于是從未真心扎根,仿佛睡在一只隨時可以打包提走的行李箱里,跟隨情緒,隨時出發(fā)。王彩玲,這個粗鄙卻略帶秀麗的名字,這個總會給我一記響亮耳光的名字,你站住,讓我仔細想想,你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生活。
你一定是出生在低矮破舊的農村小院,父母憨厚老實卻也和睦友善。作為家里的獨女,你受寵卻也并不恃驕。后來你慢慢上了學,村里小學教育并不嚴格,你相貌不出眾卻也靠著一副好嗓子昂起額頭,也許你會去參加縣里、市里大大小小的歌詠比賽,你一定拿過不少獎,要不然你也不會被保送到市藝術學院。
在藝術學院,你勤勉樸素,唯獨穿上演出服時光耀照人。學校生活豐富動人,你被一場校園音樂交流活動吸引,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歌劇老師氣質非凡,繡口一吐便是情緒滿場,你徜徉在意大利歌劇的韻律中,不經意間低下頭看看拙樸的自己,困頓之余你暗暗發(fā)誓,在泛黃的筆記本上,默默寫下:巴黎歌劇院。
一畢業(yè),領了畢業(yè)證,你提起行李箱就北上進京,在人頭涌動無處立足的綠皮火車上你異??簥^,懷抱熱水杯一遍遍練習意大利發(fā)音,一夜未眠的你伴著夕陽西落,又熬到東方泛白。下了火車搭上三輪,你在中央音樂學院對面的小旅館里租了個一個床鋪,8人一間的大通鋪無比熱鬧,樓道還是不是傳來手風琴的聲音,因為臨近學校,這家旅館住滿了前來求學的音樂生,王彩玲,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員。
音樂學院招生看中的是天賦,王彩玲你生性高傲,卻終不過是小鎮(zhèn)走出來的普通一員,缺乏專業(yè)訓練、又無名師加冕的你注定折戟敗北。年輕時誰不一腔熱血?評委老師給你的那句肯定,只是一句象征性的安慰,如果你識趣就該全身而退,可偏偏你執(zhí)拗、固執(zhí)、一廂情愿,這座城市讓你遍體鱗傷,卻又給了你一絲希望,你一次次全力以赴,卻又一次次黯然而退。
“累了吧?這樣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先找個穩(wěn)定的出路再說吧。市藝術學正缺個聲樂教師,要不你先去代代課?”
一排矮房職工宿舍,一間能乘下30人的聲樂教室,一臺滑了輪、走了調的腳踏鋼琴,一份能養(yǎng)活自己勉強貼補家里的薪水,你在這里暫時留了下來。我知道,你不想留在這里,不想在這個城市發(fā)生任何感情糾葛,甚至是愛情。你念念不忘的時看過一眼就不會忘記的北京,對這座城市而言,你只想當作一名過客。
咸菜就饅頭、開水沖泡面,你用省下的錢去聽一場音樂會,等到開演二十分鐘后,才買下最便宜的票沖進劇場。你省吃儉用打算換來一紙北京戶口,卻提前拒絕了小城所有人的冷暖人情,因為你覺得這里所有的情感都是徒勞,是阻礙你離開的羈絆。天真的你以為自己豎起一面墻,就可以阻擋一陣風??缮顓s總不經意間給你意外,給你驚喜,絲毫沒有商量的余地。
一對表兄弟卻意外地闖進你的生活——周瑜、黃四寶。王彩玲,我不想再去糾結這種類似“周瑜黃蓋”式的寓言命名,我只關心你。只關心你的真實想法,只關心你到底有沒有一瞬間的心動和動搖。
“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最深的感情,那只能是愛情?!?/p>
那是一場駛向巴黎的列車,那是一條開往春天的地鐵,那是一路繁花的逃離,那是一路高歌的歡唱。深陷梵高式低迷生活的你,第一次在這座城市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當你在頸間戴上那抹鵝黃,你本能地以為這就是愛情的顏色。
男人呵,女人呵。
—“我一直把你當成哥們?!?—“你是因為我丑,才把我當哥們的吧。”
堅韌如土的你,渴望的終極目標是逃離,是向上,絕不會像隔壁的小張老師一樣,因為此等兒女情長而啜飲低訴,你穿上演出服,爬上當地最高的塔,以決絕果敢的姿態(tài)一縱而躍,像這個殘酷冷漠的世界告別。
可笑的是,生活卻給你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當你承受不起這生活之輕,終于下定決心決絕告別時,生活卻總給你意外和驚喜,你想要結束這一切,生活卻把你從死亡邊界拉回來。王彩玲,當你身纏繃帶無法行走時,你有沒有想過,這種無奈、這種無法緊握手心的變幻,才是生活賜予你我最大的考驗。
失信,也是基于一瞬間。對于愛情,本來就小心翼翼的你,從此便更不敢奢求渴望。但你也真是矛盾啊,在周瑜向你求愛時,你“寧吃仙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卻又在胡老師提出跟你“假結婚”的時候,又說“隨隨便便找個人嫁了”。王彩玲,你渴望純真的愛情,卻又被生活逼的隨便起來,你內心封閉從不向別人透露一絲一縫,只能在年逾40時走進了婚姻介紹所。
報出年齡,提出對方條件后,你戴上墨鏡偷偷溜走,但你肯定想不到這家婚姻介紹所的老板就是當年南下創(chuàng)業(yè)歸來的黃四寶。那天的陽關有些刺眼,你買了一串烤雞腿啃得滿臉是油,在過馬路的瞬間,你經過了等待紅綠燈的黃四寶。時隔多年,你一身臃腫,被生活逼迫地滿臉是油;他投機倒把,開一輛四面透風的面包車招搖過市。你倆滿身風雨,一個像折翅的云雀,一個像負傷的戰(zhàn)士,在刺眼的焦陽里默然無聲不敢相認,正應了那句“戰(zhàn)爭中,你流盡獻血;和平中,你寸步難行?!?/p>
就是這樣一個轉身,這樣一個交集,讓屏幕外的我們潸然淚下。在這坎坷艱難的市井面前,我們被束縛地毫無生機,像是一只只隔著玻璃的蒼蠅,眼睜睜看著生活的摧殘與折磨,在無能為力的反抗面前,卻只能笑稱這就是生活本來的模樣。
生活本來的模樣是什么,王彩玲,你過年回家之后也許最有感慨。面對癱瘓在床的老父親,年邁催婚的老媽,年過四十的你仍天真任性地像個孩子。孩子,對,也許你應該有個孩子。
人,總是一瞬間長大的,也是一瞬間說服自己的。領養(yǎng)孩子,開始販賣豬肉,你不再優(yōu)雅謹慎,掛上油污圍裙,一下下切著豬肉腔骨,殊不知,這一刀刀砍在砧板上的悶響,正是你夢想破裂的聲音。
……
……
王彩玲,在北方那座小城里,你的故事是不是還在繼續(xù)?販賣完豬肉,帶著在攤位玩耍的小凡回家的路上,你是不是也午夜夢回。你念念不忘的北京,每天都在上演著無數的戲劇、歌劇、音樂劇,你口口炫耀的托斯卡是不是還新鮮如初……
王彩玲,你還記得你來北京投奔的那所音樂學院嗎?巧的是,我就在這所學院附近工作,每每經過這所熙熙攘攘的校園,看著背著樂器匆忙行走的路人,我都會想起遠在北方小城的你,此時此刻,你在做什么?
有天晚上看豆瓣文章,有個男生寫自己第一個mp3的故事,情節(jié)無非是暗戀的小情愫,但最后一句話記得格外清楚:“不管少年時候把未來的自己想得有多厲害,到最后還是不得不艱難地接受自己的平凡?!?/p>
王彩玲,這句話,說的就是你我吧。
·謹以此情此景獻給王彩玲·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巴塞君本周去電影院做了一件善事。
幫大家排雷。
就是這部《遇見你真好》。
本巴是沖著顧長衛(wèi)這三個字來的。
顧長衛(wèi)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是張藝謀的同班同學,老謀子曾經說過,顧長衛(wèi)可是他們班的攝影第一名。
他的作品也是赫赫有名。
中國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大獎的《霸王別姬》,就是由他掌鏡的。他鏡頭下的哥哥嫵媚多情、柔美入骨,站在那不動,就自成一道風景。
《霸王別姬》也讓他成為黃宗沾之后,第一位被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的華人攝影師。
他還憑借《紅高粱》獲得過金雞獎最佳攝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獲得過金馬獎最佳攝影,他能涉及的攝影獎幾乎拿了個遍。
之后他開始當導演,拍的都是十分優(yōu)質的情感文藝片。像《立春》、《孔雀》,章子怡、郭富城主演的《最愛》。
這種超強履歷,怎么可能不期待?
可自從上一次顧長衛(wèi)導演涉及了青春愛情題材的《微愛之漸入佳境》之后,明顯感覺到了第五代導演們對這類商業(yè)片的水土不服。
但這部片2.84億的票房,似乎讓他嘗到了甜頭。
如今他又故技重施,搞了一部高考題材的《遇見你真好》。
點映前,豆瓣還沒出評分,但評論區(qū)已經有人道破天機了:
「這片過5分算我輸?!?/span>
這兩天上映后,果不其然,妥妥地被擋在5分之外,讓我們慶祝這位觀眾的勝利。
巴塞君看完點映之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顧長衛(wèi)導演的這部新作,爛出了想象力,爛出了青春片的新高度。
無論你是被咪蒙寫的那篇10萬+亦或是導演本人的舊作所折服——
都不建議你浪費時間和金錢去追憶所謂的熱血青春。
遇見《遇見你真好》并不太好,它是和《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一個級別的青春片。
雖然沒有墮胎、沒有車禍,卻玩起了縱火和空難,套路新穎,令人佩服。
看看這劇情簡介, 橫刀奪愛、復仇計劃、帶出人命,套在犯罪片上都嫌狗血,居然還能發(fā)生在一所復讀學校???
我印象中,復讀生都是整天抱著書本啃,張口閉口文言文、方法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口頭禪永遠都是“萬一這題考了呢?”,氣氛窒息得很。
這群人倒好,都被迫來復讀了,不好好學習備戰(zhàn)高考,整天打架、撩妹,江湖義氣、愛恨情仇。
夸張的是,紈绔青年們仗著年輕力盛,動不動就把情敵們的衣服扒光,帶到操場上罰站。
我沒看到他們身上背負的重擔,反而像就是來復讀學校攻城拔寨、開疆拓土的。
同樣的情況,看看臺灣高口碑青春片《我的少女時代》是怎么處理的。
徐太宇,問題班級里的問題學生,也是打架斗毆無惡不作,但人家選的都是天臺、操場角落這種隱蔽場所,誰能在大庭廣眾下如此明目張膽啊。
他也會隨意懲罰其它同學,但都是扣著“糾察隊”名義的小打小鬧,劇情起碼還交代了是學校為了以毒攻毒,讓他擔任糾察隊的隊長。
拜托走點心好不啦。
另外,如果你的高三或者高四是抱著你的同學往風扇上懟,觸電之后還作抽搐狀抱緊10秒不放手,并高喊“這才是青春”的話。
那對不起,我的青春在你們面前不值一提,都該扔去喂狗。
可怕的是,就這么糟糕的劇情設計,導演還要玩多線敘事,三個愛情故事之間只用簡單的道具作為線索進行串聯,顯得特別割裂。
男女主角演著演著、愛著愛著,就在天臺的橫風中消失了,結果等到結尾才出現,難道這是在玩“淡化絕對主角”的概念么?
接著在男主角莫名其妙的一頓關于“欽佩”的自述中,閃電俠就橫空出世了,暗戀了一個女孩,沒成想與校園惡霸青龍成了情敵。因為情敵之間的互懟,青龍一把火把閃電俠的老家給燒了。
與此同時,又因為另一對情敵之間的爭斗,一把飛刀不小心被扔下了樓,插到了男二號的腳里,于是他就粉墨登場了,又開始了與女二號的愛恨情仇。
真的,你看我描述都覺得荒唐了吧,可想而知翻了130個白眼的我是怎么走過顧長衛(wèi)導演面前的。
還有,都什么年代了,還在玩無間道的梗,找了個極其不像梁朝偉的人來念那段在天臺的經典臺詞:
“可我是個警察”“這些話你留著跟法官說去吧”......7個署名編劇就不能寫寫別的東西嗎?
演員的選擇也是相當有問題的。
靠《萬萬沒想到》出道的白客雖然看起來和藍盈瑩很般配,但一演起對手戲來根本跟不上藍盈瑩流暢的情緒表達,心疼后者能駕馭《最愛》的強大演技與片中的一眾弱雞顯得格格不入。
啟用新演員是很需要勇氣的,但從《今夜百樂門》中脫穎而出的張海宇和蔣易并不適合演電影,尤其不適合演需要談戀愛的角色。
張海宇的形象太過老成,穿上校服違和感很嚴重,且與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形成很好的CP感,還指望能勾起青春回憶?
蔣易則是面部表情十分豐富的一位演員,但卻經不住電影鏡頭的一再放大,尤其是在需要表達愛意的時候,顯得太過浮夸。在學校里,你是不可能找到這種人的。
兩位擁有非常優(yōu)秀的小品或情景劇功底,希望金星趕緊開《今夜百樂門》第二季,讓這兩位能在舞臺上發(fā)光發(fā)熱。
還有這位閃電俠兄弟,應該是道具組與化妝師產生激烈靈魂沖突后的產物。
只見他身穿絕版“奧迪王”,臉上一道坑坑洼洼的顯眼肉疤,彰顯了他是一個被雷劈過從此成為絕緣體的傳奇男人,而精心設計過的蘑菇頭又削減了他身上狂放不羈的氣質,更符合他懵懂學生的形象。
走心了,各位辛苦了。
好事成雙叒叕,這幾個應該也是閣下沖擊今年金馬獎最佳造型設計的藝術品吧。
導演企圖把這一群人天馬行空的故事渲染成獨一無二的“遇見你真好”,但沒有多少學生會愿意遇見這樣一幫人,讓自己的青春假裝熱血起來。
我也是很佩服邢捕頭飾演的校長,在碰上這樣一群造作無下限的學生之后,還能在畢業(yè)典禮上送給他們每人三顆杏子,并深情款款地說道:
遇見你們,我三生有杏(幸)。
真的讓人很費解咯。
整部片下來,能讓我覺得“遇見你真好”的,是一個經典角色的再次登場——
王彩玲。
她的小齙牙和聽著音樂搖頭晃腦的樣子,讓我一眼就認出了她。
這個脫胎于《立春》中郁郁不得志的音樂教師,當初一心想要唱到國家大劇院、巴黎歌劇院去,卻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只能屈身于北方一個小城市。
這個地方,沒有人能欣賞她用意大利語唱出的高亢美音,沒有人能聽得懂傳世名曲《托斯卡》。
在一次慰問人民群眾的演出中,王彩玲那優(yōu)美的歌聲卻把觀眾們都趕跑了。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最能形容她的境遇。
王彩玲一貧如洗,長得又不好看,老天爺只給了她一副好嗓子,卻把她扔在了一個無人能欣賞藝術的蠻荒之地。
她經歷了求愛不得、進京被騙、毛遂自薦被拒后,曾用她最美的歌聲悲傷地對著這個世界吶喊:
「你為何對我如此殘忍無情?」
但沒有用,時代就是不會眷顧所謂的異類。
在遇到了同樣郁郁不得志的同性戀舞蹈老師胡金泉后,她找準了自己的位置,像他們這種與眾不同的人,就像“一根插在人們嗓子眼里的倒刺”,只有拔掉了,大家才能踏實。
最終,王彩玲輸給了現實,她領養(yǎng)了一個孤兒,回鄉(xiāng)下賣起了豬肉,成為了一個俗人。
我很喜歡《立春》,也很好奇王彩玲這個角色的后續(xù)發(fā)展,這次在《遇見你真好》中,見到她變成了機靈的宿管阿姨,并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愛情,心中怎一個欣慰了得啊。
在映后訪談中,導演自己也表示,片中宿管的這個角色,確實是對《立春》中王彩玲的一次致敬。
但我覺得,與其說是致敬。
不如說顧長衛(wèi)很懷念這個角色,很懷念拍《立春》時的,那個自己吧。
文丨巴塞君
開篇以主人公闡述劇情不錯,以為和其他青春劇有不同之處。但是后面越看越狗血加無語。雖說三對感情線貫穿始終,但是此劇只有一個多小時,給人匆忙、混亂的感覺,愛情線里找的情侶也不搭吧,里面的一些情節(jié)看的讓我發(fā)出很多問號、疑惑、不解。特別是里面有用煙火對著“斑馬”的情節(jié),存在不良導向。
高中生有大片紋身,衣著花哨,再怎么也要穿統一的校服吧。后面結尾也是好搞笑,莫名的說唱,看的我好尬啊……前面吃杏子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不舍,結尾再來一下??????可能我個人不太喜歡吧,真的不好看。
“這是你的飛機。”“你打吧?!蹦軐懗鲞@種臺詞還不快點滾。
拉平,從校服到事件,除了結局都是青春。我15畢業(yè)生,我覺得自己比較有發(fā)言權吧?打的分真的看個人,所以我只是不明白那種沒開播打低分的是什么心態(tài)?怎么?青春必須是墮胎車禍???對不起,大概沒上過高三,壓力大的你真的沒空壁咚只能意淫,除了逃課只能自己受著委屈??傊鼞斒?-8分
多數老導演拍的青春片都是懷春,根本無法融入當下的青春語境。七八個編劇搞創(chuàng)作,歸根結底就是湊段子,用段子湊短片,用短片湊長片。找一幫大齡演員演學生本已無語,幾段故事還強行串聯,最終一盤散沙。那些所謂喜劇點過分夸張,更暴露了編導無趣的審美。
顧長衛(wèi)可以說是繼《微愛》后,再下一城做出了更加難堪的“土味”愛情喜劇。藍盈瑩&白客那一段還可以看,可以寫成一整個故事,而去掉后面兩個嘩眾取寵的分段。結尾的嘻哈傷害程度堪比《你XX》,但最神奇的是竟然有“顧長衛(wèi)電影宇宙”,范明飾演的主任管蔣雯麗飾演的王姨叫“彩玲”哈哈哈。
三個小故事構成,2018版《解憂雜貨店》,白客、藍盈瑩演著演著就不在了,開頭出現一次,結尾出現一次,一部電影就出現兩次,你以為逛海瀾之家嗎?繼墮胎之后,國產青春片又開始走花式作死路線,《致青春》車禍,《既然青春留不住》點燃沼氣,《遇見你真好》縱火和空難,總有一天集齊365種死法召喚神龍
還不如顧長衛(wèi)之前那部【微愛之漸入佳境】拍的好,至少前作看著沒這么尬,這部的劇本爛到家了,尬全程,國內的青春小說怎么都這么作呢。當外國人的青春片都像【伯德小姐】那樣讓人共鳴,拍年輕人在某個年齡段的一種狀態(tài),而我們的青春片卻是完全意淫式的創(chuàng)作,這種作跟“車禍絕癥墮胎死”沒什么區(qū)別。
為什么分那么低,還可以啊,青春就是遇見生平第一波奇葩的人,然后做些,能夠說很多年的奇葩的事
本片與顧長衛(wèi)上一部作品《微愛》一樣,再次證明了這些老一輩第五代導演們并不適合拍此類商業(yè)喜劇。他們一方面放不下的自我表達欲,另一方面卻又完全無法跟上年輕一代的思維和審美體系,最終只能形成一種拙劣的自我扭曲之作。八個編劇可想劇本有多混亂,三段式結構毫無意義,雖然不狗血但就是很惡俗??!
沒報多大希望去看的,但是沒失望,就三個故事來說,第一段最尷尬,第二段第三段笑點足,笑個不停啊,那個斑馬哈哈哈,凌彩彩真青春,好像陳都靈,第三個女主不不知道叫什么有點像景甜但比景甜好看,沒那么差,還不錯
斑馬不是因為涂鴉才成為斑馬,青春不是由于多情才叫做青春。年少的愛戀,是明知會爆破仍吻上去的氣球,明知會夾手仍抽出的口香糖;年少的勇敢,是站在人前大聲念出的告白小說,是與人為敵拋扔掉她被污蔑的門。上個世紀一個17歲男孩說,自己活得像個影子。如今盡管張狂,但是哪代人的青春,不像個影子?
其實還挺好笑的,有幾段也是稍稍有點觸動,白客也確實稱得上是低配版河正宇;但是你說你弄這么土一場景,弄這么一幫丑逼男演員,是不是應該就是奔著“真實青春”去的?結果還是談戀愛打群架鬧跳樓引火災的狗血戲碼,就是沒一個人讀書!你們都復讀了啊大哥,考得上大學嗎?
遇見你很糟心,顧長衛(wèi)的青春電影不接地氣,也不動人,總結:遇見你真不好!
沒那么差,再次看到王彩鈴還是很唏噓的。
顧長衛(wèi)是不是被下了降頭?
怎么說呢。。還是偷懶了,摸不準年輕人審美的那種迎合,顧長衛(wèi)明明是拍出立春的人啊
為什么我覺得還不錯,看完姍妮和張文生的故事,我哭了。
難怪顧長衛(wèi)會給逐夢演藝圈站臺啊……
1.導演就一直在猜測揣摩年輕人的口味,干嘛不學老炮兒拍一段屬于自己的青春?2.電影沒大牌沒問題但是劇本不上心細節(jié)不扣一扣還想撈錢就是你的不對了。3.可惜了顧導的一把攝影圣手。4.結尾的說唱和彈幕真的無力吐槽……
有無間道,還有劍心?!垎栠@是面向哪一代的青春片?你們又是打算讓哪一代掏錢進電影院?你們拍戲的自己哪一代?好像都沒到點或發(fā)揮所長。
每段都是屌絲配女神,尬到生理不適。終于理解為什么要請這么多編劇了,要不很難寫出這么莫名其妙、毫無邏輯、精神分裂的東西。本以為30歲的演員演高中復讀生是本片最大的槽點。結果跟劇情相比,你會原諒這些超齡演員的。尤其藍盈瑩還是不錯的。另外,結尾那段數來寶是什么情況。還有臉惡搞無間道,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