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線索去回顧港產黑幫/警匪片的脈絡,可能不完全準確,但是就能看到一些單部影片以外的有趣的點,比如某些母題如何回環(huán)往復地利用、發(fā)展和退步,比如影片明里暗里體現(xiàn)出來對社會歷史的關聯(lián)性。
“黑社會”的生存法則,從早期的崇尚兇狠,道義至上,變成一段時間后的崇尚智慧,再到后來,擁有智慧和膽識的人仍然無法擺脫命運,陷入情感糾結之中。無論那是隱藏在主角心中的黑暗,還是隱藏在時勢中的黑暗?!昂谏鐣睆囊粋€真正的“社會”,變成了一個社會的黑暗角落。甚至有了一些客觀唯心的色彩。
我去想過早期一些分數(shù)不高的影片里出現(xiàn)的不合邏輯的片段為什么出現(xiàn)。直到近期,尤為關注港地的風波和一直潛伏的社會問題,越發(fā)覺得這在影片中有一種集中的反映。不管是否符合當下語境的邏輯,用不同的故事和角色表達的同一個意思。
這個類型中的代表作絕大多數(shù)是悲?。幢憬Y局是正面的),主角經常傳達出疲于奔命的狀態(tài)和揮之不去的絕望感,這可能是xx主義社會的反映和大多數(shù)人的階層性。
控制一個地區(qū)的絕對力量永遠穩(wěn)如泰山,再過幾百年也不會消失,執(zhí)行層的人只有聽話做事受委屈的份,但是永遠也不會有安全感,他們既是被利用和剝削勞力的人,同時也是風暴來臨時首當其沖的人。
《旺角卡門》里的張學友是沒有天分又想做英雄,所以很悲劇,但是里面華仔同樣也悲劇了,他們的世界不保護英雄不保護“義氣”這種理想化的精神,然而跟華仔各種斗來斗去的反派小頭目也悲劇了,只有隱藏在背后的配角“阿公”一個人啥事沒有。這不是它的主題,但是這又如此清晰地隱藏其中。
《龍在江湖》系列里面,華仔繼續(xù)悲劇,救了太子一命卻并沒有真正被太子感激或者融入他的世界,他自己要被太子明里暗里欺負,兒子也要被太子父子欺壓,“阿公”們坐成一桌唯利是圖高枕無憂,但當街械斗這種最危險的事情總要華仔去做,警方要搗破社團罪案的時候,也是以華仔為突破口。實際上華仔只是個什么內情都不知道的庸碌小市民罷了。與大律師的愛情、街頭飆機車的表面風光在華仔的現(xiàn)實處境面前無謂又縹緲,毫無浪漫色彩。
《暗花》把這個隱藏的話題直接提到明面上作為主題。
《暗戰(zhàn)》的劉青云和劉德華,一個一直被許紹雄針對,兩個人有很多喜劇性質的對手戲,一個完成了一輪華麗的布局表演之后,直接死掉了。同樣,那個社會的面貌和性質不是主題,但是聯(lián)系起來就很明顯地感覺到它躍動其中。
《黑社會》中的小人物,終于有機會去爭奪那個看起來最為穩(wěn)固的席位。但最終,他們仍然擺脫不了被絕對力量控制的命運。
影片里的愛情都是悲情,也是這種絕對力量的原因。
很多年以后的歷史課本可能會有這樣一條吧。
PS:
一些被反復用的母題,還有黑幫復仇和兄弟對立(一警一匪,這算是小地方的特色了),執(zhí)行階層的影射和命運帶來的絕望感,除了上述,還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是金盆洗手而不可得的無奈和被牽連的無辜者無法逃脫。
“不做大哥很多年”“不要拿槍指著我的頭”“我想做個好人” 這些在類型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的精神,認真看起來,都體現(xiàn)出抗爭命運不可得的絕望。
還有一條是悲劇愛情,后來就越來越少了。
悲劇小人物還像“種馬”一樣被各種美女喜歡,一來是動亂與性別不平衡社會的映射,目前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二來那更多只是某些導演編劇的個人幻想,放在那種黑暗壓抑動蕩無安全感的社會里,哪有工夫考慮愛情,會喜歡危險人物的女士也只會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奇女子吧。
五星給以前港片的味道
大家看到最后肯定都以為是眉叔派社團的人殺死韋吉祥的,更有人大放厥詞是警察邁克因為被戴綠帽而聯(lián)合別人殺害韋吉祥,更有人揣測露比因多年付出而不甘心殺死韋吉祥,我想這些人根本沒有去反復推敲觀看!?。。⊙坨R男到底是誰的手下?
以下包含劇透請斟酌后觀看
不是眉叔原因有四:
原因一:
眉叔根本不清楚被害死兒子的真正原因,太子手下被調走,導致太子被獨眼綁架,而之后太子向韋求救的事情只有韋,太子,獨眼知道,最后獨眼和太子都死了,韋不說誰能知道?
原因二:
還有就是眉叔在兒子太子死后已經被仇恨沖昏頭腦,只想殺死獨眼,所以斷定眉叔根本已經認定害死太子的人是獨眼一人。
原因三:
就算眉叔猜到露比送來的東西暗藏毒品陷害自己,可是已經晚了,所有證據(jù)已經釘死,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制裁,就算眉叔知道是露比和韋吉祥陷害自己,在這樣一個沒有義氣只為利息的社團,人走茶涼,誰又能真心為了老大而出頭?
原因四:
眉叔完全沒有必要殺死大B哥。這不解釋,在整件眉叔太子的事情上大b哥可有可無,完全沒有殺死的必要。
其他的什么邁克綠帽殺韋,露比不甘心殺韋,我真的懶得解釋了,完全經不起推敲。直接說我推敲的結果~~~~~~
說了這么多其實都還沒有說出真相,真相就是~~~~~~殺死韋吉祥的人就是~~~~洪泰的第二把交椅基哥(影片中叫豹榮哥或者豹哥)
為什么說殺害韋吉祥的是基哥(豹哥)呢?
原因一:
在影片一開始15分鐘時韋吉祥帶著兒子去眉叔家,韋一進門第一個叫的人是眉叔,這個理所當然,眉叔在社團是龍頭老大。(社會中也好,家庭中也是,打招呼都應該從輩分最大到小)重點是韋吉祥叫的第二個人居然是基哥(豹榮豹哥,之后用基哥代替),然后叫的才是太子。而太子居然是坐在眉叔旁邊,基哥坐在太子之后??梢娀缭谏鐖F實力和貢獻不容小視,可眉叔有意傳位給自己的親兒子。而基哥就可憐了,實力再大貢獻再多都是徒勞,換作是任何人有能力誰又愿甘于人下?(有人會問胖叔也離眉叔一位只差,為什么胖叔不是第二把交椅,原因稱呼排在基哥之后,在社團最多只能充當軍事,而年級太大輩分高而坐在一位之隔,這么大的年級怎么還會去站在風口浪尖當老大,當然是墻頭草在社團養(yǎng)老咯)
原因二:
韋吉祥在為社團砍殺小霸王烏鴉后,在夜總會上故意貶低韋吉祥,挑撥韋與太子關系,導致太子覺得韋變得膽小而瞧不起韋。韋吉祥在之前一直是太子的得力助手。
原因三:
韋吉祥殺死獨眼,清除了讓洪泰顏面掃地的獨眼,韋無罪釋放后就算當不起洪泰的老大,在洪泰也必定平步青云。韋必然是基哥當上老大最大的障礙。
原因四:
殺死大b哥有動機的人必然只有基哥,原因有二
1.B哥在之前一直是洪泰最有能力人之一,敢打敢殺,光是這一條在江湖上就有能力上位,b哥礙于頭上有韋吉祥一直不能上位,韋一死,B哥上位是遲早的事。
2.b哥在和韋吉祥砍殺小霸王烏鴉時甘愿把功勞給韋時,不難看出B哥忠肝義膽,對韋更是一心一意,在韋遇到獨眼多次挑釁為難時,b哥就說所有兄弟都挺你,可見b哥對韋的支持與認可,所以想殺死韋吉祥,b哥不除,后患無窮,韋一死,如果查出基哥從中作怪,報仇是遲早的事!
所以基哥在最后殺死韋吉祥和b哥的可能性最大,基哥想在洪泰老大的位置站穩(wěn),韋吉祥必除,防止b哥復仇和上位b哥必死!其他人殺害韋都有原因,卻說不通為何殺死b哥
第一次影評分析,望大家多多支持,純屬個人見解以及分析,片子畢竟不夠嚴謹,bug還是有點,禁不起推敲,歡迎討論
片尾《你是我的女人》音樂響起的時候,抑制不住的激動,小人物在社會中的身不由己,愛恨情仇,與大佬對抗付出的慘重代價,這段觀影經歷太深刻的,雖然20年過去了。。。再次點開這部電影,我承認,就是沖著《你是我的女人》來的,必須是粵語版,1999年《你是我的女人》大放異彩,頒獎典禮、演唱會、街頭巷尾到處都是這首歌的旋律,最后,讓美好的記憶就留在回憶里吧。
就為了梁詠琪最后讓那段話,這片子值四分!追到又怎么樣呢,我們即使在一起,也不過一兩年,之后一定會分開,那么還不如不要在一起……我想等老了以后想到彼此都會笑……我再看你這一眼,我只再看你這一眼,就再也不會回頭……很理智又很克制,兩個世界的人終究不可能會在一起……
張弛有度,時間長不脫節(jié)奏,結尾的追逐和臺詞和鏡頭都很經典,可惜是傷感的美ruby和sandy各女主顏值真高,水嫩水嫩的,那個年代隨便一個香港女星都比現(xiàn)在好到哪里去感覺像是上世紀里代表了一整個電影風格的收尾作,進入千禧年的香港就慢慢轉型,看不到這么直白、熱血的江湖烙印了
ruby這個角色太苦了,通篇賣慘
我以為梁詠琪不幫劉德華辯護是因為Ruby,我承認是我的格局小了……
祥弟這個角色好典型,投機想背靠大樹,本事欠奉,只有逼到死角才能反轉。黑社會偷自行車的人。社團沒有兄弟講義氣。明知有仇人卻不轉移家小,剛好關秀媚知道怎么誘鄭浩南去找吳毅將,毒品藏在禮盒里陳惠敏居然看不到,細節(jié)隨便,感情線不可信,整體節(jié)奏拖,只有暴力是看點
看完結局又聽了幾遍《你是我的女人》。全劇真的是大洪小朋友最可憐,從小沒有媽媽,沒過幾年眼睛又被變態(tài)戳瞎了,現(xiàn)在爸爸也沒有了。唉。一切不都是大人的錯嗎,小朋友做錯了什么。
看了幾遍了,一部傳統(tǒng)香港九十年代黑幫電影,沒有那么多英雄氣概多的是兒女情長。這幾天看了幾部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還是一樣觸動,突然發(fā)現(xiàn)什么叫經典?為什么現(xiàn)在的電影投資甚大缺少了經典的出現(xiàn)?因為他總少了點什么,少了一股子勁兒,愛情里愛到癡狂顛傻在外人看起來像個神經病一樣的勁兒。
事實上我并不認為這部電影有比《旺角卡門》差到哪里去。劉德華自己都說過在他早期的電影作品里,有相當一部分角色是最終亡命的,這算是比較經典的其中一部,起碼在龍系列里面是好的
年輕的劉德華演技還很生澀,肢體語言里夾雜了模仿和夸張。梁詠琪,含無瑕疵的臉上能掐出水來。這些是我喜歡的人,是我喜歡的回憶。結尾處,律師想得很明白:就算在一起,也會分開,我們終究沒有可能。人生的軌跡出現(xiàn)美好的交叉,然后各自行遠。只是,律師小姐有回憶,而阿祥沒有。
淚點很奇怪,懂事又可憐的男主兒子像我小侄子,當看到他被打、眼睛被戳瞎,真是控制不住。P.S.女神起點太高,22歲就演大律師,這不是大學剛畢業(yè)的年歲嗎?
王晶:“這是我相當喜歡并自信拍得不錯的一部片,也把陷入低潮的劉德華帶回高峰,我記得我在他身上畫了跟陳惠敏身上的兩隻飛鷹一樣的紋身,又染金了一頭頭髮,那種末世紀蠱惑仔的味道就全回來了,而且我要求他改變演法,前半部變成吳孟達,后三分一才演回劉德華?!?/p>
最有印象就是劉德華在法庭上飽含深情的自白后給梁詠琪的一個鬼臉。呵呵呵。。笑死我了
邊個嚇過我地,佢地會好后悔。
那時候的梁詠琪真美啊,氣質也那么的純,整部電影只要看她就夠了~~不過王晶的這個故事也太悲催了點。小盆友也演的不錯,酷酷的~看到梁詠琪,依然很心動啊,太喜歡她了?。。。。?!
剛開始祥弟殺入人群救太子時,這女的腦子進水了?你男人在拼刀不是在拼酒誒,你擔心他你去看一下?秀逗了啊,白白被撞死。導致了后面祥弟的一切悲劇,他怕了。其實,在這里,法律也是被律師肆意玩弄的,既可以陷害他人又可以給他人脫罪。
我認為大多數(shù)豆友對王晶有偏見。
最后的結局讓人心痛。最后的那首歌sax前奏響起更讓人淚涌。對于華仔的演繹,算是一個轉變。
香港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劇本無可挑剔,故事講述張弛有度,人物關系設置巧妙。華仔演技成熟,梁詠琪端莊大方利落灑脫,成為經典形象。電影可供探討的話題很多。香港社會轉型期的陰暗一面。人在江湖,只能以江湖的方式復仇。即便勝利,最后還是橫尸街頭。即便知道,還是忍不住去愛。難忘詠琪最后那一眼
逼良為娼的人生路,腹黑對腹黑,一山更有一山高。為何香港黑幫興風作浪,就是因為沒有回歸祖國大陸嘛!
這里面警察討人嫌(方中信演的警官自私又狹隘),黑幫討人嫌(基本是群癟三,如果這是有教育訓誡意義的又為什么起個拉風的電影名),男主本來能博人好感可惜最后加的女律師感情戲實在是大敗筆,覺得這男人對感情很不專一;而女律師也莫明其妙她明明一早就知道男主身邊有女人不是嗎,簡直是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