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部關(guān)于“好人”的電影
很多年前,當網(wǎng)絡(luò)還不普及的時候,當這個世界還沒有豆瓣的時候,我在網(wǎng)絡(luò)上找到了一篇關(guān)于這部電影的評論。是在那個作者自己的主業(yè)上,很唯美的樣子,不像現(xiàn)在各類空間般的花哨。不過,我更欣賞的,是那篇評論的文字。對于那個年代的我,的確點明了很多自己沒有讀出來的東西...也是在那里,第一次知道了灰暗的張之亮。
只可惜那個時候沒有保存那個地址,也沒有備份那篇文章,這么多年過去了,找了很多次,可是一直沒有找到。不可否認,這是很多年來心頭的一個遺憾。
我也是在03年的夏天看過的這部電影,那個炎熱的暑假,一個人漫步在街頭,最后從電腦城的小販處淘到了一套rm格式的張國榮電影全集。那個年代的效果實在不敢恭維,整套看下來,除了小時后很喜歡的《縱橫四海》,就是這部《流星語》了。
后來同你一樣,苦苦的尋找這部電影的DVD,可結(jié)果一直很失望,終于有一天,在一家即將倒閉甩貨處理的店鋪找到了它,一直很珍惜的收藏著它...曾推薦給一個曾經(jīng)很喜歡的女孩子看,碟子拿到她那里,結(jié)果她說看張國榮的電影怕鬼。那天拿給她的還有講述John Nash的《美麗心靈》,她也是一年后落滿了灰塵在我無數(shù)次的追要下才還給我。于是,我再也沒有和她談?wù)撨^電影...
春節(jié)的時候在姥姥家無聊,發(fā)覺那個夏天留在那個電腦里的《流星語》依然還在,一晃,五年都要過去了...
于是錄成了mp4,留在了iPod里。錄制的過程中,小小的窗口,沒有聲音,僅憑字幕和畫面去理解劇情,那一幅幅熟悉的畫面滑過眼前,真的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也許真的是年齡大了,才會明白更多的事情。
我第一次落淚的時候和你一樣,也是在福利署的人來領(lǐng)孩子的那一刻,官僚體制的殘酷與無情,小人物在大環(huán)境下命運的悲涼與無奈,加上短短一個多小時內(nèi)和那對“父子”產(chǎn)生的深厚感情,那一刻,淚水真的止不住的落了下來...
其他的畫面,曾經(jīng)讓我動容的剎那,幾乎都在你的這篇評論里。所以,當我讀下去的時候,找回了那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只是還有兩個鏡頭,一個溫馨,一個感動。
阿榮躺在床上為明仔唱Twinkle,twinkle,little star的時候,是否也讓我們回憶起那些無限美好的童年呢?以及那個時候似乎可以拿出所有時間來陪伴自己的父親呢?
另一個就是阿榮房間里的電腦與望遠鏡了。
很多時候都覺得現(xiàn)在的自己看電影有些變態(tài),過于的關(guān)注那些無謂的細節(jié),可很多細節(jié),也真的是寄予了太多的希望。
金融風暴過后的香港,可以觀察星象的電腦和那種體積的天文望遠鏡,絕對是奢侈品。擺在那樣的房間里,的確很不協(xié)調(diào)。
可這正是阿榮的夢想啊!縱使要去撿別人搬家過后剩下的“垃圾”,可永遠不曾放棄自己最初的夢想??僧敻窳滞蔚匿浫⊥ㄖ獣膩淼臅r候,和身邊的明仔相比,又被他撕的粉碎...
我想會喜歡這部電影,會喜歡阿榮,更多的是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終究是感性的人,理想和感情,終究斗會選擇后者。
再沒有什么好說的了,其實這只是一部關(guān)于“好人”的電影,一部關(guān)于“良心”的電影,寄予了導演對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太多的溫情與希望。
2 ) 上世紀末落下的一部現(xiàn)實童話
我個人對于這部片的定義是溫馨的現(xiàn)實童話。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jīng)越來越聽不得童話和心靈雞湯了,前幾年流行的毒雞湯也已過了巔峰,很難得的是這部片子仍能讓我拾回了對于天真的渴望。故事中的這片街區(qū),棄嬰得到收養(yǎng)、老人得到收容、鄰居互幫互助、小孩聰明又可愛、警官盡職又親民、朋友真心又仗義、落魄的人不受冷眼、犯錯的人可以補過......影片中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都不偏不倚地落在我的感動點之上,他們既是生活在夾縫中的人,也是圍裹在善意世界里的人。對于處于低谷的人群來說,它非常直接地給你一種莫名的力量:看,境況再差又如何,不妨礙我學會去愛人和愛自己!
人生多浮沉,登高易跌重。向來故事多教人要努力,就算失敗了也說卷土重來未可知,人容易習慣慢慢向上游,因為總有個高處值得期盼。很少有教人在看盡高山流水后,如何回到市井中去,《紅樓夢》在最后也只能感慨一聲“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賈寶玉還是出了家。
這部片難得的便是在林兆榮的身上,或者說,在張國榮的身上,居然看到了市井氣。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意外地收養(yǎng)了明仔,用自己的愛養(yǎng)育一個小生命。影片由四年前的雨夜直接過渡到四年后的雨天,阿榮第一次出現(xiàn)在這個街區(qū),反戴著鴨舌帽,停單車轉(zhuǎn)身送上外賣,動作連貫到讓人相信他已經(jīng)做了千遍萬遍,這是在平凡生活里的人。一句“臭屁星”親昵中帶有疼愛,明仔在他的懷中是那樣的零違和感。
跌下神壇后,他雖拒絕了過去的工作,但沒有拒絕過去的風采,在窘迫的生活環(huán)境里仍然擁有昂貴的觀星儀器,蘭姐托他幫忙寫的計劃書毫不費力就搞定。他也很會融入生活,騎著單車穿街過巷,帶著明仔走鬼擺攤打零工。他與明仔的生活簡陋,但充滿想象力,并沒有因囊中羞澀帶來壓抑,父子倆人非常自得其樂。
阿榮與社會福利代表發(fā)生矛盾時,龍sir反問一句“明仔不是你生的嗎”證明了阿榮是個非常盡職的父親。養(yǎng)一個小孩子,需要費盡多少心力,除卻經(jīng)濟的壓力和時間的剝削,他甚至連夢想都犧牲。物質(zhì)條件有限,愛卻無窮無盡!
蘭姐是個寡婦,從龍sir的口中知道她一生并不平順。年輕時候沒能對父母盡孝,她將這份孝心獻給社會。自主辦理養(yǎng)老院,經(jīng)常給老人們煮糖水,送走一位又一位老人,美其名曰環(huán)游世界。老有所依慢慢地成為了現(xiàn)當代底層人們的奢求,生活在這里的老人們?nèi)栽趯W習英文,將“No problem”翻譯成“老婆本”,我想是聚堆取暖化解了老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世故人情來源于年歲,生生不息的樂觀來源于熱鬧。
多年以前,我從陌生人給我的幫助中得到了一種啟示:世界是一個圈,你從甲手中得到溫暖,然后你給予乙溫暖,許是因果,許是能量守恒,或在曾經(jīng)某時或在未來某天,這股能量會由丙傳回到甲的手里,所以不必因為怕給人添麻煩而刻意拒絕他人的善意,也不要吝嗇向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只要心里懷揣著善意,則無不可。我想蘭姐便是這樣,所以她開辦養(yǎng)老中心,她又開辦托兒所,我堅信,盡管她彌補不了父母,但她彌補了遺憾。終將有一天,會有其他人傳承這份善意,為更多需要的人伸出雙手。
少君亦是一樣,電影并沒有著墨太多關(guān)于她尋找明仔的內(nèi)容,在香港買下游船、成為慈善家更像是一種心理的自我安慰和補償,而不是她尋親的途徑。命運冥冥之中將明仔送回到她身邊,使她在某些方面獲得重生,像是因果報應(yīng),像是能量守恒,對于曾犯錯的人們來講更多是一種鼓勵。許多時候擁有補過的機會,是一種難得的幸運。
龍sir是一個很負責任的片警,非常親民,非常耐心地引導小孩子不要玩危險的游戲,蹲下身子為明仔系鞋帶,為了明仔的未來,嚴肅又認真地批評了阿榮。他不僅是個警察,更是這個片區(qū)的守護人。
他的心事阿榮盡知,街坊鄰里也盡知,蘭姐也知。蘭姐走后,他向警局匯報完情況,為蘭姐蓋好被子,兩人最親密的時刻竟是如此情境。脫下帽子,頭發(fā)稀稀疏疏催化了視覺的滄桑,你很難記起這個演員曾是豪氣沖天的黑社會大佬,像是印證了那句“我不做大佬好久了”的臺詞。他靠在衣柜上哭泣,抽搐的肩膀令人心顫,手上的戒指顯眼得令人感到心酸,這個曾有過婚姻的男人對于愛情仍顯得那么靦腆和單純,錯送的水仙花成了他們唯一的牽連,花開了,她走了,他成了未亡人。
這部低成本的電影是導演刻意架構(gòu)起來的一則童話,用底層人民的視角來反映社會,營造一場希望的夢。它在劇情的編排上并不完美,存在許多的巧合,所謂無巧不成書,何況這是一則童話。但它又是如此的現(xiàn)實,當看到阿榮、少君、明仔三人在沙灘一起看流星雨,這個畫面多像是一家三口,按照一般套路,他們倆人應(yīng)該為了孩子漸生情愫,最后三個人生活在一起。
電影最后,并沒有皆大歡喜,相聚是緣起,分離是緣散,他們都是在平凡生活里的人。蘭姐去了環(huán)游世界,龍sir調(diào)離了街區(qū),明仔回到親生媽媽的身邊,剩下阿榮一個人走向那條長長的街,背影孤單。一步一步的階梯通往的,是他與明仔一起生活了四年的地方,這里棄嬰會得到收養(yǎng)、老人會得到收容、鄰居會互幫互助、小孩會聰明可愛、警官會盡職親民、朋友會真心仗義、落魄的人不會受冷眼、犯錯的人有機會改過,一切仿佛都可以“由頭來過”。
愿你我都可以,拉著最美好的人走過半里長街,與所有心中有愛的人一起面對歲月的變遷。
愿心中有淚,都因愛而生!
3 ) 凡人拍不出的戲,令我無法忘記。
我是先聽歌才看的這部電影的,歌里唱著,“你是明星,卻學會遠離繁華,享受平靜?!睆埾壬鷾厝峒毮伒穆暰€讓我的內(nèi)心得到了平靜,盡管當時正在經(jīng)歷浮躁和不安。香港電影的蕭條期,張先生象征性的收了一元錢拍了這部《流星語》,在光影里做了一次父親,他嫻熟的抱著明仔的姿勢像是做了一輩子的父親。他不再像以往電影里那樣衣衫精致,面容風流。這部電影里的他胡子拉碴,不修邊幅,可是卻同樣的眉目精致,溫暖可愛。不管是電影里的李兆榮還是電影外的張國榮都同樣帶給我深深的感動。
『小小明星,原來再珠光寶氣,無法代你』
影片開頭,事業(yè)失意的李兆榮在雨夜遇到了被丟棄的明仔,也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讓李兆榮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他失去了事業(yè)失去了愛情,但是他擁有了明仔,明仔靈動可愛,乖巧懂事,填補了阿榮的精神空白,遇上明仔是阿榮的幸運。阿榮到處打零工,騎著單車載著明仔愉悅的吹著口哨,為了明仔甘愿放棄自己理想的工作,全心全意的對著明仔,遇上阿榮也是明仔最大的幸福。
影片中溫情的片段很多,明仔對著玩具喊著“over over 明仔忘了拿衣服,阿榮收到嗎”?阿榮邊說著讓他自己找,一邊對著蘭姐說著四歲還是小孩子嗎?那我三十幾歲也是小孩子。那樣俏皮的語氣,阿榮真的是很可愛的父親呢…明仔戴著小墨鏡對著櫥窗里的帆船玩具一臉大人模樣的對著阿榮說著一千多元,我們買不起了,走吧…阿榮無奈的對著明仔說你只是個四歲的孩子,不要急著扮大人。這種既希望孩子懂事又不愿孩子太懂事的心理應(yīng)該是每一個平凡父母的心愿。
『你是明星,卻學會遠離繁華,享受平靜』
阿榮買不起明仔想要的帆船玩具,他站在櫥窗外仔細的觀看好久,回去連夜制作了一個,第二天明仔回來,他期盼著能給明仔一個驚喜,卻看到明仔已經(jīng)買到了心心念念的帆船玩具,阿榮只能卑微的把自己制作的小帆船藏到身后,這樣的愛又溫馨又心酸。阿榮抱著明仔逃離警官的追趕,他小心翼翼的托著明仔的身子,像是抱緊了自己唯一的珍寶。在樓道間穿梭的緊要關(guān)頭,他仍是細心的呵護著明仔的頭,不讓他被碰到磕到。張先生是多么細致入微的人,才能在這些小小的細節(jié)里都做到如此打動人心。為了明仔能擁有更好的生活,阿榮選擇讓明仔回到生母身邊,最后一餐,阿榮細心的品著荷包蛋燙不燙,喂明仔吃。眼含淚光最后一次擁抱明仔,獨自一人落寞的走上長長的階梯,我的眼淚也終于決堤……
『 Leslie star 多少世紀 才明了悠閑是最終福氣』
阿榮會可愛的叫著明仔明哥,他跟明仔是父子也是朋友,明仔害羞又俏皮嘟著嘴讓阿榮親,阿榮輕輕的摟著明仔睡覺…這些溫情的片段回味起來,空氣里似乎都彌漫著暖暖的氣息。
每次看張先生的電影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感動,我常想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讓我每每想到他,內(nèi)心都是溫暖與安寧的。自從愛上張先生以后,我總習慣在有星空的夜晚,仰望星空,看看最亮的那顆星,那是我的Leslie star ,他是那樣星光璀璨,光芒萬丈!
4 ) 父愛如山--記《流星語》
生日快樂,這是我唯一能說的。
天堂里的你是否在繼續(xù)歌唱?
昨天在看《流星語》,想流淚。。。
不僅僅因為你,也因為看著你無邊無際地寵愛那個如天使般的孩子,我想爸爸了。
真的。。。。。
也許愛情不能讓每個人共鳴,但是親情一定會。
我摯愛你那溫暖的樣子,我更加心疼你那溫暖的樣子。
因為影片中的身份是你生前走后都無法實現(xiàn)的愿望。
其實很簡單的電影,你有那么多經(jīng)典,無論是風華絕代的程蝶衣,還是放蕩不羈的旭仔,無論是深情如斯的寧采臣,還是任性妖嬈的何寶榮,無論是頹廢糜爛的十二少,還是陽光燦爛的宋子杰。
你有太多經(jīng)典,那是在100多年的中國電影史上都舉足輕重的角色。
可是,真正靜下心來,有誰能不被這部片中最簡單也最深刻的情感所打動。
生命無常,父愛如山。
連明仔一口一個的喊你:阿榮,都足夠我回味和落淚的了。
你和孩子,構(gòu)成了最和諧最溫暖的畫面。
看著他僅僅四歲就無比懂事可愛,看著你為了他付出一切。
看著你們相依為命簡單快樂的生活,看著最后的最后你送他離開。
多希望那不是結(jié)局,甚至想到了最狗血的方式,讓你和孩子的媽在一起,共同生活。
可是,你還是放開了他的手,獨自生活。
明仔會不會很想很想阿榮,明仔會不會在洗澡時呼叫阿榮,明仔仔失去你后會不會快樂。
親愛的哥哥,這就好像我們在失去你之后一樣。
痛徹心扉。
在故事里,我可以想象,你們短暫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而放在現(xiàn)實,我知道,那是奢求。
9月12日,生日快樂。
5 ) 不要閉上你的眼睛
這部12年前的港片若非這次機緣巧合,恐怕是沒法在大銀幕上看到。
大家都知道的,雖然香港電影是以娛樂為主的商業(yè)電影模式,但是,在娛樂的內(nèi)核,卻散發(fā)著社會閱讀的模式,而使得香港電影在影像中或多或少的對社會現(xiàn)實獲得一點的認識與了解,這部電影也是始終在一條香港老街中展開,劇中的人物,無一不是社會現(xiàn)實中最常見也最底層的民眾。
香港電影是香港社會現(xiàn)實的某種反射,因而也貫穿了香港人的重要精神面貌:樂觀自信。在這條老街上,街頭打麻將的老人,中年警sir,小檔口老板,滿街亂跑的小孩,并沒有因為生活貧窮而顯得死氣沉沉,倒是彌漫出一種自得其樂而又平靜悠長的意味。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就算是有人不幸離世,也說成“環(huán)游世界”去了。從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得到香港人的精神,不會有自怨自艾。任何情況下都是要樂觀自信。
其實看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奔著主演“哥哥”張國榮去看的。聽過幾首張國榮的歌,卻幾乎沒有看過他拍的電影,只有一部《霸王別姬》也是多年年少之時,看完了事,并無多深的感觸。但是一個人被追捧總有其獨特魅力,在電影開始之前,張之亮導演簡單講了幾句話,他說在在香港電影最不景氣的時候,張國榮拍這部電影,分文不收,為此導演將張國榮的名字列在了出品人。由此一斑,不了解哥哥如我,也對張國榮感到的非常欽佩。一個演員必然要講演技,這一點張國榮其實是無可挑剔的,說老實話這部12年前的電影現(xiàn)在看會感覺到故事有許多缺陷,但是演員的光芒蓋住了那些缺陷,出色的演技讓人不再去拘泥于劇情的漏洞和電影的時代,張國榮的表演也成為12年后觀看仍然不過時的原因。
電影中有一段劇情講到龍sir在蘭姐重病離世之后說不知道自己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張國榮勸他想開點,龍sir說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像你就好了,張國榮微笑著說,那樣也許世界上就沒有那么多自殺的人了。
看到這里的時候我想我明白了為什么那么多人不相信或者不愿意相信張國榮已經(jīng)真的離開了。或者他并沒有真的離開,只是隱姓埋名,過他想要過的生活享受平靜去了。就像片尾曲他唱到:“你是明星,卻學會遠離繁華,享受平靜;你是明星,請你照亮我的生命,不要閉上,眼睛。”
我不是鐵桿榮迷,但是也想說一句:哥哥,請不要閉上你的眼睛。
6 ) 天上最亮的那顆星
最早看到的是《小明星》的MV,裡面胡子拉碴的他抱著明仔跑,臉上是一個標準的父親的神情,那是會拼命去保護自己的兒子的神情。我驚訝於他的這種神情,這原本是和我們熟悉的光影中的任何一個他都沒有相似之處的一種神情?!读餍钦Z》裏的李兆榮不再有十二少的風流倜儻,也沒有了精致美麗的面容,甚至我們可以將他的名字隱去,僅僅像明仔一樣大大咧咧地叫他阿榮。在《流星語》裏,他不再是那個愛美的他,穿著邋遢,反戴著帽子,到處打零工,過著和明仔一起的物質(zhì)貧困卻簡單快樂的生活。
在失意之夜遇到小小的被媽媽拋棄的明仔,或許阿榮會再次感慨人生無常。他一天之間輸?shù)粼S多,卻得到明仔。失去的或許不是最寶貴的,得到的卻永遠值得珍惜,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失去。阿榮失去了地位、事業(yè)和女人,在同一天遇到了帶著出世紙的棄嬰明仔。生命中太多選擇都在那一念之差,假如不曾在那時失去一切,他的心境也不會讓他想要認真地做一個孩子的養(yǎng)父。假如沒有那場大雨,醒來後的阿榮也不會再抱回被他再次拋棄的小小嬰孩。只能說,這一切或許冥冥之中已經(jīng)註定,明仔和阿榮的生命就這樣聯(lián)系到一起。
因為明仔的孩子氣,這部電影變得多麼可愛。又因為他飾演的那個父親,讓這部電影變成了一部極溫情的影片。裏面溫情的片段多得我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明仔洗澡的時候?qū)χ婢哒f“Over,Over,明仔不記得拿衣服了,阿榮收到?jīng)]有?”我看著看著覺得這對父子是世界上最貼心的父子,即使沒有血緣聯(lián)系,依舊可以守著他們的小窩,開開心心地生活,即使會看著商店櫥窗裏的做工精緻的船,戀戀不舍地看許多眼然後走開,可阿榮可以盡自己的能力給明仔最多的幸福。四歲的明仔知道阿榮沒有錢給他買商店櫥窗裏的船,他會懂事地說“一千多元,我們沒錢買的,走啦?!卑s會花費一個晚上的時間用一個個的木片小心地親手做一隻相似的船給明仔??粗跈淮巴馀腔苍S久看那只船為了努力記住它的樣子回去做一個給明仔,卻為後來他拼命地把船藏在身後一臉黯然心酸不已。
或許,愛一個人的本質(zhì)就是願意為他犧牲,不管是自己多麼在乎的東西。阿榮為著陪明仔放棄自己可能發(fā)展的事業(yè)。從明仔亮亮的眼睛裏,我看到了一個善良的靈魂,它沒有因為物質(zhì)的貧困而受困。他的心那麼細,知道照顧小孩子不止是陪伴,還需要許多愛心和時間。一個不太能照顧好自己的男子對一個小孩子的愛心,在最瑣碎的地方,卻最能彰顯一顆善良的心。
阿榮抱起明仔逃避警官和福利官的追趕,卻成了我心裏最最的驚心動魄。在那一刻,卻是給那句“只想追趕生命中一分一秒,原來多麼可笑”做了最好的注腳。我不時地想起它,心裏會心酸。為這部戲?;蛘?,只是為了與它不那麼相關(guān)的瑣碎事情。
他唱了一句“才明了悠閑是最終福氣。”《流星語》在他所拍的七十部戲中恐怕怎樣也排不上重要的位次。很多時候這部電影都不會被提及??伤约喊舶察o靜地在那裏獨自保持著自己的溫情。在《流星語》中的那些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即使有最top的經(jīng)濟預(yù)測師,也是失意的。即使有佩槍的香港警員,也只是每日管管一區(qū)的雜事。所有的驚心動魄都被去除,剩下的是那些最平凡的瑣碎事情。人情之美卻含蓄地隱隱發(fā)光。阿榮和明仔是世上那樣默契的一對父子。就連警員的一場暗戀,也用的是那樣的輕描淡寫的方式。這像是用一種漸入中年的平和心境來面對人生,看透人性中的美麗與善良。我愛極這樣的敘述方式。不激烈,不矯情,唯求用最平淡的人生來打動人心。
看透了,才知,原來這般才是人生的真相。我的或你的生活中並沒有那許多跌宕起伏,塗抹了油彩的臉始終都要卸去妝容,傳奇是傳奇,而我們很多人的生活,或者與它無關(guān)。
《流星語》用它的溫情,像講一個小小的故事一樣讓人心裏熨帖。我想起很久前看過的那個短篇,叫做《麥琪的禮物》吧:一對貧窮的年輕夫婦最為寶貴的兩件東西就是丈夫的祖?zhèn)鹘鸨砗推拮拥拿利愰L髪,平安夜兩人賣掉各自最寶貴的東西換錢給對方買聖誕禮物,卻陰差陽錯地讓禮物都暫時派不上用場?!读餍钦Z》給我的就是類似這樣的感動,沒有強烈的愛或恨,也不會去追究到底哪一個人物才是好人而哪一個又是壞蛋,只是這樣默默地心裏震顫了一下,想微笑,想流淚,或者,只是想說出幾句話來告訴別人自己內(nèi)心的那一瞬。僅此而已。但是,溫情的力量又會讓我一直記得這份美。想起時心裏的溫暖會滿溢。
他在光影中做了一次父親。他抱起小小明仔的姿勢嫻熟得像一個做了多年的父親。最後一次他擁抱明仔的時候我不經(jīng)意之間落了眼淚。在看《流星語》之前,我就知道了他拍這部電影的小小故事。張之亮找他拍救市的電影,沒有片酬,他很爽快地答應(yīng),最後收了一塊錢的象徵性片酬,還為電影自己寫曲子,自己唱。這就是最初讓我知道這部電影的《小明星》。每次聽到他唱這歌,不一定會想到這部影片,但是會始終記得他的好。他們叫他明星。假若他真的是燦爛銀河中的一顆星,在我心目中,他的那些真實流露過的感情讓我真切地感受他曾經(jīng)的或永遠的存在。假若他真的是天空中的一顆星,那麼他始終是會照亮我內(nèi)心的那一顆。
每多看一部張國榮的電影,我對他的喜歡和欣賞便多一分。隔了許久看他一部電影,竟然有一種比見親哥哥還親切的感覺(笑)??础读餍钦Z》,我一直在想,哥哥做爸爸會是什么樣的呢?如果有來世,我愿做他的女兒……另:我喜歡電影蘭姐和龍sir的感情線。我喜歡電影對感情克制含蓄的處理。明仔長大后,還會記得有阿榮這樣愛過他嗎?
故事情節(jié)偏單純,和煙飛煙滅一個路數(shù)。巧合多得像大陸劇。不大實際,女主為何穿舊時代衣服和梳麻花辮,因為上海人么?在上海那段,為何上海人還在穿棉襖,抗日么?倒是狄龍戴上警帽又摘下警帽小聲啜泣的情節(jié),才現(xiàn)出點張之亮的味道來,淚下。張哥哥海灘奔跑那段帥得我快哭了,你讓我怎么愛你才夠?
你怎能將父親演的如此真實?!
shining star 告訴我 在天上會有 什么心情 請你照亮我生命 不要閉上眼睛
兩星半入,非常奇怪的一個改編,很有可能是導演根本就沒想好...
在某個午夜看到淚崩。個人覺得是哥哥演得最好的一部戲。(又重看了一遍,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這部戲最大優(yōu)點是人物多而不亂,主線副線都完整且有很好的戲劇作用。人物設(shè)定合理,最后20分鐘矛盾升華,所有的沖突點爆發(fā),情緒飽滿得剛剛好,且畫面利落,臺詞沒有廢話。就這個完成度來講,優(yōu)秀。)
即便張國榮分文未取,照搬Chaplin的《流星雨》出自張之亮,不掩平庸
哥哥從來不"演"戲。
結(jié)尾沒有過分煽情,呈現(xiàn)的是極為克制的溫情,看似不真實,但其實這才符合這對父子的角色性格,心善的阿榮與懂事的明仔。
一直不好意思跟人講這部我看哭了。在這裡悄悄記一下。
突然很想他...
看到香港版海報和英語譯名《the kid》才猛然醒悟過來,原來這片的靈感真的來自于卓別林。香港金融風暴,影界一度低迷,張國榮收一元港幣片酬,支持本土電影業(yè)發(fā)展,小童星葉靖嵐大打親情牌,狄龍的好心警官暗中催淚,著實讓人感動得不行。四一將至,在歡喜悲愁中懷戀哥哥。
看越多張國榮哥哥的電影作品,對他的喜愛也隨之水漲船高了(本片取材于查理·卓別林的經(jīng)典名作《尋子遇仙記》,張國榮為了支持這部電影,降低電影成本,象征性地以1元港幣片酬出演《流星語》)?!鹅F都孤兒》的奧利弗、《悲慘世界》的珂賽特、《海蒂和爺爺》里的海蒂、《西葫蘆的生活》里的西葫蘆、《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里的沙希達、《何以為家》的原型人物贊恩、《流星語》里的明仔……都算是不幸兒童里的幸運兒,不過現(xiàn)實世界里也有不少像《無人知曉》那般遭遇不幸卻沒能遇到轉(zhuǎn)機的不幸兒童?!?李兆榮、明仔和少君這條故事主線最后算是美好收尾,但龍Sir與蘭姐的分線卻悲慘結(jié)束了。
“有咩冬瓜豆腐,我孭噶!” 催淚大虐片?。堼埖难蹨I,我見猶憐%>_<%)
平淡感人不做作。除了明仔和阿榮的關(guān)系外,蘭姐和龍Sir的副線也十分動人,小人物沒有說出口的愛成了一生的遺憾。人生就是如此普通中 有著不尋找的經(jīng)歷,雖然主線的設(shè)置由太多巧合推動,但誰又能說現(xiàn)實不比虛構(gòu)更充滿巧合?
最初因為背景,選了這部電影:香港電影低迷時,20個導演組成創(chuàng)意聯(lián)盟,約定各自用低成本拍一部高質(zhì)量的戲振興市場。但演員里最終只有張國榮以1元片酬參與了這個計劃。這也是聯(lián)盟唯一的作品。溫暖又悲傷,克制又美好,再落魄的裝扮也蓋不住Leslie的溫柔。再厚的粉絲濾鏡,也可以拍著良心給五星
五星給張國榮和明仔的父子搭!四歲的孩子真是天資聰穎,可愛自然??上愀鄄幌嘈盼乃嚻?。好奇這樣的片子那年怎么沒有拿金像獎,一看有許鞍華的《千言萬語》和張艾嘉的《心動》還有陳果的《細路祥》,一切都明了了。如果放在淡市,這部片就不會只是拿了男女配角。
看到一句“哥哥從來不演戲”深有感觸。他的所有神情肢體語言與感情流露與角色是天作之合,我知道現(xiàn)實他絕對不是這個樣子,可還是覺得這就是他啊,是破產(chǎn)的基金經(jīng)紀人,是落魄的可愛的父親,也難怪會有人覺得他人戲不分…其實都被他騙啦)我已經(jīng)盡量專注電影本身了可還是被阿wing和明仔萌翻的同時也哭慘
故事和手法都很一般。蘭姐去得蹊蹺,讓lung sir變成了愚蠢而不是遲鈍,可惜了狄龍的表演。某人眉目間流淌的溫暖讓人受不了,還唱歌!太過分了。只患難見真情?是不是才是有人被金錢蒙蔽了雙眼呢。快樂,發(fā)現(xiàn)應(yīng)該符合經(jīng)濟原理才行。稅賦、補貼式的付出并不能產(chǎn)生更多的快樂,自由發(fā)展才能高效高產(chǎn)。
哥哥唯一一次當爸爸,胡子拉碴卻性感的一塌糊涂.原本這個角色在證券公司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是胡子拉碴的,可當時哥哥在拍寫真集,攝影師非常想拍面頰光潔的哥哥,求了很久,哥哥最后還是為了粉絲同意了。于是就是現(xiàn)在版本的證劵公司回憶部分干凈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