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的意象如繁花綻放。
她風華絕代,仿佛是遺落在蠻族的天使一般,讓人過目不忘。
只是,要守住一份愛情卻不容易。
或許,正是因為那些看似無法突破的重圍,愛情就被稱為夢想。
他發(fā)現(xiàn),盡管彼此已婚,他還是無法自已的想再見到她。每一個場合都期盼著能找到那熟悉的身影。想見恨艱難,此情誰人皆知。感受到愛情的無奈,感動于對愛的堅持。
一帆風順的愛情并不足以讓人心動,人們總是更喜歡聽那種充滿了磨難的愛情,而不喜歡那種平淡如水的故事。相遇、相識、相敬、相愛;然后被迫分開;各自與別人結合;然后再次相遇……他們暫時得不到彼此,他們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為什么戀愛中的男人竟會為心愛的女性的秋波所?;螅灾赂试竿耆艞壸约?,不惜為她做任何奉獻犧牲?這是因為她身上某處有著不可磨滅的魅力,以致其他一切都無足輕重了。
在她心中,愛是成全,是看著對方幸福就完全徹底地知足;而不是占有對方,不愿放手。希麗瑪與他的愛情,是一種兩情相悅式的愛情;而賽西爾與他之間的愛情,是一種自我犧牲式的成全。
什么樣的一種愛,能夠比賽西爾的這種犧牲精神更深沉。
大多數(shù)的初戀總是難以成功,有的人選擇放棄,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回味,有的人執(zhí)著,最終落得累累傷痕。這大概就是初戀的青澀。似乎他們的初戀并沒有像我們現(xiàn)實中想的那么純粹,因為這其中夾雜了肉欲。但又比我們純潔,在最原始環(huán)境下人們欲望的徹底展開,心靈中最原始的沖動,應該是最真實最純潔的。愛因著肉欲的燃燒,愈發(fā)強大,直至心底。
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會找到自己的歸宿?;蚝没驂模虼嘶虮?,但是,都會找到。不是你,不是我,只是過客。
只是因為愛她而愛她的男人,心里卻從來不曾忘卻另一個女人。
男人對于自己第一個深愛的女人永遠無法釋懷。
《侍寢字典》(The Sleeping Dictionary):男青年的二種青春夢想
(文:火神紀)
豐功偉績的狂躁渴望,以及異域風情的美艷情人;這部電影所以讓人心潮澎湃其實是有原因的。剛剛接受完正統(tǒng)的學校教育之后甫一走進那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用那雙充沛著血色和春情的眼光來看看這周圍,如果我們也同時遇上了這二者,也許可以說,我們已經夢想成真了?!鹕窦o。題記。
每個青年都是熱血沸騰并且激情燃燒的,我想;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更精彩,也許是每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學校里,夢想著瘋狂的愛情,想著不管怎樣這輩子也得瘋狂地愛她那么一回;走向這世界,夢想著偉大的理想和癲狂的執(zhí)著,又有什么比愛國主義思想還讓青年沉迷呢。于是,帶著滿腔報效祖的夢想躊躇滿志地開始遠航;坐上一艘遠洋輪船去到一個陌生的荒野,帶著祖國的期盼開始一場開創(chuàng)性的歷險——那里有偉大的理想,也有帶著異域風情的美艷村姑在等著我們去敲她閨房墻上那扇寂寞的窗扉……
這無疑是個荒誕又惡俗,同時卻正統(tǒng)并且吃香的故事開關——荒誕,因為它存在的可能性并不高;惡俗,因為這樣的故事我們已經聽了無數(shù)遍;正統(tǒng),因為每個人都會講一個這樣開頭的故事;吃香,因為不管是誰,或多或少總做過類似這樣的夢。像我們這些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們,為國捐軀在近期來說估計是不可能實現(xiàn)了,異域情人也許多少還有些盼頭。電影當然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所以我們就有了夢想的資本;至少,在別人的故事里尋找自己曾經做過的那些夢,總會聊勝于無地給我們些許望梅止渴的企盼。讓我們一起回到19世紀30年代,跟隨著休?丹西(Hugh Dancy)的飾演的角色約翰?托斯卡(John Truscott)一起開始這場夢幻之旅吧。
夢里的意象如繁花綻放。年輕而激昂的約翰帶著他的偉大夢想踏上了馬來西亞一個叫沙撈越(Sarawak)碼頭時,面對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繁忙的碼頭集市時,他肯定是這樣想的——他不僅懷揣著自己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同時也包涵著他父輩的理想:他們是大英帝國的子民,所以他們代表的是先進民族的強大文明,到殖民地里去走一走,意味著他們還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和更榮耀的使命——教化那些未開化的蠻夷民族、傳播文明種子以及傳達上帝的旨意。
對于青年的教育,不會有任何一個政府會告訴它的子民,自己的祖國正在侵略別人的國家,占領別人的領地以及在別的國家里肆虐式地瓜分他們世代傳承世代積累的文明、文化、財產和土地。野蠻的侵略往往總被美化成文化的傳播和歷史進程賦予他們的責任,于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懷揣著偉大的理想以及自己被賦予偉大的使命感前往海外,誓要完成自己和先輩同樣的理想、祖國對他們的期望以及屬于自己的榮譽。青年是最好忽悠的,也是最容易被忽悠的——拋給他們一個假許的偉大承諾、一個虛構的偉大頭銜以及一個虛妄的理想,他們都會爭先恐后地蜂涌上前。拋頭顱灑熱血又將如何——心若在,夢就在;看成敗,人生豪邁……劉胖子的歌永遠是青年們最激情燃燒的日子里激昂的瘋狂。
約翰的父親威廉?C?托斯卡(William C. Truscott)來了;然后,約翰也來了。當他們同樣少不經事,同樣激情澎湃以及同樣意氣風發(fā)的時代,他們?yōu)榱送瑯拥睦硐氡尘x鄉(xiāng)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渴望來教導這個陌生的民族。對報國無門的擔憂、對榮耀的狂熱、對建功立業(yè)的迫切以及對開疆拓土的熱誠,將驅使他們前撲后繼地一路前行。為名垂青史而奮斗,為人類的文明進程而努力……多少像是一個虛妄的狂想,只是一種旁觀者清的自欺欺人;假如我們也身陷其中,也許我們將比他們更狂躁不安更急功近利,因為我們失去了旁觀者的高度和打馬后炮的資本,多了些漩渦中心的迷惘。不然,二戰(zhàn)戰(zhàn)場上的德國青年、日本青年和意大利青年是如何被忽悠出來的,他們畢竟不是傻子,而是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激情、祈望報效祖國的熱血青年。
幫助一個民族,或者奴役一個民族;二者之間不過只是政治家在桌面上的堂皇談資與桌底下隱晦勾當?shù)募毼⒉顒e。從踏上沙撈越這片土地開始,約翰那個關于青年的偉大理想在日漸地土崩瓦解——歷史遺留給這些海外的英國官員的,是積重難返官場惡習與沉疴難起的官場現(xiàn)狀;約翰的理想其實只不過是一場注定了灰飛煙滅與支離破碎的墮馬。
這也許,也是這部電影僅有的一個選擇——一個注定了不圓滿的青春夢想終將會被另一個圓滿的青春夢想所替代,從報效祖的偉大理想轉投到平凡的愛情夢想的懷抱。沒有人喜歡花錢走進電影院,看一場讓自己堵得難受的戲,也沒有人喜歡花錢買一張DVD回家,看一部讓自己只有郁悶的電影;電影總得給我們的情感留一條出路,讓我們不至于感受那種徹底的悲哀,所有幾乎所有的電影都會些許的圓滿,或者希望。這樣的選擇雖說多少有些無可奈何的悲哀,但是這部電影的結局總還將會圓滿,而不至于讓我們的全部祈盼都最后落空。
有人說,學語言的男人只有在床第之間才學好快學得好。在我看來,這不過只是那些英國官員為消解寂寞長夜里無盡的陰暗而想出來的堂皇借口罷了——侍寢字典,陪英國官員睡覺、照料他的飲食起居,以及引導他學會當?shù)氐姆窖?。不知道這樣的論點是否有任何理論依據(jù)或者事實證明,然而不管是誰說的;電影里其實已經舉了一個反例——諾亞?泰勒(Noah Taylor)飾演的反角奈維爾?希珀理(Neville Shipperly)。
他在電影里出現(xiàn)的時間要比約翰晚一點,可是他卻始終呆在了沙撈越,約翰離開沙撈越回倫敦結了婚,在一年之后回到沙撈越,奈維爾一直沒有離開。那么,他至少在沙撈越已經呆了足足一年有余。他一直有一個侍寢字典,一個名叫提龐(Tipong)的當?shù)嘏樱欢c他的侍寢字典相處了那么長的時間,當約翰跟提龐說話的時候,他卻依舊聽不懂他們之間的對話。不為什么,他只是把提龐當成了他發(fā)泄獸欲的工具,除了性事,還以毆打她為取樂之道;奈維爾對提龐不帶有半點尊重,如何可能在她身上學會任何東西。也許也正如他自己所說: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愛上自己的侍寢字典的。
當然,不管怎樣,侍寢字典這種畸形的殖民地產物在當?shù)厝丝磥磉€是相當可信的,畢竟許多人都通過這樣的方式學會了或多或少的當?shù)胤窖浴S谑?,這樣的一群女人就應運而生了,她們陪初來乍到的英國官員睡覺,如果她們遇到的是一個像奈維爾一樣的男人,她們只能哀嘆一聲命運多舛然后默默忍受。
運氣好些的女子,也許就會遇上像鮑勃?霍斯金斯(Bob Hoskins)飾演的亨利(Henry)一樣的男人,在他心中對她多少還懷著愛戀之情……然而這樣的愛戀之情全部都經不起考驗,迫于種種壓力,他最終都會選擇回國去娶一個臉色紅潤的同族女子,然后也許忘了她。
杰西卡?阿爾芭(Jessica Alba)的角色莎莉瑪(Selima)也許是僅有的一個,因為她遇上的不是別人而是約翰。一身正氣卻報國無門,懷揣理想卻無處施展,事業(yè)上的失意讓他徹底地投向了莎莉瑪?shù)膽驯Ю锶?,工作上的處處碰壁讓他無處閃躲,所以他與莎莉瑪之間的愛情似乎也就顯得如此舒緩而流暢,自然得理所當然。
一個青春夢想在無計可施無可奈何中的破滅,青年總不會就此而絕望,取而代之的將會是另一個青春夢想。而愛情,顯然要比那個豐功偉業(yè)的夢想更容易實現(xiàn)得多;尤其是青年。只要日夜相對,只要心地善良,只要心懷悲憫與渴望,愛情就這樣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何況,約翰對著的莎莉瑪,是一個如同杰西卡?阿爾芭般美艷又熱情,主動又具有個性的女子。
民族隔閡,世俗阻力,信仰和信念;所有反對他們相愛的一切,在青年心里,最終只會迫使他在那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因為,他們遇到了越大的阻力,在他們看來,只會使他們的愛情變得更加偉大。也許,這種與“低等民族”之間的情感,大部分都會被所謂的民族情感所扼殺,但終究總會有些碩果僅存的殘余果實最終將修成正果。
青年會有偉大的夢想,比如建立起帶著自己名字榮耀光環(huán);青年也會有平凡而渺小的夢想,比如那個關于愛情的假想與渴望。當通往豐功偉績夢想的路途開始因為現(xiàn)實中的阻力和障礙所封堵,從偉大的夢想轉投向平凡的夢想里去,似乎也成了一種注定的必然——當美麗妖嬈的村姑遇上熱血沸騰的有志青年,愛情來得如此迅猛,讓人無力抵抗。
從一開始的堅守虔誠信念,漸漸地繳械投降;從事業(yè)上的層層包圍,漸漸地忘情于江湖。約翰和莎莉瑪之間的情感,其實跟情欲無關;他們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了愛情的基礎?;蛘哒f,這部電影在刻意地給我們制造一種這樣的感覺——從一開始相遇時的驚為天人,到一場出人意味的相識,再到女主角性格的展現(xiàn);最后的相愛其實已經在情理之中了。
只是,要守住這樣的一份愛情很不容易。約翰天真地以為他們的愛情會得到美好的祝愿,而莎莉瑪清楚,這份愛情僅有的那道出路,是他們一起私奔,離開這個地方??缭诫A級的愛情并不容易維系,當一個官員愛上他的奴仆,這樣的愛情是得不到世俗承認的。不管這場愛情是怎樣的一種純潔的情感,如何真摯感人。
或許,正是因為所有那些無法突破的重圍;愛情終究被稱為是夢想。一帆風順的愛情并不足以讓人心動,我們總是更喜歡聽那種充滿了磨難的愛情,而不喜歡那種平淡如水的故事。相遇、相識、相敬、相愛;然后被迫分開;各自與別人結合;然后再次相遇……接下來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也許已經不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為情所困,他們暫時得不到彼此,他們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有時候我想,也許我們總是更喜歡看別人的悲劇,而不喜歡看他們太容易得到幸福;因為嫉妒,會讓我們看到一種扭曲了的幸福。
艾米莉?莫迪默(Emily Mortimer)的角色賽西爾(Cecilia)與約翰之間的愛情,對于我們來說就不具備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更多的原因也許就是因為這種一帆風順帶給我們的平淡感覺,加上莎莉瑪與約翰二人的相識相愛在前而給了我們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這讓我們對于賽西爾的愛情會有一種并不公平的主觀認知。
先拋開約翰對她們二人的情感,賽西爾和莎莉瑪二人與約翰的情感其實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愛情模式。賽西爾對約翰的情意其實并不比莎莉瑪弱,她們同樣為了約翰愿意放棄自己,犧牲掉自己的愛情。在約翰將要被亨利起訴的時候,莎莉瑪放棄了她的愛情,為的是保全約翰;而賽西爾顯得更深沉些,她僅僅只是為了成全約翰情感世界的完整和快樂,她就做了一種徹底的自我犧牲。
愛是成全,是看著對方幸福就完全徹底地知足;而不是占有對方,不愿放手。莎莉瑪與約翰的愛情,是一種兩情相悅式的愛情;而賽西爾與約翰之間的愛情,是一種自我犧牲式的成全。賽西爾的愛情也許更值得同情,只是在這部電影里,她的愛情多少成了另一場愛情的阻力因而并不得人心,加上亨利夫婦的強勢讓她的愛情成了災難。也許,讓我們更客觀地看,我們對賽西爾將會有更多的同情與憐憫。
畢竟,電影的最后是莎莉瑪?shù)玫搅怂男腋?,而賽西爾卻只能自己孤獨地想念著她的丈夫,替她的丈夫完成他所渴望要去做卻沒能做到的事業(yè),養(yǎng)大他們的孩子,并且寂寞地老去。只是,也許很少有人會從這樣的一個角度去替她思索——她不僅在他的事業(yè)上成全了他,甚至最后更做出了自我犧牲而在愛情上也成全了他;什么樣的一種愛,能夠比賽西亞的這種犧牲精神更深沉呢。
在許多人眼里,這部電影并沒有太多可言道的地方;不外乎只是一個惡俗的愛情故事。其實不然,這部電影在人物塑造方面還是頗有造詣的。如果我們更多地去注意它的每一個人物,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在這方面花費的精力并不少。每一個人物,或多或少都帶有某種象征意義。
比如奈維爾。這是一個對現(xiàn)狀不滿并且有點破罐破摔的人——以折磨他人為樂,包括他自己的侍寢字典提龐、約翰、莎莉瑪,甚至連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嬰兒他都想殺死;挑撥離間、嗜血、暴虐……他的心理其實已經徹底地扭曲了,仇世嫉人、憤世嫉俗、下流無恥,雖說多少帶有點悲哀,可是他是最不值得同情的一個人物。
比如亨利。亨利所代表的是這樣的一種人——人性尚未完全泯滅,但性格中帶有著某種懦弱的妥協(xié),死于體制之下。愛一個人,卻礙于世俗所謂的道德準則,于是最終老死不相往來相忘于江湖;女兒就在他的身邊生活,他卻只敢默默關注,連相認也不敢;希望兩個女兒都幸福,最終她們卻都備受傷害……其實,他的心靈只是被自己不夠勇敢的性格所羈絆。
比如布蘭達?布萊斯(Brenda Blethyn)飾演的角色阿吉爾(Aggie)。她是一個非常有象征意義的悲劇式代表——她深愛自己的丈夫,她卻每天都在擔心失去他;她深愛自己的女兒,她卻無法在女兒成長的過程里陪伴著她;她害怕女兒還將步她的后塵,于是她一手安排了約翰和賽西爾的婚姻;在破壞約翰和莎莉瑪?shù)膼矍榉矫嬉膊贿z余力……然而一切最后卻似乎都事與愿違,丈夫和女兒都愿意去成全約翰的那段愛情,她僅有的只是全部的失意。
賽西爾是一個失意天使般的角色。她控訴父母在小時候離開她,控訴所有人對她的情感選擇都是極不情愿的被動選擇,控訴約翰這個只是因為愛她而愛她的男人心里卻從來不曾忘卻另一個女人……然而她卻如天使般守護了約翰與莎莉瑪之間的愛情,如果沒有她的成全,約翰與莎莉瑪兩個人的故事,也許最終將變成她的父母親,亨利與阿吉爾那樣一個無奈的故事。
莎莉瑪是一個原始氏族版的灰姑娘。遇到一個王子一樣的男人,與之相愛,在另一個氏族里如同一個救世的神祇一樣被尊崇,最后過著幸??鞓返纳睢R苍S,莎莉瑪?shù)膼矍榫褪撬腥硕荚诳释哪欠N愛情。
約翰是個何其幸福的男青年。他有他的青春夢想,當偉大的夢想遇到了阻礙;他又找到了他的另一個青春夢想——愛情;而當他的愛情被無情地扼殺,他又找到了另一個深愛他的女人,而這個女人又能幫助他完成他之前的夢想。男青年的二種青春夢想,雖說二者無法兼得,可是他至少總在這二者中間來回地徘徊。
有一個與他兩情相悅并且最終與他廝守的女人,有一個深愛他并且方方面面都成全他的女人;當最后他們的愛情已經不受那個社會所認同的時候,他們依舊能找到歸宿,找到一個接納他們的原始氏族。約翰的幸福多少讓人嫉妒,卻不招人怨恨;電影在這方面所把握的尺度精準得讓人驚嘆。
沖著杰西卡?阿爾芭(Jessica Alba)那個裸替的完美胸部以及艾米莉?莫迪默(Emily Mortimer)那個沒有半點爭議的胸部,這部電影也是值得收藏的。當妖嬈村姑遇上熱血青年人;這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惡俗得不能再惡俗的故事——灰姑娘的氏族版本;自我犧牲式愛情的非主題版本;世外桃源的近代版本;殖民侵占的美化版本……然而這依舊是一部出色的電影。
不管別人怎么說,我依舊喜歡這部電影。那種舒緩的節(jié)奏、唯美的寫景、低調的譏諷、浮世繪式的人物塑造、幸福得讓人妒嫉的男青年,我見猶憐的妖嬈村姑……
2009-06-20;己丑牛年庚午五月丙申廿八;晨6:37。
--------------------------------------------------------------------------------
附注一:電影資料。
■片名:《The Sleeping Dictionary》
■譯名:《侍寢字典》、《字典情人》
■編導:Guy Jenkin
■主演:杰西卡?阿爾芭(Jessica Alba)、休?丹西(Hugh Dancy)
■類型:愛情、劇情、歷史
■片長:109 min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分級:USA:R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tǒng)
■混音:杜比數(shù)碼環(huán)繞聲
■攝影機: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攝制格式:35 mm (Kodak)
■洗印格式:35 mm (Fuji)
■制作成本:$12,000,000
■制作公司:Fine Line Features
■發(fā)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首映日期:2003年1月31日(墨西哥)
--------------------------------------------------------------------------------
附注二:多說一句。
不知為何,這篇文章也許是近期寫得最讓自己抓狂的文章。也許,是因為太想寫好;反而在寫的過程中多有阻滯,于是頗為郁悶。寫完上面的最后一段時,我竟然有種解脫了的快感,唉。這部電影,也許是近期我喜歡的電影之一;而文字,卻是我近期來自我感覺最差的一篇。
是不是,因為有著過高的期盼;所以,寫出來的文字達不到那種期盼,于是多少有了些失望。
http://cyacz.blog.163.com/blog/static/98269920095165141618/ 很喜歡這部電影的英文名稱《SLEEPING DICTIONARY》,因為這種故事在許多地方發(fā)生著,這種角色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都能找到,一個西方人來到東方,為了生存下去,他們會找一個漂亮的女人,和他一起同居,教他語言,但是最后他們會拍拍屁股就走,回到他們的國家,繼續(xù)結婚生子,就像以前的一切從未發(fā)生過。這其中有愛嗎?不能說完全沒有,和一個人同床共枕幾年,不產生一丁點感情的是禽獸,不過在現(xiàn)實的利益面前,很少有人能夠像影片中的男主角那樣,義無返顧,所以,我給自己的影評定了這個標題“太像戲了”.......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并不認識杰西卡,也不知道她出名,查了百度才知道,她是個多國混血兒,美國人,難怪我看的時候總覺得她不可能是土著依班人。她的英語講得太好了,氣質太沒有叢林氣息,倒像個舞蹈演員。
英國小伙子被當?shù)氐氖裁炊淖兡??這是我看完后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因為片頭就有這么一段話,“他們抱著去改變當?shù)厝说南敕ǎY果卻被當?shù)厝怂淖儭?。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那就是那個女孩子了吧。
這部電影莫非是想和解殖民地與殖民者之間的關系,嗯,也看不出來,或許將其看作單純的愛情片來看更簡單一些。
Jessica 真是太美了。是那種天然去雕飾的nature beauty,是那種韻味無窮的繾綣,眼神是那么欲說還休的留戀。她在“神奇四俠”里的美就太世俗,乏味了。影片本身還是缺乏亮點,英美殖民教化愚民,和日本侵占中國為了教化中國愚民發(fā)展大東亞共榮一個意思。影片沒有什么挖掘。
資本主義國家的統(tǒng)一文化壟斷世界每個民族國家的統(tǒng)治,現(xiàn)在國際世界把這叫“普世價值觀”,中國人現(xiàn)在也在努力學習著“普世價值觀”,也有許多中國名人教導我們如何學習“普世價值觀”。應該說,大多數(shù)的價值觀內容是通用的、普世的,全人類共有的。但是并非全部權利頂端的國家所推崇的價值觀,都“必須”是世界的。
盡管這是個地球村,我們是村民,但每個“人/國家”還是有各自的personality的。
西方人的想法有時候真的“很有趣”。一邊強調每個人的個性,一邊對于其它族群抱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這句話中國人公開說了千百年,西方雖然沒有公開說,可實際上一直按此做。本人不曾信奉任何宗教,但也大約知道中國的佛教和道教,并未有什么異教徒的概念,也沒有異教徒遭受懲罰的說法。但是在世界其它幾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中,都有異教徒的概念,宗教故事都有不少涉及異教徒被懲罰等等的情節(jié)。從古至今,由異教徒概念引發(fā)的排斥、懲罰、暴力、殺戮、甚至戰(zhàn)爭等等等等,從未間斷過。西方大部分人都信奉宗教,其思想也受其信奉宗教所影響、支配。了解他們的宗教才能了解他們的思想。
其實,片子還是挺好看的,因為畫面真的很美,迷人的東南亞風光,與Jessica的美交相輝映。讓我想起了在越南,柬埔寨度蜜月的時光。。。。。。
浪漫,主角們都是喜歡級的~
夠爛
alba的裝扮超性感×_×
少見的喜劇結局。
2010.6.18 fielding
賞心悅目
土片。
看過,女主角很美。色彩很美。如此而已。
這么好的題材,居然拍成這樣.
Alba Jessica
美艷動人 杰西卡
結局過于美好。。
帥哥美女加上異國風情劇情狗血但我就是買賬~配樂好熟悉,那段唯美的太性感??上О柊乓恢北划斪龌ㄆ浚睾苊篮呛呛呛呛?。有點迷上這種東南亞風情的電影了
芭姐太美了?。。。。?!
男主女主最好的年華……理想化的圓滿。美化殖民了嘛?
1981年生的Jessica Alba太美了,她是這部題材、表演、編排都爛俗的片子里的唯一亮點。
Hugh Dancy ~~
西方白種人的意淫片,打著異域風光的羊頭賣著意淫的狗肉,劇情十分狗血,兩個星送給阿爾芭的裸替
或者這是個不錯的途徑。
我丟了那個老的,又撿了個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