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哈哈一笑
17年來廣州,轉(zhuǎn)眼已經(jīng)快五年時間了,作為吃飯時候的消遣,找了部粵語電影。當然目的很單純,就是入鄉(xiāng)隨俗一點,老港片,加上王晶這個lsp,無厘頭的模式,笑料有些低俗,但是卻很好笑,即便是時隔多年,還是看的開懷大笑。當然里面的角色也很出彩,倒不是說什么俊男劉德華,靚女邱淑貞,就是陳百祥這些配角,站在那里似乎都讓人覺得好笑。
不過華仔在這里表現(xiàn)的感覺沒那幾個配角出彩。
2 ) 以后的朋友只會勸我努力向上,愛護家庭,多沒意思
我是那種動不動就會傷心抽泣或撕心裂肺的大喊:我要看神經(jīng)片我要笑到?jīng)]心沒肺不然我就不活啦!那種怪咖。
所以每隔一個禮拜左右我就會習慣性抽風二至三次,到處搜羅尋覓過去時代的港片,那些最混亂最癲狂最美好最青春的老港片。那些你說你想找在九十分鐘里找個主題思想都會臉紅的爛片。
至于這一部,最有價值最點題的大概只有標題是這一句。
我也懷念我那些損友,那些曾經(jīng)陪我大聲哭笑的損友。
我們那些沒心沒肺、沒皮沒臉的青春。
我那些被糗事樂事傷心事?lián)砣说那啻骸?br>他們忽然一齊勸我奮進向上,既然不是太陽從四個方向一起出來了,那大概就是因為我們都老了。
所以我不敢輕易喝醉,因為陪我一起在路燈下踢罐子還玩的挺高興的好兄弟都把全部精力投放于賺錢養(yǎng)家。
所以我不再寫詩寫小說,即使寫了也不肯拿給人看,因為那些在我的札記本上揮揮灑灑,批注比正文還長的狐朋狗友早已不再習慣憂傷。
我們是什么時候從不良少年變成良好少年的呢,我們一向是比賽著看不起這個世界的,什么時候卻也變成了這世界的一部分。
3 ) 為什么這種追女仔喜劇不靈了?
翡翠臺。
現(xiàn)在再看這種80年代的追女仔電影,總覺得里面的橋段、人物都很蠢,大概是時代不同了,還有就是以前看得太多,厭倦了,覺得不再新鮮。谷德昭他們還在炮制這樣的東東,但沒有了這種一水明星,主角至少是兩大巨星,票房就再不可同日而語,像近年黃百鳴搞《家有喜事》之類,一開始還有大牌明星,后面換成中等明星,很大原因是大牌太貴,票房回報卻可能達不到要求,當然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原因是編劇導演們技窮,編不出好劇本,令捧場客越來越少,只能是制作越來越小。
劉德華那時候是真的帥。
4 ) 最佳損友
徐定富本是徐定貴之同父異母兄長,自幼在美長大。及后其父去世,叔父親自赴美接他返港承繼遺產(chǎn)。富不欲與貴均分家產(chǎn),命三損友教壞貴,三人不但失敗反而與貴成好友,最后富欣賞貴的才華,兩兄弟遂一起打理徐氏。 影片評價 《最佳損友》是香港80年代追女系列電影中,頗具代表性的一部,王晶的喜劇經(jīng)典,也是劉德華早期的喜劇影片
5 ) 不值一看
這部片子是作為學習粵語的素材觀看的,考慮到片子制作的時間是在1988,我想其中大概會有一些有史料價值的鏡頭。果然,有一段“省港旗兵”的調(diào)侃。其他嘛,真就沒什么好說了。太過低幼,堆砌笑料的手法太過敷衍。這種快餐式港片本來固然不需要任何邏輯,制作周期也快,我想本片也不過一個星期的制作周期。但無厘頭也有用心不用心,這部片子就是毫無用心。感覺王晶是為交作業(yè)拍了這部電影——這簡直不能稱為電影,從內(nèi)容看,就像小學生自排的小品,你打我一下,我撓你一下,中間崩潰,整場垮掉。
曹查理飾演了一位耿直boy,陳玉玲正當年,聲音也很好聽,邱淑貞剛?cè)胄?,還沒有走性感路線,馮淬帆大約是拍完這部片子就定居臺灣了。
1、香蕉你個芭樂的出處,十多年后才知道芭樂兩字的寫法2、不僅惡搞了胭脂扣,還惡搞了一部傳統(tǒng)粵語殘片詩禮傳家3、王晶追女仔、整人段子大集合,劇情支離破碎
1080P重刷,某種程度上和后來的《整蠱專家》是一個類型的故事,奸角試圖借助外來力量腐蝕正直的主角,沒想到外來力量良心發(fā)現(xiàn),最終反噬奸角。兩片共同的橋段不少,主角無數(shù)次陷入奸角設計的困局卻總能轉(zhuǎn)危為安,甚至同樣有電影院輾轉(zhuǎn)騰挪的段落。對配角的塑造手法單一(比如刻畫嘴賤的曹查理就讓他一直耍賤),靠王晶積攢下的整蠱小段來填充時間,更多是靠演員本身的光環(huán)加持(比如馮淬帆演直性子的暴躁男就自帶說服力),但他們排練和表演《胭脂扣》的段落確實好笑到爆。時年20歲的邱淑貞剛剛出道,本片后她多了個「豆豆」的外號,但眼鏡OL的造型對她的美貌封印太嚴重了,王晶后來讓她換性感戲路是絕對正確的。唐麗球演閨蜜女二,陳玉蓮則演中年女老板(但此時她其實還不到三十歲呢),而吳君如則初試女丑,挖鼻孔和「強奸」叻哥也成為經(jīng)典橋段了。
哥哥面對跟自己爭取遺產(chǎn)的弟弟,派了三個經(jīng)理帶壞弟弟,沒想到仨人跟弟弟打成一片,還有兩個女孩,玩得很好,一起來整哥哥。十分搞笑,不是生硬的屎尿屁,雖然有葷段子,也只是點到為止,常見的喜劇效果是,給人挖坑,本應該是十分尷尬的局面,被巧妙的化解,一方的鬼馬機靈,一方的正經(jīng)相信,還有一方的幸災樂禍,喜劇效果很明顯。
大名鼎鼎的“香蕉你個芭樂”其實并不是《東成西就》的原創(chuàng),當然此片也不是最早出處,不過都是馮淬帆的經(jīng)典語錄,很搞笑。王晶早期的電影真的很好看,雖然現(xiàn)在是爛片王,這跟凱奇很像,都是有兩把刷子的人。陳百祥真是百看不厭。吳君如,曹查理,都是各有千秋。最美還是邱淑貞。
四大損友:劉德華、陳百祥、馮淬帆、曹查理二美女:邱淑貞、唐麗球
華仔這樣挽留三個損友:以后的朋友只會勸我努力向上,愛護家庭,多沒意思。果然還是一起吃喝玩樂,干點壞事的“狐朋狗友”來的有意思。經(jīng)典的場景是華仔同時陪兩個女人在同一家影院看電影,費盡心機周旋于兩女之間。第二十幾分鐘出現(xiàn)了幾個大陸人,拿著槍囂張地調(diào)戲女人,依舊是省港旗兵的丑陋形象
整蠱專家 最佳損友都是一路子!~
看80年代的香港電影可以理解什么叫搭臺子唱戲,就連里面的房間恨不得都是在攝影棚里搭的幾塊木板,連吊燈和風扇的商標都沒來得及撕下來。哈哈,不過話說回來,看港片不就是聽戲嗎?
香蕉你個巴拉,笑抽我了,陳玉蓮真漂亮
7.0/10 分。2018.01.25,重看。1988 年的片子,依然是王晶的浮夸喜劇,在那個年代來說,還算不錯的啦。各種美女,眼花繚亂,邱淑貞、陳玉蓮、唐麗球。。。吳君如其實長得不差,但她每次都是丑女作怪的形象。。。香港電影那時候好拼,大牌一年拍好幾部電影。。。本片第二部也是同年拍的。
老港片的模式。挺無聊一電影,笑料很俗。
劉德華和吳啟華在《魔域桃源》后又在電影中對戲,吳依然演反派。當年他不滿《魔域桃源》中演反派,一直耿耿于懷,覺得自己之后的反派戲路都是當時一手造成。我倒覺得完全是他面相實在太精算,適合演。其實挺喜歡他噠
最早的香蕉你個芭樂,邱淑貞幾時友情復出下?
整蠱專家前身,周星馳一人可抵三人。(同年最佳女婿)20歲的邱淑貞還沒長開,劉德華又沒和姑姑在一起。(不止喜歡斷臂還能喜歡瞎子,劇情需要)吳君如又是這種角色還想瑪麗蓮夢露,陳百祥含淚受辱。世界名棺大展可真刺激,大傻真是永遠沒救。最早的香蕉芭拉,不會學狗的螃蟹不是好茶壺。香港還是很前衛(wèi)??!
香港最好的年代,王晶的喜劇在當年可謂獨領風騷,可惜現(xiàn)在的王晶依舊是這個路數(shù)。此片也是邱淑貞的處女作,王晶帶入行,之后近水樓臺先得月……
開始喜歡看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以前覺得低級笑話太多沒品所以無愛,現(xiàn)在覺得很熱鬧,小橋段的處理特別機智靈活,有這個智慧其實蠻可以把格調(diào)提得高一點就會更經(jīng)典,缺點是轉(zhuǎn)場不太靈活。并且看慣了如今的那些千篇一律的精致假面孔,那個時候的女神真是不同風格的美啊。
王晶、劉德華、陳百祥基本上是港式喜劇的代表。
當年的劉德華就是適合這樣的電影,片子里還有陳玉蓮啊。。。王晶的輝煌時代。。。
3.5 王晶拍的一系列追女仔人馬的片子都很三俗很搞笑
王晶的典型噱頭喜劇,把擅長的追女仔類型喜劇和當時辦公室白領類型喜劇結(jié)合在一起,基本上是換湯不換藥的低俗笑料,但不乏娛樂性,完全滿足觀眾的發(fā)達狂想曲,對白通俗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