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回首,盡是平庸的惡
《小公主》是世界名著劇場系列的顛峰之作,即便在整個日本動漫界,本片亦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其制作水準遠高于同一時期的其他TV動畫,即便今天再來看這部作品,畫面依然相當精致(當然是指日語原版的,中文版畫質很粗糙)。
名著系列中能夠與之相比的,大概有曾入選十大感人動畫的《羅密歐的天空》、以及90年代的超級催淚彈《龍龍與忠狗(劇場版)》。
和姐妹篇《小公子》的溫馨不同的是,本片更側重勵志。
不過,不知是否我心態(tài)變得復雜的緣故,多年后的今天再來觀看這部作品,滿眼充斥著“平庸的惡”。
莎拉是很不幸的,可是,造成她的不幸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回答“萬惡的舊社會”,那么應該面壁去,至少必須向面包店老板和洋裝店老板謝罪;如果你回答是名琪校長或拉維妮亞,那么應該感到羞愧。
若要問我最討厭片中的哪些人,我倒不認為是名琪校長和拉維妮亞這兩個“女魔頭”,而是兩個廚師(莫莉和杰姆)、還有拉維妮亞的兩個跟班。
主謀固然可惡,但幫兇更叫人討厭,沒有這些充當“中流砥柱”的爪牙,主謀的危害性會減輕很多。
看到別人得到好處自己就會難受,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態(tài),只是程度深淺的問題,不過名琪校長、拉維妮亞、莫莉、杰姆這四人,在這點上尤為極端,他們只要看到別人得到半點幸?!呐聝H僅只是彼得送給了莎拉一個蘋果,就會痛恨得撕心裂肺、咬牙切齒、痛苦萬分、難以入眠。
名琪校長曾經(jīng)有過一段不幸的童年,所以她憎恨別人得到幸福。拉維妮亞是典型的被寵過頭的富二代,不能容忍別人的快樂,尤其是這種快樂會顯得比她更耀眼的時候。莫利和杰姆是弱勢群體,給別人打工的類型,受夠了雇主的氣,所以當他們欺負起蓓姬和莎拉這兩個地位比他們更低的弱者時,手段更兇更狠更殘暴。
奴隸主有兩種,一種是不高明的,以最大程度地壓迫員工為己任,容不得他們有絲毫幸福;另一種則是高明的,給員工一定的優(yōu)待、自由和快樂,讓對方心甘情愿地為其效命。名琪校長無疑是前一種。
相比名琪,拉維妮亞雖然很招人厭,卻也是一個相當有原則的人物,直到最后一刻,她也沒有向莎拉服過軟。就像現(xiàn)實中的很多蠻橫的富二代那樣,一輩子欺負別人,但卻不用因此受到懲罰,更不會像名琪那樣聽到莎拉重新獲得巨額財產(chǎn)時,嚇得兩腿發(fā)軟,對于莎拉的寬宏大量,她只停留在買帳、但不領情的程度上。
名琪校長和拉維妮亞固然是導致莎拉陷入不幸的元兇,她倆的跟班更不用多說,可是,剩下的那些人,就沒有責任嗎?
每當莎拉受到欺負的時候,昔日那些表面與她打成一片的同學,卻個個尋求自保,幾乎沒有人站出來為她說一句話。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只需付一點點責任,但正是這多個“一點點”,讓莎拉不斷地被侮辱。
可是,在別人受到欺負的時候,站出來替他說話,未必不是對自己的幫助,你今天可以為別人不平,那么明天你受到欺負時,或許也會有人為你說話。
試想想,如果莎拉像拉維尼婭那樣蠻橫,那么在她破產(chǎn)后,還會有彼得、蓓姬、阿美加、羅悌跑出來幫助她嗎?盡管她得到的回報,遠不及她的付出,更多的人是在漠視她的不幸,但總比沒有的好吧,要不然到了那個時候,她只能像德國牧師馬丁·尼莫勒那樣自嘆:“當初他們XXXX,我沒有作聲……后來他們XXXX,我沒有作聲……最后,當他們開始對付我時,已經(jīng)沒有人為我說話了……”
也許有人會說,她們都是一群孩子,“不懂事”??伞澳贻p”真的能當借口嗎?
再回顧一下這個故事,其實還是有人經(jīng)常為莎拉鳴不平的,她就是羅悌。在場受過“教育”的同學如此之多,腦海里裝著多少仁義道德的故事自不必講了,但到頭來卻連一個四歲的小孩都不如!
這難道不就是集體“平庸的惡”嗎?
有些好人,他們沒有盡全力去展現(xiàn)自己的善良,稍微遇到一點阻礙,他們就會變得軟弱、膽怯、敢怒不敢言,并中止自己的善意舉動,他們沒有站出來對抗是非的勇氣,但也不愿淪為毫無惻隱之心的走狗。這種有限度的好人雖然做得不夠好、但并非該被譴責的對象。在現(xiàn)實中,我們大多數(shù)人就是屬于這一類。
這種類型的代表人物是亞美莉亞老師,她雖然同情莎拉、但卻對校長姐姐的暴行視而不見,典型的軟弱的好人。
阿美加比亞美莉亞好了一些,她不敢違抗更不敢批評拉維妮亞,但還是在半夜偷偷跑去會見莎拉,她是屬于軟弱但也不愿像其他同學那樣墻頭草的善良女孩。
莎拉的不幸,是上邊這些人導致的,但她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
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莎拉的“可恨”,在于她不懂得反抗,一個人若面對他人的不斷污辱卻從不還擊,那么被欺負多少就有點活該了。
莎拉風光無限的時候,她敢直接對拉維妮亞的蠻橫表述自己的不滿,但自從破產(chǎn)后,她連這點勇氣都沒有了,面對橫蠻,她再也不敢“以直報怨”。事實上,莎拉的不反抗,換回的是那些人的得寸進尺,而不是慈悲為懷。
逆來順受不等于堅韌不拔,忍氣吞聲也不等于心胸廣闊。我想《12國記》里木鈴說自己當初若向冷酷的主人報怨一下,也許處境會變好一些,頗有道理。
莎拉是堅強的,可別忘了,幫助她度過難關的,還有彼得和蓓姬這兩個最要好的朋友,沒有他們,莎拉能否支撐到最后重新拿回財產(chǎn),恐怕是一大疑問。
如果要我選出一個本片最堅強的人,那非彼得莫屬。
彼得是不幸的,但卻不是可憐的。他永遠不服輸,主動謀求出路,從來不自哀自憐。他不羞于求得別人的幫助,但與此形成對比的是,他也不吝于去幫助別人,尤其對莎拉而言,彼得好幾次充當著她的救命稻草。莎拉最初對彼得的同情,換回了彼得的涌泉相報。
因此,莎拉每次外出買菜時,總能看到彼得擁有超好的人緣,很多人都愿意向彼得伸出援手,而不是“施舍”。彼得可以說是一個堅強能干、且不失自尊的人。
莎拉始終是一個大小姐,她吃盡了苦頭,但未必真正明白窮人的疾苦。她以為蓓姬回家去就能獲得輕松了,豈不知這對窮人來說是最大的尷尬。而她拒絕彼得接她回家的理由,是充滿浪漫色彩的“不想從學校逃走”,而不是舍不得丟下蓓姬一人。但這種浪漫,卻在她被趕出學校后受到了沉重的打擊,直到她跟著彼得一起出去打工的時候,她才知道世界上辛苦的孩子多的是,于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期望。
莎拉有一個幸運的結局,此前的遭遇對她來說是一次再好不過的磨練,但若莎拉最后沒有拿回財產(chǎn),她的浪漫主義又能維持多久呢?盡管莎拉很討人憐愛,但我把最強者的一票,投給了彼得。莎拉是我們疼愛的對象,彼得才是生活的強者,我希望我有困難的時候,身邊能有一個彼得這樣的朋友(當然有礦石山老板是件很好的事,但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在“活著”這點上,彼得可以沒有莎拉,但莎拉不能沒有彼得。(只可惜彼得是“馬夫”,而不是“附馬”呵~)
莎拉拿回財產(chǎn)后,對名琪校長、兩位廚師、拉維妮亞和她的跟班等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圣人般的“寬容”,但我看來也不見得有多可取。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將侮辱自己和善待自己的人“一視同仁”,這對后者公平嗎?
所以說,以直報怨才是一個人的可貴之處。我慶幸著莎拉的幸運,但不太喜歡動畫版這種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結局。
以上評論僅限于動畫版(盡管這部動畫高度忠實于原著,但傳達的理念還是有所不同),相關看法只是想換個角度有感而發(fā),總體上,我還是很喜歡莎拉的(尤其小說版的莎拉),只是強調一下多年后的自己回頭再看本片,被彼得打動了。
PS:推薦看日語原版,中文版畫質很差、配音一般、主題曲很囧很雷人……
2 ) 動畫片折射出的道理
3 ) 近乎聖人的忍耐與善良
每一次看見小朋友穿上迪士尼公主裙,都覺得好無品味,那個所謂裙撐更似一個洗衣袋,令人眼痛。還配上鍍金鍍銀低質素不合比例的公主飾物,一身打扮比90s英國女子組合shampoo更kitch。令某些小朋友養(yǎng)成非粉紅色不可,非公主不可,養(yǎng)成整套東西去買,缺乏配色配襯的懶惰,少少暴發(fā)feel囉。
想到這裹,我回想小時候是喜歡小貓和天使,紅色和綠色,也許是被一本1904年出版的書所救A Little Princess(中譯小公主),此書的作者Frances Hodgson Burnett(英國人)同時是The Secret Garden神秘花園、Little Lord Fauntleroy小公子的作者。A Little Princess 被日本人做成卡通片港譯莎拉物語,主角莎拉sara不是公主,因為她父親不是國王,是軍人。而書/卡通中描述sara如公主般富貴的生活,只佔了1/3,大部份是她辛苦捱餓捱冷的受虐生活,但又仍保持公主的風範,例如助人、老實、聰明、善解人意、為人設想、有禮貌等一大堆美德。
sara 的外貌與「公主」不同,她是黑髮而且也不漂亮(但卡通片中為收視將她畫得漂亮),而且她不是光睡等皇子救或用透明鞋子勾引戀足嗜好皇子,只懂躲走或一味順從之類。sara 在做苦工的日子還自修、幫助朋友、分享食物。我小時候對這故事很狂熱,常學她說話,保護弱小,說話老實/寸咀,欣賞自己富幻想/愛作故事。
a little princess 的書和卡通的相異地方是,卡通中 sara 比較文靜,近乎聖人的忍耐與善良。但書中 sara 比較仗義直言也會回咀,內(nèi)心描述和想像部份較多。(好像有點存在主義?)
a little princess 一書中英文四處皆有。而卡通DVD,臺灣有出(名為莎拉公主),在網(wǎng)上該有可網(wǎng)購,可惜只有日文或國語兩種配音,多希望是英文英文 english english ,十分英國feel的配音。
美國拍過電影版,sara竟然棕色頭髮,兼且去了紐約讀書,不可能、不能相信,不可原諒,看了幾分鐘即停止。更有一個是shirley temple版本,超級難頂。
4 ) 動畫片折射出的道理
5 ) 最是那一抹堅定
鬼使神差在PP聚力不停刷新日本動漫的分類區(qū)
不知道多少次的“加載中”
我竟然翻到了一直念念不忘的畫風古老的動漫
那是幼年時代電視機前的美好回憶
那些動畫片遠沒有一休哥和花仙子深入人心
卻在成長路??傆心敲匆粌煞嬅骐[約地反復地在腦海漂浮
而費勁心力地想去拼湊 卻難以連貫出完整的劇情
我很興奮 就如 一個離開家的孩子
多年后回到故鄉(xiāng) 站在街角 看到王媽媽的雜貨鋪還依然靜靜的在那里
賣著兒時的麥芽糖
先下載了兩部——“波羅和馬普爾夫人”、“莎拉公主”
我想 我可能也就是患上了時下的懷舊風罷了 未必會看
可是 我卻一集不拉地著迷地看完了
莎拉公主是1985年出版的作品
印象中是曾經(jīng)看過的 再觀看 終于知道什么叫做經(jīng)典
正如原著一般 作者賦予了莎拉.克魯超乎想像的完美
你會覺得很虛假
但它卻真的遠比時下一些動畫片更有教育意義
給孩子一個完美的榜樣 讓他們懷有一份美麗的憧憬
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
只有相信世界的美好 才會勇敢的面對人生的苦難
正如莎拉眼中 的 那一抹堅定
讓她 即使被現(xiàn)實殘酷地抹黑 也能微笑前行
6 ) 動畫片折射出的道理
這部劇折射出了一個道理!院長的嘴臉,院長在莎拉還是有錢人時候很關心她,以至于其他的孩子討厭她,尤其是那種光環(huán)欲望特別強的人!院長在莎拉父親過世后第一件事不是安慰莎拉而是把她趕到了閣樓一間很小的房間里。讓莎拉變成了傭人!還很故意的差遣莎拉做一些笨重的活兒,感覺莎拉欠了她什么!莎拉還是個孩子,她的爸爸去世了,她卻被一直對她很好的院長這樣對待,她還能不吭聲,當時我就很生氣?。?!
好在莎拉有很多好朋友,她們都幫助莎拉工作!最后一個片段也是我忘不了的就是隔壁搬來的一戶人家,其實是莎拉父親的合作人和朋友,羅夫特魯先生,他并不知道莎拉就是那個小女孩,單純的喜歡莎拉,還給她了送衣服,卻被院長攔下來了,院長還很生氣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會有莎拉的親戚,沒錯,他不是莎拉的親戚而是莎拉的爸爸的朋友。
莎拉去了羅夫特魯先生的家院長就很生氣跑去隔壁找莎拉,卻看見莎拉身穿鑲著鉆石的公主裙緩緩走下來!院長徹底傻掉了,當她知道莎拉還有家人時她徹底崩潰!在她的理解里莎拉沒了父親,沒了家人只能在院里面住下。她的父親死了學校就沒有了經(jīng)濟支撐,都是因為莎拉,莎拉必須干苦力活才能彌補之前所做的!
這就是外國人和中國人不一樣的地方,中國人的動畫片大部分都是在教導孩子,而外國相反,他們是在教導大人要以兒童本位也就是孩子的角度來考慮!中國應該像外國學習!幼兒是啟蒙,幼兒圖書更是啟蒙老師!
那個時代的日本動畫很好看。畫面很干凈。不夸張,不做作。
補卡
天吶,這大概是我八歲時候看的動畫片,超級喜歡莎拉公主的披風!
這個動畫我媽媽很要看。。。
棉棉的最愛……
莎拉公主耶耶耶,莎拉公主耶耶耶,心地光明,玉潔冰清,莎拉公主。。。莎拉公主耶耶耶,莎拉公主耶耶耶,樂善好施,愛人以德莎拉公主。。。
小時候愛死了啊
挺好看的。不知道居然是日本的。
回憶里最經(jīng)典的也是最溫暖的動畫片
美好的回憶,少數(shù)守著電視等的卡通。
雖然故事講得是一個即便是身處困境,卻依然保持淑女、善良的勇敢女孩的故事。但是我卻非常在意里面很多的陰暗面,特別是結尾故事中的邪惡使壞的人沒有一個人有改變。明琦院長收到了捐款,其內(nèi)心陰暗還會再發(fā)芽。廚房兩個勢利眼一個都沒改變,還有薩拉的死對頭還是很壞。落難時貝基再好,還是女傭。
我記得沒看到結局。
童年的回憶~最愛的小公主,無論是電影還是動畫片都看了無數(shù)次~
小時候很喜歡的一部動畫片,后來才知道是日本的~~~電影的也很喜歡??!
居然也是日本的!暈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79271?from=search&seid=17970122999496131497&spm_id_from=333.337.0.0
兒時最美的童話~~
小公主莎拉
我也一直以為是洋人的動畫片呢~ 結局應是好的吧?~
雖然現(xiàn)在的我不太能仔細看 , 但并不阻礙我認為她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