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每個女孩都是公主
小學的時候,讀小公主,看到了這句“每個女孩都是公主”,被深深地打動。
不禁想到“茜茜公主”,這部看了無數(shù)遍的電影。
第一次看,也是我第一次去電影院,爸爸帶著我,懵懵懂懂地被華麗的歐洲宮廷所震撼,那首藍色的多瑙河,也由此在心中流淌。
沒想拍攝的年代居然是55年,光陰的錯亂。
在父輩的兒時,變已拍攝完成的影片,如存在酒窖中的夏朵,躲過了浩劫,卻芳香依舊,喚醒了三十年后,沉睡在我輩心中的公主。
再到90后,看這部片子,可能不會有太多感覺,
不再有那么多質(zhì)樸的感動了吧。
那時,沒有網(wǎng)絡(luò),沒有DVD,CCTV還不至于被嘲落為AV的年代。
我無法保留茜茜公主,只能期待著電視臺的叔叔阿姨能夠?qū)崿F(xiàn)我的愿望。
曾經(jīng)有連續(xù)好多年的春晚之后都會播茜茜公主。
那是我一年中對CCTV最最感激的時刻了。
記得某年夏夜的某天,看到每周廣播電視報上預告CCTV將要播出茜茜公主,于是外公親手蓋起的瓦片罩著石灰墻的二層私房里,一個平時8點就睡覺的小孩,揉著惺忪雙眼,硬撐到了22:30分,沒想剛看了片頭。
整個弄堂居然一片漆黑,數(shù)秒的安靜后,響起了鄰里的喧鬧,有借蠟燭的,有抱怨的。還好,大家都沒有用過空調(diào),還能承受這炎熱,紛紛搬出躺椅,睡到弄堂里。
而我,只是靜靜地坐著,望著沉默的電視機。
無處求援,大人們只是告訴我,明天會好的。
一個晚上,沒有睡著,屋里的電視一直開著,時刻等待著路燈亮起,沖進屋去。
最后在半夢半醒中迎來天明,電視里,布滿黑白或彩色方格的無趣的幾何圓盤麻木地放空。
那無限的失落,一直到成年都仍似留下了傷口般,每當想起,還能輕微地感到幼小心靈上留下的劃痕。
之后也有試圖買盜版碟珍藏,不過很可惜配音不是CCTV版的,只能抱著回憶安慰自己,至少,看了不下5、6遍了。
不知道還有誰與我一般有這等感受的,讓我們一起緬懷吧。
聽著拉威爾的帕凡舞曲,懷念我們永遠無邪、勇敢、向往自由的Sissi!
2 ) 《希西公主》與羅密·施奈德
范達明
說起來,《希西公主》應算得一部典型的王室顯貴片,它寫的是19世紀中葉奧地利弗蘭茨皇帝選后的一段宮廷軼事。然而,無論是作為對一段歐洲史料的研究,抑或是對多瑙河流經(jīng)的奧國與普魯士巴伐利亞州的旖旎風光的領(lǐng)略,抑或是對情人(哪怕是身為年輕的皇帝陛下)自由戀愛的性格心理與擇偶標準的揣摩,這部攝制于50年代的奧地利影片,今天讓我們看起來,仍不失其認識上與審美上的很高價值?!罢婷?!”觀眾都會同聲贊譽。這倒不是說所有年輕的男男女女看了影片,或者是覺得自己也當上了皇帝,或者是覺得自己也被選為皇后而入主宮廷;恰恰相反,人們從皇帝弗蘭茨身上,從被選為皇后的希西公主及其以田園生活自得其樂的父親馬克斯公爵身上,看到的是他們反叛貴族傳統(tǒng)、反對宮廷繁文縟禮,追求自由、熱愛生活、擁抱大自然的那種與普通人民相通的性格與理想。影片洋溢的這種基調(diào)正是使人產(chǎn)生美感的主要因素,它使得這部滿盤是皇親國戚的影片,也閃爍出了一道民主性精神的光華。
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上,影片巧妙地讓這段有關(guān)皇帝的風流艷遇故事交織在當時奧國社稷與時局處于有動亂的歷史背景上,不但有了較廣闊的時代真實感,又通過那位自作聰明、草木皆兵的維也納憲兵隊長的幾番表演(他竟然把希西公主疑為行刺皇帝的亂黨?。橛捌教砹酥T多的幽默與笑料。而皇太后索菲的崇尚禮儀與矜持,其丈夫的昏聵(老是把話聽錯,又喜歡抬杠),不但把角色的個性塑造得極其鮮明生動,而且正是對皇室的正統(tǒng)思想在新時尚面前日益顯得腐朽衰敗的有力表現(xiàn)。
當然,影片的成功,還因為有出演希西公主的奧地利女演員羅密·施奈德的出色表演。施奈德把一個16歲的巴伐利亞二公主最終入主奧國宮廷為后的故事演繹得合情合理。年輕、美麗、天真、純潔,更在于性格的自由奔放、無私無畏,這正是希西在愛情上勝于其姐姐而成功的原因,也是施奈德在表演上勝任這一角色而成功的原因。
羅密·施奈德1938年9月23日生于奧國一個演員之家。15歲就隨母親拍了第一部影片。20歲前她拍攝了《希西三部曲》(《希西公主》為其中一部),成為風魔歐洲影迷的明星。1958年她僑居法國,與不少世界名導演、名演員合作,多次榮膺法國凱撒獎“影后”桂冠。其間,曾與阿蘭·德隆訂婚4年,后又分手。這似乎是施奈德私生活不幸的第一信號。正如當希西在巧遇奧皇而雙雙一見鐘情以及后來真當上皇后時,她幾次說“這真是一場夢”一樣,施奈德在銀幕上飲譽世界的成功,最終也真的成了一場夢。她太不幸了——與丈夫離異,在車禍中喪失愛子,自己也得內(nèi)傷。夢境破滅是孤獨,孤獨伴隨是恐怖,以至于后來她連生活下去的勇氣也沒有了。1982年5月29日,施奈德在巴黎服毒自殺——這正是中國觀眾從《老槍》一片中初領(lǐng)其藝術(shù)風采之時(她飾妻子)。她只活了43歲。她在遺囑中指望留給其惟一的女兒的遺產(chǎn),經(jīng)人清理,竟是一筆合700萬法郎的巨債!希西公主的喜劇最終帶給施奈德自己的是如此一幕慘痛的悲劇,難怪人們時時要責怨命運女神的不公平了。
1985年8月7日寫于Y.C.
2005年5月22日錄入電腦于杭州梅苑閣
3 ) 理想的家庭
Sissi和Franzl這種自然而然的愛情很純真很美好,不過在觀影中更打動我,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Sissi的家庭氛圍。在此只是談電影呈現(xiàn)出來的,暫且不談歷史上Sissi公主真實的家庭是怎么樣,還有專制統(tǒng)治階級剝削人民云云。
影片一開始給我的感覺是Sissi的父親生活自由不羈,不拘小節(jié),享受興趣愛好,朋友家庭給自己帶來的快樂,對孩子疼愛開明,對老婆“油嘴滑舌”,有錢人又會玩;母親遵守封建禮儀,看重出身,有點小虛榮,但是很疼愛自己的孩子,還和小個孩子玩過家家的游戲,成年人一般也沒這種耐心吧。
Sissi和父親去森林打獵,父親告訴她:“當你在生活中遇到煩惱和憂愁的時候,那就像現(xiàn)在這樣到森林遠眺?!?想到英國詩人Wordsworth,他把見到的自然風光記在心里,失落悲傷時拿出來慰藉自己,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稱其the bliss of solitude. 確實,人從大自然中來,心中有郁悶時,看到大自然中遼闊的神奇的由無數(shù)生命組成的的景象,小我的情緒也不足為道了吧?,F(xiàn)在還記得去年十月一個人去駕校,順便去附近的百望山森林公園走了走,那個下午實在是很愜意快活。
這樣的對話,是由心而發(fā)的。Sissi還不到十六歲,說出因為父親感到很幸福這種話,她已經(jīng)對幸福這個概念有了自己的理解,與父親也有這種情感的語言交流。我20歲左右,才開始認識到,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我感受到了幸福,才認識到原來幸福是這種感覺,才開始有意識的用動作和語言來表達這種幸福,以前是從來沒有意識到的(也許不記事時有吧)。后來她嗆聲皇太后,說:“我在家就很幸福了,比這兒的所有人都幸福?!?這種底氣是在這種日復一日十多年的情感交流中建立起來的,她的家庭在物質(zhì)和情感上這樣支持著她。在最高級皇權(quán)面前,仍然對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家族理念很有自信。
在這樣的家庭下成長的姐姐nene也不會差到哪里去,妹妹搶了自己的帥氣多金fiancee,至少也得氣急敗壞,怨恨一下吧,她這個:“我知道(不是Sissi的錯)?!笨雌饋泶_實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己確實委屈不借,但是還是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妹妹。最近看了A raisin in the sun, 講的美國有一家子黑人很不容易但很努力的生活,哥哥拿家里唯一的巨款包括妹妹讀書的錢瞎投資果然被騙的一光二凈,妹妹說這哥們沒啥可愛了,對他徹底失望,媽媽說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left to love. 對家人的那種不離不棄的感情,讓人深思啊。
母親是讓我最意想不到的一個,本以為是那種偏心,恪守禮教,固執(zhí)己見的角色,但真的是為了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幸福著想,開解教導她們,幸??鞓肥亲钪匾?。
哈哈,說自己姐姐獨斷專行,有這種思想就很不錯好嗎,干嘛操縱勉強兒女婚姻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幕,要當皇帝岳父了,要求言行得體,Sissi父親剛想開口,母親已經(jīng)作攔手狀:“我希望我的夫君保持本色,別對我們指手畫腳。” 哈哈,厲害了,這一對應該是真的幸福,不管一開始是不是包辦婚姻,母親雖然也要對外做做貴族樣子,心里也是很享受這種田園生活的吧。不過當這種封建社會的家庭主婦真不容易,生那么多。。。
最喜歡的還是父親啦,自己的生活有追求,家庭美滿,有性格,有喝酒的朋友hh,但說出來的話還是有點意想不到
說到這以為他會說能忍則忍,混混還是要學點畢竟地位不一樣了,為愛情付出之類的,結(jié)果他說有人刁難你就回家。??!女兒真是底氣十足。
看片中震撼最大的是Sissi或者是nene這些年輕人好像碰到了很大的困難,但是父親母親這些長輩總是能好好勸導安慰,始終提倡幸福,追隨內(nèi)心,愛家人這些理念,特別是父親,有一種“這都不是事兒”的感覺。下次面對艱難的生活時,或許可以去大自然中走走,想想這都不是事兒。
越寫越覺得這要不是真人演的,簡直和迪士尼動畫片一樣,太理想,太童話了,我還一直用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它,不過真的很想擁有啊。
4 ) 童話與政治
《茜茜公主》三部曲綜述 / 組織上的任務 / 觀感很一般,隨便寫的。
20世紀50年代,奧地利導演恩斯特·馬里施卡創(chuàng)作了《茜茜公主》電影三部曲。三部影片分別于55、56、57年上映,成為了奧地利影史上雅俗共賞的優(yōu)秀作品。
1988年,上海電影譯制片廠將其引進大陸,影片也因而成為一代人的銀幕經(jīng)典回憶。時至今日,《茜茜公主》三部曲在豆瓣的“看過”標記人次已近17萬,是美國電影網(wǎng)站IMDb的十一倍之多。
影片分別截取了茜茜公主人生的三個片段。
第一部中,茜茜公主與奧地利王位繼承人弗蘭茲相遇并成婚。
第二部中,茜茜公主與太后蘇菲矛盾激化又緩和;之后公主出訪多國,在匈牙利深受歡迎(歷史上這一外交行動促成了奧匈兩國的結(jié)盟,1867年,二元制的奧匈帝國誕生)。
第三部中,茜茜公主與蘇菲的矛盾依然存在,之后被診斷出患有嚴重肺結(jié)核;神奇病愈之后,茜茜與弗蘭茲出訪意大利,并用她的愛與善良化解了民眾的敵意。
愛與善良的信仰、平凡與自由的幸福,這是《茜茜公主》三部曲共同的主題。
影片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進行了浪漫化處理。在背景上,19世紀中期的歐陸政治風云被弱化。在故事素材揀選上,花邊新聞已然不可能納入故事之中,對茜茜公主的病痛也作了樂觀化的呈現(xiàn)。而皇宮中的戲份也是簡單的二元對立模式,且反面力量集中于婆媳關(guān)系中的婆婆——太后蘇菲身上。最終,茜茜成為愛與自由的純潔符號。
影片的服裝、道具、化妝、包括燈光照明等等無不花費巨額資金,效果極盡奢華;與此同時,影片也呈現(xiàn)了大量的地理風光,自然之美在沉穩(wěn)大氣的鏡頭中涌動不息,與宮廷生活形成鮮明的對照。某種程度上,影片在環(huán)境營造上已經(jīng)極力地趨近“真實”。
時至今日,影片的童話風格恐怕難為部分人接受,影片的故事模式在經(jīng)過《還珠格格》洗禮的觀眾眼里也多是陳詞濫調(diào),而影片對女性的謳歌更是難逃男權(quán)的凝視。然而在當時,這一系列呼喚“愛與包容”、“遠離政治”、“親近自然”的影片卻有著頗為重要的政治意義。
上世紀50年代初,歐洲仍然沒有完全走出二戰(zhàn)的陰影。到1955年,奧地利才通過《維也納國家條約》恢復主權(quán)與領(lǐng)土完整。在如此的時代條件下,《茜茜公主》電影的誕生也客觀上隱含了內(nèi)政與外交的雙重意義。美好的愛情童話與自然風物毫無疑問是對民眾戰(zhàn)后創(chuàng)傷的撫慰;而茜茜公主獨立、自主的形象則與奧地利的政治訴求契合;公主的快樂出游則是外交這一政治行為的包裹,她宣揚的懷柔政治某種程度上成為了奧地利外交姿態(tài)的藝術(shù)映照。
因此,假如童話的視角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你對《茜茜公主》的期望,不如回到兩段政治歷史中去,探尋更深層次的時代風貌。又或許,童話的誕生,也從未跳脫政治的話語呢?
5 ) 王子與公主
最愛的系列電影之一,也是我每幾年都會回憶的一部電影,她開啟我對歐洲王室的興趣,翻看了其中涉及人物的傳記。
很喜歡電影中的音樂,有奧地利鄉(xiāng)間的音樂淳樸,有王室音樂的華麗,還有啤酒館音樂的俏皮,每一首樂曲都很經(jīng)典。
喜歡電影中的風景,sissi的家就是一個鄉(xiāng)間的樂園,第一部沒有王室的生活,主要是男女主的相知相愛,他們的愛情是甜蜜的,皇帝不顧母親的反對娶了那個“瘋丫頭”,皇帝是勇敢的,盛大的婚禮真的很壯觀,當我們的小公主成為皇后時,我是激動的,她婚后的生活是怎樣的呢,天真無邪的公主嫁入規(guī)矩森嚴的奧地利王室,是悲劇還是甜蜜,明天回憶年輕的皇后。
推薦所有人看!羅密.施耐德的演繹太出神入化了,看完她演繹的茜茜,腦海里的歷史人物就是她的樣子,皇帝實在是太帥了太帥了,配音老師也很好,完全入戲加分。
6 ) 茜茜公主
小姑娘挺可愛,年輕的感覺真好,正裝的裙子也很漂亮~ 王室的感覺挺好玩的,像童話一樣。
戰(zhàn)敗國對未來生活寄托著無限的希望,讓失落的國民盡快走出陰霾的心理。無論影片承載著多么大的政治目的,作為純潔無暇,甚至童話爆棚的愛情電影來講。那華麗麗的貴族氣息,陽光明媚的崇山峻嶺,灰姑娘的意外逆襲,都會讓觀眾看得溫情滿滿遐思無限。當我們遇到挫折后,多去看看大自然吧,畢竟,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喜歡這個陽光直率的公主,她的美貌,她的善良,她的舉止,盡管這些都已經(jīng)無可挑剔,但是,她所擁有的一見鐘情的初戀,曠世盛大的婚禮,幸福美滿的生活,忠貞不二的丈夫,這些遠遠都比不上她收獲的那夢幻般的愛情,即便只存在于童話里,那份美好也給我一份積極的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熱愛。
Hitler's Heroines-stardom and womanhood in Nazi cinema. P276-279
羅密演得可愛,其余的有個原型在那兒故事就只能占個完整吧。但是拍攝好牛啊,宴會、婚禮的排場也太大了,正統(tǒng)的皇室范兒,拍個電影傾舉國之力的感覺。后面都不算是戲了,純粹就是皇室婚禮展示,看宏偉的馬加什教堂(后來查的)+龐大的貴族們列隊+紅衣教主們等元素疊加在一起時的效果有點驚呆了
這個劇本寫的不錯用爸媽不同的性格來代表兩個不同的女兒但保安隊長這條線沒有引發(fā)更大的沖突這么簡單的一個片兒就成了經(jīng)典雖然講述了奧地利婚禮的全過程 但反對繁文縟節(jié) 向往田園生活這才是能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吧愛情跟皇室是沖突的河邊釣魚 釣到了國王 —— 太tm浪漫了她一下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沒睡 只是做了個夢 —— 臺詞也好棒啊打獵還得偷偷摸摸說話 可太適合談情說愛了國王不忍心殺掉大學生和藝術(shù)家 公主不忍心殺掉小鹿國王的領(lǐng)子和襪子是綠色的 跟公主的琴袋子同色
小時候以為這就是結(jié)局,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我錯了。這不是童話故事,而是現(xiàn)實婆媳劇,少女面對不喜歡自己的、強勢的婆婆,以及不跟自己一條心、無比順從母親的老公,是不會幸福的,哪怕一開始的愛情十分美好。不要相信童話編制的happy ending了,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現(xiàn)實比童話殘酷百倍。
誰小時候沒看過幾遍茜茜公主?。。?!長大后知道她的緋聞和死訊還很是傷心了一段。中國人接受的外國面孔代表。
公主和國王結(jié)婚了,至此,童話落幕,現(xiàn)實登場。在電影以外的世界里,她并不是很幸福,他也并不那么愛她。
比較老套的童話愛情故事,羅密施耐德把茜茜公主的純真、可愛、活潑演繹的非常到位。
補標經(jīng)典,以前買DVD收藏現(xiàn)在還會重溫的老片。公主美,皇帝帥,配角也都很棒!
童年的回憶!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溫一遍。真是一段非常浪漫的故事。弗蘭茲很帥,茜茜很美很有氣質(zhì)~里面的服飾簡直太漂亮了,小時候公主夢的萌芽~
小時候特別喜歡看,茜茜公主說在皮鞋上吐唾沫可以把皮鞋擦得更亮
當時舅舅家有2套,每次來客人了都會得意洋洋的放給大家看,后來舅舅舅媽離婚了,不知道這碟是不是各自1套,記得小時候看的時候覺得非常好看,除了完美的愛情還有那些漂亮的裙子,還聽大人們說這女主角拍完這劇沒多久9去世了..
當你感到憂愁和煩惱的時候,就到這兒來,敞開胸懷,遙望自然,你能從每棵樹,每朵花,每一個有生命的東西里看到上帝無所不在,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
美得心碎,幾乎是在茜茜每次的點頭“是的,我愛他,我非常愛他”中感到莫大悲哀。愛情來臨之際,總是想到他們之間的種種不和諧,弗蘭茨說:“我無法忍受將她讓給別人”,得到以后卻成為愛情悲劇的開始。你被王位束縛,便用愛情去束縛她,熱愛純真的人最后必親手毀掉純真。
當你知道歷史的真相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電影表現(xiàn)的只是個童話~~
三部曲中這一部最嗲了。。多美的Sissi多美的Romy Schneider。。比公主更公主。。
當你感到憂愁和煩惱的時候,就到這兒來敞開胸懷遙望大自然。你能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個生靈里,感到上帝無所不在,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
我想知道這片子經(jīng)典在哪...
當你感到憂愁和煩惱的時候,就到這兒來敞開胸懷遙望大自然。你能從每一棵樹,每一朵花,每一片草,每一個生靈里,感到上帝無所不在,你就會得到安慰和力量……
永遠永遠的Sissi公主,因為這個我一直都喜歡看古歐洲的戲。。。
看網(wǎng)友說是德國還珠,好搞笑,不過確實有點偶像劇了。當然查過歷史就會知道姐妹錯位,一見鐘情等橋段是真的,倒能接受了。笑點穿插有趣,復原的古典韻味很棒,考慮到百年之隔,如今日復原溥儀的故事,便知不易。羅密很美,帶著不需要表演的天真爛漫。但最讓我銘記的鏡頭,一是宣布喜訊后,男二茫然繼而走開,姐姐抱著媽媽哭,說我不怪她,但我裝不了沒事。這是美好愛情背后都有的另一面。二是茜茜放生,她很清楚到來的命運。角色演員多相似之處,同長于鄉(xiāng)下,性格自由,早早進入名利圈,卻經(jīng)歷了一次次失望和失敗,最終英年早逝。看似巧合,實為同性格同命運。另外我還想到了婉容、戴安娜、雅子等皇室女性,都是因為獨立自由,與眾不同被看上,以愛情的名義被留下,卻又因此失去了翅膀,再想到當時的笑容與甜蜜,也不勝唏噓。ps:母女倆戲外也是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