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俄國房子
原著完書于1989,正是東歐泯煮風起云涌的年月。借著春風,拉票人馬,殺進蘇俄,在巨人解體之前拍攝揭穿集權(quán)的電影大概不是一般的爽快。作為一部中規(guī)中矩的間諜片,《俄房》沒有企圖以大制作吸引眼球,愈老愈帥的康納利不耍偷天陷阱,專心調(diào)情;比起5年后皮爾斯布魯斯南開著T-72在莫斯科大道上橫沖直撞發(fā)泄右棍私憤,老牌007的內(nèi)斂演繹意味著紳士對一個苦戰(zhàn)一生的強大敵人的崇高敬意。
情節(jié)印象和諧。我的盜版盤殼上名字喚作《紅場諜戀》,概括故事僅這四字已然足矣。男一號是自由主義無國籍運動的老帥哥。有銀子有生意有文化,足以擺脫政府的羈絆享受布爾喬亞美妙生活。女一號是社會主義文化先進工作者,保受隱性壓迫摧殘,身影退到背景后,留下苦難的面相,負責吸引善良的西方觀眾的憐愛。但通過男一號的口,也透露出部分西方人士對蘇聯(lián)民眾群體善良、真誠的印象,這種形象集中體現(xiàn)在以男二號為代表的“俄羅斯房子”俱樂部知識份子身上——誠懇、睿智、平易近人,完美的世界公民,但他們的忠誠必須獻給西方,他們的生存目的就是學習研究然后向西方投誠來造福人類。所以男二號必須死,女主角必須全心全意地愛著男二號而在男二號被捕后全心全意地委身于男一號。這種投誠,大聲宣示蘇聯(lián)邪惡西方正義。換言之,勝利者總有那么些一廂情愿。他們總是在事后著書立傳,夸耀自己的和平。而變節(jié)者留下的僅僅是一方光潔的墓碑。
編劇把視點從國家政權(quán)的高度降到個人生死,手段庸俗——我卻很喜歡。在數(shù)十年冷戰(zhàn)東西方兩套主旋律的夾攻下,或許逃避才是唯一的“第三道路”。不要英雄,拒絕成功,鴕鳥政策的完美愛情。英國書商的兩次背叛,搭救了蘇聯(lián)女編輯一家的身家性命。軍情六畜、KGB國安局,乃是以政權(quán)為名的一丘之貉,達到這個思想高度我們這些飽受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的中國同志就可以很欣慰了。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配樂和畫面,有真實的莫斯科和列寧格勒,里根口中的“邪惡帝國”原本擁有美好的風景。大會堂、紀念碑、盧比揚卡大廈的驚鴻一瞥,這部片子完全可以當個風景片看而忽略情節(jié)背景。還有薩克司風悠揚奏響,一個女人的兩個男人把酒言歡惺惺相惜。多年以后這種場景不會發(fā)生在莫斯科。有情人擁吻在里斯本的海港。我向往而做不到的事。那是鐵幕后的純真歲月留下的最后光景。
2 ) 愛的虛與實
巴禮是位有名的英國圖書出版商。一天,美麗的蘇聯(lián)女編輯凱雅,帶著一份極為危險敏感的手稿,交由巴禮出版。手稿沒有當面遞交,陰差陽錯地,落入了英美情報機關(guān)手中。手稿不是有關(guān)文學政治的,而是直接公開軍備競賽中蘇俄方最高端的秘密,一旦付諸出版,有可能結(jié)束冷戰(zhàn)。英美情報機關(guān)極之感興趣,要求巴禮合作,前往蘇聯(lián)與凱雅接頭,找出手稿的真正作者,落實內(nèi)容的真實性。
巴禮無意政治,也不受威脅利誘,純粹想追漂亮女人,才千里迢迢遠赴異域,周旋諜海。如其所料,手稿的作者但丁,是他認識的一位俄國神秘人物,他曾答應過為但丁出書。追問下去,凱雅透露了但丁真實身份,原來是蘇俄軍政科學界一位重量級人物。但丁身份明確,手稿內(nèi)容的真實性也被確定。但英美情報機關(guān)想從但丁處得到更多“軍備科技的秘密”,安排巴禮繼續(xù)與但丁接觸。這時蘇聯(lián)情報機會已獲悉但丁的背叛,將其軟禁并處死。巴禮毫不猶豫地將手中的英美軍備情報交給蘇方,挽救了凱雅身家性命。
九零年這部蘇美冷戰(zhàn)題材的電影,確實有點虛張聲勢之嫌,情節(jié)拖拉,線索眾多,而最后又無結(jié)果。米雪菲飛遠不如在《純真年代》《蝙蝠俠二》中那么美得懾人,男豬腳肖恩康納利是著名的“鐵金剛”,可惜在這部文戲中,也無處大顯身手。
不過,電影有看頭的,往往不在于情節(jié)之離奇,敘事之緊湊,和打斗之血腥激烈;這部戲有趣的,是其中犀利幽默的臺詞。這些東西,你決不能指望能在什么國的電影中找到。
初次見面,但丁對巴禮背頌了幾句蘇俄詩人的名句:
“憎恨祖國,祈求她的滅亡,并期待她能在滅亡中獲得重生,是何等甜美的感覺?!?br>“詩人深知,一個人可以同時愛他的祖國,而又痛恨她的制度,而想拯救她,就只有背叛她。”
但丁與巴禮一見如故:“因為你和我一樣,都熱愛真實?!薄钦鎸嵍钦胬恚。?!
巴禮問但?。骸澳愕降资鞘裁慈??”
但丁回答他:“我是個給道德流放的人。”“我就是謊言本身?!?br>而且莫明其妙的要巴禮答應他:“如果終有一天,我找到勇氣做個英雄,你答應我,你的所作所作,就要像個正直的人(decent human being)?!?br>
英美幾國雖然同一陣線,但彼此也相互猜忌。
美國情服人員問巴禮:“假設(shè)我們都要買這幅昂貴的‘畢加索’,但首先你得確定地告訴我們,這是幅‘真跡’?!?br>巴禮回答說:“第一,這幅畢加索不是我的;第二,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畢加索;第三,我根本就沒想過要賣給誰?!?br>又問:“你交游廣闊,在你認識的人當時,誰是自由主義分子,傾向于無政府主義的。”
巴禮假裝想了半天,答道:“有個長號手某某,我猜,他是我認識的人中,唯一一個反對無政府主義的。”
再問:“你為什么常來俄羅斯,而很少去美國?!?br>答:“因為我喜歡俄羅斯。她和美國一樣腐敗墜落,卻少了很多廢話?!?br>
得知但丁已給囚禁,巴禮立刻設(shè)法挽救還來得及救的凱雅。他交出手中的情報,沒有作一點思想斗爭,沒有任何忠義不能兩全,祖國愛人不能同顧的狗屁話。國家,愛情,孰輕孰重,巴禮是無需計算的。他只對與他有私交的英國情報人員內(nèi)德抱歉,所以留書給他:“很抱歉給你帶來麻煩;不過話說回來,你們當初就不該擅自拆閱人家的私人信件?!?br>
——這些臺詞之妙,不是人人體會得到的。
為什么 Tom Stoppard 編劇,Sean Connery 主演的電影你豆評分還這么低?
只拍出了勒卡雷的冷,水面下的玄機完全沒出來,徹底淪為風景言情片。順便說一句,康納利和肺腑不是一般的不來電,兩人的情感戲比冰窟中褪毛掏掉內(nèi)臟的死雞還要熱烈。
絕對的五星電影,配樂和選景美如詩歌。男主對自由的追求沒有被意識形態(tài)所束縛,他救了愛的人一家。
主要看點就是莫斯科實拍。菲佛實際上不像金發(fā)俄國女人。
松散繁雜,中間云山霧罩里幾欲睡去,快結(jié)尾處突然清醒了。雖是文戲敘事,其實故事還是傳統(tǒng)諜戰(zhàn)片模式,大團圓結(jié)局。
1.因為看了叛國的裁縫,忍不住又把這個拿出來再看一遍;2.我心里菲佛最光彩的銀幕形象,超過貝克兄弟,女性美人的最高境界;3.betray my country for love?the easiest decision.無意比較,2位的化學作用真的把英國病人的干柴烈火秒了
莫斯科&圣彼得堡的風光大好|||爵士薩士風慢慢吹||| U R my only country now|||極寒東歐也浪漫
完全是沖著32歲的米歇爾·菲弗和60歲越來越有魅力的肖恩·康納利看得。被米歇爾·菲弗十足的女人味驚到了,這才是女人?。≈劣趧∏闊o所謂銜接與否了。
優(yōu)雅至極的間諜片,改編于勒卡雷的原著小說,片中俄羅斯風光加goldsmith出挑的樂句相互輝映,加上康奈利和菲佛倆老戲骨在里面玩玩諜談?wù)勄椋錃鈭鰳O具瞬間秒殺之能效
和下午柏林葬禮比較這部情節(jié)簡單到讓人偷笑,卻拖拉成災。蘇聯(lián)編輯某娃轉(zhuǎn)交地下書稿給英商巴里,巴受國安派遣入俄探究真?zhèn)?,期間愛上某娃暴露作者。在倆帶路黨一死一危之際巴為救娃毅然向蘇投誠供述本末,換某娃出境生活。巴里有情有義,對英諜和某娃都忠實誠懇,答應過的就盡力完成不了也交代,很贊。
拍得太散,不吸引人,兩位主角對手戲很少,也沒什么火花。
共產(chǎn)主義掠過亞歐,灑下鳥糞一樣的水泥盒子。只有雨天,才能讓彼得堡回到濕重的俄羅斯??导{利是一枚時間的符號,見證著戲謔和尊嚴。
里面出現(xiàn)的景點我貌似都去過。不知道勒卡雷這部小說如何,電影我不能喜歡,像法國thriller、英國spy film和毛國風光片合體,除了場景設(shè)置在毛國,其他就連音樂都一股經(jīng)典冷戰(zhàn)間諜片的味道,感覺太怪異了。倒是很勒卡雷無疑。。。
“你是間諜嗎?”“業(yè)余的時候干干”。約翰·勒卡雷小說原作。片子拍的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性,蘇聯(lián)科學家將揭露蘇聯(lián)實際軍事能力的手稿交給初戀,欲尋找英國出版商公開發(fā)表。英美情報機構(gòu)懷疑是蘇聯(lián)放出的煙幕彈,于是介入,最后克格勃也出手。三個核心角色本質(zhì)上是不依賴任何政府發(fā)聲的自由主義者,然而這也讓他們實現(xiàn)目的的過程充滿波折,其實英美情報機構(gòu)的相關(guān)戲份拍的非?;靵y,我看了一遍完全不能理解他們步驟跟動機都是什么!這甚至讓被裹挾的三人顯得討厭:不就是出版本書么,結(jié)果搞得這么烏煙瘴氣一團亂麻的。當然電影也有有趣之處,60歲的書商康納利對32歲的蘇聯(lián)編輯菲佛一見鐘情,上演間諜時代的愛情,雖然看上去很不搭,片尾只有愛情得了成全,別的都是一場空。拍了不少蘇聯(lián)地標外景,康納利多次演奏爵士樂讓片子更添一份老派氣息
但丁是蘇聯(lián)進步知識分子,蘇聯(lián)是黑暗的堅持冷戰(zhàn)的極權(quán)國家,一幫英國政客是有受迫害妄想癥的軟蛋。男主角游離在這三者之間,但是他真正關(guān)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泡妞。
M.P曾一度變作一個極authentic的演員,在兩次婚姻之間。(因為蘇聯(lián)禁止西方電影公司付薪給群眾演員,慈悲心大起的女主角間中一怒棄組……型到死。)
前半部分的沉悶和無聊簡直沒法容忍,后面30分鐘還算有點看頭。不過這部電影現(xiàn)在看來更像一個諷刺——上映一年后,連蘇聯(lián)都沒了,還冷戰(zhàn)個毛!
舒緩的音樂,優(yōu)美的風井,幾乎讓人忘記這部電影的諜戰(zhàn)主題??导{利的巔峰演技無可挑剔,只是這片子反應的年代大多人已經(jīng)不記得了所以此片影響力不大吧。
中年演 From Russia with Love,老了形體走樣了演The russian house, 不變的是異國美女投懷送抱,100%爽片。
故事還是比較有波折,包括西方對當時蘇聯(lián)的態(tài)度和英美兩國之間微妙的關(guān)系,但是拍得過于緩慢了,景色優(yōu)美音樂悠揚可故事進展過緩。康納利和菲佛兩個尤物單有個人魅力,就是火花欠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