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挑錯本子是硬傷
陳導的寫意,老謀子的色彩,似乎每個第五代導演都有自己擅長的手法。但是到了好萊塢,顯然有些水土不服了。
這部電影綜合了懸疑、情色、驚悚、愛情等多種元素,但是都沒有延伸到一種類型片需要的分量和火候。
不難看出,講故事真是陳導的短板。似乎片子里對人物的刻畫、氣氛的營造、心理活動的表現(xiàn)、鏡頭的運用都差強人意,但是把他們結合在一起,總覺得差了點什么。
就像影片里說的,我這個平原生存者注定無法企及高原攀登者。
愛情如果像一見鐘情一次SEX這般簡單,那就不用費勁心力去了解一個人的過去了。
如果事先沒有充分的了解,通過一次愉快的性體驗去奮不顧身把自己托付給另外一個人,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是一個風險很大的事,跟陌生人上床,后果也要自己嘗,那一團炙熱的欲火,終究要被埋在雪上之下。
所以,還是回到東方拍深奧的玄幻吧,那樣發(fā)揮的余地更大。
2 ) killing me softly
我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到了這部電影,演員的陣容還是比較強大的,主角我比較喜歡,我是愛情片的分類中看到的,看完才知道是陳導的驚悚電影??吹倪^程感覺比較恐怖,個別音樂和鏡頭效果,有些網(wǎng)友評論驚悚程度不夠,但是對于一個從來不喜歡不看驚悚片的人來說,已經(jīng)可以了。
我看完清晰的感受有二。
一、平原長大的女子與高山定位的生活之別。這是一種挑戰(zhàn),但也再次證明了這是很難調和的,我感受到了快樂,但是最后仍然無法調和。與經(jīng)典電影海上鋼琴師 1900遇到的陸地和海洋的生活之別來說,經(jīng)典就是經(jīng)典。平原與高原電影中反復提及,但是渲染不夠,或者表現(xiàn)不夠。
二、驚鴻一瞥后的奮不顧身是如此的不靠譜。每個女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能夠遇到自己的白馬王子,只需要看那么一眼,不要太多言語,就此擁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特別是哪些在愛情中迷茫和徘徊的女孩子,希望遇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奮不顧身的男子,這樣可以避免太多痛苦的選擇??墒聦嵶C明,缺少了解,是如此的不靠譜。
疑惑有三:
1、如果是真愛,為什么一定要知道對方的過去?
在他們結婚前,在抓小偷時,我們的男豬腳已經(jīng)體現(xiàn)了暴力傾向。只是當時被愛情蒙蔽了雙眼,認為這是愛,所以才會忽略。
2、大多影片介紹說Alice和丈夫關系不和,我清晰的記得片子介紹說他們生活的很幸福,喜歡彼此的節(jié)奏,有安全感,直到那不可抑制的一次回眸。是激情淹沒了平淡的幸福。
3、關于文不文色不色的電影定位。大家都將其定位為影片的開頭剪輯真的像是三級片了。我看到的刪減版,里面內容還好。最后一段的教育意義太明顯。。。。
4、片子的敘述和剪輯有點混亂,看完也不是太明白。 我總以為Adm的姐姐對Alice有想法。。。結果卻是。。。
5、那個項鏈的形狀代表什么?求解。
首先,
3 ) 凱歌,溫柔地自殺
情感片?還是懸疑片?
情感不純粹,懸疑也不徹底。
陳凱歌在用致敬的方式向希區(qū)柯克、庫布里克之類證明些什么嗎,
證明自己的品類趕不上他們?
其中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也許是一個慣常線性思維的民族(中國)導演完全用西方心理分析學和遺傳學來解構感情,只是反差?
但是可圈點的不是技巧,因為每一個鏡頭都似曾相識,在法國在美國正早一些的那些大師們身上,見得太多了,也可能是陳凱歌見得太多了。
試著比較一下王家衛(wèi)的《藍莓之夜》和陳凱歌這個《溫柔地殺我》,一個是在用西餐刀叉吃全聚德烤鴨,另一個是在用勺子切割面包,看著總是覺得別扭些吧。
4 ) 姐姐啊。。。
其實結局還是蠻好懂的,姐姐對這三位弟弟的情人的殺人動機:姐姐一開始跟女主說要嘛就真的跟她弟弟在一起,要嘛就馬上離開,厲害的觀眾,可以猜出這個姐姐有問題了,因為這就是姐姐殺機的鋪陳。姐姐殺了兩個弟弟的前任情人,墜山的和埋尸的。埋尸的那位,姐姐不知道原來她要離開暴力的弟弟回到丈夫的身邊,是最后女主發(fā)現(xiàn)信件才告訴姐姐的,所以挖出尸體時姐姐才說,本來她可以不用死,如果早知道她要離開弟弟,就不用殺她了。而墜山那位,其實她和弟弟感情好得很,根本沒有要離開的意思,所以姐姐才殺了她。影片里有一段姐姐說什么登山的女友出軌了所以弟弟要殺她這些都是假的,是要騙過女主,然后引導她去雕像那里,再殺了女主,因為姐姐知道女主在調查了,就算女主要打算離開弟弟,但還是先殺她滅口比較好,維保自己不被揭發(fā)。影片里女主挖出尸體時,姐姐還在繼續(xù)挖另一個洞,看起來就是要準備埋女主的。
所以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這位姐姐搞出來的。之前還讓我們膽戰(zhàn)心驚地懷疑男主,算是有做到一點懸疑片的要求啦??
5 ) 記不住
剛剛看了這部片子,說不上好,說不上不好。說懸疑不夠懸疑,說情色不夠情色,說愛情不夠愛情,說深度談不上深度。音樂嗎?也沒怎么打動人心。細節(jié)嗎?也無法記住只言片語。
總結一下:總的來說,也就是看看。
6 ) 城外人說城內事
“我不知道誰先停下來,那一刻長得就像是一年,也許其實只有一秒鐘。第二次看見他的時候,世界都模糊了,他說,我一直在等你,請跟我來?!?br> 或許她并沒有想過要等誰。愛麗絲,高貴,漂亮,她擁有了女人想要的一切。她有深愛她的男友,那個想要娶她,愿意一輩子愛她的男人。
然而,平淡無奇的生活偶爾偏離了軌道,她從未想過會遇見亞當。那個男人的陽剛和力量,深邃得難以洞測的眼神,那樣溫柔的愛撫,狂熱的性愛,已把她深深吸引。
那一瞬間,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她已墜入情網(wǎng)不可自拔。是誰說的,理智和感情的斗爭往往以感情的勝利而告終。
原來,她的一生差點錯過,她愛情的光芒差點隕落在男人的瑣屑平庸中。原來,熱戀的激情,被愛的熾熱,從來就未曾真正的燃燒過。
亞當已經(jīng)俘虜了她的心。他就是她潛意識里,那個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尋找的另一半,那個沒有他便不成其為她的Mr.Right.
美麗的愛麗絲等到了真愛,至少是一個不那么乏味,可以讓生活變得有情趣有激情有活力的強壯的男人。就像童話中的公主,她和心愛的王子在一起,山盟海誓,以為永不分離。
可是,她等到了,也錯過了。
她等到了他的人,卻等不到他的過去,她等不及迫切要深入他的內心。旺盛的好奇心使她帶起負罪和背叛的帽子,摘下信任的外套,屢屢感受到驚恐與失落。
我以為你會信任我的,亞當如是說。她是如此靠近了他靈魂的最深處,甚至是驚動了他不容忍任何人觸碰到的心靈秘室。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癥結或許在此。當無限的靠近對方,幾乎沒有距離感的時候,也恰恰是神秘感與美感的最終喪失。那僅有的一些放在對方身上的幻想,也終成泡沫。
每個人,都有自己悄悄藏匿在心底的黑匣子,那里有黑暗與邪惡,有罪惡與污垢,有傷疤與憶痕,有不可告人的隱私和不為人知的一面。我們,都不愿意也害怕被別人觸碰到這敏感的地帶。當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寧靜的界域被人打擾了,我們會出于本能樹起全身的刺來防衛(wèi)自己,甚至是傷害到最親最愛的人。
或許,保有距離,不要試圖窮盡對方的心靈,才會給愛情留有余地。距離,原本就是愛情得以發(fā)展的氧氣。正因為那份空白那份未知和神秘,才會有無止境的探索,追逐與廝守。在綿延的探尋中,品到意外之外的驚喜。如果你的另一半,已經(jīng)如同一張黑白分明的紙張清清楚楚的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無異于一只木偶一堵白墻,那么還會有情趣和期待可言說嗎?
如果沒有激情的性愛,愛麗絲和亞當就不能維持激情燃燒的生活,這樣的愛和動物的交配又有何區(qū)別?而除卻性,無非是一具說愛說得麻木了的空虛的軀殼。
靈與性倘若不能真的合二為一,就不是真正的愛。歐美片,所謂好萊塢式,總不乏做愛的片段,李安導演的《色戒》關乎一段女學生與漢奸的微妙感情,卻也要用性愛和情色來表達,讓我感到失望。柏拉圖式與性無關的純美戀愛,難覓蹤跡。
我一直認為,持久的愛是精神上的戀愛,與肉體無關。只是,當兩個人的愛是如此熱烈的時候,也只能用這種最激情的方式——赤裸裸的奉獻來表達了。
秋雨先生的話我始終銘記:堂皇轉瞬即逝,喧囂是短命的別名。是不是轟轟烈烈的愛情總會消逝得太快?平平淡淡才是真。
等一個人,你或許已經(jīng)等到了,可是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有沒有等到。潛意識里還期待著下一個的出現(xiàn),孤獨的靈魂深處始終渴望一場艷遇的降臨給平淡的生活增添一點驚心動魄。
一輩子只能等一個人??墒?,沒有人知道要等的是誰。就像是等待戈多,不知何時何處何人來。有時候我們懷疑眼前的這位,于是我們出軌,紅杏出墻。有時候我們執(zhí)著守候眼前這位,或許錯過了遇見真愛的機會。有時候我們無所謂等待,因為深愛的人早已心有所屬,我們只能黯然神傷。而等待,本來就是一個消極被動的詞。我們只是靜靜的守候著生命中的那一位到來,我們祈求卻不能人為去努力。愛在一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了,命定之事本來就不能強求或改變。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
等,還是不等,一切只能聽眾直覺的安排,因為心從不聽眾理智的選擇。我也想等他,只是他不值得我去等,因為他不愛我。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值得我去等待,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在等待我。沒有戀愛過的我,似乎沒有資格評價有關愛情之類。我只是一個站在迷宮城墻外的小孩,始終好奇的張望。想進去,進不去。既期待,又害怕。所以,這只是一篇城外人說城內事的臆想罷了。
陳凱歌是發(fā)了哪門子瘋,拍個這樣的電影出來。想情色片想瘋了吧。
陳凱歌的水平不怎么樣 唯一的看點就是露骨一些罷了
中國元素就是女主角穿過一身旗袍。但她瘦了點,不好看。人都好變態(tài)啊~~是導演心理變態(tài)吧!
【補標】陳凱歌很少的好萊塢電影
相當激情啊。其實女主才是最大的BOSS,男主角也搞不定她。
這是被中國審查制度憋壞了吧?
唉……
這片是無極火了后,上線的陳凱歌在國外拍的三級片。但在影院上線版把赤裸鏡頭剪的特干凈。我記得普劍老師說,陳凱歌那時候在國外就拍的是名副其實透透徹徹的三級片。。。真三級。。。一顆星給美男美女
陳導好像還滿適應好萊塢的么?比在中國搞無極毀梅蘭芳什么的已經(jīng)好很多了誒。。。
OST倒不錯
很特別 值得參考
killing me softly 名字真美.不過電影的前面都有些太無味了
平原人和高原人
陳大師雖然在形式上貼近了好萊塢,但故事講得七零八落,節(jié)奏莫名其妙,高潮不給力,只會制造空洞的“驚悚”效果(音樂)。Joseph也跟著發(fā)呆,一個表情裝酷到底。Heather還比較在狀態(tài)。這片子情色也不夠,驚悚也不足,標題真是到位啊,觀眾都被killed softly了。。。
除了激情還是激情
主要是這一對太美型了
恐怖片
分級制度下的一次尺度放飛,僅此而已
兩人驚鴻一瞥,愛情由此悄然而至
勿將此片歸為情色,當成懸疑愛情片看會好很多。海瑟在片中乳房多次晃動,除此之外再無其它過激鏡頭(兩主角數(shù)次全裸但絲毫不暴露關鍵點)。因本能的吸引而真心相愛,如羊羔一般溫馴的、甘于在性愛中受支配而幸福的亞歷克斯,因為懷疑和猜測而疏離,最終揭示幕后真相。了無新意的懸疑套路,導演風格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