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太喜歡翻譯過來的中文劇名,一開始看到名字根本就沒有啥興趣,心想紅粉聯(lián)盟,粉紅聯(lián)盟是啥玩意兒,而且又不懂棒球,平時有關運動的劇也看得少,就沒放心上,點開看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一個下午就追完了
這是一部融合了許多元素又揉合的恰到好處的劇
我們看一下它包含了哪些元素吧~
:女性力量,女性友誼,女子運動,女性群像劇
劇中含男量低,沒有狗血drama ,每個角色都特別鮮活,一群有活力有激情多樣的女性,因為喜愛棒球而結緣走在一起,朝著共同的目標向前,三分之一的拉拉齊聚一堂,每個人都在探索自我,尋找自我,突破自我,又勵志又熱血!我們看到女性成為一支團結的力量,作為女性會面臨什么樣的社會障礙和個人障礙,以及黑人女性在運動中受到的歧視,每一集都和角色建立更深的聯(lián)系,真的看得好開心啊,不好看把我頭擰下來!
蜜桃隊成立前是對女性球員進行了重重篩選,首先棒球打的好是必須的,其次必須要有一定的“女人味”,看起來是淑女的,行為是舉止“得體大方”的,黑人女性直接沒有進去門檻,而缺少“女人味”的女性哪怕棒球打的好也送上車票回家。
故事背景是在二戰(zhàn)下,在戰(zhàn)爭前也是男性去工作,女性留在家里做飯、清潔、照顧孩子和丈夫,不外出工作,女性不被看作是一個獨立的人,當男性去戰(zhàn)場時沒有足夠的工人生產材料,比如飛機、軍艦、武器所需的材料,所以政府開始讓女性走出家門,但工廠主仍認為女性不適合做臟、重、難、危險的工廠活,到1945年,有超過600萬婦女從事戰(zhàn)爭相關的工作,整部劇有時代的創(chuàng)傷和勝利,還有不掩飾的對性取向的探索,我們通過劇中的角色來體驗那個年代。
20世紀40年代全美女子棒球聯(lián)盟第一場比賽Peaches所經歷的厭女言論:
“親愛的,你穿多大的文胸?”
“我想知道球員的三圍”
“嘿,如果你想跟我約會,你得把身體扭起來”
“沒錯,親愛的,只要盯著我胯下的球就好了”
“如果你減下肥,我們至少還有點養(yǎng)眼的東西看”
“你可以放棄打球,坐我腿上會舒服多了”
“這是她自找的”
多么令人窒息、令人憤怒的男性發(fā)言!
為什么他能在運動場的觀眾臺大聲說出這些下流的話!
為什么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讓他閉嘴并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不被允許的!
為什么不允許女性反抗!
為什么讓她咽下這些厭惡的言論!
為什么當她反抗時會受到懲罰!
格麗塔(Greta)忍無可忍在場上讓那個男人閉嘴,比賽結束后富婆阿姨過來說:我替董事會傳個話,你在球場上有點太過分了,所以請你以后更甜一點,低調一點。
#一個女性如果喜歡同性被認定是有病的,會被父母送往精神病院
#黑人女性不能在商店購物,即便進去了老板大概率也不理你
#黑人女性不能貸款,不能經商,甚至在政策未寬松前不能進工廠打工
#女性在沒有丈夫的陪同下不能開立銀行賬戶存錢
“讓我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分鐘、每一個小時都成為某樣東西,讓我感到寒冷,讓我感到溫暖。讓我餓,或者吃得太多。讓我成為可敬的人,或者讓我犯罪。只讓我在每一分鐘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p>
讓女性成為她們想成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這意味著會出現(xiàn)錯誤。
我需要立刻馬上現(xiàn)在看到第二季?。。。。√薸ng爽了吧?。「偧?lgbt就是yyds?。?!就是看的熱血沸騰!?。ove every character!群像刻畫不是蓋的!?。?!lets rob the bank girls?。。∧苌羁谈惺艿皆谀莻€年代,那樣的群體,她們之間相互依偎相互扶持的信任感和親密感,i got your back girl……!?。。≈心陭D女真的和小年輕不一樣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愛 maybe some men are great like the guys in the show, they are definitely decent guys and they are understanding, supportive, considerate, respect women at least to some extent but they are not one of our own!!!!!!! They are not !!!! And they never will be.
women always need a world of their own
no wives no mommies
a world 100% of their own
看到談論《簡愛》時,我知道這是我的菜,
看到鮮亮溫暖的色彩和生氣勃勃的大街時,我知道我會喜歡這部劇,
看到豐富多彩但都明艷可愛的女孩兒們時,我知道我愛上了這部劇,
第一次來到球場,大家盡情運動、閃閃發(fā)光的模樣讓我的心為之顫動,渾身起雞皮疙瘩。
淑女、優(yōu)雅、裙子、化妝......濃濃的性別歧視,我知道我需要克服每當提起這個事實時的憤懣,這部劇做到了,只是呈現(xiàn)它們。更得益于女孩兒們的樂觀和勇敢,她們的力量永遠是我的光。
一開始并未被Carson吸引,非常抱歉,但看起來真的像來自鄉(xiāng)村的女孩兒哈哈哈。但完全能夠“勝任”女主角,甚至超出我的期待:聰慧且技能過硬,最重要的是follow heart并勇敢,好幾次擔心她會退縮會軟弱,結果她十分清醒果斷,尤其是丈夫出現(xiàn)以后,面對支持自己的優(yōu)秀的另一半,仍然說出最應該也最正確的想法,和伴侶保持距離從而維持自我,慶幸她能保持冷靜。
Greta太迷人了,優(yōu)雅性感熱情力量十足,在我心頭縱火,姐姐看我!和Jo的友誼也十分令人羨慕。提到友誼,不得不說Maxine和Clance真真令我嫉妒,無條件支持,盡管也存在各自的秘密和不理解,但完全不影響為對方赴湯蹈火,兩肋插刀。
Maxine的感情線絕了:一見鐘情的情人居然是一名投球手,同為黑人女性,自己的追夢之路百般受阻,而夢想?yún)s在同樣的黑人女性身上實現(xiàn),對方甚至有些輕視自己的實力,心理當然不平衡。最妙的是,兩個優(yōu)秀的天才并沒有為了爭奪男性領域的殘羹剩飯而刀劍相向、大打出手。相反,為了相同的熱愛,以及理解處境的艱辛,Maxine向S分享對手信息,S則為她讓出寶貴的展示舞臺,一展風采,從此邁上夢想之路。Aswsome!這真真是girl help girl。試想,對其他男隊員而言,隊伍里有兩個妹子多么令人興奮,然而她們是一對兒哈哈哈,拍案叫絕!
Lupe姐姐(?)類型完全不同,但也是我的菜!雖然前期有很多不配合的行為,甚至疑似轉隊,但實在無法厭惡她,好在虛驚一場,仍然是可靠強力同伴。帥氣孤傲,和Esti妹妹好配嘿嘿(*^▽^*),即使是母女情也可以(by the way,語言不通的Esti妹妹讓人心疼又好笑,情不自禁想逗弄)。
Shirley妹妹單純到有些“神經質”,像是被傳統(tǒng)“保護”起來的無知少女。最后吃自己害怕的罐頭、親親Carson以消除對女同的恐懼,太可愛了。你看,走出層層包裹自己的謊言后,女孩子們會更加活潑,她們的生命無限精彩,最重要的是,她們有這種突破束縛的能力。
其實整部劇都在講探索自我。一是向外的探索:興趣愛好。Carson面臨丈夫和婚姻的束縛,而Maxine則是母親家庭的反對,無論最后是否被理解支持,她們都憑努力繼續(xù)追夢。二是向內的詢問:比如性向,Carson宛如一只小羊羔,進入完全未知的世界,但她承認了自己內心的渴望,盡管它在當時包括現(xiàn)在被視為禁忌、犯罪;比如視為信仰的種種規(guī)矩,比如Shirley妹妹就突破了內心禁錮。在那樣嚴苛不公的惡劣環(huán)境中,女性也竭盡全力燃燒生命,其中當然少不了互相幫助:除了隊友之間,負責人女士對peaches也有諸多包容和保護,Maxine的阿姨也為她提供港灣。尤其是本來不明白為什么安排Jo換隊,只是為了強調女同不易、給女主的感情線增添阻力嗎?原來線埋在決賽里,全員幫助受傷的對手拿下勝利,太好哭了!編劇太懂了,沒有那么多明確的意圖,僅僅因為我們同為女性,我們之間存在深深的連結,我們感同身受所以我們伸出援手。
屏幕里的情節(jié)振奮人心,屏幕外不得不說存在一些晦氣:指責Carson “男人那么好還亂搞什么”、“男人在外出生入死,你在干嘛”、“這種老公我要了,你隨意”、“不如離婚”......和賽場上那些調戲輕視她們的觀眾有何區(qū)別,尤其在這部劇里,更令人心寒。似乎只要有個男的垂簾,女性就要上趕著伺候奉獻,滿足他的喜好,順從他的意向。那些指責的潛臺詞是男性不需要時,你完全可以“做自己”,想怎么浪怎么浪。但,若涉及其利益需求,你就要放棄一切,洗手作羹湯。不愿做金絲雀菟絲花,努力追求自我的人被認為“作”。
對于男性而言,雖然出去鬼混,但總會回家;雖然外面有人,但你是正宮;雖然有私生子,但可養(yǎng)在你名下;雖然不干活兒,但會口頭心疼你;雖然沒親自養(yǎng)家,但給生活費(盡管不多,但可以省著點兒花呀)...“你還想要怎樣?”他不打人,只偶爾喝點小酒抽抽煙;這么好的男人,該知足了。不想著如何使出渾身解數(shù)留住他,還抱怨他不尊重你,不了解你,“別矯情了”。
而女性,即使優(yōu)秀100倍,也只會被認為運氣好、被讓著,從不被視為有血有肉有情感需求的獨立人格。她們是某人的妻子、養(yǎng)著某人的孩子、在某家庭里做媳婦......當然,可能不少人認為這是“幸?!?,自己自愿相夫教子,有做賢妻良母的“自由”。但還是少在這種劇作如此點評吧,很可悲。從古至今,它們始終是主流,有無數(shù)作品宣揚過、正在宣揚、也將繼續(xù)宣揚下去,那么至少在這里留片清凈吧。甚至看到結尾處還發(fā)出這種評論,太委屈自己了是不是。
一口氣連刷了兩遍的感受是這是一出細節(jié)豐富的喜劇,在1946年。我總是要提醒各位身處的時代意味著什么,如同TWTC開頭1845年世界的其他地方正在發(fā)生的大事,而1943年不管在哪里的女性,她仍然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
劇中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當下,當時國際戰(zhàn)火連天,國內種族歧視,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矛盾白熱化到什么樣的程度呢,他們不能在一個球隊打球不算什么,劇里表現(xiàn)得比較溫和。
電影《遠離天堂》里面白人婦女出軌黑人園丁,出軌和同性戀的罪都不如對方是黑人來的嚴重,所以看這個劇的時候我們大可不必去假設后面會有卡森和MAX的感情了,而且這也不是次世代的拉拉,那時候還沒有流行睡朋友,睡朋友的前任,睡朋友的朋友這種姬圈潛規(guī)則。
不如擔心在下一季卡森如何避孕吧(……)
圖多,慢發(fā)。
我愿稱之為橘色流行以后最好的群像劇,如果有第二季,希望我們還在這里。
Abbi Jacobson:“跟他在一起就像一塊抹了黃油的溫熱的面包,但跟她在一起就像一塊披薩,你吃過披薩嗎?”
Abbi Jacobson直到32歲才意識到自己是Queer。在宣發(fā)本劇時她說,如果自己小的時候有這樣的影片,就可以改變她的人生;她無法想象通過制作這樣的影片能影響多少人的人生,這些隱形的數(shù)據(jù)無法計量。但這就是她所在乎的。
“A league of their own”有點像重造歷史。這個故事取材真實故事,有同名電影,這次電視劇是再創(chuàng)作。據(jù)說Will拿著劇本找到Abbi,說要借這個故事探討民族與性別問題。不難猜測團隊背后的真意,新的時代有新的視角,為什么這個故事的敘述權、話語權還要停留在上個世紀?這允許了她們對本故事進行再制作。
不僅僅是美國,近年來爆發(fā)式地出現(xiàn)了很多Queer作品(希望以后沒有LGBT只有Q,也請注意本劇里所有人也自稱Queer),這是一個意識形態(tài)風潮轉變的訊號。連陳腐守舊的日本老頭都開始在酒后叫囂“我不明白男人為什么要跟男人結婚”——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征兆了——Queer的思想已經撒到了任何角落,有心的人愿意拾起,TA就可以。甚至不需要有任何贊否的態(tài)度——知道就可以了?!癇eing Aware”是引發(fā)改變的第一步。(“Being Aware”>“Think”>“Change”)
最近看到一些人填寫性別欄時會選擇“Non- binary”或者“I perfer not to answer”。我會覺得其實這些人并不是都是非二元性別。這是一種態(tài)度。打破陳腐二元性別觀的態(tài)度就是一種示威。越來越多的人不承認這樣一種分類基準,這樣也離它離開教科書不遠了。
幾十年前美國ERA沒能做到的,或許剛剛好從現(xiàn)在開始卷土重來。
回到“A league of their own”,這部電視劇好在哪里?我覺得最好還是好在劇情進展到97-99%,快要完結的時候,Max和Carson內心里跌倒的那個小人兒都被扶起來了,然后,她們都靠自己的身體站起來了。
Carson拒絕了跟Greta去紐約,也拒絕了回到丈夫身邊。她不知道自己會去哪,證明她想要從現(xiàn)在這一刻開始去探索自己的人生。最后一集不斷強調“此時此刻”“這分這秒”就是這個意思:什么時候覺醒,決定再出發(fā)都不晚。重要的是不要無視自己此時最強烈的那種感覺,不要回到令你安全、舒適的殼里去躲著。就算兩眼一抹黑去哪都不知道,這種未知的未來,只有鼓起勇氣去走過了,才能重新解讀它的意義。(從積極意義上來講可以說未來一定會感激這樣的自己,做過的抉擇。)
Max線最令人感動的不是虐她一整季最后給的那顆糖。而是她開始尋找內心真正自我的那段旅程。(有點像反復蹂躪一根干枯的樹枝,在上面踩得嘎吱嘎吱響。)
因為對自己身份的質疑(黑人與Queer身份疊加的雙重向內懷疑)——不被外界理解,險些被人格扼殺。這導致她幾乎快失去了自己天賦的才能——Pitch扔球。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設置,因為一個人要想活得好,發(fā)揮自己潛在最大的才能,就必須要有自信。這種自信可以從心底里源源不斷地生出來滋養(yǎng)一個人,不管是向前進也好,還是抵御世間種種無常也好。
因此,Max成為一個球手是在她探索自我的終點上:她先是主動接近了可能理解自己的人(Uncle Bert),再是主動搬離了不理解自己的母親的家,轉而入住支持自己的朋友家中。再然后,她幾度在要不要擁抱自己Queer身份上掙扎、搖擺,在Uncle家付諸行動,還主動去找Carson在她迷茫時給她解惑。一連串的主動找尋自我的行為在最后終于達到了完滿,獲取了自信與自我認同,并在密友的助推下,拿下了聯(lián)盟里球手的資格。
Abbi Jacobson制作的影片里總是可以看到這幾個亮點:①實打實毫不遮掩的女性主義,不靠貶低男性,不設這樣的男性配角,而實實在在只講女性自己也可以發(fā)光,閃耀的這樣一個角度。她刻畫的是女性的自信和獨立,別的,沒了。
②勇氣。毫無雜質的純粹耀眼的干干凈凈的勇氣。在這里,她鼓勵的是人人都要去看到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先看到,再接納,最后愛上這樣的自己?!猯ove yourself club歡迎你。
最后給喜劇演員一分,或許真正看到生活的真相并勇于愛它的人,最終都會離喜劇差不了幾步遠。
love & peace. 獻給女人們
關于這個劇本我應該還會回來,相關背景還需要更進一步考古~~
她們有多拼?看這個一字馬
第一次練習,看臺上唯二的兩位老姐妹,可能她們心中也有未完成的夢想
在第一集格雷塔幫卡森弄頭發(fā),趁她閉眼的時候偷偷看了日記
棒球英豪 克蘭斯作
有時候你不懂,為什么生來不平等,快樂也分人
格雷塔推薦給卡森的一本書《布魯克林有棵樹》//book.douban.com/subject/3826899/
這是一個同性戀恐怖時代,所以你得格外小心,偽裝成大家想要的樣子
會打棒球很厲害嗎?那又怎樣,你是女人,就得服美役
告訴我,為什么每次都要為漫畫爭吵,可能這就是友情吧
劇中的母女關系可能是一碗毒雞湯,女兒很努力,媽媽很愛你,但我們有各自的堅持。
太喜歡了…每一個角色都非常真實非常鮮明,她們在場上盡情發(fā)揮的樣子太美了…!Greta一直在和Carson調情最后兩人親了我只能*發(fā)出姬叫*,不過Carson很明顯在探索中所以肯定會虐,不過全員不直我就知道Max也不是直的!笑死了她們隊名literally很fruity啊啊啊啊Greta還自稱fruit笑死我了救命??雖然是第一支女子隊伍但全美女子聯(lián)盟誕生于系統(tǒng)性恐同、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之中 且看女孩們如何反抗歧視吧!真的很好一部劇,沒有太過專注于歧視帶來的痛苦而是專注于queer joy,不愧是酷兒自己創(chuàng)作的屬于酷兒們的作品!(ps 一些紅脖子已經破防在狂刷一星了,說明這部劇很好戳到某些人痛處了lol
難以言喻的好!比TLW還好幾十倍的女同劇!女性戀情和女性友誼都那么美好!以及Max笑起來可太甜了
口碑這么高的劇,鮮少有YXH發(fā)相關資訊,一直以來我都是這么說的,他們不需要公開發(fā)表歧視的內容,只需要無視就可以輕松占據(jù)話語權。
girls??
說累了也要說:女孩子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后一集看哭了,每個人都很友好地支持著對方,真的好好,無法形容這種感覺,反正就很暖心雖然不是姬崽但是片中呈現(xiàn)了好多對愛侶不同的模樣,長了很多見識,也很羨慕她們的友情,尤其是Maxine和Clance她們ps:Clance老公戴眼鏡太像心靈奇旅的男主了
Lupe和Jess去火車站找Esti那段像是daughter and her two lesbian mothers……??????笑死,是一部看完了可以愉快和家里出柜然后約朋友??去一起打棒球的劇。
這劇名翻譯就夠歧視了 人家叫自己的聯(lián)盟
GenZ gay看euphoria,像我們這種millennia gay看看A league of their own就好。非常適合老年人的tempo,有虐有熱血有confuse有復古playlist,沒有嗑藥沒有電子樂沒有四角八角戀,又姬又有愛。
劇情編排的恰到好處,人物性格刻畫的也很到位,想要表達的都傳達的很好,一口氣看完
終于有一部走心的全女陣容劇??體育競技+女同故事,囊括了我的絕大部分生活,看之前就愛了。內容甚至比題材更驚喜。雖然主題是棒球,但這部分的故事只是以小見大,牽出弱勢群體的反抗與斗爭。不被看好的隊伍,沒有人權的群體,所謂人人愛的underdog的故事。第六集結尾的小高潮甚至讓我掉下幾滴豬淚。面對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向歧視,不前進就會后退。明哲保身是動物的本能,可是那些擔下了風險的先鋒,我們要如何做才能對得起她們。謝謝亞馬遜,我和papergirl和解了
so many lesbians i feel content
推薦語:The L Word(1940年代版)
之前正好看了一部紀錄片說其中一個棒球女選手的故事的。我以為是說在那個年代女子如何突破性別歧視的故事。當然也有,另外還有關于種族歧視和歧視同性戀的問題。主要部分似乎是同性愛情故事。
轉發(fā)精準評價“A League of Their Own does The L Word better than The L Word does”哈哈
英翻過來應該是《她們的聯(lián)盟》,更有力量更切題。作為女性群像劇做的很精彩,每個角色都有棱角都可愛,她們之間的關系也是各式各樣的,就讓你覺得很真實,女性面貌的多樣性。劇情背景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性別歧視種族歧視都很嚴重的時代,劇里畫了不少筆墨談及了當時的性別弱勢群體——女性,以及膚色弱勢群體——黑人,還有性取向弱勢群體——非異性戀的掙扎生存環(huán)境,有深層次的話題討論但也并不會讓整部劇一直籠罩在那樣壓抑的文化氛圍之下。且聚焦運動的題材避不開的比賽場景也拍的不錯,雖然我不懂棒球,但幾場比賽場景的拍攝都很有代入感,讓我看的很過癮,這是這部劇的第三個優(yōu)點,有熱血的感覺。是好看的,期待一下第二季,看看Carson的自我探索之旅將走向何處。PS:女教練就是比男教練更厲害嘛!
在一部劇里主流了一把 真的暗爽【劇情也是非常順暢
劇集改編在置入酷兒和種族主題之后,削減了許多原電影的女性表達,比如帶孩子打球、文盲等女性困境展現(xiàn)都被刪去(通過看黃書識字是電影最妙的段落之一)。雙女主線礙于種族隔離背景,始終平行發(fā)展而無法編排在一起。至于主角的女同身份,也止于性向探索與自我認同,Abbi還是寫得太順拐了。/但Broad city之后能有新項目推進還是為她開心的。以及建議把原譯名《她們的聯(lián)盟》改回來
人類已經停止繁衍啦??????
Jesus,我好喜歡這部劇,我需要馬上看到第二季,如果它被砍了我會大哭一場。喜歡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不能一一贅述,就說幾個特別的地方。搞拉拉太有誠意了。劇中角色直說球隊三分之二都是酷兒,我哭死。對,就要搞姬,就要全劇全員搞姬,就要在任何地方滾床單。以及美劇終于終于舍得找多個美女一起搞姬,賞心悅目,化學反應好到爆炸。最后,謝謝??女運動員,謝謝lgbt,謝謝pc,謝謝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這也太好看了吧臥槽。。21世紀的美國居然還能拍出這樣的劇,果然還是得看中年拉拉??太真實細膩,太radical了,愛到不行。另外,那些覺得這個劇拉拉太多、應該更多講講怎么fight sexism and racism的人,不是沒腦子就是直癌晚期(我直說了)。黑人白人女性去愛女性、找到自己、直面自己,這還不叫反抗嗎?這在熒幕上可太稀缺了??!上世紀拉拉為女權開路奮斗那么多,這世紀的直女(直男就不用提了)覺得她們人太多??無聊的heterosexual劇本怎么傷害女性的拜托睜開眼看看吧(說的就是你,euphoria,就是拉過來踩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