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該劇劇情如同Baby的表情一樣,波瀾不興,平淡無奇
20年前是一個外星飛船遮住一個城區(qū),現(xiàn)在是一個外星飛船遮住一面地球
20年前是一個中隊的F18(我現(xiàn)在還不明白內(nèi)陸為啥用F18而不是F15?)PK數(shù)不清的外星飛船,現(xiàn)在是一個中隊的未來飛船(飛機看上去很多,人還是那么幾個)PK數(shù)不清的外星飛船
反正開局就告訴你,輸定了
20年前他們跑去51區(qū)找外星人的黑科技。現(xiàn)在他們跑去黑非洲找外星人的黑科技(結果找了個黑軍閥,不知道咋的能讀外星文)
20年前他們用原子彈轟沒用,現(xiàn)在用原子彈轟也沒用
20年前他們找到了病毒去深入總部?,F(xiàn)在他們找到外星人的黑科技讓外星人來深入總部
20年前他們的總統(tǒng)要對全世界演講,現(xiàn)在他們的總統(tǒng)還是要演講(好煩啊,第一次是天才,第二次是傻逼好不好)
20年前他們最終深入虎穴引爆核彈贏了?,F(xiàn)在是外星女皇本來坐在飛船里面喝杯茶鉆了地核就贏了,非要來深入虎穴自殺贏了
地球受了兩次折騰,我本來以為最后大白球會說,大家趕腳收拾收拾和我跑吧!
沒想到是大家跟我造武器和外星人拼了!好吧,我欠你的電影票,我已經(jīng)還了...
我不得不說,該片就和BABY的全程的表情一樣
開會是這個表情,開飛機是這個表情,走路是這個表情。咋一眼看上去很美,再咋就完了
<圖片9>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圖片6>
<圖片7>
<圖片8>
2 ) 報告將軍,美國隊長已大規(guī)??寺〕晒?/h4>
《獨立日2》看了十分鐘,我想到一個思想實驗,說是一群體能與智力與人類相同的機器人來建設文明,需要多少人可以維持地球現(xiàn)有的成就。具體記不清了,最后的結論,大概只需要一兩千萬就可以代替70多億人了。
乍看不可思議,仔細一想倒也合理,機器人不用休息,無需娛樂,溝通沒有障礙,不會三觀不合,免了矛盾糾紛,工作幾乎不出錯也無需精神慰藉,因此世上百分之九十的職業(yè)都可以淘汰。娛樂業(yè),餐飲業(yè),服務業(yè),公檢法機關,藝術工作者,甚至自媒體影評人,都不必存在。集體合作的效率極高,所有人萬眾一心搞科研,建設文明,實現(xiàn)真正的全球大躍進。
《獨立日2》的初始設定,實踐了上述思想實驗。說是1996年遇襲之后,地球進入了一種高度和諧的狀態(tài),紛爭被拋棄,沖突被化解,舉世共建四個五年計劃,加上從羅斯維爾事件開發(fā)的黑科技助推,到了2016年,人類科技水平得到了瞠目結舌的發(fā)展,建了好幾個太陽系殖民地,去趟月球就像坐跨國航班,軍方的尖端武器足以吊打20年前的入侵者,這也使得全片彌漫著一種近未來的視覺風格,從首部曲的戰(zhàn)爭片變得更接近重啟版《星際迷航》那樣的太空歌劇。
就像《終結者5》,《星球大戰(zhàn):原力覺醒》這些空窗期過長的續(xù)集,《獨立日2》也一絲不茍地重現(xiàn)舊影迷的記憶。外星人方面,繼續(xù)排山倒海翻卷城市、碾碎地標,繼續(xù)三花聚頂放大招,繼續(xù)對核子攻擊免疫,繼續(xù)有囚徒單兵大鬧軍事基地,繼續(xù)集結小飛船對著陸軍基地biubiu一通炸。
人類方面,同樣要從51區(qū)翻出年代久遠的黑科技,同樣有戰(zhàn)斗機從關閉的大門間驚險逃出,同樣開著外星飛船魚目混珠,同樣靠攻擊核心指揮取勝,同樣有個老黑揮著老拳暴揍垂死的外星人,同樣要救一只小狗死里逃生。
只不過每一個熟悉的橋段,都在規(guī)模上翻了番,在飛船表面和武器效果上加了很多層渲染,老粉絲看這一部,就像在看花大錢重新包裝過的首部曲,免除了看舊片與記憶產(chǎn)生偏差的失落。也許唯一不同的,是白宮幸免了被推倒的命運,不過看那架勢,災后重建的時候免不了拆了重蓋,算是導演的自我戲仿吧。
續(xù)集仍由操刀首部曲的艾默里奇執(zhí)導。艾導在好萊塢有廢墟之王的雅號,喜歡在銀幕上拆建筑,除了《獨立日》,還有《哥斯拉》,《后天》,《2012》等災難名作。很多人把他當成沒有藝術追求的商業(yè)工匠,說他只是一個視覺特效暴發(fā)戶,那真是冤枉他了。
在CG已比較成熟的1996年(革命性的《終結者2》和《侏羅紀公園》之后數(shù)年),《獨立日》幾乎全部采用傳統(tǒng)的現(xiàn)場特效完成。事實上,它是影史上幾乎不用CG的最后幾部特效巨片之一。那個摧毀白宮的經(jīng)典畫面,動用了頂尖的微塑模型和鏡頭技巧,即便用今天的技術來完成,也不可能做得更好。我猜,這也是續(xù)集不敢毀掉白宮的原因,就像《速度與激情》的最新款跑車總要忌憚70年代的老牌肌肉車幾分。
《獨立日》誕生在科幻大片蓬勃的90年代中期,能脫穎而出,很重要的一點,是立意上有點像二戰(zhàn)時美國政府邀請懷爾德、霍克斯等大導演拍的征兵電影。它們的藝術性不值一提,但鼓舞民心的效果超一流。觀眾看《獨立日》也是一樣,因為有強大的精神力量不斷煽人,感受著“我大地球(其實還是大美利堅)全宇宙無敵”的精神氣概,對那些不合常識之處,自然就視而不見了。如果說美國有主旋律電影,《獨立日》就是美式主旋律的樣板和標桿,輕而易舉創(chuàng)下票房神話。
當年外星人張牙舞爪后勁不濟,很像老式抗戰(zhàn)動員片里色厲內(nèi)荏的德軍反派,不為了追求真實,而鼓動戰(zhàn)斗的信心,是一種刻意將細節(jié)粗線條化的寓言體。被病毒消滅的思路,很明顯是致敬科幻大師威爾斯的《火星人入侵》。20世紀末還在用19世紀末質(zhì)樸的科幻構想,不能說是導演不講究,只能說明他是認真地拍一個寓言。
到了這部續(xù)集,寓言的意圖更加明顯,戰(zhàn)斗場面和劇情結構,外星人的落敗軟肋,都等同首部曲的照本宣科,但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文明體系,同樣被外星人霸凌過家園,因而與地球人同仇敵愾,伸出援手。令人吃驚的是,他們把地球人作為一個整體抬高到了美國隊長的層面。論實力,地球很弱雞,但精神感召力超乎尋常,以至于科技領先我們一千多年的外星人,心悅誠服交出這支星際復仇者聯(lián)盟的統(tǒng)戰(zhàn)權。由此一來,原本四平八穩(wěn)的主旋律,驟然被抬升到一個新的精神高度上。
這層主旋律的另一表現(xiàn)形式,是強調(diào)通過與外星人作戰(zhàn),每個人都走向了更好的自己??哲娭形靖徇^他的小黑結為生死之交,小鮮肉跟教主夫人約上了炮,哦不,約上了飯,科學家父子交流了感情,一群小蘿莉也嚷嚷著要跟老頭相依為命,眼鏡宅男成了抗大槍殺敵的蘭博,老總統(tǒng)延續(xù)了20年前的使命。本質(zhì)上,這些跟網(wǎng)上的雞湯故事差別不大,是一種硬銷正能量的手段,但痛斥雞湯的精英分子,卻很樂意消費這種改頭換面的雞湯,看著主角們舍生忘死,甚至給人打滿雞血。好萊塢懂得把雞湯摻進甜絲絲的可樂里,讓人不知不覺喝了個干凈。所以說來說去,故事內(nèi)容不是關鍵,講故事的技巧才是。
很多人覺得續(xù)集來的突然,畢竟《獨立日》的故事非常完整,按照好萊塢的尿性,不太可能開發(fā)類似項目的續(xù)集。但根據(jù)采訪,艾默里奇十幾年前就開始醞釀續(xù)集,劇本幾次推翻重來,煞費苦心?!丢毩⑷?》拉開了星際遠征的帷幕,簡直可以作為一個《星球大戰(zhàn):新希望》的那樣的恢宏開篇。如果像之前公布的只做三部曲,未免太浪費苦心營造的格局。就像邁克爾?貝之于《變形金剛》,可能有一天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艾默里奇說,這是我最后一部《獨立日》;觀眾說,且,信你是傻子。(文/方聿南)
3 ) 這一集外星人輸在了智商
大boss親自出動 就因為害怕那個球 而且還有一分鐘地球就毀滅了 為什么就特意去抓那個球 地球毀了是不是球也沒了 還有 外星人飛船是專為人類設計的 地球人可以開 還能通過無線電跟基地里的人類說話 第一部里外星人的防護罩可沒那么容易打破 包括核攻擊 這一部基本上小飛船輕易就能打壞 為什么還要把呆著核彈的飛船故意引到敵人內(nèi)部 就是為了引爆核彈 里有太牽強 特效還可以 老演員開掛不死 中國廣告植入 這一部看的我有點費解
4 ) 良心推薦,千萬別去看獨立日2了
認真給大家做個推薦,千萬別去看獨立日,作為把第一部看過無數(shù)遍的死忠,第二部的出現(xiàn)簡直是個disaster。混亂無章的劇情,毫無新意的梗,以及某女星類似拍網(wǎng)絡大頭照的近距離特寫,為拍而拍的特寫鏡頭,只能把這部大作劃為爛片。相比X戰(zhàn)警前10分鐘的精彩,我只想在這部片的前半小時離席。再次說明就算是大導演,沒好劇本,選錯演員之后,也只能靠華麗麗的鏡頭撐場面了。
5 ) 為什么非要把外星生物編成弱智
看完影片感覺智商被侮辱了。前半部暫時不說了,主要就是說下外星人是為什么卷土重來的。但后半部外星人連續(xù)毫無邏輯的表現(xiàn)讓我嚴重懷疑編輯的智商。
第一,蜂后類似于星際爭霸蟲族主宰一個人控制著整個外星部隊,但是在自身沒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和強大防御力的情況下,在還有一個多小時就要侵略成功的情況下,自己開著旗艦就跑出來了。難道不能等地球失去重力人類滅絕再回收白球?就算要馬上回收或者消滅白球以蜂后對整個族群的控制力,她為何要親自到前線去?
第二,在她旗艦被擊落后她為什么沒有第一時間把自己的戰(zhàn)斗機編成保護隊列?非要等自己防護罩和槍都被打爛了,要知道自己死了整個侵略計劃就失敗了。
第三,再自己防護罩已破,被人類駕駛本族戰(zhàn)斗機持續(xù)攻擊的情況下,她還剩下那么龐大的機群,活生生被2個小飛機打死了,自己這邊n大于1000的戰(zhàn)斗機再圍觀自己女王怎么死的。
這部電影除了賣情懷一無是處。
6 ) 說劇本是軟件生成的可能是對軟件的侮辱
或者某個智障重復輸入了數(shù)據(jù),導致流水線大傻片中所有爛俗元素都在本片中X3,把本該煽情/燃向/解釋的正經(jīng)劇情擠沒了。
負責插科打諢強行提供無聊笑料的科學家X3
美國總統(tǒng)X3,他們本該振奮人心的演講X3
花瓶X3,且恰好都是有主角光環(huán)的飛行員
主角團和他們的love interest X3
可(強)愛(插)的中式元素X3,包括企鵝、牛奶和蠟像(本來我想說充氣娃娃,但覺得這樣說可能是對女演員的不尊重,所以我就不說她的演技像充氣娃娃了)
另外還有一個負責插科打諢的公務員
另外還有一個負責插科打諢的老頭
另外還有一艘負責插科打諢的船
他們想讓大家在地球要完蛋時開心地笑出來,但是正常人的內(nèi)心是毫無波動的,甚至想退場。類似于“你想死為處女嗎”的經(jīng)典名言再也不會有第二句了。
20年過去了主角科學家才去勘察墜落地點,非常有效率。20年過去了美軍對付外星人的方法還不如黑哥哥,就會瞎射一氣,這一點都不美國(我以為他們已經(jīng)設計了種種戰(zhàn)術面對單兵作戰(zhàn)的外星人?外星人緊缺那么模擬訓練不行嗎?)。實際上全片唯一的動作設計就是射,大家一起,扣動扳機劈頭蓋臉來一波,連弱點都不瞄準的。可能屏幕里的人比較爽,屏幕外的人看到的只是無腦小學生,沒戰(zhàn)術無美感。想到演員對著綠幕做出這樣的舉動,可能是挺可笑的,所以似乎不該批評他們的演技。
去年看木星上行時,我以為看到了史上最難看空戰(zhàn),如今恭喜20福青出于藍。這部的大型空戰(zhàn)場景可能還沒有三分鐘。場面出奇得單一。大概是想不到新的動作設計了。用老梗也就算了,關鍵是還不煽情。以前看到人類戰(zhàn)機隕落都會心頭一緊,這部里的表現(xiàn)方式比較像放煙花啦,既不肅穆又沒悲憤情緒,真.一鏡帶過,犧牲的都沒有鏡頭。鏡頭全給主角團駕駛艙里射射射的面部特寫,以及色彩未校正、濾鏡也不舍得加的過場動畫水準的空戰(zhàn)。哎。
劇情推進主要靠強行拉低外星人智商和真.EX MACHINA! —— 邪惡的外星人并非死于話多而是死于拖延癥,你們甚至不用派出戰(zhàn)機,直接讓母艦升空換個地方著陸,如此來個兩三遍,那么藍星全方位遭物理碾壓哪能反抗?;屎髳弁鎯喊∵€想御駕親征自己追球,這種非常低級趣味且一點都不實際的行為只有人類做得出來,你們憑什么覺得外星人一樣蠢。正義的外星文明是個神奇寶貝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人類完蛋的時候就正好出現(xiàn)敵人的敵人救人類于水火之中,方便得一塌糊涂。
Plot device處處都是。強行一校車小孩反邏輯地駛向最危險的地帶為的就是讓主角和老爹團聚,順便拯救美利堅的未來,令人訝異?;屎笤诒平蚯驎r忘記自己會跑步。女主莫名其妙去射男友的外星戰(zhàn)機可是她明明應該知道那是自己人。當然她可能是故意的,也許早已發(fā)現(xiàn)男友和若干基友的奸情。男主在軍中不服從命令還在訓練中因好勝心差點干掉同伴,這樣的男主啊呸空有一張臉。
老人,小孩,黑人,亞裔,都有了,非常平衡,非??贪逵∠?。我之前沒見識過某位女星的演技,今天見識到了,蔣叔叔死去時她的表情更像大罵公交車上踩她腳的人。其余時刻像是被P進鏡頭的一樣。但這不是她一個人的錯。除了剃胡子前后都帥爆的前總統(tǒng),大家的演技都毫無感染力,毫不悲壯,看得人毫不緊張,感覺這屆人類不行啊,炸球就炸球吧。
我來看這部電影,就想體驗一下20年前被美帝拯救世界、人類打敗地外邪惡種族這種YY劇情洗腦的快感,然而它沒有給我。預告片挺燃,正片軟成泥,連mediocre都算不上。人家木星上行還至少有個稍微有點設計的宇宙觀和美工呢,這片比較像輻射里那種垃圾發(fā)射器噴出來的一堆——零散的,垃圾。人類的勝利毫無說服力,普通人類的美好品質(zhì)也沒有在此戰(zhàn)中得到表現(xiàn)。而那句“你們?nèi)祟愓媸莻ゴ蟮姆N族啊”就是自欺欺人,尷尬爆表。
簡直就是把96版翻拍了一遍啊……只是加了更多的CG特效……
【C】劇本爛的像程序腳本自動編寫的,每一個角色的死都如此平淡毫無感染力,全片沉浸在一種自我陶醉的虛假感動里。后半段稍微好看點
聊QQ、喝蒙牛、打外星人的大俗片,展示出高層、士兵、民眾各階層面對外星人襲擊地球的反應,群戲對應了前總統(tǒng)強調(diào)的“團結”。敘事、特效和演說與20年前步調(diào)統(tǒng)一,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老氣橫秋,但這確實是艾默里奇鐘愛的美式主旋律。看過綠幕粗剪,最終定剪把AB那句“蔣叔叔,你不會白死的”剪掉了。
二十年前老幫菜的情懷片,情節(jié)與老版異曲同工(很多地方其實幾乎完全一樣),致敬設定和星戰(zhàn)7的模式都同出一轍。此類型片不能糾結情節(jié),糾結表演細節(jié),更不能糾結外星侵略者科技設定的弱智。影片的唯一意義在于大屏幕的視效與和老觀眾們重述“當年情”。在這兩個關鍵點上可算馬虎完成任務。
20年前我看獨立日的時候,那些玩魔獸的還是小學生。魔獸你們給5星,說是情懷。獨立日2我也給5星,那是我20年的情懷。
備戰(zhàn)20年外掛黑科技結果還是被吊著打,對劇情吐槽無力。無處不在的中國金主,以及鮮肉為啥想不開去追楊穎...電影里面有對同志情侶哦,雖然表現(xiàn)得很隱晦
為什么對于獨立日這種最后地球人贏了我一點快感都沒有呢?科技跟人家差了千年,能到達地球的外星生命的科技瞬秒地球沒有懸念。而且2也沒拍出特別的進步,只是用先進的特效簡單重復原劇情。只是那副為了票房用中國女演員來跪舔的姿態(tài)實在難看。
看完之后,感覺這續(xù)集真的沒必要拍出來
故事走向基本無懸念的米國主旋律災難片,特效華麗,毀天滅地,但是題材老舊,套路太多,堆砌的角色顯得情節(jié)有些混亂,何況還少了史皇這味料!??!
傻不拉幾的一部美式大片.....
這個年代還有電影講得出“你們?nèi)祟愓媸莻€偉大的種族” ?負分滾
確定飛船上的不是蔡依林?藍光一閃大廈和大海都被吸上去了惹
這么多年過去了,再搞個這么一部續(xù)集。其實很明顯了,作為一部災難片,并不能像星戰(zhàn)文化那樣深入人心,能讓一堆觀眾在20年后沖著情懷再回到影院,幾乎可以預見本片的北美上座率不會太理想。影片本身更像是CG特效的炫技,作為續(xù)作,幾乎都達不到第一部水平的一半,《后天》之后,羅蘭艾默里奇再無佳作
外星人題材的難題是,太強了打不過,太弱了就變蠢萌。獨立日一還是很經(jīng)典的,可是二……特效沒問題,但這劇情……外星人的智商比抗戰(zhàn)神劇中的鬼子還低,主角們欺負腦殘又有啥光彩。有本事去打三體星人啊。
總感覺是異形竄場了
2016年的電影還照著20年前的套路拍,愛國主義擴充到愛人類主義(其實電影里人類約等于美國),群戲、劇本都還不如20年前,空中大戰(zhàn)視效也是看爛了玩剩了的,這也好意思出來圈錢?QQ、蒙牛植入就不再吐槽了,Angelababy的戲份看上去全像是后期補拍的。劇情各種經(jīng)不起推敲,看得真累。
喝著蒙牛,玩著QQ。植入廣告尷尬無語,加入ab即使打醬油,也讓人有種很畫風清奇的感覺。原來很多片子只適合懷念,遇二必敗口碑
那個長得肥腸像多蘭的男三,饑渴地追逐了楊穎兩個小時,但感覺他直接把錘弟睡了劇情更加合理。
世界上總有些戰(zhàn)爭是永遠會勝利的,比如中國人打小鬼子,再比如美國人打外星人。
又是一部和地標有仇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