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年以“小李飛刀”的綽號名震江湖的李尋歡(狄龍 飾),迄今沉寂已長達(dá)十個年頭。誰知近來二十年前橫霸江湖的梅華盜的再度出現(xiàn),而且傳言這一切皆為李尋歡所為。為了給自己正名,同時也為了見一見一直掛念的表妹林詩音(余安安 飾),李尋歡輾轉(zhuǎn)回到關(guān)中,并與途中結(jié)識了高傲的獨行劍客阿飛(爾冬升 飾)。十年前李尋歡和龍嘯云(岳華 飾)結(jié)為兄弟,為報恩更將所愛的表妹讓給對方做妻子。當(dāng)他回到龍嘯云的興云莊時,發(fā)現(xiàn)早已物是人非。貪婪無恥肆意踐踏著江湖道義,血雨腥風(fēng)再度掀起……
本片根據(jù)武俠小說名家古龍的經(jīng)典名作改編。
我大概在12年前看過一次小說,之后就再也沒看過。小說劇情忘得一干二凈也不好說什么魔不魔改了。
這片好看,感覺楚原的藝術(shù)表達(dá)能占一半的功勞。人工布景和自然實景結(jié)合完美,拍得相當(dāng)寫意。“萬里飛雪,將蒼穹作熔爐,融萬物為白銀”,楚原鏡頭下景色是蕭索的,人情是困頓的,主人公們皆在江湖里為名利情義掙扎。故事以雪地相逢為開場,以雪地告別作結(jié)局,沒有過多的對話,此時無聲勝有聲,曲終人散,倒也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狄龍的李尋歡自帶一種疲憊的溫柔。他筆挺地站著,有著世家公子的不流于俗,一舉一動皆是真名士自風(fēng)流,而且,他還毒舌。但他偏偏陷進(jìn)江湖,于是自苦自傷。他頂這張臉演武林圣父非常有說服力。
爾冬升的阿飛就屬于,也許每個李尋歡演得各有千秋,但他絕對獨領(lǐng)風(fēng)騷,天上地下絕無僅有。孤狼般倔強冷峻的少年,帶著野獸的直覺和率真,完全就是書中走出來的人物。
我是覺得,邵氏那時群星薈萃,古龍生前能看到這些人演他的小說,也算死而無憾。
倒是現(xiàn)在,江湖兒女日漸少。
將李尋歡林詩音魔改成知己,這是我唯獨站尋音的一版。林詩音會在風(fēng)雪時去鼓勵李尋歡,會找阿飛讓他去幫李尋歡……等魔改劇情也讓李尋歡林詩音最后能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刪了《憐花寶鑒》和林詩音討厭江湖的情節(jié)。)
超愛的幾句話
“希望我們下次見面時,不再是下雪的季節(jié)?!?/p>
“十年了,這里的梅花可還好?”
“表哥,你錯了。十年前,你就錯了?!?/p>
電影中的龍嘯云變身梅花盜,不愛林詩音。林詩音狗血復(fù)活,樣子還變成上半部分的林仙兒。林仙兒一會為父報仇,一會又勾三搭四。上官金虹也像個瘋子一樣,荊無命愛上林仙兒等一系列的魔改劇情加上那扇子,是有點。。。。
不過人設(shè)基本符合原著人物形象,給個五星。
電影里的主題和原著也是大相徑庭。命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可是為什么不能像原著一樣,放下枷鎖,找到新的希望呢?
詩音說,表哥,你知道,你已經(jīng)錯了10年了。
龍嘯云從來沒有愛過詩音,李尋歡呢?
殺了他為表妹報仇,殺了他為了自己的一腔熱血報仇,已經(jīng)10年了。
失去的永遠(yuǎn)不會再回來,往前走去,但愿李尋歡永遠(yuǎn)保有那一顆真心。
狄龍真帥啊,玉樹臨風(fēng),嘴角帶笑,印象里狄龍從來沒有這么文質(zhì)彬彬。
爾小寶真是俊,俊的令人發(fā)指,外表還蠢萌蠢萌的,其實內(nèi)里很精明,真是年輕的時候就表現(xiàn)出來了,翻個白眼。
李尋歡難道不是應(yīng)該有小胡子的嗎?就算你是個探花,也不用天天穿著件官服出去打架到處顯擺吧。
據(jù)說這部有實景拍攝耶~~爾冬升演的阿飛好亮。古龍原著體現(xiàn)出5分吧
我只能說,不管楚原被如何質(zhì)疑,至今他拍的古龍片是最好的。在那個時代,色彩運用的如此出色的,寥寥無幾……我比較無知,我覺得張徹、楚原、胡金銓,這三人的片子色彩很好。
年輕的爾冬升英氣十足啊。改編劇本比較無力,且配樂若都用民樂才好。
在楚原的古龍世界里,這部在我看來是拍得最好的。龍伯年輕時從骨子里透出“健康”。但30幾歲上,瘦了容顏也添幾分衰苦,就特別特別適合演李探花。這個故事信息量很大反轉(zhuǎn)又多,本子在主線選取和平衡度上很好,配上楚原的顏色,古龍的奇詭跟寂寞都有了。就可惜選角離完美差著一口氣。祖?zhèn)鳑]脖子這點對小寶特別傷,再加上他老畫熊貓妝,阿飛看起來沒有“少年”感反倒顯得傻大愣。井莉演林仙兒也有點說不過去。岳華演龍嘯云本身是蠻好的,就是他跟狄龍不來電,最后一幕兩個人討論“感情”云云就變成說教了,本來應(yīng)該是很傷感決絕的高潮點呵。
有道是,滿腔的血,它酬知己!那個千杯的酒,它向天祭!
楚原曾經(jīng)說他拍古龍電影時,邵逸夫讓他拍的淺一些,像倒一瓶東西到粥里,要在瓶子上貼一個毒字,說明是毒藥。這樣的細(xì)節(jié)現(xiàn)在看起來非常可笑,然而當(dāng)時就是這樣。這部電影里李尋歡的扇子也是同樣的道理。那時,古龍的小說很多人都沒讀過,小李飛刀的厲害也沒有現(xiàn)在這么多影視劇的普及。作為第一版的小李飛刀,這樣寫雖然可笑,但也讓觀眾快速知道了小李飛刀的厲害之處。李尋歡穿的官服也是直接說明他的探花身份,畢竟電影和電視劇不同,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一一闡述。
好多場景竟然真是外景拍攝,難得。總是很難認(rèn)同小寶演的阿飛。太可愛了。
細(xì)節(jié)稍顯粗糙 但狄龍笑的時候太美了 小寶的阿飛也楞楞的可愛
冷風(fēng)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萬里飛雪,將穹蒼作烘爐,熔萬物為白銀。楚原的古龍武俠世界,狄龍的李尋歡和爾冬升的阿飛都很符合心中的形象,大概是回不去那個純粹的武俠世界了。
最喜歡的楚原古龍武俠之一,因為這部電影才喜歡李尋歡。長身玉立的狄龍,往那兒一站就是個絕代名俠...個人以為阿飛是小寶邵氏演員生涯中最好看的角色之一,仿佛是直接從書里走出來的冷峻少年...很喜歡電影的感覺,“冷風(fēng)如刀”的氣氛拿捏得很到位。唯一不足的是,井莉怎么看也更適合林詩音啊...
狄龍的李尋歡硬生生被我全程代入了楚留香。楚原的景是真厲害,可電影的細(xì)節(jié)上就是糙,又硬又糙。不過看了短評的科普,或多或少理解了為什么非要弄個那么直白的扇子和官服,所以還是四星吧。爾冬升的阿飛倔強和堅定的少年感都有了,但也的確有些許憨直憨直的萌感。雪中初遇,雪中分別,兩個片段讓中間的故事好似大夢一場。
狄龍和爾冬升都符合我心中形象,就吐槽一點,李探花你那個扇子太狗血了吧?正面寫“小李飛刀”反面寫“例不虛發(fā)”,成天搖來晃去的,簡直就是大號名片,你這種行為跟西門吹雪把名字寫在衣服上有什么分別?而且...原來你的飛刀就是通過這個扇子機關(guān)發(fā)出來的???個人技術(shù)水平是不是差了點?
結(jié)尾,李尋歡和阿飛在雪中,無聲訣別
武打動作不好看,得靠狄龍的手長腳長和英姿颯爽來彌補。當(dāng)時古龍健在,對本片應(yīng)參與不少吧。原著第一句“冷風(fēng)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一個肅殺的基調(diào),電影對此基本保留。那時候的少俠爾冬升和現(xiàn)在戴眼鏡在橫店訓(xùn)人的爾冬升真是判若兩人。
除了那把扇子十分囧之外。。。親爹啊,狄龍好帥啊,哭死~~
以梅花盜作為電影主線,而金錢幫的故事沒有包括在內(nèi);井莉的聲音實在太難聽;另外,里面主要道具-大名鼎鼎的小李飛刀-做得實在是難看,有點像美工刀。
林詩音太丑啦, 爾冬升好亮
對楚原的古派武俠莫名好感,簡單直入的敘事,山水畫一樣的鏡頭。人太仁義太多情就會被歹人利用,比如李尋歡,幸好他有例無虛發(fā)的飛刀,有阿飛這么死忠的朋友,所以總化險為夷。狄龍和爾冬升無論誰放到現(xiàn)在都秒殺一切“小鮮肉”,帥的就像畫中人。
狄龍篤悠悠地展開那把霸氣側(cè)漏的折扇, 正書"小李飛刀",反書"例不虛發(fā)", 自負(fù)地說道: 我倒想看看, 你能如何避過我的飛刀? 龍嘯云冷冷一笑, 亮出一塊黑色化妝鏡般的大磁鐵, 瞬間將十二把飛刀妥妥地盡數(shù)吸住…… 頓時我有如五雷轟頂, 化作焦炭…… 那一年的狄龍和小寶都好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