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永不結(jié)束的青春之歌
說起《LINDA LINDA》(《リンダ リンダ》),就不得不提起日本超瘋狂的PUNK先驅(qū)THE BLUE HEARTS,實在是太讓人著迷了,主唱那沙啞的聲音,還有簡單的音樂旋律,成立于1985年的他們,勇敢將日本PUNK的浪潮帶起,后來模仿者無數(shù),而這一部拍攝于2005年,也是THE BLUE HEARTS發(fā)二十周年紀念大碟之時,由山下敦弘執(zhí)導的講述高中時代的青春電影,打著《LINDA LINDA LINDA》的名字劃破了一塊天空,這部由日韓合拍,裴斗娜、前田亞紀主演的影片更是拿到了2005年日本電影旬報第六名的成績,THE BLUE HEARTS的《LINDA LINDA》、《我的右手》、《不結(jié)束的歌》相應貫穿了全片,所以,雖說整體劇情節(jié)奏調(diào)子十分自然平靜,卻配合著讓人怎么也平靜不下來的歌曲。
不到兩個小時的膠片,紀錄了日本芝崎高中一學年即將結(jié)束的文化祭的那幾天,片子一開頭就是一個高中女生在DV前的獨白,面臨高中畢業(yè),一部分人走上大學,另一部分人走向社會,高中生不再是學生,而是即將變成一個結(jié)束了基本教育的“大人”,那位女生獨白著“向大人的轉(zhuǎn)變”,到底會真的變成一個大人么?變成了大人還能保持學生的心么?臨近畢業(yè)的人總是渴望著能停留在原地,因為那片土地上有著可以說出來的情感,哪里才能找回真正的自我?怎樣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我轉(zhuǎn)而想起兩年前,由妻夫木聰和柴崎幸主演的日劇《ORANGE DAYS》,也是在開頭,已經(jīng)大四了的妻夫木聰面試完工作在地鐵站等車的時候,他的旁邊有一位早已工作了的成年人士在用恭敬的語氣講電話,而他的另一邊是幾個仍然在讀書一起嬉笑著的孩子們,妻夫木聰突然覺得他就是被這兩者夾在中間的人,即不是大人,也不是學生,面對未來的路該怎么走,是十分茫然的,這種茫然不亞于高中畢業(yè)以后的茫然,然而《LINDA LINDA LINDA》中裴斗娜可愛形象的出現(xiàn),給無助路上的人們帶來了歡笑。
我是很欣賞裴斗娜這個年輕的韓國女演員的,起于《我要復仇》中她那坦率的演技,而這部日文影片,她又是傻傻地,卻成功地把THE BLUE HEARTS的代表曲演繹地令人瘋狂至極,那種傻氣不比同年影片《電車男》中的山田孝之少多少。
我想到在一些日本影片的情節(jié)中,很多愛情是在高中結(jié)束的那一天才真正開始的,女生會在那一天向暗戀已久的男生要校服上的紐扣做為紀念,也算是愛的表白,《LINDA LINDA》不也正是一種吼出來了的愛的表白么。而男生若是也對這位要紐扣的女生有好感,二人便在畢業(yè)后繼續(xù)發(fā)展走向結(jié)婚?!禠INDA LINDA LINDA》一片也不乏愛情的感覺。一個叫摩季的男生特意在畢業(yè)那天把小宋叫到空教室,用韓語向她表白;鼓手響子也在演出的那一天叫大江一定要過來看她,但她最終沒能把那句話說出口;而吉他手小惠也在那一天的夢中看到了為她祝福生日的前男友MAZO。但更多的是,臨別之前,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原諒的,所有的感情都是非常純真的。從一開始就和小惠鬧小矛盾的凜子最后也真心地祝小宋她們的樂隊能演出成功,一向孤僻的韓國留學生小宋也因偶然情況與小惠她們組成了樂隊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連他們的老師都會默許她們幾個晚上在學校的樂室練歌。無論是下雨還是陽光中,每個人的笑容看起來都是那么的幸福。就是應該用《LINDA LINDA LINDA》來釋放情感,忘記畢業(yè)的悲傷,大膽演唱青春之歌,永不結(jié)束。
2 ) 有關(guān)文化祭
四個女生組成一支樂隊排練文化祭的表演,主唱還是臨時找的,五音不全。其中的排練當各種困難,但最后仍趕上了表演。很是羨慕日本里的文華祭啊,自己高中學校似乎沒有這類活動。
青春是什么。是盡管做得不好,仍會努力去做好,并展示出來。想到高中畢業(yè)的成人禮,算是高考前的唯一活動了吧。高三學生在大禮堂,每個班級喊出自己的口號。還記得同學當時有拍照,穿著寬松偏大的校服,稚嫩的臉上都是笑臉。
片尾最后很燃,唱著略搖滾的歌曲,為青春劃上結(jié)尾。
3 ) 命運的黑線
就像森見登美彥告訴我們的“假如當時選擇別條路的話,我會過著不同的大學生活嗎?于是我奇跡般地一次、兩次、三次回到了大一,選擇不同的社團,妄想握住夢幻瑰寶——瑰麗而充實的校園生活,可是,無論選擇哪一個,我都無法擺脫浪費生命的魔咒”
不管怎么樣大學都始終是個糾結(jié)的地方。
慶幸遇到了航線上的伙伴。生活太歡樂了···應了戴佩妮那句睡了兩年醒了兩年?! ?br>當初是什么狀況呢···
是被某“變態(tài)”刺激到了而鼓起勇氣告白然后,兩個白癡私下里勾搭拉另一個下水,最后還讓對方主動說出了“我們一起吧”(說起怎么這么腹黑···當然啦這不是預謀好的)你們懂得···
無論如何我都會遇見你,傾盡全力讓你墮落。
這是我的愛啊,我們是被命運的黑線綁在一起的。
原來一直處于茫然的狀態(tài)里,還有太多沒做的事情,外星人研究社沒成立,影院也因為各種原因夭折了(掀桌),沒有一起去學吉他架子鼓,沒有一起學日語,甚至計劃好的旅行也沒能如愿····
做片子真是累的要死(大家都忍不住大叫好想揮霍T T),不過說起來這還不是自己的選擇的么。說是我們太理想化也好,犯賤也好,反正都顧不得管了。
最后的日子里我們要拼命補救薔薇色的校園生活。
啊喏···那么說近期的吧,什么時候去心源茶樓搓一頓··什么時候去夜游··(立馬被拍飛)
還是晚上一起復習SATSUGAI~GO TO DMC?。。ㄅe雙手)
說著說著不知不覺穿越了···
不過這本來就不是影評,只是我突然忍不住想吐槽罷了(年紀大了真可怕,變得這么嘮叨·····)
電影把我感動了,緩緩的卻分明是熱血的力量。
那些歌讓我不自覺的對號入座。
如果我能在某時和你相遇并且講話的話 /那個時候請你讓我知道什麼叫愛的意義 /就算不是愛就算不是戀,都不想和你分開 /我唯一所擁有的就是絕對不服輸強大的力量
我來唱首沒完沒了的歌
給這個狗屁的世界聽
我來唱首沒完沒了的歌
給這個狗屁的人類聽
我來唱首沒完沒了的歌
給你,給她,給大家聽
我來唱首沒完沒了的歌
希望讓你明天開心~
希望三人同樂的日子會不會因為畢業(yè)而結(jié)束
喲西~!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4 ) 琳達!琳達!琳達!
與一般的青春片略有不同的是,本片似乎沒有傳統(tǒng)青春片中的主要事件,組織樂隊不過是串起故事的一條線而已,本身似乎并不重要,至少在片中關(guān)于努力練習的情節(jié)幾乎沒有。反倒是通過片斷式的情節(jié)表現(xiàn)出青年人的生活,或者說青春的回憶。
由于意外樂隊只能臨時換人,于是找來韓國留學生宋當主唱,于是四個姑娘(還有著周圍的人們)通過這表現(xiàn)出的青春校園生活。
這里有著爭吵(所以樂隊換人)、愛情開始(對宋的表白)、愛情結(jié)束(立花惠與前男友)、暗戀、友情(所以找韓國學生更提升一下意義)等等。當這一切都經(jīng)歷之后,所謂的成功與否根本無所謂了,只需要大家在一起盡情地歡唱,以紀念青春以及青春地結(jié)束(畢業(yè)了)。
總體感覺雖然平淡,但如果想到也許這就是青春生活的提煉也就可以理解了,生活就是平淡的,哪怕是青春。
5 ) 平淡里的真摯
曾在一本圖書館里的電影雜志里看到過這部電影的介紹——說是電影的介紹,其實多時對山下敦宏的描述,看到評論后很想看,but真的很難找,看來知道的人真是不多啊。
所謂青春,這里似乎叫囂的沒那么厲害,一度讓我對電影里那些長鏡表示厭惡,沒完沒了的固定長鏡頭,還有那可怕的“人物在正中間”的構(gòu)圖。
傳說中的山下敦宏,又是在賣些什么關(guān)子,極度極度“平凡”的對話,完全不戲劇化的劇情,無聊的生活西街的描述,幾個整天傻笑的丫頭。一個跟別的影視劇中沒有兩樣的校園文化祭。還有一女生在鏡頭前記錄下自己多么不想讓這青春離開的沒有痕跡的語言。
可是些卻組成了這電影的魔力,魔力魔力,魔力在最后濕嗒嗒的姑娘們演出的時候全部喚起,喚起了激情,激情激情,我把結(jié)尾看了不下十遍,在沉浸于那歇斯底里的搖滾的時候感受真摯。還有隨著音樂那些孩子們的——釋懷。
PS:1.喜歡這里面的香椎,對于這個演員,一直無條件的喜歡,大愛
2.傻傻的裴斗娜,喜歡導演把她的形象描述的傻的如此可愛
3.每次看到日本的校園劇都會無數(shù)次的感嘆——為什么我們平時要穿運動服上學?禮服只在升旗的時候穿?遺憾遺憾?。?br>
6 ) 不算影評
怎么說,對于日韓合拍的片子,編劇或?qū)а菘傆幸恍┣榻Y(jié)在里面……
總是要強調(diào)什么的感覺…說不出來的不令人舒服的感覺.是說,做作的感
覺.這讓我覺得在日本電影界發(fā)展的韓國/韓裔電影人,總有”小怨婦”
的情結(jié).上回的那個[パッチギ!](譯為[無敵青春])就是如此,也許一
部兩部不明顯,但總體看來大概就是這樣了.附感情傾向的東西我不喜
歡,但他們總能請到我感興趣的演員,所以一部一部的也都看下來了.
山下敦弘是我見過日本中生代作者表達欲望最低的導演,但又幾乎能在片子每一寸畫面上留下自己印記。雖然多有不足,但這絕對是對“校園青春”氣質(zhì)最拿捏住神髓的電影:時而輕快,少數(shù)高光,大部分時光都是松散無奈甚至有些孤寂,因此在《琳達!琳達!琳達!》中時空是流動的。它靜默得像空房,堆積了些許年輕人迷茫、小心事和努力走向無用的憂郁,然后其余空蕩的空氣交由觀眾的記憶充盈填滿。/最后一場,大雨雖然為演出增添了些磨難,但也讓體育館積滿了躲雨的聽眾,焉知非福,如此。
太喜歡了,對山下敦弘印象改觀。演員群表演出來的高妙互動與清澈氛圍,通過多層次的設計得以顯明,非常豐富。里面的每次微笑估摸都是排練后卡出來的,不負責表現(xiàn)自然狀態(tài),而是彰顯導演從少女日常里提煉發(fā)現(xiàn)出純粹的創(chuàng)造力。冒頭的環(huán)繞長鏡頭那些角度正得逼仄的定機位鏡頭都冒著觀賞自身創(chuàng)造物的氣韻。
搞得這首歌我都會唱了~
至今為止看得最“正?!钡囊徊可较露睾?,連帶他的那些惡趣味和冷幽默都變得溫和了很多。而且山下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片子沒有人物主角,主角是生活流本身,所以那些飄在主題外的游筆格外有趣。
很難得的呈現(xiàn)出一種高中時期的狀態(tài),發(fā)呆、無聊與松散,并消泯一般校園電影對主體情節(jié)線的意義附加,在無所要求中自然而然的抵達,然后綻放出青春本來的面貌。為此大量做了減法,片中絕少用特寫,正反打也只在告別一場戲中真正運用,這還是因為站位過遠的原因,對話主要在全景長鏡中呈現(xiàn)。并不做文學性的臺詞修飾,也可以說盡心竭力的追求現(xiàn)實性的臺詞呈現(xiàn),各種無意的對話,甚至簡短的語氣詞,都與現(xiàn)實無比貼近。人物的表演方式也連帶節(jié)奏上的緩慢悠閑,裴斗娜本身和角色的設定,都在表達和情緒上有了一個空格,沒有以往同類電影的刻意性,反而在這個空格內(nèi)看到了人物的可愛。在情感處理上,懵懂嬌羞的處理也以臺詞的設置呈現(xiàn)羞澀感。最后一場戲份前,稀疏的觀眾設置的最好,對照開頭無意義的臺詞。隨演唱而聚集的人群,不也是對照我們和他們的夢想嗎。
私にとって青春と言ったら、大げさでロマンチックな熱血よりこれです。にぎやかな青春映畫より、ちょっとだらだらして、たいくつな感じで靜かなほうが好き。やっぱり青春って最高だな。平凡ながらにキラキラしているのは、制服を著ているからだ。【看到片尾cast list才發(fā)覺藏龍臥虎啊
這就是他媽的青春 最后你記住的不是哪首歌 哪次演出 是你們一起嬉戲的片段 和那些在記憶中越來越模糊并越來越美好的場景
#資料館留影#膠片版,適合夏天欣賞的老日片,真實自然的青春片段,為了一個心愿廢寢忘食地努力付出,即使結(jié)果會出差錯,即使表白的人沒有回音,即使被大雨淋濕也無所謂,只是癡癡傻傻地一路狂奔,而青春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裴斗娜演日片一點也不違和,反而比那些日系美少女多出一些鄰家小妹的可愛,而且她在片中唱的那些歌雖然會走調(diào),可是聽起來還是蠻舒服的。
青春伴隨音樂成長
?。?!神一樣的歌《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桃花期》都有這首
1.青春無價!2.音樂很燃。3.社團萬歲。4.夢想不死 5. 裴斗娜非常有王菲的感覺,喜歡。
最后的憂郁之心的lindalindalinda響起的時候,你的汗毛管絕對會豎起來!雖然這只是一部挺典型的日本青春片兒~!
我不是嫉妒……TMD,小日本又一次讓我心里不平衡,懶得想了
sing out!
令和跨元的時候看了很昭和的平成片。
圓滿的青春小調(diào)。簡練的調(diào)度穿插在固定鏡頭之間,形成如鼓點般“靜靜動”的節(jié)奏韻律;個體/群像比重也恰如其分,一個人笨拙,被同伴的臂彎撐起;群聚時黯淡,被獨處之光點亮。片段近乎割裂,但共通情感模糊了敘事邊界,那些搖搖欲墜又堅不可摧的友情,和莫名悸動又不知所蹤的愛情,全化成泡沫將人物包圍。山下敦弘相信:不要輕易闖入人物內(nèi)心,給足充分的時間,待準備就緒之時,他們自然會閃亮登場。
非常喜歡日本的女學生服,膝蓋上面一點的裙子,和膝蓋下面一點的襪子。
想起每一個無所事事的閑逛午后,每一個云朵掠過晴空的夏日,每一首不會結(jié)束的歌。青春這樣度過——在稚拙的表白聲中落荒而逃,與朋友們心有靈犀的沉默是金,一起淋過豪雨,共同走過夜幕垂下的操場,分享過心動,流著淚高歌過;或許某日我們分道揚鑣,然而這些默默無聞的日子卻是記憶中最璀璨的。
要說熱血么是有的但并不多么澎拜,要說勵志么也沒有那個意圖;想到的是《各有少年時》,當然不是那樣的無所事事,但都是我最愛的那類青春片的調(diào)調(diào),一段看似什么都沒發(fā)生的青春時光,各種情感一應俱全,而所有戲劇性的情節(jié)都被不動聲色的融進了日常,有時只是幾個眼神和表情就把意思傳達到了,完全不影響自然流淌的節(jié)奏,成長就在其間悄然生發(fā),放下、和解、勇敢。特別喜歡天臺上兩個酷酷的女吉他手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和結(jié)尾熱血歌聲中一組大雨瓢潑的空鏡頭。穿著制服背著樂器的女高中生太美太酷了。9/10
“哈哈哈,大家的底褲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