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日先照》果然是臺灣鄉(xiāng)土劇中的瑰寶,即使有文學原著打底,卻也拍出了邊緣地段濃厚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意?;ㄉ徦闶侵袊箨懓鍓K的最東側(cè)了,再往東去茫茫太平洋令人茫然也無限遐想,直到明治維新后開化躋身列強的日本人從大洋彼岸登上海島海岸線,本島人才發(fā)現(xiàn)除了西邊的大陸,還有東邊的島群,行行色色的人因為各種原因流落匯聚到這片海岸,鄉(xiāng)愁也就泅然開來讓平靜的歲月平添出各樣的思念。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只是這鄉(xiāng)愁如同一鍋隔久變質(zhì)的湯,散發(fā)出夾雜著血腥的腐臭味。唯有包容與超越地域民族的大愛才能解化這腐臭。先生娘便是這愛的化身,如同海神媽祖一樣包容了后山這邊土地上彌漫著各類鄉(xiāng)愁的人群。最后雅惠在獄中誕下重長孫,才讓這片土地完成階段性的融合,讓懷有鄉(xiāng)愁的所有人看到了新生的希望,是生命也是生活。 人一旦遠離鄉(xiāng)土就會喪失安全感,很長時間都很難將他鄉(xiāng)做故鄉(xiāng),甚至因而生出變態(tài)的猜疑心和攻擊性,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如是,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如是,資本主義全球擴張如是。清末移民,日本移民,黨國遺民皆如是。而真正能夠?qū)⑺l(xiāng)做故鄉(xiāng)時,一定是經(jīng)歷了血淚的爭奪、抗爭,將自己和競爭者的血肉都撕開后再次融合,完成靈與肉的統(tǒng)一。從時間線來看,兩岸的這個過程幾乎是同步進行的,遙想外公當年隨國軍撤去臺灣的弟弟,才能理解到天涯相隔,海峽彼岸生存的艱辛不亞于本土?!逗笊饺障日铡纷罹实膽撌侨簯?,最出彩的應該是雅惠和耕土的姑侄戀。而雅惠也正是先生娘大愛繼承者的標簽,包括結(jié)局時雅惠的身份從女兒變成孫媳婦,正好完成家族女主人的一個輪回,家與國都拉開了新時代的序幕。如果非要把它和內(nèi)地同題材作比較,《后山》應該是臺灣的《白鹿原》和《圣天門口》吧。然而那種鄉(xiāng)土味是將味覺做了幾十份倍疊加的鄉(xiāng)土味,又有別于《白》和《圣》。 當然故事之所以成功精彩,還是因為刻畫出了人性。人性的善惡丑美,真實與虛假,堅持與柔軟,最后揉捏出的濃濃的鄉(xiāng)土味,那是鐫刻著人性的人味。不管是異鄉(xiāng)人還是本土人憑借獸性可以獲得當下,失去人性卻去不到未來。還好白色恐怖后的臺灣迎來了后山的日出,臺灣的騰飛。紅色恐怖后的大陸也等到了改革開放。而在輝煌、復興、文明背后,獸性人群面對回不去的故鄉(xiāng),融不進的他鄉(xiāng),漸漸在時光中被歷史遺棄,衰老,滅亡~這成為了恒古沒變的定律。 PS:為什么雅惠和成年耕土毫無CP感,和少年耕土的對手戲卻甜出屏幕(捂臉)~
淚點一:第2集,1945年,日本戰(zhàn)敗投降,巡查大人切腹自殺后留的那封遺書。他已知這場戰(zhàn)爭自己國家已經(jīng)是強弩之末,不愿徒增冤孽,暗中多次保護了美國飛行員邁克。本來是敵人的啊。巡查大人下棋的時候跟耕土講的,對于白子來說,黑子一方是壞人,對于黑子來說,白子一方是壞人。這句話真是很辯證唯物啊。難得的是在戰(zhàn)爭時期和戰(zhàn)敗之時,在自己還有能力的時候,能做到不去迫害殺害敵對方陣營的人還加以保護,真的是太難得了,不知道怎么準確的形容,是國際主義精神還是悲天憫人。
淚點二:第10集,應該是1952年了吧。這時候的外省兵應該都是1949國民黨戰(zhàn)敗隨軍退回臺灣后的軍士。很多都是從內(nèi)地征調(diào)或者抓來的軍伕,所以操著不同的口音。在屈中恒飾演的小兵落海后被人救到家里,醒來后抱著海稠哭喊 奶奶,奶奶,我以后再也不離開家了。我的淚又止不住了。隔著茫茫大海,那難掩的鄉(xiāng)愁。
淚點三和四:最后一集了,老太太大半夜起來,赤腳,拜祖宗排位,已是彌留之際,這時候所有的子孫都已過來,她在等雅惠....淚啊。老太太交代完后溘然離世,福州師一家來祭拜,難過程度不遜于自家親戚。
在看這部劇的同時我也去查了一下關(guān)于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網(wǎng)頁,網(wǎng)上講述的不多,在這部劇中對二二八事件有了更詳細一點的刻畫,就好像陌生口音的外省女人去福州師店里要求改衣服著急穿這個事件,感覺這個事件真是類比的很好,應該就是差不多這個樣子把,外省人本省人因為小小的事情發(fā)生爭執(zhí)擴大到無限大,加上政府派來部隊武力鎮(zhèn)壓,死了很多人。關(guān)于白色恐怖,這里也有描繪,真的是很,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希望這世間的土地上的人都能平安一些,反戰(zhàn),以及都不要再有任何形式上的政治迫害了。
本片真的是講了很多矛盾與和解,山地人與平地人的矛盾與和解,再添最初也是笑話伊奈的,耕土說伊奈是親人,再添就開始從小保護伊奈了,后來還成為情侶。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矛盾與和解,雅惠剛出現(xiàn)在鎮(zhèn)子上的時候,被來旺和裁縫店徒弟幾個人推搡,被來旺毒打,算是毒打把,我感覺是打的挺狠的,完全也不看對方只是一個小姑娘,打暈了才住手的,后來雅惠住到藥房先生家里,來旺知錯并送去魚讓先生媽幫忙照顧。本省人與外省兵的矛盾與和解,二二八事件中印仙被外省兵開槍打死,從此一家人包括來旺等都很痛恨外省兵,在耕梅和高廣義的戀情上體現(xiàn)的更甚,大兒子陳滿堂差點把高廣義打死,耕梅的父親也打了耕梅,甚至還逼耕梅自殺,引得高廣義持槍找陳滿堂算賬,還好被雅惠給攔了下來。最后雅惠的事情還是被高廣義等人幫忙給平反放回來的。
看了這部劇我更深處的體會到了,國家只是一個階級統(tǒng)治另一個階級的工具。我們不是天生就愛國的,也不是書上教育我們愛國才愛國的,而是國家保護我們的權(quán)益,保證自由我們才會去熱愛它的。
臺灣本土劇中的一股清流。粗略了解了一下那個年代的時代背景
改編自吳豐秋小說的電視劇,張美瑤所飾、顯得有些高齡的電視劇女主角「先生娘」(醫(yī)生夫人),既有日據(jù)時期來臺的移民身份,又作為閩南家庭的大家長,還認了原住民酋長當乾弟、外省女孩為乾女兒!仿若是臺灣族群融合的象徵。全文:http://hou26.org/zeta/tvtw.htm
難得一見的高質(zhì)量ww本土劇,最主要是只有20集。從日據(jù)時代到二戰(zhàn)結(jié)束,再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臺灣島嶼上族群矛盾與和解的感人故事。感嘆這是張美瑤當年復出後的首部作品,還有江祖平演的顧雅惠和姪子「耕土」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愛戀故事。
看過十年卻一直揮之不去的一部好戲。劇情演員都很優(yōu)。那時初三。很好聽的原聲帶。
真是少有的好劇,質(zhì)樸又溫情,一切都那么自然。喜歡這樣溫馨的大家族,兩位大家長,先生懸壺濟世,先生娘溫婉有大家風范。后半部,這位奶奶一個人支撐著整個家族,把走到邊緣的家人重新拉回正道,因為善心而施予不相識的路人以溫暖,最后讓身陷囹圄的雅惠得以重見天日,與耕土團聚。印證了“善人有善報”。雅惠與耕土之間純真的愛戀打動人心,大結(jié)局處這位奶奶仙逝,讓我淚流不已。完全沒有演的痕跡,純粹就是一位溫暖的大家長,一位慈愛的奶奶,喜歡她,想念她。
繼《一把青》之后看的第二個喜歡的臺劇。年紀大了已經(jīng)不喜歡看情情愛愛了,喜歡這種細水長流溫情脈脈的劇,多次濕了眼眶,為阿公為阿嬤。阿嬤是地母一般的存在,阿嬤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能讓所有人愛。 親情,鄰里情,在這個越來越城市化的世界越來越少??炊淘u有說后十集朝著情深雨朦發(fā)展,個人不贊同。
真情而不做作;勸善而不說教;舒緩而不拖沓;克制而不空泛;戲劇化而不顯刻意;濃縮歷史而無苦大仇深之感。一眾華語劇的“治愈系”中可列入前五,而它注定只能誕生在對岸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之下。(Ps 水淮已然超越戒嚴時代遠遁北美的作者原著,對戰(zhàn)后臺灣社會感興趣又沒時間看《光陰的故事》的朋友可以看看這部)
用溫柔的筆觸將那個動亂的年代娓娓道來,別有一番風味。女主角特別適合演賈母,可惜永遠不可能了。耕土還是小演員演的好一些。真是近年來看過的最好的電視劇了,真正配得起情懷二字
連美術(shù)都沒得看的?。ㄍ纯嗝婢?/p>
對許多年輕的臺灣人來說,日據(jù)時代,228事件,白色恐怖;這是很模糊的一段歷史.戲劇帶著我們慢慢講述一些曾經(jīng)留下不可磨滅的歷史.當然劇是以[善]為出發(fā)點,不管你是本地人,外國人,都應該一樣被尊重.好喜歡張美瑤的演出.
很不錯很嚴謹?shù)呐_灣電視??!感天動地的誠心之作!雖然有些劇情稍嫌狗血,后期年輕人間戀愛戲碼太多太拖沓,可終究瑕不掩瑜!民生方面,橫跨日據(jù)-國民政府遷臺的時代特色掌握得很精巧。民族融合、普世人性與價值觀的刻畫也很豐富,非常動人。
這古早鄉(xiāng)土劇怎么這么上頭?!昨天看了一天,上頭到了下半夜一點,然后四點半醒了又看了一小時,早上八點起床十分亢奮…這熱度對不起它的劇情啊...雅惠耕土kswl,姐弟戀這么上頭的嗎...雖然耕土長大后顏值和演技都差了小演員一截,不過還是好嗑的。江祖平太美啦!溫柔漂亮的大姐姐誰不喜歡呢?不過整體后面不如前面,前面立意深刻,后面有點像傳統(tǒng)家庭倫理鄉(xiāng)土劇了...不過最后我還是看哭了一大缺憾是沒有高清版,好想收藏
前面感覺是神劇了,結(jié)果老先生一死劇情就奔著狗血走…還是值得一看的 前十集就好 后面節(jié)奏和表演跟情深深雨蒙蒙差不多都
好看喔~
感覺也好老的片子 02年我才上高中 ... 爲了增強一下閩南語聽感 翻了一遍 在PTT裏面有人推薦這部鄉(xiāng)土劇 看到第3集 相比一般的臺劇 少了很多做作的感覺 又是一般大陸人所不瞭解的那段歷史背景下的普通人的生活 值得高分
我!小時候跟著我阿嫲看的
故事在七十多年前的臺灣,橫跨日據(jù)時代的最后幾年和國軍退守初期。一個家族的興衰榮辱,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充滿不幸,老奶奶有大家風范支撐著這個家。想起自己的奶奶。一開頭聽到臺灣人講日語、天皇萬歲,極強的不適感,到后面如何在時代里堅韌生存的故事,后面都舍不得快進。除了十七年前的畫質(zhì),找不到理由不打五星。
連美術(shù)都沒得看的?。ㄍ纯嗝婢?@2021-11-15 06:53:58
沒想到來臺灣旅行竟然會迷上這部十五年前的電視劇,每天追著看。劇情很正能量,也順便可以了解一些歷史背景和風土人情,但以現(xiàn)在的年紀和發(fā)展水準來看bug不少,演技也略生硬和浮夸,感覺應該非常適合搭配彈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