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中國人,你可能清楚《封神演義》到底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但你一定特別清楚其中的一些故事。
比方說已經(jīng)被無數(shù)次重新解構的哪吒,關于他身上的種種特質(zhì)已經(jīng)被重新編排過無數(shù)次。
還有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語言習慣的成語,比如說“覆水難收”,“愿者上鉤”等。
還有一些膾炙人口的橋段,比方說被譽為亙古忠臣的比干剖心,姬昌食子又吐子。
可惜的是,當這些年中國神話IP越挖年代越久遠、關于哪吒、楊戩、姜子牙的故事不停地被搬上銀幕的時候。好多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制作的《封神》電影,在這個強調(diào)“電影宇宙”的市場中,突然以三部曲的形式出現(xiàn),就突然有一種文藝復興的感覺,即便三部曲這種形式并沒有離我們很久遠。上一個很知名的三部曲還是《霍比特人》系列。
我記得最開始看到關于《封神》的消息是在《尋龍訣》上映結束之后。烏爾善指導《尋龍訣》是一部完整的商業(yè)片,并且票房結果也很好。所以當知道他要拍攝《封神》的時候,我自己是十分興奮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封神》需要堆砌很多的視覺特效才能完整呈現(xiàn)各種神獸還有神仙斗法,而烏爾善在《尋龍訣》里所做的,是會讓人覺得他有能力呈現(xiàn)出《封神》的世界的。
說白了,就是當時我已經(jīng)在想當《封神》里各種名場面真正出現(xiàn)在大銀幕中是什么樣子了。
但在我真正坐在電影院里去欣賞這部電影的時候,卻看得有些不自在。
它的服裝是華麗的,但華麗得太過于復雜;
它的視效場景是壯觀的,但放在IMAX這樣的屏幕上,卻有著很多難以忽略的粗糙;
它的人物是古樸的,但很多臺詞又是那么淺顯直白;
最關鍵的事,這部電影重塑了封神的世界觀,修改了很多名場面,修改到可以用“顛覆”來形容:關于姬發(fā)的故事改編、姜子牙過早出場讓“愿者上鉤”這個成語沒有實現(xiàn)空間、紂王當著姬昌的面告訴他吃的肉餅是伯邑考的精肉剁成臊子不帶半點肥的做的、比干剖心也變成讓妲己現(xiàn)出原型。
并不是說改編不好,而是在改編之后,能否用新的東西顛覆觀眾對這些膾炙人口的事情的認知。
而在姬發(fā)的改變上,是由一個對紂王的崇拜到明白紂王真面目的過程,也是一個常年在外地生活的熱血小青年跟父親和解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姬發(fā)自愿去當質(zhì)子想要在紂王身邊大展拳腳,減弱了他與姬昌之間的矛盾。而故事在姬發(fā)與姬昌之間的關系著墨較少,導致到最后姬發(fā)回歸西岐變成了一個充滿形式感的儀式。仿佛讓人覺得是他覺得紂王不好,才想要回到西岐,如果紂王是個明君的話,他是不會動這個念頭的。
也不是說電影的一些改變沒有值得稱道的地方,關于紂王對妲己態(tài)度的改編其實還是說得過去的。當紂王對著狐妖說自己早就知道這件事,并接受這個事實,打了一大堆覺得是狐妖魅惑紂王的“普信男”的臉時,或許也不枉這么多年人們?yōu)殒Ъ壶Q不平。
然后紂王燒了祖宗排位,也算是一個破除封建的小能手。
但最詭異的是,上一秒妲己現(xiàn)出真身,下一秒兩個人竟然當著燃燒著祖宗排位面親熱起來。
大哥你是接受了,我們觀眾還得緩一緩才能接受啊。你是破除封建迷信了,我身為一個觀眾還沒呢。
這部電影的一些改變著實會讓對封神故事熟悉的觀眾有些疑惑,但并不是說這部電影不值得看。
它的視效有瑕疵,但無傷大雅。它的故事跟人們想象的不一樣,也有瑕疵,但并不影響整個觀影感受;并且它的音效體驗特別好,雖然有些時候會很大聲,吵得連我周圍那些人說話都聽不到,但你是能發(fā)現(xiàn)電影在音效上做足了功夫的。尤其是雷震子揮動翅膀的時候,那種帶有雷電的聲音感覺特別舒暢。
總而言之,如果你是抱著套著封神殼子去看一部商業(yè)片,是要比這部電影的編劇編的《畫皮2》體驗高上很多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上映點燃了本有些平淡的暑期檔,這個頂著“朋克妝”喪萌的哪吒,跟以往印象中的哪吒確實有點不太一樣,直接打破了一票觀眾的三觀,上映8天綜合票房突破15億的成績,足說明哪吒的魅力值妥妥爆表。據(jù)說《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分賬票房即將超過《瘋狂動物城》,距離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票房榜的新冠只有一步之遙,希望這道國漫之光能夠一直閃耀下去。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絕不僅僅只是重塑了哪吒與敖丙之間的關系,讓大眾粉上“藕餅CP”,電影通過對整個故事的改編,為哪吒這個人物注入了新的靈魂。哪吒扛起“我命由我不由天”大旗,替無數(shù)年輕觀眾表達出了內(nèi)心的吶喊,即使命運不公、世人充滿偏見,也絕不能輕易投降,因為“不認命就是哪吒的命”,也是我們每一個年輕人向往的命運。在情感共鳴上,父母傾盡所有都想護哪吒周全,李靖遠走萬里替兒求情、甚至愿意犧牲自己保全兒子的命,李母獨自撐起家庭、忙碌中也要抽空陪哪吒玩耍,簡直就是中國父母的典型,每個人多少都能找到一些共鳴點。笑點伴隨著動人的細節(jié),硬是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賺走了大把眼淚。結尾彩蛋中,姜子牙的出現(xiàn)預告了封神宇宙的開啟,更是讓人驚喜無比,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漫威”終于被提上了日程。
其實從哪吒這個人物的出處——《封神演義》這本小說中呈現(xiàn)的世界架構來看,封神宇宙的規(guī)模和構想絲毫不輸給漫威?!斗馍裱萘x》的故事性特別強,殷軍伐西岐,周兵攻朝歌,懸念叢生,高潮迭起。在歷史大框架中縱橫想象的長篇敘事方式,構架了一個真實和虛擬交融的世界,塑造了眾多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每個大將都有一件法寶、一樣絕技、一種戰(zhàn)術,每段故事都帶來花樣翻新的場面。在人物性格的刻畫方面,例如忠厚懦弱的姜子牙、暴躁如火的黃天華,狡猾殘忍的妲己等都令人印象深刻。無論是宏大的宇宙架構、鮮活的人物形象還是故事性,封神宇宙的改編條件都足以比肩漫威。
而與漫威不同的是,封神故事所蘊含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上,值得深度挖掘的空間還非常大,封神故事可以說是真正表達了中國人思想和感情,是完完全全屬于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神話史詩。
《哪吒》的熱映讓大家看到了封神IP改編的希望,從大眾對于封神宇宙的呼聲就可以感受到,接下來隨著《姜子牙》等一系列作品的呈現(xiàn),相信封神宇宙也會逐步建立起來。而另一邊,真人電影也跟動畫電影遙相呼應,2020年即將上映的《封神三部曲》也將同步推動建設封神宇宙的進程。
導演烏爾善為拍攝《封神三部曲》帶著工作人員精心籌備了十年,李安的老搭檔詹姆斯·沙姆士擔任劇本顧問,《指環(huán)王》的制片人巴里做制片顧問,帶來了先進的工業(yè)化管理經(jīng)驗??蚣艽钇饋砹?,內(nèi)容還是得中國人自己做出來才能保證原汁原味,導演帶著美術團隊走訪河南、陜西、山西等地的十所商周歷史、文物博物館等宮觀古跡,美學設計忠于中式風格。場景、道具、服裝,都是我們自己的匠人一錘一鑿、一針一線做出來的。
從目前公布的物料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海報上呈現(xiàn)的這只鼓,做的與商代晚期常見的足鼓造型——雙鳥饕餮紋銅鼓相似度非常高,鼓腔兩面飾鼉皮紋,鼓腔的下部有四個獸首。道具的精致程度就可窺見劇組在制作上做了扎實的功課,希望這部《封神三部曲》明年暑期檔上映時,能成功接棒《哪吒之魔童降世》將封神宇宙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
剛從熱上看到說要拍封神電影三部曲
光這海報就給人一種很有質(zhì)感,人物很悲壯的感覺,我很喜歡這個電影海報
演員方面有黃渤,李雪健,夏雨等等很多實力派演員,演技方面不用擔心,至少有保障。
在來說說導演烏爾善其實剛看的時候我是有點慌的,不是說他不行,但畢竟烏爾善導演好像只有一部電影 @尋龍訣7.5 能拿得出手,其他的都在6分左右,而且封神這部劇的格局很大,想要拍出神話史詩里面必定有很多大場面,這就對于導演來說要很強的能力。對于沒有多少經(jīng)驗的烏爾善導演來說,我還感覺有點懸
在來說說編劇,眾所周知現(xiàn)在中國市場要想出幾個好的改編作品真的很難,對于一部小說來說編劇就需要很強的改編能力
封神演義明代傳為許仲琳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小說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以歷史觀念、政治觀念作為支撐全書的思想框架,摻雜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而且有70萬字,要想改編,真的要很大的難度。
而且我查了下,編劇有四個除了烏爾善另外幾個編劇我看了下,也沒有啥作品,唯一看好的編劇就是冉平編劇曾死98年水滸和95年武則天的編劇之一,另外兩個基本都是作品都不怎么樣擔任的作品沒有超過6分得。
畢竟一部電影的完成不止導演還有編劇,還有制片人,調(diào)度,攝影,美術,特效團隊等等一起配合。。
說了這么多,我只希望這部中國神話史詩電影能拍成功,讓觀眾滿意。。畢竟之前除動畫電影哪吒之外,近幾年的封神題材(包括電視?。o一例外都撲街了。只希望中國電影越來越好。希望封神電影三部曲能成為華語電影工業(yè)化的標桿
感覺劇情應該是穩(wěn)的,不會特別崩。
先導預告里有句話這么說:小子殷壽,從未想過當大王。就沖這句話的信息量,我可能會去買票了。
歷史上的‘殷壽’叫做子受,子是姓,受是名。子受是最小的王子,他有三個哥哥分別是:微子啟,微仲和子期。
按照傳統(tǒng),為了防止王位之爭,儲君繼位的時候,其他王子被封爵的同時需要前往封地。為了進一步減少爭議,大多嫡子毋庸置疑地成為儲君。
子受甚至可能只被封為小小的子爵,他從未想過成為大王,如果他父親帝乙沒有封他為儲君的話,他會在自己的封地度過余生,或許他生下來注定只能做二把交椅,要盡心輔助國王的。
子受力大無比,有領袖的個人魅力,征戰(zhàn)沙場時候說的致師詞更是為將士們提高信仰加成。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子受最終被帝乙封為儲君。
因為帝乙知道商國早已積弊難反,急需一個猛人來扭轉乾坤!
子受也不負所望,登基后成為一個戰(zhàn)功斐然的戰(zhàn)神,在東境戰(zhàn)場上大敗東夷人。
至于子受如何有了反社會人格,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一般來說,續(xù)作總逃不脫遜于前作的宿命,而對于本作這種早早規(guī)劃好續(xù)作的系列電影,首作的宿命,則通常是淪為大型預告片。 大型預告本不是問題,因為創(chuàng)作者應當在系列敘事框架內(nèi)為每一部單獨的影片設計結構完整、高潮迭起的獨立文本。 而本片的問題正在于其淪為了純粹的系列預告。作為一部類型化商業(yè)電影,本片似乎并沒有獨立、具體的麥格芬(姬發(fā)回家也許是,但這個麥格芬基本在片尾才揭露),這使得觀眾缺乏基本的觀影線索。 而全片在第一幕攻城先聲奪人之后再無任何一場戲能精彩過開場,第三幕高潮(姬發(fā)劫法場)更是疲軟無力,整部電影仿佛就是為了系列最終的“武王伐紂、開榜封神”所進行的漫長鋪墊,主創(chuàng)儼然遺忘了自己制作的本是一部獨立的電影作品。 前30分鐘的攻城大戲基本囊括了全部亮點:精致的服飾、道具;考究的聲效;宏大的陣仗聲勢。 之后逐漸露怯:昆侖山場景的頁游質(zhì)感暴露了CG技術和美工設計的雙重不足;CG大象和前景的真人演員似乎不在一個世界;姬發(fā)縱馬奔向黃河的遠景鏡頭更是“人在畫中游”,這樣好的場面設計為何不花心思取景實拍呢;成年雷震子更是一言難盡。 最后,元始天尊如果明確指示“封神榜讓姬發(fā)打開”,那姜子牙大抵會少許多麻煩。所以,謎語人領導誤事!
首先要替瑪麗珊卓小姐感謝烏爾善導演。他成功的在《封神》開頭完成了本應呈現(xiàn)在第八季的凜冬之戰(zhàn),夜王他老人家可以瞑目了。其次……開始槽多無口系列……西岐那一望無際的麥浪啊……道具組分不清玉璧玉環(huán)與玉玨的的區(qū)別啊……冕啊……服化道就一言難盡啊……鹿臺真的是個臺啊……還TM是個xxxl版的瑪雅神廟啊……大司命啊……人牲只是百人祭啊……遙想武丁只是問卜個"我媳婦還好嗎?她想我嗎?"都不止這個數(shù)啊……文王上來就會八卦啊……最最不能忍的是,沒有空心菜,沒有炮烙,沒有蠆盆,沒有酒池,沒有肉林。就……為什么呢…真是靠"真愛"禍國殃民嗎?人之匱乏啊,貧窮的想象力呀。妲己只需要魅惑和活兒好就足以撼動人心嗎?不知道該說是這種流于表面的劣質(zhì)情欲是對女人的想象太匱乏還是當今男人的情欲太貧瘠。但是這片值得看嗎?值得,只有做好三點。第一不要帶史實考據(jù)腦子,第二不要帶小說的考據(jù)腦子,第三不要帶腦子。怎么說呢?內(nèi)核就是"爸爸去哪兒了"的故事。表現(xiàn)形式呢……就……雖說港片沒落之后再無艷情電影現(xiàn)世了,但是花那么多錢拍個情欲片實屬大可不必。我覺得企宣快上吊了,給的禮包也是大方了。點心,手辦,飲品和一罐子冰糖燕窩。真的是滿滿的求生欲~可以去看,滿屏的一言不合即露肉。群男賣肉還是算是養(yǎng)眼,并且費翔帥爆了。對了,還有臺詞。不挑李雪健難的病后恢復的聲線,費翔再不標準的發(fā)音也是百老匯范兒。(但確實一張嘴我就秒回吳彥祖的口音"原來是小癟三")其他原音不可原諒,中文其次無邊,且申公豹是北京胡同腔兒這事兒太恐怖了!
2012年我就評論過這個電影條目,沒想到一晃眼5年過去了!還以為這片子泡湯了,烏爾善竟然真的還在拍著,等到上映八年都要過去了,這樣的堅持,是現(xiàn)在中國電影缺少的精神。
發(fā)布會很酷,制作團隊很豪華,態(tài)度也很用心,野心非常大。但是從頭到尾都沒聽到最核心的故事,持保留態(tài)度的期待
中國的類型片指你了
什么鬼“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老子有老子的名字,老子叫封神……2019.12.30更新一下:看了預告想說上來標記一下,發(fā)現(xiàn)原來一年多前出概念海報的時候已經(jīng)標記過了,還寫了這么中二的留言,明年見?。∫獙Φ闷鹞耶斈甑倪@份中二哇!
值得期待他開創(chuàng)出一個屬于中國的《指環(huán)王》系列。
希望能拍出中國的指環(huán)王
只希望一點,千萬不要拍成《指環(huán)王》。別搞那些中國沒有的神魔,矮人,精靈什么的,否則肯定撲街。盡量按老版《封神榜》拍就好。
看到網(wǎng)上一些陰陽怪氣的嘲諷聲音很不開心,如果我們都期待更豐富更多元的東西,那就應該積極肯定所有敢于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僅僅因為無知和偏見冷嘲熱諷、置身事外的全盤否認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才是阻礙中國電影發(fā)展最大的障礙,我非常期待《封神》系列
烏爾善不會讓人失望。
國產(chǎn)奇幻片我只盲信烏爾善
哇塞。。。真心期待冉氏父女編劇能編出豆瓣過6分的魔幻電影,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很期待,劇情別再把觀眾當弱智了好嗎?
省錢出名的烏爾善聯(lián)姻最燒錢的IP,祝福他吧
不求媲美指環(huán)王三部曲,但求無小鮮肉當主角
黃渤演的我一下子期待著,希望妲己不要讓fbb演了
講道理,我不希望這部電影僅僅只是“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而已,我真正希望的是,在以后人們談到它時,可以大大方方的稱呼它為“封神”。
整體陣容:高水平導演、有遠見的投資人,看看了。
烏爾善算是最近幾年最靠譜的魔幻題材導演了,期待三年后的成片!
北京文化主投,烏爾善導演,我預測此片將會填補中國魔幻大片的空白,必將留名中國電影史,2020年將會是中國大片元年。
封神榜里所有的人物選角都不難,唯獨妲己,別再是范爺了,雖然她真的像狐貍,可也只是長得像而已
看到李云中做人物設定,冉平寫劇本,感覺找的人靠譜,應該不至于弄成捉妖記或者說中國話的指環(huán)王那種東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