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吉奧達納·馬倫戈 瓦萊麗亞·戈利諾 阿德里亞諾·潘塔萊奧 阿萊桑德羅·普萊齊奧西 皮納·圖爾科 路易吉·喬卡 朱塞佩·布魯內(nèi)蒂
導(dǎo)演:艾多阿爾多·德·安杰利斯
喬瓦娜跟伊達替多少活在不同價值觀拉扯中的年輕人做出了遠走他鄉(xiāng)的決定。在那些大談左翼思想的知識分子口中,責任淪為輕飄飄的裝飾,各種價值標簽、主義就像癌細胞一樣在社會中蔓延,《成年人的謊言世界》借著喬瓦娜的視角敘述了這樣的一個癌癥社會,一個不值得年輕人信任的虛偽與謊言并存的社會。
每一個“下一代”不出意外都會被稱為“垮掉的一代”,諸如“當代年輕人應(yīng)該怎么辦?”是個永遠不會過時的問題,無論是上一代人還是當代人都可以在這個問題中各取所需,填充各種關(guān)懷、責任、批判、自我反思等等。而這樣做的問題也并不在于上一代人手持解剖刀把年輕人當做問題對象,而在于上一代人總愛這樣繞一個彎借助年輕人來討論那些在他們身上本就存在且遺留下來的問題。
如果《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不把成人私底下潰爛不堪的生活呈現(xiàn)出來,那么其實這部劇就只是講述我們現(xiàn)實中常常在主流敘事中感受到的——年輕人叛逆、躺平、無所事事、沒有責任感的模樣,但《成年人的謊言生活》并不是這樣的單向敘事爽劇,這部劇所揭露的社會圖景讓人覺得沉重,充斥著價值的空虛與現(xiàn)實世界的虛偽。
喬瓦娜跟伊達的出走看似是一個帥氣的結(jié)局,但這仍然是個沒有結(jié)局的結(jié)局,一個讓年輕人毫無留戀的社會,剩下的就是自圓其說的媚俗的價值與主義。
米蘭昆德拉說“媚俗讓人接連產(chǎn)生兩滴感動的淚滴,第一滴眼淚說:瞧這草坪上奔跑的孩子們,真美啊!第二滴眼淚說:看到孩子們在草坪上奔跑,跟全人類一起被感動,真美啊!”。像喬瓦娜跟伊達這樣出走的戲碼在左派眼里很快就會被美化成像凱魯亞克《在路上》那樣的經(jīng)典審美意象。誰管你為什么出走,吃了你還得把你的骨頭嚼碎,做最后的利用,而這些人就是米蘭昆德拉說的,沉迷于欣賞自己第二滴眼淚的人,左派作為社會價值中自我標榜為面向未來的希望都已犬儒至此,年輕人除了出走還有什么選擇?
花了一點時間看完了《成年人的謊言生活》全集。
可能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那不勒斯四部曲》,所以再也分不出一點心給費蘭特的其他作品,導(dǎo)致看這部劇的感覺和觀看原著時感覺一樣,感受不到那種非看不可的沖動,也沒有辦法對喬瓦娜以及姑姑維多利亞等產(chǎn)生同理心。
在預(yù)告片放出來時,已經(jīng)預(yù)感到可能觀感一般,果不其然。
但有可能是因為原著如此!原著太短了,以至于太深刻的東西沒辦法表現(xiàn)出來,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很多東西總有一種剛到高潮便戛然而止,欲說還羞之感。
比較驚喜的是在劇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我們的恩佐。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恩佐,莉拉的愛人,
在《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中扮演了羅伯特,
羅伯特是朱麗安娜的未婚夫,是一個大家都喜歡,包括安德烈都很欣賞的年輕人。
喬瓦娜是安德烈和奈拉的女兒。他們一家是標準的中產(chǎn)家庭。父親安德烈是年輕有為的大學(xué)教授,母親奈拉是體面的報社編輯,女兒喬瓦娜是懂事乖巧討人喜歡的孩子。但這小心翼翼的平衡有一天驟然被打破。因為父母聊天時候無意提到,喬瓦娜越來越像自己那個討人厭的妹妹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是誰?她是安德烈的妹妹,是家里一個不能說的存在。提到他,家里總是緘默的。好像維多利亞封印了他們的語言能力一般。所以,正處于青春敏感期的喬瓦娜對神秘的姑姑維多利亞愈發(fā)好奇。她實在擔心自己將要變得又老又丑又沒人愛。
為了知道維多利亞的長相,喬瓦娜甚至偷偷摸進母親的房間,打開放照片的盒子,試圖還原照片上已經(jīng)被抹黑的人影,她確認那就是姑姑維多利亞。她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和那個父母口中很丑又很討人厭的維多利亞長的一樣。
隨著喬瓦娜好奇心的增長,父母也終于同意了她的要求,載她去找了維多利亞。不同于她所居住的上城區(qū),維多利亞住在下城區(qū),這里骯臟破舊而腐朽,似乎一切都散發(fā)著霉爛的味道。
才第一次見面,維多利亞就問了喬瓦娜一個問題。你出生我就送你的手鐲呢?年輕的喬瓦娜自以為是地撒著謊,以討好第一次見面的維多利亞。維多利亞不像安德烈和奈拉,她把喬瓦娜當一個大人來看待。所以,雖然只是第一次見面,維多利亞已經(jīng)毫不避諱地向喬瓦娜講述了她和她的情人,已經(jīng)死去的恩佐的故事,甚至毫不避諱地講起兩人激烈的姓愛(應(yīng)該是性哦)。
安德烈和奈拉都以為這次見面在他們父女倆從下城開回來的時候就結(jié)束了,他們也不用再和討厭的妹妹交往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維多利亞進入了喬瓦娜的世界,或者說,喬瓦娜想要走進維多利亞的世界。
她們的第二次見面約定好了一起去為恩佐去掃墓。這次掃墓讓喬瓦娜感覺到震撼。她為維多利亞對恩佐的感情而震撼。這世界上真的有一個人能讓你在死后都無限緬懷,甚至犧牲所有的一切只為了幫他養(yǎng)大他的孩子么?喬瓦娜不懂,但她感覺到很受觸動。
不同于父母對她的稱呼,姑姑維多利亞總是稱呼喬瓦娜為賈妮。所以,姑姑這邊的親戚朋友也都叫她賈妮。賈妮的世界比喬瓦娜的世界好像豐富一些。
喬瓦娜只有父母,沒有其他的親戚了。唯二的兩個玩伴是父親好友馬里安諾的兩個女兒安吉拉和伊達。
賈妮就不同了。她除了擁有姑姑維多利亞,舅舅們,還擁有了姑姑的三個繼子女們。他們是恩佐和她的妻子瑪格麗塔的孩子,分別是托尼諾、朱莉安娜和庫拉多。通過維多利亞,賈妮還認識了羅伯特,一個自帶光芒的男人。羅伯特是托尼諾的朋友,后來他成為了朱莉安娜的未婚夫。他生活在遙遠的米蘭。
所以為了避免成為無趣的朋友,喬瓦娜會將賈妮的生活當做談資,繪聲繪色地講給自己的兩個朋友。她不僅講起維多利亞,講她和恩佐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還講起她的三個孩子。日復(fù)一日的講解中,安吉拉心動了。她迫使喬瓦娜將她在下城的朋友也分享給她。
于是,托尼諾走進安吉拉的生活。他們很高調(diào)地戀愛了。但事實上,安吉拉根本不喜歡托尼諾,她只是以為喬瓦娜喜歡托尼諾,所以她要搶先一步把托尼諾搶走。沒有感情,也沒有物質(zhì)的愛情,都不用其他原因,自然而然地就倒塌了。當托尼諾在電影院揍了想要調(diào)戲安吉拉、喬瓦娜的小混子,也打了安吉拉幾巴掌后,這一場愛情鬧劇終于結(jié)束了。他們的感情就這樣結(jié)束了。最后,托尼諾離開了下城區(qū)。
喬瓦娜自己呢?
雖然她覺得自己很丑,越來越像維多利亞。但年輕的喬瓦娜其實很吸引人。第一個被她吸引到的人是維多利亞的第二個繼子庫拉多。他對她著了迷,總是找借口來街區(qū)找她。庫拉多還帶來一個朋友,薩真特律師的兒子羅薩里奧,這個有齙牙的富二代也對維多利亞著迷。他們兩個年輕人總是找機會來接近喬瓦娜。除此之外,學(xué)校里的希爾維斯特也莫名其妙地對喬瓦娜產(chǎn)生了感情。所以,喬瓦娜至少是一個很受人歡迎的小姑娘。
那喬瓦娜喜歡誰呢?她不喜歡庫拉多,不喜歡希爾維斯特,也不喜歡有炫酷亮眼跑車的羅薩里奧。雖然不喜歡庫拉多,但喬瓦娜還是忍著惡心和他做一些親密的事情。她對于男性的身體充滿了好奇,庫拉多幫助她解開了一些疑惑。
喬瓦娜真正喜歡的是朱莉安娜的男朋友羅伯特。
事實上,早在教堂見到羅伯特的第一眼,喬瓦娜就愛上了羅伯特。見過他以后,喬瓦娜的心里就一直在想著他。甚至不動聲色地去接近他。為了靠近羅伯特,喬瓦娜主動給維多利亞打去電話。即使那段時間她們兩人剛剛鬧了不愉快。
所以,喬瓦娜在兩種似乎完全割裂卻又藕斷絲連的世界里游走。一邊是下城區(qū)姑姑的世界。這個世界里有很丑陋又異常美麗的維多利亞,有令人沉醉的羅伯特,還有美麗大方的朱莉安娜。一邊是上城區(qū)自己的世界,正在支離破碎的世界。這個世界里看起來很正派的父親安德烈早已偷偷出軌好友馬里安諾的妻子科斯坦扎,很有可能,喬瓦娜的好友安吉拉和伊達是她的親姐妹。為了度過空虛寂寞的時光,母親奈拉也偶爾和馬里安諾在一起。
上下城區(qū)其實沒有明顯的界限,但安德烈和維多利亞之間的劍拔弩張筑成一道天然的圍墻,使得兩個城區(qū)成為了涇渭分明的存在。安德烈無法融入自小生活的下城區(qū),維多利亞也無法走進哥哥生活的上城區(qū)。
終于,這一切隨著維多利亞看到戴在科斯坦扎胳膊上的鐲子而終結(jié)。原來,維多利亞沒有騙人。即使真的討厭哥哥安德烈,甚至老死不相往來,但維多利亞真的在侄女喬瓦娜出生時送給她一個白金手鐲。這個手鐲上面有一朵由鉆石和紅寶石鑲嵌的花朵。
這個手鐲其實是恩佐從岳母,也就是瑪格麗塔的母親,那里偷來的。他把這個漂亮的手鐲送給維多利亞和安德烈的母親以討好她。后來,祖母死后,手鐲回到維多利亞的手中。當侄女出生時,維多利亞用一個信封包住手鐲投進喬瓦娜家中的信箱。但安德烈認為這只漂亮的手鐲更襯情人科斯坦扎,于是未經(jīng)過女兒喬瓦娜同意便將手鐲送給了情人。所以在見到維多利亞之前,喬瓦娜從未見過這只傳說中的手鐲。
現(xiàn)在,她見到了這只屬于她的手鐲。從看到這只手鐲的第一眼,喬瓦娜就喜歡上這只手鐲。她覺得這就是自己的手鐲,獨一無二的屬于自己的手鐲。但這手鐲也讓喬瓦娜見證了父母感情的破裂。
當一切暴露在陽光之下時,安德烈選擇和奈拉坦白自己對科斯坦扎深刻的感情。他無法放下她,所以只能選擇放棄妻子奈拉和“最愛的女兒”喬瓦娜。所以,現(xiàn)在,安德烈成為了科斯坦扎的丈夫,也成為了安吉拉和伊達的父親。而奈拉成為擁有過去丈夫鬼魂的寡婦,喬瓦娜成為叛逆的孩子。
馬里安諾呢?
無人關(guān)注的他成為暴瘦的紙片人。他和奈拉成為互相取暖的苦命人。
自從父親離開家庭以后,喬瓦娜對學(xué)習(xí)失去了興趣,周圍的一切都讓她覺得索然無味。她試圖通過不學(xué)習(xí),和這個世界進行消極對抗。對抗的結(jié)果是她考試不及格,必須要留級。面對必須留級這件事,喬瓦娜從一開始的難以接受,羞于告訴朋友,到后來終于坦然面對,接受生活加諸的一切,學(xué)會和這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和平共處。
一邊是假裝仍舊很關(guān)心自己的父親,一邊是整日沉浸在過去中的母親,喬瓦娜覺得上城區(qū)的一切都讓人難以忍受。她迫切地想見到羅伯特。所以,喬瓦娜有意識地接近了朱莉安娜。幸運的是,她獲得了陪朱莉安娜一起去米蘭尋找羅伯特的機會。
在米蘭,她如愿以償?shù)匾姷搅诵睦镆恢毕胫牧_伯特。羅伯特確實如想象中那般迷人,好像他注定就是要成為焦點的存在。朋友們會因為他而聚在一起,也會因為他停下來爭吵。
羅伯特就是人群中的太陽,照耀著萬物,也吸引著萬物。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就是萬物。她們追逐太陽的光。試圖讓光灼燒自己,讓光融化自己。朱麗安娜如是,米凱拉如是,喬瓦娜也如是。
看著羅伯特的生活,喬瓦娜明白了朱莉安娜的焦慮。的確,朱莉安娜和羅伯特像兩個世界的人。他們不是像,他們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生活在困頓的那不勒斯下城區(qū),一個生活在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米蘭。聽起來風(fēng)馬牛不相及。這樣的兩個人卻要成為未婚夫妻,要生兒育女,要永遠地生活在一起!
看起來,羅伯特只是為了彌補自己對所出生的街區(qū)的虧欠,而選擇和街區(qū)的姑娘結(jié)婚。這個姑娘可能可以是青梅竹馬的朱莉安娜,也可以是另外的其他人。只是恰好這個人是朱莉安娜罷了。
朱莉安娜呢?她迫不及待地想要逃離街區(qū),逃離維多利亞和母親瑪格麗塔。她只想和自己深愛的羅伯特一起快樂地生活在米蘭。好像只要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所有的矛盾和猜疑都不存在了。只要,只要他們兩人可以在一起生活,就可以過上想象中的完美生活。
但很顯然,即使有了一個那不勒斯下城區(qū)的姑娘,羅伯特也不會滿足。所以,他的身邊還會有愛慕他的米凱拉。米凱拉只是出現(xiàn)在飯桌上的一個女生。毫無疑問,遠離未婚妻,獨自一人生活在米蘭的羅伯特身邊還會源源不斷地出現(xiàn)其他的女孩子,和他曖昧不清的女孩子。女孩子本身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羅伯特自己。
他對這一切駕輕就熟。所以,他會自然而然地夸贊喬瓦娜,替她過生日,也會自然而然地對以拿鐲子為借口返回米蘭的喬瓦娜說,你可以跟我一起睡。好像他發(fā)出的不是一個邀請,而是隨手遞出的一片面包一塊黃油一般。他隨便的讓人難受。
所以,羅伯特不會從和朱莉安娜的婚姻中得到救贖和滿足。因為他的不滿足,朱莉安娜也不會幸福。他們兩人就像還未走入婚姻的安德烈和奈拉一般,注定要走向分道揚鑣。
但羅伯特的邀請已經(jīng)撥亂了喬瓦娜心中的弦。他和父親安德烈沒什么兩樣。雖然羅伯特看起來更加前途光明,更加卓越出色,但本質(zhì)上他們都是一種人,都是慣于說謊為自己謀得便利的男人。這些便利可能包括在事業(yè)上的便利,可能也包括在感情生活里的便利。他們說謊就像吃飯一樣,隨便且自然?;蛟S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們在說謊。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地令人厭惡。
回過頭來看,整本書有兩條線索。第一條線索圍繞著姑姑維多利亞的手鐲。第二條線索圍繞著喬瓦娜到底像誰的問題。
圍繞第一條線索,引出了維多利亞和恩佐的故事,順理成章引出恩佐的三個孩子托尼諾、庫拉多和朱麗安娜,由這三個孩子再引出自帶光環(huán)的羅伯特,帶出喬瓦娜的感情世界。維多利亞對恩佐的愛情有多堅貞,羅伯特的感情就有多虛偽。這世界上真的有人以愛為生,為愛為生。但也真的有人棄之如敝履,視之如無物。
喬瓦娜曾經(jīng)沉醉于維多利亞和恩佐之間的感情,也曾幻想羅伯特和朱麗安娜能有個完滿的結(jié)局。但事實是,所有的一切都是謊言堆砌之下的騙局。
恩佐從來不是什么大英雄。他確實如安德烈所說是一個小偷,他也確實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和維多利亞的感情之所以動人不過是因為這個人是古怪偏執(zhí)的維多利亞罷了。羅伯特和朱麗安娜呢,一個試圖用謊言安撫缺乏安全感的未婚妻;一個試圖用謊言讓自己確信,嫁給羅伯特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光明美好的未來。
圍繞第二條線索,引出了維多利亞和安德烈之間的故事。好像喬瓦娜的長相成為了兩人角逐的工具。當需要攻擊對方時,只消悄悄說一句,你長得越來越像你的姑姑/父親了,就足以使喬瓦娜崩潰。
安德烈覺得對喬瓦娜感到失望的時候,他會冷靜地來一句,你越來越像你的姑姑維多利亞了。維多利亞不喜歡喬瓦娜的舉止時,也會暴躁地說一句,你果真是你父親安德烈的女兒,你和他一般冷酷無情。
當喬瓦娜的精神世界還不充足,尚不能處理這種來自熱愛的長輩綿軟的責罵時,她會感覺到絕望,會感覺到崩潰。但后來,她成長了。她意識到成年人的世界是真實而虛偽的,是令人厭惡卻又無法拒絕的世界。這些聽起來刺耳的話語已經(jīng)無法再傷害她了。
奇異的是,故事的最后,安德烈和維多利亞的關(guān)系居然開始緩和了。好像他們學(xué)著做一個成熟的大人了。安德烈作為成熟的大人,出軌了好友馬里安諾的老婆,但也可以在奪走他的家庭之后和他重歸于好?,F(xiàn)在,他和維多利亞決定用成年人的方式解決一直以來的矛盾,兩人決定和好,方式是安德烈先遞出橄欖枝,而維多利亞順從地接受了。
但喬瓦娜卻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成為大人。在拒絕了羅伯特的邀請,從米蘭返回那不勒斯之后,喬瓦娜選擇了羅薩里奧,那個一直喜歡自己的齙牙富二代,以一種粗暴的,毫無樂趣可言的方式進入成年。
而喬瓦娜的朋友,科斯坦扎的二女兒,伊達,可能對喬瓦娜懷有一種暗暗的情愫的伊達,則選擇和一個結(jié)了婚,有三個孩子的園丁作為工具人,進入成年。
好像對于年輕的喬瓦娜和伊達來說,選擇做自己,選擇自己認可的方式完成某種儀式才是進入成年的標志。
故事以“我和伊達一起出發(fā)去了威尼斯。在火車上,我們許諾以獨一無二的方式進入成年”結(jié)束。這就是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也是喬瓦娜真實的生活。
接下來是吐槽時間。
首先是女主喬瓦娜。整個故事是從喬瓦娜聽到父母說自己很丑開始,到喬瓦娜和自己的童年好友伊達坐車離開結(jié)束。喬萬娜絕對是唯一主角。從原著看,她應(yīng)該是一個受盡寵愛卻又心思敏感細膩,在發(fā)現(xiàn)父母親出軌的真相后充滿叛逆的年輕人。
有一段時間,她會精心搭配每天要穿的衣服,她曾經(jīng)的衣服是白色、粉色的,直到父親離開家后,她的衣服才變成了黑色,眼睛、嘴唇也都涂成了黑色。她第一次見維多利亞時像一個粉色的洋娃娃,身穿粉上衣、粉鞋子、戴著粉發(fā)卡,還引來維多利亞的嘲諷。
但劇中,喬瓦娜從頭到尾就只有身穿軍綠外套的朋克少女形象,是很酷,充滿了叛逆,但感覺不出前后的轉(zhuǎn)變,也感覺不出喬瓦娜曾經(jīng)家庭很幸福,倒是感覺喬瓦娜隨時可以拿起她的吉他搖滾一下。
其次是喬瓦娜的父親安德烈。原著的描述中,安德烈兼具尼諾、里諾多個特征,人設(shè)是受人歡迎且知識淵博的高中老師。他在那不勒斯最有名的高中教歷史和哲學(xué),深受學(xué)生愛戴。他不喜歡自己的家人,獨立地生活在那不勒斯上城區(qū)。但是他又很喜歡做研究,很喜歡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
但誰能告訴我,影視劇中這個頭發(fā)花白,看起來很邋遢的男人是如何俘獲了奈拉、科斯坦扎兩大美人的芳心,同時征服了喬萬娜的校長,還在吃飯時隨意一個回眸就讓一個青春少女對他青睞有加。這個人絕對不是這么多女性心甘情愿沉浮的對象。
按道理來說,安德烈應(yīng)該具有《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尼諾那樣英俊的相貌以及一些文學(xué)素養(yǎng)和侃侃而談的能力,才能完成階級的躍遷,從貧窮的那不勒斯下城區(qū)搬到上城區(qū)圣賈科莫牧羊山上。
很可惜,劇中人物哪一點都沒表現(xiàn)出來。英俊的相貌沒有,可能是妝造的鍋,胡子拉碴、抽著煙的形象不像是魅力四射的知識分子,更像是失意的中年男人或處境困窘的流浪漢。至于他腹中才華以及侃侃而談的能力也沒表現(xiàn)出多少,只有不離手的煙以及就著煙和飯下口的酒。
毫無魅力可言。完全沒有尼諾那種感覺!
第三個要吐槽的是羅伯特。原著中的羅伯特,個子很高,身體消瘦。他在教堂里、在朋友中間都是中心,所有人都會靜下來聽他講話。人們習(xí)慣了圍著他,習(xí)慣了籠罩在他的光芒之下。女孩子似乎都會愛上他。青梅竹馬的朱麗安娜如是,桀驁不馴的喬瓦娜如是,同班同學(xué)米凱拉亦如是。
雖然羅伯特是我親愛的恩佐飾演的,因為莉拉,我真的很愛恩佐。但抱歉,恩佐,你的臉很精致,但身高限制了你的發(fā)揮。同安德烈的感覺一樣,很難想象一個矮小的,和自己的未婚妻朱麗安娜以及喬瓦娜一般高的恩佐能成為眾星拱月般的存在。
須知才華和英俊的相貌總是相輔相成的,缺了任何一面,效果總是大打折扣的。雖然不是每個角色都必須要英俊瀟灑,但人設(shè)如此的演員最好找外表也很出色的演員,才能實現(xiàn)角色和劇情的相輔相承。
第四個要吐槽的是羅薩里奧。羅薩里奧是薩真特律師的兒子,他是庫拉多的朋友,是一個有齙牙的小子。年齡應(yīng)該和庫拉多、喬瓦娜差不多,就算大也大不了幾歲。但劇中這個角色的扮演者看起來像是喬瓦娜的叔叔,尤其是當喬瓦娜約定好和羅薩里奧喝椰子水時,這種違和感達到極值。
同時也很不理解,有必要讓喬瓦娜露點么?明明事后澡不露點也行,為什么非要暴露喬瓦娜年輕的肉體?這對于劇情有什么強烈的推動作用么?
當然,還需要吐槽的是那個珍貴的手鐲。這只手鐲本來屬于恩佐的妻子瑪格麗塔的母親,后來,恩佐將它偷來送給維多利亞的母親,她死后將鐲子又還給了維多利亞。維多利亞將它放在信封里送給剛出世的小喬瓦娜。父親安德烈未經(jīng)喬瓦娜同意,將鐲子送給了情人科斯坦扎。后來,科斯坦扎將鐲子還給喬瓦娜。輾轉(zhuǎn)幾次,鐲子終于從維多利亞,朱麗安娜的手上又重新回到喬瓦娜手里。這個手鐲上面有一朵由鉆石和紅寶石鑲嵌的花朵。如此重要的一個物品在電視劇中成了一個看起來非常一般的首飾。無怪乎喬瓦娜最終將手鐲遺留在羅薩里奧家的洗漱臺上了。
至于其他角色中,維多利亞給人印象最深刻。維多利亞很具有野性的美,尤其喜歡她穿著跟鞋,抽著煙,罵罵咧咧保護恩佐的三個孩子的樣子,她的形象很豐滿。一面是愛侄女的姑姑,一面又是愛護孩子,洞察一切的母親。猶記得這一幕,當喬瓦娜在教堂里反駁了恩佐后,維多利亞徑直對喬瓦娜破口大罵,毫不避諱地指出她就是想吸引恩佐的注意,她想搶走朱麗安娜的未婚夫。
延伸閱讀: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中關(guān)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七十個梗(一)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中關(guān)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七十個梗(二)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中關(guān)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七十個梗(三)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中關(guān)于《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七十個梗(四)
貧窮者如果有機會,一定不會拒絕富人拋來的橄欖枝; 富人的兒女爭先恐後地向低俗奉獻自己年輕的身體,就好像這樣便可以掩蓋自己的無聊。
看完前4集,失望打下3星,結(jié)果最後兩集給我驚喜。
伊達在最後一集中的出走讓她成為與眾不同的角色,這一部分我不記得從原著看到,但我覺得影視劇裡非常有跡可循。雖然伊達是整部劇裡比較邊緣的女性角色,幾乎從不對維多利亞和她周圍的人發(fā)表意見,從不說廢話,看起來最像乖巧的上城女孩;或者說,她看起來不屑於食人間煙火,只是默默把一切觀察轉(zhuǎn)化為耐人尋味的故事。卻也是她把文字變成鼓舞底層人民的鬥爭工具,在筆記本上狠狠寫下“我想要做愛”幾個大字,也不吝嗇說自己的母親是婊子,這些情節(jié)早已影射伊達是一個非常有力量、目的性極強的女性,也是這樣的人才會對“成年人的謊言生活”產(chǎn)生細緻入微的觀察,然後選擇背離她原本屬於的那個充滿謊言的華麗世界。只是她還未發(fā)現(xiàn)在任何一種成年人的世界裡,都充滿了謊言。
喬瓦娜同樣善於觀察,但她也擅長說謊。她像遊走於窮人和富人的世界的一條魚,所有人都對她有所期待,誰都無法把握。我避免和天才女友做比較,但她有點像萊努,在享受特權(quán)和知識帶來的快感的同時習(xí)得虛偽。她敢於承認自己對羅伯托的愛意,連夜坐火車去米蘭,以幫助茱莉安那拿回手鐲為藉口,單獨見羅伯托,但她不敢往前再邁一步了。所以儘管喬瓦是進入下城世界最早最深的那個,伊達卻是內(nèi)省最深而最先選擇出走的。這部劇沒有背離女性主義的初衷,伊達和喬瓦娜利用令自己感到噁心的男人完成世俗意義上的女性蛻變,至少在她們的世界裡,這種背叛是意義重大的。
茱莉安那是過於典型的那類女性,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是太讓人可憐的女性。出身那不勒斯的下層階級,所受的教育無法支撐她成為理想中的知識女性,所以她羨慕喬瓦娜,瘋了一般地嫉妒和恐懼羅伯托身邊“兼具得體、美貌和知識”的女性,因為她們可以做自己,可以比男人更加政治,或者對她而言,可以毫不費力地代替自己在羅伯托心中的地位,從而讓她失去活著的意義。茱莉安那並不簡單,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依靠女人的世俗吸引力將羅伯特留住,對一切外來的情感威脅保持敏感和警惕,也假裝能夠融入羅伯托和他周圍的世界,只是這種偽裝脆弱到令人心疼,也讓她無法不活在焦慮和緊張當中。至少在喬瓦單獨去見羅伯托的那一晚,我們知道喬瓦的直覺是對的——人們可以輕易地把沒有自己就活不下去的人從生活中抹去,只是可憐的同情心讓羅伯托忍不住保護身邊每一個人的自尊心。
關(guān)於維多利亞,理解了劇中手鐲的意義,也就知道了維多是怎麼一回事。我喜歡書裡這段話?!氨砻嫔?,她想要那隻手鐲,實際上卻想擺脫它。表面上,手鐲是她母親的,但實際上並不是。表面上,手鐲是恩佐在某個節(jié)日送給他新岳母的禮物,但實際上是恩佐從他生命垂危的老岳母那裡偷的。歸根結(jié)底,這件首飾證明了我父親沒有完全錯怪他妹妹的情人。而且還證明了,我姑姑講述的那場無與倫比的愛情根本就不美好?!彼沁@個故事裡性格最鮮明的女人,因為她的氣質(zhì)完完全全來自下城。諷刺的是,她表面上對一切與上城有關(guān)的事物感到噁心,對獲得名利和財富的弟弟和他的情婦不屑一顧,實際上就像奈拉(喬瓦的母親)說的那樣,內(nèi)心充滿了妒忌和憤怒。表面上教導(dǎo)喬瓦去觀察成年人的謊言世界,實際上心裡清楚自己也沒有倖免。她接受弟弟的邀請去富人家裡當女傭的樣子,顯然比拒絕一切幫助的她要醜陋得多,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就是成年人,同時還是一個窮人。
埃萊娜的女性主義敘事很真實,她筆下的人物永遠處於可悲的中間狀態(tài),她們中的一些人永遠被禁錮,另一些人拼命逃離、偽裝,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在權(quán)力網(wǎng)中的地位,這難道不也是你我。
六集的迷你劇故事講述得非常流暢,完成度非常高,在耐飛的參與下,講好了故事,也沒有喪失歐洲文藝片的腔調(diào)。
又是一個費蘭特擅長的少女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里,所有的成年人都在說謊,而少女,也在最后為了滿足內(nèi)心的悸動和欲望,輕易撒下謊言。謊言本身一開始讓人驚慌,尷尬,不知所措,最后只讓人感嘆人生也許只有被謊言保護才能進行得下去
女主角的選取一開始覺得平平無奇,越看越發(fā)現(xiàn)是個阿多尼斯式的美少年,再加上最后兩集突出的同性情愫,讓人感受到了作品詮釋的當代性,也是蠻有意思的。不只是女主角喬萬娜,所有的女性人物美感,幾乎都展現(xiàn)了復(fù)雜的美感,這種美感不是纖弱的,討好性的,而是多元的,細膩的,有質(zhì)感的,這一點真的驚艷。
知識分子的虛偽,階級,真相的復(fù)雜性,女性的成長的艱難和生存的困境,這些費蘭特文本中常見的母題,在整個劇中不疾不緩地交叉出現(xiàn),織就一副迷人的意味深長的小畫。
另一個有趣的現(xiàn)代技法是最后一個鏡頭,這個打破第四堵墻的眼神,讓這個出場不多,只是在最后展現(xiàn)出激烈生命力和復(fù)雜性的小女孩用意味深長的眼神看向觀眾,這種爆發(fā)力,一下子拓展了整個故事的想象空間。還多少大人,在用謊言構(gòu)建自己生存的最后一絲體面,有多少孩子,用謊言開始人生的第一次冒險。
(劇拍的有很多bug,但依然很有意思)
到最后,Giovanni發(fā)現(xiàn)姑姑Vittoria也是一個撒謊的人。
在這之前,姑姑幫她揭穿了她父母之間的秘密,向她展示了一種不虛假、不掩飾,全然真實地去愛與恨的生活。姑姑似乎構(gòu)成了故事里的某種隱含的道德標準,不同于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與失敗者,不同于廉價的同情與贊賞,而是某種直覺性的東西。
直到最后,Gionni發(fā)現(xiàn)姑姑向她展示的美好的一面,更像是她過度美化而自己選擇接受的“真相”:她與情人Enzo的妻子相處融洽,并不代表二者真正冰釋前嫌,而是妻子一家的軟弱與被動接受,她的存在曾經(jīng)帶給了這家人巨大的傷痛;她告訴Gionni,Enzo去世之后,她再也沒有和任何男人做愛,而現(xiàn)實卻是作為一個女人與弱者,她不得不在各種被生活所迫的時刻出賣自己的肉體。
這讓姑姑的那句“不要荒廢自己”顯得可疑。什么是值得的付出,什么不是?一個人怎么可能在全身心付出的時候保證自己不受到傷害?當Giuliana全身心地愛著Roberto,放棄自己的生活與自尊去選擇適應(yīng)他的生活的時候,Roberto卻對Giuliana選擇無視。第6集里,一群出身貧寒的年輕教授在餐館聚會的那一段:Giuliana的發(fā)言(帶著從生活中掙扎的氣息,直接而淺白)讓面前的知識分子們側(cè)目,她像是一個格格不入的人,而Roberto沒有對她融入氛圍做出任何努力。他享受于自己的高談闊論。而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熟悉這一套討論的Giovanni對他的觀點發(fā)出的年輕和犀利的挑戰(zhàn),讓他感覺到新奇,思維的樂趣。這時,男性的贊賞與注視如同一種資本,加諸于受到贊賞的女人身上(這或許是Giovanni在后幾集里體會到的“愛”)。
但當Giovanni沖動地返回米蘭,面對Roberto的時候,她忽然洞察到對方的無情。在面對幾個女人的時候,Roberto一直是一個資源擁有者的角色,女性對他投下的贊賞與愛患得患失,仿佛他的凝視就是對方價值的來源;在他想要與Giovanni偷情,發(fā)出邀請時,他對視他如生命的Giuliana仿佛不存在一樣:“他好像直接把她給抹去了,我在想,‘真的那么容易嗎?在那些我們一旦離開了就活不下去的人心中死去。’”——在這一點上,Roberto與Gionni的爸爸有什么區(qū)別呢。
作為對這一切的反叛,叛逆的、充滿直覺的Giovanni用她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她隨便找了一個人做完了第一次(整個過程,對方像一個工具、或是一個受到恩惠的小狗一樣),她拒絕在這個過程中投入別人強加于她身上的意義:(被浪漫化想象的)美好的愛情(如同Vittoria和Enzo一樣),男性投諸的贊賞與愛(Roberto對她發(fā)出的邀請)。她像是扔掉一個負重的包裹一樣,丟掉自己的貞操(這個俗爛的詞),和同樣選擇這么做、且在書寫中如此誠實地向她傾訴自己內(nèi)心的Ida一起,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希望她們能不顧一切,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再見到《我的天才女友》,要等到2024年了。
HBO已經(jīng)放出消息,《我的天才女友》第四季,也是最終季,將持續(xù)拍攝至2023年8月,回歸時間也就延伸至2024年。
而且,這部最終季,將更換為老年版,第四季的“埃萊娜”將由前三季中負責旁白的意大利著名女演員Alba Rohrwacher出演,粉絲們對于她接替出演中年莉拉的呼聲一直很高。
不知道成品制作結(jié)果如何,但是,網(wǎng)飛顯然不準備讓我們空窗,《我的天才女友》原著小說作者埃萊娜·費蘭特的另一部作品,也被改編成劇了。
《成年人的謊言生活》
La Vita Bugiarda Degli Adulti
共6集
《那不勒斯四部曲》火了之后,神秘的意大利作家埃萊娜·費蘭特也真正的走入了觀眾的視野。
自從HBO將埃萊娜·費蘭特的經(jīng)典之作《那不勒斯四部曲》改編成劇之后,無論是劇集還是原著,都大火特火,走上一代經(jīng)典的神探,無數(shù)觀眾為其癡迷。
隔壁的網(wǎng)飛,早已虎視眈眈,野心十足,改編了埃萊娜·費蘭特的另一部小說《成年人的謊言生活》,馬不停蹄,全季上線。
和《我的天才女友》一樣,《成年人的謊言生活》的故事也發(fā)生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在埃萊娜的小說原著中,兩部作品有一些相似的氣質(zhì)和共通的特點,比如對中產(chǎn)階級的嘲諷,對為了獲得關(guān)注而高談?wù)撻煹哪贻p人們的描述,對那不勒斯粗俗、貧窮、混亂的重現(xiàn)。
但是,在HBO的《我的天才女友》和網(wǎng)飛的《成年人的謊言生活》兩部劇中,卻是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和特點。
如果說《我的天才女友》整體風(fēng)格更偏向文藝與浪漫的話,那么《成年人的謊言生活》就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無論是畫面還是情感,都是大寫的鮮明與強烈。
連海報,都帶著整部劇的態(tài)度。
故事主角是喬瓦娜。
一位青春期女孩,敏感、脆弱,容易陷入自卑。
她的各科目成績都慘不忍睹,父親和母親也為此討論過,而父親則壓低聲音,暗示自己的女兒很丑,丑的地步呢?丑到和他那個瘋子般怪物般的姐姐一樣。
“她開始像我姐了?!?/p>
“她簡直是她的翻版。”
聽到這些評價的喬瓦娜,也陷入了徹底的自卑中,她無法忍受那個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夸贊她很美的爸爸說自己丑。
所以,喬瓦娜開始逃課,開始化妝,也開始對父親的姐姐,自己的姑姑維多利亞產(chǎn)生興趣。
她想知道自己那怪物般的姑姑長什么樣子,可是所有照片上姑姑都被涂抹掉了,直到“開明”的父母決定帶她親自去見姑姑,讓她死心。
但是,對于喬瓦娜來說,她卻接觸到了另一個世界,她的姑姑維多利亞的世界。
姑姑很粗俗,從第一面見到喬瓦娜開始,就對她開罵,“再叫我姑姑,你就滾蛋?!钡牵R完之后,姑姑給她炸了果汁,聊了天,還將音樂聲開到最大,帶著喬瓦娜一起跳舞。
也是那一刻,喬瓦娜感覺到了一些特別的自由。
姑姑愛飆車,也愛罵臟話,被摩托車騎手罵了一句,那必定是要以更難聽的臟話罵回去的。對于從小接受文明教育的喬瓦娜,這些都帶著新鮮的味道。
姑姑也當然不是什么圣女,在她年輕人,曾經(jīng)和已經(jīng)結(jié)婚的男人偷情。
雖然那個男人已經(jīng)死了,但是,談起他時,姑姑毫無顧忌,大膽赤裸的談?wù)撝麄冎g的那些無與倫比的性愛。
而這些,都是喬瓦娜從來未曾接觸過的。
雖然粗俗,卻好似得到了解放。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己的父母和父母的摯友。
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受人尊敬的職業(yè),在明亮的房子中,喝酒、談笑、高談?wù)撻煛1砻嫖拿骶?,實則,充滿了謊言。
甚至,在謊言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了他們的生活全部。
父親與姑姑的過往,父母與“摯友”的聯(lián)系,那個被爭奪的手鐲,在喬瓦娜最為敏感的青春期內(nèi),這些都成為她情感成長的炸彈,她以一種自虐般的激情觀察并模仿成人世界的謊言。
并且,開啟了自己的一段感情。
當然了,青春期的感情都是尖銳的,殘酷的,喬瓦娜的也是如此。
在步入成年之前,都必須走過一場巨大的疼痛。
其實,《成年人的謊言生活》描述了一個并不復(fù)雜的故事,但情感的展開卻是充沛而飽滿。它也不是什么快節(jié)奏爽劇,抱著這樣期待的觀眾可以直接退了,它是一場極具自我風(fēng)格的情感表達,每個認真觀看的觀眾,都能得到獨屬自己的一份體驗。
雖然故事發(fā)生在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地方,但青春總有那么些共通之處,也許你會得到一份共鳴。
如果《我的天才女友》的最大關(guān)鍵詞是友誼,那么《成年人的謊言生活》便是青春了
視聽和調(diào)度有點嚇人啊,我以為我在看什么大師的電影短片集。
敘事方面有些低于期待
讓我看伊達和喬安娜談戀愛
喬瓦娜和萊農(nóng)的初夜很相似,都帶著女孩強烈的自主意識,她們選擇配合成事的男性都成為了工具人,甚至喬瓦娜洗澡后丟下手鐲,隱隱有點瓢資(用詞錯誤)的意味。準備重溫一遍書。
我覺得配樂令人發(fā)指,簡直了,沒有一個地方用的好用的對的?。。》?。別的,沒看原著都覺得拍得不太好。。很沒空推敲的感覺。。和我的天才女友比差了不止一點點
觀察者視角的敘述,同時也是主觀的成長。姑姑和恩佐得三角戀情與賈妮和羅伯特的三角戀情成了一種宿命感很強的互文,但賈妮在看到出虛偽后選擇離開,這很好。姑姑的魅力在于真實的粗俗,但仍然需要謊言自我麻痹;賈妮或許顯得圓滑,但更自由更解放。在看破這些成年人虛偽謊言后迎接成長,很好看。
1. 看了原著后,干擾太大了,很撕裂,是完全不同的作品。2. 一家人感覺是臨時湊的,一點也不搭;3. 音樂,背景、道具年代非常紊亂,讓人迷惑;massive attack是九十年代,但是開的車像七十年代。4. 姑姑美艷還好,不夠粗俗,媽媽也太美,女一號太硬漢了。5. 爸爸和叔叔在露天的陽臺上淋雨,感覺太曖昧了。6. Ida 倆姐妹還比較正常。整怪味胡豆。
沒頭沒尾,倒也不難看,有些情節(jié)跟《天才女友》挺像的。成年人在胡逼逼(左派一邊酒池肉林一邊搞XX主義,神學(xué)家一邊滿口雞湯一邊漠視身邊人),青春期小朋友在胡鬧
不要帶著天才女友的濾鏡看這部,盡量降低期待值。恩佐也出鏡了,臉還行,可惜身材太虐了。
風(fēng)格化非常鮮明的一部作品,藝術(shù)感強烈。從故事到攝影到配樂都很有意思,與“天才女友”系列完全沒有可比性也沒必要去比。
翻拍成這樣。爛死了。女主能不能認真選一選啊,像個男人婆一樣,還有那頭型我真是醉了。劇情白開水一樣看不下去。
救命女主選角也太鐵T了
沒能實現(xiàn)開播前讀完原著的flag…一口氣刷完,劇集質(zhì)感還是不錯的甚至好于最近一季天才女友,嘗試通過選擇氣質(zhì)偏中性的女主去講一些性別之外的成長議題:去洞察身邊人和關(guān)系并非像他們偽裝的那樣,為之憤恨繼而釋然麻木乃至?xí)簳r加入,最終從中抽離“不做有價值的人,做沒有價值的人”發(fā)現(xiàn)手鐲,撿起再扔掉。又名 成年人的穿搭指南
第一集就已經(jīng)說到青春期女生容貌焦慮了,讓我來看看來自2023年的評論里誰還在審判女生外貌??
成年人用謊言把支離破碎黏合成生活,孩子們在支離破碎中長大,必然就習(xí)得用謊言和黏合支離破碎的技能。本以為在一個黏合得金碧輝煌的謊言裡,生活就不會再因謊言而破碎,只是逐漸長成成年人的孩子們,又把生活踢回支離破碎。女人們很美,女孩們很美,義大利很美。一切都像最後的那面義大利國旗一樣,美而心碎,大而殘破。
如果祈禱能帶來安慰,為什么撒謊不可以?
這種依托內(nèi)心戲的故事不適合新銳路線,重要的是演技也沒跟得上,非常流水賬。
選角導(dǎo)演看過書嗎?
聽說和天才女友很像,看完發(fā)現(xiàn)不是。講的是一個中產(chǎn)階級出身的女孩如何掙破囚牢的,雖然仍舊很多情情愛愛,但重在描寫了意大利社會的各種情狀,思潮與碰撞,非常有趣。
配樂勸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