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里斯托弗 插畫家 將視覺表現出來 觀察世界,把世界制成畫作,再表達出來 tip 找到合適的字幕組很重要,至少不會讓人突然對一句話的意思一頭霧水 2.汀克 鞋履設計師 運動員 建筑師 設計背后是有關設計對象以及探索的很多的故事 3.艾斯 舞臺設計 感覺到光線與空間的奇妙運用。五元素有黑暗等等。想象力的探索沒有盡頭。結尾燒掉了紙模然后在灰燼上搭出最后的一幕,感覺到展現一瞬間的珍貴更體會到了留在記憶里就好的知足。 4.比亞克 建筑設計 滿足多樣需求的設計,不拘一格的建筑風格,把夢境落實到現實,很震撼 5.拉爾夫 汽車設計 展現了汽車的美感,身為設計者需要對未來5-9年的流行有預見性 6.寶拉 平面設計 字體設計是可帶插圖的,其視覺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期,或許已經歸平面了吧。創(chuàng)作生活和說服很有意思。 7.普拉登 攝影 攝影有需要溝通,構圖等等,重點是傳達故事,也屬于設計。需要同理心。做工具的主人。 8.伊爾莎 室內設計 很多的理論學習會指導實踐。在學習了人類學,行為科學,歷史,建筑等專業(yè)領域的內容后,對室內設計的想法會具體很多。室內設計項目的周期有時有點長。材料是很重要的部分,也很迷人
記錄一些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作品和觀點
第一集: Christoph Niemann,雜志插畫師
The idea of pop music is not to invent a new story, but to tell the same story again in a new and interesting way.
When I look at a piece of art that references my fears, my anxieties, my hopes, and I can say "There is this one drawing that made me realize that I am alive, or that I love other people, or that I am afraid".
第二集:Tinker Hatfield,耐克Air Jordan球鞋設計師
a building with all of the inside mechanics on the outside of the building
第三集:Es Devlin,舞臺設計師
第四集:Bjarke Ingels,建筑設計師
第五集:Ralph Gilles,汽車設計師
No matter how tough times are, you just do not compromise the product.
第六集:Paula Scher,平面設計師
第七集: Platon,攝影師
利用簡單直接的黑白、光影、深度對話來捕捉人物肖像。
Great design simplifies a very complicated world.
When you feel you are as close to the soul as possible, that's what good design is.
第八集:Ilse Crawford,室內設計師
這集我看完讓我很有觸動,一個好的攝影師真的能捕捉人物的靈魂,在給人拍照的時候跟人交通 跟人了解每個人的特點都能捕捉到。堅持使用繳款拍照,拍出來的人物性格都是特別突出,非常的鮮明。
有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年老的婦人在墓碑旁,環(huán)抱墓碑睡著了墓碑上記錄著過世兒子一生的戰(zhàn)績,真的特別的突出人物性格 看完真的這人此乃大神
這一集講了一個建筑師 世界有名 就叫他big 長得很像小李子和小貝,有著很大的建筑經驗 設計的建筑物就像是一個個立方體搭出來的 開頭就是講了 盜夢空間 他的一些設計主要還是節(jié)約成本為主 在很多地方有空前的思維 有很強的三維能力 會讓人驚嘆它是一個天才,能設計出這個世界上意想不到的建筑物 ,非常的年輕 41歲就是世界有名 還有就是能源再回收 結尾設計的吐圈的煙囪真的是讓人有科幻片的感覺
p1.最大的感受還是會覺得藝術家太強了,生活中最細節(jié)最平常的東西中在他們的眼中完全不一樣,就像這位紐約客封面的設計者, 他是帶著一種抽象的眼睛去看待生活的,并將靈感付諸于N是那么的有趣,他們的眼里的世界和我們真的是不一樣的,帶著這樣一種視域去看我們生活的所有東西,都會覺得有趣了不少,而這份藝術一些可愛一些的創(chuàng)造力,在當下的社會實在是太稀缺了,哪怕只要多一丟丟這樣的思維,我們的世界都會變得不一樣一些。
八集里我最喜歡的一集,看了兩遍。幾個點
1 設計和人 設計為人
其他人的作品(或多或少)帶著匠氣,在意一種【表現】,可以理解為”我的作品要表現出xxx“,都帶著強烈的個人烙印
那么,在都要聽從甲方爸爸、大企業(yè)領導的要求的情況下,她能保留住的【設計以人為本】和【設計從人出發(fā)】的屬性和濃度是最強的
Ultimately design is a tool to enhance humanity
Prioritizing people, putting the human experi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cess
職業(yè)轉換(從編輯到設計師),承接酒店項目,承接宜家項目,她的經歷和表現都踐行了這句話
難能可貴(題外話:或許適合我的、能發(fā)揮出我價值的理想的工作環(huán)境是這種類型的。也說不定啊
2 成長背景、審美情趣、觀念喜好相近
"Ultimately design is to elevate humanity"
設計是(展現)提升人性的,這是一句她說出來有意義的話. (it means something)
她相信她相信的,她踐行她相信的,她是個知行合一、從一而終的人
這是我看人,最看重的一個特質
即integrity (人的一致性)
和第一個點形成了對照
-----------以上表達了從她做的事,從她做為一個人的欣賞-----------
3 她的設計工作 如何做 對人的關懷
Translating the client, the future life of a building into a design language
某種程度上,大家都在從事一個”翻譯的工作“,從A到B。
只是AB各自的形式(一段文字、一組對話、一個建筑、一個設計、etc)以及“翻譯"這個過程的外在表現形式不同(鑄造、筑造、制造、繪畫、作曲、剪裁、etc)。
【sample】- empathize (empathy is a cornerstone of design)
....
Interested in how people behave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spaces
第一步,從建立交流開始
empathy - You have two eyes, two ears and one mouth, and you should use that in proportion
第二步,建立共鳴共情
If you interrogates a situation, actually the answers present themselves to you
material -
....
Design thrives on restriction
I think of it as a primal drive, that you need those tight restrictions and somehow or the other, you come out of it
第三步,選取材料
"Luxury is attention and care"
Love is attention and care.
4 一個觀察
Ilse: Yep, it feels like airport security at the moment, you really…
Let’s say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Ilse: Yeah.
Ilse和宜家的什么負責人,在看宜家餐廳的排隊情況的對話。
同時也是,小而美的獨立工作室 和 強流程制大型企業(yè)的對話。
TBD 還有一些
Netflix的紀錄片巔峰之作。每一集為了配合不同領域的設計師而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片頭設計。這個系列吸收了chef's table對于讓的挖掘和tale by light的專業(yè)性。期待第二季。也期待哪天Netflix能做一個電影導演或者攝影師的紀錄片。
喜歡1、3、4集,特別是舞臺設計師Es好厲害!而且氣質迷人。丹麥建筑設計師有一些我在哥本哈根看到的場景很親切,喜歡現在的丹麥。
第一集第三集都好看到爆炸。而且畫面也超級美,分分鐘想截圖。
"Inspiration is for amateurs. Us professionals, we just go to work in the morning."
不管你想成為什么,都請你多多練習。
As a designer, it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to become self-expressive. The end goal is to solve a problem for someone else.
運鏡漂亮!// 膝蓋獻給Bjarke Ingels/Platon/Christoph Niemann/Paula Scher // 有種觀念認為,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比較難成功,但如果你在其他大城市成功了,那家鄉(xiāng)的人會說:"他是我們的同胞,他做到了!"
其實可以選擇的范圍更開闊些,名字也可以變成Abstract: The Art of Life,如今每個人都是藝術家,每個人都能成為設計師,設計不只是工作,更多的是生活。
每一次失敗都只是上帝在問:你對這件事是不是真愛?
嚴肅的藝術家都是苦行僧。
看完這部紀錄片延年益壽至少三年。
總體而言,鞋子和汽車設計的這兩集質量趕不過其他。最喜歡的兩集是舞美,字體和插畫,其次當然是本行的建筑,室內以及攝影
簡直太棒。每一集深入采訪一個不同領域的頂尖設計師,包括插畫,建筑,汽車,攝影,平面,室內,場景,球鞋,帶領觀眾進入他們的大腦,親身經歷他們完成作品的過程。非常inspiring。求快續(xù)第二季??!
相當都市感的紀錄片,不僅紀錄的內容是創(chuàng)意人士,紀錄片呈現的方式也讓人耳目一新。它的編排邏輯和《主廚的餐桌》如出一轍,不過在這里我們看到:設計是一種語言,它傳遞人們的情感和技術,更重要的是,傳遞他們的生活哲學。
空白符號的命運,虛空的旋進,空無意義的、義務式的眩暈,對任意的必要性的激情。無節(jié)制的多巴胺消耗與再生產。逼真的假象或施魅的擬真??唐嬖O計的生命循環(huán)週期:生產 - 消費 - 即刻報廢。「讓意義疲勞,消磨它,弱化它,以便從零能指中,從空白詞語中解放出純粹的誘惑」——這便是當代設計的力量
設計源于empathy和humanity,最喜歡Platon,他能通過言語一步一步引出攝影對象獨特且豐富的情感和性格,然后用快門記錄這短暫的人性流露瞬間。清末的人們愚昧地認為照相會攝走人的靈魂,但是攝影的精髓又何嘗不是抓取人的靈魂呢?
太好看了!通透,簡單,有趣。第一集插畫,12:40分開始的音樂盤活了整個節(jié)奏,soundhound搜了好幾遍沒結果,然后最后看到composer是Mark Mothersbaugh!真的絕了!
整個片子都在告訴你品位是什么
怎么港,人類之光了。
非常希望出續(xù)集,可是好像沒有任何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