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是不憑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徐悲鴻》兩處對白,很值得記憶。
一、畫竹
古人稱畫竹為寫竹,因為它跟寫字是一樣的,永字八法全通用于畫竹。畫竹有雙鉤,寫意二法。國畫不用西畫的透視和光影,運用構(gòu)圖的位置,墨色的濃淡,表現(xiàn)前后和虛實。新老兩枝,一濃一淡,一前一后,一肥一瘦,相互對比映襯,使整個畫面飽滿,多變和豐富。
二、以美育代宗教
食物入我口中,不能兼飽他人之腹;衣服穿在我身,不能兼供他人之暖;人情的非普遍性,刺激感情,無論什么宗教都是擴張己教,攻擊異教。為了避免刺激感情之弊,不如舍宗教,以純粹的美育代之。相隔千里的明月人人可以欣賞,不能據(jù)為私有,美以它普遍性的緣故,不再有人我的關(guān)系,也就沒有利害關(guān)系。
康德說:美是那不憑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
2 ) 已經(jīng)不易
給4星吧,怎么說呢,我對這部電視劇還是基本認可的。
徐悲鴻是我最崇敬的一位中國現(xiàn)代藝術(shù)家,由于早年學(xué)國畫的原因,對徐悲鴻的作品很熟悉,后來也讀過徐悲鴻的幾本傳記,比如鄭理的《筆下千騎》、蔣碧薇的《我與徐悲鴻》、廖靜文的《徐悲鴻的一生》等等,徐悲鴻對藝術(shù)的追求精神可謂一直激勵著我。北京新街口的徐悲鴻紀念館不知去過多少次了,館里的冷冷清清與新街口的鬧市形成鮮明對比,不過我卻喜歡那種冷冷清清的感覺,喜歡在紀念館里靜靜地揣摩大師的作品與人生的感覺。
實話實話,一直感覺徐悲鴻的油畫和國畫作品(包括最被人推崇的馬)沒有達到傳說中的那么好,讀了傳記才感覺到,徐悲鴻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人格精神與影響,而并非是作品本身。徐悲鴻是近代中國畫改革的先驅(qū),他把西畫手法與中國筆墨相結(jié)合,而且培養(yǎng)出一大批當(dāng)代畫壇的巨擎,甚至齊白石、梅蘭芳都感恩于徐悲鴻。當(dāng)然,徐悲鴻的素描是無可挑剔的,僅就作品而言,我認為徐悲鴻最大的成就在素描,幾十年無人可及。
這部電視劇完全用的是寫實主義的樸素表現(xiàn)手法,這與徐悲鴻的藝術(shù)精神比較一直,拍攝還算用心,尤其著重表現(xiàn)了徐悲鴻與康有為之間的師徒感情。由于康有為的歷史評價問題,這在以往的徐悲鴻傳記中都是被回避的,這部電視劇是一次突破。也許是我對徐悲鴻的崇敬在先,劇中很多地方還是讓很我感動。
不過我感覺這部戲最糟糕的是演員的挑選,主角徐悲鴻的演員,雖然在努力按徐悲鴻的外形化妝,但神態(tài)還是距離較大,另外一些配角也顯得過于草率,比如梅蘭芳,簡直有些可笑了。張道蕃總感覺是賈志國,不過葛老爺子的齊白石還是形神兼?zhèn)浜艿轿坏?。臺詞也確有些做作,有些“八十年代”。還有鏡頭銜接跨度有些大,從法國一換鏡頭就到了德國,從南京一換鏡頭就到了重慶,沒有鋪墊太跳躍了。表現(xiàn)徐悲鴻去世也是極突然,上一個鏡頭還好好的,下一個鏡頭里蔣碧薇已經(jīng)說“徐悲鴻去世了”,太跳躍了。
總體來說,畢竟是一部完整再現(xiàn)徐悲鴻奮斗經(jīng)歷的電視劇,且在大師去世60周年之際播出,喚起人們的重新認識,也算是對淡出公眾視線很久的徐悲鴻的懷念吧。
如果讓吳秀波來演徐悲鴻也不錯
假成仙了!??!都娶了年輕漂亮的學(xué)生,還說什么……
快把大師黑出翔了。
夏日消暑劇,徐悲鴻在畫室和齊白石交流國畫心得,都能見到吳剛背后穿幫汗透的白綢衫子了,好想遞給演員們一塊西瓜。一晃四年過去了,那本徐悲鴻傳都沒翻幾頁,估摸著又讓媽媽拿去廚房墊電飯煲了。
還是喜歡人藝的演員
吳剛老師演繹的徐悲鴻個人覺得很精彩在舞臺上磨練十多年臺詞功底真的厲害 雖然有時確實演出了話劇的感覺 太過于激動有些夸張的手部動作讓我感覺仿佛再現(xiàn)現(xiàn)場版嘩變 也可能藝術(shù)家就是這么感情充沛其他老藝術(shù)家在劇中的演繹也很到位 特別是齊白石老先生近代美術(shù)史很有意思 跟著電視劇結(jié)合史實也了解了相應(yīng)的歷史事件確實應(yīng)該多拍些經(jīng)典的歷史人物傳記 最后結(jié)尾有點倉促 突然就由蔣告知去世了 雖然歷史上去世的也很突然
劉曉慶演19歲少女實在讓人接受不能,還有吳剛老師那個發(fā)型,打眼一看像毛主席,其他都還好。
葛老爺子化妝后和白石先生七分相似,吳剛演技雖好怎奈有些奸相,演不了悲鴻大師,徐悲鴻、蔣碧薇、孫多慈以及后來的廖靜文,當(dāng)年轟動民國的愛情糾葛,導(dǎo)演和編劇功力太差,沒有拍出人物的內(nèi)心糾結(jié)和家國情懷。
總感覺藝術(shù)家的人生總是跌宕起伏的,如果沒有生活洗禮他們?nèi)绾蝿?chuàng)作出絕世名作?
新思想舊道德這個評價真的很準確阿??葱毂櫽眯滤枷胝媲閼讶ス膭钭杂蛇M步滿心崇拜和親昵的女學(xué)生真的是太吐槽無力了!
感覺很用心很負責(zé)的一部片子
陸橋山演徐悲鴻,我實在是入不了戲…
白蓮花偉光正,小學(xué)歷史書般的政治廣播劇,無時不刻說教上課/互吹,走后門是惜才,老婆是蛇蝎庸俗,出軌是他人構(gòu)陷,小女友輟學(xué)是自愿。老演員們努力演意氣風(fēng)發(fā),男主眼部松弛暈染,令人嘆息。吳作人傷后同友人讀報贊美先生,瀑布汗。喜歡鄧麗君,音樂好蔣委員長請我畫像,我手一揮說:另請高明吧!
慷慨激昂,編劇文學(xué)功底太贊了,導(dǎo)演太弱了,基本分鏡能力都不行~
演得太刻意、太做作,沒有藝術(shù)家那種灑脫和才華氣息。
每晚必追直播啊好好看!
徐對素描非常重視,希望可以多講解一些。
無法客觀評價的一部戲。太多突然跳出的演員小吳。
三星給原作或徐院長,一星加給吳剛老師。從整個劇集來說,還是有不可忽略的弱項,部分難以入戲,或者涉及蔣、張的劇情,有些不能忍受。作為了解徐悲鴻來說,是一部可以安心看下去的劇,喜歡的人從中可以看見許多用心,不喜歡的人亦覺得刻畫不妥。我極喜愛吳剛老師的演繹,在讀過徐悲鴻傳后,仍覺良心。
很好的劇啊,不注水劇情緊湊。